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19800000010

第10章 一位球友上轮牛市的真实经历:最终,我们谁也没能逃走

无尽时空,个人投资者,发表时间:2014-12-08,原文链接:http://xueqiu.com/6593199823/33772004

牛市终于来了。办公室的同事又开始谈论股票,包括谁又满仓踏空了。这情景让我觉得好熟悉,好亲切。7年过去了,青春随着梦想渐渐远去,我也曾以为牛市永不来,可是它还是来了,至少看起来像是来了。趁着大家数钱的工夫,我这个怀旧的人回忆回忆往事,就当是献给已经逝去的青春吧。

我是2006年3月的1200点入的市,当时上证正在对1300点久攻不下,市场情绪有些焦躁。说句题外话,当时上100亿就叫天量了。1300点就在若干次天量中摇摇欲坠,但就是过不去。大家都对千点以来这段行情能走多远心里没底。我记得是4月底吧,两会以后,市场开始突然猛涨,迅速突破1300点,从此绝尘而去。我买的第一支股票是民生银行,股价好像是3块多,一周内赚了7%,也就是400多块,吓得我赶紧扔了。我第一次意识到,股票赚钱竟然这么容易!这是以后天天可以吃肉的节奏啊!

但一切只是刚刚开始,上证一路高歌猛进,从5月开始,连破1400,1500,1600,直到在1700点附近才停了下来,7月份终于展开了一场大调整。我记得当时市场又产生了很大的争论,这到底是牛市还是反弹。证券节目里的嘉宾各执一词,反正无论是说牛市刚开始,还是说牛市已经结束的人都是很普遍的。比较有代表性的事件是,这段时间内中国国航上市就跌破了发行价,这在牛市里被认为是不可想象的。但是,当时有个大背景,股改送股!牛市不牛市不说,这个可是真金白银的送股,只要买了没有股改的,等它一停牌,至少来个十送三,十送五的,这部分就是无风险套利啊。所以当时市场并没有在争论中就此沉沦,我觉得和股改送股有很大的关系。当然,嘉实大盘精选基金的王贵文抓住了国航跌破发行价的低估机会,一战成名,这是后话。

我当时没有卖,反而加了仓。不是因为我看好,而是因为我不懂。我不懂得什么是风险。我记得当时搭老板的车回家,路上无意中谈起我在炒股,她问我收益怎么样,我说3月到现在(当时应该是6月)有40%多吧。她当时一惊,说有这么高啊?我心里很不以为然,很高么?我操作得太差了,所以才挣这么点啊。当时的我,从没见过比40%更低的收益率,所以对收益高低完全没有意识,只知道自己很菜。

到底有多菜呢,有这么个例子。当时指导我炒股的朋友让我买600813应该是生益科技吧,我记错了记成600318中青旅,买了以后又正好遇上大调整,我就忘了还买了这个股票。几个月后朋友问起来我的生益科技涨得怎么样了,我一看才猛然发现买错了,被骂猪头的同时,我惊讶地发现,中青旅翻倍了!这是我买到的第一支翻倍股。当时在车上和一个约炮的美眉谈起这件事,美眉还嘲笑我说你这人根本不适合炒股票。说句题外话,那个时候,真的是纯约啊,70后80初的人还是很理想主义的,约炮都很清纯。那个美好的时代永远地逝去了。

大象起舞。2006年秋天我第一次听到这个词。还有什么二八转换,只赚指数不赚钱。那个时候,涨得最大的都是刚刚上市的工商银行、中国银行这些巨无霸。我当时除了一些股票,还有不少大盘基金,包括后来著名的华夏大盘基金,2006年的秋天,它刚刚开始崭露头角。虽然大家都抱怨不怎么赚钱,但是市场就是一路扶摇直上,没有任何调整。现在想起来,其实牛市就是这个样子的,没有调整,简单粗暴。那些个一步三回头的涨法是熊市的特征。2245点这个上轮牛市的高点,轻松跃过,甚至都没有激起什么讨论。这段时间我还是赚了不少钱的,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2007年春节。我后来总结,觉得这一段才是最好挣钱也最安全的阶段,虽然一直有争议,但事后看来,2006年是无可争议的牛市,且不说指数翻倍,个股也是精彩纷呈,加上有股改送股的无风险套利,基本上这一年入市的,后来再跌也是很难亏掉本金的。

当然,2007年扩大投资的除外。世事往往就栽在这个除外上,这也是后话了。牛市刚刚开始,熊市还有很久才会到来,很久,起码当时市场上的声音是这样的。

很久,但不是永远,没有什么是永远的。

2007年春节一过,开市不久就出现异象。227大盘闪崩,上证跌幅近9%,基本上所有股票统统跌停,没有任何理由,没有任何先兆。当时的股评家到处找原因,但是暴跌实在太突然,太无厘头,大家的评论听起来都颇为勉强。让我记忆深刻的只有两句,一个人提到说以后如果有了股指期货,这样的暴跌不知道会有多少人血流成河;另外有人提到,无缘无故突然出现这种闪崩,可能是大盘的不祥之兆。

我当时也没有卖。原因还是我不懂,我钱没有挣够,必须留在这个市场里,而且为了提高收益,还得扩大投资呢。

所幸的是,大盘很快恢复了生气,再次扶摇直上,这次真正的狂欢开始了,死了都不卖就是那个时候产生的,消灭2元股、3元股、4元股,直到喊出消灭10元股。翻番再翻番是很常见的,这段时间如果自己的股票不是每天涨停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我身边的同事大都是在这个阶段入的市。新资金疯狂涌入,沪市成交量直上2000亿。仅仅在一年前,沪市过百亿还被称为天量。所谓的消息股题材股满天飞,只要有一个理由,不管正面负面,就是一个字——涨,两个字——涨停,四个字——连续涨停。当时有人竟然在淘宝上开始卖消息,据说生意还不错。现在刚入市的同学,觉得上面的描写是不是很眼熟呢。呵呵,现在想起来,其实牛市就是这个样子的。

我没有参与这轮所谓的垃圾股操作,原因还是不懂,不知道竟然还有这么容易赚的钱。不过毕竟水涨船高,投资大盘股,仍然赚了不少,只不过没有翻几倍罢了。

真正的警兆第一次出现是在07年4月底。我去上海出差,一天下午没事,从人民广场沿着福州路往外滩走,路过申银的交易大厅,突然想起来,自己炒了这么久的沪市(当时自己只有沪市账号,没有开深市),却从没有见过上海的股票交易大厅,那可是真正的“沪市”啊。于是就走了进去。那天是2007年4月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大盘再创新高,电子显示屏上一片通红。大厅里面人声鼎沸,我见到的场景让我终身难忘,那是一张张因为兴奋而涨红的脸,盯着头顶的大屏幕,嘴里默念着涨涨涨。忽然有人喊了一声,好像是大盘突破什么点位了,大厅里一片掌声、欢呼声。我深深地被震撼了,不知道什么原因,我当时猛然觉得,这是灾难即将来临的样子,那一张张通红的脸,是大难临头的人才会有的样子。现在也不知道当时为什么会有这种无厘头的想法。可能只是内心中一直隐藏的恐惧忽然间被揪出来吧。

五一节过后就开始渐渐卖出,不停地减仓。把年初加大投资的部分基本上都清掉了。只保留了半仓左右,要知道从1200点开始我可一直是满仓,而且有钱立刻加仓的。正好又赶上2006年初升职,工资翻了两番,所以持仓到2007年4月已经接近2006年的8倍了。

530就这样突然来了。第一天大跌,大盘奔向跌停,我大力抄底。第二天强力反弹,我暗自得意。第三天再次大跌,第四天,第五天……好多股票连续跌停。我记得当时有连续三天跌停要停牌的规定,一多半的股票当时都满足了这个条件,记得当时一个周末,同事们聚会钓鱼的时候还在开玩笑,说周一过半股票停牌的奇观咱就要看见了,不枉此生。不过后来好像这条并没有严格执行,我不记得当时真的有千股停牌过。530是个分水岭,我不是说牛熊。在530以前,市场的主流声音是认为股改以后新人新气象,政府再不会直接出手干预股市,让市场回归市场。530之后大家统一了认识,我们就是政策市,没什么好说的。这个影响应该是一直持续到了今天的。当年决策的真相也许永远尘封案底,可是市场的道德风险却从此打开了地狱之门。再也没有什么市场了。这些大道理就此打住,当时大家的股票都损失惨重,有忙着割肉的,我在忙补仓,不过当时大多数人没有意识到的是,对大部分股票来说,牛市已经结束了。

530在当时持续的负面影响并不长,7月开始大象再次起舞,中字头的股票再次强势上涨。我当时20元买了中国铝业,很快就涨到了40多,吓得我赶紧卖掉。没想到人家直接涨到60多,这个教训如此深刻,让我抱住手里的中石化再也不肯放弃!牛市里,谁卖谁是傻瓜。我记得当时的老板和我聊天,谈的都是几个月前买的万科,翻倍后卖了,结果人家又快翻倍了,买的中国平安、中信证券,卖了以后,又涨了多少多少,总之一句话,炒股还是得捂啊!这是当时我的老板对我的忠告!

我想起了戴维·德瑞曼的一句充满宿命论的话:“最终,我们谁也没能逃走。”

老板在忠告我不久后,他26元重仓买了中石化,买入就立刻涨停涨到29元。后来发生的事情就广为人知了。中石油上市。我抛掉了中签的中石油,得到了牛市最后一笔利润。沪市冲上6000点,在2007年10月16号那天,在报纸杂志网络上人们讨论后6000点时代怎么买股的声音中,牛市走到了终点。

回首往事,我总是想起那个在2005年股市跌到1000点时鼓励我甚至强迫我开户的那个清丽白皙的女孩子,我无数次地怀念那个阳光斑驳的下午,我们手拉手走在后海的小路上,她踮着脚尖在小卖铺的窗口前给我买水的情景。她笑着说你太能喝水了简直就是个水罐子。我们因为股票而相遇,因为股票而分开,遇到她可能是我和股票结缘的最大收获,可惜,我当时没有来得及意识到。

谨以此文献给已经逝去的青春。

同类推荐
  • 60天轻松成为理财高手

    60天轻松成为理财高手

    本书就是本着赋予你理财的能力,赋予你改变命运的力量的宗旨而做的!让你由内而外,从观念到身份,实现最神奇的转变。它不是高深莫测的空谈,也不是晦涩难懂的理论,而是通俗易懂、操作性强的理财“挖井”指南。同时,本书对所有理财工具进行了全面细致的介绍,其中提供的理财方法拿来就能用。书中穿插了大量真实生动的案例,极具借鉴意义。同时,本书也摒除了一般理财类图书中生涩的理财术语,你读到的将是最贴近生活的言语,而它博大的内容,可以满足各个年龄阶段的人的理财需求。可以说,它就是一本专门为理财人士打造的超级理财指南。
  • 雪球专刊第031期:信用卡,该这么用!

    雪球专刊第031期:信用卡,该这么用!

    在不同的人手里,信用卡有不同的作用。有人套现来做生意,有人套积分来获得各种常客的福利,有人拿它享受出行贵宾服务和保险……当我们试图站在旁观者角度,来筛选、评判一些卡片时,需要一个更加完善的知识体系,这有助于我们识别真正优质的卡片特性。
  • 理财有道 投资有招

    理财有道 投资有招

    财富能带来生活安定、快乐与满足,也是许多人追求成就感的途径之一。适度地创造财富,不要被金钱所役、所累是每个人都应有的中庸之道。要认识到:“贫穷并不可耻,有钱亦非罪恶”,不要忽视理财对改善生活、管理生活的作用。
  • 雪球专刊第049期:股市赚钱攻略

    雪球专刊第049期:股市赚钱攻略

    如何通过股票投资赚钱?道理很简单——低买高卖,但说易行难,你不知道什么时候是高,什么时候是低。
  • 一个投机者的智慧

    一个投机者的智慧

    本书是以1994年德国电视二台制作的“世纪见证”节目中的科斯托拉尼和约翰·格劳斯就其生平而作的访谈内容为基础创作而成的,科斯托拉尼以不可多得的宏大气魄讲述了自己始于1906年布达佩斯的遍及世界各地的生涯。当安德烈·科斯托拉尼作为世纪的见证者受邀接受采访时,所表现出来的不仅仅是一个成功的伟大市民的个人生活史,同时也是让人感动也确实感动了很多人的百年金融史。
热门推荐
  • 仙途渺

    仙途渺

    渺渺仙途梦迢迢,唯心尽力而追索。为人为道为仙,如若不经历凡尘俗世,何来悟道?何有万千中的脱颖?为人何为是,何为人,何为道,何为仙?命运的决定在于我们自己的选择,我们会成为如何的人,成就哪样的仙道?追求是现实还是只是一个梦?如若取之,必将付之。天道渺渺,心道坚坚。
  • 吕祖全书

    吕祖全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你是暖阳,亦会发光

    你是暖阳,亦会发光

    你是暖阳,温暖心房;亦会发光,照亮前方。
  • 火影之焰

    火影之焰

    一个普通人穿越成火影忍者之中的宇智波一族成员之后,所能够想到的操作
  • 重生之天下神捕

    重生之天下神捕

    头顶神捕司,老大是个煮饭男,手下一群弱鸡。出手抓人被坑成捕快,转眼王者带青铜!祝萋萋表示不服,一掌拍下去桌子碎了!该破的案破!该虐的渣虐!该见一次打一次的人绝不手软!燕蘅:报案报案!祝萋萋:说!燕蘅:我家东西丢了?!祝萋萋:滚去失物招领处!燕蘅:我家狗病了!祝萋萋一脚踹飞:滚去找兽医!燕蘅:……祝萋萋:靠,你怎么还不滚!----------看真爽文的可以点x了,看霸道总裁的也可以点x了,男主小狼狗属性,看虐渣的更可以点x了!!因为作者君本书写到实际上偏治愈温暖系的(老毛病)
  • 感恩成就高度:做一个懂得感恩的员工

    感恩成就高度:做一个懂得感恩的员工

    感恩的人性具有照亮宇宙的魔光,感恩的品质铸就职场永久的丰碑,感恩的处世具有海阔天空的舞台。这就是感恩成就高度的意义之所在。当你学会感恩的时候,就会明白工作的初衷是为公司提供结果,最终成就的却是自己。
  • 惊悚高校

    惊悚高校

    有历史的学校多多少少有些奇怪的事,相信大家也听过不少关于学校闹鬼的事情,我为大家讲一讲我的亲身经历……
  • 萧红经典

    萧红经典

    本书从萧红的作品中精选《回忆鲁迅先生》《永远的憧憬和追求》《镀金的学说》《蹲在洋车上》《呼兰河传(节选)》等三十余篇代表作,全面呈现了萧红别具一格的创作风貌和人生态度。同时,由苏州市语文学科带头人杨文贵老师从审美、阅读、写作等角度进行详细导读,使本书更适合课堂内外阅读使用。
  • 新鬼时代

    新鬼时代

    这世界上的鬼会以怎样的形式出现,你见过鬼吗?如果你没见过,一定认为鬼是这世上最可怕、最凶恶的存在,无时无刻都在刺激人的眼球和惊人心跳。百万年过去,人和鬼和平相处在一个平行世界,阴曹地府里还关押着恶鬼,奈何桥上孟婆依然端着一碗汤,身后还站着无数要转世投胎的灵魂。再没有鬼扰乱人间秩序、祸害他人,若问这时代的鬼魂和以往有什么不同,呵...你不知道白日里的鬼异常娇艳,这个时代鬼模人样的灵魂多了去了,人模鬼样的灵魂也多了去了。
  • 朝三暮四

    朝三暮四

    原先莫莉花可不是现在这样儿。然而,还能怎么说呢?也许该说她长得漂亮。漂亮,看起来好像是个滥俗的词儿了,可是用在莫莉花身上却是那么贴切。其实不光漂亮,她还有那么点优雅的意思。我看到莫莉花的时候,莫莉花就立在那儿,清清爽爽的,实实在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看起来,她就是那种狡猾的人,是真的狡猾,不像别的女人看起来就呆头呆脑,一副傻娘们儿的蠢相。她说她喜欢画画,也喜欢几个比较变态的画家,比如毕加索、梵高什么的,这并不怎么稀奇,那时候,但凡艺术青年好像都喜欢把这几个人挂在嘴边。她说她还喜欢我。这让我有点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