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49600000046

第46章 纳直言超迁张佚 信谶文怒斥桓谭

却说北匈奴一再求和,公卿等聚议纷纷,尚难解决。独司徒掾班彪,陈述己见,请光武帝暂与修和,并为草拟诏书,大略如下:

臣闻孝宣皇帝敕边守尉曰:“匈奴大国,多变诈,交接得其情,则却敌折冲;应对失其宜,则反为所欺。”今北匈奴见南单于来附,惧谋其国,故屡乞和亲;又远驱牛马,与汉合市,重遣名王,多所贡献,斯皆外示富强,以相欺诞也。臣见其贡益重,其国益虚;求和愈数,为惧愈多。然今既未获助南,则亦不宜绝北,羁縻之义,理无不答。谓可颇加赏赐,略与所献相当,明加晓告以前世呼韩邪郅支行事。报答之辞,必求适当,今立稿草并上曰:下文是代诏书口吻。“单于不忘汉恩,追念先祖旧约,欲修和亲,以辅身安国,计议甚高,为单于嘉之!往者匈奴数有乖乱,呼韩邪郅支,自相仇隙,并蒙孝宣帝垂恩救护,故各遣侍子,称藩保塞。其后郅支忿戾,自绝皇泽;而呼韩附亲,忠孝弥著。及汉灭郅支,遂保国传嗣,子孙相继。今南单于携众向南,款塞归命,自以呼韩嫡长,次第当立,而侵夺失职,猜疑相背,数请兵将,归扫北庭,策谋纷纭,无所不至。惟念斯言不可独听,又以北单于比年贡献,欲修和亲,故拒而未许,将以成单于忠孝之义。汉秉威信,总率万国,日月所照,皆为臣妾,殊俗百蛮,义无亲疏,服顺者褒赏,叛逆者诛罚,善恶之效,呼韩郅支是也。今单于欲修和亲,款诚已达,何嫌而欲率西域诸国,俱来献见!西域国属匈奴与属汉何异!单于数连兵乱,国内虚耗,贡物裁以通礼,何必献马裘!今赍杂缯五百匹,弓鞬丸一,矢四发,遗单于,又赐献马左骨都侯右谷蠡王,并匈奴官名。杂缯各四百匹,斩马剑各一。单于前言先帝时,所赐呼韩邪竽瑟箜筷皆败,愿复裁赐。念单于国尚未安,方厉武节,以战攻为务,竽瑟之用,不如良弓利剑,故未以赍。朕不爱小物,于单于便宜,所欲遣驿以闻。”

光武帝得书后,颇觉彪言有理,即照他所拟草诏,缮发出去,所有赏赐各物,亦俱如彪言。北匈奴受诏而去。会值沛太后郭氏,即废后。见二十一回。得病身亡,光武帝命从丰棺殓,使东海王强奉葬北邙。并使大鸿胪郭况子潢,得尚帝女淯阳公主,进潢为郎。亲上加亲,还是不忘故后的意思。且因东海王强去就有礼,加封鲁地,特赐虎贲旄头钟簴等物,徙封鲁王兴为北海王。兴系齐武王刘縯子,见前文。惟自东海王强以下诸兄弟,虽俱受王封,还是留居京都,未尝就国。当时诸王竞修名誉,广结交游,门下客多约数百,少亦数十人。王莽从兄王仁子磐,自莽被灭后,幸得免祸,家富如故,平时雅尚气节,爱士好施,著名江淮间。旋因游寓京师,与士大夫往来,名誉益盛,列侯公卿,喜与接谈,就是诸王邸中,亦常见王磐足迹。故伏波将军马援,有一侄女,嫁磐为妻。援却不甚爱磐,且闻他出入藩邸,愈为磐忧,尝与姊子曹训道:“王氏已为废族,为子石计,磐字子石。理应屏居自守,乃反在京浪游,妄求声誉,我恐他不免遭殃呢!”已而复闻磐子肃来往北宫,及王侯邸第,乃复语司马吕种道:“国家诸子并壮,不与立防,听令交通宾客,将来必起大狱!卿等须预先戒慎,免得株连!”观人不可谓不审,料事不可谓不明。吕种似信非信,总道诸王势大,可以无虞,因此将援言撇诸脑后,也在藩邸中奔走伺候,曲献殷勤。哪知郭氏殁后,便有人诣阙上书,说是王肃父子,漏网余生,反得为王侯宾客,终恐因事生乱,亟宜加防。光武帝览书生愤,便饬郡县收捕王肃父子,并及诸王宾佐,辗转牵引,系狱至千余人。吕种亦遭连坐,不禁悔叹道:“马将军真神人呢!”但祸已临头,嗟亦无及,就使没有甚么大罪,到此已玉石不分,无从辩诉。冤冤相凑,又出了一种杀人的巨案。从前刘玄败没,光武帝尝封玄子鲤为寿光侯。鲤记念父仇,迁怨刘盆子兄弟,因将盆子兄故式侯刘恭,乘间刺死。鲤与沛王辅友善,案情且连及沛王。故鲤坐罪下狱,沛王亦一同被系。光武帝恨上加恨,遂将王肃父子,并诸王宾客,相率处死。沛王系狱三日,经王侯等力为救请,才得释出,乃一并遣令归国,不得仍留京师。诸王奉诏,不得不入朝辞行,分道去讫。

皇太子庄,春秋渐高,留居东宫,光武帝欲为选师傅,辅导储君,因向群臣咨问,令他各举所知,太子舅阴识,已受封原鹿侯,官拜执金吾,群臣俱上言太子师傅,莫如阴侯。独博士张佚进说道:“今陛下册立太子,究竟为天下起见呢?还是为阴氏起见呢?为阴氏起见,阴侯原可为太子师傅;若为天下起见,应该选用天下贤才,不宜专用私亲!”光武帝点头称善,且顾语张佚道:“欲为太子置师傅,正欲储养君德,为天下计;今博士且能正朕,况太子呢?”当下拜佚为太子太傅,佚直任不辞,受职而退。还有太子少傅一缺,另任博士桓荣,各赐辎车乘马等物。荣沛郡人,资望比张佚为优,少时游学长安,师事博士朱普,习尚书学,家贫无资,佣食自给,十五年不归问家园。及朱普病殁,送丧至九江朱家,负土成坟,遂在九江寓居,教授生徒,多至数百人。王莽末年,天下大乱,荣怀藏经书,与弟子逃匿山谷,虽时常饥困,尚是讲学不辍。待乱事既平,乃复出游江淮,仍以教授为生。建武十九年,始得辟为大司徒掾属,年已六十有余。弟子何汤,为虎贲中郎将,在东宫教授尚书。光武帝尝问汤师事何人,汤以荣对,乃召荣入见,令他讲解尚书,确有特识,因即擢为议郎,亦使教授太子。寻复迁为博士,常在东宫留宿,朝夕讲经。太子庄敬礼不衰,及为太子少傅,荣已七十余岁,乃大会诸生,具列车马印绶,欢颜语众道:“今日得蒙厚恩,全由稽古得力,诸生可不加勉么?”以学术博取富贵,志趣亦卑,桓荣一得自矜,不足为训。越二年复改任太常,事见后文。

且说建武三十年仲春,光武帝命驾东巡,行至济南,从驾诸臣,俱表陈光武帝功德,宜就泰山行封禅礼,光武帝不许,毅然下诏道:

朕即位三十年,百姓怨气满腹,吾谁欺,欺天乎!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何事污七十二代之编录!若郡县远遣吏上寿,盛称虚美,必髡、令屯田。特诏。

诏书既下,群臣既不敢复言,待至光武帝东巡已毕,即奉驾还宫。好容易过了两载,已是建武三十二年,光武帝偶读《河图会昌符》,谶记书名。有云:“赤刘之九,会命岱宗。”不由的迷信起来,暗想前次东巡,群臣都劝我封禅,彼时我未见此书,还道封禅无益,所以驳斥。今谶文如此云云,莫非真要我行此古礼?乃命虎贲中郎将梁松等,按索河洛谶文,计得九世封禅,共三十六事。不知从何书查出。司空张纯等,即希旨上书,奏请封禅,略云:

自古受命而帝,治世之隆,必有封禅以告成功焉。《乐·动声仪》曰:动声仪,系《乐》纬篇名。“以雅治人,风成于颂。”

有周之盛,成康之间,郊祀封禅,皆可见也。《书》曰:“岁二月东巡狩,至于岱宗柴。”则封禅之义也。说得牵强。伏见陛下受中兴之命,平海内之乱,修复祖宗,抚存万姓,天下旷然,咸蒙更生,恩德云行,惠泽雨施,黎元安宁,夷狄慕义。《诗》曰:“受天之祜,四方来贺。”今摄提之岁,《尔雅》云:“太岁在寅,曰摄提格。”苍龙在寅,德在东宫,太岁号苍龙。宜及嘉时,遵唐帝之典,继孝武之业,以二月东巡狩,封于岱宗。明中兴,勒功勋,复祖统,报天神,禅梁父,祀地祇,传祚子孙,万世之基也。谨拜表上闻。

这书呈入,便蒙批准。未免自相矛盾。司空张纯,忙将汉武帝封禅旧例,纂辑成编,呈将进去。光武帝以汉武故事,尝有御史大夫从行,此次援照旧仪,就命纯比御史大夫,伴驾东出。择定二月初吉,启行出都,沿途仪仗,比前较盛。既到东岳,便柴望岱宗,封泰山,禅梁父,俱如汉武成制。惟刻石文,另行撰就,无非是歌功颂德的套话,小子无暇记录。但封禅礼告成以后,准备回銮,不料张司空骤然得病,医药罔效,延挨了三五日,一命呜呼。想是东岳请他修文去了。光武帝不免扫兴,当即拨司空从吏,护丧西归,自己亦匆匆还宫。惟既行封禅礼,不得不循例大赦,蠲免泰山郡一年田租,且改建武三十二年为中元元年。擢太仆冯鲂为司空,使继纯职。哪知司徒冯勤,也是一病不起,惹得光武帝越加懊怅,暂时不令补缺,直至孟冬时候,方授司隶校尉李欣为司徒。群臣尚壹意贡谀,竞言祥瑞,或谓京中有醴泉涌出,或谓都下有赤草丛生,就是四方郡国,也奏称甘露下降,说得百灵效顺,四海蒙庥。君有骄心,必有佞臣。一班公卿大夫,且上言天下清宁,祥符显庆,宜令太史撰集,传诸来世。还是光武帝虚灵不昧,未肯听许,所以史官只略载一二,不尽铺张。会值孟冬蒸祭,冬祭曰蒸,见《礼记》。光武帝使司空告祠高庙,先日颁诏云:

昔高皇帝与群臣约,非刘氏不王,吕太后贼害三赵,赵幽王友,赵恭王恢,赵隐王如意。专王吕氏。赖社稷之灵,禄产伏诛,天命几坠,危朝更安。吕太后不宜配食高庙,同祧至尊。薄太后母德慈仁,孝文皇帝贤明临国,子孙赖福,延祚至今。其上薄太后尊号曰高皇后,配食地祗,迁吕太后庙主于园,四时上祭,垂为永典,毋愆尔仪。

嗣是起明堂,筑灵台,作辟雍,又在北郊设立方坛,主祀地祗,略与南郊祭天坛相似,惟形式不同。费了若干工役,才得告成,乃宣布图谶,昭示天下。先是光武帝从强华言,援据赤伏符谶文,乃即帝位。见前文。及四方寇乱,依次削平,越觉得谶文不爽,迷信甚深,给事中桓谭,尝上书规谏道:

臣闻人情忽于见事,而贵于异闻。观先王之所记述,咸以仁义正道为本,非有奇怪虚诞之事。盖天道性命,圣人所难言也,自子贡以下,不得而闻,况后世浅儒,能通之乎?今诸巧慧小才伎数之人,增益图书,矫称谶记,以欺惑贪邪,诖误人主,焉可不抑远之哉!臣谭伏闻陛下穷折方士黄白之术,甚为明矣;而乃欲听纳谶记,又何误也!其事虽有时合,譬犹卜数只偶之类。陛下宜垂明听,发圣意,屏群小之曲说,述五经之正义,略雷同之俗语,详通人之雅谋,则不必索诸虚无,太平自庶几矣!臣自知愚戆,谨冒死上陈。

光武帝览疏,甚是不怿。及建筑灵台,择视地点,又欲决诸谶文,谭复极言谶文不经,光武帝大怒道:“桓谭非圣不法,罪当处死!”谭不胜惊惧,叩头流血,方蒙宽宥,惟尚降谭为六安郡丞。谭怏怏就道,得病即死,年已七十余岁。何不早去?又有大中大夫郑兴,因光武帝语及郊祀,拟从谶文取断,兴直答道:“臣不览谶文。”光武帝作色道:“卿不览谶文,莫非不信谶么?”兴慌忙叩谢道:“臣素愚昧,书多未读,并非不信谶文。”光武帝方才无语,但终不留任内用。后来兴被侍御史讦奏,说他出使成都时,私买奴婢,应该加罪,遂谪兴为莲勺令。兴赴任后,正欲缮修城郭,以礼教民,又奉朝命免官,归老开封原籍。兴素好古学,尤通《左氏周官》,善长历数,如杜林桓谭诸人,往往向兴问业,取承意旨,故世言《左氏春秋》,多半宗兴学说。兴归里后,但至阌乡授徒,三公屡加征辟,不肯复起,得以寿终。识见比桓谭为高。子众能承父学,下文自有交代。

未几已是中元二年,光武帝已六十三岁,还是昧爽视朝,日昃乃罢,暇时辄召入公卿郎将,与谈经义,至夜静方才就寝。皇太子庄,常伺间进言道:“陛下明若禹汤,独不似黄老养性,未免过劳,愿从此颐养精神,优游自适。”光武帝摇首道:“我乐为此事,并不觉疲劳呢!”话虽如此,究竟年老力衰,不堪烦剧,竟于中元二年二月间,染病日剧,在南宫前殿中,寿毕归天。总计光武帝在位,共三十三年,起兵舂陵,迭经艰险,终能光复旧物,削平群雄,可见他智勇深沉,不让高祖。至天下已定,务用安静,退武臣,进文吏,明慎政体,总揽权纲。并且崇尚气节,讲求经义,耳不听郑声,手不持玩好,与王侯等持盈保泰,坐致太平,比那高祖谩骂儒生,诛夷功臣,纵吕后祸刘,实是相差得多哩!也是确评。惟妻妾易位,嫡庶乱序,嬖幸梁松,薄待马援,晚年尚迷信图谶,侈志东封,这虽是瑕不掩瑜,免不得有伤盛德呢!小子有诗咏道:

郁葱佳气早呈祥,帝业重光我武扬;

三十三年膺大统,功多过少算明王。

苏伯阿善望气顾视舂陵乡,尝叹语云:“气佳哉,郁郁葱葱然!”

光武帝崩,太子庄当然嗣位,是为孝明皇帝。欲知明帝即位情形,待至下回再详。

----------

光武帝惩诸王之滥交,并令就国,乃慎选太子师傅,为储养计。阴识本太子母舅,原不宜为太子师,张佚斥群臣之谬论,请择用天下贤才,议固近是,乃其后居然自任,未闻有至德要道,进勖东宫,岂太子果不必指导欤?《后汉书》不为张佚列传,想因其无行可述,故略而不详。至少傅桓荣,独详为记载,有褒美意,但观其夸示诸生,称为稽古之力,但亦一借学沽名,骏而不醇。荣且如此,佚更可知,光武之因言举人,得毋为佚所欺乎?桓谭以善琴干进,尤不足道;及论图谶之不经,却是持正之谈。彼郑兴之学识,较谭为优,而光武帝俱斥而远之,亦思依谶东封,有何效益。匝月而张纯病死,逾年而车驾宾天,谶语果可信耶?不可信耶?光武邈矣!后之人幸勿过事迷信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悬疑故事

    悬疑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妃起一脚:王爷靠边站

    妃起一脚:王爷靠边站

    夏日炎炎,炽热的太阳烘烤着大地,热浪一层高过一层,也带来了新的夏日潮流。在温度居高不下的情况下,美眉们夏装的showtime来临了。“夕夕,这件衣服好看吧?”姜艺拿着新买的衣服在身上左右比划着。“恩恩,还行还行。”林夕夕瞟了一眼后说道,今年最流行的款式当然漂亮。“喂,拜托,你看都没看,就说还行。”姜艺无奈的说道,评价的一点都不认真,估计连颜色都没看清楚。……
  • 腹黑少爷霸上呆萌小女生

    腹黑少爷霸上呆萌小女生

    方寒轩少爷的惊天一吻,让樱花家族的大小姐成了花灵高中女生的嫉妒对象,幻凯集团的总裁方寒轩少爷就此爱上了樱花沫儿
  • 空灵之殇

    空灵之殇

    莫灵抬眼望了一眼,怒气瞬间蔓延到脸上。窗外,站着一个男孩。穿着一件黑色的风衣,几乎融进了夜色里。月光洒在他银色的长发上,如同一道明媚柔和的光路。他目光直直地望着躺在床上的莫灵。莫灵看了看宿舍其他安睡如常的姐妹,然后轻身下了床,走出了宿舍……
  • 重生之嫡女谋婚

    重生之嫡女谋婚

    她本是墨府嫡女,却因错信他人,悔恨一生继母诱骗,夺了她的嫁妆;继姐陷害,抢了她的地位李代桃僵,眼睁睁地看着心仪的男子另娶她人而她,却被迫沦为六旬老人的冲喜对象浴火重生,满怀着刻骨仇恨的她竟然回到了三年前斗继母,斗庶姐,斗恶人,斗小三,阴谋诡计,明争暗夺且看她如何改写命运,报仇雪恨,抢回所有属于她的一切!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十倍还之!想抢我的嫁妆,我要让你身无分文,比做乞丐还要悲惨!想抢我的男人,我要让你终生不嫁,比当尼姑还要冷清!
  • 我是猫

    我是猫

    《我是猫》是日本“国民大师”夏目漱石的代表成名作,对日本文学有着极深远的影响。《我是猫》的写作角度很新颖,从一只猫的视角来观察身边的人和事。这只猫生活在一个教师家中,见识了形形色色各种文人:没心没肺无厘头,唯恐天下不乱的迷亭;古板又一丝不苟,有点不知变通的寒月;理想主义,空有理论不实践的独仙……当然还有猫咪的主人,迂腐没耐心,做事三分钟热度,自命清高的苦沙弥。在猫的眼里,这些人聚在一起成天讨论些没意义的事情,不满现实,也就只会抱怨,像苦沙弥,被私塾的学生恶作剧整得苦不堪言,被邻居嘲笑,却都无可奈何。
  • 至尊妖娆之血瞳魔后

    至尊妖娆之血瞳魔后

    苍穹大陆是个充满魔幻的地方,有吃人的丧尸,一蹦一跳的僵尸,美貌无比的吸血鬼,更有修真者,炼药师,魔法师等等,简单点说,这就是个弱肉强食,强者为尊的世界。苍穹无极之地,火山之底的冰棺中沉睡了一个女子,乃是上古创世主冰女。倾城妖娆,第二代纯种吸血鬼公主,因被亲生母亲,血族的真祖设计,一朝被害,魂穿异世。得知所有的一切,包括自己,都是一个笑话,她心死,神伤,愤怒,弥留之际立下惊天血誓,如有来世,斩情绝爱,绝不再不相信任何一人。当强大的灵魂与完美的身体所契合,开启上古神器戒指,炼灵药,得兽典,修真经,召唤万兽,妖娆之名震惊苍穹。面对神界大军,她平静如水“我可以创造出这个世界,我亦可以毁了它!”面对阴谋诡计,她冷眼看戏“夺我食者,必杀之!”传闻他冷冽无情,身边从未出现过女人,胆敢接近他的女人,都会死不瞑目。但是事实是这样的,“妖妖,不许不爱我,不许看别的男人,就算是女人也不行。”传闻他嗜血如命,杀人如同踩死一只蚂蚁,靠近他的人,都会生不如死。但是事实是这样的,“我就是厚脸皮,妖妖叫我往东,我绝不往西,妖妖叫我杀人,我绝不抓鸡。”传闻她断情绝爱,敢纠缠她的男人,都会遭受非人的痛苦。其实事实是这样的,“大哥,大爷,我求你不要再跟着我了好不好?”传闻她乃恶魔转世,吃人肉,喝人血,见过她的人,都会被生生吓死。其实事实是这样的,妖娆的脸庞,妩媚的身体,见过她的不管男女,都会迷得神魂颠倒。男主语录“娘子就是用来追的,厚脸皮,不要脸,都不要紧,只要能让她接受自己,就算用什么阴谋阳谋,毁天灭地,本尊都在所不惜!”女主语录“我从来不知一个人的脸皮可以厚成这样,既然你在我内心占据了一席之地,那就别再想出去了!”本文男主乃是霸道冰山,嗜血如命型,上的了厅堂,下得了厨房,斗的过六界,泡的了老婆,简单点就是腹黑无敌忠犬一枚。醉醉本着一生一世一双人的原则,这本也是一对一,无敌宠文,男女身心干净。醉醉语录;醉醉我是水晶心,如有不喜,敬请绕道,【本书纯属原创,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如有抄袭,我也无辙】
  • 弱妾

    弱妾

    燕王府中侍妾若干,个个如狼似虎,都削尖了脑袋沾着满手血腥踩着他人的肩膀死命往上爬,懦弱得连排行都没有的苏红茶生来就是被人踩遭人戏弄嘲笑的受气包,终遭恶妾算计,被大夫人毒打而死。当苏红茶再次睁开眼,眸中闪过的却是睿智的光。她知道,在这弱肉强食的世界,要么是奋起杀出一条血路,要么就是无声无息的灭亡。她的选择是——王府里,接二连三的,四夫人中毒,五夫人遭蛇咬,六夫人被人剥光了衣…所有迹象都指向大夫人,结果,大夫人被赐死,她因有功而被提拔。被提拔并不是她的最终目的——赏花宴上,浓妆艳抹的女子正准备东施效颦地跳一曲霓裳舞,谁知一跤摔到了太子脚前,太子看到那张花痴脸,一脸厌恶,“不知死活的白痴,滚!”她痛哭流涕:“太子殿下,妾身仍忘不了你,让妾身再多看一眼…”太子极力忍住狂吐的冲动,吼:“燕王,让她从此消失在我面前…”燕王像赶狗一样轰人。女子伤心欲绝。出了大门,却笑得欢畅,溜得比兔子还快。片段一: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男子扶着花枝,倨傲的抬起头,“说吧,今晚穿得如此光鲜,是不是你那病殃子夫君不能满足你,又想来勾引我?”女子摘下花枝一折为二,笑嘻嘻道:“别老往自己脸上贴金,种马要让种马来配,人怎么会勾引种马呢……”片段二:一个慵懒而又狂放的男子半眯着双眼听人汇报,忽然挑眉动容,“什么?她又敢与人成亲?”下属惊骇,垂下头身如筛糠。慵懒男子喃声低语:“那个小骗子,胆敢骗我…”他突然笑得不怀好意,“走!大家随本王抢亲去!那贼丫不听话,给我抢回来重打屁股三十大板!”三王争夺,权谋天下,天地为媒,江山为聘,前世今生,只为那红颜一笑。推荐好友新文:《霸权皇后》《七小姐》《囚妻》在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使用的名称为《弱妾当家》
  • 老板忠告员工

    老板忠告员工

    美国《时代周刊》杂志资深记者惠德曼·丹尼斯用了大约一年多的时间先后采访了一百个知名企业的老板和总裁,征求他们对员工或部属的看法、期望和要求,并请他们以老板的身份以及对企业、对员工前途高度负责的心态,给员工提出善意的忠告、真挚的嘱托和殷切的寄语,当然还有一些话头话尾的警示,一些明里暗里的戒则,一些深中肯綮的劝勉。这些话差不多是每一个老板对员工一直想吐露的心声,其中有些内容是老板们讳莫如深的。
  • 鲁迅文选

    鲁迅文选

    鲁迅先生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是崇高的,他的文章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深刻的思想洞察力和锐利的社会批判力。这本《鲁迅文选》是“经典纸阅读”系列丛书之一部,收录了鲁迅先生美文、随笔、杂论、文论等作品六十余篇。编排上精要突出,脉络清晰,对于读者了解鲁迅先生的作文和为人大有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