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10600000002

第2章 托卡林旅馆

在托卡林,波洛要了一个带浴室的房间,接着走向门房的写字桌,问有没有他的信件。

有三封信和一封电报。看见电报时,他微微抬了抬眉毛。这是他没有料到的。

他像平时那样灵巧从容地打开电报,印刷的电文清楚明显:

你预测的卡斯纳案件有了突破进展,请速回。

“烦人。”波洛气恼地咕哝着,看了一眼挂钟,“我今晚就得走,”他对门房说,“辛普朗东方快车什么时候开?”

“九点,先生。”

“你能帮我买张卧铺票吗?”

“没问题,先生,每年这个时候都不难买票,火车差不多都是空的。头等厢还是二等厢?”

“头等。”

“好的,先生。您要去哪儿?”

“伦敦。”

“好的,先生。我会给您买一张到伦敦的票,在斯坦布尔-加来车厢为您订个卧铺。”

波洛又看了一眼挂钟,七点五十分。“我来得及吃饭吗?”

“肯定来得及,先生。”

比利时小个子点点头。他退了房,穿过门厅来到餐厅。

点餐时,有一只手搭在了他的肩膀上。

“啊,老朋友,这真是个意外的惊喜!”他身后传来一个声音。

说话的是个矮胖老人,头发像刷子般支棱着,正开心地笑着。

波洛跳了起来。

“布克先生!”

“波洛先生!”

布克先生是比利时人,国际客车公司的董事,跟这位比利时警方的昨日之星相识多年。

“这次算是离家远行了吧,亲爱的?”布克先生说道。

“在叙利亚有点小事。”

“啊,所以你是要回家了?什么时候?”

“今晚。”

“太好了!我也是。我要去洛桑办些事,你是要坐辛普朗东方快车吗?”

“是的,我刚刚让他们买了一张卧铺票,本来打算在这儿待几天,可我接到一封电报,说有重要的事要我回英国。”

“唉,”布克先生叹了口气,“重要的事——重要的事!如今你在你们那行算是登峰造极了,老朋友!”

“可能是有那么点微不足道的小成就。”赫尔克里·波洛极力让自己显得很谦虚,但显然失败了。

布克先生大笑。

“待会儿见。”他说。

赫尔克里·波洛小心翼翼地不让自己那撮胡子沾到汤汁。

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之后,波洛环视四周,等着他的下一道菜。餐厅里只有六个人,其中两个人引起了赫尔克里·波洛的注意。

这两个人坐在离他不远的桌子旁,年轻一点儿的三十岁上下,长相讨喜,明显是个美国人。然而让这个小个子侦探感兴趣的却是他的同伴。

这个男人有六七十岁,从远处看,俨然一副慈善家的和善面孔,有点秃顶,圆圆的额头,微笑起来露出一排洁白的假牙——这些都展示了他随和的性格。只是那双小眼睛露了馅儿——眼窝深陷,眼神十分狡诈。还不止这些。他跟他年轻的同伴说话时,扫了一眼房间,瞪了波洛片刻,就在这一瞬间,脸上流露出一种奇怪的恶毒神情,透着不自然的紧张。

随后,他站起身。

“结账去,赫克托。”他说。

他的声音有些沙哑,柔软中含有古怪和危险的意味。

波洛在休息室遇见他的朋友时,之前那两个人正准备离开旅馆。他们的行李被送到了楼下,年轻的那位在打理这些事,没多久,他打开玻璃门,说道:

“都准备妥当了,雷切特先生。”

那老人咕哝了一声表示知道了,接着便走了出去。

“那么,”波洛说,“你怎么看这两个人?”

“他们是美国人。”布克先生说。

“的确是美国人。我是说,对他们的性格你怎么看?”

“那个年轻人挺有礼貌的。”

“另一个呢?”

“实话告诉你吧,我的朋友,我没怎么留意他。他给我的印象不太好。你呢?”

赫尔克里·波洛停了一会儿,才回答了这个问题。

“在餐厅他从我身边经过时,”他终于开口了,“我有种奇怪的感觉。就好像是一只野兽,一只凶残的野兽,从我身边窜了过去。凶残的,你明白吗?”

“可他看起来是一副受人尊敬的样子。”

“没错!他的身体——那笼子——怎么看都那么令人尊敬,可是透过栏杆,那只野兽却在盯着你。”

“你的想象力真丰富,我的朋友。”布克先生说道。

“也许是吧,可我怎么也摆脱不了邪恶跟我擦肩而过的感觉。”

“那位可敬的美国绅士吗?”

“就是那位可敬的美国绅士。”

“好啦,”布克先生愉快地说,“可能你说得对。这世界上的邪恶太多了。”

就在这时,门开了,门房朝他们走来,一脸忧虑和抱歉。

“太不寻常了,先生,”他对波洛说,“火车上没有头等厢卧铺票了。”

“什么?”布克先生喊出了声,“这时候?肯定是旅游团——还是政客出访什么的——”

“我不清楚,先生,”门房恭敬地对他转过身,说道,“可的确是这样。”

“好吧,好吧,”布克先生转身对波洛说,“别担心,我的朋友,我们会安排好的。十六号卧铺房总是空的,那是列车员说了算的!”他笑了笑,看了一眼挂钟,“走吧,”他说,“我们出发。”

布克先生在火车站受到了身穿棕色制服的列车员的真挚欢迎。

“晚上好,先生,您在一号房间。”

他叫了搬运工,在半途中接过他们的行李,一路沿着车厢走过去,车身上的贴牌注明了目的地:

斯坦布尔—的里雅斯特—加来

“我听说今天的卧铺都满了?”

“太不可思议了,先生,全世界的人都选择在今晚旅行!”

“不管怎样你都得帮这位先生找一间卧铺房,他是我的朋友,他可以住在十六号房。”

“已经有人了,先生。”

“什么?十六号?”

他们心照不宣地交换了个眼神,列车员笑了。他是个脸色发黄的高个子中年人。

“是的,先生,就像我跟您说的那样,车里已经满满的了——到处都是人。”

“怎么回事?”布克先生气呼呼地质问道,“是什么地方开会吗?还是旅游团?”

“不是的,先生,这纯属巧合。刚好很多人都选择了今晚搭这趟火车。”

布克先生生气地感叹了几声。

“在贝尔格莱德,”他说,“会加一节从雅典开过来的车厢,还有一节布加勒斯特到巴黎的车厢。可我们明天晚上才能到贝尔格莱德,今晚是个问题。二等卧铺也没有空位了吗?”

“二等卧铺有一个,先生——”

“好,那就——”

“但那是个女士卧铺,而且已经有一位德国女士在里面了——一个女仆。”

“哎呀,真不巧。”布克先生说。

“别烦恼了,我的朋友,”波洛说,“我坐普通车厢就行。”

“不行,不行,”他再次转向列车员,“旅客都到齐了吗?”

“其实,”那人说,“还有一位旅客没到。”他面带迟疑,慢吞吞地说。

“说下去!”

“二等卧铺的七号房。现在差四分钟九点,这位先生还没来。”

“是谁?”

“一个英国人,”列车员查了查他的名单,“姓哈里斯。”

“这名字是个好兆头,”波洛说,“根据我的狄更斯小说,这位哈里斯先生不会来了。”

“把这位先生的行李搬到七号房间,”布克先生说,“如果哈里斯先生来了,就跟他说已经晚了,卧铺不能为他留太久,到时我们再设法另行安排。我干吗要在乎这位哈里斯先生呢?”

“全听您的吩咐。”列车员说。接着他给波洛的搬运工指了路,自己则闪到车厢踏板的一边,请波洛上火车。

“最里面倒数第二间,先生。”他喊道。

波洛缓缓地沿着过道走过去,大部分旅客在自己房间外面站着。

他像钟表那样有规律且礼貌地说着“对不起”,最后终于走到了指定的房间,里面有人正伸手拿行李,正是在托卡斯旅馆见到的那个年轻的高个子的美国人。

看见波洛进来,他皱了皱眉。

“对不起,”他说,“我想你弄错了。”接着又用法语费力地重复了一遍。

波洛用英语回答他:“你是哈里斯先生吗?”

“不,我叫麦奎因。我——”

但就在这时,列车员的声音从波洛肩头传了过来——带有歉意而且急促的声音。

“火车上没有别的卧铺了,先生,这位先生只能住在这儿了。”

说这话时,他拉起了过道上的窗户,把波洛的行李拎了进来。

波洛对列车员语气中的歉意饶有兴致。这人肯定答应给列车员一笔不菲的小费,好让自己不受其他旅客的打扰,独自享用这个房间。可是,再慷慨的小费也不顶用了,因为公司的董事上了火车并下达了命令。

列车员把箱子放在行李架上,然后走出了房间。

“都放好了,先生,”他说,“您住上铺,七号房,火车一分钟后就开动了。”

说完,他便沿着过道匆匆走开。波洛走进房间。

“我可从没见过列车员亲自摆放行李,”波洛愉快地说,“真是闻所未闻!”

他的旅伴笑了笑。显然他已经忘记了刚才的不快——也许他觉得再追究此事也没什么意义了。“这列火车真是座无虚席啊!”他说。

随着汽笛一声巨响,火车头也凄凉地长啸一声。两人都从房间来到过道上,外面有个声音大喊:“上车!”

“车开了。”麦奎因说。

但火车并没有开动,又传来一声汽笛。

“我说,先生,”年轻人忽然开口了,“如果你愿意睡下铺——如果方便的话——别客气,我都行。”

真是个可爱的小伙子。

“不,不,”波洛谢绝道,“我不能——”

“没关系——”

“你太客气了——”

两人谦让着。

“只是一个晚上,”波洛解释道,“到贝尔格莱德——”

“哦,我明白了。你在贝尔格莱德下车——”

“也不全是。你知道——”

火车猛然一动,两人被晃到窗口,看到灯火通明的站台缓缓地从他们身边远去。

东方快车开始了为期三天的贯穿欧洲之旅。

同类推荐
  • 秋祭会疑案

    秋祭会疑案

    南袴市蓑石村两年前成了无人村。村子里的人慢慢老去,最后寿终正寝,于是共同体终于瓦解,以致消亡。我站在一个高坡上,呈现在我眼前的是一块块正被疯长着的、生命力强劲的野草覆盖着的荒地,以及夹杂其间的旧铁皮屋顶和裂痕处处的沥青路。这个村子并没有死去。“醒来吧,蓑石!”这一呼唤人们走进无人村的运动已持续了一年多,虽然陆续有十四个家庭迁入,但仍然满眼荒凉,只偶尔能看见新车的白色和路上玩耍着的孩子衣着的粉色。“这里变得越来越有人气了!”同事观山游香的声音里含着笑意。
  • 黄土高坡

    黄土高坡

    黄昏时,孩子们像一群鼓噪的老家贼从场院跑回村里,一路上吼着、喊着:“机器咬人喽!铁疙瘩闻见人肉香喽!”“铁疙瘩把亥丑的手咬掉了一圪节!”二花抱了柴禾正要做饭,听见孩子们的喊叫,将柴禾一扔追了上去:“你们说甚啦?说甚啦?”这会儿,杨三老汉也从场院急火火地赶回来,气喘吁吁,脸憋得通红,冲着二花先是用手比划,半天才挤出一句:“你哥的手让铡草机咬了……”泪水刷地从二花的眼里涌了出来:“爹,这可咋办?”“还能咋办,赶紧送医院呗!”
  • 父亲逼我当小偷

    父亲逼我当小偷

    我从十岁开始,就一心想当一名享誉世界的作家,到三十岁的时候,拿几个诺贝尔文学奖意思意思。然而,我大学毕业正准备将理想付诸行动之时,与我相依为命的老父亲郑重地对我说,从明天起我就是一个小偷了。这就跟一粒色子突然掷出了七点一样,让我瞠目结舌。我父亲是个小偷,今年七十三岁,我想你一定会非常惊讶,我也曾为此费解:一个七十三岁的老头儿,怎么会有一个二十三岁的儿子?收养的?还是在大街上拣的弃婴?诸多的猜测在我对着镜子的时候都荡然无存。我可以看到,五十年后,我父亲的那张脸会毫无保留地转移到我的脸上。
  • 秀丽江山(全四册)

    秀丽江山(全四册)

    同名电视剧7月21日开播,林心如、袁弘主演。看穿越女子阴丽华(林心如饰)如何武能打江山,文能斗小三,助夫君刘秀从汉朝小农民成为一代帝王;看光武帝刘秀(袁弘饰)虽起于微末,但智深勇沉、胸怀韬略,儒雅之余不失帝王霸气;看二人如何历经劫难、共创东汉帝业!而巍巍汉宫内又有着怎样的权力与爱情角逐?而千年一见的帝后深情结局又将如何?阴谋、政治、爱情、亲情交织成一部气势磅礴的华丽穿越经典。
  • 卡尔加里的春天

    卡尔加里的春天

    这是一部情感小说。主要内容是叶晓蘅,一个有着流浪情结的女孩,为了追求不一样的生活体验,她不顾亲人的反对,执意移民来到了加拿大的卡尔加里,但她的丈夫阿海却始终理解不了,他力图劝说叶晓蘅放弃这一在他看来近似疯狂的举动,但未能奏效,他毅然选择了回国,把叶晓蘅一个人留在了遥远的异国他乡。
热门推荐
  • 滴血一剑

    滴血一剑

    一个是品学兼优的乖乖牌,他有一个把他的成绩当成股票分析的专职陪读母亲,可是他突然失踪了;一个是家徒四壁的留守少年,他只有相依为命的奶奶,可他举起刀杀了自己的老师;一个是家境优渥的富二代,他一直是一个花花公子,原来他从小被一个已婚妇女性侵过……他们三个人是好朋友,他们都和“滴血一剑”脱不了关系……“滴血一剑”到底是什么?
  • 傲日铁梅

    傲日铁梅

    刘兆林,当代作家,黑龙江省巴彦县人,汉族,现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辽宁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省政协常委、省政协文化和文史委员会副主任,省文联顾问。发表各类文学作品四百多万字,主要有长篇小说《不悔录》《绿色青春期》《雪国铁梅》;小说、散文集《啊,索伦河谷的枪声》《船的陆地》《和鱼去散步》《三角形太阳》《雪国热闹镇》《父亲祭》《违约公布的日记》《在西藏想你》《脚下的远方》等多部,作品曾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全国冰心散文奖、“庄重文文学奖”、东北文学奖、曹雪芹长篇小说奖等重要文学奖。多难的东北,很像早春和晚秋的草原,沾个火星就能着起浓烟。
  • 狐儿眼

    狐儿眼

    很多人都不晓得我曾经是个哑巴,因为在课堂上的侃侃而谈,绝不会让任何人听出我曾经口不能言。但我的的确确曾是个哑巴,在我十六岁之前。自出生时起,我就因先天的疾病导致声带失效,虽然耳朵能听,但口不能言。十六岁后,一场突然而来的变故令我突然间能说话了,至今都没人能说出原因,唯有姥姥,她必然知道些什么,毕竟,若不是因为她,我不可能去槐莽村,也完全不可能见到那种被称作“狐二爷”的动物。
  • 妖孽王爷的下堂妻

    妖孽王爷的下堂妻

    情陷黑道教父,世界首席杀手云若悠身中媚药,意外穿越尉迟皇朝,一觉醒来,却变成恶魔王爷的不受宠侧妃,原本高高在上的冷血杀手沦为被人设计、受尽凌辱的下堂妃!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搅得王府鸡飞狗跳后一走了之,却又转身落入三王爷尉迟轩的陷阱……到底是谁精心设计了这一场阴谋,那个屡次在身后帮助她的黑衣人又会是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新威伦与希雅伦

    新威伦与希雅伦

    新威伦与希雅伦的中学爱情故事,伟大文明之路。
  • 涌幢小品

    涌幢小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茉莉簪

    茉莉簪

    一夜之间人鬼殊途,一晃神好像你们还是在我的身旁,我孤独飘零无妨,等金儿将血仇一报,我便去寻你们的足迹,离开这冷漠的世间。
  • 带着府邸混日子

    带着府邸混日子

    游戏里美的惨绝人寰的游戏副本,变成了真实的随身空间,带着姚幺灵游历在各个世界,她爱惨了这许多瑰丽的世界!本文无cp,无男主!本文外挂无敌,女主懒散,最爱看戏。…………………………………………………………看书属于休闲娱乐活动,气大伤身,不喜勿喷。新书《快穿之金手指商城》and新书《快穿之攻略都去死》
  • 谁在摆渡那份刻骨铭心的爱

    谁在摆渡那份刻骨铭心的爱

    青春的日子,谁心里没点乱七八糟的爱呢?也许你爱上过这样一个人,默默关注,偷偷喜欢,到最后才发现爱上的只是心目中的幻想;也许她爱过那样一个人,彼此欢愉,只是时空不对,千回百转,无法泅渡;当然,也会有幸运的,不偏不倚,眼眸对接,烟花烂漫。不管怎样,那些曾经的青春和爱恋,都随着时光愈走愈远,只是记忆是个奇怪的机器,走过就会被铭刻,被祭奠。
  • 李鸿章传:西方世界的第一部李鸿章传记

    李鸿章传:西方世界的第一部李鸿章传记

    《李鸿章传:一位晚清在华外交官笔下的帝国“裱糊匠”》出版于李鸿章去世六年前(即1895年),记录了李鸿章从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到签订《马关条约》近五十年的仕途生涯,是西方世界的第一部李鸿章传记,也是关于李鸿章甚至晚清历史的珍贵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