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52900000072

第72章 沔水下(1)

沔水与江合流,又东过彭蠡泽。

《尚书·禹贡》汇泽也。郑玄曰:汇,回也。汉与江斗,转东成其泽矣。

又东北出居巢县南。

古巢国也。汤代桀,桀奔南巢,即巢泽也。《尚书》周有巢伯来朝。《春秋·文公十二年》,夏、楚人围巢。巢群舒国也。舒叛,故围之。永平元年,汉明帝更封菑丘侯刘般为侯国也。江水自濡须口又东,左会栅口,水导巢湖,东迳乌上城北,又东迳南谯侨郡城南,又东绝塘迳附农山北,又东左会清溪水,水出东北马子岘之清溪也。东迳清溪城南,屈而西南,历山西南流,注栅水,谓之清溪口。栅水又东,左会白石山水,水发白石山西,迳李鹊城南,西南注栅水。栅水又东南,积而为窦湖,中有洲,湖东有韩纵山,山上有城。山北湖水东出,为后塘北湖,湖南即塘也,塘上有颍川侨郡故城也。窦湖水东出,谓之窦湖口。东径刺史山北,历韩纵山南,径流二山之间,出王武子城北,城在刺史山上。湖水又东迳右塘穴北,为中塘,塘在四水中。水出格虎山北,山上有虎山,有郭僧坎城,水北有赵祖悦城,并故东关城也。昔诸葛恪帅师作东兴堤,以遏巢湖,傍山筑城,使将军全端、留略等,各以千人守之。魏遣司马昭督镇东诸葛诞,率众攻东关三城,将毁堤遏,诸军作浮梁,陈于堤上,分兵攻城。恪遣冠军丁奉等,登塘鼓噪夺击,朱异等以水军攻浮梁。魏征东胡遵军士争渡,梁坏,投水而死者数千。塘即东兴堤,城亦关城也。栅水又东南迳高江产城南,胡景略城北,又东南迳张祖禧城东,东南流,屈而北迳郑卫尉城西。魏事已久,难用取悉,推旧访新,略究如此。又北委折,蒲浦出焉。栅水又东南流注于大江,谓之栅口。

又东过牛渚县南,又东至石城县,《经》所谓石城县者,即宣城郡之石城县也。牛渚在姑熟、乌江两县界中,于石城东北减五百许里,安得迳牛渚而方届石城也盖《经》之谬误也。

分为二:其一东北流,其一又过毗陵县北,为北江。

《地理志》毗陵县,会稽之属县也。丹徒县北二百步有故城,本毗陵郡治也。

旧去江三里,岸稍毁,遂至城下。城北有扬州刺史刘繇墓,沦于江。江即北江也,《经》书为北江则可,又言东至馀姚则非,考其迳流,知《经》之误参。《地理志》曰:江水自石城东出,迳吴国南,为南江。江水自石城东入为贵口,东迳石城县北,晋太康元年隶宣城郡,东合大溪。溪水首受江北,迳其县故城东,又北入南江,南江又东,与贵长池水合,水出县南郾山,北流为贵长池。池水又北注于南江。南江又东,迳宣城之临城县南,又东合泾水。南江又东,与桐水合。又东迳安吴县,号曰安吴溪。又东,旋溪水注之。水出陵阳山下,迳陵阳县西,为旋溪水。昔铚县人陵阳明子明钓得白龙处。后三年,龙迎子明上陵阳山,山去地千馀丈。后百馀年,呼山下人,令上山半,与语溪中。子安问子明钓车所在。

后二十年,子安死,葬山下,有黄鹤栖其冢树,鸣常呼子安,故县取名焉。晋咸康四年,改曰广阳县。溪水又北,合东溪水,水出南里山,北迳其县东。桑钦曰:淮水出县之东南,北入大江。其水又北历蜀由山,又北,左合旋溪,北迳安吴县东。晋太康元年分宛陵立。县南有落星山,山有悬水,五十馀丈,下为深潭。潭水东北流,左入旋溪,而同注南江。南江之北,即宛陵县界也。南江又东迳宁国县南。晋太康元年分宛陵置。南江又东迳故鄣县南,安吉县北。光和之末,天下大乱,此乡保险守节,汉朝嘉之。中平二年,分故鄣之南乡以为安吉县。县南有钓头泉,悬涌一仞,乃流于川。川水下合南江。南江又东北为长渎,历湖口。南江东注于具区,谓之五湖口,五湖谓长塘湖、太湖、射湖、贵湖、滆湖也。郭景纯《江赋》曰:注五湖以漫漭。盖言江水经纬五湖而苞注太湖也。是以左丘明述《国语》曰:越伐吴战于五湖是也。又云:范蠡灭吴返至五湖而辞越,斯乃太湖之兼摄通称也。虞翻曰:是湖有五道,故曰五湖。韦昭曰:五湖,今太湖也,《尚书》谓之震泽,《尔雅》以为具区,方圆五百里。湖有苞山,《春秋》谓之夫椒山,有洞室,入地潜行,北通琅邪东武县,俗谓之洞庭。旁有青山,一名夏架山,山有洞穴,潜通洞庭。山上有石鼓,长丈馀,鸣则有兵。故《吴记》曰:太湖有苞山,在国西百馀里,居者数百家,出弓弩材。旁有小山,山有石穴,南通洞庭,深远莫知所极。三苗之国,左洞庭,右彭蠡,今宫亭湖也。以太湖之洞庭对彭蠡则左右可知也。余按二湖俱以洞庭为目者,亦分为左右也,但以趣瞩为方耳。既据三苗,宜以湘江为正,是以郭景纯之《江赋》云:爰有包山,洞庭,巴陵地道,潜达旁通,幽岫窈窕。《山海经》曰:浮玉之山,北望具区,苕水出于其阴,北流注于具区。谢康乐云:《山海经》浮玉之山,在句馀东五百里,便是句馀县之东山,乃应入海。具区,今在馀姚鸟道山西北,何由北望具区也?以为郭于地理甚昧矣。言洞庭南口有罗浮山,高三千六百丈。浮山东石楼下,有两石鼓,叩之清越,所谓神钲者也。事备《罗浮山记》。会稽山宜直湖南,又有山阴溪水入焉。山阴西四十里,有二溪:东溪广一丈九尺,冬暖夏冷;西溪广三丈五尺,冬冷夏暖。二溪北出,行三里,至徐村,合成一溪,广五丈馀,而温凉不杂,盖《山海经》所谓苕水也,北迳罗浮山而下注于太湖,故言出其阴,入于具区也。湖中有大雷、小雷三山,亦谓之三山湖,又谓之洞庭湖。杨泉《五湖赋》曰:头首无锡,足虒松江,负乌程于背上,怀太吴以当胸,岝<山頟>崔嵬,穹窿纡曲。大雷、小雷湍波相逐。用言湖之苞极也。太湖之东,吴国西十八里,有岝<山頟>山。俗说此山本在太湖中,禹治水,移进近吴。又东及西南有两小山,皆有石如卷笮,俗云禹所用牵山也。太湖中有浅地,长老云是笮<山頟>山蹠。自此以东差深,言是牵山之沟。此山去太湖三十馀里,东则松江出焉,上承太湖,东迳笠泽,在吴南松江左右也。《国语》曰:越伐吴,吴御之笠泽,越军江南,吴军江北者也。虞氏曰:松江北去吴国五十里,江侧有丞胥二山。山各有庙。鲁哀公十三年,越使二大夫畴无馀、讴阳等伐吴,吴人败之,获二大夫,大夫死,故立庙于山上,号曰丞、胥二王也。胥山上今有坛石,长老云,胥神所治也。下有九折路,南出太湖,阖闾造,以游姑胥之台以望太湖也。松江自湖东北流,迳七十里,江水奇分,谓之三江口。《吴越春秋》称:范蠡去越,乘舟出三江之口,入五湖之中者也。此亦别为三江五湖,虽名称相乱,不与《职方》同。庾仲初《扬都赋注》曰:今太湖东注为松江,下七十里有水口,分流:东北入海为娄江,东南入海为东江,与松江而三也。《吴记》。曰:一江东南行七十里,入小湖,为次溪,自湖东南出,谓之谷水。谷水出吴小湖,迳由卷县故城下。《神异传》曰:由卷县,秦时长水县也。始皇时,县有童谣曰:城门当有血,城陷没为湖。有老妪闻之,忧惧,旦往窥城门,门侍欲缚之,妪言其故。妪去后,门侍煞犬,以血涂门。妪又往,见血,走去不敢顾。忽有大水长,欲没县。主簿令幹入白令,令见幹,曰:何忽作鱼?幹又曰:明府亦作鱼。遂乃沦陷为谷矣。因目长水城水曰谷水也。《吴记》曰:谷中有城,故由卷县治也,即吴之柴辟亭,故就李乡槜李之地,秦始皇恶其势王,令囚徒十馀万人污其土,表以污恶名,改曰囚卷,亦曰由卷也。吴黄龙三年,有嘉禾生卷县,改曰禾兴。后太子讳和改为嘉兴,《春秋》之槜李城也。谷水又东南迳嘉兴县城西。谷水又东南迳盐官县故城南,旧吴海昌都尉治。晋太康中分嘉兴立。《太康地道记》吴有盐官县。乐资《九州志》曰:县有秦迳山,秦始皇迳此,美人死,葬于山上,山下有美人庙。谷水之右有马睾城,故司盐都尉城,吴王濞煮海为盐,于此县也。是以《汉书·地理志》曰:县有盐官。东出五十里有武原乡,故越地也,秦于其地置海盐县。《地理志》曰,县故武原乡也。后县沦为柘湖,又徙治武原乡,改曰武原县。王莽名之展武。汉安帝时,武原之地,又沦为湖,今之当湖也,后乃移此。县南有秦望山,秦始皇所登以望东海故山得其名焉。谷水于县出为澉浦,以通巨海。光熙元年,有毛民三人,集于县,盖泛于风也。

又东至会稽馀姚县东入于海。

谢灵运云:具区在馀姚,然则馀暨是馀姚之别名也。今馀暨之南,馀姚西北,浙江与浦阳江同会归海。但水名巳殊,非班固所谓南江也。郭景纯曰:三江者,岷江、松江、浙江也。然浙江出南蛮中,不与岷江同。作者述志,多言江水至山阴为浙江。今南江枝分历乌程县,南通馀杭县,则与浙江合。故阚骃《十三州志》曰:江水至会稽与浙江合。浙江自临平湖,南通浦阳江,又于馀暨东,合浦阳江,自秦望分派,东至馀姚县又为江也。东与车箱水合,水出车箱山,乘高瀑布,四十馀丈,虽有水旱,而澍无增减。江水又东迳黄桥下。临江有汉蜀郡太守黄昌宅,桥本昌创建也。昌为州书佐,妻遇贼相失,后会于蜀,复修旧好。江水又东迳绪山南。虞翻尝登此山四望,诫子孙可居江北,世有禄位,居江南则不昌也。然住江北者,相继代兴,时在江南者,辄多沦替。仲翔之言为有征矣。江水又迳官仓,仓即日南太守虞国旧宅,号曰西虞,以其兄光居县东故也。是地即其双雁送故处。

江水又东迳馀姚县故城南,县城是吴将朱然所筑,南临江津,北背巨海,夫子所谓沧海浩浩,万里之渊也。县西去会稽一百四十里,因句馀山以名县。山在馀姚之南,句章之北也。江水又东迳穴湖塘,湖水沃其一县,并为良畴矣。江水又东注于海。是所谓三江者也。故子胥曰:吴、越之国,三江环之,民无所移矣。但东南地卑,万汉所凑,涛湖泛决,触地成川,枝津交渠,世家分伙,故川旧渎,难以取悉,虽粗依县地,缉综所缠,亦未必一得其实也。

潜水

潜水出巴郡宕渠县,潜水盖汉水枝分潜出,故受其称耳。今受有大穴,潜水入焉。通冈山下,西南潜出,谓之伏水,或以为古之潜水。郑玄曰汉别为潜,其穴本小,水积成泽,流与汉合,大禹自导汉疏通,即为西汉水也。故《书》曰:沱潜既道。刘澄之称白水入潜,然白水与羌水合入汉,是犹汉水也。县以延熙中分巴立宕渠郡,盖古賨国也,今有賨城。县有渝水,夹水上下,皆賨民所居。汉祖入关,从定三秦,其人勇健,好歌舞,高祖爱习之,今《巴渝舞》是也。县西北有不曹水,南迳其县,下注潜水。县有车骑将军冯绲、桂阳太守李温冢,二子之灵,常以三月远乡,汉水暴长,郡县吏民,莫不于水上祭之,今所谓冯李也。

南入于江。

庾仲雍云:垫江有别江,出晋寿县,即潜水也。其南源取道巴西,是西汉水也。

湍水

湍水出郦县北芬山,南流过其县东,又南过冠军县东。

湍水出弘农界翼望山,水甚清彻,东南流迳南郦县故城东,《史记》所谓下郦也。汉武帝元朔元年,封左将黄同为侯国。湍水又南,菊水注之,水出西北石涧山芳菊溪,亦言出析谷,盖溪涧之异名也。源旁悉生菊草,潭涧滋液,极成甘美,云此谷之水土,餐挹长年。司空王畅、太傅袁隗、太尉胡广,并汲饮此水,以自绥养,是以君子留心,甘其臭尚矣。菊水东南流入于湍。湍水又迳其县东南,历冠军县西北,有楚堨,高下相承八重,周十里。方塘蓄水,泽润不穷。湍水又迳冠军县故城东,县本穰县之卢阳乡、宛之临駣聚,汉武帝以霍去病功冠诸军,故立冠军县以封之。水西有《汉太尉长史邑人张敏碑》。碑之西有魏征南军司张詹墓。墓有碑,碑背刊云:白楸之棺,易朽之裳,铜铁不入,瓦器不藏,嗟矣后人,幸勿我伤!自后古坟旧冢,莫不夷毁,而是墓至元嘉初,尚不见发。六年,大水蛮饥,始被发掘。说者言:初开,金、银、铜、锡之器,朱漆雕刻之饰,烂然。有二朱漆棺,棺前垂竹帘,隐以金钉。墓不甚高,而内极宽大,虚设白楸之言,空负黄金之实。虽意锢南山,宁同寿乎?湍水又迳穰县为六门陂,汉孝元之世,南阳太守邵信臣,以建昭五年,断湍水,立穰西石堨。至元始五年,更开三门为六石门,故号六门堨也。溉穰、新野、昆阳三县五千馀顷。汉末毁废,遂不修理。晋太康三年,镇南将军杜预复更开广,利加于民,今废不修矣。六门侧犹有六门碑,是部曲主安阳亭侯邓达等,以太康五年立。湍水又迳穰县故城北,又东南迳魏武故城之西南,是建安三年,曹公攻张绣之所筑也。

又东过白牛邑南。

湍水自白牛邑南,建武中,世祖封刘嵩为侯国。东南迳安众县故城南,县本宛之西乡,汉长沙定王子康侯丹之邑也。湍水东南流,涅水注之。水出涅阳县西北岐棘山,东南迳涅阳县故城西。汉武帝元封四年,封路最为侯国。王莽之所谓前亭也。应劭曰:在涅水之阳矣。县南有二碑,碑字紊灭,不可复识,云是《左伯豪碑》。涅水又东南迳安众县,堨而为陂,谓之安众港。魏太祖破张绣于是处,与荀彧《书》曰:绣遏吾归师,迫我死地。盖于二水之间,以为沿涉之艰阻也。涅水又东南流注于湍水。

又东南至新野县。

湍水至县西北,东分为邓氏陂。汉太传邓禹故宅,与奉朝请西华侯邓晨故宅隔陂,邓飏谓晨宅略存焉。

同类推荐
  • An Essay Towards a New Theory of Vision

    An Essay Towards a New Theory of Visi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台湾舆图

    台湾舆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珂雪词

    珂雪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华氏中藏经

    华氏中藏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元代奏议集录

    元代奏议集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恋人是只狐

    恋人是只狐

    疑惑少女倾伊人是一名普通高三学生,父亲早逝,伊人这个名字是妈妈在伊人出生前取的,本来希望伊人将来可以长得小巧,可爱,可天公不作美,伊人一出生就满身胎记,只有半边脸正常,一直被人嫌弃,直到有一天,偶然穿越异界,缠上冷漠妖狐。就是要缠着你!“狐神大人,回不了家,你要包养我”[好喜欢]“哼,愚蠢的人类”[怒]……………………[上一世,你收留了落难的我,却又被迫离我而去;这一世,我愿不惜一切代价找到你,只为能守候在你身边。]
  • 褚主簿宅会毕庶子钱

    褚主簿宅会毕庶子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枫雨飘零

    枫雨飘零

    你如春风般走来,温柔中透着羞涩;你如夏日般微笑,甜美中透着光环;你如秋叶般落下,唯美中透着忧伤;你如冬雪般离开,凛冽中透着决绝~漫天枫叶纷纷落下,眼前的迷雾渐渐散去,光环笼罩的方向是否有你~
  • 禅宗颂古联珠通集

    禅宗颂古联珠通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王妃貌美她还凶

    王妃貌美她还凶

    她曾是天下之师,辅佐幼帝登基,权倾朝野,却因功高震主被害而亡,死前毁了江山陪葬。他是异世权王,冷心绝情,手握天下大权。她借他解了困境,却再难以脱身。----------“江山可毁,天下可灭,唯独你,本王绝不放手!”
  • 沉思录II

    沉思录II

    马可·奥勒留·安东尼先师、古罗马著名哲学家爱比克泰德的谈话录。此书中,作者以寻求个人的心灵自由、安宁为宗旨,主张回归内在的心灵生活,倡导遵从自然规律过一种自制,追求理想的生活。时至今日,爱比克泰德的思想对背负巨大生活压力、心灵躁动不安的现代人来说,依然具有深远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 开在时间夹缝里的花

    开在时间夹缝里的花

    《开在时间夹缝里的花》收录了作者自2005年以来的有关乡村女子描写的六个中短篇小说,作者表叙她们的生存。温文尔雅的人所喜欢一种华美高贵圆润,而不喜欢这一种丑陋坚硬低俗,而乡村是少有温润与华贵的,即使有也掩盖于无知愚昧里。那是不被接收的一种气质,亦是不被人呼吸的一种气息,是沉滞于曾经觉醒乡下人心中凝固的悲哀。
  • 高适集

    高适集

    《高适集》主要内容:高适是盛唐边塞诗的杰出代表,边塞诗的创作,开拓了诗歌的广阔视野,尤其表现了那种长期戎边浴血苦战中昂扬向上的精神。高适的边塞诗有的抒发保国安边的豪情,有的歌颂边塞将士的英勇,有的更是多方面地描绘了边疆奇特风光及当地的生活习俗。在反映民生疾苦方面,高适是盛唐诗人中较突出的一个,他以极大的同情写出戍卒所遭受的苦难境遇,表现久戍思归的哀怨。
  • 重生皇妃:殿下,请接招!

    重生皇妃:殿下,请接招!

    前世,她为了心中所爱,毅然嫁入皇宫,抛去了女儿家的矜持,带兵上阵杀敌,只为稳固他想要的江山。怎奈何最后,她最爱的人灭了她满门,更是将她从小护着的“妹妹”,娶入皇宫,成为了六宫之主的皇后。悲愤之下,她饮恨而终,从城楼上跳下,结束了自己兵荒马乱的一生。偶得机缘重生一世,那些人的丑恶嘴脸一一被揭露,她前世万般讨厌、恨不得让他死上千百次的男人,成了她最重要的依靠。疼爱她的男人啊,有这世界上最温柔、最关怀备至的那颗心。斗渣男、虐婊妹,她在报仇雪恨的路上,马不停蹄的往前奔。
  • 让学生知错就改的故事

    让学生知错就改的故事

    知错就改是现代社会生活中每个人的立身之本,是高尚的人格要求,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的基本要求。本书精选了古今中外知错就改的美德故事。通过阅读本书,能更好地帮助青少年养成知错就改的好习惯,做一个表里如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