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阵带劲的“头脑风暴”后,圆圆的情绪明显好起来了。坐在桌边吃早餐的时候,圆圆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些理由暂时都不存在。出门上学之前,她做了个总结发言:“妈妈,刚刚我在想,为什么你每天去上课有钱拿,我去上课就没钱呢?”
看到女儿已经可以幽默地和自己开玩笑,廖丽娟笑了,却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因为她知道孩子只是在表达一种幽默,一种情绪,一个思考的角度。父母听懂了就可以,思考就让孩子去完成吧。
大多数的家长都希望自家的孩子听话,遇到孩子跟自己对着干的时候,难免抓狂,甚至愤怒。廖丽娟提醒说,孩子这种行为背后最大的积极意义是,孩子在做自主性的思考。这种自主的思考在一生中会很有多机会,通常叛逆的言行中,是最佳的思考点。一个孩子如果任何事情都听家长的,他自己思考的空间就很小,而当孩子敢于提出一个看上去和家长“对着干”的观点和可能的想法时,那意味着孩子有很大的空间在想“我怎么做决定,并且担当相应的责任。”
每年的寒暑假,新闻报道中,都会有孩子们赶场上各种兴趣班、辅导班的新闻。有没有想过,孩子拒绝上辅导班、兴趣班的暑假会是怎样?圆圆就是在三年级结束的那个暑假,表达了不想去上兴趣班的想法。作为妈妈,廖丽娟是希望女儿能够在假期里参加一些兴趣班,保持一个学习的状态和学习的连贯性。
在圆圆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后,廖丽娟决定一家三口在一起开个家庭会议,来讨论一下暑假的安排。
圆圆说:“今年暑假我不想参加兴趣班了。”
廖丽娟试着引导女儿思考核心问题的所在,她问:“你是不想学各种本领了,还是不想通过参加兴趣班来学本领?”
圆圆想了想说:“我是不想通过参加兴趣班来学本领。”这里头的潜台词是在告诉妈妈“我希望在兴趣班这个事情上,我可以有自主的决定。”
接下去,家庭会议的内容就开始围绕着要怎样不通过参加兴趣班来学本领。
“英文还是要听的,我每天早上都会听英文。”面对自己可以做决定的机会,圆圆开始自己的独立思考。“每天玩游戏四十五分钟,看电视不超过一小时……”
“一个小时的电视时间太少了点,万一,你要看一部电影,需要一个半小时呢?既然是放暑假,每天的电视时间就放宽到两个小时吧。”廖丽娟有点心疼女儿。
而圆圆听到可以多一个小时看电视时,激动得一塌糊涂。
之后,他们还约定了一些计划,包括每天要背一首诗或者念一段名言警句给妈妈听;要参加击剑、游泳训练锻炼身体;两三个外出旅游的计划,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整个暑假,圆圆都很遵守自己制定的计划,唯一让廖丽娟有点小意见的就是女儿在假期里睡懒觉的情况比较多。当然,一般也都在九点之前起床。
独家观点:别把自己当成孩子的朋友
“我们要给孩子无与伦比的爱和独一无二的要求。所有父母的问题都是在两者的偏颇之处。”这是廖丽娟在课堂上经常引用的一句话。
中国式教育被无数声音诟病的今天,给了各种流派、理念无限的空间。年轻的父母在面对孩子的时候,似乎有着无数的全新的选择。有人崇尚“自然成熟论”,讲究“散养”,认为孩子总归会长大的,不需要太刻意地去设计、规划、安排。有人去学习了一些心理学的课程,就想着要用这个或者那个疗法来影响孩子、塑造孩子,把自己当做孩子的“心理咨询师”。也有人觉得要平等对待孩子,把自己定位为孩子的朋友。
在父母的角色的问题上,廖丽娟则坚持,为人父母者,至关重要的就是做好孩子的父母。孩子这一生,将会有许多的人有机会成为他的朋友、医生、保姆、老师、心理咨询师等,但是,父母只有一对。“如果父母在和孩子的相处中角色错位,把自己当成孩子的朋友,那这个孩子其实是很可怜的,因为他没有父母,只有朋友!要知道,朋友永远不可能取代父母对孩子的意义。在人生的很多关键时刻,孩子是需要父母在背后撑他一把的。”
怎样才是真正演绎了父母的角色?父母意味着教养的功能。通过什么方式来实现教养功能?心理学有专门的研究。画出垂直的两条轴线,纵向的轴线代表“爱的反应”,即父母给予孩子爱、接纳和支持的程度,对孩子表达爱,对孩子的需要敏感的程度。横向的轴线代表“成长的要求”,即父母对孩子的行为实施严格控制的程度,是否对孩子的行为建立适当的标准,并督促其达到这些标准。两条轴线切割出的四格空间,分别代表着四种教养模式:权威型、独裁型、溺爱型、冷漠型。
(需要此处插入一张坐标轴更形象的做一个描述)
权威型父母对孩子有着比较高的“爱的反应”,同时也向孩子提出高的“成长的要求”。这类父母会对孩子提出明确的、合理的要求,会为孩子设立一定的目标,对孩子不合理的行为做出适当的限制。他们能主动关爱孩子,倾听孩子的需求。统计数据显示,这种教养模式下的孩子,相对更健康、更优秀,他们有着清晰的人际边界,内在自我感丰厚,和父母的关系也比较好。
独裁型父母对孩子“成长的要求”很高,“爱的反应”却很低。他们会提出很多规则,期望孩子能够严格遵守。但是,他们不太接受孩子的反馈,对孩子缺少热情和尊重。这种教养模式下的孩子往往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做事优柔寡断,容易产生抑郁、焦虑、自卑等方面的问题。
溺爱型父母一般采取的是对孩子“成长的要求”很低,“爱的反应”很高。他们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但很少对孩子提要求。这会使得孩子意志力比较薄弱,自我很张扬,和他人相处的时候没有边界,容易侵犯到别人的空间。没有限制和要求,也会使得孩子的很多潜能没有机会被挖掘出来。他们也许会活得很放松,但是,这种开开心心的生活显得有些空洞。
冷漠型的父母对孩子“成长的要求”很低,“爱的反应”也很低。他们不会对孩子提什么要求,对于孩子的需求也不予理会。这样的教养模式,会使得孩子自控能力差,容易表现出较高的攻击性、易于发怒等问题。
对孩子要“散养”的观点,近几年来越来越多地被年轻的爸爸妈妈放在嘴上。这些家长大多是“70后”“80后”,在自己的少年时代接受的是比较严格的管教,成年后感受到自己的个性被约束,于是,在自己成为父母后,希望孩子不要受到那么多的约束,奔着“散养”的目标,有些爸爸妈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廖丽娟的来访者中就有这样一位妈妈。她把自己定位成孩子的玩伴,每天就负责陪孩子玩。然而,随着孩子的成长,问题越来越多。孩子受到妈妈熏陶认为要游戏人生,认为学校的一切规定都很糟糕,所以他完全无法适应学校的教育。那个孩子五年级时,已经不屑于和妈妈一起游戏——你努力装作是我的玩伴,但其实你根本玩不过我,和你玩很没劲!
事实上,这位妈妈自己毕业于名牌大学,工作上非常有才华。只是她从来都不在孩子面前展现自己的这一个方面。教养孩子时,“爱的反应”很高,而“成长的要求”很低。孩子从出生到小学毕业,这位妈妈甚至从来没有好好地把孩子的成长目标做一个梳理,她总是觉得,这些东西等孩子大了自然就会有的。殊不知,一棵树如果没有一个扎实的根,就算有一天,他想要触摸蓝天,也会因为没有好的根基而无法长成参天大树。
也有妈妈生了孩子后交给老人照顾,自己每周有三天下班后要做皮肤护理和健身,再加上不定期的加班、逛街、应酬,平均一周有五六天晚上是不在家里的。孩子3岁之前,这位妈妈一直都是这样安排生活,廖丽娟提醒她:“这样的安排,会让你失去了和孩子相处的时间。三岁前的依恋关系是很重要的。”
做一个称职的妈妈,并不是说必须做全职妈妈,每天守着孩子。在今天的中国社会,大多数女性在生完孩子后,是要回到工作中的,但工作并不是陪伴孩子的对立面,用廖丽娟的话说,“只要用心,你总能找到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和孩子互动的模式。”
有一位妈妈的做法,是廖丽娟特别欣赏的。那位妈妈要上夜班,晚上没有办法陪伴孩子。于是,每天早饭时间就成了妈妈和女儿的亲子时间。妈妈每天雷打不动的陪女儿吃早饭,然后送她去上学。晚上,临睡前,还没赶回家的妈妈,会和女儿通电话。先进的科技给这位妈妈帮了大忙,现在她每天晚上如果不在家,就一定会在女儿临睡前,通过视频和女儿聊上半小时。那半小时里,办公室里其他人都知道,不要打扰她——现在是“妈妈”时间。这位妈妈找到自己和女儿的最佳互动模式,并坚持下来的回报是,虽然孩子的爸爸、爷爷、奶奶平时陪伴孩子的时间更多一些,但是孩子和妈妈的感情最好。
作为妈妈廖丽娟也经常会遇到一些做不来的事情,比如,解不出奥数的题目。遇到这种情况,廖丽娟会很坦然地告诉女儿:“这部分妈妈不懂。”说出自己不懂的时候,廖丽娟一点儿也不难过。“有些父母会苛求自己,要求自己样样都懂。其实,不懂,也没有关系啊。不懂得如何健身,可以找专业的健身教练;不懂营养搭配的知识,可以请教营养师……我们可以找各种专业人士在相关的专业知识方面为我们和孩子提供帮助。但父母的角色无人能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