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热播剧,里面有读古诗的。听了别扭的不行。。。。杜甫的《登高》,“鸟飞回”回不读hui,应读hai或huai即还或徊,“浊酒杯”,杯应读bai或其它,但一定押韵。我要写出这么好的诗,不押韵,断不敢拿出来。。。。
分晰1:这些应是古时多音字,杯和回在“葡萄美酒夜光杯”,里应该是正常读音,但不排除“催”可能也是多音字,毕竟我们不是古代人。。。。
听我慢慢举例,或许不对,但听听不怕啥。(我古诗储备不多,大多查资料)
贺知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不读回音,理由是“笑问客从哪里来”。还有李白的巜望天门山》,里的回也是如此。
苏东坡的巜定风波。两两轻红…》里的杯,与回,应也是如此。
宴殊的《浣溪沙》里刚好有杯,回,徊。我查了词牌名,有一首也是六句的。一二三五六押韵,独第四句不押韵,所以应也是ai音。本以为回读huai,因此首,疑为读hai。先保存,我再查。。
分晰2:不敢查。。。一查太大疑惑了。。。是否古时ei音和ai音读法一致,(刚写到这里时很倾向于此,那就不得了了。后来一想,可若这样,也不太说的过去,黑怎么读,归,飞)太多原本不押韵的诗,竞然押韵了。很多很多。。。大多唐宋时期。
先说下个人理解,这么多诗,不押韵是不可能的。从诗人角度想,我若写了这么美妙的诗,几乎精雕细琢,若不押韵,我会降意境也会把它押上韵。这几乎是古诗的必然要求。
其次,古人对诗词的音律格式要求极为严格,不会犯不押韵的错。除非是个人非常喜欢,不顾其他人看法或世俗偏见。
到底是1还是2?我不确定,确定的是,古诗还是在我们眼皮下睡大觉呢。。。。。。(爱好古诗词的朋友,可以搜索下以回,杯,雷,催,梅,灰。。。结尾的古诗词,细品。。)
分割线。。。。。。。。。。
又想:还是倾向于第二种,再查古诗,衣,飞这两字在古时不是现在读音。接近但不是。可能是因为方言问题。猜的,衣可能读yei,与肥,归押韵。飞:f i,我家乡话就是这样读的。佐证,曹操的《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黑古音也不一样,我家乡话就不是hei,是在hei和he之间。。。。
真实情况需要更多考证,但不伤大雅的情况下,还是把那几个字读音变为古时多音字较好。
补充:“车”,在古时或为多音字。一读“JU”,二或a(啊)音。参考以“车”结尾的诗句。又或车通轧,古人为避讳,略写为车。纯属猜测,万一中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