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03900000012

第12章 新闻之路(10)

为了吸引读者,扩大发行,《太阳报》还采取哗众取宠的做法,以低级、庸俗、耸人听闻的消息大吊读者的胃口,甚至不借弄虚作假、肆意编造。例如,该报于1835年8月刊登了关于英国科学家在非洲好望角以特大天文望远镜观测月球的连续报道。该报道在描述了月球的地形、山脉、湖泊之后说,经观测发现月球上有鸟兽,接着又说发现了月球人,并绘声绘色地描述了有翼能飞的月球人的种种细节,一时引起很大的轰动,出现报纸一天10小时印刷供不应求,读者伫立街头等待报纸的情形。后来《太阳报》的骗局被揭穿,人们群起而攻之,这一做法被认为是美国新闻史上精心策划的虚假报道的典型。

纽约《先驱报》,创办于1835年5月6日,创办人詹姆士·戈登·贝内特。他24岁移居美国,做过教师、职员、报纸校对、记者、编辑。贝内特起初热衷于创办政治报纸,但未成功,于是决定放弃政治,办一份独立的商业报纸。《先驱报》创刊后不久便获成功,仅半年时间销量就逼近《太阳报》,1850年,该报日发行3万多份,60年代日发行量达6万份,超过《太阳报》而居全国各报之首。

《先驱报》之所以受欢迎,首先是因为它有着明确的新闻理念。贝内特在报纸发刊辞中对此曾有充分的阐述:“我们将致力于记录事实、记录公共的和主要的事件与问题。我们不说废话,不带偏见,公正地、独立地、坦诚地和善意地进行报道,并且适当地加以评论。”在报纸创刊的前三年中,贝内特一直亲任主编,亲自采访、撰写文章,他还招贤纳士,不断扩充记者、编辑队伍,以增强实力。

其次,《先驱报》首创了报道独家新闻的做法。《先驱报》新闻报道面广,时效性强,文字通俗,笔调辛辣,最初以地方新闻见长,包括警署新闻、金融新闻、社教新闻等等。其首创的华尔街新闻提供的金融市场、货币交易以及证券行情信息引起纽约商界的高度重视;其社交新闻首次对纽约上层社会的社交活动进行报道,引起广泛的关注与兴趣;在地方新闻的基础上,该报又加强了全国新闻和国际新闻的报道力度。南北战争期间,该报有40多名记者分布于各个战场,其战事报道超过了所有的竞争者。典型事件是:斯坦利寻找利文斯通。

纽约《论坛报》,创办于1841年4月,创办人霍勒斯·格里利。

《纽约时报》,1851年9月18日由亨利·雷蒙德和他的两位同仁共同创办。这份报纸初名《纽约每日时报》,大张四版,售价1美分,第二年改售2美分。1857年改名为《纽约时报》。该报创刊前,雷蒙德对当时纽约报界的看法是:成功的便士报《太阳报》和《先驱报》追求煽情主义,道德水平低、格调低;《论坛报》格调虽高,但其评论有着明显的政治倾向性。如果办一份新闻翔实、议论平和的廉价报纸,必定受到读者的欢迎。为此雷蒙德将“刊登应该刊登的消息”作为自己的办报方针,力求新闻报道详尽准确,言论调和平稳,报纸很快便办出特色。南北战争时,《纽约时报》已成为美国著名的日报,对战争的报道十分出色。

法国的廉价报纸出现于19世纪30年代,在19世纪后半期得到迅速发展。由于政党报纸存在的时间比较长(“二战”以后才趋于没落),与其他国家相比,法国的廉价报纸带有较为鲜明的政治色彩。与此同时,在廉价报纸的冲击和影响下,一些政党报纸也效仿廉价报纸刊登小说,逐步降低报价,销量也有了增长。在法国,有三份著名的廉价报纸——《新闻报》《世纪报》和《费加罗报》,至今仍占有重要地位。

1836年7月1日,吉拉丹创办《新闻报》,以低价出售,一年定价40法郎,低于当时报纸年定价的一半,报纸一面世便受到读者的欢迎,销量不断上涨。《新闻报》的特点是:

1.减少政治新闻和言论,大量刊登社会新闻和法院新闻。

2.拓宽报道面,有关健康、食品、服装、家庭等方面知识性、实用性的文章有很大的篇幅。

3.报纸拥有一批为其撰稿的文学家,其中包括雨果、巴尔扎克、大仲马等。该报于1836年连载巴尔扎克小说《老处女》,开法国报纸连载长篇小说的先河。

4.重视广告经营,通过增加广告收入来降低报价,在法国还是首创。

英国第一份成功的廉价报纸是《每日电讯报》,出现于19世纪50年代。早在19世纪初期(在工业革命的进程中),英国就出现过通俗而廉价的报刊,由于知识税的重压,这些报刊大多处境艰难。50年代知识税取消后,原有的廉价报纸继续出版,新的报纸纷纷涌现。到1857年共有报纸107种,其中伦敦20种,地方88种。

《每日电讯报》创办于1855年6月29日,即在印花税废除的前一天。该报真正在英国崭露头角是在劳森掌管报纸大权的时期,劳森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首先,扩大新闻报道面,注重内容的趣味性,将平铺直叙的记录变为图文并茂的报道,以增强对读者的吸引力。该报重视社会新闻,曾经详细揭露伦敦的卖淫活动等阴暗面,引起很大反响;同时重视独家新闻,曾派遣一些干练的记者分赴国内外“热点”地区进行采访。1873年曾与纽约《先驱报》组成探险队,探险队发回的非洲通讯吸引了许多读者。

“明治维新”时期,出现了日本人自己办的报纸。1868年初,明治政府在京都出版了政府公报——《太政官日志》报,这是日本的第一份官办报纸。它专门刊登天皇圣谕、政令及战报等。接着,在大阪出现了支持明治政府的《各国新闻纸》《内外新闻》,在京都还出现了倾向于政府的民办报纸《都鄙新闻》。

与此同时,幕府所在地江户出现了支持幕府的佐幕派报纸,如柳河春三主办的《中外新闻》以及随后在江户、横滨等地出现的《日日新闻》《江户新闻》《远近新闻》《内外新阅》《公私条报》《两陆新闻》《新闻事略)《外国新闻》《东两新闻》等等。柳河春三主办的《中外新闻》(创刊于1868年初)是日本的第一份非官方报纸。

通讯社的诞生

正如印刷技术构成报刊的现实基础,无线通信构成广播电视的现实基础,有线通信构成了通讯社的现实基础。

1848年,纽约的六家报纸——《纽约先驱报》《纽约太阳报》《纽约论坛报》《纽约商业报》《快报》《纽约信使及问询报》的代表举行联席会议,决定在纽约成立两个合作性新闻搜集机构——港口新闻联合社、纽约报业联合会。

1849年1月11日,港口新闻联合社(美联社的前身)正式成立。

美联社的真正崛起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后。一战后,三大通讯社的垄断局面已经名存实亡,美联社向海外迅速拓展。二战结束时,它的网络已遍布全球。美联社的订户起初仅有一百来家,到1940年达到1400家,现在则是15000家,成为世界第一大通讯社。美联社在新闻业务上,开展了许多新的尝试。他们对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倡导式新闻、精确新闻、新式新闻的探索与实践,为新闻认知向新的深度和广度打开了道路。

美联社对新闻“客观性法则”的强调是一以贯之的。这一原则指的是新闻报导中,力求客观中立,不带感情色彩,不加主观评判的一套报道原则以及一系列相关手法。它可归结为三项基本内涵:事实与观点分开、不带感情色彩、力求公正平衡。

事实上,这样的“客观性法则”只是一个美妙而虚幻的神话。人的意见是很容易被支配的,舆论也是很容易被左右的。新闻报道充其量只能引起人们对某一事件的关注,而并不能提供全部的真实。人们对世界的认识都必须经过感情、习惯和偏见这个“三棱镜”的折射。同时,客观性也是一面有效的盾牌,它在维护现状、弃绝异端方面所起到的实际作用,远远超过了一般人的想象。

工人报刊的发展

英国工人运动开始于18世纪末期。1794—1796年,英国羊毛加工业和缝纫业中出现了最早的一批工人团体。以后工人组织不断增多,罢工斗争此起彼伏。19世纪20年代,工会机关报相继出现,其中最早的是1825年夏伦敦各行业代表委员会创办的《各行业新闻和工匠新闻》周刊。1830年,纺织工人领袖约翰·道尔蒂组建全国劳工保护协会,并创办了《联合行业周报》。

英国宪章运动期间,《北极星报》是宪章派最有影响的报纸。它高举“人民宪章”的旗帜,广泛宣传宪章派左翼的各项政治主张,及时报道英国各地宪章派的活动,有力地指导了英国工人阶级的斗争。对于欧洲各国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革命运动,该报也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北极星报》主张一切国家的工人阶级联合起来,争取共同的胜利,并把支持各国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革命运动视为英国无产阶级的义务。进入19世纪40年代以后,该报有关欧洲各国革命运动的报道,特别是揭露俄国沙皇统治者压迫波兰人民、反对英国吞并爱尔兰、支持1848年巴黎二月革命的宣传报道,表现了十分鲜明的国际主义立场。

在《北极星报》出版的同时,该报编辑部成员之一哈尼于1850年6月创办了《红色共和党人》周刊。11月,该刊在第21期至24期连载了《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英译本。哈尼在周刊序言中首次指出这一著作的作者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并对它进行了高度的评价。译文发表后,引起当局的恐惧,决定以追查印花税为借口迫害哈尼。《红色共和党人》杂志只好改名《人民之友》继续出版,1852年4月停刊。

宪章运动后期,琼斯成为左翼领袖。他曾于1851年至1852年在伦敦出版《寄语人民》周刊。马克思和恩格斯积极支持该刊,亲自参与编辑和出版工作,从1851年6月到1852年4月的几个月中,为该刊撰写了许多文章。1852年5月《寄语人民》停刊后,琼斯立即创办了《人民报》。

19世纪五六十年代,是西欧和北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时期。然而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也于此时不期而至(1857—1861年),危机使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进一步尖锐化,使工人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重新走向高潮。这时无产阶级已经意识到加强国际团结的重要性,自发地建立起各种国际组织。

1864年9月28日,英、法、德、意和波兰等国的工人代表在伦敦圣·马丁教堂举行大会,讨论支持波兰起义和各国工人联合斗争的问题。会议经过热烈讨论,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马克思应邀出席了这次大会,被选入中央委员会并担任德国通讯书记。国际工人协会当时简称“国际”,1889年第二国际成立后,被改称为“第一国际”。

“国际”拥有自己的机关报《蜂房报》。该报报道英国和各国工人运动的动态,对促进欧洲各国工人的团结合作起过一定的作用。国际成立后该报曾热情地报道了成立大会盛况以及临时委员会最初几次会议的情况,刊登了国际的宣言和临时章程。但该报在被宣布为国际的机关报后,控制权并未移交,只是达成一种默契:按互惠条件,报纸无偿提供版面,定期报道委员会会议和刊登文件。

《蜂房报》在国际的宣传活动中曾作出过贡献,但波特尔始终没有放弃改良主义的倾向,后来甚至经常在报道中对国际所提供的情况任意篡改和删节。1869年底,《蜂房报》又更换了所有者,完全陷入自由派投机分子的控制之下。1870年5月17日,经马克思建议,国际总委员会通过决议同它断绝联系。1876年,《蜂房报》停刊。

巴黎公社是人类历史上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当时巴黎约有近40种支持公社的报纸,这是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出版的第一批革命报纸,是公社事业的一条重要战线。为配合公社的任务和目标,这些报纸大力揭露资产阶级政府的投降卖国政策,公布并解释公社的各项法令和决议,反映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从而形成了强大的社会舆论,为捍卫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起到了巨大作用。

在巴黎公社时期的报纸中,最重要的有以下几种:

1.《法兰西共和国公报》简称《公报》,这是巴黎公社时期最重要的报纸。原为梯也尔政府的机关报,从1871年3月18日起被国民自卫军接管,巴黎公社成立后成为公社机关报,共出66期。

2.《杜歇老爹报》,这是亲布朗基主义者(公社委员会中的多数派)的报纸,也是巴黎公社时期影响最广、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日发行6万至7万份。该报以小册子的形式出版,每期8页,首页印有“或者是共和国,或者是死亡”的格言。该报自3月7日至5月22日出版,共出68期。

3.《社会革命报》,这是蒲鲁东派(公社委员会中的少数派)影响比较大的一份报纸,发行5万份,自3月31日至5月7日出版,共出48期。该报主张坚决同反动政府作斗争,以大量篇幅报道国民自卫军战士的英勇业绩。该报也很注意探讨诸如住宅、粮食供应等社会问题,辟有“无产者论坛”专栏,专门刊登读者来信,讨论相当活跃。

同类推荐
  • 大报智慧:《环球时报》研究

    大报智慧:《环球时报》研究

    本书对《环球时报》的发展历程、报道特点、标题、版式、发行、广告、人才、文化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全景展现了《环球时报》的积极探索和丰硕成果,揭示出其成功的秘笈。本书指出,在国内国际新的传播环境下,《环球时报》今后的发展目标是:努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大报,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本书观点鲜明、逻辑严谨、材料着实、图文并茂,综合运用新闻学、传播学、叙事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加以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书可为传媒从业者提供借鉴,也可为传媒及相关专业师生提供参考。
  • 敢问敢答

    敢问敢答

    本书从录像从录音从回忆中整理出数十万字的“问答”,挑挑捡捡地在报刊上发表了一些,大获读者的青睐。用本书敢字来修饰来修饰问答,有点可笑,有点张扬,更有点故意标榜,倘若你一口气或是两口气但绝不会三口气看完这本书时,就会觉得我的这个敢字用得挺恰如其分。
  • 魏书生的教育特色

    魏书生的教育特色

    本书既注意挖掘魏书生特色教育方面的实践成果,又力求向读者展示一位立体的、有血有肉、有灵魂思想的魏书生。全书遵循由实入虚、由形叭神、由术入道的顺序,从介绍魏书生的思想特色开篇,依次介绍教学特色、班级工作特色、管理特色和成长特色。读完全书,或许让你越到后边越深刻,越到后边越高远。如果耐心地读完全书,相信对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如何实施特色化教育,对如何通过学习魏书生使自己真正得到提高,都会有所帮助的。
  • 诚信与道德

    诚信与道德

    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是每个人日常行为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称。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讲:“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这句话的含义就是说同朋友交往,说话要诚实、恪守信用。诚信是为人之本,从业之要。
  • 乡愁里的广东

    乡愁里的广东

    乡村隐藏着大美,她往往是一个地方本土特色文化的最直接载体,也是理解一个地方的过往和未来的入口。在这本书里,我们从靠近海岸线的渔村,到城市周边的乡村,再到深藏在大山里的山村;从岭南水乡,到瑶族山寨,到海岛村落;一路走访,一路记录广东乡村的山水、建筑、故事和人情,追寻乡村才有的安静与美好,为你呈现一个你可能不甚了解的广东世界。
热门推荐
  • 砍镰

    砍镰

    大队长谷九华来找校长时,校长本能地觉得没有好事。这两天他的右眼老是跳,不是好兆。果然,谷九华在放学的时候来了,把他拉到他的教室里,说的是一个爆炸性的丑闻:学校的两个教师——袁春木和柳文青搞上了!校长张开的口老半天没有合拢,老半天他才搞清楚大队长说的事情经过。昨天晚饭后,大队长的小儿子谷冬至的叔伯哥要跟他走军棋,可是下午上学他跟同桌的董大勇在路上走棋迟到了,班主任袁春木让他们在门口站了好半天,交出了书包里的棋才让他们上座位。袁春木将棋丢进了讲台的抽屉里。
  • 婴童百问

    婴童百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穿梁祝做女夫子

    穿梁祝做女夫子

    一个饿死鬼投了胎,一次家族聚会上,知道自己有个叫“祝英台”的堂姐。一次求学认识了梁山伯,马文才等人。这是“梁祝”?不,不,这是架空。初见她以为这真的是“梁祝”,没办法,这里发生的一些事,让她只能这样想。本来她觉得只要在尼山书院好好学习,待到学成之后,她回家做一个小夫子就很满足了。可是这悲剧真的上演,她,可以不管吗?此文纯属作者脑补,“梁祝”爱好者勿喷,请各位做好入坑准备,跳不跳坑随你。
  • 蛊真人之修罗魔尊

    蛊真人之修罗魔尊

    人乃万物之灵,蛊是天地真精。这是一个养蛊、炼蛊、用蛊的世界,欢迎来到蛊界!来自22世纪的穿越者,穿越方源尚未出生的蛊界,看其如何在这个奇特世界,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蛊真人同人文,书友群:688387624,欢迎各位小伙伴前来交流
  • 请别偷走我的心

    请别偷走我的心

    他因为一段情变的冷漠,高傲、她经过漫长的等待终于等来的他的告白,幸福总是来的快去的也快,琉璃梦的破碎,她发现这只是幻觉梦一场,原来她一直只是一个替身……
  • 皇家养生:中国历代皇室养生法揭秘

    皇家养生:中国历代皇室养生法揭秘

    皇家,拥有至高无上的特权,享尽人间万物的极品待遇;皇家,又是最贪生怕死,最注重养生,最追求长寿的群体;《皇家养生》,集几千年皇室养生精华于一身,博采历代名医养生理论之长,带你领略最顶尖、最权威的养生之道。阅读本书你可以了解:大量可直接借鉴的皇家养生法,大量不为人知的巧妙偏方。大量不为人道的皇家养生趣闻——武则天益母草洗面方、宋宫黄精药酒与丹参药酒、永乐公主“沙苑蒺藜”茶、清宫八仙长寿酒、慈禧太后“避瘟丹”……
  • 糯米味汤圆

    糯米味汤圆

    悲痛欲绝的永恒之神找到一丝线索后,只身投入轮回,来到了他的妻子辰空伊转世的世界,用一个新的身份与之相恋……
  • 凤逆九天:爆宠特工皇妃

    凤逆九天:爆宠特工皇妃

    她只是一个穿越过来毫不起眼的小宫女,却思绪缜密,有颜有脑。他是欲求天下有着雄才大略的一国军师,却处处受制于人。她算天算地算机关,却算不到自己的心。她为他夺兵权,除蛮夷,却最后被他所伤。倾城帝后,人中龙凤。究竟是相爱相依。还是死生不复相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好汉,上路哉!

    好汉,上路哉!

    十全街上的三大名楼,别说是姑苏城,即便放眼整个江南,也是首屈一指的,三大楼的买卖各有所司,大凡一个人的正常嗜好都能在这三大楼中找到归属:举凡是人,多有赌性,位于街西头的“望月楼”便是赌坊,整日开放,无论贫贱、无论男女,只要有钱,就算是只狗,也能进去;“民以食为先”,矗立于大街中段的“得月楼”的素菜名闻天下;至于街东的“揽月楼”,算是三大楼里对客人最挑剔的了,妇孺客人不得入内,只能是身下带把儿的有钱男子才能进,妓院是也!那一晚,“揽月楼”里来了位很奇特的客人,纵令是见多识广的老鸨桑嬷嬷,也对那位客人提出的怪异要求惊诧不已。
  • 重生之大小姐归来:原少,你别管

    重生之大小姐归来:原少,你别管

    上一世楚家别墅“姐姐,你把楚氏的继承权让给我好不好?反正你也不在意这些名利。”“好。”“姐姐,你把君阳哥哥让给我好不好?我真的爱他,比你更爱!”“...好...”“姐姐,你把这个生宝宝的机会让给我好不好?我比你更适合,不是嘛!”“......好”这一世楚家别墅“姐姐,你可不可以分一部分‘晟曜’的股份给我?我也是楚家的孩子”“不行。”“姐姐,你可不可以不要再和再和原大少爷接触了?那可是我的未婚夫!”“不可以。”这一世楚家私人小岛“楚心沫,我已经把你这消失的十二年都调查得一清二楚了,按照我们的赌约,你是不是应该乖乖认输,并且虔诚地焚香沐/浴,伺候好本少爷呢,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