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了解公司的一些基本情况,你可以知道哪些公司有可能会增长繁荣,哪些公司却不能。你无法确定将要发生什么情况,但是每一次出现的新情况——例如收益大幅提升、出售赔钱的子公司、公司正在开拓新市场等——就跟正在翻开一张新牌一样,只要这些新的情况就像新翻开的牌一样表明你的胜算较大时,你就应该继续持有这些公司的股票,就像你继续持有一把好牌一样。
——彼得·林奇《战胜华尔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开始呈增长态势,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占了优势,完成了由战时经济向和平时期经济转变。美国经济从1955至1968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每年增长4%。虽然在同期西欧各国和日本的经济增长速度赶上了美国(法国为57%、联邦德国为51%、英国为28%、日本为72%),但在战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中美国经济仍占绝对优势地位。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时期美国经济曾经出现连续106个月的持续增长,这个纪录直到20世纪90年代出现“新经济”之后才被打破。
二战后,美国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此时美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使美国民众对未来充满了野心。在这种乐观环境下成长起来的美国新一代青年没有经历过战争,也没有遭受过贫穷。这些青年被分化成两种人,一类是因无所事事而坠落为“嬉皮士”,另一类在经过良好的教育后很快进入美国的主流社会,在各行各业中取得成功。
波士顿学院和美国的很多大学一样,集聚了一群雄心勃勃的未来的精英人物。
彼得·林奇也在其中。他对美国的经济发展充满信心,而且也自信所学到的东西会使自己成功。在大学里,彼得·林奇的成绩名列前茅,再加上他英俊的外表,使他很快得到一些女孩子的青睐。
但彼得·林奇却并没有像一般的男孩子一样去忙着追女孩子,因为彼得·林奇是那种比较本分的人。
这种性格和彼得·林奇小时候的生活经历有关。比起很多同学来,幼年丧父的他更早地经历过生活的磨难。他的家庭仅仅能够勉强维持生活,这还是靠彼得·林奇和他的母亲拼命赚钱的结果。
与其他国家的大学教育方法不同的是,美国大学生入学后是没有固定班级的。美国大学由学生自选专业,并按照规定学科门类和学分要求自选课程、自选授课教师,因此美国大学班级是流动的。班级的学生因课程选择的不同而变化,往往在一个班级里既有大一的,也有大四的,每个教学班的人员构成都是不同的。与中国大学从大一到大四不变的班级相比,这种班级由于人员不固定,缺少相对稳定性,从而也缺少同学间的相互了解和沟通,之间很难培养起深厚的感情。但另一方面说,这符合美国社会对个性化的要求,因为完全由学生自己主宰学习行为,更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彼得·林奇感觉这种各自为战的学习方式,虽有某些缺欠,但它给了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
美国大学的辅助教学活动非常丰富。学校组织的各种讨论课很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并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深入钻研。各种学生俱乐部活动内容丰富多样,刺激了个人兴趣爱好的发展。各种学术讲座,大都是邀请美国学术界知名人物来做报告,从而拓宽了学生们的视野。
彼得·林奇在上大学期间一直热心研究与股票投资有关的学科。
彼得·林奇还喜欢阅读每个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以便发现其中的商机。波士顿学院的金融教育,教会他如何从一家公司的公开信息材料中得到对其证券价值的客观评判。彼得·林奇对这些知识的运用不仅仅局限于理论上,他总会利用课余时间,跑到股票交易所,把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与股市行情结合起来,以便分析出老师没有讲的操作理念。
彼得·林奇在学习时,并不一味地死学。他所看的书,都经过大脑思考过很多遍,才决定哪些关点是他接受的,哪些是他感到怀疑的。
彼得·林奇还是一个爱看书、善思考的人。看书是彼得·林奇一生中最大的爱好。如果说买卖股票是他的工作,那么看书和思考则是他的乐趣。
在读大三和大四时,彼得·林奇不断地自学,课余时间常常读书、看报,并对不同的事物作出不同的认知和理解。遇到有关投资方面问题,他更加要认真地思考。
美国大学暑期比较长,一般在三个月左右。彼得·林奇一方面利用假期到高尔夫球场打工,一方面大量阅读关于金融投资和股市方面的图书。
在大学期间,彼得·林奇通过自学初步了解了有关投资方面的知识,也为他后来的投资打好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