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49600000029

第29章 愚彭宠卧榻丧生 智王霸举杯却敌(2)

北方既平,只有东南一带,尚未告靖。征南大将军岑彭,与秦丰部将蔡宏相持,累月不见胜负,光武帝已遣朱祐往助,复传诏责彭逗留。彭且惧且奋,不待祐至,便夜勒兵马,佯云当西向进击,又故意纵去俘虏,使他还报秦丰。丰即悉众西行,邀击彭军。彭却引兵潜渡淝水,悄悄东进,袭破丰将张扬。又从川谷间伐木开道,进捣黎邱。黎邱是秦丰巢穴,在西方接得警报,慌忙还救。彭与诸将驻营东山,严兵待着。丰与蔡宏夤夜攻彭,彭开营迎击,大破丰军,丰遁还黎邱。蔡宏被彭军追及,回马再战,一个失手,头已落地,彭遂进逼黎邱。秦丰相赵京,方守宜城,惧威出降。彭据实上奏,光武帝进封彭为舞阴侯,拜赵京为成汉将军。彭引京同围黎邱,就是建义大将军朱祐,也领兵会彭,共攻秦丰。丰有女夫田戎,尝拥众夷陵,自称扫地大将军,闻得秦丰被围,惊惶得很,即欲降服洛阳。惟丰有数妻,一妻母家姓辛,有兄辛臣,曾在田戎帐下,入谏田戎道:“今四方豪杰,各据郡国,洛阳地处四塞,未必稳固,不如按甲敛兵,静待时变!”戎摇首道:“强大如秦王,尚为征南所围,何况是我?我已决计降汉了!”本意原是不错。乃留辛臣守夷陵,自率众沿江泝淝,进向黎邱,拟至岑彭处请降。不意辛臣盗取珍宝,弃去夷陵,先从间道降彭,但作书招戎。戎恨他前后反复,且恐他先进谗言,祸将不测,因此未敢降汉,反说是往救秦丰,与丰合兵,表里相应。岑彭留朱祐围城,自引兵攻击戎营,又是好几月不下。后来戎支持不住,连战皆败,部将伍公投降彭军,戎逃归夷陵。光武帝亲至黎邱,慰劳吏士,封赏至百余人。探得城中势弱,兵只千余,粮亦将尽,不久可克,乃令朱祐独攻黎邱,使彭与积弩将军傅俊,往讨田戎。一面谕令秦丰,出降免死。丰复命不逊,乃将军事委任朱祐,期在必克,自己启驾还都。彭与俊移军夷陵,尽力攻扑。戎出兵搏战,伤亡无算,遂将夷陵弃去,向西逃走。彭追至秭归,因戎越山奔蜀,不便穷追,方才班师。独朱祐围攻秦丰,丰自知孤危,忙向外郡飞召党羽,还援巢穴。适有丰将张康,从蔡阳进援,与祐军鏖战兼旬,并将粮食输送秦丰,城内又复得食,拚命坚守。祐分兵绕出张康营后,先断张康粮道,然后鼓动部曲,捣入康营,康军自然溃乱,不战便走。祐从后追击,将抵蔡阳,巧值截粮军回来,拦住康前,康进退无路,免不得手忙脚乱,被祐赶至马前,一刀砍死。祐枭取康首,回示黎邱守兵。守兵俱有惧色,但因粮食未尽,还想坐守过去。至建武五年夏间,兵尽粮竭,丰无法可施,只得与母妻九人,肉袒出降。祐囚丰入都,光武帝责他负嵎不服,罪无可赦,因即谕令正法,敕祐还师。又了结一个盗首。另遣捕虏将军马武,骑都尉王霸,往攻垂惠,再击刘纡。纡向海西王董宪求救。宪正拟率众赴援,不意兰陵守将贲休,举城降汉,遂致宪怒气上冲,先去围攻兰陵。虎牙大将军盖延,方屯楚郡,闻得兰陵被围,愿与平狄将军庞萌,同援兰陵。光武帝答诏道:“宪巢窟在郯,若直捣郯城,兰陵自可解围了。”这却是釜底抽薪的妙计。盖延奉诏,领兵出发,途次屡接兰陵警报,危在旦夕,不得已先诣兰陵。董宪但遣偏将挑战,由延军一阵击退,长驱入城。入城也是失着。过了一宵,宪竟纠合大队,合围兰陵。延始知中计,引兵突出,方去攻郯。一误再误。光武帝得报,急传谕责延道:“朕令将军先去攻郯,无非欲掩他不备,使他情急还援,将军失算,先救兰陵,不能击退贼众,尚欲往攻郯城,贼既知备,兰陵益危,岂不是一举两失么?”延等已至郯城,不能复返,只好奋力督攻,果然守备甚固,累攻不下。那兰陵城已被宪陷入,贲休战死,枉送了一条性命。独刘纡待宪不至,使苏茂出招徒党。茂收得五校遗众,还救垂惠,约有四千余人,截击汉军粮路。汉骑都尉马武,闻信驰救,见茂来军不多,意在轻视,正在交战时候,城中复突出周建,引兵夹击,武腹背受敌,慌忙冲开血路,奔至王霸营前,大呼求救。霸佯作痴聋,坚壁不出,军吏统劝霸出军,霸摇首道:“茂招集亡命,来势甚锐,马都尉已经败还,但望我军出援,士无斗志,若我军开营接战,军心不一,势必两败。今我闭营固守,示不相援,贼必乘胜轻进,逼压马军,马军无援可恃,不得不拚死与战,待至贼众疲乏,我出乘彼敝,何忧不胜?诸君但听我号令便了!”军吏方才退去,整甲待命。已而苏茂周建,带着两路兵马,围裹马军。马武见霸不肯出救,愤然下令,与茂建决一死斗,两下里喊杀连天,撼动山谷。约有两三个时辰,霸尚按兵不动,营中壮士路润等,忍耐不住,截发请战,霸乃下令出救,却不开前门,独引精骑潜出后帐,绕至敌军背后,喧呼入阵。茂与建正双战马武,蛮横得很,谁料后队已乱,来了一位金盔铁甲的大将军,摆动一干方天画戟,左挑右拨,破入中坚。建急忙回马接战,未及三合,胁上已为戟所伤,负痛亟走。苏茂瞧着,也即舍了马武,觅路退回。马武正危急万分,见来将击退茂建,当然大喜,仔细审视,正是王霸。便将前时恨霸的心思,变作感激,索性再奋余勇,驱杀一阵。霸部下统是生力军,踊跃追击,杀得敌众大败亏输,奔入城中,霸与武才收兵回营。又越两日,茂建复鼓众出来,独至王霸营前挑战,霸却安坐营中,与军吏饮酒作乐,谈笑自如。又要作怪。突有一贼箭飞来,将近霸颊,霸用手中所执的酒杯,轻轻格去。杯系铜制,但听得叮当一声,箭坠席前,军吏统皆变色,霸镇定如故,徐语军吏道:“苏茂带着客兵,来救此城,我料他粮食不足,所以一再挑战,幸图一胜。今我闭营休士,以逸待劳,便是不战屈人,指日可下了。”军吏似信非信,好容易俟至日暮,营外已无哗声,敌皆退尽。夜半有逻骑入报,谓茂建不得入城,奔往他方。霸拈须微笑道:“我已知他不能久持了。”军吏又请发兵往追,霸又笑道:“穷寇勿追,况在昏夜?料他亦无能为呢!”越宿由城中守将周诵,递到降书,霸慨然允降,与马武勒兵入城。周诵当然迎谒,不必絮述。惟周诵究是何人?为何不顾茂建,径来降汉?原来诵系周建兄子,与建有嫌,且因苏茂招来贼众,不守法度,徒耗粮食,城中积粟已罄,势必俱尽,因此拒绝茂建,决计降汉。惟刘纡本在城中,猝然闻变,亟率卫士数十骑,夺门出走,奔往西防,投依佼强。周建负创未愈,又恨兄子为变,怒不可遏,激动创痕,流血不止,就在途中毙命。茂走至下邳,与董宪合军。时盖延攻郯未克,顿兵城外,忽由平狄将军庞萌,起了歹意,竟嗾动军士,反袭延营。延猝不及防,仓皇走脱,北渡泗水,沈舟毁桥,方得截住庞萌。萌本为下江盗首,转依刘玄,玄令为冀州牧,使随谢躬同攻王郎,郎死后躬亦被戮,见前文。乃归降光武。平时颇知逊顺,为光武帝所信爱,尝谓托孤寄命,非萌莫属,因拜为平狄将军。知人则哲,惟帝其难之。至是与盖延共讨董宪,诏书独不及庞萌,萌暗里怀疑,且因延违诏无功,恐延嫁祸己身,所以遽叛。延具状奏闻,光武帝不禁大愤,且与诸将玺书道:“我尝称庞萌为社稷臣,卿等能勿笑我妄言否?老贼罪当族诛,愿卿等各厉兵秣马,会集睢阳,待我亲往督战。”这玺书颁发出去,随即启跸亲征,行抵蒙城,闻知彭城失陷,太守孙萌,为萌所执,几至被杀。还亏郡吏刘平,伏住太守身上,泣求代死,方得释免。光武帝不遑休息,留下辎重,竟率轻骑驰赴亢父。日已将暮,从臣奏请停跸,不得邀允,再驰越十余里,始至任城留宿。庞萌自号东平王,探悉车驾亲征,飞报董宪。宪令刘纡入兰陵,苏茂佼强,合助庞萌。萌亟移屯桃城,阻住车驾来路。桃城距任城仅六十里,总道御跸亲临,定有一场恶战,谁料待了三日,并无音响。不由的大惊道:“前闻汉帝远来,昼夜兼行,疾驰至数百里,今乃高坐任城,不发一兵,究是何意?真正令人不解呢!”乃与茂强等猛攻桃城,城中已知帝驾在迩,可以无恐,自然安心静守。萌连攻二十余日,仍不能下。忽由光武帝亲督大军,前来援应,车骑如云,驺从如雨,所有吴汉王常盖延马武王霸等百战良将,一齐会集,尽抵桃城。庞萌等望尘先怯,没奈何硬着头皮,率众迎敌,仿佛似卵敌石,如蛾扑火,不消半日,已经十死四五。苏茂佼强,引兵先溃,庞萌也落荒窜去。小子有诗咏道:

用人容易识人难,误把忠奸一例看,

犹赖庙谟能补过,叛臣一举便摧残。

桃城围解,光武帝入城犒赏,休军数日,复启行南下。欲知驾幸何地,且至下回再表。

----------

彭宠与耿况,同助光武,宠因功高赏薄,怏怏失望,且又为朱浮所激,卒至反戈,情迹虽似可原,然耿况不反,而宠独反,宠将何以自解乎?宠妻一妇人耳,不以大义劝夫,反且促成叛乱,祸生梦寐,衅起帷廧,其夫妇同死也宜哉!惟宠为逆,而光武讨之,子密既为宠奴,竟敢手刃其主,亦一逆也!光武明知其非义,乃封以侯爵,又以不义为名,不义可侯,谁愿守义?以视庆吾之得受侯封,其误尤甚。及秦丰伏诛,董宪未灭,刘纡以睢阳余孽,奔赴宪军,死灰复燃。盖延失计,马武又败,幸有智勇深沈之王霸,能战能守,谈笑却戎。光武帝录取人才,胜任者多,不胜任者少,此所以一失之彭宠,再失之庞萌,而终无碍于中兴也。

同类推荐
  • 提纲释义

    提纲释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问辨录

    问辨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人中画

    人中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续红楼梦未竟稿二十回

    续红楼梦未竟稿二十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二十四诗品

    二十四诗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通天圣主

    通天圣主

    何为境界?何为瓶颈?到了瓶颈,修为上不去,就是武决后遗症爆发了,总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状况,压制修为提升。无数位面,势力迭出,逆天武决更是多不胜数,然而,再逆天的武决也逃不过瓶颈二字。然而,一名自称为洛明的少年从深渊城内走出了,他自称----但凡武决后遗症,我都能根除,我是一名圣师。境界---炼气,驭宝,护体,御空,随心,上清,云清,太清,至尊,每一境界九级。
  • 修仙奇缘传一

    修仙奇缘传一

    陈鸿立本是山村郎中之后,偶遇奇缘,走上修仙之路,仙路漫漫,历尽艰辛。终成真仙。
  • 倾城纨绔毒女

    倾城纨绔毒女

    他在时,她不以为意,他走后,她才恍然,原来这些年的陪伴,早已让他成为了自己世界里的空气,他不在,自己连呼吸都觉得困难无比。
  • 武断九霄

    武断九霄

    那一缕幽雾再次降临世间,黑色的铁骑践踏着大地,山河被踏碎,黎民被虐杀,一代代的天骄再次被九幽之地收割……八荒道法即将再次被夺走!倔强少年,得神秘鱼骨,修成无上观想法,观真龙则得真龙体,观天穹则得苍穹道,没有悟不到,只有看不到!“看我十地九天灭神大阵!”“嗯,看到了!我也十地九天灭神大阵!”
  • 德伯家的苔丝(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德伯家的苔丝(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女主人公苔丝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中,家里靠一些小生意糊口。有一天,苔丝的父亲听说自己是古代贵族德伯的后裔,便要求女儿去一个自称也是德伯后裔的富老太婆家攀亲,希望能得到经济上的支援。但苔丝却在那里被老太婆的儿子亚历克诱奸。几年后,苔丝在她做工的奶牛场与牧师的儿子安奇尔·克莱尔相爱。新婚之夜,她把自己昔日的不幸向丈夫坦白。但是丈夫非但没有原谅她,还抛下她只身前往巴西发展事业。苔丝断了生计,加上父亲病故,她觉得自己有责任照顾家人的生活,而这时亚历克又对她百般纠缠,绝望中的苔丝只能被迫与道貌岸然的亚历克·德伯同居。
  • 伏狼

    伏狼

    “杀狼还是杀人,你选一个吧?”王三平接过枪却诡异的笑起来,“两个我都要!”一阵枪响,人尸和狼尸铺满地面。正在王三平几人自喜胜利时,背后的丛中窜出许多狼,这让几人措手不及,连忙扣动扳机,却没听到枪响,“坏了”王三平怕了,他好像明白了什么,呆在原地看着狼群缓缓靠近,念叨着“原来是这样,这群狼好算计,好算计”几人转瞬被撕成碎片,这群狼嚎叫着,是报信还是庆祝,背后的林中却伸出一只只枪口“老李,还好我们聪明,就知道这群人玩不过狼,关键还是要靠我们,哈哈”这人只顾高兴,却注意背后的林中闪出一只只狼影......
  • 穿越毒医之王爷慢慢宠

    穿越毒医之王爷慢慢宠

    一朝穿越成为了将军府的大小姐,却不想母亲早亡,父亲常年征战,大哥哥外出学习,二哥哥却残疾,家中蛇蝎心肠的继母想置她于死地,处处打压她与二哥哥,穿越过来,想像以前一样欺负我和哥哥,不可能,我会让你复出更惨痛的代价。唯一没有想到的就是遇见了一个死皮赖脸的王爷,每天都要被骚扰。好烦(?ó﹏ò?)!!!
  • 凤起苍穹:逆天宦妃

    凤起苍穹:逆天宦妃

    权倾天下的九千岁上官无绝娶丑颜女子为妻惊动天下,看戏之人聚集京城看这一盛大婚礼。盖头掀起之时,谁能告诉大家,为何丑颜变成右相柳尘枫。为要九千岁之位杀了左相一脉权倾朝野,看上满腹经纶温文儒雅的右相而强娶,为争权夺势而挟天子以令诸侯坐实了摄政王九千岁的身份。
  • 程太,别动武

    程太,别动武

    程润哲娶了擅长拳击的陆泱泱,他被第N次家暴后终于提出休妻,陆泱泱这时接到远在澳洲的拳馆的开业邀请函,她说离婚事宜等她回来再说。在澳洲她认识了时尚买手杜孟之,他对她对时尚感的敏锐感很感兴趣,希望陆泱泱能够考虑进军时尚圈。陆泱泱第一次知道自己除了拳击之外还可以有别的能做的事。两人从澳洲去到巴黎参加时装周,陆泱泱意外地充当了一回知名设计师的助理,也因此得知了杜孟之的另外一个身份,时尚教母的独子,财阀二代。杜孟之的身份让陆泱泱想到了程润哲,想到当初和程润哲在一起的缘由,她不想再和杜孟之相处下去,回到了国内,想要和程润哲签下他早就想签下的离婚协议书。可是程润哲突然改变了主意,原来陆泱泱和杜孟之在巴黎的合照被拍了下来,程润哲在网上看到了,他说他不想当一个别人眼中的失败者。陆泱泱不知道程润哲这是吃醋的表现,厌倦了什么事都是他单方面决定的生活。这次她主动提出离婚。杜孟之回国再次见到陆泱泱是在程润哲举办的酒会上。两人相见有些尴尬。陆泱泱在酒会上当众给程润哲下不了台,一时间震惊商界时尚圈。到底他们的婚姻还能否维持,当初一个在天一个在地的两个人是怎么走到一起结婚的。现在杜孟之的出现又会这对风雨飘摇的佳人制造怎样的麻烦?
  • 东晋佛教思想与文学研究

    东晋佛教思想与文学研究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先是依附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道术、玄学,至东晋时与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融合,影响遍及全国。当时,无论在文化或思想上,佛教逐渐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心灵之中。特别是佛教深入到士大夫阶层,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东晋文人的诗歌和文学创作。东晋的玄言诗、山水诗、佛理诗中都可以见到佛教的宗教理想和佛学理论独特的思维方式。佛经故事丰富的想象力,佛教宣扬的神通变化尤其是当时流行的观音感应故事,为中国古典小说带来了新的生命力,拓展了新的叙事领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