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虽是富二代,但从不骄奢
约翰·皮尔庞特·摩根是金融世界里的奇才,美国近代金融史上最著名的金融巨头。他是创建通用电气公司、美国钢铁公司的幕后人物,是华尔街的“朱庇特”,民间的银行家,同时是公认的世界债主。在他晚年,半退休之际,还几乎以个人之力拯救了1907年的美国金融危机,避免了国家经济的深重灾难。
皮尔庞特出生于一个富裕之家,其家族很久以前就发迹。到了皮尔庞特的父亲这一代,他们的家族又因为一个叫乔治·皮博迪的人而变得更加显赫。
1835年,美国正在经历“新经济泡沫”带来的债务危机,美国商人乔治·皮博迪来到伦敦,为美国的马里兰州寻求英国银行的贷款。乔治·皮博迪为高傲的伦敦银行家们摆上盛宴,将对方奉为上宾,以极为恭敬的态度说出了自己的请求。随后,在当时许多从马里兰州来的特派员都失望而归的情况下,乔治·皮博迪使这些银行家们相信只有向美国提供新的贷款,才能保证先前所欠债务的偿还,最后,英国银行不仅没有中断对马里兰州的贷款,还额外拨给了他们800万美元。
乔治·皮博迪何许人也,为何会有如此出众的能力?乔治·皮博迪是大名鼎鼎的摩根财团的创始人,著名慈善家,著名银行家,在伦敦经营美国国债、州债、股票等买卖,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皮尔庞特的父亲朱尼厄斯·摩根正是从他那里继承了一个庞大的商业王国。
乔治·皮博迪一生没有子嗣,于是他很早以前便产生了挑选继承人的想法。他对继承人的要求很高,要求对方是美国人,擅长交际,已成家立业,并且还有外贸经验。之后,他在波士顿的合伙人詹姆斯·毕比,便向他推荐了朱尼厄斯·摩根。
1854年10月,朱尼厄斯成为了乔治·皮博迪的合伙人,在乔治·皮博迪退休以后,朱尼厄斯接管了全部生意,并将公司的名字改为朱尼厄斯·摩根公司。
1836年,朱尼厄斯与波士顿的一位牧师的女儿朱丽叶·皮尔庞特结婚。1837年,两人的儿子约翰·皮尔庞特·摩根在美国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城出生。
摩根家族是美国巨富之一,早在19世纪早期就很富足,不但门第显赫,而且拥有极深的家族底蕴。17世纪初,新大陆的淘金热掀起了美国移民潮,皮尔庞特的祖先携家带口定居于哈特福德。等到了皮尔庞特的祖父约瑟夫·摩根时,这位极具经商头脑的商人靠着经营咖啡馆、旅馆等生意,很快致富,后来又购买了汽船业和铁路业的股票,从中赚了一笔。1835年,祖父成立了一家名叫伊特纳的火灾保险公司,这家公司后来令他获得巨额利润。
1835年12月,一场可怕的火灾发生在华尔街地区,这场大火烧毁了600多座建筑物。为了赔偿火灾,伊特纳火灾保险公司陷入了困境。就在不少投资人见势不妙,撤股而去时,精明的祖父坚持让公司尽快将赔偿金付给客户,还全数购买那些不愿支付赔偿的投资者所持的股本。这一行为让伊特纳保险公司的声誉迅速提高,投保者们之后纷纷加大了火灾投保力度,而公司的保险金已提高到了原来的三倍。
到了皮尔庞特的父亲朱尼厄斯这一代,摩根家的家境已相当富裕。朱尼厄斯是新英格兰地区的成功商人,23岁时就有了一家颇具规模的干菜店。当朱尼厄斯接管了乔治·皮博迪的商业王国后,便成为了金融界令人另眼相看的风云人物。
皮尔庞特可以说是一个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孩子,一个不折不扣的“富二代”,但是成长在这样富裕的家庭中的他,却从未染上过富家子弟身上常见的骄奢习气。
皮尔庞特是个精打细算的“经济家”,这点从他小时候就能看出来。他那时每个星期的零花钱是25美分,他会将这笔钱的用处都一一记在自己的小账本上,比如买糖果花了多少钱,买水果又花了多少钱等等;12岁时,他要求那些想看他的哥伦布登陆大型立体图景展的人交纳一定的费用。可以说,皮尔庞特很早就有了很强的经济头脑,以及富于冒险与投机的精神。
1858年,皮尔庞特的弟弟,12岁的小朱尼厄斯不幸因病而亡。自此,皮尔庞特成为了家中唯一的男孩,父亲朱尼厄斯将家族的全部希望都放在了他身上,开始对他严加教导。
朱尼厄斯曾将他送入过瑞士日内瓦的希利学院,两年后又将他送到入德国的下萨克森州格丁根大学就读。在读书期间,皮尔庞特的数学成绩特别好,他的教授曾建议他继续深造,但他似乎对经商更有兴趣。
1857年,皮尔庞特完成学业,在父亲的介绍下,进入美国邓肯-舍曼公司工作。在这里上班,皮尔庞特是没有工资的,说是来工作,其实是来实习,不过他的父亲朱尼厄斯还是会象征性地每月给他200美元。可以说,他是为别人工作,却向父亲领工资。
另外,皮尔庞特还有一份兼职,那就是做皮博迪公司的纽约方面的代理人,他主要负责一些非正式的信贷审查公司,同时在纽约的股票交易市场执行公司的指示,有时还会为合伙人或一些客户办理利息以及分红事宜。
皮尔庞特从不小看任何一份工作,不管是对待邓肯-舍曼公司的无薪实习工作,还是自己的兼职,都下了很大的功夫,兢兢业业,极为认真。他的父亲朱尼厄斯时常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教导他,灌输一些经商理念,并想方设法培养他的责任感。
在皮尔庞特21岁时,朱尼厄斯很坦率地对他说:“当有一天我没有能力做任何事时,你就是家里唯一能拿主意的人,你现在就必须开始准备承担这些责任。”这句话的分量可说是相当重的,让刚过20岁的皮尔庞特不得不正视自己肩头上的重担。
也许正是因为父亲的教导,皮尔庞特终其一生都不敢放松自己,而是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与义务,始终将敬业、责任与拼搏放在第一位。
皮尔庞特一生颇具传奇色彩,虽然是不折不扣的“富二代”,但他并不像其他纨绔子弟一样骄奢,而是凭借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成为影响美国经济的大人物,开创了一个称霸的时代。他是华尔街的金融大鳄,是财大气粗的世界债主,更是名副其实的生意王!
2.经济危机启示:必须要强大
皮尔庞特出生后三个星期开始,经济危机就接二连三地袭击整个美国金融市场,如经济膨胀、国内贸易逆差、英格兰银行限制信贷……不仅如此,农业方面也不断出现问题,棉花价格骤降,天灾导致农业歉收等。
皮尔庞特就是在这些危机中成长起来的,甚至有人说过:“皮尔庞特的出生真是意味深长,没有人比他更了解经济危机了!”
皮尔庞特的童年生活虽然比一般人优越,有宽敞的房子,结实坚固的三层小洋楼,但是他并不快乐,因为父亲朱尼厄斯经常离开家乡,外出去讨债,皮尔庞特很少像其他孩子那样,享受父母陪在身边的温暖。
每次,皮尔庞特看到别的小朋友都有父亲陪时,他都会拽着妈妈的衣角问:“爸爸去哪里了,为什么不陪我玩?他难道不爱我吗?”此时,妈妈就会笑笑,摸着皮尔庞特的头说道:“爸爸有工作要忙,你要理解他,他是为了让我们过得更好!”起初皮尔庞特还有些感动,但时间久了,他就对父亲萌生了一种埋怨之情。他宁可少吃些美食,少穿几件衣服,也想拥有一份完整的父爱。
朱尼厄斯是个商人,他非常忙碌,每次回家都像是“走亲戚”一样匆忙,最多也就是“小住”几天。然而,就算他在家,陪皮尔庞特的时间也是少得可怜。
随着年龄的增长,皮尔庞特越来越懂事,他不再奢求能和父亲多一些接触,因为他知道像父亲这样的商人,是不会享有清闲的。更或许,他是早已习惯了这种好似没有父亲的生活,于是,对父亲的埋怨也逐渐消散了。尤其是在遭遇经济危机时,父亲所表现出来的愁容,更让皮尔庞特没有了埋怨父亲的理由。
经济动荡让全美国的商人,都感觉到了生意的难做,朱尼厄斯经常眉头紧锁,天生就很敏感的皮尔庞特看到父亲这个样子感到很难过。在他印象中,父亲一直是个拥有绅士风度,做事有条不紊的“好心态”商人,可在危机之下,皮尔庞特听到最多的却是父亲的叹息声。那时,他就开始暗下决心:一定要变得强大起来!好帮助父亲料理这些“疑难杂事”。
就这样,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皮尔庞特心里埋下了一颗想要变强大的种子。随着年龄的增长,种子也渐渐生长起来。在童真的面具之下,皮尔庞特的多重性格也慢慢凸显。
皮尔庞特是一个热情洋溢的少年,但是他非常爱发脾气,这种情绪多变的性格直到成家立业之后,都让父亲朱尼厄斯担心不已。朱尼厄斯经常向他的朋友们抱怨皮尔庞特,说他是个非常难管教的孩子。也为此,他从小就给皮尔庞特灌输责任感,并让他做好随时承担责任的准备。还时不时给他肩上添加重量。
在平时,朱尼厄斯总是有意地跟皮尔庞特谈论现在经济局势是如何的,公司在动荡的经济局势下,又是什么样子的,并向他征求一些建议。
就这样,父子两个在一个又一个危机的影响下,好像达成了某种默契一样,互相促进着。当然,皮尔庞特在父亲的培养下,成长得更快了。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皮尔庞特确实很有能力,他不但能够扛起父亲给他的担子,甚至还能发挥出极大的潜力。这一切还要从1857年的美国经济危机说起:
1857年对美国而言,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此时的皮尔庞特刚满20周岁,大学生涯刚刚结束,他已经成长为一个身材魁梧的青年了。不仅如此,他还拥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广泛的社交能力。和所有刚毕业的大学生一样,皮尔庞特朝气蓬勃,对未来信心百倍。只是没想到,刚要步入社会准备大干一场的他,居然赶上了国家几十年难得一遇的金融危机,历史上又称这次金融危机为“1857年大恐慌”。
从17世纪开始,一直到19世界中叶,资产阶级社会面貌焕然一新,一系列的改革让生产力发展得异常迅猛。但在这些“欣欣向荣”的背后,危机悄然而至。
由于克里米亚战争爆发,俄罗斯抢占了欧洲市场,导致欧洲对美国粮食的需求急速减少。而此时的美国经济,绝大部分都依赖海外市场和外国资本的注入。然而,英格兰银行此时突然大幅提高短期贷款利率,还将在美国的资本投资全部撤出。
美国在大量缺乏资金的情况下,将近5000多家企业和银行在一夜间破产。祸不单行,此时,美国又爆发了货币危机。这对于美国经济来讲无疑是雪上加霜,美国整个银行系统陷入了瘫痪状态。危机下的纽约,共有63家银行,其中62家都失去了支付能力。
皮尔庞特目睹了这场灾难,童年的记忆再一次被打开。他又一次看到了父亲焦急不安的面容。父亲所在的乔治·皮博迪公司是这次危机最大的受害者,所以那段时间皮尔庞特的心情和父亲一样,为公司即将面临倒闭而寝食难安。
但是,皮尔庞特并没有被恐慌吓倒。
也许是已经长大的缘故,拥有远见卓识的皮尔庞特,不再像童年时只能看着父亲的背影无能为力,而是用他所学的知识和独特的眼光抓住了“先机”。皮尔庞特经过调查,得知那个时候刚刚修建的跨洋电话线,就控制在媒体手里,于是他心生一计,去了塞勒斯·W.菲尔德先生的办公室,找菲尔德先生进行商谈。
菲尔德先生了解到皮尔庞特的情况以后,欣然同意皮尔庞特的请求。于是,皮尔庞特利用这些越洋电话线,向英国银行贷款。果然,他的如意算盘达成了!英国银行同意给乔治·皮博迪公司贷款100万英镑。拥有了这些钱,濒临倒闭的皮博迪公司才安然度过危机。
面对经济危机,皮尔庞特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退缩,而是更加坚定地选择和困难战斗。后来朱尼厄斯回忆,说自己历经商战几十年,1857年的危机至今都让他心有余悸。没想到,儿子皮尔庞特却在这场危机中表现得十分镇定,颇有大将之风。
也许正是这次危机的考验,皮尔庞特在走出大学之后愈战愈勇,最终成就了皮尔庞特财团这样庞大的家族企业。“经济危机告诉我,必须要强大”,这是皮尔庞特的信念,也是他走向成功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