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99600000017

第17章 闻鸡起舞(3)

孝先接着说:“板儿离不开绳。”

双杏应和道:“绳儿离不开板。”

孝先自我讪笑道:

“唉,你我没文化的人,今天咋变成秀才啦?”

“就是么,口歌子对得有板有眼的。”双杏也自感意外地道。

“你给娃娃们也教教,大的带小的,往后多个玩头,不能成天玩泥巴。”孝先若有所思地道。

“你谋算的总是那么周到,人还没说出口,你就做出来了,你总能摸到人的心思,叫人心服口服,叫人动心倾心。我会教他们的。”

双杏佩服地道。

“娃娃们过来,你妈教你们打秋千。打秋千好,能练人的胆气。”

孝先一招呼,孩子们都涌了过来。由于父母展示了打秋千的好身手,老大老二争先恐后。先让老大老二并齐坐在秋千板上。双杏用手推着轻荡。两个小家伙坐在上面得意忘形的那开心劲儿,逗得老三老四欢呼雀跃。孝先收拾不住,只好轮班,两个大的下来,两个小的上去,在父母的推送下荡悠悠,荡悠悠。有的悠然自得,有的意气风发,毫无怯意。

小夫妻俩带四个孩子一同出来散心娱乐,还是第一次,孩子们开心,做父母的更开心。

女人似有所悟地说:

“打秋千是能练出胆气。五哥,你说得在理。我在想,要不是妈妈从小陪我荡秋千,练出那么点胆气,敢跟你这个生汉子千里闯西域吗?你说是不?五哥。”

孝先频频点头,说:

“我想是的。十四五跟着男人走江湖,闯荡几千里,是蛮稀罕的。凭的就是忠心胆气!”

“看你把我捧得高贵的,忠就忠了你。这一辈子,我算是服了你。”双杏心悦诚服地道。

小夫妻俩又陪小家伙们玩耍一阵,看看天色不早,还惦记着去给老先人烧纸,便带着孩子们尽兴而归。

如此理解体谅体贴妻子的丈夫,怎能不赢得女人的诚服与忠心呢?兴许这正是丈夫的无穷魅力之一。桃源人怡然自乐的日子难道仅仅满足于衣食无忧和男欢女爱么?

四、闻鸡起舞

这年不到秋末,孝先的农活已收拾得利利索索,提前赶上两驾牛车去了古城子。

肚子已出怀的双杏怕孩子跑远了操心,遵照丈夫临走的叮嘱,从里将大柴门上了锁,任孩子在院内玩耍。

一天正午,孩子们刚放下饭碗,尚来不及出门,院内的狗叫声吵翻了天,母子不由一惊。不待双杏发话,孩子们本能地撒腿往外跑,自然是老大、老二跑在前头。

双杏顿觉蹊跷。五年来,几条看家狗虽不时小吵小叫,但均因野兔进院或野猪拱围墙而引起的,从未如此狂吠吵闹过。夫妻俩常常为这鲜为人知的桃源胜地怡然自得,为恬静舒心的日子而陶醉快活。

难道这太平日子到头了?双杏正这般苦思闷想着,狗叫声停息了,继之老大、老二跑进来了。

老二说:“不知哪里来的一伙子人,骑马向北追过去了。”

“追啥呀?”双杏吃惊地问。

“马群。”老大补充道。

“还看见了啥?”双杏沉沉地追问。

“从大门缝里哪能看得清?”老二委屈地回道。

老大补充说:“再没啥。一溜风就不见影子了。”

咋办?!恰巧惟一可依赖的丈夫不在。这一惊对双杏非同小可。

自打平安生下老大以来,双杏心里头一次抹上一缕阴影。

究竟纯属偶然呢?还是从此不得安宁的不祥之兆?总之,她预感不妙。

为此,她不禁联想起前些年孝先每次外出的情景,他丢下她和孩子,当时无所谓,现在觉得好生后怕。作为男人他不可能不外出,事不由人。

双杏自此意识到:男人再能再强,绝对替代不了自己,完完全全依赖男人保护是不周全的。她一时性急,焦虑地招呼孩子们:“老大老二,你们快快长,学到你爹那一身本事,咱娘儿们就不怕了。”

“我爹有啥本事?”老二抢先好奇地问。

双杏不无钦佩不无自豪地说:

“傻娃娃,你爹的本事可大啦!了不得哟!”

“噢。太好了!”老大老二拍手齐叫好。老三老四鹦鹉学舌的同时零零落落地模仿拍手笑。

双杏见状,一时乐得忘却了那一缕愁思。

乌飞兔走,光阴荏苒,不觉年复一年。孝先夫妻俩又迎来一个春暖花萌的季节,清明末了,喜得一子,排行老五。

双杏虽说虚算二十挂零,可已坐了四个月子,自生自接,一一顺利,自然越生越有信心,越有把握,越有经验。虽说不足半月,可她觉得身子轻爽,便偷偷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儿,干完了,赶快捂在炕上,免得汉子回来说话。

虽说春暖花萌,但依然春寒料峭,孩子们户外没啥可玩的,打秋千冷,不是时候;放风筝,尚未糊出来;打牛儿已冰消无着。他们只好都圈在屋子里,围在妈妈身旁。他们闲得急躁,闷得无聊,纷纷要求妈妈讲故事。双杏呢,凡适合孩子听的故事,能听得懂的,她会的都已讲得差不多了,所剩无几的是些乌七八糟不堪入耳的闲话,她只能守口如瓶。于是,她教小的(老三老四)学着翻线绳,拿出一根三尺长的红线绳,两头一结,绷在孩子小手指上,经她手指这么一勾,那双线就成面旗(菱形)形,再用小指一挑一掏,变成凳槽形……老三绷着老四改,老四绷着老三改。让他们反反复复玩弄着,也少了许多是非。老大老二呢,没事可做,跳上跑下,闹腾得婴儿睡不老实,尽拿奶头哄。不得已双杏想了一招:“老大老二听着,不管是你爹讲过的,还是妈说过的,每人能学出(照原样复述)三个猜话(谜语),妈就给你们讲故事。要不,就弹壳脑子(用手指弹脑袋),少一个弹十个。老二,你先说。”

老二有些不服,推托说:“应该叫大哥先说。”

“不行,你不是嘴巴巧吗?你先说,老大思量一下再说,也不迟。”

“说就说。”老二一赌气道。

第一个:

“一个勤劳的主人翁,天色一亮就出工,若有一日不见它,不是下雨就刮风。”——太阳。

第二个: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月亮。

第三个:

“花儿红彤彤,开在锅底下,不能去浇水,不能用手抓。”——

火。

双杏听老二一口气不打坎地连说三个谜语,喜出望外,右手在老二的脑壳上轻拍了一下,说:

“看把你能行的。”

老二说谜语时,老大默默地回想着,待老二一收口,不用妈妈催,老大便背诵起来。

第一个:

“翻穿大皮袄,草叶吃个饱,过了寒冬后,献出一身毛。”——绵羊。

第二个:

“身壮力气大,干活常带枷,耕地和拉车,都要劳驾它。”——

牛。

老大稍停了下,瞪大眼睛努力回忆着。双杏有些担忧,希望他尽快说出第三个。老大终于说出第三个:

“小路走不远,围着转圈圈,响雷不下雨,飘雪不觉寒。”——

磨。

“好!兄弟俩都学说了三个,妈也说三个,你们猜,猜对一个,赏一个核桃。”

“妈,您快说。”老二催促道。

“说奇怪,真奇怪,肠子绕在肚皮外,身子下面三条腿,长个尾巴向下拐。是个啥物件?”

老大和老二口中反复念叨着“说奇怪,真奇怪,肠子绕在肚皮外……”思索着,一下子懵住了,急得老大抠耳朵,急得老二抓头皮。双杏提醒了下,说:

“咱家就有,每天都用哩。”

“井台上的辘轳,妈,对不对?”老二自鸣得意地道。老大一联想,高兴地说:

“对,对,就是辘轳,辘轳上缠的绳子像肠子,绞把子不就是向下拐的尾巴吗?”

双杏笑着说:“对,就是辘轳。”

“我先猜着的,妈,哥是听我说的。”老二神气活现地争道。

双杏笑着说:

“对,是你先猜着的。听第二个是啥?”

老大老二洗耳恭听,生怕漏掉一星半点。双杏瞧着兄弟俩那认真劲儿,心里乐了,继续说:

“头上长着一对角,脖子系着一根绳,解开绳子躺倒了,肚子也瘪了,是啥?咱家有。”

老二口中念叨再三,尚不得要领。老大却瓮声瓮气急急抢先说:

“装粮食的口袋!妈,对吧?”

“对对对!老大先猜着了。猜完了一块儿赏。”

老二不服气地说:“大哥常给爹撑口袋,当然猜得着。”

“第三个,听清了:‘桥在人肩头,人在桥下走,两头都有水,人走水不流’。”

老大老二思谋再三,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

“挑水!”

双杏兴奋地直拍巴掌,两个孩子乐得东倒西歪。

双杏从黑箱子里取出四个核桃,兄弟四个每人有份。

“妈,该给我们讲故事了吧?”老二牢记妈妈的许诺。

双杏学着说书人的腔调说:

“故事哩,短一些,讲两个。”

兄弟俩一听妈妈要讲两个,兴奋得直拍小手。

“话说哩,从前,就是老早老早,很早很早的时节,有个姓孔的小娃娃,名字叫融。四岁那年,有一次,朋友送来一篮子梨,兄弟姐妹好几个,梨子有大有小,咋个分法呢?谁吃大的,谁吃小的?妈妈作难了,心想,融最小,让他先拿,好挑个大的。你们猜,孔融拿了个大的还是小的?老二先猜。”

“大的。”老二坚信不移地回答。

双杏没表态。

“小的。”老大不费思索淡淡地道。

“老大猜对了,是小的。在场的人都好惊奇。妈妈问,‘融,你咋偏偏捡个小的?’你们猜,孔融咋个回答?他理直气壮地说:‘我小,就该吃个小的,大的留给哥哥姐姐们’。孔融的做法、说法,使在场的人不管大小,都很佩服。从此,‘融四岁,能让梨’的故事就传遍了天下。后来,孔融成了材,做了大学问家。”

老二听后有些气馁,稍有羞色。

“听你们母子那高兴劲儿,说啥呢?”孝先跨进屋子,笑呵呵地道。孩子们的神思都集中在故事上,竟没觉察父亲回来。

老大汇报说:

“我们听妈妈讲故事。”

“讲啥呢?是不是孔融让梨的故事啊?”

老大老二齐声回答:

“是!”

“讲完了。”孩子妈补充道。

“还有一个哩!”老二高声大气地道。

“就你抠住不放。外面冷,你看,都在屋子直闹腾,只好讲故事哄弄他们。下一个就叫你爹讲吧。”双杏也来个借坡下驴,掀起衣襟给孩子喂奶。

“咱也不识字,文,教不了他们;武,还可以。娃娃渐渐长大了,总是这么呆在屋里,围着当妈的也不是个事儿。该学点本事了。”

孝先似有早虑胸有成竹地道。

“我想也是这么个理儿。离干活年岁还早,该练练武了。去秋追马的事,至今还叫人后怕呢。”双杏完全赞同地道。

“咱们立志做个善人,不亏人,不欺负人;可别人要欺负咱,硬在咱头上屙屎撒尿,那咋办?”孝先说着学武练武的理由。

“就是么,你不招人,人家还惹你哩,要不是你武艺好,乌鞘岭那一次,你连媳妇都保不住,哪还有今天这一炕娃娃。”双杏深有感触、记忆犹新地道。

“老大五岁时,我就盘算过这事。成了家,立了业,不缺吃,不少穿,该腾省出些工夫教教孩子了。可又想,光老大一人,孤孤单单的,学起来也没劲,没有个比较,提不起精神来。现今老二也快五岁了,该是时候了。可话又说回来,练武是苦差事,要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要流汗,要挨冻,睡不得懒觉,要‘闻鸡起舞’。”

“啥叫‘闻鸡起舞’?”老大老二不约而同地疑问。

“好,那就讲‘闻鸡起舞’的故事吧。”孝先话音未落,除了吃奶的孩子外,便都饶有兴趣地鼓起掌来。

“话说西晋末年,北方石勒势力强大,后来把黄河流域的国土给占了。”孝先也模仿当年说书人的声态,侃侃讲来。

“那时节,晋朝皇帝逃到东海边的南京去了。国家破败不堪,黎民,也就是老百姓像我们这样的人家,四处逃散,眼望国土大片大片地沦丧,也就是丢失了,成了别人的地方。老百姓都眼巴巴盼望收复失地,返回家园,过上太平正常的日子,也就是像我们今天这样,有住有吃有穿,不到处流浪的日子。可由谁收复呢?当官的不管,当皇帝的也不管。”

“不是说,天下是皇帝的吗?他咋不管?”老大天真地质问。

“该就是苔杆(没能耐)皇帝么。我要是皇帝,我就管。”老二不知天高地厚地说。

“去,不得胡言乱语。那时节,有个叫祖逖的年轻人,和他的好朋友刘琨志同道合,意气相投,相互鼓励说:‘光说不练,学不到真本事,有啥用。’他两个相约:每天清早,听到鸡叫,就起床练武,谁也不睡懒觉,谁也不耽搁宝贵的光阴。他两个终于练出了好本领。祖逖为啥闻鸡起舞呢?因为他很想干一番大事业,收复北方的辽阔国土。后来,他向皇上要求发兵,可皇上只给了他一千人的军粮,三千匹布做军装,没给一兵一卒,叫他自己招兵拉队伍。要收复长江以北大半个中国领土,谈何容易!这个祖逖很不简单,他不灰心不泄气,变卖家产,带领家人和部下渡过长江,招兵两千多人。他先大破石虎,后大败石勒,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广大地区。后来,由于皇上不放心他,怕他功高权大,拥兵自重,解除了他的兵权;不然的话,他的宏伟誓愿一定能实现。太可惜了!”孝先略停顿了下,对老大老二严肃地说:

“从明日起,你兄弟俩也‘闻鸡起舞’。记住了吗?”

“记住了。”兄弟俩不知酸甜苦辣,不知深浅,爽爽朗朗地回答。

孝先又朝着女人恳切地说:

“娃他妈,练武就是吃苦,娃娃是你身上掉下来的肉,可不能在这方面疼省他们。”

“我懂!还不是为他们好,将来一可防身,二可成材,活得有出息。等娃娃不吃奶了,我也练几手哩。”女人一个心思爽爽快快地响应了汉子的要求。

“从今晚起,你兄弟俩要早点睡,不再红火处卖母猪肉。鸡叫就要起,耽搁不得,就像从军当兵一样。”孝先不厌其烦地叮咛。

“五哥,你也要早点睡,除非万不得已,别再熬夜干零碎活儿。啊!”女人对汉子也提出了要求,这是对男人的真情呵护,因为他不比孩子,孩子练完了可耍可睡,他有干不完的农家活儿。

同类推荐
  • 秘密职业

    秘密职业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陪楼

    陪楼

    《陪楼》揭示了鼓浪屿沦陷时的动荡不安和抗日时的狂风暴雨融入中国婢女救拔团、厦门沦陷、鼓浪屿事件、厦门中秋博饼等历史文化,呈现百年厦门全景以女佣阿秀的一生为主线,讲述了小人物的悲欢离合、情感命运与家国情怀以独特的视角打开了一扇厦门百年历史的窗口,同时也尽情展现出鼓浪屿中西文化交融的魅力小说弥漫着一种不随流水即随风的温婉的鼓浪屿情调长篇小说《陪楼》是一部以闽南地方特色为背景的小说,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鼓浪屿,融入中国婢女救拔团、厦门沦陷、鼓浪屿事件、厦门中秋博饼等历史文化,呈现百年厦门全景。
  • 九璃宫阙玉琳琅

    九璃宫阙玉琳琅

    寂寞空庭春欲晚。幽深的长廊仿佛没有尽头。迟迟的春色映入眼帘,却带着几分暗淡与萧索。山坡上梨花萎谢遍地,积雪般铺满了院子。撇去随从,德姬独自沿着长廊信步。也不知走了多久光阴横亘在那里,猛抬眼,便似从命运这头走到了时间的尽头——明暗交叠处,恍然有一道朦胧的背影。她望着那人,略微蹙眉,怔了怔。踯躅间忽听耳际哗啦啦一阵脆响。转眼,但见水晶串成的珠帘在檐下随风簌簌晃动,似一颗颗忐忑而兴奋的心,被春风激荡得起起落落。隔着半方波光粼粼的池塘,白衣女子缓缓转过身来,倏地一笑,清丽端庄的笑靥,温婉如微风般掠过了池塘。
  • 少女小渔

    少女小渔

    张艾嘉执导同名电影,著名导演李安监制,刘若英倾情主演。在严歌苓的诸多作品中,中短篇小说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少女小渔》集结了严歌苓所创作12个精彩的“海那边的故事”:《少女小渔》《红罗裙》《海那边》《抢劫犯查理和我》《风筝歌》《失眠人的艳遇》《吴川是个黄女孩》《茉莉的最后一日》《拉斯维加斯的谜语》《青柠檬色的鸟》《女房东》《密语者》。主打篇目《少女小渔》,讲述了江伟和女朋友小渔,千里迢迢从中国大陆来到纽约。由于无法取得居留权,小渔在唐人街当非法劳工。江伟也是以学生身份来美,半工半读,为了摆脱困苦的生活,他被迫安排小渔与年届六十的意大利老头Mario假结婚,希望让她取得绿卡。
  • 惊魂铁板沙

    惊魂铁板沙

    江苏北部沿海,有个吕四渔场。每当春季来临,就有大批小黄鱼来到这片浅海繁衍后代,于是附近的渔船,便不失时机地赶到这里捕捉。但是这片海区的地形非常复杂,涨潮时汪洋一片,浩瀚无际。落潮之后,海水退净,于是海底便袒露出来。这时才能看得清楚,原来海底是坑坑洼洼的,暗礁、深沟星罗棋布,简直是一个水下迷宫。有关部门还未曾来测量过,也没有出版过一张权威性的海图。这里的天气也是变化无常,天气预报往往不准。常言道,无风三尺浪,有风浪三丈。在这里吃过苦头的渔民们,干脆把吕四渔场改叫为“老虎洋”了。
热门推荐
  • 网游之收集大师

    网游之收集大师

    【DNF男街霸贴吧官方授权职业文】(前排提示,这是一本月更31w字的小破书)咸鱼青年秦炎,在经历了多款虚拟游戏之后,终于是在深渊游戏开启了属于自己的幸运之路。一双红色高跟鞋,来自于深渊游戏制作方的不解之迷。曾执念加入大势力,出走后迎来新生。面向世界展现自己实力的大舞台之上,秦炎和他的伙伴终会绽放......欢迎加入兰翔他哥的书友群,群号码:648283720
  • 低碳城市:让我们的城市轻松呼吸

    低碳城市:让我们的城市轻松呼吸

    低碳不仅仅是一种概念,低碳生活也不仅仅是一种时尚,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是一件利在千秋万代的大事。节水、节电、节气,摒弃高碳模式,崇尚低碳生活……就是身边这些不起眼的小事可以让低碳生活变为现实,让我们为低碳环境、绿色地球作出自己的贡献!
  • 那段暧昧的小时光

    那段暧昧的小时光

    身处困境的社会学研究生张小翊,在校园遇到不羁锐利的大学讲师谭辛平,在谭老师的帮助下勇敢面对生活,谭辛平曾经心心念念的朱韵晨,是前尘往事,还是与张小翊一起前行路上情感定时炸弹?张小翊与谭辛平互相帮助走出人生的低谷,吵闹互怼的他们,最后会走到一起吗?
  • 命定宫斗Ⅰ

    命定宫斗Ⅰ

    一场天劫,让两位仙女背负着生生世世的诅咒在凡间永生!一次情感的背叛,让她不计代价地穿越前生今世,只为与第三者一较高下!金枝玉叶的公主,突遭真相的打击,亡命天涯,誓死复仇!与人斗、与天斗、敌不过与自己的良心斗!赢得了表面风光,却输尽了人格与尊严!他与他是兄弟、是政敌、是情敌;违背伦理,他们终究得到了什么?她与她,几度挣扎在生死边缘,付出了一切代价,只为:人定胜天!
  • 流过岁月的河

    流过岁月的河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我的孩子顶呱呱

    我的孩子顶呱呱

    从孩子呱呱坠地、咿呀学语到蹒跚学步再到初入校门、远离父母,他们的一言一行都牵动着妈妈的心。因为她们是如此深爱着自己的孩子,而要把这种爱转化成对孩子成长有所帮助的事情,就不仅需要一种责任,也需要一些方式方法。
  • 邪皇的宠妃

    邪皇的宠妃

    她是世人口中的废材,她是天赋异秉的奇才。当强悍的灵魂注入到平庸的身躯内,她将成为这个大陆的神话。斗强敌,训灵兽,统统不在话下。练神功,谈恋爱,样样手到擒来。且看穿越女子,如何在异域大陆一步一步成就奇迹。
  • The Queen of Hearts

    The Queen of Heart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怦然心动

    怦然心动

    车就停在院子里,冯添打开车门,下意识地看了眼副驾驶。大学时,百合就愿意坐在副驾驶的位置,慵懒的样子,或者吃零食,或者跟你说话,或者看书。他坐进车里,无意间,脖子上的玉坠打在方向盘上,是百合在潘家园给他淘腾的,他还贴身戴着。刚才碰在方向盘上了,他连忙用手抚摸,还好,完整。冯添开着车,向百合家开去。他竟然充满希望,在雨停之前,还来得及。为什么冯添一接到百合的电话或者看见百合就怦然心动,因为和百合在一起,永远感觉在谈恋爱,哪怕你一百岁了。忽然之间,冯添幡然醒悟,没有百合,终其一生他也找不到绝配。
  • 今生前世,我都恨你

    今生前世,我都恨你

    穿越,这个老掉牙的事居然发生在我身上,穿越就穿越,为什么要让我遇到同样的仇人,无论是现代还是古代,他还是那么的高高在上,但那又怎么样,无论是现代还是古代,我依旧不怕你,要命一条,反正我不在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