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21600000003

第3章 它的名字就叫“茵多尔”

这是个只有轮廊的钻石故事,当时间的手掌轻轻地从大地上抹过,故事的主人公已经在岁月的烟尘中面目模糊,淡成若有若无的剪影,甚至连故事也飘缈成一声悲情的叹息。而钻石仍旧万古常新,永恒在它的透明与火彩中讲述着昔日的城南旧事。

那依旧是个不爱江山爱美人的传说——

它只有一个名字,却有两颗钻石,为什么?因为它是一副耳坠,其中一颗重44.62克拉,另一颗重44.17克拉。当然它不是第一流的大钻,如果没有那段爱情,就凭它的重量和无平淡无奇的出身,将会默默无闻下去。哪怕它是非常漂亮的梨形,哪怕它的净度分别为内无瑕和VVS1。

一桩异国婚姻、一次在拍卖会中创下的世界记录成全了它,让它成为世界名钻。

——时间深处还能隐隐约约看到故事的影子,那是上个世纪的事了,1926年,印度大君土可奇三世因与舞娘发生奇恋而放弃江山……两年之后,他又娶了西雅图一个金矿主的女儿南茜,这桩异国婚姻格外受人瞩目。而爱情信物,即为土可奇所拥有这副耳坠。因为它象征着爱情,所以,一夜间名声大噪。

而略为反讽的是,它的原石产于印度,此前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歌中如是唱,“笑容太甜/泪水太咸/山盟海誓到了最后难免会变……”所有爱情信物到了最后也会变成一声沧凉的叹息:1946年它被一个叫哈利的人买走,又被重新进行切磨,经过哈利三买三出,最后,在l970年苏富比拍卖会上,它以7311764美元的价格被卖出,创下了当时历史上艺术品的最高价格。

不是最大的名钻,却卖出了最好的价钱。

也许,当人类瞩目它的时候,正是对爱情的饥渴和对忠贞不移的向往,一次绝世的爱情最终只剩下两颗恍若眼波的钻石,而心痛就象最整齐的分子结构一样永恒地流传下去。

——它的名字,就叫“茵多尔”。

同类推荐
  • 午夜上海

    午夜上海

    《午夜上海》是一本随笔集。作者整理了自己2006年至2010年期间在上海工作和生活时写的文字,记述了他在外企工作时与国外同事相处的感受,在酒吧、茶馆、咖啡馆遇见的形形色色的人和他们的故事。图书向读者展示了在上海这个繁华的都市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方式,以及对现实的一些思考与感悟。
  • 灯下不寂寞:赵连斗新闻作品集

    灯下不寂寞:赵连斗新闻作品集

    《灯下不寂寞:赵连斗新闻作品集》是一部新闻作品的汇集,是作者从事宣传工作近20年来的部分成果与收获。文字既反映了铁路的发展变迁,也从中折射出作者热爱宣传、痴迷写作、追求梦想的人生态度。全书约15万字。
  • 人是可能死于羞愧的(遗稿节选)

    人是可能死于羞愧的(遗稿节选)

    萌萌一生可说是中国近百年经验的化身。她本能地拒绝拿西方的知识学套制中国的经验。尽管她面对学术体制不得不借用西方的思想范畴揭示自己的生活经验,但她始终恪守“回到经验本身”的敏感与忠诚,因而她总能保留经验“例外”的“问难”形式。“人是可能死于羞愧的”便是萌萌生命的“最后一问”。
  • 城市器物

    城市器物

    中国历来有“诗的国度”之称,诗歌能让人们感受到最好和最美的中国文化元素。德国作家歌德就特别欣赏中国诗词,他喜欢中国古典诗词所展示的山水花鸟和姑娘明朗的笑声,神往中国迷人的典故、古老的格言,尤为崇尚中国诗歌中流露出来的道德和情操。每一次欣赏好的诗词,都是一次重新发现的航行。李永才先生这部诗集《城市器物》,用自己的心迹引领读者走过城市与乡村,在时光与岁月的车辙中找寻自我的归属,体会生命的从容。正如诗人所说“从诗歌中获得一种恒久的力量”
  • 塔杜施先生

    塔杜施先生

    本书是密茨凯维奇的一部长诗,代表了他的创作成就,也是波兰的民族史诗,全诗共12卷,一万余行。译者易丽君,1934年生,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林洪亮,1935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本书曾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于1998年出版,收入“世界文学名著文库”。
热门推荐
  • 我也是带着农场的男人了

    我也是带着农场的男人了

    刘浩穿越了,虽然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穿越的,不过这不妨碍他打酱油
  • 笑靥千秋

    笑靥千秋

    这一场清宫里的美丽战争,始于欲念,终于孽缘。披挂上阵的红粉佳人,她们为出人头地、为复仇、为报恩、为自保,最简单的世俗欲望,恰是最强大的斗争动力。紫禁城里的困兽之斗,就是这班后宫女人的终极命题。
  • 缘来不易

    缘来不易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三才,三才生四象,四象生五行,五行生六合,六合生七星,七星生八卦,八卦生九宫,一切归十方,天地初来,一切皆为混沌,没有天,没有地,在窈冥混沌中产生的一个沉睡的生命,那就是人类的始祖——盘古大帝。当然这事和我们都没有关系,自我介绍下,我叫夏当然,我最喜欢的事当然是做白日梦,我是一个网络小说作家,没有什么名气,写的小说也……
  • 夜风

    夜风

    《夜风》是一部描写当代都市下岗职工再创业的长篇小说,作品当代都市气氛浓郁,情节生动紧凑,语言清新朴素。《夜风》获山东省第七届(2002—2003年度)精品工程奖、中华全国总工会“五一文化奖”入围作品。之二《夜雨》获2005年国际文化笔会“中山图书奖”。《夜风》获山东省第七届(2002—2003年度)精品工程奖、中华全国总工会“五一文化奖”入围作品。之二《夜雨》获2005年国际文化笔会“中山图书奖”。
  • 华严感应缘起传

    华严感应缘起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九月初见的时光

    九月初见的时光

    心有缱绻意,九月望初见。两情缱绻如初见,此人心中唯九月。九月初见的时光,九月初见的时光; 九月初次相见的时光,九月与初见的时光。
  • 频道专业化、品牌化研究:以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为例

    频道专业化、品牌化研究:以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为例

    央视少儿频道是全国少儿频道的“领军人物”,是专业化的“绿色频道”,她的品牌化建设与形成,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是有其内在规律和成功经验。《频道专业化、品牌化研究:以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为例》以“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为例进行个案研究,从电视研究微观入手,以小见大,以真实个案展示整体全局。以品牌栏目为关注点,以精品节目为切入点,从电视实务的角度,探讨频道从定位、理念、改版、构成体系、管理手段、节目设计和编排以及核心竞争力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展示了央视少儿频道专业化、品牌化的进程。
  • 清朝开国第一后

    清朝开国第一后

    在吉林省四平市东南大约五十里处,有一个风光秀美的山区小镇,叶赫满族镇。它就是叶赫那拉氏家族的祖籍之地,亦是满族的重要发祥地。孟古就出生在这里。叶赫那拉氏孟古,女真叶赫国东城国主杨吉努之女,生于1575年,1588年与建州女真努尔哈赤结婚。因其端庄秀丽温柔可爱,独受努尔哈赤的宠爱,1592年生下皇太极,1603年病逝,年仅二十九岁。努尔哈赤痛失其宠,爱不能舍。斋戒月余,宰乌牛、白马各百敬祭。令四婢殉之,停孟古灵于院内三载,后葬尼亚满山岗。后金天命九年迁葬东京扬鲁山,后金天聪三年再迁沈阳天柱山上,即今沈阳东陵,与努尔哈赤合葬于此。
  • 父母的觉醒

    父母的觉醒

    《父母的觉醒》是一本从心理与情感层面讲述教养之道的书。“觉醒”意味着对我们经历的一切事情保持清醒,按照现实的本来面目去接受和应对它,而不去妄图控制或改变它。也就是说,我们在教养孩子的时候,要依从他们的本性,接纳他们的本真。父母的觉醒与改变是教育的真正开始。父母只有安顿好自己的身心,才能帮助孩子成长为一个健全的人。
  • 医门补要

    医门补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