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84000000011

第11章 历史钩沉:百年中国大众影像生产闪回(5)

在强烈的影像冲动下,吴文光靠在体制内见缝插针地"蹭"机器,完成了被称作中国第一部真正纪录片的《流浪北京》。他认为"只是凭直觉和热情做了一件事"。和他的拍摄对象一样,他的近乎直觉的创作,自我反射式的记录,迥异于彼时的任何潮流与时尚。《流浪北京》史无前例地让这些边缘人、社会"另类"成为一部影像作品的主角,并一反传统中国影视的表现手段,略似于真实电影的制作方式,大量采用长镜头、跟拍、同期声的纪实手法,保留生活的质感和原生态,技术质朴而简陋。诸多不涉理路、不落言筌的表现手法与创作思路不管是在生产方式还是观照对象上建构出一个真正的另类。这个另类并非一个边缘人物在边缘处境中的一个思想怪胎,在传统观念中的一个叛逆,而是一种新的影像生产方式和生产态度的开始。这是一种没有体制压力和市场驱动的个人独立艺术创作,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客观纪事。作为一种自发的影像生产方式,它奠定了大众影像在中国的发展方向,从而带来更多耳目一新的民间影像的生产。

吴文光的影像态度与生产方式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一个特定时代来自民间的自发的影像生产行为,更带有时代与个人的某种必然性。吴文光自述当时他拍这部片子的原始动机,就是要把中国这么一群特殊艺术族群的生活片段,在它们消失之前,不受任何约束和干扰地以"真正的记录样式"保存下来。"当时,"纪录片"这个名词很少出现在我和朋友们的谈话中,我们只是叫"片子",它不是故事片、也不是公家电视上的"好人好事"的那种片子,而是"真的人和真的事""。该片先后参加了多个国际电影节,最初以"手抄本"形式在影视圈广为流传,加上口耳相传,在大陆同行中引起不小的震动与争议(2002年作为《中国新纪录片系列》中的一部由北京北影录音录像公司正式出版发行)。

在这场对新的影像生产方式的探索和实践中,吴文光表现出持续不断的创作冲动,他的创作实践可以说是对当初巴赞"电影为什么"的中国版——"究竟应如何拍电影"反思的一种回应。在当时的条件下,技术上的粗糙、节奏上的拖沓、长镜头的滥用应该说是片中存在的瑕疵。但是在他的手中,影像焕发出的却是前所未有的生机,从中我们感受到的是一个个真实、鲜活、真切地痛并快乐着的实实在在的个体生命。片中充溢着一个个真实的灵魂诉说,这是一种在传统影像中前所未有的呈现,的确让人耳目一新。

"八九"除了其政治意味以外,同样是一个文化断裂和文化转型的拐点。和吴文光一样,在摄像机作为奢侈品的年代,某些具有强烈自我意识和创作冲动的体制内从业者,也开始了自己的影像思考。按照时间的说法,""八九"一过,语言的探索大大加快,使得人们以思考者的身份进入纪录片"。由时间、陈爵摄制的大型专题系列片《天安门》成为这类作品的揭橥之作。作品开拍于1989年,作为中央电视台参与制作的《共和国之恋》、《望长城》等系列片的最后一部,该片的意义建构已经呈现出与传统专题片的偏离,开始告别宏大叙事,迫近民间,成为体制内人物自我边缘化行为的一个标识,以致最终失去正式播放的任何可能。1991年6月,时间、陈爵发起组织了"结构·浪潮·青年·电影小组",即"SWYC"(青年电影实验小组),"SWYC"是这几位年青人各自姓氏拼音打头字母,也是英文"结构"(Structure)、"浪潮"(Wave)、"青年"(Young)、"电影"(Cinema)的打头字母。1992年,时间与王光利合作完成了一部在形态样式与呈现对象上都极为独特的剧情短片《我毕业了》。这部作品以1992年7月5日至11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踏出校园前七天的1992届毕业生为拍摄对象,由对毕业生的采访、校园纪实和部分场景的搬演组成。作品所呈现的不仅是某些事件或某种现实,而且是一种心灵现实,在对已成历史的1989年社会事件的叙述之中,第一次呈现出个人化的视点。

与影像创作同时跟进的,是影像观念的思索和碰撞。在1991年一次非正式聚会上,段锦川、时间、吴文光、温普林、傅红星、郝志强、李晓山等聚在一起对独立制片的概念和意义进行探讨,并寻求合作和独立制片。按照他们的共识,"独立的概念实际就两条,一条是独立操作,一条是独立思想。我要表达的东西不受他人干扰,但你要想做到这一点,你必须独立操作,不拿别人的钱"。这次探讨虽未形成任何宣言或纲要,但显示出中国的影像生产已经从当初的叙事、镜头、机位、同期声、长镜头等技术层面发展到对真实、态度、价值评判等纪录片本体的追问。"个人化"、"独立性"成为继"真实"之后的典型话语,使中国的影视作品尤其是纪录片牢牢扎根于面对现实、个人思考、独立自主和拒绝干扰的土壤上,这对于中国的影像生产来说是一种宝贵的精神——他们不约而同地转向中国社会现实的核心问题和底层存在,开始了90年代独立影像制作的尝试。

2.分流:一九九三

1993年是继1989之后民间影像生产的一个分水岭。这一年,中国电影界暗流涌动,好莱坞大片首次对国产片形成了猛烈的冲击,中国的影像文化在时隔44年之后再次感受到好莱坞作为一个强大的极具威胁的文化他者的存在和自我生存的危机。这一年,VCD作为一种中国特有的影像格式在上海万燕电子厂诞生,这种廉价的"第三世界的游击科技"以其较好的影像画质和大众化的价格迅速普及。其极强的纠错功能与猖獗的影像制品的盗版生产相得益彰,迅速扩大大众的影像视野,使大批经典影视片得以在民间流传。"中国的城市老百姓在视听产品拥有量上超过了欧美发达国家,这是不可想象的,中国几乎在一夜之间就成为影像消费大国"。如果撇开法律和政治层面,仅从文化意义上着眼,实事求是地讲,盗版影碟在中国大陆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影像启蒙运动,在中国的影像生产尚未与国际市场真正接轨之前,在影像消费上,盗版产品打开了一条中国大陆影像市场与国际影像文化接轨的地下通道,其文化意义不可小视。

1993年,中央电视台的《东方时空·生活空间》开播,上海电视台国际部也成立了第一个以"纪录片"命名的栏目《纪录片编辑室》,电视纪录片通过栏目化生存方式开始在国有电视台固定下来。

任何一种运动,在深化发展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不可避免的分流。1993年,萌生不久的个人影像生产就开始出现第一次分化,随着《东方时空·生活空间》的开播,以时间为代表的一支进入作为主流权力话语代表的中央电视台,成为《东方时空》的创始人之一,另有不少地下纪录片作者以非正式编制人员的身份被主流电视台吸收。这样,通过这种"收编",部分以"边缘"、"民间"、"地下"自居的早期个人影像生产者完成了他们向中央电视台即"中心"、"官方"和"地上"的进军与位移,通过"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使中国的电视节目第一次有了民间视角,进而影响了中国电视节目的发展形态;另一支仍然保持自己的独立、民间姿态,以个人作者的身份继续自我的影像创作,在看不到边界的精神乌托邦内潜行。

在1993年民间影像生产的这场新的分化组合中,影像生产者也不得不展开对自身的重新定位。早期的影像作品主要集中在大都市的精神贵族、艺术先锋、社会精英等作者身边熟悉的人和事。在几年的潜滋暗长之后,个人影像到底该往何处去,是继续以先锋的形式在虽处边缘但在精神上仍然是贵族的精英艺术家圈子中打转,还是走出象牙塔奔赴广阔天地,逐渐成为当事者不断思索的问题。而一些有各种机会接触影像生产的年轻人,出于个人兴趣,也悄悄开始了写作方式的转变。他们用创作实践继续着1926年田汉未竟的事业——"到民间去"。除了受收编之外,剩下的人拿起摄像机,从中心城市出发,或奔赴自己的家乡,或走向地理上的边缘,向社会的各个角落和层面延伸。他们试图通过摄像机在陌生世界的审视中追寻另一种体验,揭示另一层真实,从事对即将失去的历史记录和文化留存,他们通过影像展开了各自的心灵诉说。

开拍于1993,完成于1995的纪录片《彼岸》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个人影像从早期精英化、先锋性向此岸现实世界和普通百姓人生的转化过程。作者蒋樾纪录了民间戏剧工作者牟森排练和演出的实验剧《彼岸》的诞生。《彼岸》讲的是一群没考上大学的外地孩子的明星梦。他们来到北京电影学院,进了戏剧导演牟森主办的一个班。牟森带着这14个孩子排演一部根据高行健的《彼岸》写的一个实验剧《关于〈彼岸〉的语法讨论》。四个月里这个戏一直在讨论彼岸是什么。当资金吃紧的时候,蒋樾开始介入《生活空间》并拍摄了多个短纪录片,为《生活空间》最终建立短纪录片样式起了很大的作用。这时候蒋樾在走出那种同人圈的同时,也体会到另一种"快乐",那就是每天骑着自行车和大街上的人流汇合在一起,皈依人群的快乐。他接触了矿工、拾荒者、挤公交车的女工、公园里退休的老人。三个月之后,当他重新接触那帮演戏的孩子,发现他们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他们在默无声息地经历和承担着一种极其痛苦的乌托邦破产的精神创伤,这时他敏锐地感觉到自己的纪录片应该把重点放在他们身上,于是重新开始拍摄。这种转型是一次从精英向大众的悄无声息的转型,蒋樾的转型显示出民间影像生产向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的靠近。1994年,从"彼岸"回来的蒋樾将目光放到此岸,放到脚下,放到底层。他把镜头瞄准了安源煤矿的鲍茸平一家,跟着鲍茸平一起下井。1996年蒋樾拍了《静止的河流》,讲的是三峡工程里一对年轻人从恋爱到结婚生孩子到大坝截流到夫妇双双下岗的故事。

1993年,吴文光《1966——我的红卫兵时代》又是一部率先出现的将历史叙事个人化的尝试。该片长3小时,主体是许有渔、田壮壮等5个红卫兵对文革的回忆。该片获1993年日本山形国际纪录片影展"小川绅介"奖,并获得日本放送会社(NHK)的资助,拍摄《流浪北京》的续集《四海为家》。

还是在199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正在日本留学的季丹和冯艳放弃了成为作家和学者的梦想,转而拿起摄像机,开始了独立纪录片人的生涯。季丹只身一人在西藏的一个山村里开始《老人们》的前期拍摄,冯艳则追踪拍摄三峡移民,她的三峡系列的第一部是《长江之梦》,讲述长江三峡沿岸的两个村落因水库建设将被淹没,面对失去家园的巨变,村民们所做的各种努力和反应。

1993年,江西景德镇市竟成镇文化站站长周元强因陋就简,利用文化站的家用摄像机、录像机等设备,与同村农民一起开始了长达十年的"土法"电视剧制作。这年,周元强自编、自导,组织农民拍摄反映20世纪20年代竟成镇农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翻身求解放的电视连续剧《里村星火》,成本三、四千元,演员全是镇里的农民、干部和文化站的工作人员,道具和服装自己动手制作,"电视剧"送到全镇各村免费放映,当地农民对此津津乐道。

在此期间,在第六代用自己的方式对第五代宣判的同时,在专业影像生产领域,也有一些人在寻找自己的立言方式。1994年,张元和段锦川联合导演纪录片《广场》,以天安门广场为舞台,冷静、客观地记录了那里的日常生活。颠覆了一个在中国舞台上的政治景观——天安门的神话,使之还原为民众的日常生活场景。1995年,段锦川开拍《八廓南街16号》。该片的拍摄地点是西藏拉萨最主要的街道八廓街南16号居委会的日常工作,作者隐忍在摄影机的背后,以一种客观化风格展开对日常生活的意识形态分析,展现了西藏的另一个维度,并夺得法国真实电影节最高奖。

在这个时候的专业影视学院,也是一个新人对传统影像生产反叛的阵营和思想汇集的堡垒。1995年,正在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二年级就读的贾樟柯和七八个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了"青年试验电影小组"。贾樟柯认为,"很久以来,电影给人的印象就是用来造梦的,对普通人生存状态的关心似乎不是电影的任务,但我不这样想。对普通人的轻视,是中国电影最大的问题。"作为对当下中国电影离大多数普通人真实的日常生活和经验太远的反叛,他想拍点不一样的东西,于是有了第一部片子《小山回家》。片子关注外省青年在北京的境况,讲述一个被老板开除的河南民工,想找个老乡一起回家过年的故事。整个片子用BETACAM拍摄,选材、构思平实。拍片经费是同学们打工分头拼凑的,拍摄时间七天。贾樟柯自述《小山回家》让自己更真切体会到:"普通人也应该是电影关注的焦点,哪怕他们生活在最底层。电影具有这方面的优势,它可以记录他们的原生态,以谋求他们的发言权"。这个时候,当贾樟柯们抛弃掉"电影是造梦的"思想的同时,也同时抛弃了当初田汉《到民间去》的启蒙使命。

同类推荐
  • 时政谈屑

    时政谈屑

    争取和平环境、集中精力搞现代化建设、市场经济存在的基础、理论界要为宁夏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市场体系 、关于新时期干部理论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等内容组成。
  • 独立学院运行与决策分析

    独立学院运行与决策分析

    《独立学院运行与决策分析》主要内容包括:独立学院的缘起、独立学院的定位问题、独立学院的产权问题、独立学院的收入与分配、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独立学院董事会制度研究等。
  • 传播学十年(1998-2008):阐释与建构

    传播学十年(1998-2008):阐释与建构

    充分关注时代主题,密切联系现实问题,在全球多元视野中寻求学术话题,传播学专家与您一起,阐释社会巨变,建构认同体系,寻找传播学的中国问题。
  • 三明市情概览

    三明市情概览

    三明市位于闽西北和闽中结合部,武夷山脉与戴云山脉之间,总面积22959平方公里,远在旧石器时期就有古人类在此栖息。新中国成立后的20世纪50年代后期,三明市被辟为福建省工业基地。
  • 班主任男生教育100个千字妙招

    班主任男生教育100个千字妙招

    《班主任男生教育100个千字妙招》是“班主任千字妙招”系列中的男生教育篇。德育专家张万祥从激发阳刚之气、培养责任意识、挖掘潜在能力、抵制种种诱惑、疏导叛逆毛躁、叩开封闭心扉、点亮一盏心灯等七个方面,精选了100个男生教育的实用小妙招,帮助广大一线班主任,尤其是新班主任,巧破男生教育困局,在让男生成为真正的男子汉,学业、人格双丰收的同时,自己也过上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热门推荐
  • 哈利波特与莫里的宝库

    哈利波特与莫里的宝库

    一张不起眼的纸条;一个消失在魔法史上的人名;一个埋藏在霍格沃茨千年的宝藏;以及一个宝库中那联系着过去与未来的生死存亡。诶……新建了一个读者群,对本书的剧情人设什么有兴趣的可以加进来聊聊~群号——651768112作者君会加油的!
  • 绿茵锋芒

    绿茵锋芒

    从青春校园走出,走向欧洲走向世界。在中国足球低迷的年代,韩锋这个高中生带着梦想,用双脚向世界踢出最华美的中国乐章。等到退役之际,他说:在别人眼中的绿茵锋芒,其实仅仅源于我对足球的梦想与热爱。
  • 重生嫡女:至尊神医毒妃

    重生嫡女:至尊神医毒妃

    前世,她一心一意助他登上皇位。一纸诏书,她却被满门抄斩,刚刚出生的孩儿被生生摔死。今生,她浴血归来,势要毁天灭地,让前世害她的所有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心已经被冰封,此生她只为仇恨而活,只是那男人为何对她穷追不舍?“离我远点!”某女冷道。“恐怕很难啊,除非你离我近点!“某男邪魅笑道。
  •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工匠谈闻的故事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工匠谈闻的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包括《清官能吏的故事》、《书生才子的故事》、《农夫诙谐的故事》、《工匠谈闻的故事》、《百姓闲聊的故事》、《儿童趣事的故事》、《世俗流言的故事》、《动物王国的故事》、《万物戏说的故事》和《自然传说的故事》等10册内容,精选了古今中外各种幻想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和民间笑话等数百则,是启迪智慧,增长知识,扩大视野的良好读物,也是青少年学习和研究民间故事的最佳版本,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收藏和陈列。
  • 鬼妃撩人:腹黑邪帝,惹上身

    鬼妃撩人:腹黑邪帝,惹上身

    “我就吸你一口阳气,乖乖躺好就行!”做了五百年鬼圣主的她,上来就把一个美男子给‘睡’了。一朝穿越成废材,颜丑无脑惹人嫌,还说她荒淫无道没天理。穆钦钦怒了!本圣主可是地地道道五百年的雏!霸道圣主VS腹黑冥王。她逃,他追;她恨,他爱。他发誓,此生定要护她一世平安。大婚之夜。司寇廷终于翻身做主人:“寂寞了五百年,该由本王调教调教了!”一夜春宵无人问,穆钦钦扶腰难下地。“这阳气是极好的,只是这过程有点磨人啊!”
  • 金武士

    金武士

    你只有爱她的权利,而无强迫她爱你的权利。真正的爱是不需要回报的。爱与死对你来说,你都是无能改变的……你不能强迫他人的爱,你的被征服者、你夺取的女人爱你。你也避免不了死,你拥有天下,却不能延长你的生命,你的寿是注定的,你不能多享一天一夕一辰一时一分一秒。虞初的母亲相信数百万兵马俑中有一个金武士俑。这个武士俑是用足足一战车黄金塑成的。它是一个铠甲武士俑,还是一个战袍武士俑,不得而知。全金的或者说纯金的战袍与全金的或者纯金的铠甲,哪个更具有艺术价值,没见到实物,真是不好判断。价值应该是相当的,不会有高低上下之分。这个金武士俑迄今全无踪影。
  • 穿越之冲喜继妃

    穿越之冲喜继妃

    她是无亲无故的冲喜的王妃,可是冲喜的第二天王爷就翘辫子了,冲喜王妃受不了打击,也就先王爷一步去了。她是现代的铁血女军人,也是隐形的修真者,看到现代自己的亲人都逝去,觉得没什么可留恋的,也就假死以遁,在爱宠的帮助下穿越到不知名的朝代。当无亲无故的冲喜王妃遇到穿越而来的铁血女军人会发生什么事。“这个小宝贝是谁家的,怎么会在这没人管。”一天无聊的王妃逛花园,看见花丛里伊伊哭泣的小男孩,问身边的人。“王妃这是小少爷。”身后的侍女小声的说。“小少爷,谁家的。”王妃听后疑惑的问。“王妃这是王爷的嫡子,先王妃生的。”身后侍女小声的说,王妃刚嫁进来,王爷就去世了,小少爷的事,也没人告诉王妃。“什么,怎么没人告诉我。”王妃生气的问,那不是自己那便宜老公留下的,也是自己名义上的孩子。看看孩子躲在这哭,小脸上有伤,不说谁能知道这是王府少爷,而却还是嫡子,不出意外的话也是以后的王爷,谁这么大胆敢欺负他。“小宝贝,来不哭了,让母妃看看,脸上的伤疼不疼。”王妃蹲下身,抱过那孩子。轻柔的抱在怀里,感受到他小身子的颤抖,这孩子以后就是自己的了。反正子也不打算生孩子了,现在刚好。此时的小少爷,抬着哭红的眼,看着眼前漂亮的女人,温柔的抱着他,不知道如何反应,只是睁着红如兔眼的眼睛看着她。什么出身高门的为了自己儿子,觊觎世子之位的侧妃;什么执掌后宫的太后;还有什么觊觎王府财产的牛鬼蛇神都放马过来,本妃才不怕你们。就此冲喜王妃开始了自己异世养包子,打怪之路。把单纯的小包子养成腹黑的大包子,怎么也要混个京城‘名少’之一吧。为了儿子的世子之位,王妃是来一个打一个,来两个打一双。顺便还要帮着那便宜老公照顾下当皇帝的弟弟,你说一个女人容易吗,尤其是一个死了老公带着孩子的寡妇。可是有一天发现自己现在知道的全是表象、假象,于是开启了另一段路程。看一个现代修真的女军人,带着空间在异世如何活得风生水起的。
  • 嫡妻美妾

    嫡妻美妾

    “我不跟你争,是因为你不配!”她伸手挑起女人素色的脸,一把抓了过去,一手的血,“本小姐现在告诉你一个真理,斗败一群女人,如何比得过征服一群男人……雪侧妃。”她的前身身份尊贵,高傲孤绝,痴心爱一人,换来却不过金屋却藏她人。如今的他面如桃花,面目含春,聪慧绝伦,杀人如麻,谈笑之间的,早已经换成另一个的灵魂,她要求不高,有衣穿有肉吃,能养鸟,卖卖花,她曾也立志重新做人……(哀家的q315691397Q群136360266敲门砖(绿杨)撒花,收藏,快点去,鞭子伺候……)一、“我们逼不得已……王妃饶命啊……!”“王妃?我不是庶民吗?哪儿担得起王妃这个称号?”“姐姐饶命啊”“姐姐?我哪儿来的这么多想之我于死地的好妹妹?”二“水蛭,你你丧心病狂!这是雪夫人倾情相送,贵重!活的时候吸人血,晒干入药,可逐恶血、瘀血、月闭,破血瘕积聚,无子,利水道……”三“小姐,花轿,王爷,不,皇上亲自来接你了……”“本小姐答应嫁他了吗?”“那怎么办?”“让他怎么来的怎么回去!”四、女强男更强一切误会都他妈的是浮云,他的目的是压倒她,她的目的就是挫败他。一个征服与被征服的故事推荐朋友的文,《最强主母》新婚第一夜,王妃寝殿的后厢传来欢爱声,她优雅的走到后厢,盯着那完美丈夫,笑盈盈道:“麻烦夫君声音小点。”《薄婚》无论今天他回不回来,十二点之前,她会将这份的离婚协议书留给他…《嫡妻美妾》嫁错良人成亲四年,她至今仍是处子之身……《迎凤还朝》冒雪奔丧,却遇劫匪失身,未婚夫娶她的亲妹……《二婚不愁嫁》离婚",祝雅丽立刻拉着箱包自己让自己净身出户.《前夫滚开》结婚两年,老公在外养了情人早生了儿子,而她算个什么呢……
  • 幸福,无言以对(全本)

    幸福,无言以对(全本)

    【经典文学】今日风行,明日经典【晴语】编辑旗下出品——————————新坑《从没后悔遇见你》一段烂漫花开的爱情故事,回忆我们共同的朋友(原名《不与年华问安》)热更中,望支持……一键穿越:http://m.wkkk.net/a/402891/本文简介:七年前,她走不出生活的阴影;是他,让她有了最初追求幸福的勇气。却在黎明破晓之际,他随家去了美国。多年后偶遇,街头的回眸,竟一见钟情。爱一个人从来就不会风平浪静七年后,糊涂的她误入豪门公子的怀抱,无奈卷入家族争斗,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虐待、丑闻、怨恨、纠缠,欲生欲死……生活,究竟是无底的深渊?还是华丽的梦魇?最终该牵住的手,是身在豪门的他?还是沉默的他?当她终于做出抉择,却赫然发现已有了他的骨肉!苍天,你还要开多少玩笑,才肯放过我……欲哭无泪,不如挂起微笑以骄傲的姿态,继续寻找幸福即使它,很远很远……————求指教,求收藏,求推荐,求鲜花,求……求包养,求……交流群:190572610(宅子),敲门砖:任意主角名
  • 帝姝传

    帝姝传

    本是天生帝命,却阴差阳错,缺了一线气运,自此帝命轮转,天命不可说,不可违,不可抗,不可逆。何来亏欠,何来还?我命自当由我定,天若要命,我自定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