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42800000001

第1章 处世智慧学老子(1)

第一篇 遵老子之道:修身养性,永立不倒

宠辱不惊——轻看祸福,不受其累

[原文]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译文]

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恐,重视祸患就像重视自己的身体。什么叫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恐呢?得宠应该说是卑下的,得到宠爱感到惊恐不安,失去宠爱也感到惊恐不安,这就叫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恐。

《道德经》 第十三章

[评析]

人若过份地在意宠与辱,那么,就会一世为其所累。受宠了就会惊恐不安或者是忘乎所以,耀武扬威不可一世,甚至做出过份的事情来,结果为自己招来祸事;受了屈辱便意志消沉、灰心丧志,自暴自弃地不做任何努力,结果永远没有了出头之日。只有看轻福与祸,冷眼面对宠与辱,不让其左右自己的意志和行为,这样,宠和辱都奈何不了你,这样的人生才是洒脱的。

[实例]

越王勾践忍辱负重终称霸

越王勾践的忍辱功夫,可以说是属一流的。

春秋时,吴国打败越国,要求越王勾践夫妇到吴国为吴王夫差当奴仆。为求活命,勾践满口应承,他将国事托给大夫文种,让宰相范蠡随他到吴国。

在吴国的日子里,夫差令勾践为他牵马,走在街上的时候,吴国的百姓任意对其辱骂,吴王夫差也无比骄傲地宣耀:“快来看呀,给我牵马的人是越王勾践,他现在已经是我的奴仆了!”

面对种种常人难以忍心受的侮辱,越王勾践都牙紧牙关挺过来了,如同普通奴才一样,驯服无比。

有一次,夫差大病,勾践暗中命宰相范蠡前去探看,范蠡回来说,夫差的病不久即可痊愈。于是勾践便亲自去见夫差,以“探问病情”为理由,当着众人的面亲口尝了夫差的粪便。

随后,勾践向夫差道贺,说大王的病不几日就能好转,并且向夫差磕了一个头,凑近他身旁告诉他:“我曾经跟名医学过医道,只要尝一尝病人的粪便,就能知病的轻重。刚才我尝了大王的粪便,味酸而稍微有些苦,这是得了医生所说的‘时气病’。此症一定能够好转,大王不用太担忧。”

没过几日,夫差的病果然好转起来。夫差为勾践尝便的行为所感动,认为他这是对自己太忠心的表现,恻隐之心一起,便把勾践夫妇都放回越国去了。

勾践回国后,日夜想着在吴国所受到的辱侮,发誓要灭吴报仇,以雪前辱。

勾践不近女色,不观歌舞,安抚群臣,教养百姓。他吃饭靠自己耕种,穿衣靠妻子亲手织布,不吃山珍海味,不用绫罗绸缎,甚至褥子都不肯用,而是睡在干草上,床上则用绳悬一个苦胆,日日尝之,以此提醒自己不要忘掉以前所受的凌辱与苦难,这便是成语“卧薪尝胆”的由来。

勾践常常到外地巡视,探望孤寡老弱病残,因此越国的大臣和百姓们都十分爱戴他。

勾践对他们说:“以前的失败,让我不得不弃离国家,告别群臣,改变容貌,去做奴仆侍奉吴王。现在,我预备同吴国开战,发誓要打败吴王。望诸位肝胆相照、奋勇争先,灭掉吴国以雪前耻,这是我今生的夙愿!”

后来,越国的实力逐渐强大起来,在后来与吴国的战争中,越军勇猛无比,吴军惨遭溃败。越军包围了吴王王宫,攻下城门,活捉了吴王夫差,杀死了吴国的宰相。

灭掉吴国、吞并其国土之后,越国的实力大大增强,称霸于诸侯。

[总结]

越王勾践本为一国之君,尊贵以极。战败被俘后,却受到了百般侮辱,若不是意志坚强,是绝对忍受不了的。好在,越王勾践能够化屈辱为动力,先是以曲求全,然后奋发图强,终于灭掉了吴国,以血前耻,随后又称霸于诸侯。越王勾践能够看轻所受的侮辱,才赢得了扬眉吐气的这一天。

孙叔敖宠辱皆不惊

孙叔敖本来是位隐士,被人推荐给楚庄王,做了令尹(宰相)。孙叔敖上任后,很是善于教化引导人民,使楚国上下和睦,国家安宁,因此得到楚庄王的宠信,是朝中的大红人。

有位狐丘老人,很是关心孙叔敖,特意登门拜访,对他说道:“高贵的人往往有三怨,你知道吗?”

孙叔敖回问:“您说的三怨是指什么呢?”

孤丘老人说:“爵位高的人,别人嫉妒他;官职高的人,君王讨厌他;俸禄优厚的人,会招致人们的怨恨。”

孙叔敖笑着说:“我的爵位越高,我就越是谦卑;我的官职越大,我的欲望就越小;我的俸禄越优厚,我对别人的施舍就越多。我用这样的办法来避免三怨,可以吗?”

狐丘老人很满意地走了。

孙叔敖果真按自己说的去做了,因此避免了不少麻烦。但官场难居,也并非是一帆风顺的,他曾几次被免职,又几次被复职。

有个叫肩吾的隐士专程登门拜访孙叔敖,询问他:“您三次担任令尹,没有感到荣耀;您三次离开令尹之位,也没有露出忧色。我不能不对此感到疑惑,您的心态为何如此平稳呢?”

孙叔敖回答说:“我认为,官职爵禄的到来是不可推却的,离开是不可阻止的。得到和失去,都不取决于我自己,因此才没有患得患失,没有因此而觉得荣耀或忧愁。

“况且,我也不知道官职爵禄应该落在别人身上呢,还是应该落在我的身上。落在别人身上,那么我就不应该有,与我无关;落在我身上,那么别人就不应该有,与别人无关。我追求顺其自然,悠然自得,而不去过份在意什么人间的贵贱、荣辱!”

孙叔敖的一番话,信肩吾很是钦佩。

后来,圣人孔子听说了这件事,深有感慨地说:“古代的真人,有智慧的不能使他意志动摇,美女不能使他淫乱,强盗不能劫持他,就是伏羲、黄帝也不配和他交游。死和生对于人是极大的事情了,如若都不能改变他的操守,那么何况是官职爵位呢?

“像孙叔敖这样的人,他的精神能穿越大山无阻碍,能潜入深渊也不会被水沾湿,处于卑微地位亦不会感到狼狈不堪。他的精神充满天地,他越是给予别人,自己就越是感到富有。”

孙叔敖后来得了重病,临死前告诫自己的儿子说:“楚王认为我有功劳,因此多次想封赏我土地,我都没有接受。我死后,楚王为了奖励我生前的功绩,一定会封给你土地的,到那时,你千万不要接受富饶的土地。在楚国和越国之间,有个地方叫‘寝丘’。这个地方土地贫瘠,名字也很不好听。楚国人信奉鬼神,越国人讲求吉祥,都不会争夺这个地方,因此这个地方可以长久拥有,你记住要选这片土地。”

孙叔敖死后,楚王果然要封给他儿子一块上好的土地,孙叔敖之子辞谢不受,只请求寝丘之地,楚王答应了他的请求。后来,好的封地都几经战乱、几经更换拥有者,唯有孙叔敖之子的“寝丘”无人理会,因此为后世一直拥有。

[总结]

孙叔敖是个智者,他做到了宠辱皆不惊。居高官后,并没有因此而趾高气扬,而是更加注重品行,坚守谦卑、克己、助人的信条,为自己避免了不少麻烦。后来几经免职、复职,不为得宠而喜,也不为失宠而悲,冷眼看待福与祸,真是不简单。孙叔敖的处世心态,值得世人学习。

名将郭子仪坦坦荡荡

郭子仪是唐玄宗当朝时的著名将领,他带兵平定“安史之乱”,击退吐蕃的入侵,在朝野都有很高的威望。他受挫时隐忍不发、蓄势而后击,得意时韬光养晦、审慎做人,他的处世方式,今天看来,仍不失为明智之举。

郭子仪五十八岁时,和另一大将李光弼负责阴山防线。就在唐军兵败如山倒的时候,郭子仪却打败了北路叛军,取得了唐军的第一次胜利。接着,他指挥大军包围关中,派兵打开通向井陉关的道路,使朔方军和河东军联成一体,这一战略部署使叛军攻关中的计划成为泡影,形成了对唐有利的局面。

在随后争夺西京一战中,郭子仪率十五万大军大胜十万叛军,收复了长安。随后,郭子仪又收复了洛阳。接着,河东、河西、河南失陷的各郡也都平定。郭子仪因战功赫赫而被封为司徒。

功成名就,问题也就跟着来了。唐王朝度过了“安史之乱”中最危难的一劫,郭子仪也由一名边将上升为执掌兵权的重臣。形势的变异使皇帝与臣子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唐朝皇帝有一个“心病”,那就是皇位继承权不固定,太子时时有被废乃至被杀的可能,因此皇帝对武将总不放心。郭子仪手握兵权,自然会受到猜忌。

乾元六年九月,郭子仪、李光弼等九节度使进军河北的叛军巢穴,朝廷却不设统帅,而是让宦官鱼朝恩做观军宣慰使,节制各军,最终导致相州会战中唐军的失败。

奸臣鱼朝恩一向嫉恨郭子仪的功劳,他曾多次向皇帝进谗,百般攻击他。郭子仪面对诬陷,却是心平气和,没有一点愤怒的样子。他手下的将士认为他懦弱,对他说:“你手握重兵、功高无比,如果不让那些小人得到惩罚,他们会更加无所顾忌。你只要一声令下,我们定会为你伸冤,杀了朝中奸人”。

郭子仪制止他们说:“现在国家有难,我又担任军中统帅,责任重大。倘若随便发怒,和奸小相抗,敌人就有机可乘了。自古就有忠有奸,我不能因为私怨而坏了国家大事啊,希望你们明白我的苦衷。”

郭子仪高风亮节,鱼朝恩却认为他软弱可欺,他对自己的死党说:“郭子仪只不过是个武夫,他只会行军打仗,哪里懂什么权谋?他现在不敢喊冤叫屈,分明是害怕我,我只要再加把劲,就一定能扳倒他。”

一次,郭子仪在战场上小有失败,鱼朝恩便诬陷他用兵不利,结果朝廷夺了他的兵权,把他召回朝中,改任闲职。人们很为他感到不平,郭子仪反倒安慰众人说:“我出征在外多年,身心劳累,回朝正好可以歇息调养,这并不是什么坏事,你们应该为我高兴才是啊!”

郭子仪的儿子心中愤怒难平,他生气地对父亲说:“奸人变本加厉,现在父亲的兵权也没有了,难道父亲还要忍吗?父亲如果当初和他们对着干,就不会落到这个地步。”

郭子仪教训儿子说:“我身为统帅,皇上总会对我心存戒备。奸人害我,是因为奸人深受皇上的信任,他们才敢对我下手。我若不加忍耐,事情只会更坏。他们苦苦相逼,就是想让我走入他们的圈套啊!”

郭子仪猜想得一点不错,鱼朝恩等人就是想逼迫他抗争,他们好借机把郭子仪置于死地。郭子仪没有上当,躲过了大的劫难。后来,鱼朝恩又派人挖了郭子仪的祖坟,郭子仪还是忍住了。鱼朝恩虽气极败坏,却始终无法除掉郭子仪。

郭子仪被罢免兵权后,一直是心平气和、谨慎处事、毫无怨言。

后来,吐蕃军队打到了长安,新继位的代宗皇帝想起了郭子仪,并紧急下诏,封他为关内兵马副元帅,出镇咸阳,抵御吐蕃。

郭子仪自从被解除兵权后,一直赋闲在家,他的亲信部属也都被遣散。但接到诏书后,郭子仪仍旧没有一句抱怨的话,更没有幸灾乐祸地作壁上观,而是立即召集了几十骑兵,赴任去了。

[总结]

郭子仪真是有大将风度,不仅带兵打仗很有一套,处世立身也是机智过人。最令人佩服的是,他居然能够做到宠辱皆不惊,一代武将能够做到这一点,实在是难得。受宠时不骄,受屈时不悲,从容面对,这种坦坦荡荡的做人方式,实在令人钦佩。

豫兮若冬涉川——慎言慎行利于己

[原文]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

[译文]

古时候善于行道的人,深邃而通达,深刻到难以认识的地步。正因为难以认识,所以只好勉强地形容他:小心谨慎哪,他像冬天踏冰过河。警惕疑虑哪,他像提防着周围的攻击。

《道德经》 第十五章

[评析]

“祸从口出”,那些直言无忌、口无遮拦的人,往往因口不择言而招祸。真正的智者,无论是行动还是言论,都会加以慎重,鲁莽冲动是缺少智商的体现。慎言慎行,会令自身减免祸患、受到益处,真正有头脑的人,都懂得这一点。

[实例]

武功郡王赵德昭行事谨慎

公元979年初,宋太宗赵光义率大军御驾亲征北汉,大获全胜,北汉皇帝刘继元走投无路,只好投降。

面对这巨大的胜利,宋太宗不禁心花怒放,一时间头脑发热难以自持,他不顾兵疲财缺的现状,主张乘胜伐辽,欲收复被辽占据的燕云十六州。

宋朝大将潘美头脑清醒,坚持反对宋太宗的提议。

潘美恳切地对宋太宗说:“我军虽刚取得大胜利,但千万不可因此志而得意满、轻敌冒进,眼下应该稳定形势,巩固成果,土卒也需休整。”

宋太宗还没来得及表态,总侍卫崔翰便站出来大声说道:“眼下是天赐良机,怎么能轻易放弃呢?陛下进兵之举符合民心,天下百姓必会群起响应。当前,我军又是得胜之师,其势难挡,肯定无坚不摧,伐辽必有胜算。”

宋太宗本就求胜心切,又听崔翰这样说,就不再犹豫了,下令进军伐辽。

于是,宋军大举北进,当快行至高梁河之时,遭到辽军的伏击,宋军损失惨重,宋太宗也在混战中不知去向。

当时,宋太祖赵匡胤的长子、武功郡王赵德昭也随宋太宗亲征。他手下的将领猜测宋太宗不是被杀,就是被俘,于是私底下商议,准备拥立赵德昭为帝。

众将讨论过后,齐聚于赵德昭的帐中。为首者规劝赵德昭说:“皇上失踪,想必已经蒙难。如今军心不稳,大敌当前,您如不当机立断,承继大统,恐怕会生出变乱。请您迅速登上帝位号召天下,以稳定大宋江山。”

面对众将的拥立,赵德昭免不了一时心动,但他是有心机的人,在这关键时刻,他努力使自己镇静下来,没有立即表态。

同类推荐
  • 一生的资本:改变命运从掌握人生的资本开始全新实用版

    一生的资本:改变命运从掌握人生的资本开始全新实用版

    《一生的资本:改变命运从掌握人生的资本开始全新实用版》一经问世,立刻引起了轰动。在美国,仅波士顿出版公司的一个版本一年就再版十多次。很多公立学校将《一生的资本》指定为教科书或参考书,该书在商人、教育人士、政府官员以及神职人员中也深受欢迎。在美国以外的国家,《一生的资本》也得到了大众的认可,意大利教育专员曾亲自写文章推荐《一生的资本:改变命运从掌握人生的资本开始全新实用版》
  • 高质量生活的好习惯

    高质量生活的好习惯

    《高质量生活的好习惯》从做人、做事、职场、生活、健康五个方面。列举了现代人在追求高质量生活的过程中,应该培养的好习惯和应该克服的坏习惯,结合丰富的事例与轻松的论述,让你在享受阅读的同时,获取战胜自己的力量!将优秀的行为固定成一种规律,这就是一种好习惯;将不良的行为渗透到细节中,这就是一种坏习惯。好习惯使人变得优秀,坏习惯使人变得平庸。
  • 指引人生的处世智慧(指引人生丛书)

    指引人生的处世智慧(指引人生丛书)

    《指引人生丛书:指引人生的处世智慧》不但可以作为父母教育孩子的蓝本,使孩子在开始他们的人生之前,就能够了解随之而来的欢喜、挑战与责任,而且更适合每一个成年人阅读,成年人可以在重复阅读这些故事时提醒自己并纠正自身行为的偏差。我们真诚地希望这套书能给大家带去欢乐与启迪,希望这些美妙的故事能帮助每一个阅读《指引人生丛书:指引人生的处世智慧》的人了解智慧对生命的价值,获取前行的动力并因此感到满足。
  • 你怎么弱得心安理得

    你怎么弱得心安理得

    在正该奔跑的年纪,你选择了匍匐;在正该不服的年纪,你选择了凑合。每次被淘汰的时候,只会抱怨“社会的不公”,热衷惨淡经营自己的自尊心和虚荣心。你怎么还能弱得心安理得?一本成长路上的破壁之书:打破自卑式自信,收获真知内省;打破虚假式强大,收获实在方法。心理承受力弱者慎翻,作者说起狠话来,自己都怕。
  • 情绪调整与潜能开发

    情绪调整与潜能开发

    本套丛书是针对职工进行有针对性、多层次的培养,旨在全面提高职工的文化、技术、管理思想素质。增强任职能力,提高工作效率。职工培训是国民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
热门推荐
  • “奔奔族”心理减压书

    “奔奔族”心理减压书

    医疗费用高的“三高时代”,在都市生活中苦苦挣扎、努力拼搏的当代青年。他们是中国社会压力最大的一群人,常常在激烈的竞争中,过着东奔西走的生活。“奔奔族”为事业更上一层楼奔波,为高不可攀的房价奔波,为挤出充电培训时间奔波……在现实的一顿顿棒喝中,“烦恼化生存”已经成了奔奔族的生活常态。
  • 终身最爱Ⅱ

    终身最爱Ⅱ

    她爱过、失去过,人生这条路,如蜿蜒的河流,错过转弯的路口,但他一直守候在她的身边,从没离开过。爱情是一场百死不悔的局,她闭上眼,总记得当年,他纵容她上天入地的那张脸,所以信他爱他,从未迟疑。当曾经的秘密揭示在眼前,唯有信任,才能使爱人共度艰难。
  • 重生之神级学霸

    重生之神级学霸

    新书:娱乐入侵,已经上传,肯定大家收藏一下。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数理化国际奥赛获金奖,如果参加高考一定会成为理科状元,因为一次变故,毅然决然选择了报考电影学院,却名落孙山。功成名就之后,合作伙伴愤怒说,他是一个把钱看得很重的人,亏钱一起亏,但是赚钱就不是一起分了;旗下艺人抱怨:一签就是十年的长约,各种不平等,唱的每一首歌都是华夏风格,每周要开展传统文化学习;拍摄影片的男主:每拍一部片子,和女演员传绯闻的都不是我!娱乐记者不甘示弱:他太会炒作了,什么都拿来炒,吸引眼球,博出位,比我们的手法还专业。当他们咬牙切齿的时候,又不得不竖起大拇指,“他是一个硬汉,为了信念,决不妥协,是个不要命的疯子,他将华夏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他是为梦想而死的英雄!”
  • 江湖夺宝组

    江湖夺宝组

    为了养家糊口,她和师姐们携手干起了夺宝的勾当。夺宝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要知道有能力拥有这些江湖秘宝的人,都是一些武功高强的大侠。要想从这些人手里抢东西,简直难如登天。只好使些下三滥的手段,让他们尝尝她们特质的迷魂散……月高风黑夜,杀人越货时。错了,她们不杀人,她们只越货。
  • 黄氏先生

    黄氏先生

    问:什么是失眠?答:失眠就是夜间睡不着或醒后不能入睡;失眠的感觉就是心烦。这是我的高中同学、主治医师王志向的回答。这种说法既冷漠又愚蠢透顶。因为失眠没有昼夜之分,心烦也仅仅是失眠的初级阶段。正确的答案应该是:白天没精打采,面色苍白,眼圈发青;夜晚来临,早早地吃下安眠药,烫了热水澡,躺在床上,先和枕头较劲,再跟被子讨好,一闭上双眼,心里忐忑不安,疑虑重重:能睡着吗?接着,尝试各种登录睡眠的办法,一遍一遍地数数,正着数,倒着数——无效;盯着漆黑的天花板,想象着天上的白云朵朵——没用;一心向佛,连续默念阿弥陀佛——不灵;想象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缓缓地飞来飞去……结果蝴蝶是蝴蝶,你还是你,你还是失眠,失眠的还是你——全都白费!
  • 人鱼泡泡(全集)

    人鱼泡泡(全集)

    “你知道琴音螺有一个很神奇的地方吗?”“如果很真诚地对着它说话的话,那么,那句真诚的话将会一直保存在琴音螺中,直到那个人说的那句话不再真诚,话音才会从琴音螺中消失。”男孩微微一笑,顽皮的眼睛里没有了以往的顽皮,很认真,很专注。然后,他将琴音螺的螺孔对向自己小小的嘴巴,轻轻呢喃了一句。海风微微拂过,吹动了他和她小巧灵秀的发丝。小女孩抬起头,用两只小手一次一次、一点一点抹了抹脸上的泪水。是真的么,琴音螺真的那么神奇么?她望着手中的琴音螺,轻轻举起至耳边。里面,好听地传来了一句小男孩真诚而又稚嫩的声音。“如果你是美人鱼的话,那么,我一定会一直在你身边保护你,不再让你像美人鱼一样受到伤害……”。
  • 2011年度思想随笔排行榜版

    2011年度思想随笔排行榜版

    遴选了2011年发表在各类文学报刊上的优秀思想随笔作品,全面展现了2011年的思想随笔创作成绩及美学风貌。
  • 陈汉雄谜案追踪之鬼魅女人系列(中国好小说)

    陈汉雄谜案追踪之鬼魅女人系列(中国好小说)

    小说以鬼魅女人系列案件为故事主线,在侦破该案的过程中,发生了一连串的各类案件,围绕这些案件,侦探人员找到了其中的关联和蛛丝马迹,通过层层追凶,最终并追查到幕后指使,并将其绳之依法。
  • STORIES

    STORI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麻烦你从我回忆里滚蛋

    麻烦你从我回忆里滚蛋

    我的回忆里怎么都是你?!苏静然在和李子昱分开的这些年里,脑子里还是他们在一起的画面,那些耳鬓厮磨,那些深情款款,她都不曾忘记。林亦乔对苏静然亦是如此,在心里为她建立一座城堡,安置妥当。如果真的不能忘记你,那请你自己从我的记忆里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