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46500000015

第15章

尔时佛前。七宝之塔从地踊出。二万里适现绕佛。超在虚空自然而立。其塔殊好色若千变。五种之华而雨其上。纷纷如雪。庄严校饰塔寺讲堂。以无数宝因共合成。百千栏楯窗牖轩户。不可称计。悬众幡盖垂宝璎珞。诸明月珠罗列虚空。犹如众星。香炉宝瓶满中名香。栴檀芬馨一切普勋。三千大千佛之国土。金银琉璃水精珊瑚虎魄车磲马瑙。以为宝盖。其盖高显至第一天。忉利诸天及四天王。皆散意华供养七宝塔。其塔寺中自然发声。叹言。善哉善哉世尊安住。审如所言。道德玄妙超绝无侣。慧平等一犹如虚空。实无有异。时四部众见七宝塔。在于空虚高大微妙。巍巍无量光耀炜晔。靡所不照。颁宣善哉。欢喜踊跃叉手而立。瞻戴无厌。时有菩萨。名曰大辩。见诸天人心怀犹豫。乍悲乍喜欲得知此。何所瑞应。故前问佛。唯然世尊。今者何故。七宝塔寺现大圣前。高广无极莫不见者。而宝塔寺自然出声。赞曰善哉。何所感动而有此瑞。世尊则告大辩菩萨。此宝塔寺有如来身。完具一定而无缺减。东方去此不可计会。诸佛世界有佛。号名多宝如来。国曰宝净。本行道时而自发愿。吾会当以此正法华经当自修成。使诸菩萨皆得听闻。然后乃坐于佛树下。还成无上正真之道。其佛所念。果如所言。为诸十方讲说经法。开化一切皆令得道。于时其佛临欲灭度。普告诸天世间人民及诸比丘。吾灭度后。奉如来身全取其体。一等完具兴大塔寺。若见塔者悉得其所。功德难限。于时其佛。建立如是无极圣化。十方世界其有讲说此法华经。吾七宝塔。踊现诸佛所说经处。其舍利身在七宝塔。赞言善哉。佛告大辩。是七宝塔在于东方而处于下。去是无量江河沙佛土。在于虚空未曾出现。今见能仁如来正觉。本行学道为菩萨时。用众生故不吝身命。精进不懈行权方便。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一心智慧。求头与头求眼与眼。求鼻与鼻求耳与耳。手足支体妻子侍从。七宝车乘象马衣裘。国邑墟聚恣人所求。无所爱惜自致得佛。今故来现致敬能仁。欲令能仁佛坐我所有师子金床。讲正法华开化一切。使蒙其恩。能仁如来寻如所劝。则升讲堂师子之座。分别数演正法华经。而说颂曰。

设闻多宝佛  知其名号者

未曾畏终始  不复遭苦患

若闻药王师  假记名号者

众病自然愈  寻则识宿命

一切所供养  奉法为最上

分别空无慧  自致得佛道

宣畅法华经  以示诸不及

解本无三乘  顺一无上真

佛告大辩。今者多宝如来至真。在斯塔寺遥闻说此正法华典。是以踊出。赞言善哉。大辩菩萨复白佛言。唯然世尊。今我等类诸来会者。欲得睹见多宝佛形。愿垂恩慈加以威神。使诸来者各得其所开发大道。佛告大辩菩萨。多宝如来本亦自誓。我之塔寺所至方面。听此经典设诸如来及四部众。欲睹吾身。随其十方之所欲愿。皆当得见。咸共供养于此化像。大辩。欲知我身。亦当感是十方诸佛。一切世界所化如来。讲说法者皆令诣此。尔时大辩菩萨复白佛言。唯然世尊。垂加大恩。普现一切十方国土诸佛圣德。佛默然可。即时演放眉间众毛微妙光明。普照十方各各五百江河沙等亿百千数诸佛国土。一切世尊各各普现。止其国土坐于树下奇妙庄严师子之座。与无央数百千菩萨。在宝交露布好座具。珍琦殊异悬缯幡盖。垂于四面诸佛座上。为诸众生讲说经法。音声柔和靡不解达。百千菩萨启受所闻。东西南北四偶上下。无数百千亿垓难量江河沙等诸佛世界。皆亦如是靡不见者。时十方佛各各自告诸菩萨等。诸族姓子。汝辈当往诣忍世界见能仁佛如来至真。并当瞻戴多宝世尊形像塔寺。彼时于此忍界所有功勋善德。殊雅威神自然而现。七宝诸树周匝而生。其地悉变为绀琉璃。以紫磨金而为长绳。连绵庄饰八交路道。其地平正。除诸郡国县邑村落大海江河川流泉源。皆不复现。但见自然诸天香炉烧众名香普雨天华。于此佛土。应时移徙诸天人民在他佛国。时诸众会现在七宝诸交露帐。诸交露帐庄严殊妙。不可称量遍此佛土。时彼十方一切诸佛。各有侍者。亦复皆来诣此忍界。各各至于众宝树下。此诸宝树高二万二千里。枝叶华实各各茂盛。斯宝树下有师子床。高二万里。皆以奇宝众珍为座。如来座上。如是比像。于此三千大千世界。但见诸佛靡不周遍。非是释迦文如来至真等正觉之所变现也。各从十方诸佛刹土而来到此。显示大道无极之德。尔时世尊释迦文尼。变诸如来所化形像。在于八方各二万亿所有国土。皆无地狱饿鬼畜生。移徙诸天及阿须伦。在于他方诸佛世界。令二万亿诸佛国土地绀琉璃。皆以七宝变成树木。其诸宝树高二万二千里。枝叶华实各各茂盛。诸师子座高二万里。此诸佛土而皆平正。无有河海众流泉源。亦无诸山目邻大目邻须弥山王铁围大铁围。一一佛土其地平等七宝合成各各庄严。诸宝交露快乐难量。遍布诸华烧众名香。诸宝树下各有如来坐师子床。如是比类复更别有二万世界能仁如来。各为诸方而特庄严。显现清净。皆为诸佛作其处所。此诸佛土。亦无地狱饿鬼畜生。诸龙鬼神及阿须伦。亦复移徙诸天人民在他佛土。此诸佛土地绀琉璃。以紫磨金而为宝绳。连绵诸树八重交道。又彼诸树高大好

亦复如前师子之床庄严交饰。其地平正无有山河江海之事。香华众宝珍琦交露。垂明月珠亦复如前。行来进止道径由路等无差特。尔时释迦文佛所化如来。在于东方恒沙等刹班宣道教。皆复来至。十方世界各三千亿诸佛正觉。皆来诣此。如来悉坐于师子宝床。各取宝华授诸侍者。诸族姓子。汝等往诣耆阇崛山能仁佛所。致吾名字敬问无量。圣体康强力势如常所游安耶。以此众华。供散彼佛及诸菩萨众弟子上。宣我所言。多所开化。于是释迦文如来至真。见诸所化各各坐于师子之座。及诸侍者皆来集会。赍华供养。即从坐起住于虚空。四部之众悉亦各起叉手而立。佛以手指开七宝寺讲堂之户。亘然通彻晃若日出。譬如开于大国城门。而以管籥去其关轴内外无碍。释迦文佛以手两指。开七宝寺讲堂之户。现其威德不可称限亦复若兹。如来这开七宝寺户。多宝如来至真等正觉身即现矣。坐师子床肌色如故亦不枯燥。威光端正相好如画。口重宣言。善哉善哉。释迦文佛。说此经典。何其快乎。吾以欲闻此经法故。故自出现。时四部众见多宝如来至真等正觉。闻其灭度去世以来不可称计亿百千劫。听言善哉。甚大惊怪。初未曾有。即以天华。供养散于释迦文佛多宝如来。时多宝佛则以半座与释迦文。七宝寺中有声出曰。释迦文佛愿坐此床。释迦文佛辄如其言。时二如来共同一处。在于虚空。七宝交露坐师子床。时四部众各心念言。诸佛至真道德高远而不可逮。巍巍难量不可称限。惟愿如来。垂意见念加威神恩。令我等辈俱处虚空。佛知所念现神足力。使四部众自然超上处于虚空。时释迦文佛告四部众诸比丘等。于此忍界谁能堪任说是经典。今是其时亦是大节。如来现在若灭度后。当受此法持讽诵。今如来身幸欲灭度。比丘当舍如来所供养供事之谊。奉顺恭敬于此经典。于时说颂曰。

无极大圣  来至于斯  导师因现

琦妙塔寺  比丘欲知  听法故举

何人省是  不兴精进  灭度以来

无央数劫  今日乃能  欲听经典

以故发来  因缘宣教  得度无极

法之善利  于往故世  自兴此誓

导师所愿  正由此道  灭度以来

久远乃尔  于今复见  十方世界

自在去此  悠悠极迥  亿百千数

如江河沙  因经典故  而发诣此

灭度圣将  而自现矣  各各由在

于诸国土  一切志乐  声闻之行

皆欲将护  于正法故  何缘当令

经典久存  因由依附  诸佛之道

在无央数  诸佛世界  取合众生

来至于斯  修治严净  神足之力

各各自说  如是广谊  何因得说

于兹法眼  诸佛住此  不可称计

在于树下  而处道场  其身真谛

巍巍亿垓  诸导师众  坐师子床

清净常正  明显如日  若如火光

除于阴冥  柔软美香  薰于十方

供养达至  愍伤世者  其有度脱

一切众生  恩德流布  常通于此

吾灭度之后  其持此经典

速逮得受决  目见世导师

佛灭度之后  其多宝仁贤

闻见师子座  塔寺所在处

我身次在是  亿千来至此

最胜子所由  堪说斯经典

若闻此法  能受究竟  则为奉事

归命我身  并及多宝  如来之尊

奉顺现在  十方诸佛  复及今来

诸导师众  庄校圣体  殊妙难量

悉为供养  具足无限  用尊修受

此经典故  以曾见吾  闻所讲说

亦复更睹  寺中世尊  并余无数

诸导师众  从百千亿  国土至此

慧命族姓子  愍伤于众生

此处难可值  诸导师所乐

诸无数经卷  犹如江河沙

佛虽说彼经  不足为奇特

其度须弥山  则以手举持

跳著亿千国  不足以为难

设有分别说  奇句述百千

闻亿千佛国  不足以为难

若住极上界  为天人讲法

宣畅无量经  不足以为奇

佛灭度之后  末世能堪受

班宣此经典  尔乃为殊特

若以一手卷  捉尽于虚空

至于无所至  不足以为难

我灭度之后  若归如是像

同类推荐
  • 真龙虎九仙经

    真龙虎九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乘义章

    大乘义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明伦汇编人事典头部

    明伦汇编人事典头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东坡先生年谱

    东坡先生年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Man and Wife

    Man and Wif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哥白尼:现代科学的引导者

    哥白尼:现代科学的引导者

    《图说世界名人:哥白尼(现代科学的引导者)》介绍了,尼古拉·哥白尼,1473年生于波兰。他于40岁时提出了著名的“日心说”。哥白尼的“日心说”沉重地打击了教会的宇宙观,这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斗争的伟大胜利。哥白尼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巨人,他用毕生的精力去研究天文学,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 黄河之水天上来:经典散文中的山川名胜

    黄河之水天上来:经典散文中的山川名胜

    大明湖、白马湖、富春江、镜泊湖、松堂游记、古刹、沈园、重庆、成都、北平、南京、昆明、桐庐……老舍、林语堂、朱自清、沈从文、郭沫若……《黄河之水天上来》中,众多文学大师带你游览中国的山川名胜。《黄河之水天上来》分为山川、古迹、城记三辑内容。
  • 有些人,你要一直等

    有些人,你要一直等

    爱情有很多张脸,青春期里的你,能否认出哪张才是自己今生真正的独一么?是当下的细水长流,还是错失的曾经拥有?小说以舒缓的语调为我们讲述着错失的真爱,作者说,爱情是青春里荒唐的闹剧。情节构思新颖,语言简洁而入木三分,值得品阅!
  • 方与圆智慧

    方与圆智慧

    《方与圆智慧》,一共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讲解“方”与“圆”的内涵以及攻略,让人们对这种哲学有所了解;中篇解决职场中的“方之道”与“圆之术”,从与领导、下属、同事与客户的相处说起,针对人们经常会碰到的问题进行分析,让读者领略内方外圆智慧的魅力,学会与身边的人融洽地相处,从而获得领导欣赏,获得下属尊重,获得身边同事的信赖;下篇讲解交友之道,办事之道,教会人们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从而建立丰富的人脉资源。同时,学会在困难时刻巧妙地求助别人,助自己度过难过。
  • 敦煌本《太玄真一本际经》思想研究

    敦煌本《太玄真一本际经》思想研究

    《敦煌本太玄真一本际经思想研究》《太玄真一本际经》简称《本际经》,为隋唐早期道教经典,也是一部最重要的敦煌道经。全经以祈请和解说的方式,叙述了元始天尊、太上道君、太上老君对诸天真、仙人说法,宣扬重玄体道,“开演真一本际法门”。旨在教化“三乘”导入“一乘”,并阐释了道教真理观的一切诸法之根本。内容涉及“道体无本”的“道体论”;“道性自然”的“道性论”;“十二法印”与“三洞”分类法及“重玄”之道相结合的“判教论”;因果报应、功德行业、科仪戒律、修行次第、炼养方法等的“修道论”。
  • 赢在职场就这6招

    赢在职场就这6招

    职场江湖是高手实现价值、成就自我的地方,降龙十八掌、葵花宝典、吸星大法、太极拳……只有熟练掌握高深实用的“武功秘笈”,才能以厚重的实力打败敌手,才能享受快乐职场,赢得成功人生。本书是浸淫职场十余年的职场达人的经验之谈,分别从职场入门、职业误区、职场心态、职场处世、加薪升职以及职场规则等六个方面,将职场生存与发展的智慧融合在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中,以幽默风趣的语言娓娓道来,教会职场菜鸟在职场江湖中怎样以平和乐观的态度精心修炼,怎样以超强的毅力和耐力习得“武功”,怎样完成“鲤鱼跳龙门”的飞跃,快速成长为一个优秀的职场人。
  • 宠婚为爱:鲜嫩甜妻送入怀

    宠婚为爱:鲜嫩甜妻送入怀

    明明是来‘捉奸’的,但是却遇到了一个超级大色狼,李慕晴,你还真是点儿背。“女人,破坏了我美好的一夜,要如何补偿?”欧阳君墨脸上挂着邪魅的笑容,深邃的黑瞳里,闪烁着一抹算计的光芒。补偿?哼,姑奶奶要你这样的花心大少?“抱歉先生,你……不是本大小姐的菜。”冷漠夹杂着嘲讽的回答,让欧阳君墨挑起了英挺的剑眉。“你……本大少要了。”
  • REWARDS AND FAIRIES

    REWARDS AND FAIRI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宋王朝之赵家天下

    大宋王朝之赵家天下

    《大宋王朝之赵家天下》通过对宋朝十八帝性格和命运的描绘,勾勒出宋代三百多年的风云变幻、慷慨悲歌。整个宋代在赵氏政权统治下,重文轻武、以文制武的现象十分突出。但这却大大削弱了国家的军事实力,使得宋廷在面对西夏、金等外来强敌时既无招架之功,更无还手之力,任凭外虏欺凌。宋代没有宦官之祸,没有宗室之祸,没有外戚之祸,没有强藩之祸,从治理国家来说,赵氏家族确是人才辈出、科技文化发展都达到了封建社会的顶峰,如此强大而且得到良好治理的一个国家却因昌文偃武而变得孱弱,以致被远远落后于自己的北方游牧民族打得无还手之力。《大宋王朝之赵家天下》为读者描述了赵氏家族历代君主是如何处理家族以及社会各个阶层的矛盾,以实现家族的长久统治的故事。书中全面刻画了宋十八帝的性格、命运,从中勾勒出了宋代320年的风云变幻、喜剧悲歌。
  • 王爷的阴阳宠妃

    王爷的阴阳宠妃

    阴阳师季凡穿越了,灵魂附在季府嫡女身上,亲爹不疼,后娘不爱。皇上圣旨指婚季府三小姐嫁与夜王爷,传说夜王爷有一个心爱的女子,嫁入府内的几个王妃都无故暴毙。为了自己的爱女,楼氏便让季凡代嫁与夜王。传说中的冷酷王爷居然是一个绝色美男。当他心中那心爱的女子回京时,季凡究竟该何去何从?当被他心爱的女子打伤时,他眼中的那份柔情却让自己心沦陷。渐渐的爱上这个男子,自己却要离开这个世界,究竟要如何她才能与相爱之人携手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