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10600000002

第2章 谢谢你,走进我的生命里(1)

宝贝,你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他们不会把对你的爱分出50%给弟弟,恰恰相反——他们给你100%的爱,也给弟弟100%的爱。在这个基础上,你爱弟弟,弟弟也爱你,于是在长辈们100%的爱以外,你们因为彼此的存在,而真正拥有了爱的加倍。

200%的爱

当我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有时,我爸会开玩笑,问我:“让妈妈再给你生一个弟弟好不好?”

我果断摇头,“不好!”

怎么会好呢——有了弟弟,我的零花钱就要少一半,爸爸妈妈的爱也要少一半(虽然估计我妈吼我的次数也会少一半吧),说不定他们还会重男轻女,从此我失去的将不仅是一半的关注,还有可能是三分之二、四分之三,甚至全部!

这当然不会是捕风捉影,因为据说,在我出生那天,秋高气爽的天空下,海边一个有花藤树荫的小院里,爷爷一直在开心地擦一口小锅,说是要“擦干净了给孙子热奶喝”。可是随着姑姑跑回家报信说“生了个女孩”,爷爷的第一个动作就是站起身啪地一下把擦了一半的锅摔远,转身就走。怒气冲冲的爷爷在那一瞬间满怀绝望:因为“独生子女”政策的推行,只有一个儿子的他,绝后了!

没人知道,二十几年过去,我一直为这个“据说”耿耿于怀,哪怕后来爷爷奶奶对我也很疼爱的时候,我都仍然无法忘记那个划出一道抛物线的小奶锅。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近乎偏执地热爱着“独生子女”政策,从不吝于表达自己作为独生子女的幸福感——没有人和我抢爸爸妈妈,他们赚的钱都给我一个人花,所有人都宠着我,我在蜜罐里长大,我一点都不觉得自己孤独!

彼时,我二十五岁,给杂志写专栏。我近乎宣誓一样书写下自己作为独生子女可以独占一份关爱的心理优势,言之凿凿:未来,为了不失公平,为了全情投入,我的人生也只能容纳一个孩子!

然而,仅仅过了六年。

六年后的2011年,隆冬,我最爱的外婆病危了。我亲眼看着我妈和小姨每天在医院里照顾她,直到她咽下最后一口气,姐妹俩抱头痛哭。那是腊月二十四的晚上,我们坐在一起守灵,听她俩絮絮叨叨从小时候顽皮淘气的故事开始讲:讲我妈如何调皮,翻墙头偷隔壁大叔晒在自家院里的螃蟹腿吃,出来时给不擅爬墙的小姨带一兜;讲我妈打碎了家里的碗,跟小姨商量说“妈最疼你,你就说是你打碎的”,憨厚的小姨点头答应,谁知当晚就被我外婆狠揍一顿;讲妹妹从不记姐姐的仇,下次姐姐翻墙再去爬树摘果子吃,妹妹还在外面放风,等着姐姐给自己带果子下来……

直到多年后,姐姐读完大学,妹妹进了工厂,姐姐在此后很多年里都时刻惦记着要给妹妹买点什么,妹妹家有新鲜食物也总要送一些到姐姐家里来。姐姐的女儿和妹妹的儿子在小时候互相深深嫉妒着对方,因为都一直觉得自己的妈妈爱对方多一些,自己的妈妈简直不是亲妈,怎么看怎么像后妈!

说这些话的时候,我妈、我小姨、我、我表弟,我们四个人哭得稀里哗啦,我表弟甚至对我说:亲眼看着一个亲人咽气,实在是太残忍了。如果有一天我们的父母不在了,他申请一个人进去送行,女人们还是在病房外面守着好,不然那种无能为力的感觉太让人崩溃。

我在那一刻想,如果这是我的亲弟弟,该多好。

腊月三十,我们去给外婆烧“头七”,我再一次被小姨的一句话戳中心脏——她跪在外婆的骨灰盒前,哭着说:“妈你放心吧,过年的东西姐姐都给我准备好了,什么都不缺……”

也是这一年,我爸的公司缺少流动资金,我的姑姑们依次来到我家,每个人都拿出一张房产证。她们似乎并没有考虑万一自家兄弟生意失败,自己会不会流离失所,只是平静得好像拿出压岁钱那样拿出房产证交给我爸去抵押贷款。中间表妹想卖掉旧房买新房,四姑毫不犹豫地告诉她:钱的问题自己想法解决,绝不可以找舅舅要房产证,在舅舅缺钱的时候,任何人不准让舅舅伤脑筋。表妹恍然大悟道:“哦,我忘记我舅拿去抵押了,那我再想办法吧。”

这就是我生活着的家族——没有大款,只有普通人,过着吃穿不愁但也无从奢侈的生活。我从小并不喜欢大家庭的喧闹,但长大了,当我们不得不参与很多事件时,我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因生在一个如此和睦、亲近、不孤独的环境中而心存感激。也正是一次又一次的危机,让我清楚地认识到,兄弟姐妹的支持,在人生中必须要经历的几次劫难面前,是何其重要!

到这时,我终于不由自主地想:我的宝贝女儿咚咚,她若有病有灾,有没有那么一个人可以和她互为生命保障?若我和阿呆哥年迈,卧床不起,即便请了看护,她面对上有老下有小的困境,忙得过来吗?谁能和她替换?谁能替她分担?谁是她的支持?谁可以在我们离开这个世界后,仍让她感受到来自婚姻之外的血缘亲情?

很遗憾,这些我都没有。我和呆哥,我们必须健康地活着,努力工作,随时面对上面四个老人的老去与疾病,还有下面孩子的学业、小病、就业、婚嫁……以超常的斗志和精力把事业、养老、儿女等诸多问题一一化解。没有人分担,我俩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不断探索身处异乡的儿女要怎样做才能让我们的父母老有所依?这不单是社会保障的范畴,毕竟除了物质医疗以外,还要顾及他们的精神需求——分开得太远,照顾不到;都来济南,住在哪里,周围有没有医院超市,能否经常看儿女孙辈承欢膝下;是买房子还是租房子,房子买电梯房还是多层无电梯二楼以下楼房,多大面积,将来是否请保姆……真的生活,就是这样,琐碎得一地鸡毛,偏偏你不考虑哪根鸡毛都不行。

所以,我真的从没有哪一刻像此刻这样,真心希望我的咚咚能有一个弟弟或妹妹,在未来的日子里,与她互相扶持,彼此关怀。

这就是六年过去,当我从一个小女孩,成长为小女孩的妈妈之后,我所关注的世界,所发生的改变。

因此,三十岁这年,刚好符合“双独政策”的我和阿呆哥决定再要一个孩子了:哪怕再经历一次怀孕辛苦与生产之痛,再多花费一些买奶粉、尿裤、玩具的银子,再少拥有一点属于自己的时间与空间……也要再有一个宝宝,陪咚咚。性别无所谓,只要两个人能真的相亲相爱。

于是,有了叮叮。

“叮叮”,顾名思义,是和“咚咚”配套的。

咚咚这名字源自新生命的敲门声,是小胎儿在妈妈肚子里铿锵有力的心跳。而叮叮,是咚咚的小搭档,是“泉水叮咚”的济南城里,一对叮咚叮咚的欢喜组合。

他们相差一年零九个月——当叮叮像一颗小种子那样住到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咚咚刚过完一周岁生日,她懵懂地张大眼睛,听妈妈说:“咚咚,你认识叮叮吗?”

咚咚摇头。

妈妈拉着她的小手,轻轻摸妈妈还没有鼓起的肚皮,告诉她:“这里面,有一颗小种子,TA会越来越大,直到有一天钻出来变成一个小宝宝,像咚咚这样有十个手指头和十个脚指头。TA是你的弟弟或者妹妹,是世界上除了爸爸妈妈以外与你最亲的人……”

咚咚似懂非懂,小心翼翼地摸一摸妈妈的肚皮,然后抬起头,咧嘴笑了。

后来,妈妈的肚皮真的越来越大了,咚咚欢乐地注视着这种变化,每天都要拥抱妈妈的大肚肚,还要掀起衣服亲吻妈妈的肚皮。而每到这时,那些孕晚期的腰酸背疼耻骨刺痛都显得那么微不足道——眼前这个一岁多小女孩笑眯起来的眼睛,让你觉得生命本身便是最美的童话。

一直到生产那天。

早晨6点半,羊水突然哗啦一下子涌出,我和已经有过实战经验的阿呆哥有条不紊地拎起待产包往门外走,然而走到客厅里的时候,突然看见奶奶抱着睡眼惺忪的咚咚从卧室里走出来,咚咚不明所以地看着我,似乎很纳闷这个时间妈妈为什么不继续睡觉,反而穿戴整齐站在门口?

也是那一瞬间,我哭了。

在阿呆哥催我“快点快点”的敦促声里,在奶奶小声告诉咚咚“你要有个弟弟妹妹啦”的欢悦音调里,在爷爷略有些慌乱的团团转里,我一把搂过我的小女儿,泪流满面。

那一瞬间,我竟然涌出强烈的心酸,我在心里说:对不起,宝贝,等妈妈再回家来的时候,你就不是妈妈唯一的宝宝了。

没人知道那一刻我有多愧疚,我似乎到这时才想起,我把叮叮带到这个世界上来,之前并没有征求咚咚的意见。

这种糟糕透顶的情绪影响了我很久,在去往妇产医院的路上,在走进待产室的瞬间,在阵痛每一次袭来的时候,我都靠翻看着手机相册里咚咚的照片撑过来。我无法言说那种矛盾的情绪,我甚至有些茫然:咚咚,叮叮的到来到底是为你好,还是伤害了你?

直到“哇”的一声啼哭,叮叮来到这世界。

助产士乐呵呵地问我:“你头胎是男孩女孩来着?”

我说:“女孩。”

她笑了,“这次想要男孩还是女孩?”

我真心叹口气,“都行,女儿吧,女儿比较乖。”

她笑出声了,端着手中婴儿的小屁股给我看,“看,男孩女孩?”

这真难为死我了——600度的近视眼,从床头看床尾一片模糊,只看见一团红彤彤的肉体,比咚咚刚出生时起码瘦了一圈!

见我费劲地瞅,助产士终于好心揭开谜底,“男孩呀,儿女双全,真好福气!”

向老天发誓,那一瞬间我在惊喜之余竟然还有些害怕!我看着那个小小娇弱的婴孩,我知道我爱他,可我无法压抑内心深处乱七八糟的恐惧,我甚至冲动地想过:从现在开始,如果我们家有任何一个人对男孩表现出更多的疼爱并因此忽略了女孩,我都将以无比凶悍、毫不近人情的姿态,将这个人从此隔绝于咚咚的生活之外!

开解这一切的,是那天晚上我和我妈在病房里的对话——当我说出自己的焦虑时,我妈斩钉截铁地答:“有什么好愧疚的,又没说咚咚必须要照顾叮叮、谦让叮叮,虽然大的得照顾小的,可是男的还得照顾女的呢!”

咚咚,不得不承认你外婆真是个天才,她一句话就让你妈有醍醐灌顶的感觉!是啊,你俩只不过相差一岁多,用不了多久,你们走在一起时甚至会让人误以为是双胞胎,你们都是小孩子,自由自在成长便好,本就不会有偏心,所以谈什么亏欠?

也真的是这样,咚咚,你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他们不会把对你的爱分出50%给弟弟,恰恰相反——他们给你100%的爱,也给弟弟100%的爱,在这个基础上,你爱弟弟,弟弟也爱你,于是在长辈们100%的爱以外,你们因为彼此的存在,而真正拥有了爱的加倍。

至今,我都记得那个场景:夏末,两岁半的你从外婆家度假回来,一路噔噔噔爬上五楼,门一开,像小炮弹一样冲进家门,一眼看见被奶奶扶着站在玄关里冲你咧嘴笑的叮叮,你大喝一声“叮叮,我想你了”,然后冲上去紧紧抱住他,而他也紧紧抱住你,你们流着口水相互亲吻(或者是“互啃”?)长达十分钟之久,一度造成玄关附近的交通堵塞。

然而,所有人都觉得,再没有比此刻更好的时光了。

你们看,叮&咚,你们那天秤座的妈妈,一辈子晃晃悠悠缺乏决断,然而现在她深信,她这辈子做得最果断、最漂亮的一件事,就是把两个宝宝带到这个世界上来,从此,她有200%的勇气、200%的耐心、200%的爱……因为你们,她如此富有。

原来,是我要谢谢你们呵,我亲爱的宝贝们。

是真的,说“谢谢”!

作为“双独夫妇”,我们有一个属老虎的女儿和一个属兔子的儿子。我们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物质,只为他们在未来的悠长时日中能够共同成长、相互扶持、彼此依靠。我们也曾担心姐姐是否能够接受弟弟的存在,却没想到从一开始,他们就住进了对方的眼睛里,以对独生子女而言无法体验的方式,彼此牵念。

你们眼睛里的彼此

姐姐咚咚第一次见到弟弟叮叮的时候,是叮叮出生后的第二天。

那是冬天,一岁零九个月的咚咚姐姐手抄在羽绒服口袋里,像领导视察工作一样表情镇定地信步踱进病房,一进门就看见坐在床上的妈妈一脸坏笑地问:“宝贝,叮叮在哪里?”

咚咚姐姐乐了,她开心地扑向妈妈身上盖着的被子,豪迈地掀开,表情却瞬间变得迷惑——那个每天都要摸一摸、亲一亲的大肚子哪里去了?妈妈明明说过那里面有叮叮的呀!

她抬头,看见妈妈乐呵呵地指着旁边一张小小的婴儿床上的一“坨”小小的、红彤彤的肉肉告诉她:“那里,那是叮叮,你的弟弟。宝贝,你有弟弟啦!”

咚咚姐姐惊讶了,她小心地凑到婴儿床前,各角度端详了起码五分钟,这才伸出手摸一摸弟弟的脸。大约觉得弹性很不错,姐姐高兴了,迅速张开五指,使劲,捏!

伴随着弟弟嫩嫩的小脸和没闭合的囟门被按出两个大大的窝,弟弟嘹亮的哭声响彻病房!一秒钟之内,有人围上去查看弟弟的“伤势”,有人安抚同样被吓了一跳的姐姐,病房里乱作一团。

姐弟俩的第一次会晤,就这样在鬼哭狼嚎的乱七八糟中结束……

弟弟的人生,也就此在姐姐欢乐的抓、挠、捏中拉开序幕。

早晨,姐姐睡醒,第一件事就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向妈妈房间,扑到弟弟小床边,端详三秒钟,凑近了亲一亲,然后飞快地伸出手,唰!弟弟脑门上顿时多出几道红杠杠!

伴随着弟弟“哇”的一声哭得那叫惨绝人寰,姐姐却高兴极了,赶紧指着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弟弟给妈妈献宝,“他哭啦!叮叮哭啦!”

同类推荐
  • 重逢

    重逢

    《重逢》是作家石钟山根据自己少年经历写成的一本散文故事集。在作品中,作者敞开心扉,以抒情和略带戏谑的笔法书写自己从小时候到青少年、再到成为军人期间看到和经历过的故事。作品以二十世纪六十至八十年代为背景,讲述了那个年代人们的现实生活和情感,如少年时期肆无忌惮的整人故事、青年时期青涩懵懂的恋爱、参军后残酷而多变的现实……每个故事基本都围绕一个主要人物展开,有些荒诞可笑,有些则感人至深。从作品中我们也可以和那些几乎已经被遗忘的时代及精神“重逢”,重新找回人性的美好。
  • 光荣的荆棘路

    光荣的荆棘路

    真正的名人,吸引人们关注目光的往往并非是他们头顶上耀眼的光环,而是他们的事业精神与人格魅力。盛名之下,真实的名人是何样子?《光荣的荆棘路》辑选的文章将带您一起走近名人,倾听他们的心路历程,分享他们光环背后的苦乐喜忧。这里有大师的画像,有岁月的朝花夕拾,有繁华落尽后沉淀的思想。他们经纬交织的阅历,映射出的是智慧的光芒,是人性的光辉。一起来走进这一精神殿堂吧!
  • 生命在纸上行走

    生命在纸上行走

    瘫痪病榻,才感悟到散步阳光下的幸福;饥困荒漠,才渴望得到一滴水的幸福;身陷囹圄,才领会到获取自由的幸福。缺陷像一把钥匙,打开幸福之门,幸福在缺陷中找到答案。
  • 古典情思

    古典情思

    从书中可以看出,“仙作”之美,美在材质,美在工艺,美在工艺中的文化内涵,三者缺一不可。传扬“仙作”之美,理所当然要向这三个维度深入,才可能直逼古典工艺家具之美的内核。在这一方面,志忠除了向各大媒体提供新闻稿件,广泛报道“仙作”古典工艺家具的发展动态外,还深入研究,深度挖掘,试图全方位展现古典工艺家具的独特魅力。志忠虽不是工艺师,也不是专业的文化研究者,但他是明智的,也是用心的,以自己的悟性和才情,穿越古典工艺家具繁简不一外表下的迷障,向着这三个维度深入,把貌似简单其实复杂的“仙作”说得有眉有眼,有滋有味,颇为引人入胜。
  • 小窗幽记

    小窗幽记

    《小窗幽记》,一名《醉古堂剑扫》,十二卷,格言警句类小品文。本书分为醒、情、峭、灵、素、景、韵、奇、绮、豪、法、倩十二集,内容主要阐明涵养心性及处世之首,表现了隐逸文人淡泊名利,乐处山林的陶然超脱之情,为明代清言的代表作之一。此书与《菜根谭》、《围炉夜话》并称为中国修身养性的三大奇书,本书被专业人士评为“端庄杂流漓,尔雅兼温文,有美斯臻,无奇不备”。被大众称之“或刺取琐言僻事,诠次成书,远近竞相购写”。
热门推荐
  • 全能跨界王

    全能跨界王

    唱歌,写书,拍电影,重生之后,愿做最强跨界王。
  • 一生的财富(经典励志文丛)

    一生的财富(经典励志文丛)

    在拿破仑·希尔的诸多著作中,《一生的财富》可谓是最重要的作品,被誉为“彻底改变了美国人的思想观念,激发了所有美国人的潜能”。你真想将自己的生活改变得更好吗?如果是的,那么本书可能是你所碰到的最好的书之一。阅读它,再阅读它,然后开始行动。这是一本铸造富豪的奇书。这本书介绍了一个最奥妙、最玄炒,也是最科学、最实用的法则——“每个人都能成功”——每个人都能发掘自身所潜藏的“积极的心态”,都能思考致富。
  • 乱世猎人第一卷

    乱世猎人第一卷

    一位自幼与兽为伍的少年,凭其武功与智慧突起江湖,却被乱世的激流,一次次推向生死的边缘,而使他深明乱世的真谛——狩猎与被猎。凭其机缘运数,突破武学与智慧的极限,终成乱世之中真正的猎人,而使整个武林以至天下的局势运于掌中……
  • 陆离街之蓝颜之魅

    陆离街之蓝颜之魅

    小偷易容换名混进高官府宅混吃混喝,以为可以饱食一顿,哪知竟然遇上猫脸人身的鬼怪,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啊?暮色降临。白日热闹非凡人声鼎沸的街道渐渐安静了下来,店铺逐渐关门,而在城东头那条街上,白日大门紧闭的店铺则纷纷开张,门外挂出流光溢彩的灯笼。也正是因此,这条白日名为“麓丽街”的街道在传闻中有了第二个名字——陆离街。一条只在夜晚开张和热闹的街道,一条在传闻中鬼魅频出,诡异光怪的街道。
  • 讲原则 守规矩:细品曾国藩 慢读胡雪岩

    讲原则 守规矩:细品曾国藩 慢读胡雪岩

    本书上篇从曾国藩的修身之道、养性之法、齐家准则、用人技巧、交际方略等方面入手,揭示他“做人、做事、做领导”的原则。下篇从胡雪岩善谋划、巧用势、妙起家、勤思考、精理财等方面分析,展现他“立身、立业、立江湖”的规矩。他们的影响流传到今天,他们的智慧依然可以引领我们在纷杂的尘世中寻找自己的道路,开创属于自己的人生。
  • 猪倌朱勇

    猪倌朱勇

    无为,原名赵亮。甘肃平凉人,定居广西北海。出版有中短篇小说集《周家情事》。广西作家协会会员!
  • 弹药科技知识(下)(最让青少年惊叹的弹药火炮科技)

    弹药科技知识(下)(最让青少年惊叹的弹药火炮科技)

    弹药一般由战斗部、投射部和稳定部等部分组成,是武器系统中的核心部分,是借助武器发射或投放至目标区域,完成既定战斗任务的最终手段。
  • The White Mr. Longfellow

    The White Mr. Longfellow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时空电话亭

    时空电话亭

    一个时空漩涡出现在地球某个角落。不属于这个时空的生物可能降临。永恒的时空之谜,扑面而来......
  • 请记得我一直都在

    请记得我一直都在

    即使有一天,你转身离去了。我希望,你会记得。有个女孩一直在原地等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