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51300000045

第45章 迟取券毛烈赖原钱 失还魂牙僧索剩命(1)

诗云:

一陌金钱便返魂,公私随处可通门。鬼神有德开生路,日月无光照覆盆。

贫者何缘蒙佛力?富家容易受天恩。早知善恶多无报,多积黄金遗子孙。

这首诗乃是令狐譔所作。他邻近有个乌老,家资巨万,平时奸贪不义。死去三日,重复还魂。问他缘故,他说:死后亏得家里广作佛事,多烧楮钱,冥官大喜,所以放还。令狐譔闻得,大为不平道:“我只道只有阳世间贪官污吏受财枉法,卖富差贫,岂知阴间也自如此?”所以做这首诗。后来冥司追去,要治他谤讪之罪。被令狐譔是长是短,辨析一番。冥司道他持论甚正,放教还魂,仍追乌老置之地狱。盖是世间没分剖处的冤枉,尽拼到阴司里理直。若是阴司也如此糊涂,富贵的人只消作恶造业,到死后吩咐家人多做些功果,多烧些楮钱,便多退过了,却不与阳间一样没分晓?所以令狐生不伏,有此一诗。其实阴司报应一毫不差的。

宋淳熙年间,明州有个夏主簿,与富民林氏共出本钱,买扑官酒坊地店,做那沽拍生理。夏家出得本钱多些,林家出得少些。却是经纪营运,尽是林家家人主当,夏家只管在里头照本算帐,分些干利钱。夏主簿是个忠厚人,不把心机提防,指望积下几年,总收利息。虽然零碎支动了些,笼统算着,还该有二千缗钱多在那里。若把银算,就是二千两了。去到林家取讨时,林家在店管帐的共有八个,你推我推,只说算帐未清,不肯付还。讨得急了两番,林家就说出没行止话来道:“我家累年价辛苦,你家打点得自在钱,真不知钱在那里哩!”

夏主簿见说得蹊跷,晓得要赖他的,只得到州里告了一状。林家得知告了,笑道:“我家将猫儿尾拌猫饭吃,拼得将你家利钱折去了一半,官司好歹是我赢的。”遂将二百两送与州官。连夜叫八个干仆,把簿籍尽情改造,数目字眼多换过了。反说是夏家透支了,也诉下状来。州官得过了贿赂,那管青红皂白?竟断道:夏家欠林家二千两。把夏主簿收监追比。

其时郡中有个刘八郎,名元,人叫他做刘元八郎,平时最有直气。见了此事,大为不平,在人前裸臂揎拳的嚷道:“吾乡有这样冤枉事!主簿被林家欠了钱,告状反致坐监。要那州县何用?他若要上司去告,指我作证,我必要替他伸冤理枉。等林家这些没天理的,个个吃棒。”到一处嚷一处。

林家这八个人,见他如此行径,恐怕弄得官府知道了,公道上去不得,翻过案来。商量道:“刘元八郎是个穷汉,与他些东西,买他口静罢。”就中推两个有口舌的,去邀了八郎,到旗亭中坐定。八郎问道:“两位何故见款?”两人道:“仰慕八郎义气,敢此沽一杯奉敬。”酒中说起夏家之事。两人道:“八郎不要管别人家闲事,且只吃酒。”洒罢,两人袖中摸出官券二百道来,送与八郎道:“主人林某,晓得八郎家贫,特将薄物相助。以后求八郎不要多管。”八郎听罢,把脸儿涨得通红,大怒起来道:“你每做这样没天理的事!又要把没天理的东西赃污我!我就饿死了,决不要这样财物。”叹一口气道:“这等看起来,你等财多力大,夏家这件事,在阳世间不能够明白了。阴间也有官府,他少不得有剖雪处。且看,且看。”忿忿地叫酒家过来问道:“我每三个吃了多少钱钞?”酒家道:“算该一贯八百文。”八郎道:“三个同吃,我该出六百文。”就解一件衣服,到隔壁柜上解当了六百文钱,付与酒家。对这两人拱拱手道:“多谢携带。我是清白汉子,不吃这样不义无名之酒。”大踏步竟自去了。两个人反觉没趣,算结了酒钱,自散了。

且说夏主簿遭此无妄之灾,没头没脑的被贪赃州官收在监里。一来是好人家出身,不曾受惯这苦;二来被别人少了钱,反关在牢中,心中气蛊。染了牢瘟,病将起来。家属央人保领,方得放出,已病得八九分了。临将死时,吩咐儿子道:“我受了这样冤恨,今日待死。凡是一向扑官酒坊公店,并林家欠钱帐目,与管帐八人名姓,多要放在棺内,吾替他地府申辨去。”才死得一月,林氏与这八个人,陆陆续续尽得暴病而死。眼见得是阴间状准了。

又过一个多月,刘八郎在家,忽觉头眩眼花,对妻子道:“眼前境界不好,必是夏主簿要我做对证,势必要死。奈我平时没有恶业,对证过了,还要重生。且不可入殓。三日后不还魂,再作道理。”果然死去。

两日,活将转来,拍手笑道:“我而今才出得这口恶气!”家人问其缘故。八郎道:“起初见两个公吏,邀我去。走够百来里路,到了一个官府去处,见一个绿袍官人在廊房中走出来。仔细一看,就是夏主簿。再三谢我道:‘烦劳八郎来此。这里文书都完,只要八郎略一证明,不必忧虑。’我抬眼看见丹墀之下,林家与八个管帐人共顶着一块长枷,约有一丈五六尺长,九个头齐齐露出在枷上。我正要消遣他,忽报王升殿了。吏引我去见过。王道:‘夏家事已明白,不须说得。旗亭吃酒一节,明白说来。’我供道:‘是两人见招饮酒,与官会二百道,不曾敢接。’王对左右叹道:‘世上却有如此好人,须商议报答他。可检他寿来算。’吏禀:‘他该七十九岁。’王道:‘穷人不受钱,更为难得。岂可不赏?添他阳寿一纪。’就着元追公吏,送我回家。出门之时,只见那一伙连枷的人,赶入地狱里去了。必然细细要偿还他的,料不似人世间葫芦提。我今日还魂,岂不快活也!”后来此人整整活到九十一岁,无疾而终。可见阳世间有冤枉,阴司事再没有不明白的。

只是这一件事,阴报虽然明白,阳世间欠的钱钞到底不曾显还得,未为大畅。而今说一件阳间赖了,阴间断了,仍旧阳间还了,比这事说来好听。

阳世全凭一张纸,是非颠倒多因此。岂似幽中业镜台,半点欺心没处使。

话说宋绍兴年间,庐州合江县赵氏村有一个富民,姓毛,名烈。平日贪奸不义,一味欺心,设谋诈害。凡是人家有良田美宅,百计设法,直到得上手才住。挣得泼天也似人家,心里不曾有一毫止足。看见人家略有些小衅隙,便在里头挑唆,于中取利。没便宜不做事。其时昌州有一个人,姓陈,名祈,也是个狠心不守分之人,与这毛烈十分相好。你道为何?只因陈祈也有好大家事。他一母所生,还有三个兄弟,年纪多幼小。只是他一个年纪长成,独掌家事。时常恐怕兄弟们大来,这家事须四分分开,要趁权在他手之时,做个计较,打些偏手,讨些便宜。晓得毛烈是个极有算计的人,早晚用得他着,故此与他往来交好。毛烈也晓得陈祈有三个幼弟,却独掌着家事,必有欺心毛病,他日可以在里头看景生情,得些渔人之利。所以两下亲密,语话投机,胜似同胞一般。

一日,陈祈对毛烈计较道:“吾家小兄弟们,渐渐长大,少不得要把家事四股分了。我枉替他们白做这几时奴才,心不甘伏。怎么处?”毛烈道:“大头在你手里,你把要紧好的藏起了些不得?”陈祈道:“藏得的藏了,田地是露天盘子,须藏不得。”毛烈道:“只要会计较,要藏时田地也藏得。”陈祈道:“如何计较藏地?”毛烈道:“你如今只推有什么公用,将好的田地卖了去,收银子来藏了,不就是藏田地一般?”陈祈道:“祖上的好田好地,又不舍得卖掉了。”毛烈道:“这更容易。你只拣那好田地,少些价钱,权典在我这里。目下拿些银子去用用,以后直等你们兄弟已将见在田地四股分定了,然后你自将原银,在我处赎了去,这田地不多是你自己的了?”陈祈道:“此言诚为有见。但你我虽是相好,产业交关,少不得立个文书。也要用着个中人才使得。”毛烈道:“我家出入银两,置买田产,大半是大胜寺高公做牙侩。如今这件事,也要他在里头做个中见罢了。”陈祈道:“高公我也是相熟的。我去查明了田地,写下了文书,去要他着字便了。”

原来这高公,法名智高,虽然是个僧家,倒有好些不象出家人处。头一件是好利,但是风吹草动,有些个赚得钱的所在,他就钻的去了。所以囊钵充盈,经纪惯熟。大户人家做中做保,倒多是用得他着的,分明是个没头发的牙行。毛家债利出入,好些经他的手;就是做过几件欺心事体,也有与他首尾过来的。陈祈因此央他做了中,将田立券,典与毛烈。因要后来好赎,十分不典他重价钱,只好三分之一,做个交易的意思罢了。陈祈家里田地广有,非止一处。但是自家心里贪着的,便把来典在毛烈处做后门。如此一番,也累起本银三千多两了。其田足值万金,自不消说。毛烈放花作利,已此便宜得多了。只为陈祈自有欺心,所以情愿把便宜与毛烈得了去。

以后陈祈母亲死过,他将见在户下的田产分做四股。把三股分与三个兄弟,自家得了一股。兄弟们不晓得其中委曲,见眼前分得均平,多无说话了。

过了几时,陈祈端正起赎田的价银,径到毛烈处取赎。毛烈笑道:“而今这田,却不是你独享的了?”陈祈道:“多谢主见高妙。今兄弟们皆无言可说,要赎了去自管。”随将原价一一交明。毛烈照数收了,将进去交与妻子张氏藏好。

此时毛烈若是个有本心的,就该想着出的本钱原轻,收他这几年花息,便宜多了。今有了本钱,自该还他去,有何可说?谁知狠人心性,却又不然。道这田总是欺心来的,今赎去独吞,有好些放不过。他就起个不良之心,出去对陈祈道:“原契在我拙荆处。一时有些身子不快,不便简寻。过一日还你罢。”陈祈道:“这等,写一张收票与我。”毛烈笑道:“你晓得我写字不大便当,何苦难我?我与你甚样交情,何必如此?待一二日间翻出来,就送还罢了。”陈祈道:“几千两往来,不是取笑。我交了这一主大银子,难道不要讨一些把柄回去?”毛烈道:“正为几千两的事,你交与我了,又好赖得没有不成?要什么把柄?老兄忒过虑了。”陈祈也托大,道是毛烈平日相好,其言可信,料然无事。

隔了两日,陈祈到毛烈家去取前券。毛烈还推道一时未寻得出。又隔了两日去取,毛烈躲过,竟推道不在家了。如此两番,陈祈走得不耐烦,再不得见毛烈之面,才有些着急起来。走到大胜寺高公那里去商量,要他去问问毛烈下落。高公推道:“你交银时,不曾通我知道,我不好管得。”陈祈没奈何,只得又去伺候毛烈。一日撞见了,好言与他取券。毛烈冷笑道:“天下欺心事,只许你一个做?你将众兄弟的田,偷典我处,今要出去自吞。我便公道欺心,再要你多出两千,也不为过。”陈祈道:“原只典得这些,怎要我多得?”毛烈道:“不与我,我也不还你券,你也管田不成。”陈祈大怒道:“前日说过的玩话,怎倒要诈我起来?当官去说,也只要的我本钱。”毛烈道:“正是,正是。当官说不过时,还你罢了。”陈祈一忿之气,归家写张状词,竟到县里告了毛烈。

同类推荐
  • 注解伤寒论

    注解伤寒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连城璧外编

    连城璧外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王文端公集

    王文端公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方广普贤所说经

    大方广普贤所说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坚意经

    佛说坚意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明伦汇编人事典患难部

    明伦汇编人事典患难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混在历史的穿越者

    混在历史的穿越者

    回到战国时代,不懂争霸的陆山只想随波逐流,过自己的日子,但是人在乱世中,半点不由人,有些人总是会锋芒毕露,帮赢政打下了天下,他居然要拿自己炼丹。既然你不仁,就别怪我不义。你的天下还是交出来吧。
  • 命中注定就是你

    命中注定就是你

    她(林雨馨)清纯善良他(陆文轩)腹黑霸道再在一次签约仪式上她被前男友有意陷害,她意外的闯进了他的生活,那次一别,她原本以为两个不同世界的人永远都不可能相交在一起,可一个月以后一个前来复仇的他意外成了他的老板,他向她隐瞒了身份,但是他也会百般的对她好,好到为她做什么都心甘情愿。就是这样的一个特别的女孩,让他这一个不进女色的冷血总裁慢慢的变成了一个正常人,为她吃醋,为她疯狂,为她做一切他没有做过的事。可是仇恨一直占据他的内心,当她接受他的时候,可她摇身一变成了她仇人的女儿。但是他现在已经报了仇,他爱她,她也爱他,但它恨他,她也恨他。他的一句经典名言,“就算我们相互折磨一辈...
  • 异世幸存者

    异世幸存者

    多年前,一场所谓的“天选”运动让所有的非异能者身处险境。他们不得不在新的星球安身立命,偏居一隅。某一天,柳未珂突然发现自己能识人过去,预见未来,而越来越多的异能人也在周围出现。那在暗中窥视的人如蛆附骨,如影随形,新的危险已然再度降临。
  • 神界天书

    神界天书

    张浪无意间捡到一本神界天书,然后说出了悔恨终生的一句话。“啥神界天书,一个字都没有,骗鬼的吧?!”……然后莫名其妙拥有了“骗鬼术”神级功法的张浪就这么死了,更是于阴间投胎到了另一个世界。从此神界天书上陆陆续续的出现了更多奇葩的神级功法……扇人耳光时领悟了“扇必中”神功,就算仙人当面也要结结实实的挨上一耳光。骂街时领悟了“猪字咒”神功,言出法随,只要骂出一个猪字,对方立刻变成猪。感慨曾经时领悟了“次元召唤术”,随手召唤出七个葫芦娃。……特么的,这就是神级功法?还能不能再坑一点?!!!!
  • 网游之极品保镖

    网游之极品保镖

    一本不错的网游小说
  • 白雪皑皑

    白雪皑皑

    如果没有奶奶的存在,我是必定要怀疑父亲是不是我的生身父亲、母亲是不是我的生身母亲。好在,奶奶不会是假的,自然她唯一的儿子、我的父亲也不会是假的了。但是,即便这样,怀疑自己到底是不是路边捡来的孩子依然占据了我不多的童年记忆。带着这个困惑了许久的问题,我从很早就开始了“偷窥”父亲的行径。父亲有写日记的习惯,这个习惯大约从他读高中开始,他喜欢记日账的习惯则是他成家后开始的。我第一次偷看到父亲的日记那年六岁,那时候家里订有《小说月报》《人民文学》《小说选刊》,对了,还有《知音》《海外文摘》和《故事会》,当然,还有报纸,从上到下的各种日报。
  • 鹤唳华亭(罗晋、李一桐主演)

    鹤唳华亭(罗晋、李一桐主演)

    热剧《鹤唳华亭》原著小说,罗晋、李一桐主演。吴绫蜀锦,绮年玉貌,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幼失所恃,兄弟阋墙,父子相忌,君臣倒戈。权力之下,何枝可依?离恨之间,何情可托?遇上你,并非我之所愿。既已遇上,就请你点一盏灯来,为我照亮这丛锦绣地狱。到那时,也许我可以同你,在暮春时节,携手登上南山。 去看杂花生树,去看群莺乱飞。去听那鹤唳的声音,看它们蹈碎琉璃般的水面,振翅飞入青天。
  • 同治中兴:中国保守主义的最后抵抗

    同治中兴:中国保守主义的最后抵抗

    本书是已故美国耶鲁大学教授芮玛丽一部有影响的专著。详尽叙述了晚清政府的中央及地方官员为“同治中兴”(1862-1874)、挽救腐败清王朝的种种努力和实行的各种措施,其中包括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外交各个方面。并且阐释了“中兴”所依据的社会历史条件,揭示了中兴“几乎成功”的内在机制和最终失败的原因。其观点虽争议很大,但颇有独到之处。
  • 潜虚

    潜虚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