登陆注册
3477900000008

第8章 帝王之师——兢兢业业为天下培养“明君”

1.以“天心”为自己的心

隆庆六年(1572年)八月六日,神宗皇帝即位后举行祭祀大典。大典完毕后,张居正上奏“请以是月中旬,择日御文华殿讲读”。随后,张居正又向神宗皇帝提议:皇帝应在每月的三日、六日、九日上朝听政,其余的日子就到文华殿学习。同时,张居正亲自挑选了马自强、申时行、许国、于慎行、余有丁等六位大臣专门为皇帝讲读。在神宗皇帝即位后的两个月,父皇就驾崩了。

隆庆六年(1572年)八月中旬,神宗皇帝开始参加日讲(日讲是明朝时期对皇帝的教育方式),日讲的地点在文华殿,侍卫以及执事等官都要退下,由讲读官和内阁学士留守待班。在日讲刚开始的日子中,小皇帝一整天课程都非常紧凑,而且张居正也非常严谨。每天,小皇帝都要早早地起来读好几章的书,然后去接见大臣学习怎样治理国家大事,接着就要练字。如果没有遇上大寒或者大暑天气,皇帝的课程是不能有所变动的。从这些课程的安排中,我们能看出张居正对小皇帝的殷切期望。

张居正为了提高小皇帝的学习兴趣,在讲读中采取了特殊的教学方法。《明史纪事本末》里有记载,隆庆六年(1572年)十二月下旬,张居正主编了一本《帝鉴图说》并将书送给了小皇帝。这本书以连环画的方式讲述了八十一条历代帝王的治国之道以及三十六条祸国的恶行,详细的阐述了兴衰存亡的道理。据说,当时小皇帝在看到这本书后非常高兴,立刻让左右学士帮他打开书,而张居正则在旁边加以讲解。张居正那时还曾写过一封这样的奏折:“历史上所记载的兴亡治乱的事都如出一辙,只要延续祖制、听言纳谏、节用爱人、亲贤臣、远小人、勤劳治国,天下就可以大治。”

有一次,小皇帝读《帝鉴图说》的时候读到了汉文帝劳军细柳的故事,张居正在旁边指导说:“皇上应该留意武备,祖宗是以武功定天下,如今承平日久,武备日弛,不可不及早讲求。”小皇帝听了之后连连称是。当小皇帝看到书中说到宋仁宗不喜欢珠宝时,小皇帝感慨地说道:“国之所宝,在于贤臣。珠玉之类,宝之何宜!”张居正听后很欣慰,他及时教育皇帝:“明君就是要贵五谷而贱金玉。金玉虽贵,但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区区一点点为价却不低,徒费民财,不适于用。《尚书》中的‘不作无益害有益,不贵异物贱有物’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小皇帝立刻作出回应:“对,下次后宫的妃嫔们再嫌朕赏赐的东西少,朕就问她们可知道国库里还有多少东西啊?”小皇帝的这番话让张居正十分震撼。

为了让小皇帝了解打天下的不易,张居正拿来了一本名叫《皇陵碑》的书,这本书是一篇以歌谣的方式记载的自传。神宗皇帝整整读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对张居正说道:“先生给的《皇陵碑》,朕览之数遍,不胜感痛!”张居正也进一步教导说:“自古以来,没有一个圣人像咱们圣祖那样吃了那么多苦。那个时候,圣祖四处流落,甚至到了无以糊口的地步。老爷子和老太太去世的时候,他连棺材都买不起,而这些都是上天为了让圣祖拯救苍生而有意安排的,使他备尝艰辛。圣祖自淮右起义,其目的就是拯救民众。登了大宝之后,他将所有缴获来的奇珍异宝都毁掉了,依然穿那些旧衣服。三十年克勤克俭。在仙去那一年,他还召集了乡里的农户和粮长,询问民间的疾苦。你知道圣祖为什么要做这些吗?因为圣祖要缔造伟大的基业。而只有以‘天心’为自己的心,才能创造宏图大业。现在,圣祖的做法传到了皇帝您这里。”神宗皇帝听完这些话谦虚地说:“朕不敢效仿祖宗,全是受先生的教导。”

在教育小皇帝的时候,张居正还经常说一些隆庆皇帝的事情,他告诉小皇帝:“先帝经常喜欢穿新袍子,新袍子仅穿了一次就被扔掉了,所费甚巨,皆取之于民。如果皇上能节约一件衣服,民间就会有数十人能穿上衣服;如果皇上浪费一件衣服,民间就会有数十人要受冻。所以,您不能不念及如此。”另外,张居正在对小皇帝的教育中还经常采取启发的教学方法。据记载,小皇帝非常喜欢书法课,有一次,小皇帝在张居正的书法课上写了两个大字并受到了张居正的赞赏,但小皇帝还没高兴就听到张居正又说:“作为皇帝,有一些爱好是可以的,但是绝不可以对书法等爱好产生太大的兴趣,否则你的精力就会浪费在这些爱好上而忽略了治理江山。你看当年的宋徽宗,虽然书法独步天下,但是最终却因为玩物丧志而丢掉了江山,做了亡国之君,这些都是前车之鉴!”听到这番话,小皇帝就主动要求取消了书法课。

在对神宗皇帝的早期教育中,张居正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他想方设法将神宗皇帝培养成明君。那个时候的小皇帝也非常努力,没有辜负老师的期望。

2.少年君主的爱民爱臣之心

张居正经常教育皇帝要重视早朝,明朝的很多皇帝经常不上早朝也不见群臣,因此,皇帝就无法了解政事。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进谗言的小人。若想避免这种事情,君臣之间就一定要经常见面、经常交流,而最好的办法就是按时上早朝听政。明朝的上朝时间非常早,不等天亮,皇帝以及大臣们就要起来上朝。张居正考虑到皇帝年幼,所以将上朝日期改在了三、六、九日。

那个时候的神宗皇帝非常聪明懂事,他明白上朝听政是治理国家的最基本的要求,所以他总是表现得很积极,这样君臣之间就始终有见面沟通的机会。其实,小皇帝不仅仅是做样子,他经常学着看奏折。他会将每个大臣所上奏的每一篇奏折仔细地看很多遍,在看完之后,他会提出自己的意见。在皇帝的努力下,很多大臣的奏折都得到了非常合理的批复。

万历三年(1575年)四月初一,那天是自神宗皇帝出生后第一次出现日全食。古代人非常迷信,一旦出现了异象,君王就会认为是上天给自己的预警,此时,自己就要认真地检讨自己所犯下的错误。就在这一天,小皇帝做了一块牙牌,并在牙牌上写了他将要去做的十二件事:“谨天戒,任贤能,亲贤臣,远嬖佞,明赏罚,谨出入,慎起居,节饮食,收放心,存敬畏,纳忠言,节财用。”牙牌做好后,神宗皇帝将它拿给张居正看,张居正教导他说:“虽然您是因为天象才自省,但是这几件事囊括了修身治国的所有道理,皇上应该谨记一辈子。”随后,神宗皇帝在处理政事上就有了很大的进步。

在临近年关的时候,张居正向皇帝提出了建议,认为服丧期未满,因此应该免去宫中的宴会,连元宵灯会也不要举办。小皇帝对此也非常赞成,他说道:“昨日我便已经下旨,不举办宫中的宴会。”张居正又教导他说:“这不只是尽孝道,也是节约钱财,是皇帝的美德。”于是,这一年宫中的宴会停办,节省了白银七百多两。到第二年年关的时候,神宗皇帝十分想观赏灯会,便征求张居正的意见:“元夕螯山烟火祖制。”张居正当然了解神宗皇帝的心思,于是回答道:“在殿上多挂一些灯笼就可以了,不要劳民伤财的搭建灯棚。国家有很多大事,比如皇上的大婚以及潞王的出阁等,这些都需要花费大量的钱财,但天下民力有限,宫中还是要节省一些。”

太监冯保知道皇帝的心思后,提议说等到国库不紧张时,可以偶尔举办一次灯会。但是张居正万万没有让步:“搞一次灯会就要花费十万黄金!天下民力枯竭,财政部门也没有办法缓解,还是能省则省吧。”神宗皇帝听了之后也觉得十分有道理,于是立刻回答道:“朕深知民穷,就按先生的话办吧!”

当时,神宗皇帝极其尊敬张居正,夏天会亲自调制羹汤送给老师品尝,冬天在经筵的时候,他会亲自送银炉给老师暖身。有一年冬天,张居正像往常一样给神宗皇帝讲课,但是神宗皇帝却走神了。其实,神宗皇帝看到老师站在大殿冰冷的地上,心中十分不忍。于是,他便命人拿来毛毡放在张居正的脚下,这个举动让张居正非常感动。还有一次,皇帝在下了早朝后听说张居正腹痛,又听说辣面可以以辣治腹痛,于是他就亲自做了一碗辣面并让次辅吕调阳陪张居正一起吃。后来,神宗皇帝听说张居正的父母亲还健在后非常高兴,下旨赐了很多东西给他的父母。

张居正在主政内阁的十年中,神宗皇帝从来没有喊过他的名字,一直都是称呼他为“先生”。在所有诏令中,一旦提及张居正也全部写成“元辅”,张居正的种种殊荣让很多大臣非常羡慕。

3.一代严母的良苦用心

神宗皇帝的母亲李氏是一位典型的慈心严母,万历皇帝在即位时正是孩童时期最调皮的阶段,而作为母亲的李太后也不辞辛苦地与辅政大臣共同培养小皇帝。在后宫,李太后执掌大权,每当面对一些国家政事而年幼的皇帝无法作决定时,都是李太后出面处理并且将所有的事情处理得非常得当。

李太后出身于一个贫穷的家庭,父亲李伟为了摆脱窘迫的境况,举家来到了京城谋生路。但是到了京城后李家发现,生活相较之前更加困难了,于是李伟狠心地将女儿卖给了裕王府做粗使丫鬟,而当时的裕王便是后来的隆庆皇帝。有一次,醉酒的裕王一时兴起,宠幸了当时还是丫鬟的李氏。同年,李氏就生了一个儿子,这个儿子就是后来的神宗皇帝。在隆庆皇帝登基以后,李氏也因为生下儿子而升为李贵妃。其实,隆庆皇帝之前也有两个儿子,但是都夭折了,只剩下李贵妃生的两个儿子。于是,李贵妃在后宫中便占据了无人可比的地位。但是,李贵妃从不持宠而骄,她天性非常质朴,对想依靠自己上位的娘家人也非常约束,避免给朝廷添乱。当时有很多娘家的亲戚都要求封官晋爵,她每次都会让娘家人带来曾经使用的瓦刀,然后问:“这是什么?”家人回答:“瓦刀。”李贵妃就会痛斥道:“以前你们是靠这个生活的,现在已经大富大贵,还不知足吗?”

虽然李贵妃对娘家人要求严格,但是她对隆庆皇帝时的陈皇后却非常尊敬。每天清早,她都会带着万历去陈皇后那里请安,即使是刮风下雨的天气也从没间断。后来在小万历做了皇帝后,李贵妃仍然一如既往的尊敬陈皇后,因此陈皇后和她的感情也一直很好,几次对她说:“不要这样拘礼,况且孩子还那么小,每天带他过来请安多辛苦啊!”李贵妃总是回答说:“这是老辈传下来的规矩,我不敢违反祖宗的规矩,而且这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教育。”

万历继位后,已经做了太后的李氏每天都想着如何才能将皇帝培养成一代明君。张居正在成为首辅大臣后立刻上奏,提出了很多针对小皇帝的教育问题的合理建议,而这些建议正符合李太后的心思。因此,李太后将小皇帝放心地交给了张居正。

其实按照明朝祖制,皇帝驾崩之后,其之前在位时的皇后才可以被称为皇太后。李氏是万历皇帝的生母,所以按照宫廷礼仪的规定,她可以被称为皇太后,隆庆皇帝的正宫陈皇后要在皇太后的称号前面加两个尊字,也就是后来的仁圣皇太后。因为李氏不是隆庆皇帝的原配,所以虽然也被称为皇太后,但是前面不可以加两个尊字。张居正当上首辅大臣之后,便主张给李太后的称号前也加上两个尊字,可是礼部大臣坚决不同意,理由是这样不符合规矩。结果张居正以政局暂时不稳定为由,劝服了礼部尚书潘晟,然后给两宫的太后各自加了尊字,陈太后称为仁圣皇太后,李太后称为慈圣皇太后。

在教育神宗皇帝的问题上,李太后与张居正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培养一代明君而不辞辛劳。李太后对小皇帝的教导十分严格。据说,每次皇帝不用心读书,李太后便会责令他一直跪在地上。在皇帝上早朝的那天,李太后在五更时分便亲自到皇帝就寝的地方,让人服侍皇帝更衣上早朝。另外,因为隆庆皇帝沉迷于女色,所以为了避免小皇帝重蹈覆辙,李太后下令,小皇帝身边的侍女全部是三十岁以上的宫女。每次在小皇帝听完讲课之后,李太后都要小皇帝将课程内容叙述一遍。

史料中记载,有一次,年少的皇帝偷偷喝了酒,醉酒后命令内侍唱歌给他听。由于内侍不会唱歌,小皇帝勃然大怒,拿起剑来就要砍他。在左右近侍百般劝解下,最后小皇帝将内侍的头发割了下来,算是已经“斩首”了。后来,这件事被李太后知道了,非常生气,她令小皇帝在地上跪了很久以反思自己错在哪里。小皇帝一遍遍地请求给自己机会改正,这件事才算了结。

还有一次,太监孙海诱导皇帝喝酒,皇帝在喝醉的情况下,让他将大太监冯保的养子打伤并骑马直接冲向冯保的住所。第二天,冯保找李太后哭诉,李太后便毫不犹豫地换上了青布衫,然后摘去了一切首饰,并下旨命内阁大臣通知太庙废去万历皇帝。小皇帝听说后非常害怕,立即去找太后请罪。可是太后的意思非常坚决,不过,在万历皇帝哭诉很久后,李太后终于决定饶恕他。由此,我们能看出李太后为了培养一个有为之君的良苦用心。

同类推荐
  •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大师(上)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大师(上)

    在我们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光芒万丈的人间精英,他们用巨擘的手、挥毫的笔、超人的智慧、卓越的才能书写着世界,改变着历史,描绘着未来,不断创造者人类历史的暂新篇章,不断推动着人类文明的飞速发展,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他们是人间的英杰,不朽的灵魂,是我们人类的自豪和骄傲。
  • 高阳版《胡雪岩全传》(全6册)

    高阳版《胡雪岩全传》(全6册)

    讲透一代商圣胡雪岩的天才与宿命,影响中国一代企业家的经典!马云读了两遍!胡雪岩传记小说至高经典,其他版本大多是这套书的删减版或改编版。高阳版《胡雪岩全传》出版40年来无可逾越,是商人必备的生存手册。胡雪岩从店伙计到大清巨富花了30年,倾家荡产只花了9天!“有井水处有金庸,有村镇处有高阳。”武侠小说有金庸,历史小说有高阳!高阳的历史小说,注重历史的真实性,又擅长讲故事,读起来轻松畅快,有读者评为“华语历史小说不可逾越的高峰”。翻开本书,看当代历史小说巨匠高阳,重现一代商圣胡雪岩的辉煌与宿命。
  • 史铁生评传

    史铁生评传

    史铁生其实是一种生存景象,被死神一点点浸入生命暗河的人,从健康,到残疾,到脏器败坏……到死亡,始终没有停止追索。自助和坚韧,生死之辩,贯彻他一生。对他而言,生活和精神都没有遮蔽。他的作品太重要了,跟他的生活紧紧咬合。《史铁生评传》的作者叶立文是学者,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和良好的文学修养,且史铁生是他心目中优秀的当代作家。所以,《史铁生评传》中动人的力量,就是来自这位学者的热情。作品中,作者再现了史铁生的人生经历,也厘定了史铁生的创作之路,追索了史铁生作品中的哲理。
  • 识时务的阴谋家:刘邦

    识时务的阴谋家:刘邦

    史书中的刘邦,并非是失真的,却是局部的。通过司马迁的笔,后人得到了两个生动而典型的艺术形象:神威武勇的项羽、猥琐龌龊的刘邦,这两个冰火两极的对垒,尽管读史者疑窦重重,却始终难以摆脱。本书尝试对刘邦的思维进行全景扫描,讲述他从一芥草民步入天子殿堂的人生轨迹,还原其人性的复杂性。四十八岁厚积薄发,于乱世中拔得头筹,刘邦的成功,更多在于他对时局的把握,以及他的敢做敢言。成伟业者,多是有大气魄、大胸怀者,也是自大狂、被迫害狂与多疑症患者。
  • 杜月笙全传(上)

    杜月笙全传(上)

    杜月笙是20世纪上半叶上海滩上最富有传奇性的一个人物。生意场上,他机灵诡诈,善敛财,会散财;社交场上,他善于处理与各派军阀之间的关系,善解人意、附庸风雅,笼络社会上各种人物,从政治要人、文人墨客到帮会骨干,无所不有。他从一个“小瘪三”混进十里洋场,成为上海的黑帮帮主;他文质彬彬,却心狠手辣,杀人如麻;他为虎作伥,却又有着鲜明的爱国心;他狡猾奸诈,却又很讲义气;他出身贫民窟,却成为涉足娱乐、文化、教育、金融、新闻各业的财富大亨;他出入于黑白两道,游走于商界、政界……杜月笙所塑造的黑帮神话,早已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其人其事也因历史的重重迷雾越发充满传奇色彩。
热门推荐
  • 重生娇气包的九零生活

    重生娇气包的九零生活

    佟冉熙带着系统重回九零,本着开金手指撩男神虐渣为目标,结果系统总劝她脚踏实地,努力当个娇气包……还没发财致富就被人当作了不良少女,天天被教育。“错了吗?”“错了。”“错在哪了?”男人扫了眼角落里惨不忍睹的一群人。“他们看热闹不帮忙,祸从天降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乱世痞贼

    乱世痞贼

    当云也穿越密道爬进王爷新婚洞房的一刻起,一个痞子的乱世崛起之路就此展开。平行时空列国纷争,奈何统一大势已成,覆灭死局如何化解,是力挽狂澜还是随波逐流。草民教头殴打王爷一生恩怨情仇,皇家海盗奉旨打劫,崛起于东南微末,掠国成瘾发家致富,朝廷鹰犬坏事做尽,丧尽天良,却有人拍手称快,侠肝义胆,不服命运,到手荣华岂能轻言放弃,艰辛之路,最终又有几人能还。既是痞贼,又何言仁义道德,血洒征途终有儿女情长。
  • 塔木德:犹太人的处世艺术与经商智慧

    塔木德:犹太人的处世艺术与经商智慧

    有人曾说:世界的财富在美国人的兜里,而美国人的财富在犹太人的脑子里。犹太民族是世界上最聪明的民族之一,他们的智慧是神奇的、趋势绝伦的。本书文字简洁,富有哲理,每篇文章都充满着对犹太文化的独特理解,每一个角度和每一种诠释都蕴含着对犹太人神秘命运的破解和感悟,让人们对犹太人的思想和文化心生敬畏,并受益匪浅。读完这本书,你会发现,处事交际、赚钱理财、教育子女、经商致富并不是很神秘的事情。
  • Tom Swift And His Undersea Search

    Tom Swift And His Undersea Search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迁就

    迁就

    当爱情面临冗长的生活,当平平淡淡不再是一句话的事情,当感情失去张扬冲动的多巴胺,我们又该如何?可是,爱情却有着另外一面,平淡是真,迁就与包容是最好的良方。这就是一个迷茫的小女人和一个闷瓜专一男的甜蜜故事。
  • 象形2012

    象形2012

    《象形2012》收录了李建春、刘洁岷、剑男、沉河、黄斌、吴晚燕等人创作的诗歌作品,包括:《后工业爱情》、《在武昌城区》、《夹竹桃》、《焚书者》、《雨水的弹奏》、《和儿子谈孤独》、《北京纪事》、《登首象山记》、《失明的小女孩》、《秋夜闻虫声》、《怀念春天》、《雨中过明清石板街》等。
  • 历史探谜

    历史探谜

    本套全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中小学生各科知识的难解之谜,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中小学生在兴味盎然地领略百科知识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探索创新,并以此激发中小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激发中小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爱科学、追求科学的热情,使我们全国的中小学生都能自觉学习、主动探索,真正达到创新素质……
  • 妈妈如何说,男孩才肯听;妈妈如何教,男孩最优秀(第2版)

    妈妈如何说,男孩才肯听;妈妈如何教,男孩最优秀(第2版)

    这是一本家教书,主要讲述如何培养最棒的男孩。本书从培养孩子好性格、好习惯、学习能力等方面,来讲述如何培养一个最棒的男孩,给妈妈以一些积极的借鉴。
  • 重生女尊为帝:魔尊,请受宠!

    重生女尊为帝:魔尊,请受宠!

    “别,别过来……”因为丑又吓跑了一个小公子。重生到女尊大陆,荣获妖孽夫君一只。还好夫君不嫌弃,她就带上夫君虐渣渣撒狗粮。说话好的宠夫呢?被宠的话,是不对的!【1V1双洁互宠,超级甜,甜到没人性】
  • 霉女穿越制霸后宫:蛮妃难宠

    霉女穿越制霸后宫:蛮妃难宠

    他气宇轩昂,他铁血冷俊,他运筹帷幄,他傲然独立,总之——他帅翻一条街!可是,他不是她的菜啊!虽然他是她名义上的老公。她喜欢的可是激情型,虽然男配年纪小了点,不过,没关系,小正太也是她喜欢的型。所以,握拳!小正太,等着她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