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秋天,王度到芮城兼任县令,县衙门里大厅前面有棵枣树,周围有好几丈粗,也不知道有几百年了。以前的县官到任后,都得给这棵树上供,否则马上就遭殃。王度认为妖精都是人招来的,不明不白的祭祀应该废除。可是,县里的官吏们都来给王度叩头,请他一定祭枣树,王度不得已,只好祭祀一番。然而心里总暗暗核计这棵树上有妖精,人们除它不掉,才把它养成现在这个样子。于是,他秘密地把宝镜挂在树上,当晚二更时节,听见大厅前咕咚一声,像打雷似的。连忙起身去察看,黑夜里又刮起大风下起大雨,围着枣树,闪电刺眼,忽上忽下。到天亮时,见有一条大蛇,紫色的鳞片,红色的尾巴,绿色的头,白色的角,额上还有个王字,身上带着好几处伤,死在枣树下面。王度摘下了宝镜,叫差人把蛇拖出去,去衙门外烧了。然后把树刨掉了。树干里有一个洞,越接近地面洞越大,里面有大蛇呆过的痕迹。看后,便把洞埋上了,从此以后,这里再也没有妖怪了。
这年冬天,御史兼芮城县令的王度,负责河北道的监察工作,并在陕东开官仓发放救灾粮食。当时国内正闹大灾荒,蒲州同陕州之间的一带地方灾荒、疾病尤其严重。有一个河北人张龙驹,在王度手下当小官吏,家中上上下下数十日人,一时都得了传染病。王度挺可怜他,便带着宝镜到了张家,让张龙驹在晚上拿宝镜照病人,病人见到镜子一下都惊叫起来,说:“只见龙驹拿个月亮来照我们,光照到的地方,好像有冰放在身上一样,透心的凉。”立刻就退热了,到了晚上病就好了。王度以为这样做对镜子没有什么害处,而又对大家有好处,便命令张龙驹暗中带上这面镜子,到各处去照生病的老百姓。当天夜里,镜子在匣中发出阵阵响声,响声不仅大而且传得远,好长时间后才不响了。王度心里很奇怪。第二天一大早,张龙驹来报告王度说:“我昨晚梦到一个人,龙头蛇身,戴着红色的帽子,穿着紫色的袍子,对我说:‘我就是镜子精,名叫紫珍。曾对你们家有过恩德,所以来求你,替我谢谢王先生。就说老百姓有罪,老天爷罚他们生病,为什么让我违反天意去搭救病人们呢!况且,病上几个月后自然就会渐渐好了,不要再使我痛苦了。’”王度深感惊奇,于是牢牢记下了。等过了数月以后,得病的百姓们果然渐渐好了,真像镜子精说的那样。
大业十年(公元614年)王度的弟弟王勣,被撤去了六合县丞的官职,回家来了。他打算到处游山玩水,了此一生。王度劝阻他说:“现在天下眼看着就要大乱,遍地是土匪,你想往哪里去呢?况且咱兄弟脾气相投,从来未曾远离过。你此番外出好像是要跳出红尘了。从前,尚子平游五岳,最终不知下落,你如果学这位贤圣的样子,我可受不了啊!”说着便流下眼泪。王勣说:“我的主意已拿定了,肯定你是留不住了。哥哥你是当世的贤人,应该事事都能理解。孔子说:‘普通老百姓的志向也不可改变。’人生在世也不过百年,匆匆忙忙,就像光线通过缝隙一般,心满意足便是乐趣,失去了志气就是悲哀,顺利地满足人的愿望,乃是圣人的本意呀。”王度无可奈何,只好同弟弟诀别。王勣说:“在这分手时刻,我有个请求。哥哥的宝镜不是人间的俗物,弟弟我就要跳出红尘,与白云结伴,同青烟红霞相随,想求哥哥把镜子送给我。”王度说:“我对你没有什么舍不得的。”立刻把镜子送给了他。王勣接过镜子便走了,也没说到什么地方去。
到了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夏季的六月份,王勣才回到长安,把镜子送还给王度,并说:“这面镜子真正是个宝贝呀!我辞别哥哥以后,先游了嵩山少室山,翻过石梁,坐过王坛,等太阳落山时,遇到一个山洞,里面有个厅堂,可以容纳三五个人,我就在那住下了。二更天以后,从山洞外面来了两个人,一个像西北的少数民族,白眉毛白胡子,瘦瘦的,自称山公。一个大脸盘、白胡子,眉毛挺长,长得又黑又小,自称毛生。对着我说:‘什么人待在这里?’我回答说:‘游山玩水的探险者。’那两个人坐下与我交谈了很长时间,谈话中往往说些使人不能理解的话,我怀疑他俩是妖怪,暗中伸手打开了匣子,取出宝镜。镜子光芒一照,那两个人喊了一声就趴在地上了,那小个子变成了乌龟,那个长得像胡人的变成了猿猴。我把镜子一直挂到天亮,那两个东西全死了。龟的身上长了绿毛,猿的身上长了白毛。后来,我到了箕山,过了颍水,经过太和,去看玉井。井边有个水池,水又深又绿,询问打柴人,他说:‘这是灵湫,村子的人每逢年节都得祭祀它,以求保佑。如果有一次不按时祭祀,水池就冒黑云,下起大雹子,堤坝山岗都给打坏了。’我拿出宝镜一照池子,池水翻涌像开了锅一样,响声轰轰像打雷,忽然,池水全喷出来了,一滴也没剩下,足足在二百步以外池水才落地,有一条一丈多长的鱼,比胳膊还粗,红脑袋、白脑门,身上一道青一道黄,没有长鳞,混身全是粘液,样子像条蛇,可又长着龙角,嘴尖尖的,像鲟鱼。身子一动还发光,躺在泥水里游不动。我认为是蛟,没有水就无能为力了。用刀割一块肉,烧了吃,很肥,很有滋味,足够吃好几天的。
之后,我又来到宋地汴城,住在张琦的家里。张家有个姑娘病了,一到晚上便哭着嚎着喊痛,实在不堪入耳。我打听原因,说是患此病已有一年多了,白天挺好,夜里总是这样。我住了一宿,等再听到姑娘嚎叫声时,就打开匣子拿出镜子一照,那姑娘说:‘戴帽子的郎君被杀了!’只见在病人的床底下,有一只大公鸡已经死了。原来是张家养了七八年的一只老鸡。游江南时,打算从扬州过长江,忽然黑云密布,压满了江面,狂风吹起黑浪,船家吓得变了脸色,担心会沉船。我拿着镜子上了船,往江中一照,数步开外,清清亮亮见到了底,四方风住云收,波涛不起,不一会儿,便渡过了长江天堑。登上摄山麴芳岭,或爬到山尖上,或摸进深洞里。曾碰上鸟群,围着人啼叫,还有几只熊挡路,用镜子一照,鸟、熊都吓跑了。这时正是渡浙江的好时候,赶上海潮涌来,涛声咆哮,在数百里外都能听到潮水的吼声。船家说:‘海潮就要到了,不能南渡了。如果不调转船头回去,我们都得喂鱼了!’我拿出镜子照江水,波涛停止,海潮不向前涌来了,高高地停在那里像云彩一般。四面的江水豁开五十多步,水渐渐变得又清又浅,大龟大鳖四散走开。船扬起风帆,飘飘悠悠一直到了南浦。回头一看,波涛汹涌,高达几十丈,扑到了刚刚经过的地方。
于是,我又登天台山,游遍了山岩洞穴。夜里行走时,带着宝镜,离身百步以外四面照得通明,一丝一毫都能看得清清楚楚。林中的鸟,受惊乱飞。后来又登会稽山,碰见了神人张始鸾,教给我《周髀九章》和《明堂六甲》这些奇书。是同陈永一起回来的,又游历了豫章,见到了道士许藏秘,他说:‘我是吕祖的七代孙子。会法术,一念咒能上刀山下火海。’谈话间,提起妖怪,便说到丰城县仓官李敬慎家中有三个女儿,都让妖怪迷上了,谁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藏秘给治疗也不见效。我有个朋友叫赵丹,很有才华,是丰城县的县尉。我于是去拜访他。赵丹命差人给我安排住处。我对他说:‘想到仓官李敬慎家去住。’赵丹忙让李敬慎招待我。我询问李敬慎女儿的病情。李敬慎说:‘三个女儿都在正房的小套间里住,每到晚间便梳洗打扮换上好衣服。天一黑,她们便进到小套间,熄了灯。一听,偷着与人说笑。等到天亮还睡,不叫不醒。一天比一天消瘦,饭也不能吃了。强制她们不梳妆打扮,她们就投井上吊要寻死,真没办法啊!’我对李敬慎说:‘带我到小套间看看。’小套间的东西面有窗户,怕关上门以后打不开门,于是白天先弄折了四条窗棂,又用东西固定好,就像没弄断一样。到了日落时,李敬慎告诉我;‘都梳洗打扮完进去了。’到一更天的时候,听一听小套间里有说有笑的。我拔下窗棂,拿着镜子进去了,一照,三个姑娘都叫起来:‘把我的丈夫杀了!’开始时什么也没见着,把镜子挂到天亮,发现一只黄鼠狼,从头到尾长有一尺三四寸,身上没毛嘴里也没有牙。一只老鼠也没毛没牙,又肥又大足有五斤重。还有一个壁虎,像巴掌那么大,身上长满了鳞甲,花花绿绿的,头上两角,半寸来长,尾巴有五寸长,尾巴尖一寸处的地方全是白色的,都死在墙窟窿跟前了。从此以后,三个女儿的病全好了。后来,我又到庐山访求真人,不知不觉数月过去了,或在大树林里休息,或在野草丛中露宿,虎豹成群,豺狼结伙,举起镜子一照,没有不急忙逃窜躲藏的。庐山有位不愿作官的读书人叫苏宾,是个有真知卓识的人,精通易经,能知过去、未来的事。他对我说;‘天下的神物,肯定不能长久留在人间。目前,天下大乱,外地未必可以久留,趁您这个镜子还在,可以保护您,快快回家乡去吧!’我相信了他的话,立即北上回家了。顺便我又到了河北游玩。夜里梦见镜子对我说:‘我承蒙您哥哥厚礼相待,现在要离开人间远去了,想同他告别,请您快一点回长安吧!’我在梦中答应了它。等天亮,自己默默地沉思,精神恍惚,心里发悸,于是马上出发回陕西。现在既然见着哥哥,是我对镜子没有失信呀。终归我怕这个宝贝镜子不再属于哥哥所有了。”
几个月后,王勣回河东去了。大业十三年七月十五日,镜匣子里发出悲哀的叫声,开始听起来,声音又细又远,不一会渐渐变大,像龙吟虎啸一般,很久才停住。打开镜匣一看,镜子已经不见了。
作者王度,生于隋朝开皇(公元581~590年)初期,死于唐朝武德(公元618~625年)年间,太原人。哥哥王通、弟弟王勣均是当时名士。王度在隋朝官御史、著作郎、芮城令,曾奉诏撰国史,堪称一代名士。
此篇虽没有完全摆脱六朝志怪小说的窠臼,但是已开了唐代传奇的先河。理所当然地会引起人们的重视。《古镜记》篇幅较长,构思奇特,语言通俗生动,情节紧凑。隋唐时期,以古镜为题材的作品很多,但没有一篇能赶得上《古镜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