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98200000023

第23章 鬼使神差

在辽阔的大西洋上,两艘装有当时最先进导航仪器的优良海轮相向驶进。彼此早在十几千米以外便通过雷达装置看到了对方。可是,一路小心避让的结果,却偏偏撞个正着。这事儿——你说怪不怪?

事情发生在1956年7月25日,时为星期三。两艘陌生相撞的船,一艘叫“陀里亚号”,属于意大利航业公司所有。一艘叫“斯德哥尔摩号”,属于瑞典瑞美公司所有。

前者于1951年6月在热那亚下水,装备着当时最先进的全套仪器与装置,“无论天气如何恶劣,都可以平稳航行”。后者的设备在那时也是第一流的,而且它还有着一个特别坚强的船头,以便可以在北极圈的海区内破冰前进。

两艘船的船员也是无可挑剔的:可谓个个精兵强将,既有丰富的航海经验,又极富责任心与纪律性。至于两船的船长,更是毋须置疑。“陀里亚号”的船长卡拉美,时年58岁,拥有40年航海的辉煌纪录,战时曾任海军司令,自1953年1月起即担任该船船长。他忠于职守但对部下却很亲近,管理严格却作风民主。而该船自首航以来连这次已是第51次航行了,五年间从未发生过任何大小事故。“斯德哥尔摩号”的船长拿腾逊,时年63岁,仅替该船所属的瑞美公司服务即达40年。在他那纳维亚人的长型脸上,显露出的是饱经风霜的坚韧及老练。他那严正的神色,则表示出他惯守纪律,一丝不苟。

星期三那天下午1时许,“陀里亚号”与“斯德哥尔摩号”在大西洋上相向航行。前者自意大利热那亚出发,朝纽约行驶,距纽约已不到一昼夜的航程了,其时位置在南塔角东264千米处。后者则自纽约出海,目的地是丹麦哥本哈根,其时位置在南塔角西352千米处。这也就是说,两船距当晚12时相撞时,其直线距离为616千米,每船平均还需走308千米的航程。南塔角的南塔岛东南64千米处有一条灯塔船,它是纽约港设在大西洋近海岸的一个浮动界标:西行的船只可以由它导向纽约港,东行的船只则在它的指引下穿行大西洋。

在大西洋的这一带,每年夏天的气候变幻无常,但对大半辈子都在与大海打交道的卡拉美船长(“陀里亚号”)

与拿腾逊船长(“斯德哥尔摩号”)来说,则是司空见惯的事。因此,这天下午3时光景,当海上突生浓雾,“陀里亚号”进入一片伸手不见五指的水域时,卡拉美并不惊慌,但是却开始更加小心起来。每当碰到有雾或大风大浪的坏天气,他都要亲自出现在船桥上指挥。这天他也不例外。

卡拉美命令把航速由每小时23海里,(1海里=1郾15英里,0郾6214英里=1千米)降至每小时21海里;同时要求“陀里亚号”上的专用雾角每隔一段时间就鸣叫一次。船长还命令特别注意雷达屏幕上的动静。

但此时“斯德哥尔摩号”所处水域还未起雾,天气虽然昏暗有云,然而阳光却不时拨开云层照射在海面。在船桥上当值的是三副乔安生,这是一个极有责任心、工作也很细致的青年职员。他一直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前面的航程上的动静,船长拿腾逊就守在身旁,也未能分散他的注意力。进入是夜9时,乔安生约估计了一下:离南塔角灯塔船还有80千米的航程。于是他眼睛一眨不眨地紧盯着雷达荧屏。10时30分,屏幕左角出现一个小小光点。他知道,这表示在距离19郾2千米的前方正有一条海轮驶来。

再说“陀里亚号”船上,在晚上10时20分钟多一点,卡拉美船长也看到荧屏上出现的一个小光点,也同样知道有一条船正向着自己驶来。他同二副佛兰齐尼算了一下,此时两船的距离约为27郾2千米。于是,在大约相近的时间里,两条相向驶近的船上的指挥员们都密切地注视着荧屏上对方光点的渐渐明亮与扩大。

两条船中,“斯德哥尔摩号”比较靠近海岸,南塔岛在其左舷方向。“陀里亚号”则离岸较远,它的左舷方向是广阔的洋面。当然,按常理,这两条船的安全交会当是无问题的。可是,为了增强安全系数,卡拉美船长仍命“陀里亚号”把航线再往左调节4度。不过,令卡拉美疑惑的是,当荧屏上的亮点越发明显时,却听不见来船的雾角声。而在这样的雾夜之中,漆黑如磐,却不响雾角,真是难以想像。他自己的船,则一直响着雾角。

在对方——“斯德哥尔摩号”上,也存在着同样的疑惑:咱们的雾角尖锐嘹亮,可传至很远的洋面;可对方却何以闷声闷气,不发一声地朝咱们驶来?更令人不解的是,当双方通过荧屏发现只有8千米的距离时,却都寻不见对方的灯光。其实此时都是大开着指示灯的,照说8千米的距离,完全可以发现,却硬是发现不了,依然是开初的雾漫漫,夜沉沉……当时,“斯德哥尔摩号”左舷上的红灯大开着。他们也多么希望看到来船左舷的红灯啊,因为只有这样,两条很快就要交会的海船才会按照国际航行守则的规定:以左舷相向而过,以避免碰撞。

过了一会儿,船桥上的电话响了,呆在“斯德哥尔摩号”船顶上守望观察的船员向三副乔安生报告:“左前方20度发现灯光。”这时,乔安生用肉眼也观察到了一个暗红色的亮点,在左前方不到2英里处。乔安生立即下令舵转右方。这样好使来船可以清晰地看到本船左舷的红灯。可是,就在这时,来船的红色灯光忽然消失,随即代之而起的是一片绿色……这是怎么一回事?乔安生心里顿感不妙。因为这显示出本船面对的是来船的右舷;换言之,就是来船正拨转船头向着本船船首冲来。这情形,就有如在高速公路上西侧行驶的车辆突然横到东行车面前来了。

乔安生当即作出反应。他将引擎间联络通讯器的把手从“前进”位置果断地扳到“全速后退”的位置。此时,船长拿腾逊正呆在自己的舱里。他明显地感到一阵由引擎改变转向而引起的震动,立刻赶到船桥上来……这是“斯德哥尔摩号”一方的情况。

在“陀里亚号”一方的船桥上,此时的紧张也完全一样:来船何以不鸣雾角,却突然出现在眼前?眼看着对方的灯光迅速转亮,放大……猛然间,一名船员高声喊道:“它转过来了,撞上来了!”其时,此时对方的船——即“斯德哥尔摩号”正在采取紧急避让措施呢,但在“陀里亚号”看来,“斯德哥尔摩号”乃是全速地抢到自己的航道上来,并拼命撞来!卡拉美船长当机立断,发出命令:“赶快躲开!急速左转!全速后退!”

孰料此时已躲闪不及,只听得“轰隆”一声巨响,“斯德哥尔摩号”那无比坚强的钢角已拦腰插入“陀里亚号”的船身,犹如一支尖矛射中大鲸鱼一样。

两船互相绞缠在一起,在漆黑的海上擦出星星般的火花。这时,“斯德哥尔摩号”的“全速后退”才真正发挥作用——它“吭哧吭哧”地艰难地从对方船身中拔出钢角……于是,“陀里亚号”摆脱羁绊,也全然失去控制,开始摇晃下沉。

“见鬼!”卡拉美船长只来得及咒骂出这一声,便迅速指挥船员放出救生艇与舢板,紧急援救本船的1134名旅客。撞了大祸的“斯德哥尔摩号”自然也参与了大援救,将对方的旅客转移过来。此时,两船探照灯大开,人声鼎沸,哭喊喧嚷,犹如炸开锅一般,附近有五六条过路船闻讯赶来,也参加救助行动……

7月26日上午10点正,“陀里亚号”船完全没入海底。

最后清点人数,该船死亡43人(多半在撞船瞬间便已丧命)。船长卡拉美痛不欲生,抱着与船共存亡的决心准备随船自尽,在最后一分钟才被船员生拉活扯地拽上救生艇。

这真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沉船悲剧。可是,也有因祸得福的:一位19岁的意大利女移民安苏丽在被救上救生艇时又突然跌落大海,一位纽约青年哈得生奋不顾身跳水救美。8个月后,两位青年竟喜结良缘。

那么,此次临近纽约港时才发生的撞船事故责任在谁呢?两家轮船公司相互控诉,而提出的证据又都证明自己无罪,于是只得在庭外和解。可是,到底谁是肇事者呢?

难道真如卡拉美船长所咒骂的——“撞到鬼了”?

同类推荐
  • 大自然的报复

    大自然的报复

    人类社会经济的跨越式的发展和对大自然资源的过分的攫取,在破坏了自然环境的同时,也威胁着人类自身的发展,在自然灾害频发的今天,人类也逐渐认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我们面临着怎么的生存环境的问题?自然灾害的频发与人类疾病有着怎么的关系?自然灾害的产生与人类活动具体有着怎样的联系?我们又该怎么去应对已经出现的环境问题?只有充分的了解了这些,才能提高我们环境保护的意识。
  • 低碳环境:打造属于我们的地球氧吧

    低碳环境:打造属于我们的地球氧吧

    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白云蓝天,雾霭流岚、花香鸟语、蝶舞莺飞……如此美丽的环境需要我们共同的呵护。不要让小河的水总是恶臭,不要让机动车的尾气令人掩住口鼻,不要让草丛里的塑料袋不计其数……让我们牵起手,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使我们的地球更美丽,更精彩。
  • 医学破译百科(科学探索百科)

    医学破译百科(科学探索百科)

    人类社会和自然世界是那么丰富多彩,使我们对于那许许多多的难解之谜,不得不密切关注和发出疑问。人们总是不断地去认识它,勇敢地去探索它。虽然今天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达到了很高程度,但对于许多谜团还是难以圆满解答。人们都希望发现天机,破解无限的谜团。古今中外许许多多的科学先驱不断奋斗,一个个谜团不断解开,推进了科学技术的大发展,但又发现了许多新的奇怪事物和难解之谜,又不得不向新的问题发起挑战。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人类探索永无止境,解决旧问题,探索新领域,这就是人类一步一步发展的足迹。
  • 中国最美的地质公园

    中国最美的地质公园

    《中国最美的地质公园》既是一部旅游地学佳作,又是一部独具特色的科普读物。作者吴胜明对中国最美的地质公园进行了科学的分类欣赏,以一个资深的地学专家和一位热爱大自然的普通行者的双重身份,以科学和人文的视角、至情至性的表达方式,更像一个智慧的导师,带领读者一边走,一边欣赏,在领略美丽的外在景观的同时,感受到科学家亲近自然、研究自然这一过程的内在美,富有感染力。
  • 人类危机之温室效应(青少年身边的环保丛书)

    人类危机之温室效应(青少年身边的环保丛书)

    本书由谢芾主编,是一本自然科学类读物。环境问题的实质是社会、经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以及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问题。本书包括了人类生活、自然和生态等各种关系的方方面面,从而让青少年了解环境保护对我们的重要性,以环境保护为己任。在《人类危机之温室效应》里,既有令人感动的环保故事,又有深刻实用的环保知识,它会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成为一名守护地球家园的忠诚卫士。
热门推荐
  • 马烽小说散文集(山药蛋派经典文库)

    马烽小说散文集(山药蛋派经典文库)

    本书收选作者创作历程中代表性作20篇,包括《饲养员赵大叔》《我的第一个上级》等曾经入选中学课本的名篇。作为山药蛋派代表人物之一,马烽擅长写普通的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作品朴实、真挚、感人。该书主要是对马烽重要作的一次经典梳理,是研究马烽的重要入口。
  • 袖手天下(下)

    袖手天下(下)

    一个声音静静地响起,在极远的宫门处,那里灯火太盛,晃得人眼睛发晕。可是管姝白却好像瞬间被人点了穴,死死地看着,隐在宽大袍袖中的手腕剧烈地颤抖着,像是即将死去的病人一般,再没有了半点气力。一抹明黄色的身影,映在重重灯火之下更显华贵,数十名宫人侍卫小心地伺候在两侧,众星拱月般将他围在当中,俊逸挺拔,卓尔不群。而在他的身侧,一抹浅粉色的身影盈盈而立,手指莹白,娇怯却坚定地拽着他一抹袖管。便像是一个垂死的溺水者去拽一块浮木,费尽周折,使尽力气,好不容易握在了手,却发现那浮木竟是一条剧毒的水蛇。
  • 少年犯

    少年犯

    工作是嘉兴市中级法院的一名法官。已发表小说100万余字,散见于《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中国作家》、《江南》、《山花》、《百花洲》等期刊。
  • 何以情深

    何以情深

    君氏集团面临破产,总裁君东升全力挽救,但最后依然失败。他选择了自杀,留下女儿独自生活。在君安沁眼里,害死他父亲的是钟家的人,只因钟氏总裁没有挽救君氏。钟公子对这个女孩一直心怀内疚,想要好好照顾她。可此时的君安沁,早已被仇恨冲昏了头脑,她要报复钟家。当谜底揭开的那一刻,她才发现自己错了……
  • 上古炼金术师

    上古炼金术师

    炼金术,那是将不同的物质分解,组合在一起的技术。炼金术需要炼金阵来支持,才能炼成。而上古炼金术不需要任何炼金阵,只要拥有等价交换的物质便可以直接炼成任何等价的物质。比如将炭炼成钻石,水炼成氧气和氢气等等。但是炼金术有一个禁忌,那就人体炼金!将死亡的人炼成活人,没有一个人成功,没有一个启动炼金术后能活下来。而我们的故事的开始是一个学习上古炼金术的少年,不用画炼金阵的炼金术师……而少年最终会成长成为一个可以毁灭世界的人……
  • 楚宫·孟嬴传

    楚宫·孟嬴传

    一次凤雀互换的阴谋,堂堂秦国公主联姻楚国太子建,却被送到楚王身边去,她一心求死,若不是当时月夜泛舟,他与她遥遥一曲琴箫合奏,可能便在这楚宫中香消玉殒,也不会有落花如雨之夜的相逢,他对她说:活下去,城破之时,她只道:我从没想过终有一日,你会因我成仇,一夜白了头,泱泱楚宫,是她成就了伍子胥的千古传奇,也成就了她一生孽乱、独步宫廷。
  • 每个世界虐一遍

    每个世界虐一遍

    每个世界走一遭,不是你虐人,就是人虐你。呸!拽着某腹黑男一路碾压虐着走!本文非正确打开方式:系统:任务需要你深入理解,用理性思维嘛。颜沁卿:这是你给我一具男人身体的理由?系统:你要擅长使用本能,多挖掘潜力。颜沁卿:这是你让我变成猪的理由?系统:有时候一个人的战斗力是有限滴。颜沁卿:所以你给我个扯后腿的队友?本文正确打开方式:这是一部可歌可泣的,女强男强联手,在快穿世界相爱相杀的奋(lian)斗(ai)史。
  • 我在美国当老师

    我在美国当老师

    本书真实而全面地介绍了美国寄宿高中的情况,书中阐释了中国留学生如何申请美国高中,如何与老师保持良好的关系,如何快速融入美国中学的环境,如何解读老师评语、如何在高中申请美国大学等问题,为准备赴美或已经赴美留学的学生和家长提供了极具实用价值的指导。
  • 战道成圣

    战道成圣

    盖世至尊叶东风距离缥缈天道不过寸步距离,却在关键时刻被人暗算重生在了一切开始的起点。这一世,叶东风打造完美道心,他微末起身,以凛然之资横推天下,翻手为云,覆手雨,以一己之力脚踏四方,镇压当代。上一世的遗憾和不甘尽数抹平,名震太古,以战为道,终成圣主。
  • 杀之链

    杀之链

    吴鸣叔叔被杀的第二天,我收到了父亲的书信。展开信纸后并没有很讶异,心情反而出奇地平静,继而涌上一股难以言说的冰冷感觉——不单单缘于腊月的天气,大概也与信中对鸣叔死相的描述有关。父亲在这部分写得很详细,我并没有细读,草草收拾一下后便踏上返家的火车。吴淞离上海并不算远,即便是脚力不好的马,大概也只需要大半天。火车自然要比马快上好几倍。但是淞沪铁路修建于1876年,算来已有六十多个年头,铁轨老旧,这铁箱子也不敢肆意妄为。到头来,反而和骑马没有太大区别。不过这对于我倒没什么关系。路上刚好可以把父亲的信件再读一遍,或许能找出一两条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