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11月的一天下午,在青岛崂山县阴岛西大洋村的滩头上,海风怒吼,波涛翻滚,19名革命志士在敌人的刺刀下,迎着一阵撕裂人心的枪声,倒在血泊之中。其中,长岛地区党的创建之一、中共长山岛特区工作委员会书记王永利同志,英勇就义,时年27岁。
王永利,原名赵会杰,蓬莱县北沟草泊村人。原系蓬莱县五区区委书记。1942年春,他肩负着北海地委的重托,化名赵柏川,来到砣矶岛后口村开展地下工作。那时,岛内环境异常恶劣:在北隍城岛,盘踞着百余日军及派出所;在庙岛,设置着“抽筋扒皮”的英国海关;在南长山岛,伪长山八岛办事处豢养着装备精良的警察队和警备队;就连王永利脚下的砣矶岛,还有虎视眈眈的“特高情报站”和伪据点。在此坚持“长期埋伏,积蓄力量,等待时机”的战略方针,可谓在敌人的心腹插一把钢刀。
为迅速地打开局面开展工作,王永利先开设了一爿“赵家小店”,出售油、盐、酱、醋等生活品,后为贫苦的渔家子弟义务授教。他自编教材,描绘渔家悲惨生活,揭示贫困的社会根源。蕴含着革命思想的“国文”,犹如星星火种,在碧沃的海疆播撒。“赵先生”为人的忠厚,很快随乡入俗,与群众打成一片。他借助“学生家访”、“找学生作伴”,开拓活动天地,进行阶级教育,传播马列主义,物色发展党员对象,当年6月,贫苦渔民王守龙被吸收入党,秋后,王亲寿、王华建、王守传3人入党。
1943年春,北海地委根据王永利的要求和岛内形势及渔民的思想素质,认为加速建党条件成熟,于是增派秘密工作干部王泽民到砣矶岛,以“开店”、“行医”为掩护,配合王永利工作。先后在两个岛上6个村发展党员2o余名,成立渔救会小组11个,发展会员200多人。并于1944年春成立了中共后0村党支部。同年10月,王永利向地委上书了《对长山列岛在战略上的估价和日前工作方针上的意见》,认为长山列岛是抗日战争大反攻的必争之地,是我军进军东北、夺取抗日战争全面胜利的桥梁。长山岛党组织要潜伏力量,准备里应外合解放长山岛。日前的任务是,加派秘密干部,发展党组织,培养本地干部,组织渔教会,创建人民武装,建立地下政权,争取敌伪武装起义。北海地委十分重视王永利的报告,当年冬季,在蓬莱草泊村成立了中共长山岛特区工作委员会,王永利任书记,孙纯、门云亭为委员。这是党在长山岛建立的第一个县级组织。
为了摸清敌伪的情况,王永利乔装成售烟的小贩,独身渡海,潜入北长山岛与我党早期党员林乎加的亲属林秀清、林蓬加取得联系,在他们的协助下,掌握了大量的伪长山岛区署的情况。长山岛的革命斗争在工委的领导下,积极发动群众,壮大党的组织,搜集军事情报,开展统战工作。1945年夏,为迎接抗日战争的胜利,王永利积极奔波于北海地委和蓬莱一带,为解放、接收和恢复长山岛的工作做好准备。8月下旬,长山岛日伪军逃遁弃岛,我长山岛军政办事处成立,王永利任政治委员。9月8日,他带领工作人员进岛。这就是长山岛的第一次解放。
1945年10月,长山岛工委曾接到北海地委的电报,说近期我大部队要途经长山岛开往东北战场,要工委作好接迎工作。17日晚,王永利正在南长山岛寺后小学召开区干部会议,通讯员骤然闯进来报告,说大部队已到,要他立即前去迎接。王永利乘坐舢板,从黑石嘴向北城摆渡。原来,在海上流窜的1700余名伪军是国民党张立业部,他们从塘沽去烟台途经这里,冒充我胶东部队到此登陆派饭。王永利刚下船,不幸落入敌人魔掌。他被敌人囚禁在船上漂泊了一个月,受尽严刑拷打和饥渴、病伤的摧残,始终没有向敌人屈服。面对死亡的威胁,他誓死与敌人斗争到底。同年11月,他被押到青岛。
在王永利深入岛内开展地下工作期间,西海地委于1942年春利用长岛渔民出海在掖县、龙口一带收港的机会,发展党的力量,成立了中共掖县沿海党委,开辟海上抗日根据地。5月,曾密派时任书记的张德昌到砣矶岛磨石嘴村开展建党和统战工作。他以修理钟表为掩护,先后发展了范先通、范永聚、范永年为早期党员,并建立了长岛第一个党组织——中共磨石嘴支部。1943年4月,秘密成立了长岛第一个群众抗日组织——磨石嘴渔救会。至冬季,会员达到260余人。尤其统战工作,颇具特色,许多“灰色人物”起到“明随曹操,暗保刘备”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