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38200000001

第1章 与君从头说蓬莱(1)

海市奇观—蓬莱历史的源头

蓬莱阁与八仙渡迤北海面上经常出现变幻莫测的海市奇观,令每个得饱眼福的人惊叹不已,“异事惊倒百岁翁”,一代文宗苏东坡大学士的感叹,正是所有目睹海市者的共同感受。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为这一海天景象所陶醉,所倾倒。在历代文人雅士留在蓬莱的诗文中,以海市为题材的咏唱俯拾皆是,占了很大比重,充分印证了它的魅力所在。

海市的魅力不仅在于它的奇异瑰丽,变幻莫测,更重要的是它已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与蓬莱的历史紧紧联系在一起。从历史深处走来的人间蓬莱,其文化内涵有着独特的个性,那就是海市奇观。也就是说,蓬莱地名来源于三神山,三神山之说是由海市衍变而来的。追根溯源,蓬莱的历史源头就是海市奇观。试想,如果没有海市奇观,怎会出现三神山之说?没有三神山之说,又怎能有秦皇汉武等帝王的巡幸访仙?没有帝王的访仙活动,又怎能产生蓬莱这一地名?如此纵向联想,不难看出,“蓬莱”这一极具魅力的地名,与海市奇观有着最为直接的血缘关系。正可谓,蓬莱因海市而传奇,海市为蓬莱添神秘,神山仙海的地望文化,成为蓬莱的一大特色。

诚然,作为地名蓬莱和仙山蓬莱,有着本质的区别,一个实实在在,一个虚无缥缈,是绝缘不同的两个概念。然而,由于有了帝王寻仙活动的烘托和历代墨客骚人的渲染,加上丹崖仙阁的景观效应,使得人们常常忽略了“蓬莱”二字的虚实,总是把此蓬莱当作彼蓬莱,“恍不知神仙海市奇观—蓬莱历史的源头之蓬莱也,乃人世之蓬莱也”。看起来似乎有点故弄玄虚,但是,却不能不承认,一种地域性的文化现象,对人们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吞舟涌海底,高浪驾蓬莱。神仙排云出,但见金银台”。浓郁的地域文化,成为蓬莱的一笔宝贵财富,所展示出来的山海风情,形成了一种独具个性的品牌,昭示着古邑仙都的人文精神。富有个性的文化内涵,是一个地方的最大亮点,也是一个地方的资本。蓬莱的亮点就是海市奇观和由它而形成的神仙文化。如果撇开神仙文化,蓬莱就会黯然失色。

因为这里的山,这里的海,这里的城,与其它地方没有多大区别,只有和神仙文化结合在一起,它才闪烁出迷人的灵光。这里的山成了仙山,海成了仙海,城也披上了仙的光环。于是,它便成了令世人瞩目的地方。人们慕名而来,无非是要在这里寻奇探胜,满足一下崇仙情怀,沾点仙气,带来一生好运。而八方客人的到来,却于不经意中为这里增加了旺盛的人气,正好可以借题发挥,构思出旅游兴市的大文章。如果说这是蓬莱人的幸运的话,那么,蓬莱人应该感谢蓬莱的历史,感谢变幻莫测的海市奇观。

蓬莱,从大海中走来

几年前的一次学术会议上,我在发言中针对蓬莱的传统文化形态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那就是,在蓬莱的地域文化中,神仙文化当是主题文化。理由是,主题文化必须有其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并且,凡命名一种“文化”,必须要有载体- 物质的或精神的“硬件”遗存于世。而作为神仙文化之于蓬莱,恰好具有这些因素。

但是在会后,一位学者却向我提出质疑。他认为蓬莱的主题文化应该是海洋文化,其理由是,没有海洋,蓬莱哪来的神仙文化?看起来他是以时间的先后为标准来确定文化形态主次的。这种确定方法是不是合理呢?因为人家是一位资深的教授,我也不便与之争辩,事情也就搁下了。

现在回想起来,尽管觉得自己的观点仍然是可以立得住的,但是老教授的意见却也使我受到了一些启发。虽然所有的濒海城市都可以把海洋文化作为自己的地域文化来命题,但是蓬莱却与其他濒海城市有着绝然不同的地方,因为“蓬莱”这个名字,是的的确确直接来自于大海的。也就是说,追溯蓬莱的历史源头,追来追去就追到大海里去了,其他濒海城市却不一定这样。

如果说蓬莱是从大海里走出来的,那是毫不夸张的。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大海,怎么会有那个虚幻缥缈的海市蜃楼?没有海市蜃楼,又怎么会有三神山的传说?没有三神山的传说,又怎么会有帝王们的求仙活动?没有帝王们的求仙活动,蓬莱又怎么能从仙山的名字变成一个实实蓬莱从大海中走来在在的地名?如此纵向联想,不难看出,“蓬莱”这一极具魅力的地名,与大海确实是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如此说,大海便是蓬莱的母亲,蓬莱是大海的产儿?不错,蓬莱与其他濒海城市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是由大海而诞生的。并且,它还有一点很牛的地方,就是当年在由神山名字转变为地名的过程中,城池是汉武大帝筑起来的,名字也是他给取的。一座半岛边地小城,竟能使得一代君王大动心思,其身价也就自然提高了许多,其文化涵量也不可与其他濒海城市等量齐观了。

也许有人会说,同是大海骄子的“蓬莱”二字,却有着两层完全不同的意思,一个是仙山,一个是实地,一个虚幻缥缈,一个实实在在。这也是事实。但是由于有了几代帝王寻仙活动的烘托和历代墨客骚人的渲染,加上山海间的人文景观效应,便使人们常常忽略了“蓬莱”二字的真伪虚实,也毫不计较什么此蓬莱还是彼蓬莱,正可谓“恍不知神仙之蓬莱也,乃人世之蓬莱也!”这看起来似乎有点故弄玄虚,却恰恰印证了一种地域性的文化现象,其影响力是十分巨大的。

的确,不管是此蓬莱还是彼蓬莱,都成了人们心驰神往的壶天仙境,并且高居于中国东方神话的源头地位。更加上这里的神仙都有长生不老之术,其吸引力也便远远超过了西方神话的昆仑山。对于仙境,人们多提蓬莱而鲜提昆仑,旅屐多涉蓬莱而鲜去昆仑,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蓬莱”二字,大大满足了人们的崇仙情怀。

不同凡响的大海,孕育出一个不同凡响的蓬莱,从此,大海因蓬莱而充满了人文气息,蓬莱也因大海而增加了无限魅力。正是这里的山海传奇,积淀了丰富的地域文化,成为一种不可多得的资源和财富。“人间蓬莱,神山仙境”,永远都是一张最有特色最有品位的地域名片。

亦真亦幻的蓬莱

蓬莱,事实上含有两个概念,一是仙山名,一是实际地名。也就是说,一个是虚幻的蓬莱,一个是实在的蓬莱。

仙山蓬莱在战国时期就出现了。《史记》记载,齐威王、齐宣王、燕昭王等都曾慕名寻找过仙山蓬莱。仙山蓬莱常常和其他两座仙山——方丈、瀛州联在一起,称为三神山。蓬莱山最早见于《山海经·海内北经》,记有“ 蓬莱山在海中”。而在《列子·汤问篇》中,神山为五座——岱舆、员峤、方壶、瀛洲、蓬莱。从大量历史典籍记载来看,神山仙山也好,三山五山也好,都是从上古神话演变而来的。这些神山仙岛之说之所以被放在东海、渤海这一特定地域环境中,是因为这里经常出现一种奇异的自然景象——海市蜃楼。古人在对这一景象无法解释的情况下,便虚拟出神山仙岛之说,不断流传演变,逐渐形成了包括帝王在内的人们广泛认同的玄而又玄的神山仙境。

而作为地名出现的蓬莱,追根溯源应归结到汉武帝。他在方士们的诱导下来到远离中原的东夷之地寻求海上神山,结果一直没能如愿,便在海边筑起一座小城,命名蓬莱,聊以自慰,从此便有了蓬莱这一地名。由于地名蓬莱和传说中的仙山蓬莱离得很近,加上帝王海上求仙故事的渲染,这两种概念不同的蓬莱便常常被人们混在了一起,把此蓬莱当成了彼蓬莱,于是也便言之凿凿地出现了多种说法。有人把蓬莱的缘起与秦始皇联系在一起,实在是一种误解。要说仙山蓬莱,要早于秦始皇,而地名蓬莱又晚于秦始皇,两种意义的蓬莱都亦真亦幻的蓬莱与秦始皇无关。人们之所以把蓬莱的名称与秦始皇扯到了一起,是没有搞清楚秦始皇海上求仙故事的意思。故事很简单,说的是秦始皇到海上寻找仙山蓬莱,在找不到的情况下,方士们借一种海草诓说那就是蓬莱。这一故事很清楚地说明了蓬莱的名字早就出现了,秦始皇是为了来找它才演绎出一段故事,怎么能把蓬莱的由来归于秦始皇呢?

更有甚者,有人把蓬莱这一名称从字眼上进行分析考证,“蓬”字的来历如何如何,“莱”字的来历又如何如何,以此把蓬莱说成是“蓬草蒿莱”。这也是狗尾续貂,没有根据的假设和猜想,都是牵强附会的无稽之谈,毫无意义。

至于今天人们有目的地将地名蓬莱与仙山蓬莱联系在一起进行运作,实际上是一种借题发挥,是利用一种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为现实服务。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只是一道多姿多彩、神奇瑰丽的风景,与学术上的研究和探讨,是两个绝缘不同的命题。

风姿绰约三神山

神仙文化作为蓬莱地域文化的一个品牌,已经引起了世人的瞩目。

凡是到蓬莱的客人,大多是冲着“神仙”二字而来。神游仙山胜境,觅寻仙迹神踪,无疑是人们的共同向往,难怪文山李启垣先生留下了这样的诗句:“眼前沧海难为水,身到蓬莱即是仙。”然而,蓬莱的神仙文化是和三神山联系在一起的,没有三神山之说,就没有蓬莱的神仙文化。而三神山之说又是和大海联系在一起的,没有大海就没有三神山之说,许多典籍都有“三神山在海中”的记载。然而,三神山又是虚无缥缈的,可望而不可及,白居易的《长恨歌》中就有“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之句。也许这也正是它的神奇迷人之处。越是扑朔迷离的事情,人们越是要看个究竟,朦胧之美总是令人神往,给人无限的想象力。既然三神山是可望的,却为何不可及呢?后来人们才把它与海市蜃楼联系在了一起。也就是说,三神山是海市蜃楼衍变而来的。换言之,没有海市蜃楼,就不会有三神山之说。海市蜃楼的确是可以直接目视的海天奇观,但是要置身到景物之中可就是异想天开了。

然而,海市蜃楼却又被今天的人们用科学的观点解释成大气光学现象。《汉语大辞典》也将它解释成:“光线经过不同密度的空气层发生显著折射或全反射时,把远处景物显示在空中或地面而形成的各种奇异景象。”不难看出,追根溯源地解释三神山,它无非是海市蜃楼的幻化物。说穿了,揭去朦胧的面纱,三神山毫无神秘可言,它不过是一种大气风姿绰约三神山光学现象而已。但是,没有想象空间的事物是不会使人产生美感的,也就失去了神秘的诱惑力。试想,揭下盖头或去掉遮面琵琶的女人,其魅力还会一仍其旧吗?以神山著称的蓬莱、方丈、瀛洲,如果直说成是大气光学借自然之口吹出的一枚肥皂泡,那还会有什么意思呢?三神山乃至海市蜃楼,正因为它缥缥缈缈,绰绰约约,亦真亦幻,神秘莫测,并且被当年的方仙道们精心打造包装了一番,才令古往今来的人们叹为观止,这里才有了帝王求仙的生动故事,山海之间才充满了人文气息。三神山尽管是古人虚拟出来的,它作为一种意识形式的存在,却是具有恒久生命力的,不管将来的科学发达到何种程序,它都不会从人们的意识屏幕上彻底抹掉。

神话、仙话、神仙文化

蓬莱是一座依山傍海的历史古城,然而,山、海、城只是它的外形,而文化底蕴却是它的灵魂。一个地区,一座城市,不但要有其地域文化,而且要有其地域的主题文化。对于蓬莱的地域文化,有人归纳为四种形态:州府文化、海洋文化、精武文化、神仙文化。窃以为,在这四种文化形态中,神仙文化当属蓬莱的主题文化。因为主题文化必须要有独特性,不可替代性。并且,凡命名一种“文化”,必须要有载体———物质的和精神的“硬件”遗存于世。而作为神仙文化之于蓬莱,恰好具备这些因素。所以,蓬莱以神仙文化为主题文化当之无愧。

既然神仙文化是蓬莱的主题文化,就应该从神仙说起。通常,人们习惯于将“神仙”二字连在一起称谓,其实“神”和“仙”是有区别的。神话中的神是天生的,而仙话中的仙却是修炼而成的。作为仙境蓬莱,自战国时期开始,以仙人为由头的仙话便被方士们炒得非常火爆。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讲,蓬莱的主题文化是偏重于仙话的。所谓蓬莱仙话,即指以蓬莱为中心、为标志的关于仙人的系列传说故事。这些故事,既配合了宗教劝世之旨,又迎合了人们乐于长生之心,因此能较长时间地适应历史变化,千百年来盛传不衰。

说起神仙文化,又不得不与道教联系在一起。因为讲求道德神仙,是中国道教的一大特征,所以有人称之为神仙道教。其实,神仙之说,并非源于道教。道教创立于东汉,而神仙之说早在先秦的道家著述中就已经很流行了。只不过在东汉时期道教创立之后,得道成仙成了道徒信仰神话、仙话、神仙文化追求的目标,后经宗教势力的渲染增饰和推波助澜,愈益发达完备,便作为道教的重要标志在中国深入人心了。

从道教的神仙谱系看,实际上是天神地祇人鬼和仙真的总汇。这一谱系,体现在蓬莱民间信仰上的中心内容也是十分明显而突出的。且不说蓬莱阁上所供奉的三清、天后、海神、八仙等都属于这一谱系,单从旧时蓬莱城中的庙宇来看,这一谱系的庙宇就有三十多座。可见与道教有着密切联系的神仙在蓬莱的民间,是有着广泛影响的。道教的神仙说世代相传,家喻户晓,经过千百年的积淀,已成为人们的一种文化心理。

同类推荐
  • 刀走偏锋

    刀走偏锋

    本书围绕一九五五年四月“万隆会议”期间,国共情报机构展开的针对中共代表团暗杀与反暗杀的较量。主人公林川是中共情报机构培养的新一代情报人员,在敌我双方的又一轮博弈中被上级派往印度尼西亚。他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孤身打入国民党情报机构驻雅加达特别行动队,代号“铁血军”的组织,面对一道道扑簌迷离的凶险考验,他赢得了敌特头子“蝰蛇”的信任,并在关键时刻中流砥柱,和他的战友们挫败了“蝰蛇”刺杀周恩来的阴谋。他是一个孤胆英雄,谋略与胆量使他将历史的偶然转换成历史的必然。
  • 见证光荣

    见证光荣

    2012年5月3日,中国,北京,地坛体育馆门前。上午8点,写有“神华集团劳动模范先进集体表彰大会”的巨幅红色背景板,赫然矗立,高高的台阶铺着鲜艳的红地毯,耀眼而夺目。那天的天空格外湛蓝,太阳闪着金色的光芒,一大早就把体育馆妆点得出奇的艳丽,似乎老天也知道,神华集团,作为世界煤炭最大的经销商,作为中国能源企业的超级“航母”,今天,在这里举行盛大的表彰典礼,天公也给足了面子……这是神华集团成立以来,为劳动模范、先进集体首次举行如此盛大的表彰典礼。
  • 深深的脚印

    深深的脚印

    书的内文分为“矿工生涯”“青梅竹马”“秦淮记事”三部分,分别是回忆自己当年的工作岁月、和爱人相知相识又陪伴的往事、回忆儿时住在秦淮的时光。作者有一说一,朴实感人,没有矫饰和虚夸,每个字都饱含真挚情感。对矿工生涯和秦淮记事的回顾,让人看到几十年前的南京生活。而尤其令人感动的是“青梅竹马”部分,作者和爱人从小生活在一个大院,后来结为伉俪,到了晚年,爱人却罹患癌症……读起来颇令人心酸。
  • 多少不凡,只因不甘

    多少不凡,只因不甘

    朋友圈疯转的“半糖哲学”。致我们终将逝去的窘迫时期。不管现实如何,梦要一直在。生活就是不要脸,不要命,咬着牙撞破南墙。——宋小君倾力推荐。本书重点描述大都市里年轻人的生活状态,以一个个故事分篇,讲述他们的奋斗与汗水,欢笑与泪水,与年轻人产生共鸣。以“斗志昂扬”为核心精神,给读者一注强心剂,在这不易的现世里拥有更多的勇气和正能量。这是一组年轻人的群像。来到深圳,在大都市碰壁,打拼,扎根。有的成功,有的遇挫,总的倾向,都是在奋斗,在追求理想的实现,可谓一部励志书。
  • 一个人的微战争

    一个人的微战争

    本书是一部富有浓郁军旅特色的散文集,全书共四十一个不同的小故事。从那些最不经意的地方入手,折射当代军营生活的侧面——面对冒烟的炸弹、战友的暴毙,思考武器给人类带来的苦难,思考战争的命运,书中处处透出悲悯的情怀。陌生化是该书一大特色,作为一名曾经的武器操作手,作者巧妙地把人带进一个个陌生的领地,阅读该书犹如一次陌生的心灵旅行。书中没有波澜壮阔的大场面,处处都似一个人的微战争,让人看到那最不经意背后的人性光辉,看到不一样的军营,以及军营背后神秘而真实的生活,一切未知等待读者亲自揭秘……
热门推荐
  • 佛眼看人生

    佛眼看人生

    佛法,就是智慧。生活中处处皆是佛法,只要你用心,就会发现佛法的妙处:如果把“明心见性,本来清净”用在人生上,每个人都能享受天伦之乐;如果把“回归自然,返本还元”用在生活上,遇到挫折我们就能泰然自处……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佛法的妙用,使佛光普照在南赡部洲,让更多的人早日摆脱痛苦的煎熬,也为了继承大德们弘法利生的事业,我们编写了这本《佛眼看人生》。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借鉴了大量佛学大师的语录、开示、演讲录、文集等。
  • 观心论疏

    观心论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失算

    失算

    直到现在,夏桑也没能够逃脱出这个世界。夏桑抬头看了看天空那剩余的时间倒计时。他知道,除了继续生存下去,他没有任何选择!
  • 天枢院都司须知格

    天枢院都司须知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十里医香之携子妃嫁不可

    十里医香之携子妃嫁不可

    医界圣手一朝失手,被自己调制的毒香送回古代,变成了个废人。摇身一变,多了个便宜儿子。母子身陷泥沼,为保瘦弱儿子,她撸袖开怼,怼敌,怼极品,怼恶人!原主身份不简单,被人狸猫换太子,顶替身份,丢失记忆,被人算计生了娃!既然是这样就不怪她做恶人,手撕白莲花,脚踹禽兽,使浑身解数护娃!啥?竟然有人敢抢她娃,胆儿真肥!“王爷,光天化日强抢民娃,就不怕阳.痿了!”某王嘴角抽搐,“本王养大的儿子,你有何凭据。”“凭他们的长相!”某王:“哦,本王怎么看都像是你在抢本王的娃,乡里乡亲们说说他们像谁的娃。”众人:“像王爷!”某女愤!某王得逞笑道:“这样吧,本王看在他们喜欢你的份上不计较了,随本王回府,王府正缺个养娃的。”【1V1,宠文,强强。】
  • 永不放弃的冠军后卫

    永不放弃的冠军后卫

    我可以接受失败,但无法接受放弃!--迈克尔·乔丹!我科比·布莱恩特有我自己的打球方式,我不要做乔丹二世,我要创造属于我自己的神话!李睿,一个视篮球如生命的普通高中后卫!一场失利的决赛之后,野球场一次意外受伤彻底改变了他!欢迎加入若沉溪?书友群,群聊号码:149757244
  • 佛说长者子懊恼三处经

    佛说长者子懊恼三处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飞行村(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辑)

    飞行村(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再世成妃:腹黑王爷轻点虐

    再世成妃:腹黑王爷轻点虐

    现代特工穿越成了青楼王妃。肖斯琪的不按章法加上东方弗溪的骄傲放纵,两人成了最嚣张的夫妻。原本冰冷的两颗心在一次一次的接触碰撞中逐渐温暖融化。但是身份成谜,杀母灭族之仇让两人产生隔阂,受人蛊惑,夫妻分离。爱与仇,情与恨之间该如何抉择?--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仰望天空流下的泪

    仰望天空流下的泪

    她,在众人面前是个古灵精怪的丫头,可有谁知道她背后的故事?父母的抛弃,妹妹的诬陷已是让她的心伤痕累累。本以为从此和他们画上句号,他们现在站在她的面前哭又是怎么回事?十多年的不管不问,就想让她放弃恩怨?不可能!不过他们又是谁?她的亲生父母?这是什么意思?原来她是被抱来的孩子,所以才活该被他们抛弃,谩骂,和毒打是么?看她怎么把这一切都讨回来!好在这一切都有他陪在自己身边,有他在身边,每天都是幸福快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