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82700000012

第12章 齐国文姜乱伦杀夫事件始末(1)

前几篇主要讲了郑庄公姬寤生,以及卫国(石碏)、晋国(祁奚)的事情,接下来把镜头摇向地处黄海之滨的齐国。西周建立后,对姬姓宗室子弟大行分封,天下诸侯半数姓姬,而且都封到了肥地。

比如周武王弟姬旦(即周公)封在鲁国、弟姬鲜封在管国、弟姬度封在蔡国、弟姬封封在卫国,周武王子姬虞封在晋国,即使是姬姓旁支召公姬奭也封在燕国。

姬姓之外也有许多分封,但无论是楚之熊氏、秦之嬴氏,都封在当时远离中原文明的边荒地区,算不上是肥封。在外姓诸侯国中,唯一自西周创建以来就算得上大国的,只有齐国。

说起齐国的首位君主,可以说是大名鼎鼎,妇孺皆知,就是直钩钓来周文王,辅佐周武王灭商得天下的太公姜子牙!

姜子牙在历史上的知名度不用多介绍,可以说有多少人知道诸葛亮,就会有多少人知道姜子牙。一部《三国演义》成就了诸葛亮的千秋盛名,一部《封神演义》也成就了姜子牙的万古不朽之名。

如果说诸葛亮是蜀汉建立的第一功臣,姜子牙就算得上是姬周灭商的第一功臣,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后世,这一点都没有太大的争议。套用现在的政治语言,姜子牙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他在西周王朝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事业进程中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基于此,武王灭商后,把姜子牙封在齐国,史称“齐太公”。这位齐太公将自己丰富的政治智慧运用到齐国的政权建设上,“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

从姜子牙到春秋初期,传了十三代齐侯,齐国几乎没有闹过太大的动静,但情况到了齐僖公姜禄甫(也称“齐釐公”)发生了变化。姜禄甫即位于公元前730年,卒于公元前698年。在姜禄甫统治时期,他经常跟着春秋小霸姬寤生在江湖上来回蹚,也混出了一些知名度。郑庄公姬寤生“春秋小霸”的盛名在外,实际上与姬寤生同时代的还有一个春秋小霸,就是齐僖公姜禄甫。

姜禄甫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但后世记住他,不是因为他的所谓春秋霸业,而是他那几个成为“人中龙凤”的儿女。这几位活宝把本来好端端的春秋历史搞得乌烟瘴气,一地鸡毛,其荒唐、荒谬程度比周郑交恶有过之而无不及。

姜禄甫生有一个儿子,就是日后继承君位的齐襄公姜诸儿,以及两个女儿:宣姜、文姜。宣姜的故事特别精彩,先嫁给卫国太子姬伋子,但被在位的卫宣公姬晋看中,强行抢过儿媳妇,立为夫人。一千三百多年后的唐玄宗李隆基强抢儿媳妇杨玉环做情人,其实不过是天下文章一大抄,因循故事而已。

宣姜抛弃丈夫,转投公公怀抱,后来又嫁给了宣公的儿子姬顽,生下一堆女儿,已经让人惊掉了下巴,但她的妹妹文姜的乱伦“事业”比她更上一层楼,“事迹”也更为惊人。宣姜乱伦只是在外姓父子,而文姜乱伦则是和自己的亲哥哥姜诸儿!姜禄甫真是前世修来的好福分,两个宝贝女儿在嫁为人妇后,大搞乱伦八卦。说来奇怪,但凡是姜氏诸侯国的宗女嫁到国外后,几乎都闹出过大动静。除了武姜没有乱伦及私通外,其他诸姜几乎都有,比如宣姜和卫宣公父子、文姜和兄长齐襄公、哀姜和丈夫的兄长庆父、齐姜与晋献公父子。

关于哀姜的精彩故事,会在《春秋名女篇》中进行讲述,现在先讲一讲文姜的风流韵事。

我们都知道文姜后来嫁给了鲁桓公姬允,成为鲁国国母。实际上文姜在姬允之前,是许过婆家的,只是后来被准夫婿退了货,这才转了二手,去了鲁国。

文姜的准女婿名叫姬忽,姬忽在历史上名气不大,但姬忽的父亲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大人物,就是前几篇的主人公——郑庄公姬寤生。姜禄甫之所以要把女儿嫁给郑国公子,应该是他看到郑国国势如日中天,而姬忽将来会继承郑国君之位,所以想把女儿嫁给姬忽,提前在郑国内部插个钉子。

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姬忽决定放弃这门亲事,理由是郑是小国,齐是大国,他高攀不上,这就是著名成语“齐大非偶”的由来。以当时齐郑两国的国力来看,郑国绝不逊于齐国,姬忽说齐强于郑不过是个借口。

推测一下,姬忽悔婚,最有可能的一个原因,就是他可能已经风闻到了文姜和其兄姜诸儿之间的“闺房秘事”。被扣了绿帽子的姬忽不想娶进这个扫把星,一怒之下放弃了文姜。

郑国退掉了婚事,总要给女儿寻个婆家,姜禄甫把主意打到了邻居鲁国的头上,鲁国君主就是鲁桓公姬允。这位鲁国第十五位君主可不是一个省油的灯,他本是鲁隐公姬息姑的弟弟,为了夺得君位,与公子翚合谋,一刀做掉姬息姑后,姬允大模大样地继位。

文姜色艺双绝,却被退货,而姬允对文姜却非常中意,你不要,我要。公元前709年,姬允亲自跑到齐国,和姜禄甫在嬴(今山东莱芜附近)碰头,商量迎娶文姜过门事宜。

文姜和兄长姜诸儿暗中保持情人关系,作为父亲,姜禄甫应该是知道的,但家丑不可外扬,与其让齐公室蒙羞,成为天下人的笑柄,不如趁早拆散这对野鸳鸯。齐鲁双方达成协议后,公子翚以特命全权大使的身份,代表姬允去临淄迎娶文姜。

按当时礼制,国公的同生姐妹出嫁外国,应该由该国上大夫陪送,如果是国君之女,则由下大夫陪送。而文姜出嫁鲁国,却是由姜禄甫亲自陪送的,此举在当时引发了很大的争议。姜禄甫和姬允都谈了些什么,不得而知,但能肯定的是,姜禄甫不会把儿女乱伦的事情告诉女婿,否则老脸往哪儿搁?

从历史记载来看,姬允是非常疼爱文姜的,夫妇二人和敬有礼,举案齐眉,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在婚后的第四年(前706)九月,鲁公夫妇的第一个儿子来到人间。因为儿子和自己的出生日期相同,所以姬允给儿子起名为姬同,这就是后来著名的鲁庄公。

如果生活能这样平淡而幸福地过下去,对文姜来说未必不是件好事。她和兄长之间的那段感情太不正常,从姜诸儿那里,她能得到肉体与灵魂的双重快感,但她不会感受到夫妇和敬的快乐。这段感情一直处在地下,会对文姜的性格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进而变得压抑,甚至发生扭曲。

自嫁到鲁国后,文姜就和兄长很少有机会接近了,时间会冲淡曾经的海誓山盟,文姜也应该断了对兄长的非分之想。但当鲁桓公十四年(前698)十二月二日,父亲姜禄甫去世、兄长诸儿即齐侯位的消息传到曲阜时,文姜仿佛感觉到了冥冥之中,她和兄长之间又将要发生什么。

爱情就像鸦片烟,一旦上瘾,根本拔不出来,文姜就是如此。她和兄长之间的“爱情”故事,经历了十多年的沉寂,文姜对乱伦的欲望不但没有转淡,反而越来越强烈。恪守妇道十年,对文姜来说只是火山爆发前可怕的寂静。

鲁桓公十五年(前697),姬允和自己的大舅哥姜诸儿在艾(今山东莱芜东)举行齐鲁领袖级会谈,商谈的议题是如何平定许国之乱。史料并没有记载文姜是否跟着丈夫去见兄长,从后来鲁大夫申需的劝谏来看,文姜应该没有出行。但姜诸儿不会忘记这个和自己曾经有过一段不伦之恋的妹妹,与姬允的谈话中,姜诸儿有可能会向姬允询问妹妹的近况。

姜诸儿想妹妹想得眼都绿了,但礼法森严,春秋时规定“男女之别,国之大节”,姜诸儿也不敢轻易逾制。思念是一种无解毒药,越想越难受,简直如百爪挠心。如何能让姬允带着妹妹来见自己,这是摆在姜诸儿面前最重要的一个问题。

也许是机缘巧合,也许是姜诸儿的刻意安排,在他即位后的第三年(前696),姜诸儿准备迎娶周庄王姬佗(周桓王姬林的长子)的妹妹做夫人。然后,姜诸儿以此事为借口,请鲁公姬允来齐国替他主婚。

如果是国家公事,姬允可以不带夫人前来,但这是个人私事,又是姬允的大舅哥结婚,于情于理都应该带上文姜。但从鲁国大臣强烈反对文姜赴齐的态度上来看,姬允本人似乎并不想带文姜去齐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大夫申反对的理由非常明确:“女人嫁夫,男子娶妻,所谓男女授受不亲,不再有私相往来,这是礼法的规定。如果国君执意带夫人前去,必生祸乱。”细测申的话,估计申已经知道文姜和姜诸儿之间的精彩故事,就差直接把话挑明了。

姬允不是傻子,申的话中话,他当然听得出来,但姬允最终还是带文姜去见姜诸儿。个中原因,《左传》没有交代,《公羊传》和《穀梁传》对此事却有一些记载。从其中的蛛丝马迹不难看出,姬允此行,基本上可以认定是被文姜“绑架”过去的。

如果按传统惯例,姬允偕夫人出行,应该写成“公与夫人姜氏如齐”,文姜的地位应该低于丈夫。而《公羊传》、《穀梁传》均记载为“公、夫人姜氏遂如齐。”把文姜放在此句记载的主体地位,与姬允并列,就很能说明问题。

这个“遂”字用得很巧妙,“遂”的字面意思是“终于能”,姬允以鲁公身份去见齐侯很正常,用不着做什么努力,这只是说明特别想见姜诸儿的正是文姜本人。

同类推荐
  • 听余秋雨讲文化

    听余秋雨讲文化

    余秋雨的独特之处在于,他打破了传统散文的束缚,创造了新的意与思相结合的文化散文,借山水风物、区域历史来寻求中国文化的巨大内涵与意蕴,以及人格的构成与人生的真谛。
  • 太子爷的重生日记

    太子爷的重生日记

    史书记载,夏立三世,至昌平而亡。可突然有一天,大夏的太子爷,重生了。为了大夏国祚,为了不在重蹈覆辙,赵麟努力的想改变命运。卖萌装傻救姐姐,努力学习担天下。最后的最后,我们的太子爷能够扭转乾坤吗?
  • 大宋好官人

    大宋好官人

    开封繁华,市列珠玑。张正书穿越到了北宋元符元年,开启了他的逍遥人生。没事就种种田,搞搞发明,赚赚钱,娶个娇妻过幸福日子。然而,无心插柳,他获得了一个好名声。佃户、工匠评价他:“张小官人雇我做工,薪资不曾短过,过年还有福利,真是好人!”合作商贾评价他:“张小官人有好买卖都告知我,合作共赢,诚信之人!”皇帝评价他:“为国着想,为君分忧,乃大宋好子民!”唯独邻国对他咬牙切齿:“这绝户毒计是谁想出来的?实乃天底下第一恶人!”(各位书友可以加群讨论:736020426)
  • 吕布志计

    吕布志计

    从东汉末年,各势力崛起,到统一。我不知我到底是操控者,还是操控者手上的一枚棋子
  • 汉朝旧事

    汉朝旧事

    以幽默的方式解说自己眼中的大汉王朝.看过本书的朋友,真诚感谢各位的支持。本书若有不足之处,还望不吝赐教。本着力求精品,不出废品的原则进行创作,汉朝旧事qq讨论群:72625308;汉朝旧事正在修订中...
热门推荐
  •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婆薮槃头菩萨造(并)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婆薮槃头菩萨造(并)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农说

    农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培养孩子优秀品质的108个好故事

    培养孩子优秀品质的108个好故事

    本书从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孩子的成长进行了指导。它以故事的形式展现生话与人生中的点点滴滴,符合孩子的心理特点,让孩子更容易接受。“成长箴言”使故事得到升华,让孩子深切领悟做人、做事的道理。本书为其中一册,从多个不同的角度讲述了一个人应该具…
  • 农门贵妇

    农门贵妇

    祖母偏心,忍不忍?大伯自私,忍不忍?堂姐欺压,忍不忍?遇到一家子极品怎么办?闻芮说:三十六计,溜为上计。发家致富嫁情郎,带着亲娘奔小康。
  • 今天又是追妻的一天呢

    今天又是追妻的一天呢

    “莫情,好不容易放次长假,不出来可惜了。”只见一身形修长气质不凡的少年,修长的手拿着手机静静的听着手机那边传来的声音。
  • 历史不忍细看:世界史

    历史不忍细看:世界史

    《历史不忍细看(世界史)》搜集了54个让世人迷惑不解或有所误解的世界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包括耐人寻味的史料、不忍细读的残酷,以及令人惊讶的谜团。既有震烁古今的大人物、大事件,比如亚历山大大是被毒死的吗?拿破仑是死于疾病,还是死于谋杀?希特勒到底有没有在柏林自杀?又有一些看似渺小,却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且颇具趣味性的小片段,比如喝酸奶能延年益寿是个谎言?古希腊雕塑为什么都是裸体的?近代的欧洲人为什么喜欢戴假发?《历史不忍细看(世界史)》延续了作者一贯的幽默、犀利的语言风格,文笔轻松,内容丰富,可读性十分强。确认过眼神,你与世界之间还差一本《历史不忍细看(世界史)》。
  • 故事会(2015年10月上)

    故事会(2015年10月上)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办刊时间长,知名度极大。该刊以短小精悍的篇幅,讲述老百姓最喜爱的精彩故事。
  • 穿越兽世爱上兽人老公

    穿越兽世爱上兽人老公

    楚楚穿越到兽世,带着女娲娘娘的使命!帮炎帝复仇,一统兽世……教兽人们有生有色的生活。(一统兽世后,楚楚跟炎帝和皇帝说我们的后代叫炎黄子孙可好!)
  • 外省娃娃

    外省娃娃

    在轰轰烈烈的高考中,有一些孩子落寞得与众不同,他们从一个城市“ 返回”到另一个城市,他们在陌生的家乡开始陌生的生活,为了炎热时节终 须放手一搏的高考。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借读生。 《外省娃娃》作者(苏笑嫣)以本人亲身经历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借读生 从北京返回家乡参加高考前后的心路历程。
  • 卿本红妆:凤城飞将

    卿本红妆:凤城飞将

    北方边境,狼烟四起,屠城之祸,迫在眉睫……金戈铁马、纵横天下,指挥百万大军笑傲沙场——如果,没有人知道她的身份,凤城飞帅是不是可以这样辉煌自在一辈子?可是,厚厚的盔甲遮挡不住绝世的风华和璀璨的容颜,她的归宿是青梅竹马的宰相之子还是半途结识的神秘教主?或者是窥测一旁的野心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