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52800000007

第7章 论语八佾(2)

③奥:这里指屋内位居西南角的神。

④灶:这里指灶旁管烹饪做饭的神。

⑤天:以天喻君,一说天即理。

【译文】

王孙贾问道:“(人家都说)与其奉承奥神,不如奉承灶神。这话是什么意思?”孔子说:“不是这样的。如果得罪了天,那就没有地方可以祷告了。”

【评析】

从表面上看,孔子似乎回答了王孙贾的有关拜神的问题,实际上讲出了一个深奥的道理。这就是:地方上的官员如灶神,他直接管理百姓的生产与生活,但在内廷的官员与君主往来密切,是得罪不得的。

【原文】

3.14 子曰:“周监①于二代②,郁郁③乎文哉,吾从周。”

【注释】

①监:音jiàn,同鉴,借鉴的意思。

②二代:这里指夏代和周代。

③郁郁:文采盛貌。丰富、浓郁之意。

【译文】

孔子说:“周朝的礼仪制度借鉴于夏、商二代,是多么丰富多彩啊。我遵从周朝的制度。”

【评析】

孔了对夏商周的礼仪制度等有深入研究,他认为,历史是不能割断的,后一个王朝对前一个王朝必然有承继,有沿袭。遵从周礼,这是孔子的基本态度,但这不是绝对的。在前面的篇章里,孔子就提出对夏、商、周的礼仪制度都应有所损益。

【原文】

3.15 子入太庙①,每事问。或曰:“孰谓鄹②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注释】

①太庙:君主的祖庙。鲁国太庙,即周公旦的庙,供鲁国祭祀周公。

②鄹:音zōu,春秋时鲁国地名,又写作“陬”,在今山东曲阜附近。“鄹人之子”指孔子。

【译文】

孔子到了太庙,每件事都要问。有人说:“谁说此人懂得礼呀,他到了太庙里,什么事都要问别人。”孔子听到此话后说:“这就是礼呀!”

【评析】

孔子对周礼十分熟悉。他来到祭祀周公的太庙里却每件事都要问别人。所以,有人就对他是否真的懂礼表示怀疑。这一段说明孔子并不以“礼”学专家自居,而是虚心向人请教的品格,同时也说明孔子对周礼的恭敬态度。

【原文】

3.16 子曰:“射不主皮①,为力不同科②,古之道也。”

【注释】

①皮:皮,用善皮做成的箭靶子。

②科:等级。

【译文】

孔子说:“比赛射箭,不在于穿透靶子,因为各人的力气大小不同。自古以来就是这样。”

【评析】

“射”是周代贵族经常举行的一种礼节仪式,属于周礼的内容之一。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射箭,只不过是一种比喻,意思是说,只要肯学习有关礼的规定,不管学到什么程度,都是值得肯定的。

【原文】

3.17 子贡欲去告朔①之饩羊②。子曰:“赐也!尔爱③其羊,我爱其礼。”

【注释】

①告朔:朔,农历每月初一为朔日。告朔,古代制度,天子每年秋冬之际,把第二年的历书颁发给诸侯,告知每个月的初一日。

②饩羊:饩,音xì。饩羊,祭祀用的活羊。

③爱:爱惜的意思。

【译文】

子贡提出去掉每月初一日告祭祖庙用的活羊。孔子说:“赐,你爱惜那只羊,我却爱惜那种礼。”

【评析】

按照周礼的规定,周天子每年秋冬之际,就把第二年的历书颁给诸侯,诸侯把历书放在祖庙里,并按照历书规定每月初一日来到祖庙,杀一只活羊祭庙,表示每月听政的开始。当时,鲁国君主已不亲自去“告朔”,“告朔”已经成为形式。所以,子贡提出去掉“饩羊”。对此,孔子大为不满,对子贡加以指责,表明了孔子维护礼制的立场。

【原文】

3.18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译文】

孔子说:“我完完全全按照周礼的规定去事奉君主,别人却以为这是诌媚呢。”

【评析】

孔子一生要求自己严格按照周礼的规定事奉君主,这是他的政治伦理信念。但却受到别人的讥讽,认为他是在向君主谄媚。这表明,当时的君臣关系已经遭到破坏,已经没有多少人再重视君臣之礼了。

【原文】

3.19 ①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注释】

①定公:鲁国国君,姓姬名宋,定是谥号。公元前509~前495年在位。

【译文】

鲁定公问孔子:“君主怎样使唤臣下,臣子怎样事奉君主呢?”孔子回答说:“君主应该按照礼的要求去使唤臣子,臣子应该以忠来事奉君主。”

【评析】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这是孔子君臣之礼的主要内容。只要做到这一点,君臣之间就会和谐相处。从本章的语言环境来看,孔子还是侧重于对君的要求,强调君应依礼待臣,还不似后来那样:即使君主无礼,臣下也应尽忠,以至于发展到不问是非的愚忠。

【原文】

3.20 子曰:“《关睢》①,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注释】

①《关睢》:睢,音jū。这是《诗经》的第一篇。此篇写一君子“追求”淑女,思念时辗转反侧,寤寐思之的忧思,以及结婚时钟鼓乐之琴瑟友之的欢乐。

【译文】

孔子说:“《关睢》这篇诗,快乐而不放荡,忧愁而不哀伤。”

【评析】

孔子对《关睢》一诗的这个评价,体现了他的“思无邪”的艺术观。《关睢》是写男女爱情、祝贺婚礼的诗,与“思无邪”本不相干,但孔子却从中认识到“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庸思想,认为无论哀与乐都不可过分,有其可贵的价值。

【原文】

3.21 哀公问社①于宰我,宰我②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③。”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注释】

①社:土地神,祭祀土神的庙也称社。

②宰我:名予,字子我,孔子的学生。

③战栗:恐惧,发抖。

【译文】

鲁哀公问宰我,土地神的神主应该用什么树木,宰我回答:“夏朝用松树,商朝用柏树,周朝用栗子树。用栗子树的意思是说:使老百姓战栗。”孔子听到后说:“已经做过的事不用提了,已经完成的事不用再去劝阻了,已经过去的事也不必再追究了。”

【评析】

古时立国都要建立祭土神的庙,选用宜于当地生长的树木做土地神的牌位。宰我回答鲁哀公说,周朝用栗木做社主是为了“使民战栗”,孔子就不高兴了,因为宰我在这里讥讽了周天子,所以说了这一段话。

【原文】

3.22 子曰:“管仲①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②,官事不摄③,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④,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⑤,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注释】

①管仲:姓管名夷吾,齐国人,春秋时期的法家先驱。齐桓公的宰相,辅助齐桓公成为诸侯的霸主,公元前645年死。

②三归:相传是三处藏钱币的府库。

③摄:兼任。

④树塞门:树,树立。塞门,在大门口筑的一道短墙,以别内外,相当于屏风、照壁等。

⑤反坫:坫,音diàn。古代君主招待别国国君时,放置献过酒的空杯子的土台。

【译文】

孔子说:“管仲这个人的器量真是狭小呀!”有人说:“管仲节俭吗?”孔子说:“他有三处豪华的藏金府库,他家里的管事也是一人一职而不兼任,怎么谈得上节俭呢?”那人又问:“那么管仲知礼吗?”孔子回答:“国君大门口设立照壁,管仲在大门口也设立照壁。国君同别国国君举行会见时在堂上有放空酒杯的设备,管仲也有这样的设备。如果说管仲知礼,那么还有谁不知礼呢?”

【评析】

在《论语》中,孔子对管子曾有数处评价。这里,孔子指出管仲一不节俭,二不知礼,对他的所作所为进行批评,出发点也是儒家一贯倡导的“节俭”和“礼制”。在另外的篇章里,孔子也有对管仲的肯定性评价。

【原文】

3.23 子语①鲁大师②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③如也;从④之,纯⑤如也,皦⑥如也,绎⑦如也,以成。”

【注释】

①语:音yù,告诉,动词用法。

②大师:大,音tài。大师是乐官名。

③翕:音xī。意为合、聚、协调。

④从:音zòng,意为放纵、展开。

⑤纯:美好、和谐。

⑥皦:音jiǎo,音节分明。

⑦绎:连续不断。

【译文】

孔子对鲁国乐官谈论演奏音乐的道理说:“奏乐的道理是可以知道的:开始演奏,各种乐器合奏,声音繁美;继续展开下去,悠扬悦耳,音节分明,连续不断,最后完成。”

【评析】

孔子对学生的教育内容极为丰富和全面,乐理就是其中之一。这一章反映了孔子的音乐思想和音乐欣赏水平。

【原文】

3.24 仪封人①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②。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③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④。”

【注释】

①仪封人:仪为地名,在今河南兰考县境内。封人,系镇守边疆的官。

②从者见之:随行的人见了他。

③丧:失去,这里指失去官职。

④木铎:木舌的铜铃。古代天子发布政令时摇它以召集听众。

【译文】

仪这个地方的长官请求见孔子,他说:“凡是君子到这里来,我从没有见不到的。”孔子的随从学生引他去见了孔子。他出来后(对孔子的学生们)说:“你们几位何必为没有官位而发愁呢?天下无道已经很久了,上天将以孔夫子为圣人来号令天下。”

【评析】

孔子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已经是十分有影响的人,尤其是在礼制方面,信服孔子的人很多,仪封人便是其中之一。他在见孔子之后,就认为上天将以孔夫子为圣人号令天下,可见对孔子是佩服至极了。

【原文】

3.25 子谓韶①:“尽美②矣,又尽善③也;”谓武④:“尽美矣,未尽美也。”

【注释】

①韶:相传是古代歌颂虞舜的一种乐舞。

②美:指乐曲的音调、舞蹈的形式而言。

③善:指乐舞的思想内容而言的。

④武:相传是歌颂周武王的一种乐舞。

【译文】

孔子讲到“韶”这一乐舞时说:“艺术形式美极了,内容也很好。”谈到“武”这一乐舞时说:“艺术形式很美,但内容却差一些。”

【评析】

孔子在这里谈到对艺术的评价问题。他很重视艺术的形式美,更注意艺术内容的善。这是有明显政治标准的,不单是娱乐问题。

【原文】

3.26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译文】

孔子说:“居于执政地位的人,不能宽厚待人,行礼的时候不严肃,参加丧礼时也不悲哀,这种情况我怎么能看得下去呢?”

【评析】

孔子主张实行“德治”、“礼治”,这首先提出了对当政者的道德要求。倘为官执政者做不到“礼”所要求的那样,自身的道德修养不够,那这个国家就无法得到治理。当时社会上礼崩乐坏的局面,已经使孔子感到不能容忍了。

同类推荐
  • 法幢远禅师语录

    法幢远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显识论

    显识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金刚秘密善门陀罗尼咒经

    金刚秘密善门陀罗尼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花积楼阁陀罗尼经

    佛说花积楼阁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拔济苦难陀罗尼经

    拔济苦难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沉得住气,弯得下腰,抬得起头:人生三境界大全集

    沉得住气,弯得下腰,抬得起头:人生三境界大全集

    本书从心智、谋略、情绪、语言、行动五个方面阐释“沉得住气”的人生智慧;将委曲求全、低调行事的智慧延伸到人生的积累实力、厚积薄发、承受磨难、低调示人、和谐人际的五个领域;人只有抬得起头才能知大势、识取舍、了长短、晓得失、明进退,才成最终走向成功。全书语言生动、逻辑缜密,让人读起来爱不释手、深有体悟。
  • 三曲异世

    三曲异世

    前世爱恨交加,今生无声守护,异世血雨腥风,三世只为佳人!与人斗,与妖鬼斗,与天下神魔斗,只为谱写三世绝唱!神之使者的强大,不世名将的功勋,万族俯首的荣耀这一切都是这异世强加于身的宿命,凡事种种都是幻影,只为了……
  • 蓝灵界

    蓝灵界

    星际战甲就直接自己在家自己拿在哪就是就是计算机技术
  • 没有封面系列之山海卷

    没有封面系列之山海卷

    别追了,等我彻底写完后才会再度开更。本座不是什么天才选手,又是第一次写网文,老是会改来改去的。而且实在是忙的时候太忙,闲的时候太闲,索性不更了,等彻底写完再说。本座在此承诺,此书不完,这辈子不会再开新书。。。
  • 快乐元素

    快乐元素

    快乐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选择。本书会告诉你如何选择快乐。
  • 姑苏恋歌

    姑苏恋歌

    许云飞在美丽的苏州园林邂逅了一位漂亮女孩,由此展开了一段浪漫的求爱之旅。
  • 佣兵女帝养成:凰权倾天下

    佣兵女帝养成:凰权倾天下

    她,21世纪即将出道的雇佣兵少女,却一朝穿越成为女帝王朝的痴傻小公主。他,天启国太子,天下首屈一指的驱魔师,却被当作贺礼送给了女帝。机缘定,最终她与他成婚,可谁知新婚夜,他摇身一变成了七岁男娃娃!又萌又帅!她宠他护他纵容他,更不惜为他寻药冒险去天启,还他本尊,助他夺位,他却执意封她为妃,将她禁锢在深宫。她本是凤命可逆天,岂会与三宫六院共有一夫?!霸道的他欲用强权来囚禁她,她便倾覆了这天下,唯她独尊,任她凤舞九天!
  • 萌妻有毒:天价兼职少夫人

    萌妻有毒:天价兼职少夫人

    他花天价雇佣了一个兼职老婆,说好五年之后各走各的路。她重生归来,步步为营,为了复仇,甘愿牺牲自己五年的青春。五年之后,他无赖地笑道:“老婆,你是打算从兼职变成全职呢?还是打算还钱呢?”“……”“对了,如果想要还钱的话,我愿意牺牲一下,接受你卖身还债。”他是商场的帝王,他说他可以给她依靠,可她却不愿再当浑浑噩噩的公主,她要做掌控自己命运的女王。
  • 幸运萝卜

    幸运萝卜

    信仰永生之蛇的冬眠族坚信人越矮越幸运的传统。很不幸的是三木是冬眠族里最幸运的人。“现在,我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和我的好运气了。”三木抽出短刀慢慢的说道。
  • 一夜皇妃:逃妃要当王

    一夜皇妃:逃妃要当王

    她本是是唐门少主,精通制毒与暗器,就想着吃吃喝喝混吃等死,没想到手下是个干大事的人,一刀捅死了她还给她的尸体扔下飞机,一朝醒来成了将军养女,她的目标只有两个一个是给这具身体原主人复仇,另一个就是撩撩古代小帅哥,然后吃吃喝喝混吃等死,没准还能回去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