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92700000004

第4章 上篇:做人要有气度(3)

我们不奢望能做圣人,也可能做不成贤人,至少要做一个勇于面对事实、敢于担当的人。面对错误的时候千万不要推脱,更不要敷衍塞责,因为那样做的结果是放弃你自己。

责人勿忘先责己

生活中,人们往往都是责人容易,责己则难,这样是不利于自身的发展的,要记住责人之时勿忘先责己。

梁惠王经常驱使本国的老百姓与邻国打仗。有一次,梁惠王召见孟子,问:“我在位这些年对于国家的治理可以说是尽心尽力了。河内常年灾荒,收成不好,我就把那里的一部分老百姓迁移到收成较好的河东去,并把收成较好的河东地区的一部分粮食运到河内来,让河内发生灾荒地区的老百姓不至于饿死。有时河东遇上灾年,粮食歉收,我也是这样把其他地方的粮食调运到河东来,解决老百姓的无米之炊。我看到邻国当政者没有哪个像我这样替自己的百姓着想的,但是最让人想不通的是,邻国的百姓没有减少,而我的百姓也没有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我就用打仗打个比方吧。战场上,两军对垒,战斗一打响,战鼓擂得咚咚响,作战双方短兵相接,各自向对方奋勇刺杀。经过一场激烈拼杀后,胜方向前穷追猛杀,败方就有人丢盔弃甲,拖着兵器逃跑。那些逃跑的士兵中有的跑得快,跑了一百步停下来了;有的跑得慢,跑了五十步停下来了。这时,跑得慢的士兵却为自己只跑了五十步就嘲笑那些跑了一百步的士兵是胆小鬼,您认为这种嘲笑是对的吗?”

梁惠王说:“不对,他们只不过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但这也是临阵脱逃啊!”

孟子说:“大王如果明白了这其中的道理,那么就无须再希望您的国家的老百姓比邻国多了。”

在要求别人做某事时先要自我反省。有时候正如梁惠王一样,他只看到邻国国君不管灾荒年间老百姓的生活,却不知晓自己常调动百姓去打仗,致使民不聊生,同样是不爱百姓的国君。

人应该学会责己,责己其实就是宽人,宽人就须责己。责己可缓解甚至化解矛盾,责人却可能进一步激化矛盾。责人之前先责己,可使自己以更宽容、平和、睿智的心态处事,从而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满盈者,不损何为?人们总会在困境中会发挥出自己巨大的潜能来战胜困难,却在顺境中腐化堕落。因为当人们面临困难的时候,他可以看到四面的危机,产生危机意识,知道竞争和奋斗。但是当眼前的危机都隐藏起来后,人就会悠然自得,以至于没有被困难打倒却被自己打垮。每个人应当时时记住谦虚谨慎,否则功亏一篑的故事就会在自己身上重演。

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克京城后,进入北京,受到市民的热烈拥护。但当李自成的军队进城以后,他便松懈起来,部队迅速失去了控制,士兵们奸淫抢掠无所不做。当李自成受挫于山海关,又在清军追赶下撤离北京时,百姓对其已经恨之入骨了,他们搬出床、桌等把巷口堵住,有的干脆用棍子打他们。从进京到撤离前后仅仅四十余天,李自成就经历了由成功走向失败的过程。因为自满和自大,他最终功亏一篑,将之前的努力全部化为泡影。

为人处世必须学会谦让,得意时不居功自傲,不得意忘形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

伟大的导师恩格斯一生谦虚谨慎,从不因为其成就而骄傲自满。有一天,一个陌生的俄国人前来拜访恩格斯。当这个陌生人做了自我介绍后,恩格斯很高兴地握住他的手,并用英语说:“你没来的时候,我对你已经有所了解,我的朋友写信告诉我你要到这里来。”接着,恩格斯热情招待客人坐下来喝茶。

客人表示喜欢用法语交谈,接着这个人对恩格斯情不自禁地大发钦佩之情:“恩格斯先生,请允许我这个俄国社会主义者衷心地颂扬您,您是伟大的马克思的真挚朋友,直到现在您始终是社会主义国际精神上的领袖。看见您,我就像看到马克思依然活着,您就是马克思的化身……”

恩格斯开始还注意地听,但是他越来越不愿意听了。最后,他只好哈哈大笑,用手势打断了对方的话,并且说:“年轻的同志,够了。在我们社会主义者中间干嘛有这么多相互恭维的话呢?就不能更亲切些吗?大概刚才这段演讲使你的嗓子干了吧,请坐到桌子旁边来喝杯啤酒润润嗓子吧。”恩格斯谦逊又亲切的态度使这位俄国人受到很大的教育。

人最难能可贵之处在于成功以后依旧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谦虚谨慎的求学态度。正如苏格拉底所说:“我知道自己无知,这就是我比所有人都聪明的地方。”智者会因为自知无知而谦虚,又因为谦虚而受益。

第二节 智者之风,吃亏是福

人们常说“吃亏是福”。“吃亏”时损失的可能是外在的、物质上的东西,但一个人幸福与否,不仅仅依赖于物质上的拥有,更多的是取决于他的心境如何。用外在的东西换取心灵上的平和,从心理上获得了满足,这便是值得的。

吃亏是福,是智者的智慧,也是王者的风范。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践踏人们之间的情分,要做到主动吃亏,为以后的合作埋下希望的种子。

主动吃亏是风度

社会中有不少朋友或事业上的合作伙伴,由于种种原因,最终反目成仇,恶言相向,甚至对簿公堂,使双方都很不开心。在商海竞争中,难免会产生一些利益冲突,但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比如,有个人与朋友合伙做小本生意,经营几年后刚刚走上正轨。一次,因朋友的失误让他们把赚的钱全赔了进去,只剩下一些不值几个钱的生产设备。他不但没有怪罪朋友,还大度地对朋友说:“这些全归你吧,你准备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说完这话之后,他就与朋友结束了两人的合作事宜。这是何等的风度啊,相互之间没有埋怨,也没有指责,“好合好散”,这是生意没了人情在的真实写照。

在成功商人李泽楷身上也有类似的品质。有人问李泽楷:“你父亲教给你一些如何成功赚钱的秘诀吗?”李泽楷回答,自己的父亲没有教他如何赚钱,只教了他一些任何时间和事情都通用的为人处世的道理。李嘉诚告诉李泽楷的道理当中有一个是,当他需要与别人合作时,假设最终的利益他应拿七分或八分也合理,那么只拿六分就可以了。

李嘉诚在这一点上的哲学是,他在一次合作中看似是吃了一点亏,可换来的是更多的人愿意与他合作。假设一下,如果与一个人合作,他拿了七分,那么只是赚到了一笔的七分,可是如果拿了六分,现在有100个人跟他合作,那么他现在能拿到就是若干个六分。假如最初他执意要拿八分或七分,没准100个合作的人当中,现在已经变成5个人了,其所获得的最大利润是显而易见的。

李嘉诚在商海征战多年,与很多人进行过各种各样的或长期或短期的合作,没有例外的是,每次合作结束时,他总是主动少分一些钱。如果哪比合作的生意做得不是很理想,有时候他就什么也不要了,宁肯吃亏。这是一种气量,也是一种风度,也正是基于这种气量和风度,才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与他合作,他的生意也因此越做越大。所以在李嘉诚的成功经验中,他充满智慧的、恰到好处的主动吃亏的心态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有些人在与朋友相处过程中,因为意见不合或暂时被侵犯到利益而产生矛盾,立即翻脸不认人,睚眦必报,不会吃一点亏。这种人是否能争取到他的利益暂且不说,但不可否认的是,一点亏都不愿意吃的人,只会让今后的路越走越窄,也会越来越艰难。

经商时,让步、吃亏也是一种必要的感情投资,更何况它们还是朋友交往的必要前提。人们大都对处处抢先、时常讨小便宜的人没有什么好感。

如此一来,时间长了,占便宜的人在做人上首先就吃了大亏,鉴于他的处处抢先,只是自私自利,完全不为别人考虑,眼睛里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并且迫不及待地想要揽在怀里据为己有。这种人会引起朋友或合伙人的反感,合作几次,交往几次,周围的人就再也不想与他接触了。

这样,合作伙伴一个个离他而去,朋友也一个个离他而去,他基本上找不到愿意与其继续合作的人。这么算下来,实际上是吃了大亏,先前的小便宜根本是无法弥补的。

主动吃亏,山不转水转,任何时间,都不能随意践踏人与人之间的情分,没有永远和绝对的事情,没准以后有合作的机会,又会遇到一起。一个处处不愿吃亏的人,则定是个处处占便宜的人,于是,他妄想贪大,骄心日盛。

而他一旦将这些想法进化成了骄傲狂妄的姿态,那么侵害他人的利益是在所难免的,进而处处树敌,日久天长则四面楚歌,失败就是早晚的事情。

吃亏,也能吃出一本万利

“难得糊涂”和“吃亏是福”是郑板桥的两句至理名言。吃亏是福,说的实际上是一种积极的心态,一种淡然处世的哲学,重点是用从容豁达的心态来面对一切。不管是吃了亏坦然面对,还是吃了亏后斤斤计较,都由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决定。

一本万利的生意谁听了都会心动,谁都想多做,但有所得必有所付出,在这个过程中必定会吃些“亏”,会舍一些“本”,这是不可避免的。有时候自己吃点亏,却能够成全朋友、同事、上级,使他们获得收益,并且他们都会记得你的“好”。在这种情况下,自己收获的是比其他人更多的人缘和有可能成功的机会。

东汉前期,有个祖籍山东安丘县名叫甄宇的人,他从小就对读书特别有兴趣,更是精通儒家经典。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他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专门研究孔子编著的《春秋》上面,在学问上取得了很多独到的见解,不仅在思想上完全尊奉孔子,而且在行动上也是遵照儒家宣传的道理去做,因而在整个区域内赢得了很好的名声,口碑甚佳。

光武帝建武年间,朝廷听说甄宇待人宽厚,又很有学问,就下令征召他到京城洛阳,任命其为博士。博士在当时是教授官,即在当时最高学府太学里为太学生讲授儒家经典的职务。古时候,规定每年的农历十二月初八为腊八节,是祭拜诸神的日子。每年腊八节,光武帝刘秀都会前往太学以示慰问,并赏赐每个博士一只羊,以资鼓励。

又是一年腊八节,光武帝派使臣前往太学里慰问。使臣宣读诏书说:“博士们讲学兢兢业业,焚膏继昼,十分辛苦。现在每位博士赐羊一只,带回家中,与家人团聚,欢度节日。”诏书宣读完华,博士们皆叩头谢恩领赏。随后使臣让随从把羊群留在太学院中,按博士的人数点过数目,交给太学的长官祭酒,他高高兴兴地送走了使臣。

祭酒回到院中,再仔细清点羊群时,心中顿时犯了难。羊是正好14只,博士是正好14位,一人一只,没问题啊?可是这些羊的肥瘦大小却不一样,这大小胖瘦不等的羊可怎么分呢?分到大的、肥的,心中不免窃喜;而分到小的、瘦的,难免会心生埋怨,说分配不公,更会生出待人有亲疏分别之嫌。他思来想去,也没有想出个万全的办法来。

最后,他索性将诸位博士都召集过来,让大家一起想一个折中的办法。有一位博士说:“羊本来就有肥有瘦,如果每人领一只,无论如何也不会平均。依我看,还不如把羊全都宰了,大家分肉,每人一份,就不存在不合理的事了。”这个主意说完,有部分人赞同,但多数人持反对意见,认为过节在即,让博士们往家拿这些血淋淋的肉有失体统。

这时,又有一个人想出解决的办法,他说:“还是用投钩的办法比较好,谁摊上什么样的就领什么样的,大小肥瘦全凭运气,也就不会有什么怨言了。”就在大家仍旧七嘴八舌争论不休的时候,甄宇在一旁静静地思考,他想:杀羊分肉,投钩取羊,无论哪种方法都有损博士的声誉,不免被世人耻笑。于是他对祭酒的和各位博士建议说:“还是一人领一只吧,我先来领第一只。”说着走进了羊群。

大家在怀疑、观望,揣测他会选一只什么样的。只见甄宇在羊群中左挑右选,最后牵出来的是一只最瘦的小羊。大家看到这一情况,也就停止了争执,他们你谦我让,争着挑选瘦的、小的羊。

后来这件事传开了,京城里的人给甄宇一个“瘦羊博士”的美誉,一直都在赞扬他,并很快传到宫中皇帝的耳朵里。皇帝知道有此大臣也很高兴,就下诏书再次给予褒奖,后来还提拔了甄宇,并一直委以重任。

甄宇识大体,顾大局,带头选择了其他人不愿吃的“亏”,结果他不仅得到美名,还因此升官被重用,得到的都是别人得不到的东西,这是吃亏吃出的万利啊。

老子的《道经》里有一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理解为:圣人通常将自己置之于后,这反而使其在众人当中领先。把自己的利益放弃,反而能获得更大的利益,这也正是因为他的无私,所以成就了他的自身。老子在这里的观点是:无私才能成就有私——肯吃亏者多回报。老子也告诉人们遇见吃亏的事情不要害怕。

人生当中,有失也有得,有失才会有得。为人处世少不了做感情投资。当一个人不怕吃亏,敢于舍弃部分眼前利益,就能在一定程度上照顾大家的情面或成全别人,换来的是和谐的人际关系,赢取的是他人的信任,使自己处处受欢迎。这样在之后的人生对弈中,胜出的筹码才会不断向他靠近。

“吃亏”是一种明智的、积极的做人方法。天下没有白吃的亏,它获得的或许是帮助,或许是友情,或许是财富,或许是荣誉,有时甚至能够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同类推荐
  • 正能量口才

    正能量口才

    口才就是一个巨大的能量场,而好口才就是那些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本书通过大量贴近生活的有趣事例和精炼的要点通俗易懂地向你介绍各种语言表达技巧及注意事项,理论与故事相结合,让你在轻松快乐的阅读中就能掌握说话的技巧。本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是广大读者掌握及提高说话水平和能力的重要工具。通过阅读本书,让你在在短时间内成为生活、交际、职场、情感、演讲等方面的说话高手。
  • 哈佛家训ⅱ:赢在起点的哲理

    哈佛家训ⅱ:赢在起点的哲理

    追求成功的过程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在人生奋斗的征途中,失败常常与人作伴。但强者总是不言失败,而是“屡败屡战”,最终取得成功。反之,如果有人一遇到困难便中途退却,一遭到挫折就灰心丧气,轻易放弃自己的追求,那他就距离成功越来越远了。
  • 真正的优雅,是伤痛里开出的花

    真正的优雅,是伤痛里开出的花

    此书通过一个个精彩的女性励志故事,告诉每一位生于这世间的女子,唯有修炼自己,才能让自己破茧成蝶。任何外在的力量都不能使自己成长,唯有自己坚强,从心底生出勇气,以平和的心态接受这个世界的一切。看清这个世界的真相然而依然热爱世界,热爱生活,慢慢地在岁月的磨砺中,修炼出真正的优雅,做自己世界里的女王,主宰自己的生活。
  • 别在吃苦的年纪选择安逸

    别在吃苦的年纪选择安逸

    《别在吃苦的年纪选择安逸》是作者景天的励志文集。有多少人在异地漂泊,忍受着寂寞与孤独,下雨没人送伞,吃饭没有人陪,没人分享喜悦,难过只能一个人哭……人生就是这样,耐得住寂寞才撑得起繁华;该奋斗的年龄,不要葬在了安逸,相信自己,终将破茧成蝶!
  • 世界最伟大的身心灵修行课(下)

    世界最伟大的身心灵修行课(下)

    每一个时代都有一些智者,他们明白人生的秘密,他们总比别人过得幸福、快乐,他们总能取得比常人更高的成就,他们总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人生,他们总能心想事成!他们成为杰出的领袖、富有的商人、成功的专业人士……
热门推荐
  • 校草太凶猛:扑倒呆萌学霸

    校草太凶猛:扑倒呆萌学霸

    当爱上“仇人”的儿子, 你该如何抉择? 薛言出国前对周晏晏(周幼安)咬牙切齿,“你最好别落到我的手里,要不然……” 周晏晏(周幼安)无情而冷漠,俯身挑起薛言的下巴,“其实,我不就是为了钱吗?……而且,我们不是还没有开始吗?” 一首《安河桥》,结束了两人的青春,也成全了各自的开始。 几年后,他们带着“复仇”的枷锁,狭路相逢,能否再续前缘?
  • 狗殇

    狗殇

    在老主人的叙述里,我是被狗贩子抓走的。对此,大主人很不以为然。他不相信老主人的话。他以为是老主人杀死了我,为此,他还专门向小主人求证。但小主人并不知道真相。小主人是一个可怜的孩子,他今年才上一年级,在他八岁那年,女主人就走了。她去了天堂,带着一身的病痛去天堂了。我就是在女主人去天堂那一年来到这个破败的家的。两年前,这个家又来了一个新女主人。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大主人便有些不太相信老主人了。包括我的死,他也不相信老主人的说法。我很理解大主人的心情。但现在,我不想继续纠缠于“死”这个话题。
  • 温柔时刻

    温柔时刻

    草原上的小骏祥从小就患了小儿麻痹,可并没有放弃对生活的热爱。。。。。
  • 繁瑾余笙

    繁瑾余笙

    处于学生时代的我们,总会有属于少年时代的青涩。懵懂的情愫。时光变迁,我们……会变吗?“你好,我叫余帆”“顾瑾笙”白驹过隙,我们早已被社会磨平了棱角。不变却是我们的心。“余帆...你走吧,趁我还没有后悔。”“瑾笙,我...”
  • 测字秘牒

    测字秘牒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越、老、柬、缅四国行

    越、老、柬、缅四国行

    《总有一处风景始终难忘:越老柬缅四国行》是一本旅游书,是关于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这四个中南半岛上国家的。这四个国家在文化上近似,在地理上相连,已成为旅行者流连忘返的青睐之地。《总有一处风景始终难忘:越老柬缅四国行》的写作风格是以发现和欣赏的心态去看这四个国家,观察到了一个陌生且充满生趣的世界。老挝北部原生态的万荣风情;不被人遗忘的废墟,被称作越南小吴哥窟的美森谷地;缅甸的第二大湖茵莱湖;柬埔寨的金边和吴哥窟等等,让读者看到了不只是旅游宣传册上美丽的风光,还能感知到生命的分量和生活的气息。
  • A Topps League Story

    A Topps League Story

    Umpire Solomon Johnson is squeezing the strike zone and throws out both the Pine City Porcupines starting pitcher and manager "Grumps" Humphrey for arguing the call. Chad tries to make peace by giving Solomon a rarely issued "umpire card"—but the ump blows his top. He thinks Chad is making fun of his weight. It's going to be a long nine innings!
  • 跟着天王当童星

    跟着天王当童星

    天王巨星丑闻缠身,大型户外亲子真人秀节目意外找上门。一线娱记宏图满志,误食最新药剂秒变小孩被天王捡回家。夏朵朵只想做一个安静的潜伏娱记,一手掌握天王最新资讯,然一个不小心,她居然成了史上最抢戏童星!
  • 绝世上卿霸占冷色酷神卿

    绝世上卿霸占冷色酷神卿

    本是二十二世纪的最强杀手。一夕穿越,废材变身鬼才,鄙视什么的留给你们自己吧!灵兽?挺稀罕的,她身后有一大把,要不要?丹药?不好意思,平时这东西她都是当糖丸来吃的。佣兵?呵呵呵,真心不好意思,她不想让别人知道他背后站的那个佣兵团,就是第一佣兵团柒方佣兵团。天赋?修炼等级?呵呵呵,真不好提。十星天赋,三系全上卿巅峰。这等级还真有点低啊!!!不过……她一穿越过来就对着她献殷勤的那个到底是谁啊?说好的神卿大人呢?说好的矜持呢?说好的孤傲呢?说好的冷漠呢?“萧萧,乖。来,我帮你按摩。”某人嘴角勾起,四方痴醉。“冥洛影,滚!”“真的?”某女咬牙切齿“真的,比珍珠还真。”
  • 安倍晋三传

    安倍晋三传

    日本的政治家都爱给自己找一个“座右铭”,安倍晋三也有一句:“ 初心不可忘”。什么才算是安倍晋三的“初心”?有人追溯到他当选日本政府首相以前的政治理念,有人追溯到他在给父亲安倍晋太郎外务大臣当秘书时受到的影响,有人追溯到他在大学时代学到的知识,有人追溯到外祖父岸信介对他的影响,甚至有人追溯到在他父亲安倍晋太郎结婚之前就已去世的祖父安倍宽留给他的政治DNA……虽说众说纷纭,实际上都在强调同一个问题。那就是:要想找到安倍晋三的“初心”,就不能只将眼光盯在安倍晋三今天的言行上,还有必要看看安倍晋三的人生经历,过去的豪言壮语,以及了解安倍晋三的家族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