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03900000020

第20章 新闻之路(18)

“集成电路每18个月的性能提高一倍,而成本下降50%。”这一全世界公认的“摩尔定律”的实现,把潜在的社会需求变成现实——普通中国人的“微机时代”就这样开始了:1996年,中国人购买微机达到210万台,比此前十几年还要多,而私人电脑的比例增加更快。此外,这一年中国人还买了十几万辆汽车、几十万台影碟机、几百万台空调、上千万台彩色电视机——但这一切都不如电脑让人更兴奋。《试验区报》有位记者写道:“电脑成为城市居民的新宠。”还有位记者索性说:“中国家庭进入电脑时代。”而《中国青年报》发表于1996年12月15日的一项针对北京市的调查表明:1996年有47.7%的中学生家里有电脑或学习机,81.1%的中学生用过电脑,100%的中学有电脑和计算机课,在中学生里有9.9%每天使用微机,30%经常使用,学过计算机程序设计的人达到了32.1%。这些学生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就是——谁能成为中国未来的比尔·盖茨。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中国人对电脑的狂热,正好出现在一项极其重要的新技术被引入普通消费市场的时候——这项新技术就是互联网。曾经对互联网不屑一顾的比尔·盖茨,在1995年的某个夜晚幡然醒悟,给公司3万员工发了一个叫做“互联网大冲浪”的电子邮件,后来在美国广为传诵。这是他最脍炙人口的决策之一,他在邮件中要求下属在第二天早晨把电脑里的旧程序全部删去,义无反顾地迎接新时代的到来。

1995年到1996年之间,发生了两个标志性的事件,就是“网景”和“雅虎”的前后上市,并获得巨大成功——这被看做世界互联网历史的起点。

其实,历史的前奏早在10年前即1984年就已经开始。当时,美国加州斯坦福大学的两个研究生桑迪·勒纳和伦纳德·波萨克,设计出一个小型的本地路由器,开启了计算机终端互相连接的时代。这对年轻人将微处理器与一套相当复杂的软件相互耦合,制造了最初的网络设备。后来他们创办一家公司实现大规模生产,这就是后来人人皆知的思科公司。由于网络技术还是一个新事物,前景不明朗,所以多数人对它并不看好,思科公司也曾经一度陷入窘境,后来是硅谷的风险投资机制拯救了他们。一位叫唐·瓦伦丁的老板在思科影影绰绰看到网络革命的曙光,他借助250万美元的投资,成了思科公司的董事长。后来他用2亿美元购买了两位年轻人的股本。思科从此快速成长。

借助新的网络技术,越来越多的信息流在企业之间流动,越来越多的企业站点连到互联网上,对路由器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到1995年,思科已成为网络市场的领导者,它生产着全球互联网骨干网络中80%以上的交换器和路由器。瓦伦丁当年用2亿美元购买的股本,在股票市场上升到60亿美元。这是“10年定律”的再现。经过一连串发现、创造、推销和无孔不入的钻营之后,网络技术不仅遍地开花,而且还导致美国政府制订规模庞大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

此时的中国人,正在大张旗鼓地建设高速公路。随着公路从中心城市向遥远的地方延伸,人们已经能够目睹车流滚滚的情景。可是要说“信息高速公路”,人们还处在蒙昧时代,也无法想象信息的高速流动是个什么样子。互联网技术的革命,再次从西方开始。而被“出国潮”卷到大洋彼岸的留学生们,再次成为先知先觉,他们是最早意识到了互联网深远意义的中国人。一位叫丁健,他在1993年与斯坦福大学一位教授联合发表了论文《中国互联网学术网络研究》;一位叫田溯宁,他眼见克林顿向美国人兜售“信息高速公路”,不禁为自己的国家而焦虑,他撰写文章发表在中国的报刊上,呼吁中国人“重视互联网”。1993年冬天,两个留学生走到一起,借助于一位华裔美国人的50万元投资,在美国德克萨斯州达拉斯市创办亚信公司——那时候互联网在美国也刚刚露头。

1993年夏天,中关村连通一条接入互联网的线路,端口设在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机房中,依靠电话线路,拨出6个号码才能上网。这是中国互联网历史的最早记录。就像微机最初不过是少数学者的工具一样,在这个夏天,高能所机房里的这条网线,只不过是满足少数人猎奇心理的玩物。直到1995年春天,丁健和田溯宁走进中关村,把亚信公司和互联网的概念带了回来,他们到处发表演讲,传达“解析”“网站”“主页”“IP地址”等新概念。

还有一位名叫张树新的女士,她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是一个对新事物有着超越常人敏感的人。1996年,她把一个大广告牌树立在中关村白颐路南端的街角处,上面写着“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有多远——向北1500米”,也就是她刚刚开张的“瀛海威网络科技馆”。那时候,她刚刚在美国度过一个假期,回到北京,浑身上下散发着大洋彼岸的互联网气息。她坚信中国必将再次步美国后尘,就像过去十几年反复出现的情形一样。而当她去邮电部申请信息服务的资格时,那些官员完全听不懂她要做什么。她曾向媒体介绍自己的公司:“这是中国互联网商业领域的第一家公司,也是邮电系统之外最大的一家服务商。”

在互联网的创业史上,张树新不是一个成功者,但是在中国互联网新闻的历史上,她绝对是一位开天辟地的人物。她的第一份工作是记者。她在“瀛海威”成立之后,请来几位自称懂得互联网的人,又花了不少钱做广告,投资如流水一般出去,有去无回。而“瀛海威”刚刚开始运行,就发生了一个传奇般的故事,轰动全国。一个女孩儿在“瀛海威”上留下一封信和一束红玫瑰。她说自己得了血癌,每天留下一段告白。她的名字叫“Rose”,而她也真的像玫瑰一样只出现了十几天,然后消失。没有人知道是不是真有这么一个人,但是网友宁愿相信她存在过,把真挚的祝愿送给她。一个美丽鲜活的生命转眼凋零,网友们万分悲痛,为她流泪,为她撰文。冰冷的互联网传达着人间温情,虚拟世界变得触手可及。这件事发生在1996年春节前,这一年剩下的时间里,互联网就像一个神话到处传播。据当时一份题为《关于中学生科技意识调查》的报告称,当时北京市拥有电脑的中学生中,已经有5.8%联网,另外还有33.2%的人想要联网,当时只有19.2%的人还不了解互联网——凌志军先生认为,“老实说,这在很大程度上应当归功于张树新和‘瀛海威’,还有那个名叫Rose的已经告别人世的女孩。”

但是,张树新还是分文未进,并把她的700万元花了个精光——这预示了互联网是个“烧钱”的行当。好在“瀛海威”当时如日中天,不愁没有新的投资商加入进来。1996年9月,张树新完成第一次融资,夫妻二人的原始投资作价2120万元,占有公司股份的26%,另外两家公司则以现金购买了“瀛海威”其余的股份。

1995年3月,即“瀛海威”开张之前的大约两个月,亚信开始了和国家科委的合作,丁健和田溯宁进入到国家科委主持的互联网宣传计划中,扮演了启蒙者的角色。他们为中国人讲解什么叫“IP”,什么叫“互联网”。终于,在春夏之交,亚信接下它进入中国之后的第一个订单——建立“Chinanet”骨干网。“中国电信”显然注意到了互联网在美国的崛起之势,他们租来一条64K的线路,打算在北京和上海建立两个试验网络——于是丁健和田溯宁担当起了这一任务。“Chinanet”的建设过程,犹如一台微机的制造,用“舶来”的理念组装起来。亚信从美国买来整套网络设备,包括思科的“2501路由器”,用一条光纤专线把北京和上海连接起来,再与美国沟通。他们在完成这一切之后,忽然想到,这是第一个建立在互联网上的中文环境,所以还需另行编制软件,制定传输中文的统一标准。

亚信迅速完成这一切,为中国人申请了第一批互联网地址,他们都用“168”开头,听上去既顺耳又吉祥。但是就如他们自己说的,最初的网络是“试验”性质的,规模很小,只在北京和上海两个城市各自拥有16个拨号端口,由于当时路由器的技术还在初级阶段,端口流量有限,所以能够同时使用网络的用户不超过320个。然而亚信的互联网事业以惊人的速度扩张开来,它也是整个国家的事业。公司每天顾客盈门,排着队签订单。两个开拓者心急火燎,忙着扩大员工队伍,可是在全中国也找不出几个能够说清楚互联网的人来。所以当初中关村白颐路上流传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只要能拼写出Internet,就可以到亚信去上班。”他们为外省建设互联网,为中央政府建立“金融骨干网”,为上海开辟“热线”,为北京承建“科技信息网”。

1996年1月,“Chinanet”也开通了,这个名字被官方翻译成“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媒体又为它加上“全国骨干网”的称谓。这的确是“全国”的,就连拉萨也有了32个端口,而在8个月前北京和上海两大城市加起来也就这么多。按照当时的报道,北京的拨号端口已经扩张到120个,能够支持2000个用户同时上网——好在当时上网的人很少,很少占线。

“全国骨干网”向中国各地延伸时,也正是“网景”和“雅虎”在纳斯达克上市之日,互联网一夜之间跨越浩瀚大洋。整个中关村都感受到了这股浪潮的冲击,但大多数人还在等待。只有“瀛海威”四处出击,这支队伍无论走到哪里,就在当地的报纸上刊登大幅广告,上面一律写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就这样一口气扫荡了8个城市。当时,能够支撑“瀛海威”成长为一个大公司的技术准备、运营环境、市场需求等前提都不具备。当“瀛海威”用户超过3万户时,麻烦接踵而来:开户繁琐、线路阻塞、价格昂贵、拨号上网效率奇低,好不容易上去了又看不到什么东西。那时候还没有“内容提供商”,所以张树新不得不自筹内容体系,她做了互联网上所有的事情,却没有一个清晰的收费模式。投资者眼见公司财务只出不进,很快失去了耐心,导致她与股东之间的尖锐冲突。从1996年到1997年,“瀛海威”的辉煌不再,陷入黑暗。敏锐的张树新最早意识到:“‘瀛海威’成立太早了。它是在整个行业的投资与环境都不成熟的条件下做起来的。”1998年元旦这天,她对全体员工说:“现在的情形如同在大雾中驾车前行,不知道前面有没有陷阱。”6个月后,张树新在投资者的压力之下辞去总经理之职,从此离开了她的互联网之梦。而“瀛海威”也终于一天天衰落下去。

见识深远的凌志军先生为此发出了一番深刻的判断:“说来真是奇怪,新技术潮起潮落,生生不息,成为这个世界的推动力量,但是市场制胜的关键却不是谁的技术更新、更高、更快,而是谁的技术更加符合普通人的需要。先知先觉者纵然可敬,却难免遭遇‘高处不胜寒’的尴尬。对于市场来说,‘早到者’和‘迟到者’一样,都会失败。这在全世界屡见不鲜。张树新只不过是这一规律的‘中国版’故事。”此后张树新反复思量这段经历,在一本《跨越新千年》的书里有一段内心独白:“由于历史提供了这么一个机缘,我们有幸成为第一代人。我们走过了所有的路,几乎犯过了这个行业所有可能犯的错误。这是一段对每个人都有意义的历史。我们曾经犯过的错误都是巨大的财富,其他人再做事情的时候可能不会犯很多错误,也许肯定会赢。”这是承认自己输了,又不甘心。其实,从大历史的角度来说,张树新所开创的互联网事业,直到今天还没有输过。

至于亚信,它显然比“瀛海威”幸运多了,丁健和田溯宁当之无愧地被人称作中国互联网的“建筑师”和“拓荒者”。田溯宁在1999年辞职他去,后来成为网通公司的总裁,又经历多次变化,始终在经营一份国有资产。丁健一直留在亚信,他在2000年3月2日率领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由此打开了中关村通往美国资本市场的大门。亚信在1999年开始脱离互联网的主战场,进入电信行业。丁健称之为“转型”,其实他是盯住了“宽带互动”,并认为那是“中国进行跳跃式发展的一个新机会”。以今日之情形来对照,这是一个惊人准确的预言。

“历史进程延续既久,人们就会淡忘源头,总以为今天的故事都是今天才开始的,很容易剪去千条支流,把历史精华到只剩下一条主航道。历史有时候会埋葬开创历史的人,不然它就不能前行。”(凌志军著《中国的新革命》,新华出版社,2007年6月第一版)

同类推荐
  • 写作素材大全(超值金版)

    写作素材大全(超值金版)

    平时勤于积累,是打开写作思路、丰富写作内容、提高写作能力的根本途径。那么,我们要如何积累素材呢?一是通过广泛阅读,积累写作的语言、技巧等前人已经成功运用过的“间接材料”,为此,平时我们可摘抄一些优美的句子、片段,对于比较好的材料事例,可摘剪下来;二是通过观察生活,积累生活中的直接素材,无论是阅读积累还是生活积累,都围绕一个核心观察世界与社会,思考自我与人生,积累生活感悟。有感悟,你的文章才具有思想性。作家秦牧说:“一个作家应该有三个仓库:一个直接材料的仓库,装从生活中得来的材料;一个间接仓库,装从书籍和资料中得来的材料;另一个就是日常收集的人民语言的仓库。有了这三个仓库,写作起来就比较容易。”
  • 中国农村学校培养学生运动员的研究

    中国农村学校培养学生运动员的研究

    本书以我国经济欠发达农村地区各方面特征和这一地区事业发展的自身特点为切入点,从新世纪对学校课余训练的基本要求出发,剖析农村地区学校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现状及其制约因素,并结合生动具体的个案分析,揭示农村地区学校体育后备人才的成功之路。
  • 人生比喻语辞典

    人生比喻语辞典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把某种思想、感情、事物、现象表达得精警有趣,生动活泼,或者说栩栩如生,不同凡响,就不免想到运用比喻。一个恰当的比喻,能起到举一反三、促人思索、发人深省、耐人寻味、启迪心智的作用。《人生比喻语辞典》围绕人生这一主旨,从古今中外的大量文化典籍、文学作品、民间谚语中加以遴选,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全书分生命、人性、理想、道德、求知、事业、情感、友谊、家庭、生活、心理等11大类,各类又有不同的主题。本书既适合包括最广大学生在内的普通读者,也适合从事教育、创作、演讲、广告设计、节目主持、文艺工作等方面的专业人士。一册在手,妙喻信手拈来,亦宛若俯身花园,仰首星空,诸多景色,美不胜收。
  • 现代公文写作规范与技巧大全

    现代公文写作规范与技巧大全

    《现代公文写作规范与技巧大全》采取分章、分类型的方式进行编排。即先对公文的类型进行概述、介绍写作方法,再辅之以范文,有利于读者整理写作思路,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指导各种文书的写作时,先介绍理论,再进行举例,帮助读者掌握写作要领。
  • 危及世界的100场灾害(上)(世界历史回眸经典文库)

    危及世界的100场灾害(上)(世界历史回眸经典文库)

    灾害,一个天灾人祸造成的损害,一个我们潜意识里不愿多提的词。我们不愿说,并不代表它就会消失,听那电视中的新闻,看那报纸上的文字,总会被提到,提到它在某个角落里继续存在的身影。本书为我们例举了一百场危及世界的灾害。
热门推荐
  • Paper Men

    Paper Men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Andrew Martin Fame, success, fortune, a drink problem slipping over the edge into alcoholism, a dead marriage, the incurable itches of middle-aged lust. For Wilfred Barclay, novelist, the final unbearable irritation is Professor Rick L. Tucker, implacable in his determination to become The Barclay Man. Locked in a lethal relationship they stumble across Europe, shedding wives, self-respect and illusions. The climax of their odyssey, when it comes, is as inevitable as it is unexpected. "e;Rich as a compost heap...It moves you and at times it can shake you"e;. (Melvyn Bragg). "e;A complex literary comedy from an extraordinarily powerful writer, which holds us right through to the end"e;. (Malcolm Bradbury).
  • 男主死了之后

    男主死了之后

    一般小说的男主标配是——容貌俊美,身份高贵,胸怀天下,美人在怀,兄弟下属皆出众。萧沉曜就是这么一个标准男主。可是他死了,死在他登基前一夜,天下大局,百般筹谋,一朝成空。易雪歌一直以为自己的丈夫是个可怜的病秧子,满心欢喜的等着对方咽气然后收拾东西回国做有钱有权的长公主。结果直到她被扑倒,仍旧不知道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 最妃

    最妃

    命运的齿轮转动,是一见钟情的缘,还是命中注定的劫?当小腹黑遇上大腹黑,谁黑了谁?———轻松宠文,看妖孽男主如何宠妃养成。【小剧场:】慕容妃姒:烬哥哥,我去了东宫,把太子妃打了一顿。南云烬:(神色淡然)打了便打了,让幻觉送点医药费去便是。慕容妃姒:你知道我为何打她吗?她骂我是狗!南云烬:(怒而拍桌)放肆!她当本王是死的吗!!慕容妃姒:嗯嗯,她太过分了,我说她太美了,亮瞎了我的狗眼。南云烬:……慕容妃姒:她说那我一定不是南凤国的,因为南凤国的狗长不出人模样。南云烬:!!!
  • 扶苏的冬夜

    扶苏的冬夜

    讲述秦之公主-扶苏被召唤到往世界,参加圣杯战争的故事,是设定脱胎型月世界的半同人作品。故事很短,是我的练手之作,可以算作是《捡只英灵做妹妹》的前传。重制新作《我的老婆嬴扶苏》新书:《最强灵魂医师》
  • 先婚后爱之独宠世子妃

    先婚后爱之独宠世子妃

    十八岁在21世纪是早恋的年纪,在古代却已经是大龄剩女了。叶冬阳只是个小老百姓却忽然有一天被皇上赐婚给了安阳王府的世子爷。原以为这是场彼此将就的婚姻,却不想双方都动了真心。“祖母想抱重孙!”“王府需要小世子!”“……”明明说好各过各的,他却不答应了。叶冬阳无奈,他不守承诺在先,那她也没必要恪守约定了。什么公主、乔家小姐、尚书府小姐……有她在一日任何人都别想觊觎她的夫君!公主声泪俱下地说:“我喜欢言哥哥,哪怕做妾我也愿意!”叶冬阳脸色硬如铁,摇头,语气坚决道:“我不愿意,有我在一日,世子爷的后院只能有我一人!”公主哭得昏天黑地跑去告御状,皇上一边听着公主控诉叶冬阳的种种不是,一边提笔写了道圣旨让人送去了安阳王府。圣旨云:“安阳王府世子妃叶冬阳端庄贤淑,蕙质兰心,世子当一心一意待之!”世子爷看着圣旨失笑不已,看到叶冬阳进来,忙收敛了一脸的笑意,语气悲伤地叹息:“圣旨压身,看来这辈子是没机会三妻四妾了!”叶冬阳笑笑道:“你若想,我去请皇上收回成命?”世子爷忙道:“别,圣旨岂能朝令夕改,皇上政务繁忙,咱们还是别去烦他了。”(一对一,简介无能请看正文)
  • 卡宾枪科技知识(上)(青少年大开眼界的军事枪械科技)

    卡宾枪科技知识(上)(青少年大开眼界的军事枪械科技)

    枪械是现代战争中最重要的单兵作战武器。随着信息化作战的发展,枪械的种类和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从第一支左轮手枪的诞生,到为了适应沟壕战斗而产生的冲锋枪,从第一款自动手枪的出现,到迷你机枪喷射出的强大火舌,等等,枪械正以越来越完美的结构设计,越来越强大的功能展示着现代科技的强大力量。揭开现代枪械的神秘面纱,让你简直大开眼界!
  • 许你一世梨花香

    许你一世梨花香

    为了逃避他的深情,一次偶然落水,却穿越至前生。前生我是梨花一片,落在今生你的指尖,只为见你凄美的笑脸,我在佛前求了千年。柳语嫣,柳家大小姐。风华绝代,生性活泼,温柔可人。因一场误会嫁给官宦世子左枭雄。洞房之夜,他挑起盖头,却决然而去。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七夜宠姬

    七夜宠姬

    七天七夜的宠幸,她疲惫不堪。他宠她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后世人称她为——七夜宠姬。她穿越成了他的开bao丫鬟。空难,她以为自己就这么灰飞湮灭掉。谁知,再度睁眼,感觉浑身发热,似乎有很多小蚂蚁在身上爬一般难受,呼吸也不平稳。自己被下了药?什么?自己穿成了一丫鬟,还是屋里这个看起来不会超过十六岁的小王爷的开bao丫鬟?!!不是吧,老天的玩笑开大了。自己好歹已经是二十五了啊!困难的低下头才发现,现在的身体也不会超过十六岁。看着坐在床前一脸不屑的俊美小王爷,她说不出话,心中哀嚎,你个死小正太,以为自己想那啥啊?原因无他,因为她正被绑的死死的,嘴巴也被严实的堵住。要被吃干抹净了么?小王爷慢慢解开了她身上的绳索,然后。。。。。姬,即是妾。其实,她什么都不在乎。“那你要做的就是要强大,强到可以保护你最珍爱的东西,必要时是要不择手段的。”她的声音轻轻的却充满了诱惑,“我会一直陪在你的身边,直到我们都死去。”“直到我们都死去。”他低低的重复着她的话,“那么,我就去变强大,强到可以将你一直禁锢在自己身边,至死方休。”说罢,忽的一口咬住了她的肩膀,声音在喉咙里低低的响起。“你是我的,永远都是我的。”邪恶宠姬,邪恶宠姬......原本一切都是游戏,只是到后来似乎有些不一样。一切的一切到底最后会怎样?尘埃落定还是从新开始?女主非善类,貌似男主也不是。好象文里就没几个好人,哈哈。谨慎入坑。当教科书看的朋友请绕道,很善良很善良的朋友也请绕道。因为书里有些嗜血。推荐我的新文:《盛世风华》当轻狂腹黑、决绝果断的她穿越到生性懦弱、说话都结巴的她身上…盛世传奇就此开始!丞相府白家三小姐白风华,说话结巴,皮肤黝黑,生性懦弱,资质低微,处处被人嘲笑欺负。却爱上了当今第一天才美男南华王,甚至爱的失去了自我。在一次夜宴为南华王爷挡下刺客的一剑差点送命。当白风华再次醒来,面对这戏剧的一切,眼神中却充满了讥诮和冷笑。眼底深处更是闪烁着狂妄和不羁。南华王“好心施舍”准备迎娶白风华为侧妃作为报答,派去送定情信物的人却被白风华叫人打成猪头扔出了丞相府!接下来,白风华让人见识到了什么叫真正的“纨绔子弟”。以前嘲笑她的,欺负她的,揍,全部揍。看不顺眼的,也揍!“飞扬跋扈,仗势欺人”,被她发挥的淋漓尽致。被揍的人昏天旋地,鬼哭狼嚎,却都忘记了一个资质低微的人怎么可以揍的他们像猪头!
  • 画春风

    画春风

    李惜以为,重生一世,必能避开不幸,过上幸福的生活。事实给了她一个大巴掌:面对强大的敌人,所有谋划都是空,重生的李惜再次成了孤家寡人。有人告诉她:“大道三千,殊途同归。”大道的尽头是什么,李惜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她只知道“灵石是万能的,没有灵石更是万万不能的。”她不是奔波在赚灵石的路上,就是正在赚灵石......另有最新完结文《鉴宝娘子》。等更期间可移步!
  • 不羡不慕

    不羡不慕

    这十年,没有细看过天空飞鸟和大地,这座她出生的小镇……然而,宋白决定离开。去往她的梦想之城,漂。下一个十年,她要完完全全只属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