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03900000010

第10章 新闻之路(8)

然而,培根所说的三大发明对中国并没什么作用,相反,却在西方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中国的文明根深蒂固,中国的帝国组织渗透甚广,绝不允许这些发明破坏传统的制度与习俗。于是,印刷术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而不是新思想;火药加固了皇帝的统治,而不是提升正在出现的诸民族君主的地位;指南针除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外,并不像西方人那样用于世界范围的探险、贸易。事实上,西方历史的新时代,就是随着三大发明的应用、新大陆的发现、工业时代的到来而到来的。

1492年8月8日,哥伦布率领由可靠的水手和能干的船员操纵的三艘帆船,从帕洛斯角启航。到9月6日,远征队已把加那利群岛丢在后面,驶入烟波浩淼的海洋。经过一个多月的远航,他们发现了巴哈马群岛中的一个小岛,哥伦布命名它为圣萨尔瓦多。

这是预示着整个人类命运的一个时刻。世界历史的最大嘲弄之一是,哥伦布至死都确信,他已抵达亚洲。他确信圣萨尔瓦多岛离日本所在的位置非常近,下一步是找到日本。

当他向西南航抵美洲大陆时,他相信自己到了马六甲海峡附近某地。哥伦布坚持自己的错觉这一点,带来了重大结果:它鼓舞人们进一步勘探南北美洲,直到在墨西哥和秘鲁发现大笔财富。

麦哲伦的远征是人类航海事业中一篇伟大的史诗。他率领一支由五艘均为100吨位的帆船组成的船队,于1519年9月10日从塞维利亚启航。次年3月,他到达巴塔哥尼亚;至10月,抵达如今刻着他名字的海峡。大海汹涌澎湃,他足足花了一个多月才越海驶入太平洋。其间,一艘船失事,另一艘船被遗弃,他率领剩下的三艘船沿智利海岸向上方航行,至南纬15处时折向西北。后面80天中仅见到两座杳无人迹的荒岛。

一名船员生动地叙述了这数月间忍受的苦难。这样的记录,在当时人们的眼中该是怎样令人惊心动魄的新闻:

“我们所吃的饼干不再能称为食物,它们只不过是些粉末和吞噬了饼干的蛆虫,而且,粉末浸透了耗子撒的尿,散发着叫人无法忍受的臭气。我们不得不喝的水是同样恶臭、令人作呕。为了不饿死,我们甚至被逼得吃一张张皮革,这些皮革是遮盖大桅下桁、防止其磨损绳索用的。它们经常受水浸、日晒、风吹,变得非常坚硬,得先在海里泡上四五天才能变软,我们将它们泡软后就煮来吃。实际上,我们常不得不靠吃木屑过活,就连耗子这种极叫人憎恶的食物,大家都贪婪地寻找,一个耗子能卖得半个达卡金币。

“苦难不止于此,我们最大的不幸是正遭到疾病‘坏血病’的侵袭,得病后,牙床肿得老大,把上下颌牙齿都包藏起来,使病人无法咀嚼食物。我们有19个伙伴死于这种疾病……除开已死去的人,我们还有25至30个水手患病,他们的胳膊、腿和身体其他部位都遭受着可怕的痛苦……”(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

1520年3月6日,他们驶抵一座岛屿,可能是关岛,他们在那里得到了粮食。同月16日,他们到达菲律宾,麦哲伦和手下40名船员在当地一次战斗中被杀。残存的西班牙人靠当地领港员的帮助,航行到婆罗洲,再从那里抵达他们的目的地摩鹿加群岛,即香料群岛,抵达时间是在1520年11月。

1519年是麦哲伦离开塞维利亚、开始著名的环球航行的一年,也是同样著名的埃尔南多·科尔特斯离开古巴、发动对阿兹特克帝国征服战争的一年。科尔特斯在远征中,迎来了所谓的征服者时期。1500至1520年这20年,已是探险者的时期。那时,许多航海者打着各种旗帜探查整个南北美洲的东西两侧,以寻找通道。在随后的30年代,数千名西班牙冒险家赢得了第一个庞大的欧洲海外帝国。

16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探险远航,发现的不仅仅是一个个“新大陆”,同时也为西方人认知世界打开了一个新的广阔空间。

一幅崭新的世界图景正在建立起来。西方人内心的梦想,正在被一个个新发现、新财富所刺激着。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们,不断被爆炸性的新闻冲击着躁动的心房。在人类新闻之路上,这一时期地理新发现的新闻,甚至比今天的太空新发现更能牵动人们的心弦。

近代新闻的起步

谷登堡的活字印刷术及其印刷机问世后不久,15世纪后半期至15世纪末,意大利、法国、荷兰、匈牙利、西班牙、英国、丹麦、瑞典等国先后出现了德国的印刷者创建的印刷所,出版书籍很快成为每一个大城市的时尚和有利可图的生意。

在出版书籍的同时,一些印刷商开始印刷出版记事性的小册子,记述近期发生的大事,例如重大战役、自然灾害、节日庆典、王公葬礼之类。这些内容说不上有什么时效性,但对一般读者来说仍不失为新鲜的信息,从而带有很强的新闻性,甚至,它们就是当时的新闻。其中比较著名的有:1482年奥格斯堡发行的《土耳其侵犯欧洲新闻》,1493年西班牙发行的《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记》,1508年奥格斯堡发行的《巴西探险记》等。这些记事性的小册子被看做是近代印刷新闻传播的萌芽。

约公元1500-1550年间,西欧的海外殖民掠夺主义进入了大发展时期,掠夺的大批财富产生了巨大的市场消费需求,以至出现价格革命。手工业在巨大的市场刺激下迅速发展,以至原料供应出现严重短缺。对商业利润的追求使地主贵族大量圈占土地生产原料,使十五世纪末就开始的圈地运动进入高潮,导致大批流民产生。原料的短缺使家庭手工业者纷纷被商业资本家控制,形成分散的工场手工业,简单协作手工业工场因拥有原料竞争优势而开始迅速发展。约公元1550-1600年间,在西欧,原料紧缺使海外殖民掠夺主义开始转变为商业掠夺主义,海外贸易公司纷纷出现,控制原料的重商主义政策形成。这期间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迅速发展,分工合作工场手工业开始出现。这期间,手工业技术分工迅速发展,技术发明不断产生,分工合作的工场手工业在这一时期末形成。在中国,流民大规模垦荒取得成效,原料供应紧张状况有所缓解,以致明王朝取消海禁,这使沿海地区手工业在巨大的海外市场刺激下迅速发展,从而使原料供应再一次紧张。为挪出更多土地生产原料,中国开始进行农业技术革命。由于东南亚各地被西欧殖民者控制,海外移民开发与海外原料供应受阻,原料供应紧张状况加剧。

经过几千年乃至数十万年文明的孕育,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传播知识和思想的能力,在积累和传承中不断推向前进。到了16世纪,逐渐进入了手工印刷媒体的分娩时期。而手工印刷的出现,是对“靠人的手来抄写”这一传播方式的颠覆。这一变化,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其中最核心的一点,就是随着人类活动的范围扩大,越来越多的人对新知识、新思想产生了越来越强烈的渴求。

当然,早在印刷新闻传播开始之前,手抄小报发源于意大利境内的威尼斯,东西方交通枢纽和贸易中心。15世纪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在这里萌芽,造船、纺织、玻璃等行业相当发达,手工工场林立,工人达19万人之多。这里的手工业主、商人、航海界人士十分关心商品的销路、各地的物价、来往的船期,于是有人专门打听这些消息,抄写后出售。后来,需要相同消息的人多了,他们就抄写多份,谁需要就卖给谁,这就是手抄小报。

有资料认为:1536年威尼斯已有专门采集消息的机构和贩卖手抄小报的人。1563年同土耳其发生战争期间,威尼斯政府也曾发行手写的小报。1566年这里又出现定名的小报,叫做“手抄新闻”。以上各种小报的内容主要是商品行情、船期和交通信息,间或也报道政局变化、战争消息和灾祸事件,因为这些都会影响贸易和交通。后来这种小报流传到罗马以及欧洲各国。“手抄新闻”的出现和发展,代表了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转型时期:从农业社会到商业社会的过渡。

约公元1600-1650年间,在西欧,商业掠夺主义进入大发展时期。原料的紧缺使殖民地经济开始被开发,圈地运动继续大规模进行,流民起义不断产生,大批流民被迁往殖民地。分工合作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受到了原料的限制,控制原料市场的重商主义贸易管制政策开始普遍实行。政府为解决财政危机加强了对工商业者的税收和市场管制,形成了专卖制度。在英国,政府对工商业者的压迫导致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资产阶级开始掌握政权。

约公元1650-1700年间,在西欧,殖民地经济开发成功,原料供应开始采用商贸方式进行,商业掠夺活动趋于停滞。重商主义政策从商业掠夺转向商业贸易,争夺原料市场与销售市场的商业霸权战争爆发。原料供应紧张状况缓解,圈地运动结束,社会趋于稳定,分工合作工场手工业开始迅速发展,劳力密集型产业结构也开始产生。在中国,明朝末年开始的农业技术革命继续进行,开始产生实效,土地经营地主大量产生。清王朝进一步巩固了统治,经济得到恢复。

近代报纸是在欧洲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过渡的背景下产生的。进入17世纪,原来的手抄小报逐步改为印刷出版,不定期的新闻书逐步定期化。而邮政事业的发展,保证了邮件稳定在每周送达一次,为定期的周报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每周定期报刊的出现标志着近代报纸的诞生。

1605年,英国出版商纳撒尼尔·巴特开始出版不定期新闻书。

最早的定期报刊产生于德国。1609年德意志地区出现了两种周报:《新闻报》在沃尔芬比特尔发行;《报道》(Relation)在斯特拉斯堡出版。1615年,爱格诺尔弗·艾莫尔在法兰克福创办了《法兰克福报》,被视为世界上第一家真正的报纸。

1621年8月,英国出版商尼古拉斯·伯恩和托马斯·艾克尔在国王的特许下,创办了英国第一家定期刊物《每周新闻》(Weekly News),全称《来自意大利、德国、匈牙利的每周新闻》。其内容按政府规定,不得报道国内政治新闻,仅限于国外新闻。英文“News”作为“新闻”之意,第一次用于刊名,从此流行开来。

1624年纳撒尼尔·巴特与波尔尼合作创办《每周新闻续编》,由于连续出版了23期以上,被视为英国报业的又一进步。

1631年10月,“法国新闻之父”泰奥弗拉斯特·勒诺多取得了特权证明书,使他“永远有权通过任何人,印刷和出售新闻纸,报道王国内外过去现在发生的任何事件”。他创办的《公报》刊载政府批准的新闻,开始以报道国外新闻为主,后来增加国会消息、国王谕旨等国内新闻和广告,还有政治评论。在发生重大事件时,《公报》也刊登一些“奇闻”,其风格颇似早期的不定期小册子。自1632年起,又增加了“问讯处专版”,亦即现代报纸广告版的雏形,由此演变出的报纸“启事栏”一直沿用至今不衰。

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封建王朝对出版物的压制政策自动失效。1641年7月,“星法院”条令被取消,这是英国报业第一次获得出版自由。一时间各种报刊和新闻印刷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1644年弥尔顿的《论出版自由》获准出版,奠定了资产阶级新闻理论的基石。至今在西方仍被认为是关于出版自由理想的经典论述。

这一时期出现了两类相互对立的报刊:一是国会派报刊,有汤姆斯《国会纪闻》,塞缪尔·派克《国会每日纪闻》;二是保皇派报刊,有《信使报》《宫廷新闻周刊》等。

1650年,出版商蒂莫台斯·里兹赫在莱比锡创办《新到新闻》,这是德国也是世界上第一家日报。1663年的《莱比锡新闻》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日报之一。1682年,奥门克教授在莱比锡创办了德国的第一份科学杂志《学术纪事》,这家刊物和l688年在汉堡出版的《每月论坛报》开创了延续到19世纪中叶的德国期刊中文学和哲学成分超过新闻的思辨传统。1670年到l790年,德语地区先后出版3494种期刊,超过同时期世界其他地区出版的期刊的总和。

1660年,英王查理二世复辟,封建王朝的出版管制代替了克伦威尔的军事管制。支持克伦威尔的报刊遭到查禁,保皇派的两份报刊被指定为官方刊物,一份是《国会情报员》,一份是《大众信使》,并发行新的官报——《牛津公报》。

《牛津公报》创办于1665年11月,是英国历史上第一张报纸。它改变了过去新闻书的形式,为单页两面印刷。第一期内容有:任命牛津主教的消息、全国郡长就职年表、伦敦瘟疫中死亡人数的报道和一些简单记事。每逢周四出版,出至第二十四期,易名《伦敦公报》,延续至今。

在法国,1665年,德尼·德·萨洛于巴黎创办《学者报》,主要内容是介绍法国国内外出版的新书,定期公布新书书目。1672年,多诺·德维泽于里昂创办《信使报》,这是一张具有乡土气息、风格多样的报纸,后来很快变为一张以刊载文艺作品为主的报纸。

同类推荐
  • 现代教学论

    现代教学论

    本书论述了教学的基本概念,人的发展与教育,教师与学生,教学过程及其理论,教学策略,教学模式,教学目标与评价,教学艺术与教学风格等内容。
  • 媒介公共服务:理论与实践

    媒介公共服务:理论与实践

    传媒经济学构建于不同的经济学理论和分析方法之上,致力于研究经济和金融力量如何影响传媒体系和传媒组织。过去的三十多年中,传媒经济学的研究在世界各地广泛开展并迅速发展,其研究领域和相关议题超出了许多对该学科不熟悉的人所能想象的深度和广度。从技术意义上讲,并不存在特定的传媒经济学这一概念,因为这将意味着传媒领域的经济规律和理论有别于其他领域。然而,从实践来看,将经济规律和理论具体应用于传媒产业和公司却意义深远。因为传媒经济学的研究有助于解析经济影响力如何指导或限制传媒活动,以及它如何对传媒市场的具体动态产生宏观影响。
  • 传播与文化

    传播与文化

    本书是作者2005年出版的《跨文化传播的后殖民语境》一书的延伸。《跨》奠定了从事跨文化传播必须解释清楚的后殖民“文化语境”,本书在此基础上,又引入传播和新媒体(新媒介)语境,以“文明演进”为横轴,以“文化变迁”为纵轴,探讨传播科技和新媒体为世界和中国的文化变迁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本书梳理和重新界定文化与文明的含义和关系,建构了一个二者的逻辑函数关系模型,提出了“新媒体成就中国”的理论假设并作了论证。这本书也是为作者下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建构一个中国视角下的跨文化传播学科所需要的理论体系一一在解决了研究语境、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概念问题之后。
  • 中国媒介:转型与趋势

    中国媒介:转型与趋势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众媒介也在伴随着社会的变迁不断转型。探索中国媒介的发展趋势亦是理解中国社会发展趋势的重要部分。当前,党和政府面临的重大问题是,各级领导没有认识到新闻执政的重要性,更没有把新闻执政提到执政能力建设议程上来。新闻执政的意义在于,提高党的执政形象、执政的合法性和执政能力。
  • 传媒管理学

    传媒管理学

    当前及未来,加强管理是中国传媒组织的首要任务。进入21世纪,中国传媒业的发展遇到了新的瓶颈,跑马圈地、粗放经营的发展模式已经没有了初期制度解放所提供的市场空间,传媒组织的运作重心必须转型。本书一是深入结合传媒组织管理实践,二是努力用专业的管理学视角进行解析,三是论述了传媒组织运作流程中的生产、销售、广告、人力资源、财务、战略等所有环节,它既是传媒管理理论的系统梳理,也是传媒综合评判;既为研究者提供认识论,也可为业界提供决策依据。
热门推荐
  • 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的15种美德

    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的15种美德

    本书总结了为世界500强企业优秀员工所推崇的十五种职场美德,分别是:忠诚、敬业、诚信、感恩、勤奋、责任、节俭、激情、坚韧、团队、执行、专注、自制、认真、谦虚。它们是世界500强企业成功的秘诀,也是所有想成功的人必须具备的崇高美德。
  • 被选中的人

    被选中的人

    迎面走来一个男人,五官端正却相貌平平。他身强体壮,个子也很高,却没有一点威严的感觉。硬要说的话,大概挺直的腰板是他唯一的特点了。他给人感觉很像电视剧里的那个父亲。不对,应该说像电视剧中聚集的群众演员,总之并不显眼。好像要下雨。小松连次一边時不時抬头看看那阴郁的天空,一边径直朝我走来。他提出在这儿——涩谷的宫下公园见面。这里目前只有两对小情侣在散步,所以即使我们没见过面,应该也不会认错人。连次来到长椅旁,在我身边坐下。他一哆嗦,便顺手竖起了大衣衣领。一阵风吹过,长椅旁的小树左右摇晃。“让您特地过来,辛苦了。”
  • 没有名字的身体

    没有名字的身体

    十三岁的少女,突遇生命中最为尴尬的一刻,在无地自容的羞愧中,她看见年轻的化学老师穿过油菜花开的校园小路向她走来。漫长的时光从这里开始…… 三十年后,她深爱的那个人因心脏病死去。她对自己说,现在可以老了,因为再也没有人在乎她的年龄和容貌。自己也再没有忧虑,没有伤心,没有害怕和惊悸。 这是一个用感性的语言和更为感性的灵魂叙述的故事。在密集而带有压抑感的文字中,你会读懂女人的身体,读懂女人眼中和梦中的爱情。
  • 快穿之养成主角

    快穿之养成主角

    她,是一个异类,最终被那个男人所杀。--"放心,孤不怪你"艾卿有些自嘲的说。"可是,我倒希望你怪我,怎么办?"--他杀了她,但却为她创建三千世界。可,这有用吗?从此,艾卿穿梭三千世界做任务,收集从前缺失的记忆,养成并保护男女主,但,为什么,每次都要选一种特殊的死法死呢?好累哦!1V1男女主双洁
  • 带着空间去寻宝

    带着空间去寻宝

    为救人英勇就义,再睁眼回到幼年,幸亏好人有好报,金手指空间到手,云楠决定带着空间好好玩转新人生,前世因为生活所压迫的那颗“毛线”的心骚动不已,寻宝探墓动起来,上山下海浪起来,哎~那谁,怎么哪都有你?!ps:就是一女主得了空间,然后上山下海寻宝探秘,一路发家致富,顺便一直偶遇男主的故事^-^爱护新人,从我做起,多多点击,多多收藏,努力更新,回报社会,我爱人人,人人爱我
  • 太乙金镜式经

    太乙金镜式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放养彪悍妻

    放养彪悍妻

    冯熙女在地下皇陵一住千年,三千青丝早已经白成了雪,而容颜却依旧停留在双十年华。千年前,冯熙女被迫陪葬,千年后,因为地震,来到了现代,白发飘飘,红衣妖绕,轻功绝顶。偶遇黑道公子袁鸿,因为他长得像千年前灌冯熙女毒药的将军,于是,冯熙女眼里满是恨意,杀气冲天,用尽全身的功力,重伤袁鸿。袁家老太爷发出了悬赏令,最终冯熙女被迫就擒,被送去了特种部队,教官宋子轩被折磨得死去又活来。从特种部队出来后,冯熙女被迫保护袁鸿…一,此文重口味。二,此文无阴谋无误会无小三,三无产品,走轻松欢快型路线。*—*—*冯熙女饿了,抬头看天,正好部队的信鸽飞过,于是弯腰,就地取材,弹指而出。宋子轩倒吸了一口凉气,闯大祸了!这信鸽享有部队正式编制的待遇,有专业的战士训练,是我国惟一的一支神秘的军鸽部队。冯熙女打下的这只00001号是最好的信鸽,宋子轩感觉到了阵阵血雨腥风…冯熙女却是眉开眼笑,捡起信鸽,就地取石打火,烤鸽子吃…把00001号啃得连渣都不剩,冯熙女却还未饱,于是,又抬头看天。宋子轩当机立断,拉着冯熙女狂奔去了食堂,从此,军营新一代“饭桶”产生!*—*—*带着冯熙女去练习投手榴弹,,结果,祸起萧墙。手榴弹一爆炸,响起警笛声无数。宋子轩欲哭无泪:“冯熙女,你女金刚啊!!!既然能扔到山顶上,这可是山脚!!!”灰溜溜的回去写报告,两份,一份信鸽0001号被害的报告,一份误炸放哨亭的报告,宋子轩抓破了头,也不知如何下笔,最后干脆笔一扔:“冯熙女,你写我签字。”冯熙女好奇的抓过笔,写写画画,这笔好神奇。宋子轩凑过头来,有气无力的问:“冯熙女,这鬼画符是什么意思?我确定,我不认识的字,上级也不会认识。”结果发现,冯熙女是一文盲…*—*—*冯熙女只懂肚兜,不认内衣,于是,把人事部发的表格内衣型号选项,从小到大都打上勾。去人事部领内衣时,大家都一脸古怪的看着她,那目光,让她好发寒。拿了内衣,夺路而逃,听到人事部传来哄然大笑:“偶滴个神,第一次知道胸部大小可以随心所欲,从32A的小巧玲珑到40D的无法掌握,都行!太强悍了。”“现在的小三职业也不好做啊,要舍得在身上大刀阔斧。”
  • 太上说六甲直符保胎护命妙经

    太上说六甲直符保胎护命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逍遥集

    逍遥集

    一个凡夫俗子闯进诗的殿堂,被那斑斓夺目的光芒刺得眼花缭乱,被古人慷慨的高歌、激愤的呐喊、委婉的吟唱和坦荡的宣泄所感染,于是喜欢上古典诗词。开始学古体诗词,写古体诗词,以为它精炼含蓄,是叙事抒情绝好的方式。用诗词来抒发一时的感受。有感则吟,临景则歌。
  • 财神小甜妻

    财神小甜妻

    财神妹子初入凡尘竟爬上了陌生男子的床,好巧不巧还是自己红杏出墙!滴汗成金,逢赌必胜,看尽财经走向,玩转股市商圈,却偏偏削尖脑袋想挤进娱乐圈……最终她凭借自己的实力~~被潜了^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