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43100000014

第14章 孙子造势 老子立身(14)

这个问题问的很突然,重耳低头想了一下,回答道:“奇珍异宝,楚国都不会缺少,我也不知道该怎样报答您。”

楚成王说:“不能一点表示都没有吧!”

重耳只好回答:“如果我能够回国当上国君,将来万一楚晋交战,双方军队相遇,我将会率军退避三舍。”

楚王听后满意地点了点头。

重耳离开楚国后到达秦国,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在外漂泊了19年的后终于回到了晋国,登上了君位,他就是有名的晋文公。

晋文公励精图治,很快使晋国强大起来。有一次楚国攻打宋国,宋国向晋国求救。晋文公率领军队救援,终于与楚军在城濮相遇,想不到他在楚成王面前所说的“万一楚晋交战”竟变成了事实。

其实,在那个诸侯混战的年代,大国之间刀兵相见算不了什么稀奇事,只是楚成王没有想到晋国的发展会这么快,现在竟然可以与他抗衡了,当时的一句“戏言”不幸而被言中了。

为了遵守当时许下的诺言,重耳下令晋军后退九十里,晋军将士都不能接受这个事实,认为退兵就意味着失败,目前晋军士气正旺,怎么能因为当时的一句玩笑而退兵呢?

这样一来,楚军认为晋军胆怯、不敢迎战,顿时神气了起来,以为晋军不堪一击,便趁晋军退军之际,迫不及待地进攻。

谁知晋军收缩防线,退到了有利的地形处,便进行了有力地回击,很快就把楚军打败了,实现了晋文公以守为攻,转守为攻的策略,无论是在军事上还是在道义上都取了胜利。城淮一战,奠定了晋文公霸业的基础,使他后来能够称霸诸侯。

还有一次,晋文公攻打原国,只携带着可供十天食用的粮食,于是和大夫们约定十天做期限,要攻下原国。

可是到原国十天了,却没有攻下原国,晋文公便下令敲锣退军,准备收兵回晋国。

这时,有战士从原国回来报告说:“再有三天就可以攻下原国了。”

这是攻下原国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眼看就要取得胜利了。

晋文公身边的群臣也劝谏说:“原国的粮食已经吃完了,兵力也用尽了,请国君再等待一些时日吧!”

文公语重心长地说:“我跟大夫们约定十天的期限,若不回去,是失去我的信用啊!为了得到原国而失去信用,我办不到。”于是果断地下令撤兵回国。

原国的百姓听说这件事,都说:“有君王像文公这样讲信义的,怎可不归附他呢?”

于是原国的百姓纷纷归顺了晋国。

卫国的人也听到这个消息,便说:“有君主像文公这样讲信义的,怎可不跟随他呢?”于是向文公投降。

孔子听说了,就把这件事记载下来,并且评价说:“晋文公攻打原国竟获得了卫国,是因为他能守信啊!

[一语点“睛”]

人无信不立,守信是做人之本。一个人行事只有说到做到、信守诺言,才能赢取众人的信任,有了信任,别人自然就会对自己爱护和拥戴了。晋文公就是因为自己的诚信而得到了众人的拥戴,最终取得了千秋霸业。

赢在老子智谋应用——言必有信 无信则不立

齐桓公还地立信

齐桓公即位后,亲率大军伐鲁,以报鲁庄公扶持公子纠争位之仇。鲁军节节败退,齐国大军长驱直人到距离鲁国都城只有五十里的地方。

鲁庄公派使者向齐桓公说,鲁国愿意以齐军现在驻扎的地方封土为界,像齐国的封邑大臣一样臣服齐国。齐桓公非常高兴,答应了鲁庄公的求和,并要求他在三天后与自己会盟。

会盟前一天,曹刿对鲁庄公说:“国君您是愿意死而又死呢,还是愿意生而又生呢?”

鲁庄公不解其意,问道:“先生您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曹刿说:“生而又生是指如果您听从我的话,国土必然会扩大,您自身也一定会安乐;假使您不听微臣之言,国家必定灭亡,您自身也必定遭到耻辱,这就是死而又死。”

鲁庄公赶忙答道:“我当然是愿意生而又生!”

于是曹刿如此这般地把他的计策告诉了鲁庄公,庄公听后不禁大悦。

第二天,鲁庄公和曹刿都暗藏宝剑来到会盟的地方,这时齐桓公已经以胜利者的姿态等他们很长时间了。鲁庄公乘齐桓公不备,突然拔出剑来抓住了他,大声地对他说:“鲁国的封地本来就不多,现在被你们霸占的只剩下五十里了,没有土地就无法生存,这和跟你拼命一样都是死,不过,在我死之前,我要让你先死!”

齐桓公没想到事情突然会变成这样,一下子也没了主张,只盼着管仲能够想办法救他。管仲和鲍叔牙见情况不妙,想要冲上土坛救主。

曹刿拔出剑来站在台阶上说:“不许上来,不然我就先把齐桓公给杀了。”

鲁庄公再次大声地说:“在汶水封土为界就可以了。不然的话,我就和你拼个鱼死网破,你我谁都不会有好下场!”

管仲一听此话,马上在土坛下大声地对齐桓公说:“君主的安危比所有的领土都重要,国君您还是答应了吧”!

在鲁庄公的威逼下,齐桓公只好答应了。齐鲁两国在汶水之南封土为界,并为此签订了盟约。

齐桓公回国后,觉得十分窝囊,他又气又恼地想撕毁盟约。当他把这个想法告诉群臣时,管仲马上反对说:“这不行。在盟会开始的时候,人家只是要劫持您,并不想与您签订盟约。可是您却没有看出这一点,这不能说是聪明;面对危难却不能不受人家的胁迫,这不能说是勇敢;而答应了人家却不还给人家土地,这不能算作诚信。一不聪明,二不勇敢,三不诚信,缺乏了这三条又何谈建功立业呢?我们还是给它土地吧,这样虽然失去了土地,也总还能得到诚信的好名声。用四百里的土地就能在天下人面前显示出诚信来,您还是合算的。”

听完管仲的话,齐桓公很是惭愧,他说道:“好吧,就请仲父去处理吧!”于是管仲把土地还给了鲁国。但是从此以后,齐桓公在天下诸侯中已经树立了诚信的好形象。

[一语点“睛”]

如果按齐桓公的本意,言而无信反而攻打鲁国,必定会失去天下人的心,不再会令人信服。幸亏贤相管仲及时阻止,说明利弊、晓以大义,齐桓公才没有因小而失大。

赢在老子智谋应用——言必有信 无信则不立

晋文公以信降原城

春秋时期,周王室发生内乱,晋文公发兵镇压平乱,保周襄王还朝。周襄王由此对晋文公大加封赏,将原城、阳樊、温原和攒矛等4座城都赏给晋文公。

原城本来是周朝大臣原伯贯的封地。但是在内乱时,周襄王命令原伯贯平乱,他不但没有将内乱平息下去,反而成了俘虏。

原伯贯听说周王将原城赐给晋文公,就派人到原城煽动、造谣,说晋人一进城就要杀人抢掠,千万不要归顺晋文公。原城人于是很担心,不肯归顺晋国,死死守住城池,欲决一死战。

晋文公与大臣赵衰商议对策。

赵衰说:“此事不宜用武力强攻,如果强攻,就中了原伯贯的奸计了。”

晋文公一想觉得有道理,便命令军士只许带3天的口粮,如围原城3天攻不下,就退兵而去。结果,晋军围原城到了第3天,没有攻下,晋文公下令撤离。属下军士都说,原城里已经支持不下去了,再坚持几天城池就到手了。

晋文公说:“我不能失信于民!一旦失去信义,民众就不再会相信我了。”于是坚决传令撤军。

原城百姓得知晋文公如此有信义,立刻就转变了态度,主动开城投降,归顺了晋文公。

[一语点“睛”]

在晋文公降原城这件事情上,硬拼反而会使结果更糟,而以信得人心,则得到了最好的结果,“不战而胜”取得原城。

赢在老子智谋应用——言必有信 无信则不立

简斯立信成老板

已故的《明尼阿波利斯杂志》出版人简斯,之所以能够在他并不具备经济实力的时候成功地干起了自己的事业,就因为具有先见之明,在事情尚未开始的时候,就开始着手做准备“立信”,从而为日后的事业发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当他还是《明尼阿波利斯杂志》的一位普通记者时,他就开始向一家银行筹借50元——虽然他当时并不需要这笔钱。这是以后几年中许多次借钱的开始。他之所以去借钱,除了树立起自己的声誉以外,并没有其他目的。他从来都没有动用过这些借来的钱,当还款的日子到了的时候,他还给银行的仍旧是借来的那些钱。渐渐地,他增加了借款的数目,最后一次他借到了2000元的巨款。

“我并不缺这些钱,但是,我却需要信誉!我要人家知道,我简斯借钱,一定会按时归还,我是讲信用的!”

这一招果然灵验,当他决定创办一种商业方面的新闻杂志时,至少需要15000元。当时他的所有存款加起来总共不过5000元。在这关键时刻,他来到银行,因为常去那里借钱的缘故,他们已经非常熟悉了。接待他的营业员很乐意地借给了他10000元,不过他说还得向经理请示一下。最后,这家银行行长的一句话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我赞成将钱借给简斯先生,”他说:“虽然我个人对他并不是很熟悉,不过,我注意到许多少年以来,他经常到我们这里借钱,并且每次都能按时偿还。”

正是因为简斯为了“有一天”能够向银行借到大笔的款子,早早地就为自己树立信誉,才能够在关键时刻,得到了银行的大力支持,成功地办起了新闻杂志,他则成了《明尼阿波利斯杂志》的成功老板。

[一语点“睛”]

简斯是聪明的,他早有创大业的决心,又明白自己没有雄厚的资金,所以必须求助于银行。唯一能达到目标的办法,就是早早地立信,好使得在关键时刻,银行乐于帮助他。结果,如愿以偿,这就是“言必有信”的巨大作用。

赢在老子智谋应用——言必有信 无信则不立

吴起以信保国

战国时期,魏国在魏文侯的治理下逐渐强大后,曾多次向秦国发起进攻。魏王令吴起为将,吴起连续攻取了秦国的多座城池,河西地区全部被魏国占领。魏国对这片地区极为重视,任吴起为河西太守。

吴起一上任就采取了一系列的赏罚措施。他让人在南门外设置了一根测量日影的标杆,然后在全城张贴告示:如果谁能将南门外的标杆拔掉,就让谁担任长大夫。百姓看到后,竟没有人相信,一天过去了也没有人去碰那根标杆。

最后,终于有人按耐不住地说:“我试一试,即使得不到奖励,也没有什么损失。”说罢,他前往南门拔掉了标杆,然后去拜见吴起。吴起亲自出面接见了他,并让他做了长大夫。

吴起想了一个办法。他在北门外放了一辆车,然后下令说:“有谁能将此车推到南门外者,赐之于良田房宅。”

百姓们都想:“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事情?”

车在那里放了好久也没人去推。后来终于有人将车推到了南门外,吴起果然赏给了他良田房宅。

当时,秦国有个小亭子临近魏国,魏国边境上的百姓常常受到亭中秦军的骚扰。接着,吴起又下令说:“明日攻打边境的那个小亭,谁先登上小亭,官至国大夫,并赏赐良田房宅。”

第二天,人们争相攻亭,顷刻间便把小亭占领了。三年后,秦国入侵河西,魏军个个奋勇争先,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还有一次,吴起率军与秦交战,还未下达进攻的命令,一位勇士就冲入了秦军,斩获了对方首领。吴起虽爱惜此将,但为了严明军纪,忍痛把那位勇士斩了。全军上下纷纷劝诫说:“此勇士,不可斩。”

吴起说:“他虽然是英勇之将,但不能听从军令,必须斩之。既然立下军令,就必须言而有信。”

全军上下为之肃然。

[一语点“睛”]

吴起为政治军的最主要手段便是一个“信”字,“拔杆任大夫”言而有信、“推车赐房田”言而有信,结果百姓们变得乐于听施号令,与秦军交战个个奋不顾身,因此每战皆胜。

为天下谷 谦能受益

[原文]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恒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

[原文释意]

明知道什么是荣耀,却安守于屈辱,甘愿处于低下的地位。处于低下的地位,永恒的德性才会得到充实,复归到质朴的境界。质朴能派生出具体事物。圣人掌握了这一规律,就能成为统治者。

——《道德经》第二十八章

[智谋分析]

老子说,甘愿居于他人之下,是有德的体现,最终反而能成为受益者。

在这里,我们可以引用为:“为天下谷,谦能受益。”

争名夺利是人之本性,但是,名和利往往不是争之即来的,而是需要用智慧去谋求。

面对名利,那些拼命争取的人,到头来却未必能得到,反倒是谦让、不争之人,能得到益处。因为名利欲过重的人,难免遭到众人的厌恶。而“不争”之人,则能受到众人的推崇和敬重,亦能够受到人们的拥戴,如此,还有什么不能得到的呢?!

赢在老子智谋应用——为天下谷 谦能受益

大将军张安世因谦得益

西汉武帝时,酷吏张汤不得善终,他的儿子张安世从中吸取了很大的教训,他对朋友说:“一个人官职再高,也不能狂傲无礼啊。我父亲的死就是因为他太高傲了,我一定要记住。”

张安世当上朝廷高官之后,他总是请朋友指出自己的缺点。有人指出他虽是高官,但形如贱吏,让他有所改正,张安世听后却笑着说:“我不认为这是缺点,一个人做了大官,就该趾高气扬了吗?对人谦恭有礼才能消除人们的怨气,否则人们更会对我疏远忌恨,如此一来,祸根就埋下了。”

一次,皇上召张安世商量国事,他称病推辞,到了晚上才偷偷入宫。他对皇上解释说:“皇上只召我一人议政,一定会有人暗中嫉妒我,我不想因我的缘故让皇上遭到指责,说皇上只宠信我一人,所以臣现在才来,请皇上恕罪。”

同类推荐
  • 易经的智慧

    易经的智慧

    本书对《易经》六十四卦的每一卦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与讲解,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将艰涩难懂的《易经》的精妙阐述给广大读者,与此同时,作者还详尽记录了自己的《易经》心得以飨入门爱好者与资深研究者。《易经的智慧:我读易经心得》深含高等数学二进制的数理基因与阴阳对立统一唯物辩证的哲理基因,所以是科学的、唯物辩证的,并非一般的历史文化知识,更不是用来专门卜卦的书。除上面所说数理哲理外,还充满着对人的忠告与训诫:做人要坚守正道,弃恶从善,居安思危,趋吉避凶,积极应对困境,走向成功。
  • 治理秩序论:经义今诂

    治理秩序论:经义今诂

    本书是一部以儒家经典和中国古代社会治理秩序为研究中心的政治哲学类著作。作者认为,中国的治理之道呈现在儒家十三经当中,构建今日中国优良治理秩序,须立足于中国经验,探究中国治理之道,会通中西,温故知新。作者从《论语》、《孟子》、《礼记》、《尚书》、《周易》中择取十章进行疏解,并运用现代人文与社会科学理论,从天下之大义、人心之趋向、君子养成之道、启蒙之道、客观规则之道、仁本宪政之道、健全的财政之道、治国平天下之大道、革命之道、华夏—中国之秩序想象等十方面进行阐述,从儒家的政治理论和经验中探究合理的现代治理秩序。
  • 听冯友兰讲中国哲学

    听冯友兰讲中国哲学

    本书系统地讲解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和演变,介绍了我国古代哲学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思想及其代表人物。而且,本书对冯友兰有争议的思想,也试图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改造,并补充了一些新颖的内容,使本书增加了更多的哲学容量。
  • 灵性的成长:灵修大师克里希那穆提的心灵语录

    灵性的成长:灵修大师克里希那穆提的心灵语录

    印度的克里希那穆提是20世纪最伟大的灵修大师,他一生致力引导人们点亮自性之光:认识自我,旨在帮助人类从恐惧和无明中彻底解脱,体悟慈悲与至乐的自由境界。在本书中,我们撷取克里希那穆提思想中的精粹,在其的引导下深入探讨与心灵成长息息相关的问题,为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的心灵送去一星火种,点亮人类的自性之光。
  • 哲学就是爱智慧(爱智书系)

    哲学就是爱智慧(爱智书系)

    在很多人的眼里,哲学是一个让人莫测高深的词汇,一提起它,就令人联想到某种至高无上的智慧,还有一张与这种智慧相连的刻满岁月年轮的脸。哲学真的是这样让人望而生畏的吗?这本小书将会回答我们最关心的几个问题:什么是哲学?哲学家们想的都是些什么问题、哲学家都是些什么样的人,读过这本书后你会发现,哲学原来有着这样一张生动有趣的面孔,而你自己也曾经像哲学家一样思考过!
热门推荐
  • 海地战歌

    海地战歌

    这是一部全景式反映中国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光辉战斗业绩的大型纪实性报告文学。全书共16章30万字,全面讲述了由广东省公安边防总队独立组建的中国第五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从甄选集训、出征海地到载誉归来的精彩历程,详细刻画了中国警察在政局动荡、战乱频发的海地执行维和任务的真实感人故事,构成了一部恢弘的中国维和警察英雄史诗。
  • 诡报记者:午夜心跳,office离魂实录(新惊魂六计)

    诡报记者:午夜心跳,office离魂实录(新惊魂六计)

    午夜心跳,office离魂实录.不可终结的秉烛夜谈,等你来参加。 身临其境的感觉、凄婉的情感、恐怖的气氛、悬念重重的故事,就藏匿在我们身边……
  • 万界之重铸天道

    万界之重铸天道

    王冰意外得到了一个天道界面,然而这个界面却残破到了极致。之后,他便踏上了寻找天道法则,培养势力,收服无主世界,崩坏有主世界的道路。ps:第一世界:海贼,并以海贼世界为根基,所以海贼有点长。ps:主角每通关一个无主世界,就会收服该世界。同时还可以不断进化自己的世界!ps:无系统,无主神,无任务
  • 秘密背后的秘密

    秘密背后的秘密

    本书是由两本启发世界级畅销书《秘密》的经典《万能金钥:心想事成的24堂课》和《失落的致富法则》组成。如果没有《失落的致富法则》,就不可能有超级畅销书《秘密》的出现!《万能金钥》在《秘密》一书中共被提到19次!本书讲求实务,而非哲理;是一本实战教本,而非理论专著。本书专为迫切需要用钱的人撰写、本书也特别为一些至今仍没有时间、方法或机会去仔细探究形上学,但却希望运用这些研究结果、科学结论作为行动基础的人撰写,他们并不需要亲身参与导出这些结论的过程。
  • 强国

    强国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告诉你,我是外星人

    告诉你,我是外星人

    《无敌熊告诉你,我是外星人》一书是“阳光姐姐美美熊”系列丛书中的一本。该丛书共六本,按照不同主题分为:无敌熊、勇敢熊、孤单熊、成长熊、奇异熊、温暖熊。每本书根据各自的主题,收录与之相关的4~5篇作品,其中一篇为“阳光姐姐”伍美珍创作,同时挑选了“阳光家族”小作者创作的精彩小说。本书是“阳光姐姐美美熊”系列之一的“无敌熊”,书中收录的故事以大无畏的“无敌”为主题,由“阳光姐姐”伍美珍原创的《毛毛和木乃伊》领衔,携手“阳光家族”明星小作家们为小读者奉上一组既无畏又暖心的成长故事。
  • 凤舞九天:倾世宠妃舞天下

    凤舞九天:倾世宠妃舞天下

    一场莫名其妙的暗杀,杀手之皇穿越成废柴?什么?!爹不疼娘不爱?地位不如下人?太子爷休妻?这些都不是重点,最最重要的是——废柴?!她?真是笑话!且看她如何打众人脸。废柴?不好意思轻轻松松喝口水就能升级。没背景?九千年神女轮回转世吓不死你?穷?哈哈好冷的笑话,她家神级丹药地位不如糖豆!凤眸微挑睥睨天下荟荟众生。冷眼笑观世间红尘。可……她没说她想入红尘!旁边这紫眸美男子怎么搞?!她是好色没错!但这谁顶得住啊?某男“你想要天下?那还不简单!来,有了我不就有了天下?”
  • 柳林风声

    柳林风声

    《柳林风声》是一部经典童话,主要讲述的故事是:在风光旖旎的泰晤士河畔,住着四个要好的朋友——忠厚善良的鼹鼠、机灵热情的河鼠、狂妄自大的癞蛤蟆、老成持重的獾。他们经历了一系列曲折刺激的冒险故事,游山逛水,尽享大自然的慷慨恩赐。一次,癞蛤蟆偷了一辆汽车,被捕入狱,在狱卒女儿的帮助下,化装成洗衣妇逃出监狱,历经险情和磨难,在三位朋友的帮助下,夺回了被野林动物侵占的蛤蟆宫,从此改邪归正。
  • 天黑,别讲诡故事

    天黑,别讲诡故事

    游走在繁华都市与乡野荒村的古怪魅影,渗透进字里行间的惊悚传奇。听乡下姥姥讲那早已经被人遗忘的鬼怪故事,揭开平静生活外衣下潜藏的汹涌杀机……看疯魔君惊悚怪异短故事集,每天为你带来一个精彩又好看的诡异小故事。天黑之后,活人勿近!现在,请你锁好门窗,拉上窗帘,吹熄蜡烛,嘘~~一些不可思议的故事正在发生,听我给你娓娓道来…………
  • 太清剑诀录

    太清剑诀录

    当卓然从梦中醒来,却发现晴儿早已满头鹤发,恍然间,他已然明白,曾经的那些你争我抢,你死我活,又算得了什么?眼前的流泉飞瀑,青山叠翠,晴儿的软语巧笑,梳妆倩影,怎是那俗世间的尔虞我诈比得了的。他这才明白,太师父为何宁愿终老山林,宁愿废了自己一身的绝学,也不愿授予世人的良苦。人啊,不过就是一场大梦,梦醒了,心便找到了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