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41700000008

第8章 汇率大战:美国的真实目的是什么(1)

美国用资产泡沫战对付我们,中国怎么办?

中国真正的危机是什么?

美国是如何逼迫日本开放金融市场的?

轰炸日本三部曲。

一、资产泡沫战早晚躲不过

美国应该怎么对付中国呢?根据本书第二章的解读,美国一向是乘人之危,我想最好的方法就是先分析中国目前的危机是什么?

我在《郎咸平说:新帝国主义在中国》一书中最后一章讲了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叫奥巴马的三大“礼物”。第一个叫做汇率大战;第二个叫做贸易大战;第三个叫做成本大战。读者以为这三个礼物都是奥巴马的团队随便想出来的吗?那我现在清楚地告诉各位,这都是根据我们的三大危机精心设计的。

我在《郎咸平说:谁在拯救中国经济》一书中曾经谈过中国经济的问题,一年前写的书中所做的预测很不幸的又被言中了。由于不想失去本书逻辑的连贯性,因此我简要说明一下中国经济的现状,同时加入一些新材料来佐证我当时的预测。

我们的危机其实从2006年已经开始了。各位记不记得书中提过2006年,我们也曾经经历过楼市泡沫和股市泡沫,当时有两派学者谈论这个话题,一派可能就是我一个人;另外一派呢是其他所有人。他们什么观点呢?他们说这一切都是因为经济发展太成功了,老百姓富裕了,所以大家才有这么多的钱去炒楼、炒股,从而造成楼市泡沫跟股市泡沫。这个解读呢就叫做流动性过剩的解读。什么是所谓流动性过剩呢?那就是说手上的钱太多了,炒楼楼市泡沫,炒股股市泡沫。

那么我是什么看法呢?我说这根本不是经济发展太成功了,刚好相反,是我们经济发展太失败了。也就是说,在2006年之前,由于我们以制造业为主的民营企业所面临的投资经营环境已经开始全面恶化,因此制造业企业家把应该投资在制造业的钱,拿出来炒楼、炒股,从而造成了楼市泡沫、股市泡沫。按照我的理论来看的话,这根本就是制造业危机的开始,因为企业家不干制造业了,而是跑去炒楼、炒股。当然了,你们也晓得政府是一如既往地不听我的,政府推行宏观调控的时候,决定接受另外一派的说法,认为是流动性过剩,为什么接受另外一派的看法呢?因为他们流动性过剩的潜台词就是领导太英明了。

我的看法就特别不好听,什么制造业危机,听着多刺耳,我们这个民族是不喜欢听刺耳的话的。我这人讲话难听,所以我讲话从来没人听。那么政府决定透过宏观调控收回流动性,在他们的想法里面呢,总认为流动性收回来之后那就好了,那我们手中就没有那么多钱炒楼了,也没有那么多钱炒股了,所以楼市泡沫、股市泡沫就一并得到解决。因此2007年,在这种思维的主导之下,政府总共六次提高利率,其目的呢就是希望收回流动性,认为只要把流动性收回来之后,那就好了。但是,请各位回忆一下,2007年6次提高利率是什么结果?你发现,股价全部大涨,你不觉得很奇怪吗?

提高利率不就收回流动性了吗?你手中的钱不就少了吗?那就不能炒股了吗?那么股价应该下跌啊,怎么会不跌反涨呢?不好意思,告诉各位朋友,郎咸平的理论才是对的,那就是因为你每一次提高利率的结果,就是更进一步地打击了我们制造业的投资环境。所以哥们儿就更不想干了,他们会做什么呢?他们就拿出更多的钱去炒楼、炒股,从而造成每一次提高利率,股价都是大涨。因此2006年的泡沫所象征的就是未来的制造业的全面危机,到了2008年年中的时候,也就是在金融海啸还没有来的时刻,广东省制造业就已经倒闭了30%,江浙两省制造业已经倒闭了20%,为什么?因为制造业的投资经营环境已经从2006年开始全面恶化,我的理论得到了实际数据的全面佐证。

二、什么才是中国真正的危机

中国真正的危机叫制造业危机,根本不是金融海啸,金融海啸只是让问题更严重了。那么到2010年为止,我们制造业危机解决了吗?没有!从2006年到2009年的年底,你觉得制造业的日子好过了吗?不!第一,人民币汇率大幅升值,比如说这三年对美元升值了20%,金融海啸时期又对欧元升值了40%,那不是亲手扼杀我国的出口制造业吗?第二,出口退税调低,到了2009年的7月份才调回17%,所以当时很多媒体来采访我说,郎教授能不能请你谈一谈我们政府提高出口退税比率的正面意义,我说不可以,我说我很忙的,不要问我这种无聊的问题,下次有关张惠妹的问题再来问我,我还愿意回答一点。我只想问你,你当初干吗调低呀?那不代表你对经济情势的误判吗?你调低出口退税比率,不是又打击我国出口制造业吗?第三,2008年1月份施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虽然这个立法的本身我是赞成的,那就是由政府出面保护弱势群体,但是问题是什么呢?这个法案推出既缺乏论证,又缺乏试点,仓促推出的结果,使得我国1/3以上的制造业立刻陷入困境,又打击了我国的制造业,而制造业输的结果,劳工就输,而劳工输政府就必须买单,从而造成政府也输的三输局面,一个法案造成全国都输真正是前所未见,而我们却做到了。第四,宏观调控,宏观调控的前提就是错的,什么收回流动性,其实是错的,越宏调越打击我们的制造业。第五,2009年各地的税费增加,包括什么摊派的增加,我相信各位企业家都有类似的经验,我也不讲太详细了。

就这五个原因,汇率的上升、出口退税的调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推出、宏观调控的推出以及税费的提高,使得这三年来民营企业的投资经营环境更恶化。

还有金融海啸造成了什么?出口暴跌。请各位读者想一想我们中国为何成了出口导向的国家呢?因为地方政府的两大政策,第一个政策叫做抓建设拉动GDP,第二个政策叫做招商引资。这两个政策有什么问题呢?什么叫做抓建设拉动GDP,那就是地方政府透过修桥铺路等等钢筋水泥堆砌起来了我国的GDP,根本不是我们的经济有什么了不起的增长,而基本上都是靠着钢筋水泥拉动的。这就是为什么2008年我国GDP当中57%都是钢筋水泥,从而把消费压缩到只占GDP的35%。而2009年更糟糕,GDP当中67%都是钢筋水泥,从而把消费压缩到占GDP的29%。因此中国成为消费力严重不足的国家。对比一下,其他国家的消费占GDP的70%~80%,可见我们经济发展有多么扭曲和畸形。

什么叫做招商引资,那就是我国地方政府疯狂的招商引资,至于招商带来的环境污染、资源破坏、劳工剥削,地方政府基本上是不管的。比如美丽的青岛竟然引进了高污染的化工厂,旅游岛海南竟然也同样引入了高污染的化工厂,这种遗祸子孙的招商简直不可想象。但是大力招商引资的结果就是我国产能大幅度扩张,2008年的产能已经高达GDP的70%。请各位读者想一想,2008年我们有70%的产能,却只消费了35%,那么剩下35%消费不了的产能就叫做产能过剩。那怎么办呢?所以只有出口给外国人消费,因此不得以不出口来消化产能过剩,从而透过出口拉动了中国的经济。问题就是外国人尤其是美国人的消费是什么消费啊?简单地讲就是借钱的超前消费,简称泡沫消费。但是只要是泡沫就一定会破裂,而金融海啸就造成了美国泡沫消费的爆破,从而打击了我国的出口造成了严重的产能过剩。

所以到了2009年,我们的制造业更辛苦了,不但有投资经营环境的恶化,又有产能过剩,因此大家更不想投资了,这不像日本当初一样吗?虽然原因不一样,但是结果都是不想干了。那干什么呢?大量制造业资金进入楼市跟股市,所以从2008年11月份开始,中国的股市领先全世界回暖。为什么?制造业就不想干了!哥们儿去炒股了。2009年年初开始,楼市也回暖了,为什么?制造业不想干了!去买高档楼盘去了,又去买汽车、奢侈品,所以中国经济看起来回暖了,其实是制造业不想干了,从而造成泡沫现象。换句话说,中国经济生病了,第一个病是投资经营环境的恶化,第二个病就是产能过剩,而生病的必然结果就是发烧,但是我们这个感觉良好的民族把发烧解读为回暖。当初我在《郎咸平说:谁在拯救中国经济》一书中就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个发烧现象,在2010年的第一季度终于证实了我当时的观点,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的3月底首度承认中国失业人口高达2亿人,而不是统计局所谓的2000万人。而这个失业数字也是我在2008年9月份上海宝钢演讲的预测,现在回看起来政府如果能够重视我当时的预测,今天情况也不至于如此恶化。

而我们在2008年的年底和2009年,又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那就是政府仓促之间连续开了六大虎狼之药,包括农业改革、医药改革、四万亿、十大产业振兴方案、汽车家电建材下乡、2009年六成银行信贷投入基建。正如我在《郎咸平说:谁在拯救中国经济》一书中所料,农业改革和医药改革都没能治疗我们经济的两个病,而剩下的四大虎狼之药表面上是拉动了内需,但是实际上是利用了明天的产能过剩,消化了今天的产能过剩。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以四万亿为例,四万亿基本投资在中西部的基础建设,而以高速公路为例,建好了之后有没有车在上面跑?基本没有。而没有车跑的高速公路统统叫做产能过剩的高速公路,因此路一建好就是产能过剩。但是在建的时候需要钢材和水泥,因此可以消化钢材市场2亿吨的产能过剩,又可以消化水泥市场11亿吨的产能过剩。但是明天建好之后怎么办?建好之后的高速公路就是产能过剩,由于不需要钢材水泥,因此把这两个行业打回原形成为产能过剩。我以为这个产能过剩要到2010年的年中才会出现,没想到在《郎咸平说:谁在拯救中国经济》一书出版后就出现了。2009年8月26日,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说,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硅、风能产能过剩。2010年1月20日和3月20日,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又说,煤炭、电力、焦炭、铁合金、电石、有色金属、钢铁、建材、轻工、纺织等10大行业全部产能过剩。

这六大虎狼之药没能治愈第一个病,而四大虎狼之药又使得第二个病产能过剩更严重了,既然病更重了,那么发烧就应该更严重了。这个持续发烧怎么来的?就是来源于2009年剩下的四成信贷借给以国企为主的短期信贷。那么我请问各位读者,这些国有企业所面临的两个病解决了吗?没解决。既然没有解决,他们突然拿到这么多的银行信贷,他会干吗呢?炒股去了,还有炒地皮,所以更多钱进入股市、楼市,就造成了更严重的发烧。

你以为就这样子没事了吗?你短短的一年就释放出10万亿的货币,我看你好像不太怕通货膨胀,是不是?那我问你,如果通货膨胀来了怎么办?那你们存在银行的钱就毛了,为了让钱不毛,你们敢不敢投实体经济呀,比如说你们几个兄弟开一个什么塑胶玩具加工厂,你敢不敢哪?因为你比较正常,你不敢的,除非你脑袋进水了,是不是?你怎么敢投实体经济呢?因为两个病没解决。那你会干吗呢?逃避通货膨胀的避险资金只有大量的进入股市、进入楼市,造成更发烧的现象。

好了,讲到最后,你发现股市受到三笔资金的冲击:第一笔资金两个病没解决,制造业资金先进入;第二笔资金,两个病没解决,国企手中的信贷资金不敢投实体,再进入股市;第三笔资金,两个病没解决,逃避通货膨胀的避险资金不敢进入实体经济,接着再进入股市。所以三笔资金进入股市造成发烧现象。

楼市呢?两个病也没解决,制造业资金首先进入,两个病并没解决,逃避通货膨胀的避险资金不敢进入实体经济,接着进入楼市,这两笔资金叫做投机性资金,基本上冲击高端楼盘,所以造成了股价涨的泡沫现象和楼价同时涨的泡沫现象,而且是高端楼盘拉动。同志们,这就是我们中国2010年的第一个危机——资产泡沫化。

美国《新闻周刊》网站日前撰文预测2010年十大国际事件时,将中国经济泡沫列在第二位。该文称,“中国被普遍认为是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主要赢家,经济增长8%,政治稳定,资金充裕,不过,很多资金流向了股票和房地产市场。一些对冲基金开始看跌中国经济。如果中国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出现泡沫破碎现象,将导致全球通货紧缩。”

同类推荐
  • 每天一堂生活经济课

    每天一堂生活经济课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充满了经济学的运用,经济学是每个希望生活更幸福的人的学问。经济学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以及经济学规律对生活的巨大作用。本书的文章大多以短论为主,针对经济与社会生活中发生的一些引起作者注意的事件,探讨经济中的一些问题。文章既有经济学之内的经典解释,又有经济学之外的通俗剖析,文词符合作者一贯的风格,流畅简洁,大处着眼,小处入微,让读者在坐而论道中轻松地领会经济学的高深内容。
  • 在北大听的12堂经济课

    在北大听的12堂经济课

    爱尔兰的哲学家埃德蒙·伯克曾说过:“骑士时代已经过去,随之而来的是智者、经济学家和计算机专家的时代。”或许很多人对经济学概念还很陌生,觉得这是一门遥远而专业的学问。但是,经济学与我们的工作、生活、学习等息息相关,影响着人生的每个阶段。即使你头脑中并没有“经济”的意识,经济学也会在你身边体现和发生。
  • 大国企:共和国“长子们”的风雨六十年

    大国企:共和国“长子们”的风雨六十年

    它们是谁?它们的过去有着怎样的苦难与辉煌?它们的明天又将何去何从?而如今,它们又为何饱受质疑?作为中国经济改革的最重要一环,国企改革在过去的十数年里一直以一种磕磕绊绊的姿态进行着,人们曾对它们有过美好的初衷和憧憬,它们却在人们的期待中越走越“偏""。如今,国企一方面不断做大做强,成了行业内的“巨无霸”,却随之也陷入了垄断、与民争利的批评热潮中;另一方面,它们依然是保证经济主权的最后力量,在国际舞台上与跨国集团同台竞技。面对国企,泛泛的批评或褒扬都是不适合的。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看待国企?国企改革未来将走向何方?
  • 企业不缴冤枉税:财税专家汪蔚青的省税晋级书

    企业不缴冤枉税:财税专家汪蔚青的省税晋级书

    实物分红,既要缴增值税及附加税,又要缴企业所得税;收取违约金,也有征税成本;代扣个税返手续费也要缴税;股权转让、卖资产,一不小心多缴税……很多企业在做战略决策、设计架构、研发产品时很少会把税务的因素考虑进去,并购重组、投资融资结束以后一算账,发现原来预计的收益中需要挖掉一大块去缴税,就快到嘴里的肉,眼睁睁地被分掉。做好税务管理刻不容缓,而且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效益。税收政策,特别是税收优惠政策,是国家给企业的红包,不要,没人会表扬,当然也没人会耻笑,但不懂税,一定多缴税。这是一个懂税就能创造生产力的时代,把每一份利润都放进口袋里吧!
  • 哈佛教授讲授的300个经济学故事

    哈佛教授讲授的300个经济学故事

    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拉弗曲线、破窗理论、银根紧缩 、市场泡沫、金融危机……这一系列陌生又严肃的经济学术语让我们面对经济学总是提不起劲。不过经故事包装,他们又变得亲和、好沟通。如果你是经济学的初级入门者,用故事来解释经济学再适合你不过了。
热门推荐
  • 虚空之言

    虚空之言

    没有人知道我说的是不是真的?只有我自已。没有人知道我是不是在自言自语?只有我自已知道。其实都是自已
  • 独行幻梦师

    独行幻梦师

    “我被抛弃了...这是真的吗...我大概只剩下这唯一的面具。”一个少年抚摸着脸上的面具。满身的光芒万丈没有显出辉煌,有的只有暮落和看不清的未来。
  • 教子禅方:好父母必读的90个禅意故事

    教子禅方:好父母必读的90个禅意故事

    在现今很多家庭教育中,父母有太多的功利和欲望,孩子失去了很多可贵的天赋和禀性。教育是一种艺术,它不是哪位秀才追求时髦的临摹,不幸的是父母们由于种种生活原因,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追求“急”但又“切”的特点,这其实是一种自我的丧失,自我精神的失落必将造成孩子教育的失败,这叫不见本心,未能明心见性。因此,父母家长要教子成龙,养女成凤,必须自己胸有禅意,不紧不慢地教育孩子,把这种禅意落实到家庭教育中来。家庭教育不是单单的教育,而应将各种人生的体验贯彻到教育中来,将孩子的心与自己的心连成一片,打破迂腐的拘泥,彻悟教育与人生的本原,以之作为教育孩子的原则,则家庭教育事半功倍,
  • 倾城毒妃要休夫

    倾城毒妃要休夫

    莫家有女唤芊芊,左手翻云,右手覆雨。莫芊芊一个无良的小女人,以炼毒为乐,以妙手救人为善。后被父母“卖入”宫中成为皇妃,可她岂是任人摆布的棋子。想拥有本毒妃?门都没有,老娘要休了他。一座宫廷,怎能困住凤凰。(倾城毒妃要休夫)且看莫芊芊如何在宫中翻云覆雨,步步升花。
  • 嫡女归来:帝女风华

    嫡女归来:帝女风华

    上一世,她错信小人,被庶妹暗算,凌辱至死。上天有眼,给了她重生的机会。斗姨娘,斗庶妹,她毫不手软,亲手将仇人赶上绝路!名扬天下的临王爷屡次对她施救,二人情愫暗生,终成眷侣,却被恶毒庶妹横插一脚,她彻底被激怒。她不再心慈手软,手刃仇人,辅佐夫君坐上至高无上的皇位!
  • 魔尊盛宠魔妃倾天下

    魔尊盛宠魔妃倾天下

    她是人见人喊打的云家丑女,一双异眸人见人怕,天生废材不可修炼,谁见了都想踩一脚。他,魔界尊主,同时也是大陆学院最受人敬仰的院长,有着人神共愤的颜值,清贵绝尘的气质,修为深不可测,传说是整个大陆最无情冷漠的男人。看着眼前的男人,魔千姚挑眉“听说你是整个大陆最不能靠近的男人?”某尊主抬手摸了摸她的头,满眼宠溺的道“乖,先看书。”
  • 神脉天尊

    神脉天尊

    神秘男孩穿破虚空,来到天启大陆。一路披荆斩棘,踏破九霄,登顶巅峰,让一切臣服在自己的魔枪之下。
  • 为你摘下1460颗星辰

    为你摘下1460颗星辰

    你曾经说,等你有了未来,你要摘下天上的星辰。我说,我要成为陪你摘星辰的人。我本以为那个画面会成为你是在摘星辰中最开心的孩子,我在一旁温柔地注视着你。可是当我为了你,摘了1460颗星辰之时,我才想起来,你不在身旁。我无数次想要求你回来,却始终说不出口,不是不想,而是不敢。没想到,最后你来的时候“我在摘星辰的时候才发现,我忘记了你。”
  • 某科学的黑猫

    某科学的黑猫

    某一瞬间的懦弱会让人用一生去铭记,然后在回忆中受到无休止的的折磨。这次,我打算守护她的微笑。即使作为一个影子。
  • 兼职仵作妻太忙

    兼职仵作妻太忙

    特种部队冷血魔医女教官突变备受欺凌的哑巴弱女,一道赐婚御旨将她这个侯府弃子嫁到三无将军府,也将她扯进一桩桩扑朔迷离的奇案之中。成婚当日,不见新郎,不见宾朋,更无喜宴,倒是三教九流要债的堵满了前院后门,还有刑狱司的人大张旗鼓来捉拿逃犯。这一世,她本想只做个不问世事悠闲自在的哑巴妻,养花种草,闲来无事打理打理嫁妆铺子和田产。可是,偏偏有人和她过不去,和她这家徒四壁的将军府过不去,这个讥她败坏家风,那个骂她粗鲁蛮横,更笑她无规无矩无才无貌无德无良!切,真以为她是只吃哑巴亏,谁都能欺负的菟丝花。惹到睚眦必报的她,他们就会知道在老虎头上拔毛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凄惨下场!只是,老虎是她而非他,他干嘛一副老母鸡护仔儿的样子,这么紧张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