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41800000001

第1章 当美国遭遇危机(1)

百年一遇,美国金融风暴引发全球动荡。

一旦美国老百姓丧失信心,后果将不堪设想。

次贷风波背后,为何玄机重重?

拿出一小部分钱来当你的薪水,那就是几百万、几千万的年薪。一年几百万、几千万美元的年薪,他们觉得还是不够。他们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次级债市场。

华尔街经历行业地震,到底谁在操纵美国投行?

我1986年毕业的时候,找工作的第一志愿,包括雷曼兄弟、高盛和美林。

美国政府断然出手救市,依据何在?

1929年经济危机的根源就是美国政府没有设立防火墙。

2008年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终因次贷问题而申请破产保护,从而成为新一轮金融风暴的源头。被称为美国心脏的华尔街由此陷入一片翻天覆地的动荡之中,在短短数日内,雷曼兄弟公司、美林、房利美、房地美、美国国际集团……昔日华尔街一个个叱咤风云的角色相继沦陷,一切仿佛是在验证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的话——美国正陷于“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之中。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美国遭遇金融危机,在华尔街风暴的背后,又有多少我们不知道的秘密呢?

一、华尔街的贪婪

次贷危机近来已经成为财经新闻中最热门的字眼儿,但是我相信,大部分老百姓并不清楚什么是次贷,或者次级债。所以有必要先跟大家做一个简单的解释。

次贷之所以会引发美国金融危机,与美国的金融结构密切相关。美国人申请住房贷款时,首先要由中介机构出具收入证明,中介机构向银行证明借款人具有还贷能力,此后银行把钱贷给借款人。与中国不同的是,银行除了与借款人之间的关系之外,还在贷款给借款人的同时,通过房地美和房利美向社会机构与公众发行债券。这样,住房人的贷款就渗透到整个金融环节当中,如果贷款出现问题,其影响也就不仅限于银行与借款人之间。本次危机的另一个震源就是华尔街的投资银行,投资银行是与传统商业银行相对的概念,传统商业银行以存贷款为主要业务,而投资银行则服务于资本市场,同时不断尝试金融创新。美国华尔街几乎就是现代投资银行的代名词,这些投行不断扩大规模,在全球抢占制高点,深深切入现代经济的命脉当中。那么,站在这些投行背后的,到底是些什么样的人?又是什么原因让呼风唤雨的华尔街投行陷入危机当中的呢?

对于这些华尔街的投资银行,目前你还不需要知道它们到底是谁。我可以告诉你的是:这是一群最贪婪的人。

我在1986年毕业找工作的时候,第一志愿就是去这些现在已经破产的投资银行,包括雷曼兄弟、高盛和美林。因为去这种公司工作简直太完美了,入职第一年的年薪就有几十万美元,工作几年之后,如果没有被炒鱿鱼,年薪就能达到上百万美元,如果再做10年,升为公司的合伙人或者董事总经理,说不定就能拿上千万美元的年薪。所以我很想进这些公司工作,只是它们不要我。

如果说我现在很庆幸,听上去似乎有点酸溜溜的感觉,不过目前的确如此。我的一位老师,李森伯格教授,是我在沃顿商学院的老师之一,他一直很提拔我,我们一起写了很多论文。他后来去高盛工作,一直升到最高的位置,成为合伙人。他现在退休了,有一天给我打电话请我去他家玩。

李森伯格教授说,我们家最近买了一所大房子,就在新泽西州。新泽西州是美国很富裕的一个州,房价很高。我说是吗?他说,我们家院子很大。我说是吗?多大?他说,你猜一下。我说,起码有1亩地,他说不止。我说10亩地,他还是说不止。我咬咬牙又猜了15亩,15亩地在我看来已经是大得无法想象了。他说,1400亩。1400亩是什么概念?是相当于我们一个地级市的面积。他又说,我们家还有一座山,可以上去滑雪,你来我们家住很方便,因为我们家有七栋别墅,你想住哪一栋都可以。

我自己从来没有去过他家,因为我天天忙着上电视演讲,没有时间去。我的小儿子去了一趟。真的非常大,大家见个面都很麻烦,1400亩地啊,实在是太远了。他就是因为在高盛工作,才会有这样的财力去买这么大的房子。所以我们每一个学生当时看到都很羡慕,都希望能进入这家银行。

可是我请各位想一想,他凭什么拿这么多钱?一个普通人凭什么可以拿上千万美元的年薪,或者上百万美元的年薪?就连刚毕业的企业管理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年薪也起码能达到二三十万美元,这还是入职第一年,他们凭什么拿这么多?哪里来的这么多钱?

有人可能会说,因为公司效益好。可是,如果是一家卖矿泉水的公司,即使产量再大,效益再好,员工最多拿个几万美元的年薪就了不起了,根本无法与这些投资银行相提并论。

再举一个例子,一般华尔街的商业银行当中,刚入职的新员工每年也就挣几万美元,一个普通的公司高管年薪十几万美元就算很高了,怎么可能拿到百万、千万美元,这简直是无法想象的事情。

为什么投资银行的员工就能挣这么多钱?让我告诉你,这就是华尔街的贪婪。这种贪婪从何而来?一般银行的利润率大概是5%~10%,他们之所以能拿这么多钱,一定是因为他们创造了无比巨大的财富。这个财富创造量一定非常大,大到我们无法想象的地步,才能使得他们可以拿上百万、上千万美元的年薪。

那么,这样巨大的财富又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呢?以制造业为例,每投资100块钱,大概差不多能赚2块钱,或者了不起能赚10块钱,投资银行怎么能够创造如此巨大的财富?答案就是:它们把我们子子孙孙的钱全部拿到今天来花了。也就是说,我们所看到的一切金融市场,包括住房贷款,包括期货市场,包括我们很多人可能都没有听说过的衍生工具市场——期权市场,甚至包括股票市场本身,这些金融市场最本质的意义,就是把我们今天的财富无限制地扩大。怎么扩大呢?就是把未来的财富,我们子子孙孙的财富全部拿到今天来用。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把未来很多年的钱都拿到今天来花的话,不管是通过房子,还是通过股票的形式,我们可以想象这个金额会是多么巨大。当它们创造出这么多财富之后,拿出一小部分钱来当做员工的薪水,那就是几百万、几千万美元的年薪。正是这些投机商,把我们未来的财富全部通过金融市场拿到了今天,但是他们还嫌不够,一年几百万、几千万美元的年薪,他们觉得还是不够,因此在上述的链条之下,他们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次级债市场。

二、次级债惹的祸

如上所述,贪婪是刺激华尔街各种金融创新与衍生品的动力,次贷问题也恰恰是在这种动力驱动下产生的。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华尔街的次贷问题变成了一条导火索,最终引爆了辐射全球的金融风暴呢?

这个市场以我们今天的金融危机为代价。

目前房地美和房利美的债务是五万亿美元,你猜次次级债有多少?

这是下一个冲击,目前你们还没有听到。

美国次贷危机对我们的冲击是有限的,还没有开始,真正的开始会是什么时候?

什么是次级债?所谓次级债,说白了就是为那些本来没有资格申请住房贷款的人创造一个市场,使这些信用不足的人或者贷款记录不良的人也可以来贷款,而这个市场就以我们今天的金融危机为代价。这些次级贷款是需要通过中介机构来申请的,中介机构本来应该把住第一关。但是,中介机构开始丧失信托责任,开始违规、造假,用假的数据和假的收入证明,来欺骗银行。银行拿到假的数据之后,一看情况还可以,过去的信用记录很好,但没想到数据都是假的。于是把100万美元借给他们了,然后银行又把这100万美元贷款转化成债券,卖给房地美和房利美,房地美和房利美再把这100万美元债券分割成1000美元一张的债券,卖给普通投资者。

其实还有更差的,目前媒体还没有报道,我现在第一次发布,除了次级债,还有次次级债。这又是面向什么样的人呢?连收入证明都拿不出来的人。次级债借款人至少还能拿出个收入证明来,只是可能多加几个零,伪造一下。然而,这些次次级债的借款人连收入证明都拿不出来,他们是谁呢?他们是卖热狗的、开小杂货店的,也让他们贷款买房子。

就这样,连收入证明都拿不出来的人也可以贷款,通过中介机构的包装欺骗银行,银行再把债券卖给房地美和房利美,房地美和房利美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将其分割成1000美元一张的债券卖给全世界,包括AIG等公司。终于有一天,这些次级债的借款人开始还不起利息了,银行拿不到利息,就不能向房地美和房利美兑现,房地美和房利美拿不到钱就无法给社会大众,于是引发了一连串的经济崩溃。据我所知,目前房地美和房利美的债务是五万亿美元,其中有两万亿美元卖给外国政府,三万亿美元卖给美国自己的老百姓。次次级债你猜有多少?还有一万亿美元,这个现在还不敢想。因为这个一万亿美元债券前五年几乎是没有利息的,大概从第五年之后开始支付高利率。我相信只要一开始支付高利率,他们就会付不起,所以这是下一个冲击,目前你们还没有听到。这就是贪婪导致的一系列问题,终于有一天,崩盘了,现在的问题是美国政府决定怎么办?

同类推荐
  • 你的工资和奖金从哪里来

    你的工资和奖金从哪里来

    本书客观实际出发,引用大量鲜活的事例,为逐步揭开工资和奖金来源的同时,更多地给出提升自身价值的思路与行动方略。
  • 人生五大抉择:用经济学原理做出改变命运的决定

    人生五大抉择:用经济学原理做出改变命运的决定

    人生的紧要处只有那么几步:上大学、求职、找对象、做父母,以及健康管理。怎样才能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选择,本书作者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指出了一些在做决策时的基本原则。比如,运用比较优势理论来选择职业会带来巨大收益,了解市场如何发挥作用能较少寻找结婚对象时的不确定性,理解外部性原理能帮助你想清楚是否该生和什么时候该生孩子。等等。作者还运用他所主导的一项对美国1800万青少年为期10多年的研究的数据,来证明这些关键选择带来的后果。本书即是一本经济学的通识读本,也是一本具有实用指导性的生活读本,适合20岁左右的年轻人阅读。
  • 拿来就用的经济学

    拿来就用的经济学

    经济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当你学到越来越深入,就会恍然大悟:原来自己已经在转行学数学了!确实,现在的经济学研究越来越借助数学这个工具,甚至有人莫名其妙地认为,如果你的研究中没有一些复杂的数学公式,肯定就算不上高深、前沿,称不了“专家”,拿着这样的“研究成果”你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但是,本书完全没有数学公式,规避数学公式深奥难懂的缺点,用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的语言,向读者讲述一个个关于经济学的故事。并从这些有趣的故事中教会读者什么是经济学,经济的逻辑是什么,以及怎样运用经济学理论来撬开经济之锁,还原会融真相。
  • 贸易战

    贸易战

    《贸易战》追溯世界贸易的发展史,从两千年前的海洋贸易开始讲起,讲述了贸易战的最初历史和发展过程,以及由贸易引发的战争和贸易摩擦,并总结了贸易战与贸易冲突的根源和发展形式,同时分析了发生贸易战的背后原因。
  • 我的第一本经济学常识枕边书

    我的第一本经济学常识枕边书

    本书内容涉及供需关系、市场、经营、消费、宏观经济、国际贸易等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经济学概念,既是一本全面翔实的经济学知识普及读本,同时又是一本指导经济生活,科学实用的工具书。
热门推荐
  • 常错将军

    常错将军

    我对李工良说:“你是我一生最崇拜的人。”李工良笑了,笑意中还有些腼腆。他退休前只当了个国有企业图书馆的副馆长,而他的最高的职务曾当过军分区司令员,用现在的话来讲他怎么也该是个军级领导了。那是在1932年的春天,连长找到刚刚上任当排长的李工良,说:“刚才团长找我们过去开会,说刚组建起来的红四军团首长,要到我们团来检阅队伍。”“上咱们团来检阅的都是些什么官呀?”李工良满脸稚气地问,他还搞不清楚军团是个什么编制。李工良虽然年轻,但已经是三年多的老兵了,原来他是团长的传令兵,他的入党介绍人就是团长。
  • 锐读(第12期·悬疑新主张)

    锐读(第12期·悬疑新主张)

    悬疑作品是一个社会的窗子,我们站在窗外,窥视里面的喜怒哀乐。 用有意思的悬疑作品打动人。
  • 百叶窗

    百叶窗

    母亲每到父亲周末即将回家时禁不住内心的渴望,于是家庭洋溢一种欢快、宽容的气氛。父亲后来与孤零的街坊四婶发生了婚外情,母亲很悲伤,他似乎很歉疚。但作者将这一切处理的怨而不怒。在那个禁锢的时期,这些即使错误,或许也是美的……
  • 圣女的终极护卫

    圣女的终极护卫

    带着一个能买到火箭炮、筋斗云等无敌武器和技能未来购物器,秦林成为护龙阁最低级的护卫,肩负保护美女的重任。
  • 火车记

    火车记

    火车仿佛时光的慢意象,在纸上隐藏了那些震耳欲聋的轰隆声,如果一个人从诗里回头,就会突然坠入充满了节奏感的过往。但是,如果以写作的眼光去看,火车巨大的惯性似乎更适合被用来设置悬念,在离小说一米远或离散文三米远的地方,它是否能及时吻到缪斯那凉凉的鼻尖?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曾经这样写道:“一辆火车头呜呜地鸣叫着,活塞冒出的蒸汽弥漫在本章的开头,一团烟雾遮盖了第一段的一部分。”
  • 太上老君说补谢八阳经

    太上老君说补谢八阳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怒砸官箴碑

    怒砸官箴碑

    宋绍兴十一年(1141)二月的一天,当朝宰相秦桧以“不服诏命”和“蓄意谋反”的罪名,在朝庭上弹劾率兵抗金的名将岳飞。文武大臣有的惧怕秦桧的势力,不敢为岳飞保本;有的想保本,却又不清楚岳飞率兵在外的详情。就在秦桧奏请皇上削夺岳飞兵权的时候,一名从七品的小吏竟出面诤谏起来。这位小吏名叫辛次膺,官居规谏讽谕的右正言之职。
  • 柳絮飞成白花

    柳絮飞成白花

    校方不能不对东方明自寻短见的事高度重视,为此特意召开校党委扩大会议,专门研究东方明问题——如何防止东方明再次自杀。经过讨论,与会者达成两点共识:一方面,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要深入细致地做东方明的心理疏导工作;另一方面,必须考虑东方明的就业问题,鉴于东方明学业比较优秀,就让东方明毕业后留校任教,也算是慰告导师霍小默的在天之灵。我隐隐觉得,父亲的在天之灵是难以慰告的。他死得不明不白,留下巨大的惊叹号和问号。
  • 刍狗春秋

    刍狗春秋

    老子:“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已是春节后了,纷飞的大雪仍然厚厚地覆盖着这座东北边城。天寒地冻,路滑难行。这种天气,本该是待在家中,品品茶,看看电视,唠点趣闻轶事,要么一卷在手,神驰于古往今来……可我必须出行。这天是Billy(比利)走后的半年忌日。我想他,要去看他。在那个让我们情思牵系的处所,我朋友家后院,几株树木笼罩之下,有四个小小的坟丘,我家的Mary、Billy和朋友家的两只狗就静静地安息于此。
  • 主爱无休:赞美诗一百三十一首(孙更俊译丛)

    主爱无休:赞美诗一百三十一首(孙更俊译丛)

    本书诗歌共131首,包括恩朋惠友、我主慈悲、与主相亲、我爱我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