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主义音乐时期大约自1750年开始,到1827年贝多芬逝世为终结,以德意志和奥地利为中心。
工业革命带来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法国大革命的冲击又使欧洲社会发生了深刻变革。音乐等艺术已经不是仅仅供宫廷里贵族享受的专属,更加接近平民的音乐形式和器乐音乐大量涌现。因此,在音乐风格上,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一改巴洛克时期那种繁华夸张,追求平易生动,音乐语言质朴精炼,表达纯朴真挚的情感。
受到启蒙运动科学、理性思想的深刻影响,古典主义音乐也具有崇尚理性、结构严谨,逻辑性强的特点。音乐题材宏大,气势宏伟,以严谨协调的形式,强调客观的美感。
在这一时期,器乐音乐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近代独奏奏鸣曲形式得到确立,甚至进一步发展到在规模上接近交响曲结构,奏鸣曲进入了成熟的发展期。在协奏曲、交响曲等大型器乐体裁中,都占据了支配性的主导地位。
在古典主义时期,歌剧不再仅仅是贵族的专属,也不仅仅限于意大利语。它向各个阶层的公众开放,并灵活运用了各个国家的独特语言。歌剧的题材,是日常生活当中喜闻乐见的事情。歌剧的语言带有对白,曲调质朴动听。古典主义乐派为后世的歌剧留下了许多璀璨名篇。
格鲁克:歌剧改革者
国籍:德国
生卒年:1714-1787
全名:克里斯托弗·威利巴尔德·格鲁克
职业:作曲家
代表作品:《奥菲欧与尤丽狄茜》、《伊菲姬尼在奥利德》、《阿尔塔塞斯》、《唐璜》、《帕里斯和海伦》、《埃科与纳克索斯》
生平简介:
1714年7月2日格鲁克出生于德意志南部的埃拉斯巴赫。他的父亲是森林管理员。但他却不愿意继承父亲守护山林的职务,1726~1732年在科莫陶(现属捷克境内)进入耶稣教会学校学习。1732年又进入布拉格大学学哲学,同时师从捷克作曲家、管风琴家切尔诺霍尔斯基学音乐。1736年到过维也纳,并得到那里的贵族资助。1737~1741年寓居意大利米兰跟随G.B.萨马尔蒂尼学习作曲。当时的意大利是整个欧洲音乐艺术的中心,在那里,格鲁克学习了那波里乐派的歌剧风格。
1741年,他的第一步歌剧《阿尔塔塞斯》上演,以华丽的声乐技巧为基础,在米兰受到了极大的欢迎。此后20年间,又接连创作了8部歌剧,这些歌剧是格鲁克初期的作品,保持了当时风行于世的意大利风格,依循传统的模式,凭借这些作品,格鲁克很快闻名于世。
格鲁克在1745年前赴伦敦,1746年所作的歌剧在伦敦上演,在这里,格鲁克结识了英籍德国的歌剧创作大师亨德尔,并从他的清唱剧风格当中得到启发。后来,担任了明戈蒂巡回歌剧团指挥,接下来的数年时间里,在汉堡、德累斯顿、哥本哈根之间往返、巡回演出,积累了不少舞台实践经验。
1750年8月,重返维也纳的格鲁克同玛丽亚·安娜·佩尔然结婚。佩尔然出身富裕的家庭,父亲是个大银行家,但是对女儿的婚姻强烈不满。两人只好在他死后才举办婚礼。佩尔然的财产给予格鲁克事业上很大的帮助,婚后格鲁克便在维也纳定居。在维也纳期间,格鲁克担任宫廷乐长及歌剧院指挥,也曾到布拉格、那不勒斯、罗马演出他的歌剧。期间,他创作风格受到法国喜歌剧影响,写了不少歌唱剧与舞剧。后来又为奥地利宫廷创作了一些小型喜歌剧。其中1761年所作的舞剧《唐璜》可以说是他的代表作。在这部作品中,他一反过去华而不实的舞剧风格,追求真情实感的表现。同一年格鲁克遇到意大利诗人、歌剧剧本作家卡尔扎比吉,两人尝试着联手对歌剧进行改革。接受了当时激进思想和变革思潮影响的格鲁克,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在创作风格上开始改变。
1762年,革新之后的第一部作品《奥尔甫斯与欧里狄克》在维也纳进行首演,剧本是卡尔扎比吉根据奥尔菲斯的古老传说改编改编而成,公演之后好评如潮。1767年和1770年,格鲁克又推出了两部改革歌剧《阿尔克提斯》和《帕里斯和海伦》。
1772年,格鲁克来到巴黎,继续专注于他的歌剧改革事业。并遇见了以为名叫罗莱的法国外交官兼诗人。他为格鲁克写了《伊菲姬妮在奥利德》的歌剧脚本,并将格鲁克推荐给法兰西歌剧院。1774年,在法国皇后的支持下,经过6个月的精心编排,《伊菲姬尼在奥利德》在巴黎首次演出,取得了决定性的成功。格鲁克在一夜间在巴黎家喻户晓。在取得成功以后,格鲁克又陆续将《奥菲欧与尤丽狄茜》和《阿尔切斯特》翻译法文在巴黎上演,得到了极高的反响,引起了巨大轰动。其间保守派推崇意大利作曲家皮钦尼,强烈反对格鲁克改革的歌剧,将皮钦尼的作品搬上舞台,要与格鲁克歌剧进行对抗,而革新派则拥护格鲁克,从而引起歌剧发展史上有名的“格鲁克派与皮钦尼派之争”。皇家音乐指导提出,让两位作曲家根据欧里庇德斯的故事各写一部歌剧。格鲁克的《伊菲姬尼在陶里德》就此问世,是在之前的作品《伊菲姬尼在奥利德》基础上创作的续集。凭借这部作品,格鲁克大胜。
1783年,格鲁克创作了一部法语歌剧《埃科与纳克索斯》,但反响平平,此时的格鲁克已经功成名就,也便不以为意。退休之后便去了维也纳,在那里度过晚年。
主要成就:
格鲁克的创作领域主要集中于戏剧音乐。他一生创作的歌剧将近50部,还有5部舞剧。但是他最大的艺术功绩不是他完成的作品,而是他一手推动的歌剧改革,这也是18世纪音乐界最有影响力的事件。
启蒙主义的民主、平等、博爱等思想观点直接影响了音乐领域,促进了喜歌剧的诞生。这种新形式的歌剧取材来源于市民的普通生活,更加容易被普通市民所接收。相反,意大利正歌剧的创作则陷入了固定模式,停滞不前,没有活力与生命,难以引起观众的共鸣。
在这种情况下,格鲁克意识到意大利歌剧越来越走向腐朽,提出“歌剧应该简洁而优美”的口号。他创作的《奥菲欧与尤丽狄茜》音乐质朴优美,去掉了华丽的技巧炫耀,简化了情节,追求歌剧深刻的内涵和真实性,使剧情更加清晰明了,便于观众的理解与接受。
这部歌剧取材于人人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歌唱家奥菲欧的妻子尤丽狄茜去世之后,他非常悲痛,他用悲伤欲绝的歌声打动了爱神,去到了地狱。之后,又凭借动人的歌声使妻子死而复生,但前提是在走出冥界之前,他不能看妻子的脸。结果,奥菲欧没能遵守诺言,只回头看了妻子一下,尤丽狄茜便又死了。歌剧没有采用悲剧的结尾,而是处理成爱神再此施展威力使尤丽狄茜复活。
全剧这部歌剧戏剧性强,首次在歌剧中引入了管弦乐伴奏,为了迎合法国观众的兴趣,歌剧最后是表现爱情的赞歌和盛大的芭蕾舞会,以欢乐幸福的场面结束。在本剧中,作曲家大大缩小了宣叙调和咏叹调的差异,使整部歌剧在风格上更加统一。
这部歌剧融合了法国歌剧的合唱、芭蕾,通过意大利歌剧风格融合法国歌剧中的合唱、芭蕾,将典雅的意大利旋律、严肃的德国旋律和恢弘的法国旋律结合在了一起,体现了音乐为戏剧服务的目的,在同一部歌剧当中让观众既能感受到意大利旋律的典雅,又能体会到德国旋律的严谨,还有法国旋律的恢宏壮大,将原来古钢琴伴奏的宣叙调改为管弦乐,将音乐、戏剧和舞蹈形成了有机的结合。
随后完成的改革歌剧《阿尔切斯特》则更进一步反映了他的美学观点和对歌剧改革的原则。序曲直接引入剧情,管乐队独立于歌手之外,可以表达情感;合唱成为主要角色,主题地位得到体现。换景的次数明显减少,这样更有利于保障戏剧内容情节的流畅性和完整性,以使戏剧顺畅进行。
在法国创作完成的《伊菲姬妮在奥立德》,格鲁克在序曲方面更加具有创新性,序曲发展成完整的协奏曲式,英雄主义的主题得到强化,整部音乐更加富有戏剧性。1779年,改革型的歌剧《伊菲姬妮在陶里德》可以算是《伊菲姬妮在奥立德》的续篇,不再以爱情为主线,强调了咏叙调的作用,刻画了人物内心的深层次感受。
格鲁克的歌剧改革,改变了意大利正歌剧流于僵化的音乐形式和繁复装饰的风格,强调人物的性格和情感的表达,追求真实自然的戏剧性表达。在创作当中,他深入歌词创作,充分发挥了歌词对曲调的表达内涵,给歌剧中的朗诵配上音乐伴奏,提高了曲调的表现力,实现了音乐与戏剧本身的高度结合。这种改革,使音乐成为一个有机地整体,为歌剧艺术的蓬勃发展起了积极作用,成为西方歌剧发展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
海顿:交响乐之父
国籍:奥地利
生卒年:1732-1809
全名:弗朗兹·约瑟夫·海顿
职业:作曲家
代表作品:《创世记》、《四季》、《皇帝四重奏》、《俄罗斯四重奏》、《太阳四重奏》、《月中世界》、《天长日久》、《荒岛》、《奥兰多·帕拉迪诺》、《阿尔米达》、《骑士奥兰朵》、《告别交响乐》、《惊愕交响乐》、《时钟交响乐》、《危难时刻弥撒曲》
生平简介:
海顿,1732年3月31日出生于奥地利边境的一个小镇——罗劳,他的父亲是个车匠,母亲是在贵族府邸的厨房帮工,家境贫寒,子女众多,但是12个孩子中只有6个能长大成人,海顿在家里排行第二。
虽然生活并不富裕,但是热爱音乐的父母为海顿营造了一个良好的音乐环境。海顿从小便受到音乐的熏陶,孩提时代就显示了他的音乐天赋。他精确无误地用稚嫩动听的童音将听过的每首歌曲模仿出来,还可以将这些曲调在自制的小提琴上表演出来。过不了多久,海恩堡教会合唱团的指挥弗兰克便发现了他的才华。从此6岁的海顿便开始了他的音乐生涯。一开始,他在海恩堡教会合唱团里演唱弥撒曲,同时有机会学习到乐理知识和哈普西科德小提琴等乐器。两年后,维也纳圣斯蒂芬大教堂乐长罗伊特来到海恩堡,凭借出众的嗓音,海顿被选进了唱诗班,成为一名歌童。
17岁时,海顿到了变声期,嗓音有了变化而被嫌弃,导致被解雇。那段时期的海顿生活十分艰苦,只能依靠教授小孩子音乐勉强糊口。在暂住的阁楼里,有一架旧哈普西科德小提琴,这部小提琴给了他精神上莫大的慰藉。生活虽然艰苦,海顿还是没有放弃对音乐的执着,开始自学音乐理论,一有空就练习小提琴和键盘乐器。1754年他结识了当时著名的意大利作曲家、声乐教师波尔波拉。为了拥有学习音乐的机会,海顿做了他的仆人,顺便可以向他学习作曲、意大利文和声乐。
1755年,菲恩贝格伯爵邀请海顿参加在伯爵府的晚会,担任四重奏中的小提琴手,海顿得到了赏识。第二年,他的第一部作品《降B大调弦乐四重奏》问世。1759年经菲恩贝格伯爵引荐,海顿担任了捷克莫尔津伯爵府中的乐队指挥,并开始从事室内乐创作。在这一年里,海顿创作了《第一交响曲》。1760年,海顿结婚了,妻子安娜是维也纳假发商人克勒的女儿。但是婚后二人关系并不好,没有子嗣。
1761年是海顿一生当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莫尔津伯爵遣散了乐队,海顿只好到埃斯泰尔哈济亲王的宫廷担任副乐长,不久便荣任乐长,一直服务到1790年乐队解散。这段时间长达30年,也是海顿一生中最保贵的30年。作为一个贵族宫廷的乐长,他的想象力和创作理念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严重的束缚,他的工作是指挥乐队,训练歌唱者,甚至要保管乐器、抄写曲谱等,这些琐碎的杂务也占据了他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但另一方面,宫廷又可以给予他别的地方所没有的机会,宫廷里有管弦乐队、合唱队的人员配备,还有歌剧院、木偶剧场等场地设施,海顿在这里可以进行多样化的创作,并及时将自己的创作搬上舞台,增强了他的实践经验。在埃斯泰尔哈济宫廷生涯中,海顿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大致包括60部交响曲,40首弦乐四重奏,30首钢琴奏鸣曲,5首弥撒曲和11部歌剧等,而且大部分都是质量上乘的佳作。海顿的名气渐渐大了起来,1764年他的作品在巴黎出版,1765年他的名字第一次现诸报端。
1771年,受到“狂飙运动”影响,海顿写下了豪放而伤感的《C小调奏鸣曲》,终乐章没用一贯的欢乐结尾结束,而是走向激烈爆发的高潮。70年代起,海顿更多的吸收了北欧乐派的音乐元素,作品内容深刻,保留了更多的古典风格,主题既严肃又幽默。例如他在1772年创作的《第四十五交响曲》,即《告别》,据说是当时是为了暗示公爵让乐师们休假回家而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