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37600000003

第3章 深海垂钓(2)

塔起源于印度,梵文称为STUPA,中文译为堵波、塔婆、浮图等。印度最初建塔是为了埋葬释迦牟尼的舍利,随着宗教的发展,塔成了一种纪念性的建筑普及开来。东汉时,佛教正式传人我国,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西域僧人摄摩腾和竺法兰来到洛阳,正式传播佛教,朝廷为他们在洛阳修建了一座寺院——白马寺,并在寺院中心建造了一座方形木塔,这就是中国最早的塔。塔传人我国后,结合我国的传统建筑,建造出多种形式的塔,纪念性的塔建筑也被赋于镇妖避邪、祁福施孝、振兴文风、军事防御等多种功能。唐以前,建塔的材料主要是木材,唐以后,逐渐被砖石铜铁取代。

塔寺庄石塔,是典型的唐代风格建筑,雕凿精美,玲珑剔透。两座石塔就像两棵宝珠,镶嵌在清洋河畔。

令人痛心的是这两座历尽1200多年沧桑、完好无损的唐代石塔,在十年浩劫中,被人推倒砸碎,被砸碎的塔石,有的用于铺路,有的用于建房,有的用于修猪圈,罕见的珍贵的文化遗存从此消失了。

白石村与白石文化

1989年4月,笔者曾陪同日本第二次中国原始农耕史考察团考察烟台的白石文化。他们一行ll人,来到位于市区中心金黄顶北麓坡地上的白石村遗址,久久地注视着遗址的态势。当他们发现南端居民楼后有开挖的断层时,如同发现了新大陆,连忙奔了过去,以早稻田大学樱井清彦教授为首的考察团成员,纷纷用手扒开覆盖在断层上的生活垃圾,去触摸堆积层里的原始社会遗存。一个外国考察团,远渡重洋专程来烟台考察白石文化,足见白石文化在国际上的声望之高,但白石村遗址的恶劣环境,实在令我这个陪同者汗颜。

不久前,笔者又去了一次白石村遗址,其现状比14年前更差,南端的堆积层下,已被一些居民圈成了一块块菜地,保留下来的东西宽l40米,南北长150米的遗址,上层大部分被破坏,举世闻名的白石文化诞生地,如同一座垃圾场。笔者站在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标志前,心情十分沉重,难道这就是烟台人引为骄傲的白石村遗址吗?

在一座城市的中心,拥有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古文化遗址,全国罕见,l980年和l981年,两次抢救性发掘,共出土陶、石、骨、角、牙、蚌器700余件,可复原的碎陶器4万余片,同时还发现墓葬两座。这两次发掘面积虽然只有227平方米,但地层关系清楚,出土文物丰富,为建立胶东原始文化序列,探讨胶东原始文化起源,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材料,由此证实,胶东同样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

“白石”两字的由来,是因为这一带地下有白石(石灰石),自从这一带有了居民后,便被称为白石村。7000年前的原始社会先民,所以定居于此,是因为这里南靠山林,北临大海,高度适中,坡势平缓,不但适合发展原始山林农业,也为牧、渔、采、猎提供了便利。从出土文物分析,白石村遗址虽然与山东内陆有密切关系,但由于地理环境不同,文化面貌有差异,经济类型有区别。除原始农业外,海洋采集捕捞和狩猎占有较大比重,基于白石村遗址具有鲜明的地方特征,被史学界定名“白石文化”。

一座城市是否有竞争力,最重要是看它的文化力,也就是文化资源,白石文化恰恰是烟台最原始、最重要的文化资源,因此保护白石村遗址,展示白石文化的风采,进一步提高白石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是至关重要的。

福山区名由来

福山区名,缘起于辖区内的一座名山——“福山”。“福山”位于福山老城西北4里处,原名“积金山”,金天会九年(1131年)后改名“福山”。

福山区,秦、西汉置陲县,唐置清阳县,

唐贞观元年(627年),改置两水镇,因清阳河(内夹河)、大沽河(外夹河)并流境内而得名。

“福山”山名的由来,源于刘豫(1073—11460),此人为南宋景州阜城(今属河北)人,字彦游,元符进士。北宋末年,任河北提刑等职,金兵南下时,弃职潜逃。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知济南府,杀抗金将领关胜,降金。金天会八年(1130年),受金册封为“齐帝”,刘豫当了“齐帝”的第二年,便来到两水镇,登上了镇西北的“积金山”。他俯瞰两水镇,见两河相配、山青水秀、沃野千顷、显现极富之势,不由赞叹“山为福山,地为福地”,之后“积金山”改名“福山”。两水镇设县,命名为福山县。l983年随着烟台地区改为烟台市,福山县改为福山区。为烟台市辖区。

“福山”并不高,但却是一座历史名山,它不但是福山区名的载体,还是福山八景之一——“通仙夜月”所在地。昔日山上松柏成林,山溪潺潺,百花竞艳,百鸟争鸣。由于“福山”紧临县城,登山俯瞰,城内外和两河景致尽收眼底。金大定三年(1163年),道人迟行在山上修建了通仙宫,后经元、明、清三代四次重修,殿、宫、堂齐全,建筑雄伟,雕工精致。通仙宫内有道教全真派创始人王重阳和马丹阳像,还有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很多诗碑。

登“福山”到通仙宫赏月,别有一番情趣,每逢中秋之夜,城内外男女老少,多要登山赏月,至时,山上人涌如潮,人声鼎沸,热闹异常。久而久之,便成为福山的一大景观——“仙峰夜月”,并被列入福山八景之一,编入《福山县志》。古人观赏“通仙夜月”盛景,留下很多诗篇,从《福山县志》中,择其一首:夕照轻飞散,霜临秋色浓。锦城横左掖,古殿压层峰。磬击天边月,鹤鸣顶上松。蓬壶咫尺近,缓步乐从瑢。

“福山”的现状是,通仙宫和“仙峰夜月”景观早已消失,笔者细观近年出版的《福山城区图》,连宾馆、饭店都上了版图。却找不到“福山”的标志,“福山”所处位置一片空白,看来福山区名的载体——“福山”,已被人们遗忘。

秦始皇“过”福山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28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沿着渤海湾东亍,“过黄、陲,穷成山,登艺罘”。“陲”,即今福山区。秦始皇于始皇26年(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后,设置郡县,分天下为三十六郡,福山区属齐郡,名陲县。《史记·封禅书》云:“始皇遂东游海上,行礼祠名山大川及八神,求仙人羡门之属”。秦始皇要祭祀八神,就必须过陲县,因陲县境内就有二神,即西北磁山的阴主司和东北芝罘岛的阳主祠。

其他六神分别是黄县的月主祠,成山的日主祠,琅邪的四时主祠,泰山的地主祠,东平的兵主祠,临淄的天主祠。

《史记》中“过黄、陲”的“过”,绝不仅仅是路过,而是驻跸,秦始皇的大队人马在陲县驻跸多久,无史料记载。

福山老城南十公里有一山,海拔l66.9米,名马山,《福山县志》记载:“秦始皇东巡,曾驻马于此,因名马山。”一个“驻”字和一个山名,足以说明秦始皇在福山驻跸时间不短。

秦始皇要祭祀的阴主祠,在距离福山老城西北l9公里的磁山,磁山海拔528.9米,因产磁石而得名,在《史记》中,“阴主,祠三山,”即指磁山。磁山三峰耸拔,瀑布如帘,“磁山瀑布”被列为福山八景之一,瀑布与阴主祠相伴,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使磁山变得很神密,更因秦始皇登山祭祀阴主,被司马迁写入《史记》中而扬名天下。秦始皇祭祀阴主后,其大队人马是拔营启程,移地驻跸,再登“芝罘”祭祀阳主,还是驻跸原地“登之罘”,无史料记载。但芝罘岛系陲县属地,且与到磁山的距离差不多,所以他必定是登完磁山,接着再“登芝罘”,然后再拔营启程挥师东去“穷成山”。由此分析,秦始皇“过陲”驻跸的时日,虽不及他在琅邪“留三月”那么长,也不会很短。不管秦始皇在福山驻跸多久,都是福山历史上浓重的一笔。如今马山、磁山仍属福山区,只是不见了“磁山瀑布”和阴主祠。芝罘岛属芝罘区,如果再加上牟平区秦始皇养马的养马岛,秦始皇的足迹,曾踏遍今日烟台市所辖五区。

话说峆垆山

福跸有座峆垆山,位于老城东南30里,海拔630.4米,为境内第一高峰。《大清一统志》载:“巅多灵水,随石窦迸出,又多蛎房,海水结聚而成。”故名峆垆山,冈峦多姿、林木葱郁,奇妙的名胜古迹、相关的民间传说,使其充满神秘。

峆垆山常有浓雾笼罩,风吹不散,五步之外,一派朦胧,身临其境,如腾云驾雾。山下观之,顿觉缥缥缈缈,如入仙境,这便是载人史册的福山八景之一“峆垆烟云”。山下有一水潭,系山上甘冽的清泉经岩石汇流而成。相传唐太宗李世民东征时路经岭垆山,被“峆垆烟云”奇观所迷,遂下令在水潭旁歇马,后来此水潭被称为“饮马湾”。

峆垆山西北麓有一座峆垆寺,其初建年代有两说,一说是唐开元年间,一说是元大德6年(1302年)。传说初建时,因周边无水潭,用水要到相距很远的“饮马湾”去担,一日,主持修建的明朗大师率弟子到“饮马湾”担水,返回路上,一位龙钟老人拄着拐棍儿迎面走来,问道:“你们担水做啥?”明朗回答:“建寺院。”老人哈哈大笑说:“就凭你们担这点儿水能把寺院建起来?”明朗说:“老人家,我们佛家不怕吃苦,只有吃尽千般苦,才能苦尽甘来。”老人提出要喝水,明朗欣然应允,谁知老人一口气竟把水全部喝光,然后对明朗说:“我把水喝光了,你们心痛吗?”明朗高兴地说:“不心痛,如果您老人家还要喝,我们再去担。”这时老人从怀中掏出一个匣子递给明郎,并嘱咐他:“你在寺前选一空地,将此匣放在中央,然后再把匣盖打开。”说完老人便不见踪影,只留下插入地下的拐棍儿。明朗大师深知遇到奇人,便依嘱在寺前选了一空地,把匣子放在中央,打开匣盖后与弟子们在远处静观其变。忽听一声霹雳,从匣内飞出一只巨蛤,腾空而去,匣子不见了,空地上突现一巨大的清水池,明朗大师忙率弟子向老人留下的拐棍儿朝拜,一瞬间拐棍儿变成一颗银杏树。后来峆垆寺经明、清两代四次重修扩建,拥有殿堂百余问,规模宏大、雄伟壮观,为胶东地区寺院之冠。

清康熙27年(1688年)进士谢乃实(1652—1715),福山城里人,曾在江苏、湖南为官,他清廉忠孝、淡泊名利,后辞官回乡奉养老母。老母过世后,因他迷恋峆垆山风光,便隐居岭山卢寺,自称峆垆山人,有《峆垆山人诗集》、《峆垆山人文集》20余卷问世,其诗文被收编人清乾隆年间纂修的《四库全书》。

如今,峆垆山自然景观依旧,峆垆寺已毁,基础尚存,寺前那棵树冠高大、径粗数围的银杏树,已成为珍贵的古树,人们都知道,那是当年钟龙老人留下的拐棍儿。

走进牟子国国都

牟子国国都故城座落于福山区古现镇三十里堡村南的丘陵坡地上,在206国道南500米。因工作关系,笔者曾多次走进这座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春秋时期的牟子国国都故城。从故城北门进入城内直达南门,再登上保存基本完好的南城墙,整个城池尽收眼底,只见四周城垣犹存,气势雄伟,东、南、北门痕迹清晰。细观城内,可看出昔日布局,南北有条中央大道,西南系宫殿区,西北有监狱遗址,东北为商业区,有冶炼作坊遗址,东南角设炮台。牟子国国都故城呈不规则四方形,东西宽550米,南北长523米,城墙为夯土构筑,现存城墙根部宽20米,顶部宽16米,高度6—8米不等。故城遗址,虽未进行过考古发掘,20世纪60年代农民整地时,已有钱范、刀币、铁犁、石磨、瓦当、陶器和冶炼残渣等出土,足以证实。当年的牟子国国都人烟稠密、手工业发达、商业繁荣。历经二千多年的牟子国国都故城遗址,能完整地保存下来,在胶东半岛绝无仅有。

据《风俗志》载:“牟子国,祝融后。”《左传》载:“祝融之后,春秋时,附属鲁国。”《续修莱芜县志》称:“牟子国故城,在县治东二十里,现存牟子国遗址。”综上所述,牟子国本属鲁国,在今莱芜市,为何在烟台市又出现了一个牟子国呢?原因是春秋时期齐、鲁、吴、楚的兼并战争造成的。牟子国地处齐、鲁之间,成了两国交战的战场,历史上著名的齐鲁“长勺之战”和齐吴“艾陵之战”,

均发生在牟子国,后齐国强大,牟子国归齐。长期战争的蹂躏,使牟子国深受其害,后来齐国便把牟子国从齐鲁间的夹缝中,迁到齐国的大后方。据南宋罗泌撰《路史》称:“牟逼近临淄乃迁于东海。”“唯因牟国原在今莱芜县。”

牟子国东迁的具体时间,史料无确切记载,据推测,可能在齐国东征灭莱国时。莱国的故都位于今龙口市东南50里的归城遗址,始建于西周时期,一直被齐国视为强敌,公元前567年,被齐灵公所灭。齐国的疆土从此东扩到胶东半岛,牟子国才迁徒到此。

牟子国消失后,其国都城内仍有人居住,至清代中期,才人去城塌,逐渐荒芜。牟子国故城遗址,不但是研究胶东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也是“可遇不可求”的宝贵财富。先人们有很多描绘牟子国故城的诗作传世,摘鹿寿祺诗《过古牟城》于此。

荒原一望夕阳多,牟子城边按变过。

夜雨莓苔侵石马,秋风荆棘隐铜驼。

种瓜惟见邵侯地,秀麦忙问箕子歌。

兴废已怀千载恨,沧滨犹是昔年波。

明代衙署正堂

同类推荐
  • 袁世凯发迹史

    袁世凯发迹史

    袁世凯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死后,还会背上“窃国大盗”的帽子。他一生处心积虑,就为了把任何事情做得圆滑灵通,没想到天不遂人愿,他终究还是做了反面人物。客观地回顾袁世凯一生,我们会发现,他既不是一个愚蠢的人,也不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坏人;相反,他是一个能力特别强,手段特别灵活的人。袁世凯一生历经大风大浪,总能像变色龙一样随时随地揣摩和适应着环境和潮流,为的是总站在正确的一边,他的站队艺术和应变心机很值得借鉴。畅销书作家姚尧将为读者揭秘袁世凯的发迹之路。
  • 布衣宰相孙叔敖

    布衣宰相孙叔敖

    孙叔敖,父亲死于国难,负母逃亡乡野。遇高人指点,遂成大器,终以布衣之身,被决意强国富民的楚庄王举为令尹。其时,周室衰微,诸侯争雄,齐桓、晋文相继称霸。楚国扼控江汉之势,亦欲北上争霸,却苦于国势贫弱,难与晋国争锋。孙叔敖拜相,革除弊政,改善税法,兴修水利,清丈田亩,利民强兵。虽因奸党构陷而遭三次罢相,亦无怨无悔,不堕强国富民之心,终于感悟庄王,君臣合德,使楚国走上富强之路。公元前597年,楚在邲地与晋决战大胜,成为新的霸主。
  • 为人生加速:福特自传

    为人生加速:福特自传

    与其他企业家不同,亨利·福特有着工程师和商人的双重身份,他既是全球最大的汽车企业之一福特汽车公司的建立者,也是著名的汽车工程师。也正是基于此,他拥有与众不同的商业理念。
  • 名人传记丛书:海顿

    名人传记丛书:海顿

    名人传记丛书——海顿——身处黑暗,光照世人:“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名人传记丛书:杰克·伦敦

    名人传记丛书:杰克·伦敦

    名人传记丛书——杰克·伦敦——生命之火,永不熄灭:“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热门推荐
  • 一世双姝

    一世双姝

    异世双姝,一世绝尘。两生一世,笑指人间。杏林双侠,商贾巨擘,一入情路多磋磨,一为冷情总淡漠。PS:佛系更文~
  • 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

    本书于1992年首次出版,是余秋雨先生1980年代在海内外讲学和考察途中写下的作品,是他的第一部文化散文集。全书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历史、文化散文,另一部分为回忆散文。该书以文采飞扬、知识丰厚、见解独到备受万千读者喜爱。由此开创“历史大散文”一代文风,令世人重拾中华文化价值。
  • 太极图说述解

    太极图说述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却上心头

    却上心头

    夏迎蓝以优秀的条件进入远达贸易公司后,她的特质一下子便吸引了阿奇的追求。传说中——远达的秘书们都会成为萧家的媳妇。她相信自己不会再延续这种传统,但当她也对阿奇动心时,却发现——阿奇就是萧人奇、萧家最小的儿子。几番矛盾挣扎之后,迎蓝会接受萧人奇的爱情?还是不愿成为传统的牺牲者呢?
  • 诊家正眼

    诊家正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假小子养成记:傲娇同桌,碗里来

    假小子养成记:傲娇同桌,碗里来

    伪·高冷小妞忻琇韫因吃错药变得不男不女,为拿到“解药”,做个少年郎忻宿蕴转学到墨居学院。因而,单纯的琇韫被开启了新世界的大门,渐渐被潜移默化成了一言不合就飙车的老司机宿蕴。此文走轻松校园路线,愿各位看官闲暇期间轻松一笑。
  • 佛说六字咒王经

    佛说六字咒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缘由

    缘由

    48岁的罗伯特深爱着他的妻子莫妮卡和女儿詹妮。然而一场发生在珠穆朗玛峰的悲剧却改变了罗伯特的一切。作为一名职业的登山家和擅长激励的演讲家。他登顶过许多大山,也帮助他人登临他们想要到达的高峰。如今,面临他一生中最艰难的一次攀登,罗伯特苦苦挣扎于自己内心的理念和道德标准,当他的家庭生活经历无数的狂乱不安然后近乎崩塌的时候,他不再是一名给予他人帮助的人,相反,他成了接受帮助的人,这种转变如同将忿怒徐徐注入他的身体,也让他将自己最亲爱的人推到了一边。詹妮接到了爸爸的私人日记,而这本日记是爸爸承诺在他死后才会让她继承的东西,对詹妮来说,找到爸爸,这是一场跟时间的赛跑,只是希望这一切都还来得及……
  • 文化阐述

    文化阐述

    作为人生的追求者,茫茫人海,关键在于找到属于自己的名家导师,关键在于找到鼓舞自己的名言警句,当然,最关键的是在这些金玉良言的指导下付诸切实的行动。为此,我们荟萃了古今中外的名家巨人,其中有科技精英、文坛泰斗、艺术巨匠、政治领袖、军事将帅、思想圣哲、财富巨商、体坛英豪、影视名人、探索英雄等,汇编了这套《世界名人名言金典》。这些名言金句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睿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能力。
  • 穿越神奇网游

    穿越神奇网游

    叶琉璃:月儿啊,等我这个任务完成就来找你。林月:姐,别做梦了,这不是你能完成的任务。······以作者身边人的性格为原型的人物,搞笑的逗比日常,打怪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