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手儿子进入写作之门
从儿子宁宁三岁起,我就比较重视他读书习惯的养成。我会给他买很多书,让他一本本“啃”,“啃”着“啃”着,儿子慢慢地就喜欢上了阅读,我则进一步引导他爱上写作。因为儿子勤于练笔,到现在,他已经小有收获了,2012年他以第三名的好成绩成功获得了第十届“叶圣陶杯”十佳小作家的称号。
儿子喜欢读的书很多,平时他的书包里总是塞有一些课外书,一有空余时间他就拿出来读。《水浒传》、《三国演义》、《明朝那些事》等他都爱看,并且看了一遍还要看第二遍。有次,我看到儿子捧着《三国志》读得很痴迷,很疑惑,问:“你能看懂吗?可别猪鼻子里插大葱——装象(像)!”儿子猛地抬头,眼睛瞪大,拍着胸脯说道:“妈妈,您可别门缝里看人——把人瞧扁了。我当然能看懂,不信,你考考我!”随后我便指着书中某处地方,问他是什么意思。没想到,他都回答得很正确。
儿子正式写作是在小学三年级,之前他对写作很抗拒。每次拿起笔,他就发愁:“妈妈,没有什么东西可写啊!”我鼓励他自由发挥,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先写身边熟悉的人。儿子后来把他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爷及姥姥这些他自己亲近的人,都写了个遍。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会写作文的孩子也是夸出来的。”我对此深信不疑。每次,我看完儿子的文章,都会表扬他一通,“你写得不错!继续坚持,以后写得一定会更好!”儿子受到了鼓励,写文章就更加积极了。我很早就给儿子注册了博客,每次他写了文章,我都及时让他贴到自己的博客上。后来,我加强了与编辑老师的沟通,总是尽可能多地寻找一些编辑部的征稿信息,并告诉儿子:“这是编辑老师特意向你约的稿子,说你能写好呢!”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儿子热爱写,所以他在写作上进步越来越大,儿子先后在《少年文艺》、《意林》、《东方少年》等刊物上发表文章两百多篇。儿子说他很享受样刊寄到手里的感觉,看到自己的作品变成了铅字,自己能在同学面前朗读自己发表过的文章,那种感觉很美妙。
我也坚持与儿子同读共写,我们母子俩都不断地有新的作品发表,像这样与儿子一起进步,我感觉很好!
我们将坚定不移地走“母子同读共写”的书香之路,享受一起阅读、写作和成长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