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30400000011

第11章 1997大门洞开(1)

在中国互联网历史上的1997年,一家网站,也是中文世界中第一家商业ICP①——ChinaByte被不断提及,这家网站的诞生甚至惊动了中南海。这家公司先后出现的4个股东:新闻集团、IDG、人民日报社和电脑报社,都在未来的时间内或多或少左右和影响着中国互联网在新媒体方向上的尝试和实践。参与ChinaByte诞生、壮大、转身的那些人也值得铭记:他们中有默多克、邓文迪,有熊晓鸽、周全,有陈宗周、李志高、黎和生,有多佛、施朗然、李映红,有朱新民、谷嘉旺、张德华,当然还有北大毕业的宫玉国,宫玉国在很长时间内是这家公司的“船长”。

不过,比起人民日报社和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在与互联网的融合上更加积极,也更加主动。这缘于新华社在香港分支机构更加国际化,也缘于新华社所在的金融信息服务领域比起前两家来说,更早开放,与道琼斯和路透社这样的海外金融信息巨头的竞合也相对充分,由此有更大的外部推动力,而不是被动地向前走。由新华社香港分社推动创办的中华网超越人民日报社参股的ChinaByte,也抢在中央电视台占10%股份的凤凰卫视之前,在1999年7月14日的美国纳斯达克市场上市,成为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中国互联网公司,虽在意料之外,但也在情理之中。

在默多克、麦戈文等高歌猛进,刘长乐、陈宗周、宫玉国闻鸡起舞的同时,两家成为中国最具民间号召力、在今天成为民众心中最受欢迎的媒体也在1997年埋下了他们成长的种子,一家是一纸风行的《南方周末》,另一家是今天一呼百应的新浪网。

而连接这两家媒体的是一个人和他的一个帖子,这个人就是老榕。1997年11月初,其在四通利方论坛(新浪网的前身)上发表了着名的《大连金州没有眼泪》,而这篇文章的编辑,四通利方的陈彤和《南方周末》的吕祥、李戎都由此在中国互联网史上留名,特别是在新媒体历史中有着卓而不群的地位。

陈彤的价值在于,他营造了一个肆意表达而又不失分寸的表达空间——四通利方论坛。自由而不过界,张扬而又有所克制,随意而又有约束的法则,这是四通利方论坛能从1996年坚持到今天的安身立命所在,也从一开始就具备了一定的新媒体特征,使之具备旺盛的生命力的同时不会因过分的棱角外露而半途夭折。陈彤身体力行地为四通利方论坛确立的这些准则其实和1997年前后的《南方周末》有异曲同工的地方,这应该也是为什么《南方周末》的编辑吕祥和李戎会发现并将《大连金州没有眼泪》多次传播的原因所在吧。

ChinaByte的诞生惊动朝野

1997年1月15日,由默多克的新闻集团和人民日报社共同投资建立的ChinaByte正式开通。15日开通,16日访问人次达到8万。一创办,ChinaByte中方负责人宫玉国们觉得在中国应该做中文的信息,于是提出了一个口号“在中国,用中文,为中国人②”,很是豪迈。

ChinaByte最开始是用当时全球三大计算机媒体之一ZDNeTChina的内容,ChinaByte新闻发布会的北京广告墙上左上角是ChinaByte,右上角是ZDNeTChina,当时的约定是ZDNeTChina给ChinaByte提供内容,ChinaByte负责运营、市场和销售,采取双入口(即ZDNeTChina的用户也指向ChinaByte)。不过,三个月后,双方分手。分手的原因是因为ZDNeTChina想自己独立运营。分手以后,ChinaByte认为自己的竞争对手出现,而这个对手就是ZDNeTChina。和ZDNeTChina合作失败,促使ChinaByte决心做原创内容,开始自己做编译,开始自己组织专栏。很快,ChinaByte就在访问量和影响力上超过了ZDNeTChina,ChinaByte当时的感觉更像是寂寞的武林高手。

1997年年底的时候,在国内召开过一次互联网研讨会,当时雅虎的杨致远也参加了这次会议,有记者去采访杨致远,问他雅虎在中国的竞争对手是谁?杨致远说最大竞争对手是ChinaByte,对此宫玉国很是受用。而张朝阳和他的同事第一次得知面前的这个人是宫玉国的时候,也惊讶地“啊”了一声,搜狐一千人然后毕恭毕敬地过去向宫玉国问好。在早期的中文互联网业界,ChinaByte和它的实际推动者宫玉国有着独特的位置。

宫玉国进入互联网纯属偶然。1988年,宫玉国自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毕业,他没有去出版社,也没有去图书馆,而是去了传媒界。宫玉国的理由是喜欢看竖版书和一个人待着的自己太孤僻了,他希望改变一下自己的性格。

到1995年,做了7年传统媒体的宫玉国下海,经人介绍来到《人民日报》下属的北京世达信息中心与默多克新闻集团合资的笔电新人公司,中方总经理是张德华,张德华让宫玉国当了中方总经理助理③。笔电新人做互联网是外方专家的主意,宫玉国也是从外方专家那里知道什么是互联网的。

笔电新人当时可选择的项目还有很多,比如,图文电视、卫星全球定位系统等。但是,图文电视受图文电视台发展制约,卫星全球定位系统有诸多政策上的限制,总之,这些项目都明显地存在着太多不可控制因素,只有互联网被一致认为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于是就决定做互联网。

笔电新人中的“笔电”是PDN的中文译音,而“N”是新闻集团的缩写,“PD”是人民日报社的缩写。从名字来看,是新闻集团和人民日报社联合创办的一家以互联网为传播介质的数字化媒体公司。

ChinaByte是ChinaNet第一批代理商,经营许可证号是007,当时北京大约有30多家公司拿到了ChinaNet的代理许可证。ChinaNet代理分A、B两类:A类代理业务范围是接入服务及技术支持;B类代理业务范围是接入服务及信息增值服务。简单地说,A类就是ISP,B类是ISP加ICP,由于ChinaByte的外资背景,最终其选择了B类,做ICP。

ChinaByte要做ICP,不可避免要选方向,因为有《人民日报》的背景,因此,一开始就想用《人民日报》的内容,但政治和经济类内容太敏感,ChinaByte不敢用,文化娱乐类内容没有什么政策风险性,但这不是《人民日报》的强项。讨论来讨论去,索性抛开《人民日报》来分析当时的受众。发现当时上互联网的人多是从事IT业的,对应的广告主也多集中在这个领域,于是ChinaByte一开始就把内容定位在IT上。

不过,即便这么小心翼翼,ChinaByte的诞生也极其曲折。1995年秋天,《人民日报》在一个不显眼的角落里刊发了一条小新闻,向世人宣告笔电新人的诞生,在这条被称为简讯的小文章里,提到了这家公司是由人民日报社和新闻集团联合创办的。

准确地说,笔电新人是人民日报社下的事业管理局下属的三产公司世达信息中心和新闻集团下属的投资公司联合创办的一家公司。按照约定,这家公司给新成立的ChinaByte提供技术支持,内容由中方做主。中外双方各占50%的股份。

这条新闻发表后在国内基本没有什么影响,但在海外,却引起轰动,外电以“世界上最大的右派默多克与世界上最大的左派报纸之间的联姻”为题大肆渲染此事,一时间,风雨欲来,大兵压境,笔电新人面临夭折。

所幸的是,笔电新人当时在政策上并不违规,完全合法,只是属于新生事物而已,又有时任《人民日报》朱新民秘书长和人民日报社事业发展局谷嘉旺局长在其中斡旋,给了当时笔电新人申诉的机会。于是,笔电新人一层一层地向上打报告,先是给当时的新闻出版总署于友先署长,再是时任国家新闻办的曾建徽主任,之后是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申诉报告甚至到了江泽民和李鹏的桌子上。申诉的核心只有两点,一是互联网是大势所趋,浩浩荡荡,不可阻挡;二是《人民日报》应该合理借助外部力量占据这个制高点。报告一遍一遍地打,虽然格式要求不一样,但核心就这两点,翻来覆去地说。最后结果是,放行。

从1995年年中到1997年1月开通,笔电新人公司上下有一年半的时间在为之奔波,先是等有关部门的的批复,之后是到电信申请服务资格许可、电信带宽等一大堆的琐事。但即便如此,ChinaByte在1997年的亮相,也绝对惊艳。原因无他,当时中文互联网上并无多少内容,更无专业的媒体人来操持生产内容,宫玉国成为中文互联网上第一批做内容的人,也是第一个投身互联网的媒体人。

默多克希望进入中国

ChinaByte投入不小,一开始就在北京外经贸信息咨询大楼这样的豪华写字楼里办公。北京CBD地标嘉里中心建好,ChinaByte首批入驻,ChinaByte的员工一直都是在北京最贵的写字楼里工作,写字楼每平方米的租金都是以美元计算。ChinaByte的员工一边工作,一边喝着最好的咖啡和茶,他们桌上放的餐巾纸是最高级的那种,地上的地毯也很舒服,可以光着脚在上面走来走去。ChinaByte给编辑的薪水也很高,在很长时间内都是业界的最高标准。ChinaByte是一家给稿费的网站,每日更新,有大量的原创内容,当时的稿费就能给到每千字80~120元,而且支付得很及时。因此很多人给他们写稿子,ChinaByte变得很有影响力,也做了很多观念的启蒙。

宫玉国出身传统媒体,主编刘琪也是个资深媒体人,因此,他们把传统媒体的规范带到ChinaByte。在ChinaByte,有编辑方针、编辑手册,校对要仔细到标点符号。每次发稿前,刘琪都要将稿件送宫玉国审阅,宫玉国签完字才能上网。

ChinaByte花的是新闻集团的钱,新闻集团给ChinaByte作价540万美元,对应首轮投资合资公司270万美元,占50%的股份。270万美元花完之后新闻集团给ChinaByte借款,前前后后又借了200多万美元的无息借款。之所以没有像瀛海威一样债转股,是因为需要遵守当时外资不能控股的规定,在合作协议里,也明确规定,默多克是技术投资,无权过问内容。对一个做垂直内容的ICP来说,这笔钱不算少。

ChinaByte的结局的确很可惜,它和瀛海威一样,是中国互联网的“黄埔军校”之一,tom.com的高级副总裁冯钰、鲨威的两位创始人都出自ChinaByte;刘琪是中国公认的网络营销研究的先行者,也写得一手好文章;“边城浪子”高大勇是中国第一代个人主页的代表人物,他也是中国闪客运动的核心力量之一;还有张路,曾任《互联网周刊》副总编辑和《创业邦》的副总编辑,也是黑板报网站的创办者,10多年来一直活跃在互联网观察的第一线,最近在做一个本地生活社区。

但ChinaByte一出生就已经决定了其多折的命运,它更多是默多克敲开中国媒体市场的一个桥头堡而已。

在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默多克其人,他应该是世界上最有名的报业乃至传媒老板,20世纪50年代初,默多克从临死的父亲手里继承了一家澳大利亚的地方性报纸,在此后短短的几十年里,他在澳大利亚、英国、美国和亚洲多个地方纵横驰骋,或收购兼并,或从头做起,建起了一个拥有多家报纸、杂志、电视网络和出版公司的庞大的全球性媒体帝国。默多克的个子不高,只有一米六出头,但接触过他的人都会为他身上所散发出来的强烈的进取气息和力量而备受压迫:他在专注时左眼会很具有威胁性地眯起来,像瞄准谁发射前那样;他在搪塞支吾时有咬紧牙齿的习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动作都流露出他很强悍的一面。如果把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从而成就大事的人称做枭雄的话,那么,默多克当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传媒枭雄。

关于默多克,一个广为中国人传颂的段子是,1997年7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朱镕基出访澳大利亚前,接见了默多克。会面期间,朱镕基还一度让默多克相当尴尬。“我听说你为了在美国经营电视台还加入了美国国籍,”朱镕基说,“那你想不想也为了在中国经营电视事业而成为中国公民呢?”默多克闻听面露苦相。不过他很快地随着被朱镕基逗笑的在场人士大笑起来。两年后的1999年6月,默多克以近70岁的高龄,毅然和共同生活了30年的妻子离婚,娶了不到30岁的中国女子邓文迪,成为一名中国女婿,这一举动在很长时间内成为上至中南海、下到街头中国人最喜欢讨论的话题之一。默多克在努力修复着他和中国的关系。

①ICP的英文全称是Internet Content Provider,即互联网内容提供商,是指向广大用户综合提供互联网信息业务和增值业务的电信运营商。ICP同样是经国家主管部门批准的正式运营企业,享受国家法律保护。——编者注

②据宫玉国本人的回忆,这句话是他从新闻集团的一份英文材料上看到的,第一眼就觉得这正适合ChinaByte。

③在辗转《东方企业家》、中宏网、IT168等地后,宫玉国在2006年重回《人民日报》体系。

同类推荐
  • 关于《21世纪资本论》你所需要知道的一切

    关于《21世纪资本论》你所需要知道的一切

    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近700页的学术著作《21世纪资本论》在2008年金融海啸之后出版,探讨资本主义究竟怎么了,不仅引发了欧美经济学家热议,并成为超级畅销书,当下经济学界的一件大事。
  • 我的第一本经济学常识枕边书

    我的第一本经济学常识枕边书

    本书内容涉及供需关系、市场、经营、消费、宏观经济、国际贸易等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经济学概念,既是一本全面翔实的经济学知识普及读本,同时又是一本指导经济生活,科学实用的工具书。
  • 2013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报告

    2013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报告

    本书从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三个角度定量测算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指数,通过综合评价、年度比较、省际比较、实证检验等方法系统分析了1993年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情况,并提出了推动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与对策建议。本报告分为八章,主要包括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指标体系、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综合评价、影响因素、发展对策等内容。
  • BAT的战争与和平(南方周末)

    BAT的战争与和平(南方周末)

    硝烟无处不在,BAT们之间尤甚。他们之所以成为大佬,成为无数创业者的唯一理想。除了偶然的机遇和政策的扶持,能够在众多同行业中脱颖而出,自然也有大佬的能力和手段。可惜《南方周末》从不销售兵法和攻略,也无意于贩卖成功学。在本书中编者集结了南方周末近几年来所有关于BAT的精华文章,是对历次记者对BAT们著名事件的调查报道的一个总结。其中有腾讯阿里激烈的金融之战,也有阿里上市的历程,甚至还有近期炒得颇为红火的百度莆田之争。
  • 微观社会主义经济研究

    微观社会主义经济研究

    《微观社会主义经济研究》一书,是作者不断思考中对于人类社会发展以及自然规律的发现和总结,是一把试图解开人类生存、生活、发展中所遇到的种种问题的钥匙。是为了使人类全面认识、充分利用资源,尽量减少灾源,甚至消灭灾源,使人类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生活环境而写的经济学著作。
热门推荐
  • 怀人九章

    怀人九章

    要见曹禺,我似有些胆怯,他是一代戏剧大师呵,而现在他因病重住在医院里。我打电话找万方,万方是曹禺先生的女儿,接电话的人告诉我说万方出国访问去了。我打电话给张光年先生,他说:“曹禺同志是位很重感情的人,你去医院看望他吧!”放下电话,我捧着一束鲜花,朝北京医院走去。
  • 孕产妇菜谱(美食与保健)

    孕产妇菜谱(美食与保健)

    民以食为天。我们一日三餐的饭菜不仅关系我们的生命,更关系我们的健康。因此,我们不但要吃饱吃好,还要吃出营养、吃出健康、吃出品味,吃出高水平的生活质量。
  • 拒婚总裁掠爱:前妻你别躲

    拒婚总裁掠爱:前妻你别躲

    她为了报恩嫁给了恩人的继子,只是结婚两年,她竟然没见过丈夫一面,两年后却被不见面的丈夫强迫离婚,失婚的她发奋图强,成为出色的设计师,可是离婚后的丈夫似乎不认识她,而且还对她进行强势追求......
  • 魍魉世界

    魍魉世界

    抗战时期。陪都重庆。黑暗混乱,鬼蜮横行。 区老先生一生读书,也教育四个子女认真读书,用学得的知识谋生。然而,重庆物价飞涨,物资奇缺,民不聊生,靠工资生活实难度日。于是,区老先生的三儿子弃文开车跑运输,发了大财;二儿子弃医经商作买卖,生活小康;长子仍然是机关公务员,穷愁潦倒。其周围的朋友、同事、邻居、亲戚,无不投机钻营,唯利是图,为挣钱发财苦度时光而日夜奔忙,真正是“前方吃紧,后方紧吃”!
  • 楚氏昭华

    楚氏昭华

    老话说的好,吃亏是福。上辈子楚蝉也这么认为,她性子温吞,老好人一个,受人挤兑也不会反抗。也不知是不是老天爷都看不下去了,所以让她死了又活了,还附带给她一颗聪明脑袋。
  • 东归日记

    东归日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豆叶进城记

    豆叶进城记

    双腿被打折的妈妈用自己的身体为豆叶换了500块钱,让她逃进城里……勤劳的豆叶挣扎在城市的底层……单纯的豆叶做了一回灰姑娘的美梦……美丽的豆叶吸引了若干男人的目光……坚强的豆叶给自己穿上了盔甲……本文根据漂亮保姆叶嫂的真实经历改编,谨以此文献给叶嫂和那些进城打拼的农村女孩们。
  • 永不结痂的伤

    永不结痂的伤

    她,市井普通的女孩,因为和韩家千金一模一样的面孔而被取代与世纪总裁成婚。韩家的千金用谎言成功说服她代替自己,她的目的是拿回所谓属于她的一切,而她,慢慢对总裁产生情愫。阻挠韩千金道路的人只有死路一条。当谎言被拆穿,当一切如白纸呈现大家眼前,为了自私自利,韩千金会做出什么?当身陷爱恋的她得知自己的爱会毁了他,她会继续爱着他吗?当他知道了和自己相处的是一个被取代的人,他对她建立起来的感情能依旧下去吗?永不结痂的伤!是什么让伤无法结痂?是谁受的伤?是谁的伤口永不结痂?片段一:车前,一个呈大字型的女子拦住车的去向,白色的婚纱不在洁白,头发凌乱着,愤愤的看着车内如果不是看到那人的脸,会让人觉得她是疯子。一路跟随的记者看到这一情形,立马围向她。看着越来越多的记者围过来,她回过神,盯着他,眼神里透露着恨,却不得不急忙转身跑开。总裁车慢慢的调转回头,这样的情形,让原本已经兴奋的记者更加兴奋,有的已经开始现场报道,说,世纪集团的总裁对韩家长女极度宠爱,不顾延迟婚礼带来的巨大损失,重新返还韩家。一路跑到自己的房间,不管门外爸妈的怒骂,她抱着双膝坐在地上,无声地哭着。房间的隔间里走出一道人影,拍着她的肩膀,安慰着。她抬起头,看向镜子,镜中的她们同样拥有绝世容颜片段二:晚上。餐桌上气氛异常。苏禹时不时瞄京韵的神情,见京韵没有开口,始终不敢动筷子吃,可怜兮兮的看向其他人。总裁悠闲地吃着食物,韩桢低着头,吃自己眼前的食物。好饿。苏禹咽着口水盯着京韵前面的卤枪鱼肉,眼巴巴的望着,可是京韵就像没看见一样自顾自的吃着。从下午苏禹鼻青脸肿的被京韵拎回家后,苏禹就一直像孩子犯错似的安静待在一边,看京韵脸色行事。京韵女主人姿态的使唤着苏禹,说东不敢到西。韩桢看着苏禹那副乖巧的样子,一直强忍着不让自己笑出来。想吃吗?京韵夹起最大的枪鱼片,在苏禹眼前晃晃道。苏禹眼睛跟着枪鱼片动。鱼片渐渐接近嘴巴,突然嗖地,京韵闭着眼睛,哇!真好吃!眼睛眯开一条缝看苏禹,苏禹绝望着,两眼无神。京韵噗,哈哈大笑起来。斗气似的,把筷子往桌上使劲一扔。饿死算了,没人疼,没人爱的,死了不可惜!哼!哟~你说的啊,反正世界上少他不少。
  • 国王世界

    国王世界

    曾于火影,建立秦之国,与五大国并立,立忍术文明。曾于海贼,征服伟大航道,挑遍四皇,立恶魔果实文明。曾于仙剑坐无极,掌蜀山,以南山以南为剑柄,北海以北为剑躯,使斩苍生一剑,立剑仙文明。曾于死神跨越生死界限,化身冥王,铸不朽神国!曾于西游,翻万丈五行山,与大圣并肩再对西方,亿万雄兵坐立一方霸主!曾于科技世界,运宇宙飞船,遨游星空,看遍星尘万界。曾于遮天,神墓,盘龙,与各方国王,坐而冷视,瓜分世界资源,争锋相对。纳万界,融文明,成无上神国。此国跨万界。亿万生灵为王之兵,亿万界域为王之花园,亿万文明为王壮大之基!这里是国王世界!PS:《海贼之最强附身》193万字精品已完结,本书书群:238274573
  • 夷坚志全集

    夷坚志全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