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民第一
[原文]
以家为乡,乡不可为也。以乡为国,国不可为也。以国为天下,天下不可为也。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毋曰不同生,远者不听。毋曰不同乡,远者不行。毋曰不同国,远者不从。如地如天,何私何亲。如月如日,唯君之节。
以上摘自《管子》“牧民第一”
[译文]
以治家的要求治乡,乡不可能治好;以治乡的要求治国,国不可能治好;以治国的要求治天下,天下不可能治好。要以治家的要求治家,以治乡的要求治乡,以治国的要求治国,以治天下的要求治天下。
不能因为不同姓就不听取外姓人的意见,不能因为不同乡就不采纳外乡人的办法,不能因为不同国就不听从外国人的主张。应该像天地对待万物,没有什么偏私偏爱。要像日月普照一切,才叫做有君主的气度。
[实例应用与分析]
做多大的事就要有多大的眼界和气量
“《管子》第一”中的上文部分表述了管子“治国、治乡、治天下”的谋略和方式,“以治家的要求治乡,乡不可能治好;以治乡的要求治国,国不可能治好;以治国的要求治天下,天下不可能治好。要以治家的要求治家,以治乡的要求治乡,以治国的要求治国,以治天下的要求治天下”,并且说明“应该像天地对待万物,没有什么偏私偏爱。要像日月普照一切,才叫做有君主的气度”。
在这里,我们可以引用、理解为:“做多大的事就要有多大的眼界和气量”。
管子的为政、治理之道为天下人所颂扬。“做多大的事就要有多大的眼界和气量”——自古至今许许多多事实都证明了这一点。胸襟狭窄的人不可能做出豪放之举,胸怀大志的人才有气吞山河的大气。
到了关键时刻,真正能够脱颖而出成大事的,往往都是那些有眼界和大气量的人。
一个有远见的人,往往能发现别人不曾发现的东西,也便成就了别人所不能成就的事业。他们能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去发觉隐含的“财富”,这就是他们取得成功的关键。
左宗棠就是个非常有远见的人,他眼力之远,甚至超过了曾国藩。左宗棠的远见卓识让他认清,中国面临的最大威胁不在国内而在国外,因此他坚决主张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左宗棠亲率军队抵抗外国侵略者,同时全力发展本国的军事工业,成为中国军事工业领域伟大的奠基者。
晚清时期,国人面临的最大威胁就是外国列强的侵略。而当时清政府在海防方面,力量非常的薄弱。左宗棠此时敏锐的发现了这一点,为求长远之计,左宗棠上书总理衙门,提出仿造外国轮船。
左宗棠的这一主张很快获准试行,即于福州马尾择址办船厂,派员出国购买机器、船槽,并创办船政学堂,培养造船技术和海军人才。一年后,福州船政局正式开工,成为中国第一个新式造船厂。
左宗棠认为,中国东南部的安危,完全取决于海防是否安全。自鸦片战争一来,西方列强之所以横行于中国沿海,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中国没有强大的海军。
左宗棠还深谋远虑地指出:“西方国家以及俄罗斯、美利坚,一直很讲究轮船的性能优劣,并相互借鉴改造,制造方法日趋成熟。东洋日本开始是买轮船,拆开研究后想仿造未能成功,近来又派人前往英吉利学习语言,以研究那些造船数据,这都是为仿造做准备。想必不久后,日本必然也能造船。而单单因为我们因军事繁忙,没顾得上研究。从长远来看,一旦日本造出船来,我们与之隔海相望,他们若来要挟我们,我们该如何反抗呢?”
左宗棠能认识到世界形势的变化和局势的发展,真可称得上是高瞻远瞩,在当时实属难得。当时,中日两国的造船都处在起步阶段,左宗棠设厂造船的主张及行动,使中国的海防暂时没有落伍于日本。左宗棠的未雨绸缪,使他成为中国海防史上划时代的重要人物,并对后代产生了深远地影响。
左宗棠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他敏锐的眼光,他站在智慧的高山上,所以也就眼界开阔、目光长远。他以常人难及的气量,别开生面、勇于创新,最终取得了伟大的成就。由此可见,做多大的事,就要有多大的眼界和气量。
汉高祖刘邦正是因为有着远大的志向和开阔的眼界,才敢在秦末战乱的时代果断地组建军队,向秦朝发起挑战,最后建立了西汉王朝。
刘邦虽出身农家,但其为人豁达,常表现出宏大的气度,不屑于做那些普通人家生产和经营之类的事情。
刘邦曾做过沛县泗水的亭长,因为不满足于做这样的小官,他经常对府中的官吏加以调侃讽刺。有一次,刘邦遣送一批刑徒前往骊山修墓,途中,有很多刑徒陆续逃亡,刘邦不甘久居人下,干脆把其余的刑徒都放走了,自己躲到丰西的大泽中。
秦二世元年秋,陈胜、吴广起义反秦。刘邦受萧何、曹参等拥戴,也在沛县聚众响应,后被拥立为沛公。第二年,刘邦投奔项梁,多次与项羽协同作战。项梁死后,刘邦被封为武安侯、砀郡长。
后来,刘邦收集陈胜、项梁的剩余兵马数千人西向攻秦。公元前206年刘邦军入咸阳,秦王子婴投降,秦朝灭亡。
此后,项羽自封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令其统治巴蜀地及汉中一带。刘邦不甘心亡秦的胜利果实被项羽独占,率军东出,随之发动楚汉战争。刘邦与项羽抗争两年多的时间,最终迫使项羽订鸿沟之盟。五年十二月,刘邦大军围歼楚军于垓下,统一天下。刘邦遂称帝,建立汉朝。
刘邦胸怀大志,不甘屈居人下,当年他在咸阳服徭役看到秦始皇的时候,就曾慨叹道:“大丈夫就应当是这样的啊!”
正因为有着远大的抱负,刘邦认定自己必是做大事之人;正因为有着长远的眼光,他才果敢地起兵反秦,最终当上了皇帝。
为官者往往都具有匡扶天下的志向,但光有志向还不够,若想取得功绩,还需有眼光。
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这大眼界,往往就表现在这些常事上,一个眼界开阔的人,在择主方面是绝对不会马虎的,因为他们深知,只有选对了人,才是日后建功立业的基础。
诸葛亮的择主就很能体现他的眼光之远。诸葛亮生活的年代,群雄逐鹿、英雄辈出。曹操精通谋略、智慧过人,但诸葛亮反感于他在徐州时的滥杀无辜,也早看穿了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野心,因此他没有选择投靠曹操。
诸葛亮的兄长在江东效力,江东拥有长江天险,而且贤人众多,而诸葛亮却说:“孙将军可谓人主,不过我观察他的气度,能重视我而不能尽用我,我所以不往。”
刘璋,割据着长江上游的益州。此处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而刘璋为人怯懦,没有太大的作为,诸葛亮更是看不到眼里。
当时的刘备是个常败将军,仅是寄居在荆州刘表门下。但刘备屡败屡战,有种从不服输的精神,而且他为人正直、胸襟开阔,待人宽厚大度,能够礼贤下士、任人唯贤。诸葛亮认定,与此人共事,自己的才华定能得到展示和发挥,于是,决定投奔刘备。
后来的事实证明,诸葛亮的判断是正确的。他归入刘备门下之后,受到刘备的重用。他联孙抗曹,大败曹军于赤壁,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并夺占了荆州。建安十六年,又攻取益州。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二十六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诸葛亮的才能之所以能够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不得不归功于他在择主方面眼界的高远。
而更能证明诸葛亮的聪慧和眼界宽广之处的还得数他对天下形势的认识。
早在刘备“三顾茅庐”时,刘备就曾问诸葛亮统一天下大计,年仅27岁的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提出了首先夺取荆、益作为根据地,对内改革政治,对外联合孙权,南抚夷越,西和诸戎,等待时机,两路出兵北伐,从而统一全国的战略思想。后人称诸葛亮“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由此可见诸葛亮的眼界之远。
诸葛亮把领导者的素质看得比实力更加重要,把未来看得比眼前更重要,这充分显示了诸葛亮洞悉、把握局势的非凡才能。可见,要想成大事,就需拥有宽广的眼界。
身处官场,危机重重,诱惑也种种,只有目光长远者,才能不被眼前的利益所动,实现更加远大的追求。
东晋名臣谢安在年轻时就很有威望,朝中大臣王导因爱惜人才而征召谢安入朝为官。
谢安问前来的使者道:“朝廷任命我做什么官呢?”
使者回答说:“佐著作郎。”
谢安一听是这么一个官位低微之职,便借口有病而谢绝了。
有人知道后责怪谢安说:“王导是有名的贤臣,他能看上你,是你的福气。佐著作郎官职虽小,但它可是晋升的台阶,你怎能拒绝呢!”
谢安笑着说:“我之所学,不是为了当一个佐著作郎,我的学问是为当丞相准备的,只有当了丞相,才能更好的施展我的才华,为百姓做些事情。”
扬州刺史庾冰闻知谢安大名,十分仰慕,他派属下劝说谢安做官,为朝廷出力。谢安推辞不掉,决定出山。
可刚一月有余,谢安就提出辞职。原来他觉得官场上勾心斗角,根本就没有人真心为百姓操劳,加上官场上虚伪之处太多,这让谢安烦不胜烦。
谢安对人说:“轻易应召,只会让人看轻,别人从此就不会看重我了。一点小利便动心,这和俗人有何不同?目光如此短浅,还会有大作为吗?”
谢安喜跟名士交往,常和王羲之等人吟诗作对,畅谈天下,因此他的名声越来越大,朝廷一次次地征召他。直到他四十岁时,他才决定重新开始仕途生涯,不久就位极人臣。后来,他指挥了著名的“淝水之战”,为朝廷立下了不朽功勋。
谢安的成就,是在他放弃眼前小利之后获得的,如果他当年仅满足于做个小吏,也就不会有日后的显达。只有那些把目光放长远,放弃眼前蝇头小利的人,才会得到更多的收获。
眼光长远的人往往能看到隐藏的机会,气量宏大的人往往能成就不可能之事。晏殊的成功就很能说明这其中的道理。
晏殊是北宋前期的著名词人。宋真宗时,晏殊在朝中做官,虽官职低微,做事却勤勤恳恳、不知疲倦。
当时,政治黑暗,许多官吏都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而晏殊却一门心思工作,不肯随波逐流。
一次,晏殊的同僚拉他出去游玩,晏殊说:“我不是不想游玩,只是我俸禄不多,哪里玩得起呢?”
同僚要为他付账,晏殊更是生气的拒绝道:“人生乐事,当在自食其力,若是依靠别人施舍,还有什么快乐可言?你们不要侮辱我了。”
晏殊身为小吏,却是事无巨细,上上下下的琐碎事都由他来处理,并乐此不疲。
有人问他道:“你这样辛苦地做事,不觉得厌烦吗?有些事应付一下就可以了,不必那么认真。”
晏殊说:“我官小职微,又没有靠山,若不踏实做事,将来还有什么希望呢?我和别人的情况不同,也无法和别人相比。我趁机磨练我的性情,有什么不好呢?”
晏殊把眼光放到长远,不计较当前的得失与境况的落魄,而且为人谦虚仁厚。朝中有一名官员受贬离京,很多官员都站在一边看热闹,晏殊却写了一篇赠别词送给他,别人都笑话他的举动,晏殊却没有生气,而是大度地对那些人说:“他和我是同僚,虽然交情不深,但我也要略表寸心。我不是什么大人物,没有资格笑话人家。”
后来,宋真宗为太子选老师,有人推荐了晏殊,并以不游玩和送人赠词两事为例,来说明他高尚的人品。
晏殊却对真宗说:“我没有大家说的那么好。我不玩乐,是因为没有钱;我做事认真,是因为想晋升官职。”
宋真宗夸他真诚坦率,放心地把太子交给他辅佐。最后,晏殊当上了宰相。
晏殊不因身处穷困而自暴自弃,而是把志向定在将来。眼光长远了,做事也就有了目标。而晏子的气量也是非凡的,他能忍别人所不能忍,背负着众人的讥笑而认真做事,在那个崇尚享乐的年代,他始终兢兢业业、洁身自好,实属不易。
为官者,眼界重要,气量也很重要,正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有时候,气量不但可以使一个人驱凶避祸、化险为夷,还可以使一个人拥得人心、步步高升。
曹操就是因为有气量而最终把名士许攸收至门下,从而大大增强了自己的实力。
许攸原是袁绍帐下的得力谋士之一。曹操久闻许攸大名,便派人游说许攸说:“我家主公仁爱尊贤,早晚必成大事。你若投靠到我家主公门下,他一定会重用于你。”
许攸听后答道:“曹操表面谦恭,实际上奸诈凶险,他怎么会真心对我好呢?我是不会被他欺骗的。”
使者把许攸的原话告诉了曹操,曹操却没有生气,他对手下说:“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才是上策。许攸不投降于我,还是我的诚意不够啊。”
接着,曹操又派人前往,而且带了厚礼。可这次许攸更加不客气了,不等使者开口劝降,许攸便破口大骂道:“曹操小儿以为我是小孩吗?这点钱财就想买我万千士卒!真是欺人太甚,日后我抓到他,一定把他碎尸万段!”
曹操这次被激怒了,他生气地说:“许攸不识抬举,对我如此无礼,我一定要消灭他!”
曹操的谋士杜袭劝他说:“主公千万不要和许攸计较,现在大敌当前、豺狼当道,我们的敌人不止一个。你要称雄天下,就要放开心胸,尽力收服像许攸这样的小股势力。只要你忘记许攸的不敬,再对其加以耐心的劝说,他一定会归降的。”
曹操觉得他说的很对,又多次派人招降许攸,最后终于感动了许攸,把他收归到了自己门下。
曹操有做大事的气量,他原谅了许攸的无礼,换来了许攸的归降。可见,要想成就大事业,首先需有大气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