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36400000002

第2章 农民老子(2)

葛平站在地头看了一会儿,径直向牛走去。他握紧犁把,甩了个响鞭,高声喝道:“驾!”那牛便抬起沉重的脚戴缓慢地走动起来。父亲听见动静,抬起头,正和儿子打了个照面。葛平笑了笑,高高兴兴地招呼道:“爹,歇会儿!”

老汉古铜色的脸上,细密的皱纹跳了几跳,似乎在笑。他就地坐下,两条腿盘起来,摸出烟袋抽烟,两只眼睛,却从儿子的脸看到手,又从手看到脚。看够了,才把烟袋杆从嘴里拔出来,瓮声瓮气地说:“这地里,茅草根真多!”算是打了招呼。

葛平耕了几趟地,就把鞋子脱下来,踢到地边上。长期在机关里工作,使他难得有机会耕地。现在,他呼吸着山里的新鲜空气赤着脚板踩松软的泥土,心里真有说不出的畅快!牛到地头了,他抬起犁,唱山歌似地叫道:“啊——嗨!”那声调拖得长长的,在山谷里回荡了许久……

这真是一种享受。葛平脑子里忽然闪过一个念头:父亲不要拖拉机,说不定是不舍得放弃这种享受吧?

天很快就晌了。父子俩谁也没提拖拉机的事,干着活儿,感情很融洽。收工了,儿子扛着犁,走在前面,父亲牵着牛,走在后面。老牛筋看着儿子高大的背影,有力的脚步,鼻子里发出了表示满意的声音:“哼”。

可是,刚进饲养院,老牛筋听得儿子说:“爹,该管驾驶员吃饭了。”

“什么?”

“今头晌拖拉机给咱队耕地。”

“谁作的主?”

“我。”

儿子说得那么平静,轻巧,老牛筋却气得半晌没说出话来。旁边有人说:“二虎已经领他上队部吃饭了。”老牛筋这才猛醒过来,蹦了个高,喊道,“我就开半头晌的工钱!”接着,风风火火地向队部赶去。

葛平跟在父亲后面,指着大片大片刚刚耕翻过的地,说:“你看,你看,这都是半头晌耕的。咱们一头晌,才刨了多少地?你要用拖拉机,五天就可以完成春耕任务了!”

可是,父亲对那在阳光下闪亮的耕地,连看也不看一眼。到了队部,推开门一看,老牛筋和葛平都愣住了——老王、小李子、二虎,还有小队会计,都围着桌子在喝酒。那桌上,摆满了罐头美酒,大鱼大肉,可算得上丰盛、排场!二虎已经喝出几分醉意,一个劲往老王、小李子杯里倒酒,酒满了,哗哗地流在桌上……

老牛筋伸出一个颤抖的手指,指着桌上的酒菜问,“这要花多少钱?”

会计答道:“二十元。”

老牛筋声音也颤抖起来:“谁,谁开钱?”

二虎大咧咧地拍拍胸脯,道:“我先垫上了,客人走了再商量吧!”

“谁开钱?”老牛筋大吼一声。

二虎吓了一跳,结结巴巴地说:“那,那就算我请客……交朋友嘛!”

会计在旁边打圆场:“这个好说,队里可以帮你报销一半,反正也要管饭。”

“不准报!”老牛筋咆哮了。他的两只巴掌捏成拳头,捏得骨节吧吧响,半天,又痛心地喊了一声:“十块钱呢!”

老王这时站起来,说:“这钱我们花,本是不该来的,可是二虎太热情,实在推不开。我和小李来队部前就商量好了,钱,我们花!”

老牛筋哼了一声,转身走出门去。门外围着一群看光景的小孩,见他出来,都嘻嘻地笑着,伸手拍他屁股后面那串宝贝。老牛筋胀粗了脖子,跺跺脚,喊道:“滚开!”

小孩哄地吓散了,老牛筋也倔倔地走了。葛平看着一桌子饭菜,严肃地说:“老王,调查一下,有多少驾驶员这样干了。凡是喝酒吃菜的,都要自己向生产队交钱!今后,驾驶员自己带饭!我们决不能再增加农民的负担!”

“是。”老王低头答应道。

葛平心情沉重地往家走。他知道,现在社会上吃喝风很盛,假如每天都要这样侍候驾驶员,农民是吃不消的。他想:父亲也许早看透了这步棋,所以才坚决不要拖拉机。他有点儿同情父亲了。

回到家,他看见副队长在屋里,父亲把二十元钱塞到他手中,说:“你这就去,钱给二虎。不能让人家出钱。”

副队长说:“那队上该给你报销……”

“不准报!”老头子斩钉截铁地说。

葛平心中涌起一阵热潮。副队长走后,他走到父亲面前,说:“我回县,要发一个文件,不准驾驶员随便吃喝。你放心地用拖拉机吧!”

“不。”父亲坐在炕上,半闭着眼睛说。

葛平心里一凉。他看着面前这个顽固的老头,暗暗地叹道:这一辈农民,难道永远丢不开牛、犁和火石了吗?他到底为什么?!

算帐

吃过晚饭,葛平搬出两个草蒲团,爷儿俩就在院子东角那棵老楸树下坐着。月光透过树叶,在地上投下一片斑驳的花影,风一吹,树叶“刷刷”响。地上的花影就跳动起来……

葛平经过一天的了解,觉得自己已经掌握了情况。他准备和父亲摊牌。他抬头看看父亲,老头子正用牙齿咬住小眼袋,“咔擦咔擦”地用钢块碰火石。他灵机一动,找到了话题。“爹,给。”他打着了自己的打火机,递到父亲跟前。

老牛筋一扭身子,把点着的火绒按在烟锅里,吧嗒吧嗒地吸了几口,黄铜烟锅红亮了起来。

“爹,打火机那么方便,你为啥就不用呢?”

“我不稀罕。”老头子闷声闷气地答道。

“我看这是偏见。”葛平说,“你的生活习惯保守,倒也没什么,反正不影响别人。但你是队长,在工作中,可不能按偏见办事呀!”

“谁偏见?”

“不要拖拉机,这就是偏见。上级的指示你不执行,群众有意见你不听,死抱住牛耕人刨的方式不放,你说,你有什么道理?”儿子的态度严肃起来。

“你说啥也行,我就不听你们那一套。”老子梗梗着脖颈说。

父亲的固执激怒了葛平。他站起身,严厉地批评道:“好嘛,讲不出道理,就是农民思想在作怪!不要拖拉机,这是什么?这是抵制农业机械化!咱们东山公社是全县的点,是全县的榜样,你这样干,影响多坏?不要拖拉机,要什么?你老人家也不看看这是什么时代!你能挡得住吗?不,你挡不住机械化的浪潮;你早晚被这浪潮卷走!”

“放屁!”父亲吼道,声音震山响。

月光下,父子俩面对面地站着。由于过分激动,两个人一时都说不出话来,个子矮小的父亲,握成拳头的手微微颤抖,披在身上的黑夹袄掉在地上,露出褐黑色的肉疙瘩来。他一步一步逼到儿子跟前,脑袋几乎贴到儿子的胸脯上,两只老眼,射出利剑般的光芒,紧紧地逼视着儿子。可是儿子丝毫不让步,高大的身躯像一座塔,纹丝不动地钉在原地。院子里一片沉寂,只有楸树好在“刷刷”地响……

“你把手伸出来!”父亲的嗓音嘶哑了,但十分有力。

儿子不解其意,顺从地举起手,他看着手,忽然感到有点儿羞愧:因为长期坐机关,掌上的茧子全部退去,在月光下,这双手显得很苍白。

父亲把拳头擎到胸前,慢慢地摊开手掌,伸到儿子面前。儿子一看这双手,心猛地缩紧了,繁重的劳动,使手指关节变形,十个又紅又短的指头,弯曲着,怕是永远挺不直了;从指头到掌根,到处布满老茧,仿佛套上了鳞状甲壳;鱼际的地方,新划开一道血口子,血污在伤口处结成了斑块(大概是下午在地里抓茅草根时划破的)……这是一双什么样的手啊!

“不要拖拉机?谁不要拖拉机?我的手磨成这样早想歇歇了!我傻?我们小农傻?就你局长聪明?”老牛筋把巴掌捏成拳头,在儿子面前用力地晃晃,“给我拖拉机!给我不花钱的拖拉机!”

葛平被震住了。他一时闹不清父亲的意思,但觉得这话很有力量!

老牛筋把手收回去,弯腰捡起黑夹袄,拍打上身的尘土,拍了几下,他猛地抬起头,喊道:“可你为什么要收钱,为什么一天要收二十多元的耕地费呢?”

葛平解释道,“拖拉机要烧油的,还要修理保养,发给驾驶员工资……这些费用加起来,一天收二十多元,哪里还算多?”

“啊,你会算帐啊?你不是把好处白白送给俺庄稼人啊?”老牛筋挖苦道,“俺也会算帐!你过来,我算一笔庄稼人的帐给你看!”

葛平走到父亲的身边。父亲坐到小贺上上,用烟袋锅在地上划出一串串的数字,一边划一边说:“一辆拖拉机耕一天地,要花二十多元;我用三十个劳动力,两头牛,也能耕出这些地。“一个劳动日值六角钱,三十个劳力挣去十八元,再刨去牛的饲料,也比拖拉机少花两块多钱。别看一天只有两块,按你的计划办,春耕秋收全用机器,一年要多花多少钱?这是一层。再有:咱们村,人多地少,一个人才平均七分地,用手扒扒,俺也能种上庄稼。放着劳动力不用,花上一笔笔的现款去雇拖拉机,上算吗?你有千条妙计,我有一定之规,我认准了,本钱下得少,劳动日才拉得高。用机器,呼呼隆隆倒挺热闹,但秋后一算帐,粮食钱还顶不上机器钱!我才不去凑那号热闹哩!”

父亲一面讲,一面在地上划。葛平看着这只瘦骨鳞鳞的手,忽然觉得它像一棵老树根,地下那串数字,像是老根发出的须根。老树根扎在泥土深处,须根紧紧地抓住泥土。他抬起头,看见了父亲身后的老楸树,哦,它是那么地挺拔,那么地坚实,什么样的狂风暴雨能掀动它的根呢?

父亲站起来,语重心长地说:“你们成天坐在机关里替庄稼人打算,哪里知道庄稼人的难处?庄稼人过日子,一个铜子儿也要掰成两半花!你说我保守,不错,我怎么敢不保守?走错一步,要饿死人的呀!”

正在这时,副队长进了院子,他兴冲冲地对老牛筋说:“老根哥,快上队部去,咱要买的机器有着落了!”

“是吗?”老牛筋眼睛里放出了亮光,拉起副队长就走。他走得太匆忙,把从不离身的烟袋荷包、钢块火石都搁在地上。

葛平正在思索父亲的话,耳边掠过“机器”两个字,又见父亲兴奋异常地走了,觉得有点奇怪。于是,他拾起父亲那一大串串宝贝,也跟到队部去了。

队部里已经聚满了人,平时很少点的汽灯,明晃晃地挂在梁头上。老牛筋站在汽灯下,大声地讲话。葛平凑近窗台,认真地听着。

“……公社麻袋厂换上了新机器,就把老机器处理给咱们了。我留着那笔钱,就是要买这机器。为什么要买它呢?你们听我算一笔帐:花一千块钱作本,咱队里就能办起小麻袋厂;公社麻袋厂给咱料,收咱货,咱一个月就可得三百多块钱的加工费,有三个月,就把本挣回来了。以后的钱,净挣!伙计们,有了这机器,咱队上就有了摇钱树,往后的日子就好过啦!”

屋子里轰地骚动起来:抽着烟袋的庄稼汉,抱着孩子的媳妇,挤成堆儿的小伙子,都激动地比划着,议论着,那情绪甭提有多高了!

老牛筋“啪啪”拍了两下巴掌,让大伙静下来,继续说:“捎着说两句,我为什么不要拖拉机?因为咱现在可以不用它。那是享福的机器,用它,省了力,多花钱。咱呢,现在还不能享福,要下力挣钱。有了钱,日子过富了,什么拖拉机、推拉机咱们都要!过日子,像雨天走路,脚要提得高,步落得重,一步一个脚窝,才能走得稳当,不跌跤子!”

“哗——”屋子里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

“说得真好!”葛平由衷地感叹道。他低下头看看手中的烟袋荷包,心里真有说不出的滋味。他转过身,独自向野外走去。父亲最后那一段话,勾起了他的回忆,他仿佛又回到了童年……

那是一个大雨滂沱的天气,小葛平在一条泥泞的小路上走着。雨是那么地大啊,他睁不开眼睛,脚下直打滑,终于跌倒在泥泞里。当他翻过身来的时候,看到了一双严峻的眼睛——父亲披着蓑衣,站在他的面前。他狼狈地从泥水里爬起来,呜呜地哭了。父亲没有安慰他,严厉地说:“看看你的脚印!”他回过头一看,只见自己走过的路上,留下了一串浅浅的、乱七八糟的脚印。这时候,父亲走了。他看着父亲走路:那脚,抬得很高,落得很重,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稳稳当当地朝前走去。他蹲下来,细看父亲的脚印,那是一个个又深又大的窝,哪里是脚印啊?这些窝窝,深深地印在小葛平的脑子里……

葛平的眼睛湿了,久久地伫立在原野里。

尾声

葛平连夜起草给县委常委的报告。他把葛家庄的情况、父亲老牛筋的帐,都写在报告里,并且指出:脱离整个农村的现实,想在某个公社一朝一夕地实行农业机械化,是行不通的。部分农民保守是事实,但他们的保守是从饿肚子的经验中产生的,这种经验往往能使人看到真理!

他把自己的口头禅写在报告里,但是他改变了标点符号,把原来的惊叹号改成问号:“严重的问题在于教育农民?”这确实是个问题。农民固然落后,但我们干部不了解他们,制定一些与农村现实相脱离的政策,以至损害农民的利益,这不是更严重的问题吗?

严重的问题在于了解农民,了解他们的心理,了解他们的生活的难处!

写完报告,天已经蒙蒙亮了。东方泛出白色,转而变成五彩朝霞;村里的雄鸡高一声低一声,越啼越响亮。葛平待不住了,决定立即回县委去。

他告别了母亲,又向母亲打听父亲。他很想和父亲谈谈,可是老人家天不亮就出去了,大概是去拾粪,一直没回来。葛平离开了家,一路上,他推着自行车东张西望,希望看见父亲的身影。

当他走出村子,来到大道上时,看见一个人在田埂上弯腰捡粪。仔细看看,那就是他的农民老子。葛平跳下自行车,跨着田垄走过去。他觉得心在怦怦地跳,身上有一种难以名状的冲动。

他真想冲着父亲喊:“爹,你教给了我最重要的东西!我感激你!”

父亲听到声音,打眼角里睃了一眼,见是儿子,又低下头去,专心地去铲那堆粪。他的表情是那样地冷漠、固执。

同类推荐
  • 弥留之际

    弥留之际

    几乎长城市和所属六县的近八百万人都知道长城市天成印染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孙天成被不明身份的人追杀了两个多月。终于,他在2004年9月18日晚上9时1刻开车回家途中,被一个12米长的货运车突然从路口拦截。因他来不及刹车,一头撞在了货车的腰部,造成车毁人亡。五分钟后,110接到路人的报警电话,火速派来交巡警处理事故现场。交巡警发现肇事司机早已逃之夭夭,躺在黑色别克小轿车司机位置上的孙天成满脸是血,头部歪倒在后背上,双眼紧闭,像是已经死亡。
  • 夜巡

    夜巡

    《夜巡》出版于1969年,是莫迪亚诺的第二部小说,进入当年的龚古尔文学奖决选名单。这也是莫迪亚诺第一部被翻译成英文的作品。小说的叙述者为抵抗组织“地下骑士团”工作,但他同时服务于法国的盖世太保。如何成为叛徒,如何不成为叛徒?这个问题始终缠绕着他。通过这本令人震惊的书,这本既温柔又残酷的书,莫迪亚诺试图为这段往昔岁月驱魔,虽然他并未在被占领的巴黎生活过。他唤醒了死者,以一种急促的乐调牵引着他们,完成这奇异的夜巡。
  • 好消息

    好消息

    丁欣努力地使上下眼皮粘合在一起不要分开,时间还早。她已经感觉到光越来越亮,眼皮不停地眨动,但她仍旧坚持不肯睁开,这种形式主义的睡眠通常就叫做失眠。盲人真的眼前是一片黑暗吗?丁欣有时会拼命闭紧眼睛,那不是真正完全的黑暗。蓬蓬问过丁欣,为什么能看见妈妈?因为有光。为什么有光?因为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终于熬到五点,丁欣掏出枕头底下的本子按着顺序写下“63”,她再一次盼望着奇迹出现,要么陆大峰回家了,要么自己没有祭日般的悲伤也没有仇恨,像写一个无关紧要的数字一样写下来,结果都没实现。她习惯把所有的事情都记本上,做完的和没做的。
  • 一号公寓

    一号公寓

    一座建在海边的公寓,距离我上班的地方只隔着一条马路。我每天都在这条马路上来回穿梭,直到有一天,我的同事在这条马路上丧命。我第一次感到恐惧。公寓里住着七个人。一对情侣,他们看中了这个地方,搬到这里开始了蜜月。一个奇怪的男生,每天晚饭前都喜欢讲一个恐怖故事。一个奇怪的老人,经常闭门不出……
  •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2009短篇小说卷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2009短篇小说卷

    这里其实就涉及了我们编选这套书的目的。我认为,文学的经典化过程,既是一个历史化的过程,又更是一个当代化的过程。文学的经典化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着,它需要当代人的积极参与和实践。文学的经典不是由某一个“权威”命名的,而是由一个时代所有的阅读者共同命名的,可以说,每一个阅读者都是一个命名者,他都有命名的“权力”。而作为一个文学研究者或一个文学出版者,参与当代文学的进程,参与当代文学经典的筛选、淘洗和确立过程,正是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热门推荐
  • 穿越大清后宫:孝淑睿皇后

    穿越大清后宫:孝淑睿皇后

    她穿越而来,是清朝唯一生育皇帝的嫡皇后,也是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后。她是嘉庆皇帝的原配妻子,也是道光皇帝的生母。她贤良淑德深受乾隆皇帝青睐,她洞悉历史却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爱她的人用生命守护她誓死方休,她爱的人因政权和她背道而驰。是残酷的皇权改变了他对她的真情?还是她用付出成全了他的千秋大业?望断秋水,回得了过去,回不得曾经。这一切不过是前世今生的牵绊罢了……【本故事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出路

    出路

    端坐在会议室中央的红星村新任书记杨国伟,左手拿着烟,右手握着笔,正在主持召开村委扩大会议。两排坐的都是村里大小领导,这些领导当中,有的脱下人字拖鞋,双脚蹲在板凳上;有的一只脚踏板凳,另一只脚不停摇晃,像做足部运动一样;有的侧着身子,面向墙壁抽大烟;有的用一个铁夹不停地拔胡子……十多年前,这些领导就是这种姿势。种田人,不拘小节的本性一直没改变。会议围绕如何发展村里经济、脱贫致富为议题,杨国伟听取大家的意见。第一村民小组长老田清清嗓子,首先发言说:“要发展本村经济,难啊!一是我村地处山区,道路不畅通;二是我们没有资源,若不是靠各家各户的青年外出打工,我们早就吃西北风了。因此,我的意见是:要发展,要生存,只有一条路,号召村民外出打工!”
  • 一匹雪白的马(中国好小说)

    一匹雪白的马(中国好小说)

    一部纯乡土文化的反腐小说,由主人公“侯震东”偶遇一匹雪白的马,牵出一系列的跌宕起伏、环环相扣的人物背景,以及乡镇生活的腐化与人情世故,故事贴近生活,是一部原生态的“人情”小说,作者最后道出了人间自有真情在的的意义,这个社会需要正义,需要正能量。
  • 爱无戒

    爱无戒

    这个男女通吃、几乎每天换一个床伴的徐大总经理,给进入电影公司工作七年的陈希哲带来了无以言喻的灾难。公文有一字打错,哪怕是个“的”字,他也会遭到徐总一整个上午的训斥;咖啡冲淡一点,会被泼一身,然后徐极会给他三分钟时间去换一套新的,所以陈希哲每次上班都要带一两套干净的衣服。不论是搞基,还是拉拉,只要有爱就很完美。
  • 一切从异界入侵之后开始

    一切从异界入侵之后开始

    “听说你的灵魂很强,选择吧,成为我的人或者我的口粮。”(友情提示,从第三章看可以减少劝退效果)
  • 六合天师

    六合天师

    荒古纪元,存在着神道,圣道,天道,魔道,人道,星道,这六个派系,每一个派系都流传下来极度恐怖的武术及拳法以及科技,并且互相排斥,能统御这六道之人,称为六合天师,千百年来,六道之人为争得六合天师之成就,杀伐不断,悲剧不断发生!这是一个发生在新纪元的统合六道,拯救世代苍生的救世之人的传说!星道之人司马时轮,将背负着这一重大的责任!司马时轮就是设定于此的玩家,他是一个BUG人物,学习技能比谁都快,范围还广,虽然自带不死光环,但是这一路修炼旅程也是极尽艰难。
  • 初雪情缘0a

    初雪情缘0a

    霸道总裁与完颜冷血杀手的情史,就此展开…………
  • 穿越之凤凰余劫

    穿越之凤凰余劫

    高考前的寒假,夏夜一个触电给穿了。不知是老天偏爱还是出来BUG,她拥有身体主人的所有记忆。当宫主、开青楼、开赌坊、开各种~混的风生水起。却意外嫁给了一场阴谋,付出一切却却换来休妻。失落离开。她为了报复嫁与他人,他也终得与心仪女子喜结良缘。再次相见,相顾无言、却心中煎熬。两个男人、两次成亲、两次被休、当真是劫数难逃嘛。【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赖上总裁前夫

    赖上总裁前夫

    十三岁的他被寄养在西家。八岁的她第一次见他,为了多一个十项全能的哥哥而高兴自豪。十六岁她爱上了他。十八岁她把自己当生日礼物送给了他。二十岁如愿的嫁给了他,原本以为这是童话故事中幸福的结尾,却没有想到却是磨难的开始。“西若晴,你居然打掉了我们的孩子,你想离婚是吗?好,我成全你。”看着手里的手术单子,他瞪着血红的眼睛怒吼着。五年后。他成为了顶峰集团的总裁,她浴血归来,誓要夺回他的爱。
  • 未知的远古文明(学生最想知道的未解之谜)

    未知的远古文明(学生最想知道的未解之谜)

    《学生最想知道的未解之谜:未知的远古文明》编排体例合理,图文并茂,语言通俗易懂,可以满足青少年读者的求知欲,激发其探索“谜底”的兴趣。同时也可作为中小学教师进行科普教育的参考书,配合学校素质教育的目的,提高青少年素质与思想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