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黑山岛西潦村北的安桥山脚下,有几处半地穴式的古墓,当地人叫牟子坟。至70年代初,先后挖掘出20余座。这种墓呈圆形,拱顶,多筑在泥崖、地堰的向阳背风处。墓室低于墓门,长、宽、高均为3米左右,砖石结构。墓门高2米,宽1.8米,进门向右拐进墓内。墓门的青砖,长30厘米,宽17.3厘米,厚4.8厘米。底面有布纹痕印,质地坚硬,抗风化,敲打时发出“铿铿”的脆音。
关于牟子坟,在岛上有一个美好的传说:从前,有个昏庸的皇帝,在受理一个地方赃官的奏本后降旨,“凡年过花甲之年者,一律活埋。”谁想,这道指令对不孝之子无疑是天降的好事,而对孝敬的儿女则被视为天理不容。无奈,便偷偷地在山上的泥崖处挖了个洞,用砖悬砌起来,把老人藏在里面,按时送水、送饭。但这个行令时隔几年又被禁除了。
有一年,京城里出了个老鼠精,身态似驹,体重千斤,伤人无计。不仅百姓惊恐,就连宫廷里也昼夜不安。于是皇帝下令:“每日送一活人喂之,各村轮派,不从者死罪!”王家村有户人家,老母60岁进了牟子坟,可儿子王勇却十分孝顺,成年省吃俭用,按时送水送饭,有时趁没有人看见,还背老母出来晒太阳。就这样,老母亲又活了几年。
一天,老人见儿子送来的饭菜,心里纳闷,今日不年不节的,怎么又是鱼,又是肉,还有大饽饽?这时,只见儿子跪下,泪流满面,说:“妈妈,这是儿子最后一次送饭了。”他把明天准备喂鼠精的事说了一遍。老人一听,不由心悸。过了一会儿,对儿子说:“你回家去称称咱的大狸猫够不够8斤,若不够,差多少就割多少肉给它吃。”王勇借钱割肉喂了狸猫,一称还差2两。时辰不等人,于是他把狸猫藏在袖筒里,来到鼠精出没的地方。只见鼠精看到王勇,立刻不会动弹,一会儿,变成5只小老鼠,王勇正在发呆,狸猫挣脱而出,一扑过去,嘴咬1只,两前爪各抓1只,另外两只趁机逃跑了。
王勇捡了一条命,带着狸猫回家,到牟子坟和妈妈说了细情。妈妈听罢叹了一口气说:“唉,孩子,8斤狸猫能避千斤鼠,差2两跑了两只,留下祸根了。”老人的话真不假,跑的是一公一母,白天不敢出来闯祸,可生了夜眼,专门瞎黑出来偷东西。
王勇的事传开了,皇帝召他进宫领赏。王勇跪求道:“皇上,金银财宝我不要,只求圣上开恩,免俺妈妈一死。”皇帝日:“为何?”王勇把狸猫避鼠的经过禀报一番。皇帝大喜,对左右大臣说:“看来老者智多。”转脸又对王勇说:“看你一片孝心,美德也,朕恩准。”从此后,人到60岁被活埋之旨才废。
据考古工作者认定,这些残存的墓穴,叫牟子坟,属唐墓。均超出海平面10米以上。“牟”,牟子、莱子的分支。长岛最早的姓氏群落自唐朝天启年间已进岛定居。牟子坟为姓氏、地名考,提供了佐证。祖宗树南长山岛山东的赵王村南,有棵苍劲道拔的古树,学名小叶朴,当地人叫饽饽豆树。树高17米,树干周长5.45米,冠盖如伞。
相传元朝末年,安徽凤阳有位王姓老人带着儿、侄8人来到岛上安家,他们打鱼种田,日子过得十分红火。有一年,老人身染重病,卧床不起。临死前对守在炕边的亲人说:“你8个人万不可分心,要抱成一团。”老人死后,弟兄们商量在老人的坟头上各植一棵树,以示对先辈的忠孝。后来,8棵小叶朴枝叶繁茂,长来长去,竟长到了一起,形成一本8叉的奇树。无论多大的风雨,树不晃,枝不断,喜鹊在树杈上絮了窝。从此,王姓后裔对其格外虔诚尊崇,称为“祖宗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