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92900000007

第7章 慈悲喜舍,利益一切有情众(6)

护士低下头,对迷迷糊糊的老人说:“老人家,您的女儿来看您了!”护士说了好几遍,老人的眼睛才睁开。

这个老人患有严重的心脏病,注射了很多药物,但依然没有太大的效果。这时,老人或许听到了护士的声音,他费力地睁开了双眼,模模糊糊地看到一位年轻的姑娘站在氧气瓶旁边。

老人颤颤巍巍地伸出一只手,姑娘已经紧紧地握住了老人干枯、瘦弱的手,用无声的语言传达着安慰。

护士为姑娘搬来了一张椅子。姑娘就这样握着老人的手坐了下来,一整夜没有合眼,陪伴在光线暗淡的病房里,给老人鼓励和安慰。

护士来过好几次,不时地提醒姑娘休息一会儿,但她都拒绝了。

将近黎明时,老人安详地去世了。这时,姑娘才放下老人的手,走出去通知护士。当护士来处理时,姑娘就在旁边等待。

最后,护士把一切做完后,开始安慰她:“姑娘,节哀,不要太难过,老人家走得很安乐。”

但是,姑娘却奇怪地对护士说:“不好意思,请问,您能告诉我,这位老先生是谁?”

护士吃了一惊,说:“难道他不是你的父亲吗?”

姑娘摇了摇头,说:“不,我从来没有见过他。我的父亲除了胃部有点儿不舒服之外,身体很健康。”

“那么,为什么刚才你不说呢?”护士有些头晕,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您叫我来守候老人时,我已经知道这其中或许有些误会,但我更知道这位老人需要他的女儿,他希望女儿守候在他的身边,而他显然已经病得认不出自己的女儿,所以我就决定留下来。”

看到老人、病人行动不便,就想到自己年老时,想到自己患病时,因而产生悲悯之心,对老人、病患给予帮助;看到弱者、孩子被欺负,就想到自己被欺负的时候,从而生出同情之心,对弱者、孩子施以援手。这都是慈悲心肠的根源。

布施要有大慈大悲的理念,应该不分种族、不分国家、不分信仰、不分善恶、不分亲疏,对一切苦难的民众予以诚挚、平等的关怀和救助。

《华严经》中有云:“于诸病苦,为作良医。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暗夜中,为作光明。于贫穷者,令得伏藏。”以“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为行愿,以人为本,积极入世,展开扶贫救济、医疗治病、赈灾克难、敬老恤孤、助学扶教等各项慈善事业,使社会民众的内心充满慈悲和仁爱,这才是真正的大慈悲心。

太阳因为辐射热能而给人温暖,花朵因为散发芬芳而令人喜悦,大海因为包容万物而被人重视,人生因为积聚慈悲而受人尊敬。只有你有了慈悲心,才能真正掌握布施的精神与真义。

只有放下悭贪之念,才能获得真正的解脱

有个农夫请无相禅师到家里为亡妻诵经超度,佛事完毕之后,农夫就问:“禅师啊,您看我妻子能从这场佛事中得到多少利益呢?”

无相禅师说:“佛法如慈航普度,如日光照遍,不只是你的妻子会得到永恒的利益,一切有情众生都会从中受益。”

谁知农夫听了这话,眉头就皱了起来,自言自语道:“怎么会这样呢?为什么我家做佛事,别人也要受益呢?”

无相禅师听了农夫的自语,很诧异地问:“众生受益有什么不好呢?”

“哦,不是,禅师,您不知道啊,我的妻子非常娇弱,其他众生也许会占她的便宜,把她的功德夺去,您看能不能专门为她诵经超度,不要让其他众生得到利益呢?”

无相禅师慨叹农夫的自私,但他没有指责农夫,而是慈悲地说:“点亮一盏灯,不会只照一个人,就如天上一个太阳,万物皆蒙照耀。点燃自己的蜡烛,然后,用自己的蜡烛去引燃千千万万支蜡烛,这样光亮就会增加百千万倍,而自己本身的这支蜡烛并不因此减少亮光,何乐而不为呢?”

农夫听了,却摇了摇头,顽固地说:“禅师说得很好,但我还是请禅师破个例,我的邻居经常欺我、害我,能把他排除在一切有情众生之外就好了。”

无相禅师摇了摇头,叹道:“既说一切,何有除外?”

农夫茫然,若有所失。

在这位农夫身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人性的自私、计较、狭隘。只要自己快乐,自己所得所有,哪管他人的死活?然而,农夫却不知道别人都在受苦受难,自己一个人怎能独享?一灯照暗室,举室通明,何能只照一物,他物不能沾光?

很多人不愿意布施,与自己内心的贪婪、自私与愚昧有关系。要化解这些人性的弱点,就必须懂得放下与舍得的道理。

做人应放下自己的悭贪,舍弃自私的心念,不妨通过布施来培养自己的大爱心、清净心、慈悲心,当你拥有了大爱之心、清净之心和慈悲之心时,你才能消除烦恼,获得人生真正的解脱。

有个叫做富勒的美国人,他一直都在为一个梦想而奋斗,这就是从零开始,而后积累大量的财富和资产。

到了30岁的时候,他已经拥有了100万美元的财富。但他并不觉得自己多么有钱,他认为自己的事业才刚刚开始,前方还有莫大的财富在等着他,他要做千万富翁。

他很有本事,用了几年的时间就拥有了一幢临海豪宅、一间湖畔小木屋、2000英亩地产以及数辆快艇和豪华汽车。

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由于工作太辛苦,他经常感到胸口疼。而且,由于工作的关系,使得他根本没有时间陪伴妻子,更没有时间和两个孩子玩耍。

结果可想而知,在他的财富不断增加的同时,他的婚姻和家庭却出现了很大的矛盾。

终于有一天,富勒的心脏病发作,接着妻子带着两个孩子离开了他。此时,富勒突然之间意识到,除了财富以外,似乎还有其他的东西值得珍惜。然而,对财富的追求,却耗尽了所有他真正该珍惜的东西。

富勒决定,舍弃他的生意和物质财富。他卖掉了公司、房子、游艇,把收入捐给了教堂、学校和慈善机构。

朋友认为他疯了,但富勒觉得自己从来没有如此清醒过。妻子和孩子回到了他的身边,给他带来了支持。

接着,富勒和妻子决定投身于一项伟大的事业:为无家可归的贫民修建家园。这个想法很单纯,因为他们觉得每个人都至少应该有一个简单而体面,并且能支付得起的地方用来休息。

而今,富勒已经建造了6万多套房子,为超过30万的贫民提供了住房。

谁曾想到,曾经为财富所困,几乎成为财富的奴隶,差点儿被财富夺走妻子和健康的富勒,而今已经成为人生的主人,他在为人类的幸福工作。

此刻,他觉得自己已经成了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有的人虽然清贫,每日粗茶淡饭,却无比的幸福快乐,而有的人虽然拥有巨额财富、无穷的权力,天天锦衣玉食、宝马香车,却烦恼丛生,无法得到快乐。为什么?只因快乐需要清净心。能够安守清贫的人,因内心清净而不生烦恼;拥有财富、权力的人,担心自己的财富和权力会失去,且渴望得到更多,内心不能清净,又如何不烦恼呢?

自以为拥有财富的人,其实是被财富所拥有。要快乐、要解脱,就要保持内心的清净,清除内心的贪婪、自私和愚昧。你可以学习富勒,从布施入手,慢慢地培养自己的清净心。布施掉财富,你的心灵将更富有;布施掉知识,你将获得更多的知识。布施让人放下执念,获得真正的解脱。

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利益一切有情众生

现在很多人喜欢为捐款做排行榜,谁捐得多,谁捐得少,彼此攀比,结果弄得没有钱的人根本就不敢出手,一些原本想捐钱的人,看到捐款门槛无限拔高,也不敢捐了,怕捐少了让别人看不起。

其实,布施最重要的还在于有一颗真诚、仁爱的善心,捐款多少并不重要,能帮多少就帮多少,只要有心帮助他人,不必计较多少。况且布施也是有原则的,其中极其重要的一条原则就是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先来说量力而行。所谓量力而行,就是要忖度着自己的能力去帮助别人,捐款应视自己的经济能力而定,而不能影响了自己的生活。

有的人发大慈悲心帮助别人,把自己家里的钱财全部捐赠出来,结果自己的生活没有了保障,一家人靠吃藤菜维持生计,这样的慈悲胸怀固然令人感动,但也会让人感到心里难过。

特别是一些贫困之人,对于别人的悲惨遭遇往往感同身受,同情感动之下,就忘了自己家庭的困难,倾尽全力帮助别人。结果,自己家的生活难以为继。这种忘我的助人精神令人敬佩,但不提倡。

你帮助了别人,结果自己生活艰难了,就要让其他人来帮你,这样一来一去,无异于拆掉东墙补西墙,反而事情多了起来,实在是不划算,有添乱的嫌疑。

所以,对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人来说,爱心捐赠重在参与,重在有一颗大爱之心,而不是看重捐赠钱财的数额。比如有的家庭存款就几千元,捐款几十元、几百元也不算少,只要心意到了就行了。

布施还是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但为什么又说要尽力而为呢?这岂不是互相矛盾吗?其实一点儿也不矛盾。

打个比方来说,乞丐捐了一元钱,自然值得尊重——他是尽力而为;那些巨富也捐一元钱,就实在说不过去了。

这么一说,你就明白了尽力而为的布施原则。尤其是在一些特别的救助活动中,尽力而为的原则尤为重要。

比如,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此时的捐款不只是献爱心,更是责任和道义。某乞丐倾其所有,捐了百余元;某地产大鳄捐了20万。

一个是尽力而为,竭尽所能;一个是想捐多少捐多少,聊表心意。虽然后者所捐钱数比前者多,但后者的人格魅力显然不如前者。

因为此刻布施不是聊表心意的时候,无论是救援工作,还是灾后重建,都是亟须解决的问题,光是口头表达若干句献爱心远远不够,若无大量的钱财支持,搭上再多的人力,依然会举步维艰。若是你一元我一元,不论有钱没钱的都只是聊表心意,那么何时才能让灾民脱离苦海,重建家园呢?

凡事都怕比,都说攀比要不得,但也要看怎么比,身价过亿的富豪,偏偏捐出的款项还不及闲暇时去登山的娱乐费用,这显然不只是有没有这份心意的问题。所以,不要跟别人比,那就不妨跟自己比一比。

有些人办婚宴、生日宴等,场面壮观,钱财花得似水流淌,毫不在意。但到了献爱心布施钱财时,却半天没有动静,或者抠抠搜搜捐点儿便聊表寸心了,实在令人大失所望。所以,有没有尽力而为,不看别人布施多少,对比一下自己生活中的一些行为,也就明白无误了。

但是我们也要知道,尽力而为不是要人倾家荡产帮助别人,虽然倾家荡产做善事的人确实伟大,但是对自己、对家人不太公平,我们不提倡类似的行为。佛指导弟子修行,指导人们过美好的生活,就是要解脱烦恼,而不是制造烦恼,若你还不是佛,还只是个平凡的人、普通的人,倾家荡产,生活无依,就定然会有烦恼产生,这样又何谈美好的生活呢?因此,布施又要量力而行。

也就是说,布施要看到自己的实际情况,又要看到别人的困难。这之间的分寸,需要每个献爱心的人细心地把握。

用一碗饭布施一个人,可以勉强吃饱,用一石米布施一个人,可以维持半年的生活;相反的,如果用一碗饭布施一百个即将饿死的人,固然是广结了善缘,结果是没有一个人能够活命。

如果有力量救济全世界而不虞匮乏,那么大可以无限制、无分别地平等布施,无微不至;如果仅有微弱的力量,则应该量力而为,把力量集中起来,选择急需援救和护持的人进行布施,大可不必面面俱到,四面出击。

所以,布施应该以帮助别人解决燃眉之急为重点,除了解燃眉之急以外,聊表心意即可。总之,我们既不能做让自己困扰的事,也不能让别人困扰。

同类推荐
  • 一幽一默,人生无难事(中文版)

    一幽一默,人生无难事(中文版)

    幽默,几乎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生活离不开幽默。幽默可以使你在出现错误时被人所谅解,可以使你在众人之中被亲切地接受和认同,可以使你的公司形象不败,可以使你的商品轻易地进入顾客的购物袋,可以使你找到欢乐同享患难与共的合作伙伴。特别是在人生纷至而来的困惑中,它会帮你化被动为主动,以轻松的微笑代替沉重的叹息。
  • 为你自己工作:优秀员工一定要上的16堂修炼课

    为你自己工作:优秀员工一定要上的16堂修炼课

    本书从目标、方法、效率、技巧等几方面入手,深入解析了大部分职场人群事业失败的根源,点出“你为谁工作”这一核心问题,再以大量真实职场案例和深具现实意义的寓言故事为载体,结合当前最新的高效工作理念,为读者阐明了这样一个朴素的道理:我们在为别人工作的同时,也在为自己工作。希望通过本书,能使读者朋友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中,正确把握人生方向,掌握工作技巧,激发工作热情,提升工作效能,实现完美人生。
  • 人生何必太较真

    人生何必太较真

    庄之鱼的《人生何必太较真》通过对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譬如伤害、金钱、幸福、得失、挫折、名利等九大方面,进行了深入的阐述,结合发人深思的故事和案例,《人生何必太较真》旨在让读者在品味别人的人生经历中,领略到为人处世所应该具备的基本态度——不较真。 因为太较真,认死理,就会对什么都看不惯,连一个朋友都容不下,把自己同社会隔绝开。镜子很平,但在高倍放大镜下,就成了凹凸不平的山峦;肉眼看很干净的东西,拿到显微镜下,满目都是细菌。试想,如果我们“戴”着放大镜、显微镜生活,恐怕连饭都不敢吃了。再用放大镜去看别人的毛病,恐怕那家伙罪不容诛、无可救药了。 正所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就是这个道理。
  • 玩转职场

    玩转职场

    职场江湖,竞争激烈。江湖职场中人,唯将“机遇”二字把握好,才能在职场中成功晋级。
  • 学会和客户说话

    学会和客户说话

    无论你是初入销售这一行,还是已有几年销售经验,你都能从本书中找到解决销售困惑、提高业绩的诀窍,进而轻松应对并掌握和客户说话中的主动权,以心攻心、见招拆招,快速、顺利地拿下订单!
热门推荐
  • 虫何而来

    虫何而来

    一幅年代久远的星图,让稷下学者[乌阑]彻底怀疑他在学院所学到的一切。贤者们告诉他,王者大陆的祖先是地球,是来自地球的超智慧生命体创造了王者大陆上的一切。他们带着地球时代的渊博知识,搭乘“方舟”而来。他们赐予我们智慧,赐予我们知识,赐予我们神奇的机关术和魔道,帮我们摆脱了原始的迷蒙,助我们跨越了文明的鸿沟。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王者大陆上谁能对此辩证?没有,除了那些超智慧生命体。当一个只能由讲述者自己来辩证的故事传进你耳朵的时候,你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那不过是他自编自导自演的骗局。但也就仅此而已,你别指望你能揭穿这样的骗局。毕竟虫子永远无法证明自己是虫子。
  • 翠竹山庄

    翠竹山庄

    翠竹山庄,由一神秘的武学宗师创立,坐落于翠青山中。传说,那神秘的武学宗师曾经过大大小小千百场战斗未尝一败。据野史考证,这武学宗师现世以来飞速崛起所向披靡,却只与一人倾心,那人死后便不近女色,不染凡心。这本书,正是那神秘宗师一生的故事。(本书无敌流,只有1.5个女主,女主出场不多会死)
  • 寒门竹香

    寒门竹香

    单身了二十八年的李空竹穿越了……穿在一个不安于命的绿茶妹身上!家人将她这滩祸水嫁给邻村毁容的丑相公,可还没等她嫌弃,他却甩袖而去!这日子过不过,就这样!李空竹只管挖空心思挣银填肚,对为自己寻后路啊。曾有高贵血统的赵君逸,深受重创毁了容,一直隐姓埋名。如今,他娶妻了,娶的还是个爬过床卖过身的农家女。他忍!对于一个不自爱的女人,他懒得看一眼,就是忍。十年磨一剑,娶妻隐身只是为了寻找机会重整旗鼓、报仇雪恨罢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泉州千佛新著诸祖师颂

    泉州千佛新著诸祖师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绝不过低层次的人生

    绝不过低层次的人生

    这是一部写给正在迷茫痛苦、纠结拧巴中的人们的醒世之作。你想要不再吃亏,摒弃软弱,告别痛苦;你想要远离单调,提升品质,赢得尊重;你想要增强实力,快速成长,获得成功。世界虽愈发陡峭,上升通道仍可为你打开。与其抱怨路太黑,不如自己主动寻求改变。宋小君、萧萧依凡、杨熹文、木木、沈善书、沈万九、喵姬等20余位高人气作者,重新解构生活、婚姻、职场的真相,为我们的思维拨乱反正,为我们的思想疗愈解毒,希冀帮助迷茫之中的人们找准前行的正确方向。
  • 斗鬼

    斗鬼

    薄暮中,一辆黑色的警车缓缓地驶过清寂的巷子,停在了一盏坏掉的路灯下。司机走下车,绕过车头来到另一边的后座,打开车门弯腰摇醒熟睡的杜仲。“杜先生,您到了。”仰头睡在后座的杜仲猛地一惊,因为他刚好做了一个噩梦。不,那不是噩梦。身为职业侦探的杜仲比一般人更善于分辨什么是巧合什么不是。他十分笃定,刚才发生在半路上的那件事情绝不是意外,根本就是有人要置他于死地。所以,他乘坐的小汽车才会被山顶突如其来滚下的巨石砸了个粉碎。好在司机和他都逃过一劫。
  • 中国自信:民族复兴大思维

    中国自信:民族复兴大思维

    中共十八大以后,“中国梦”成为一个热词。这本书是我个人对“中国梦”的理解。理解只是开始,关键是如何实现民族复兴这一“中国梦”。这是一个长期的事业,也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延续,同时,它还是人类文明史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 神封星穹

    神封星穹

    浩瀚宇宙,星空无垠。无尽的黑暗,似没有尽头,遥远的光,那是希望,还是黑暗的始端。深藏的传说,失落的世界,又在何方?……种族万千,姿态琼奇,黑与白的交汇,是全新的天地,还是又一片星空……在宇宙的一角,一颗枯寂昏黄的星球上,有一颗沉睡了千年的灵魂,在某一天,悄然的睁开了眼……
  • 天围

    天围

    一道天雷让神棍魏长宁穿越到道元大陆,灵气苏醒大时代来临,他是正统道门的宗主,却一路狂修成一统幽冥的大魔王。
  • 钏影楼回忆录

    钏影楼回忆录

    《钏影楼回忆录》系我国著名报人、小说家包天笑的回忆录。包天笑幼年家道中落,就读于表姊丈朱静澜处和二姑夫尤巽甫处。可谓之凡人,但他却不流俗,非凡超群。转徙逃难的痛苦使他倍加用功,博览群书,靠自学掌握了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为了维持生计,他17岁即开门授徒,走上了自食其力的道路。他31岁时正式移居上海,开始主编和编辑了许多有影响的刊物,如《小说时报》、《妇女时报》、《小说大观》、《小说画报》等七七事变”后,积极为《申报》、《南京晚报》撰稿。1947年,包天笑由上海去台湾居住,次年赴香港。1973年,包天笑在香港法国医院病逝,享年9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