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32800000004

第4章 火车员工

那时候,在宫中有一个规矩,不管太后要驾临什么地方,必须是她第一个走进去才行,假如有人在里面,那他就得先退到外面,等到太后进去了,别人才有资格往里面走。于是,在太后步入火车之前,早有人先上去把车上那些工人们统统赶下来,带到一个看不到太后的地方,齐刷刷地低头跪在那里,静静等待着她老人家的圣驾上车。仅仅是几分钟,却是令人难忘的一幕:长长一列金灿灿的御用火车,火已经燃起来了,黑烟不断从烟囱里往外冒着,蒸汽也在汽锅里蓄得满满的,车上却没有一个人。最后,太后终于稳稳地坐在了自己的车厢里,那些伙夫、司机们才直起身子来,各自回去工作。

就为了我们去奉天,庆善在那二十几天的时间里,简直累得身心俱疲,难题一个接一个地摆在面前,哪一个也不能绕开。首先是火车上的工人,宫里有一条规矩,那就是女人不能让男人服侍,因此,太后下令一定要让宫里的太监来代替工人做所有的事情。可这怎么行得通呢?太监们在管理宫内事务上是很在行,经验丰富,可侍弄火车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他们连铁路上一些最基本的知识都不懂,怎么有本事让火车顺顺利利地到达奉天呢?

最后还是庆善好说歹说,才把太后的这个念头给打消了,并答应她,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那些火车上的工人都不会窥视到她老人家的尊容。尽管如此,太后似乎还是有些担心,便又下了一道听起来有些荒唐的旨意。她要让这列御用列车上的工人全都打扮成太监模样——脚蹬朝靴,头顶朝帽。想想看:那些满面灰尘,整天在烟熏火燎中做事的工人们,戴着顶小洋伞的帽子,有多么的不伦不类!再让他们脚穿黑缎长靴,身披色彩艳丽的锦袍,在煤堆旁边挥汗如雨,那会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可是,不管多让人觉得不可思议,这真就成了现实。皇太后的话就是法律,谁敢违抗呢!

先说说那三个司机,他们便服从命令打扮成了太监模样。这三个人一个开车,一个负责看路,一个负责替补。开车不用解释了;如果出现异常情况,铁路上出现障碍物之类的,看路的人负责及时向司机通报;至于替补的,如果有人要休息,他就负责依次顶上去。比如开车的要休息,便由看路的司机来代替他,替补的那个人就来负责看路。

这三个人的工作可是非同小可,要多少帮手都不为过,可是此时只有这三个人。正式开车的司机平时是可以踏踏实实坐在椅子上的,可这御用列车里面,能坐的只有皇太后一个人,其他人不管是谁都只有站着的份儿,因此,他也只能站着开。一般的车里没有看路的工作,即使有,坐在那里也没什么不可以的,工作应该很轻松。可在这里,他除了蹲着就是跪着,并不显得多么轻松。这就是皇太后所注重的礼仪与威严。

再说说负责烧火的那几个人。看炉子的是两个人,一个工作,一个先在旁边休息,等那个累了,另一个再上。另外的两个人,一个是专门供应煤的,他要用铲子将煤运到炉子旁边,好方便看火的人取煤;一个要在煤堆上面待着,用小铲子把高处的煤弄到下面,让运煤的人节省些体力。最后说到的这个人是最累的,想想看,他需要站在高处,可火车始终在运动着,所以不能站得很直,需要弯下腰来才能站得稳当;坐着呢?当然也不行,太后在啊。所以,他的姿势最难受,半蹲半站,很是费劲。因此,他的工作又累又慢,还不安全。即便是这样,他也一样头顶朝帽,脚蹬朝靴,身披太监的华服锦缎。另外那三个也不例外,套着同样的行头在炉子前面挥汗如雨。

不管怎样,火车还是出发了,所有的装扮、仪式都按照太后的吩咐继续着。我脑子里面总是在想,之前这些人肯定经受了一番训练,所以,不管怎么不乐意,也不曾出现过什么差池。这一点我很清楚,我经过太后的允许到他们那里去过几次,那些人都是满面愁容的样子,没有一点高兴劲儿,我知道这是万万不能让太后知道的,所以就视若无睹了。他们心里肯定是老大不愿意的,要干活还不能放开手脚,之前的哪一列火车也没让他们受过这样的罪啊。装扮是最要命的,朝帽和华服无论怎样也戴不惯穿不惯;其次,再苦再累都不能坐下来;最后一点,为了避免惊到圣驾,任何情形之下都不能鸣笛或者敲钟。

这样一来,那些管理车闸的工人该怎样做呢?他们的工作应该是挺难做的,想想看,这些黄色的车厢肯定不会让他们走近,车顶就更不能上去了,不然脑袋肯定会保不住。而进站停车又必须要用到手闸,这绝对是个问题。不过这个难题最终还是没有难住他们。煤水车后面有半节车厢并没有漆成黄色,是用来供车上的工人们休息的。每次要停车的时候,司机就派一个人跳下机车,跑到这半节车厢上,为的是告诉管理车闸的工人,准备停车。这就要求车速不能太快了,所以,这御用列车的时速始终是每小时十五至二十英里左右。快要停车的时候,速度会越来越慢,管理车闸的工人就从半节车厢上跳下去,跑到后面装手闸机的车厢上面去,或者就在地上等着,那节车厢一到跟前他就爬上去,很利落地用手闸把车子稳稳地停住。其实,这个管理车闸的工人已经违反了太后的规定,碰到了黄色的车厢,只是他们上下都非常迅速,太后没顾上看罢了。

这长长的一列御用列车,就像一条黄色的龙,在缓缓前行。两面杏黄色的大旗在火车头上迎风招展,那是清朝帝国的国旗,黄色的底上画着两条嘴张得很大的龙,中间有一颗大珠子。两条龙代表的是皇帝和皇太后,珠子代表的是整个宇宙,整幅画面所传达的意思就是,世界永远掌握在他们的手中。

平时火车到站的时候,为了显示是否安全,都会有个工人在车下挥舞红色或绿色的旗子,这次,太后的御用列车要经过了,拿着旗子的人全都换了,最低也是县级长官。不过,从北京到奉天这一路上,只有我们这列黄色火车,外加十辆普通客车装载的保护太后的卫兵,所以,这些长官们手里的红旗、绿旗就是摆设了,他们怎样挥都可以,错了也没有关系。

如果是平时坐火车,北京到奉天,一个昼夜就到了,可这御用列车居然走了整整三天三夜。让火车慢成这个样子已经够麻烦了,太后还不时地命令停车,车上的工人们可被折腾坏了。他们不仅休息的时间极少,而且就算是休息也不能坐着。我暗自猜想,这些人肯定都被严格地训练过了,不然的话,这样的行程和工作,一般人如何承受得了?

问题再多,困难再大,都难不倒这些人。那六个人——火车司机、照看火的人,还有管理车闸的人,当他们该吃饭或睡觉时,就会去煤水车后面的半节车厢里。他们会用很熟练的动作蹲着或哈着腰吃饭、喝茶,看上去挺费劲的,可他们好像都很熟练。很多出门在外做工的中国人都能把这个动作做得很自如,都是那样很熟练地一蹲。

睡觉怎么办呢?就算这些人习惯于蹲着也不成啊。站着睡觉就更离谱了吧?不舒服还在其次,车子在走动的过程中肯定会不停地晃动,睡着了也会倒下来的呀。不过,问题总会解决的,他们想出了一个非常聪明的办法!宫里面的人经常用这个办法。就拿我来说吧,在太后面前我也没有资格坐下,只有她老人家赏赐我坐的时候,我才可以坐。就算是太后睡着了,我也绝对不能找个凳子什么的坐下。不过,地上就没关系了,既可以坐着,也可以躺着。只不过缺了个舒舒服服的枕头罢了!关键在于,不管是在地上坐着或躺着,只要自己的身体不高于她老人家在床上躺着的身体就行了,就没有坏了规矩。

这个办法工人们也学会了。既然坐下来会违反太后的命令,蹲着又睡不了觉,那就躺在地板上吧。太后她老人家,或者是坐在宝座上,或者是躺在床上,不管怎么样都比躺在地上的人要高啊!这样,他们毫无疑问比太后低。床当然总比地板高多了。

这辆机车的内部空间,似乎比寻常的机车要大一倍,否则怎么能够容得下七个人在里面工作呢?事实上,这七个人并不是个个都在工作,而是尽量躲在煤水车后面的那半节工役车厢上,在这里,连一个凳子、一把椅子或一张桌子都没有,以防这些工役们在没有人注意的当儿,私自坐下去。

说说那些工人们的衣服吧。那太监式的锦缎华袍穿在他们身上,要想干干净净的几乎不可能,用不了半天时间,煤灰油污就蹭满了。怎么办呢?这么好的衣服脏了洗洗带回去穿多好啊!但实际的情形是,衣服一脏就被换掉,然后扔到车外面去。因为他们清楚得很,以后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轮上再给太后开火车,而平日里穿成这个样子肯定会被人嘲笑,再说,他们也没有这个资格穿啊。一切经费都归内务府担负,所以不用担心花销问题,只管换上新的就行了。

此时的皇太后坐在火车上十分安心,这全是因为之前她自己的一番实践。车子还没出发的时候,她几乎就把火车运行的原理弄清楚了。尽管没有亲自到机车上去看,可该知道的她全都问了一遍,还亲自下令让这御用列车前前后后地走过呢。这样一来,她就放心了,觉得这火车也不算什么,完全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当然也不会有什么危险了。

更有意思的是,太后对于这一段生活的印象非常深刻,好几个月之后,每当提起在火车上的生活,她都可以非常清楚地和别人谈起来,而且描述得非常细致。

同类推荐
  • 考古:没完没了的考古

    考古:没完没了的考古

    烧毁秦始皇陵事件深埋地下的秦始皇陵真的是保存得非常完好吗?在秦朝灭亡之时被项羽烧毁了的史籍记载是真的吗?这些都是史学界一直探究,而又不得其解的谜。许多史籍中都曾记载:秦末的农民起义推翻秦朝后,西楚霸王项羽占据着秦都。他命人掘开了秦始皇的陵墓,盗运陵中的财宝。据说他调集了30万人从地宫中向外运了30天也没运完。后来,一个寻找羊只的牧羊人用火点燃了皇陵地宫,秦始皇陵毁于大火。这种说法历来为史学家所接受。
  • 跑去唐朝做导师

    跑去唐朝做导师

    被雷误劈后跑去唐朝做青楼的CEO?能有那么多美人相伴左右,别的事都不算遗憾。什么,混在女人香里的这五年内必须得保持童身,不然变成太监或者猝死?好吧,从此我们青楼里的姑娘不卖身,咱改卖艺了。咱们的姑娘们开创先河说武侠小说,学习厨艺开酒楼,转型成为007,变身为妖娆妩媚的职业女杀手,修练成大内密探,掌管天下大事,让武则天改用无字墓碑,助李隆基登上皇位......在大唐朝发行武侠小说。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要死了,哪个天杀的把田伯光放到中间来了。
  • 大唐最强王爷

    大唐最强王爷

    小李他MA的飞刀重现江湖,又该宣起一场怎样的腥风血雨!
  • 卒国

    卒国

    江湖远,庙堂高,何人起得天下潮。行路难,征途漫,儿郎束甲几时还!
  • 重生之无敌吕布

    重生之无敌吕布

    喝烈酒,骑好马,抢地盘,拥美人。重活一世,吕布高举方天画戟,朝着麾下众人怒吼一声,“众将听令,一个字,就是干!”粉丝群号:611642175喜欢本书的可以进群来探讨一下剧情,嗨皮一下。
热门推荐
  • 机械神皇

    机械神皇

    一个术士支配一切的主物质位面里面。强大的术士拥有翻江倒海的恐怖力量。他们抓捕神灵、奴役恶魔、殖民支配了一个又一个的位面,繁华鼎盛到了极点,开创了一个又一个繁华璀璨,强大无比的术士皇朝。第八术士皇朝没落之后,强大的神灵、邪恶的恶魔、狡猾的魔鬼、禁忌的妖魔一个又一个恐怖的种族蠢蠢欲动。杨锋带着一个曦族的智能机器人穿越到了这个主物质位面之中,以炼金术士的身份,踏上了术士之路,追寻永生的奥妙。已经完本《异世之虫族无敌》《神卡》《神魔系统》《神魔无双》vip群262012178需全订阅普通群300847271
  • 重生之千金巨星

    重生之千金巨星

    千金巨星是怎样炼成的:母亲病重父亲卷款而逃,被逼无奈涉足娱乐圈。长相出众天资纵横,却因生父打压经纪人算计,花瓶名号恍若跗骨之蛆。为保底线从高楼坠落,翩然如蝶。她,从此新生。富豪千金、兄宠母爱,拥有令人艳羡的豪门背景。隐瞒身份,从龙套做起,却意外成为超级新人。且看一代风华如何破茧重生,成为亿万人中的独一无二。拍电影,砸赌城,夺影后,玩综艺,重生一世混得风生水起,终铸就一代传奇。诬蔑陷害层出不穷,阴谋阳谋接连不断,她始终淡定从容,一一化解。天马行空的一代名导,深情款款的天王巨星,身价百亿。当她的身份终被公布,跌破了多少眼镜。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化蝶归来成为亿万人中的独一无二。且试天下,绝世风华。尽在千金巨星。
  • 养妻为患:妖孽魅君别纠缠

    养妻为患:妖孽魅君别纠缠

    只听说是养虎为患,有没有听说过养妻为患的?这小娘子平日胆小,榻上乖巧,每日将她安置怀间,逗弄一番。一个不注意,小娘子被他养刁了,反扑之,还很大爷的说,一日不喂她,馋的慌。等等,她不是胆小如鼠么?“夫君,我确实胆小如鼠,可是,我还是没能忍住,被你的美色吸引了,来,乖……。”靠之,他是男人,君临天下的帝王,怎能被一个女子压,怒,钳制她的下颚……“夫君,听话,有糖吃,不听,今晚睡帝宫外面去。”小娘子一脸乖巧,毫无怯意的再他耳畔呢喃。某妖孽哑然,看吧,这就是他养出来的,他傲视天下,可从未想过自己也会干出如此勾当。唉,养妻为患不过如此。简介太短,各位看官,欲知后事,请进……
  • 玉机微义

    玉机微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蔷薇少女馆Ⅰ(小小姐幸福蔷薇系列)

    蔷薇少女馆Ⅰ(小小姐幸福蔷薇系列)

    雅格学院校园里放置着一只“天使信箱”,传说它接受纯洁少女的求助信。“天使”阅读信件后会发出邀请函,邀请少女们前往位于学院外围森林里的一座城堡参加茶会。并且为她们排忧解难。这位城堡名为“蔷薇少女馆”。蔷薇少女馆隐藏着不为外界知晓的秘密。它位于多个平行世界的交接点上。因此,这里聚集了平凡人、未来人、卜星人、机器人、异族人以及人偶娃娃。他们便是雅格学院少女之间流传的“天使们”。他们因为偶然的邂逅而聚集在一起。虽性格各异却志趣相投。均以“替纯洁少女们排忧解难”为己任。
  • 高情商沟通学

    高情商沟通学

    《高情商沟通学》共分为十个章节,详细介绍了需要遵循沟通的哪些黄金法则,如何善用对方的心理,让沟通更有效果,怎样说好难说的话,好听的话怎样说更打动人心,拒绝人怎样不露痕迹,实话不代表直说,怎样有技巧地说服别人,学会说让人开心的糊涂话,批评人而不得罪人等内容,向读者朋友们推出高情商沟通的技巧,助读者朋友们在与人沟通时顺风顺水。
  • 三国之世纪天下

    三国之世纪天下

    墨竹林中,烈日当头,焚香三拜,祭告天地。三人异口同声:我等在此义结金兰,生死相托,吉凶相救,福祸相依,患难相扶。从今往后,天地为证,山海为盟,有违此誓,天地鉴之!至此”墨林之义“传唱天下,墨林三人征战天下。
  • 神哉

    神哉

    宇宙有三界,天,地与人!天有仙域,地有幽冥。人间有三千世界,每界有亿万星域,每个星域里面都至少有一个有生命存在的星球。仙人之下,众生皆蝼蚁!看一介凡人修仙的故事,不是种马文,也没有曲折离奇的身世,平凡修仙,踏破九天。
  • 我的笨儿子,感谢您伴我成长

    我的笨儿子,感谢您伴我成长

    记录一名智障小孩与父亲共同成长的过程。因为爱您,一切都变得容易。
  • 三只狮子·译言古登堡计划

    三只狮子·译言古登堡计划

    《三只狮子》(A Tale of Three Lions)是哈葛德“艾伦·夸特曼”(Alan Quatermain)系列冒险小说中的一部。艾伦·夸特曼是当年发现“所罗门王宝藏”团队中的一员。在这部小说中,他再次深入非洲大陆,开始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猎狮之旅,而且,这一次与他同行的,是他的儿子哈利……哈格德的非洲小说所具有的想象力,远远超过了当代畅销书的水平。——英国著名作家 格雷厄姆·格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