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47300000004

第4章 做一个逍遥的混混(3)

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刘邦总是一副大方慷慨的样子,看上去非常哥们,很讲义气的一个人,似乎也公正无私,正因为这样,才能成就他最大的“私”,当上了皇帝。当皇帝以后就没必要再无私了,开始剿灭异姓王。在这方面,刘邦的境界没到道的层次。

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这是刘邦身上非常明显的特点,他从不认为自己很了不起,建立大汉后他就说了,运筹帷幄不如张良,治理国家不如萧何,领兵打仗不如韩信,但偏偏就他可以管理这些人。正是老子说的不以自己为大,而能够成就自己的大事。

至于“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就不说了,刘邦怎么也不是个圣人,他不是不争,只是不明着争而已。他成功的地方在于能够用道来驾驭权术,而不是以权术来驾驭道——这当然是后话。

做人就应该像秦始皇那样

千万不要以为当上亭长的刘邦会像后来那些文人一样郁闷,感觉怀才不遇。恰恰相反,刘邦对这个比芝麻还细的官非常看重,很自豪,好歹是个公务员,还能管十几个人,经常押着囚犯,也挺威风的。以现在的眼光看,一个农家子弟能当成村长或者乡长也不错,至少不用担心住房和温饱问题。

一向喜欢浮夸的刘邦还为自己制作了一顶帽子,在当时呢,只有士人才能戴帽子,平民只能用头巾束发,帽子可以说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和现在许多人穿西装打领带一个道理。刘邦花费了好大力气托人在外地制作了这样一顶帽子,而且一直保存到他后来当皇帝以后,据说成为开国皇帝后,闲来无事时他还常常拿起来戴戴。

这个职务还有一个好处。因为要押解犯人,时常可以到外面见见世面。

有一次,刘邦在京城咸阳完成任务后逗留了几天,喜好游荡的他自然要在京城好好逛逛。这个花花世界可比沛县繁华多了。就在他晃荡的时候,突然看到秦始皇巡游的阵仗,那个场面啊,乡下人刘邦可从来没见过。京城的辇道上围满了人,秦始皇坐在华丽的辇车上,不可一世,威武逼人。

刘邦看呆了,只差没流出口水,怔怔地自言自语:“大丈夫当如此也!”翻译成现代汉语是:做人要像秦始皇一样牛逼。当时,人群还有一个人说了类似的话,不过这个人的话更狠更有决心:“吾当取而代之。”听到这么霸气的话我们就知道说话人非西楚霸王项羽莫属。

在咸阳的那几天,想必刘邦头脑里老是秦始皇的那无限风光的架势,夜晚做梦时幻想坐在辇车上的是自己,这是一场春秋大梦。令人吃惊的是,他的梦最后居然成真了。

回到沛县后,他还是刘邦,一个小亭长,虽然能够得到一些朋友的信赖,但比起风光无限的秦始皇始终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然而,就在这时,一场意外发生了。夏侯婴此时已由县府马夫升为候补县吏了,刘邦回来后,两人自是亲热非常。一次,两人比剑时,刘邦不小心把夏侯婴砍伤了。这件事,恰好被其他的县吏看到了。那人可能平日里跟刘邦结下了什么梁子,或是看刘邦不顺眼,他密告上面刘邦故意伤害“公务人员”。

这个篓子捅得可大了,在今天也许屁事都没有(夏侯婴并不怪罪他),但是秦朝当时的法律非常严峻,当事人不追究,不代表能逃脱罪责,依据秦律,刘邦不仅要被撤职,还可能有刑狱之灾。

夏侯婴为了保护刘邦,死活不肯告诉县令是谁伤害了自己。结果呢,他自己反而因为“知情不报、袒护罪犯”受到鞭笞,最后被关进大牢,判处一年多有期徒刑。事后,还是萧何曹参从中斡旋,刘邦才逃脱罪名,保住那顶亭长乌纱帽。

萧何是个观望主义者,这件事让他再一次感受到刘邦身上的力量,夏侯婴甚至不惜自己受伤也要保护刘邦,这个人一定不是个简单的人。这些经历对萧何是非常重要的暗示,坚定了他将来辅佐刘邦的决心,而萧何的辅佐对于刘邦成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季哥结婚了

刘邦是个非常好色的混混,喜欢嫖女人。除了嫖妓之外,还曾把一个姓曹的女子肚子搞大,这女子为他生的儿子就是后来的齐王刘肥。关于曹氏,司马迁也没留下什么详细的资料,她所以出现在史书上就因为跟刘邦偷情过。有时想想,历史真的非常奇怪,一个混混当上了皇帝,那帮和他一起喝酒嫖妓的老友全都成为“军事家”、“政治家”、“大功臣”,连和他通奸的女人都在历史上留名。

所以说中国的历史非常吊诡。它是严肃呢,还是搞笑?说它严肃吧,它有时候非常荒唐非常搞笑。说它搞笑吧,它有时候非常认真,甚至恐怖!如果你身在那段历史,你往往会不知所措,只有弄懂了历史背后的潜规则,才知道什么时候该严肃,什么时候该开玩笑。

几年后,季哥终于迎来了桃花运。是的,季哥结婚了,时年35岁,古代晚婚晚育的模范。事情是这样的:

原来沛县来了一个叫吕公的老头,吕公原名叫吕父,字叔平,因为得罪了本县的县官,所以携家带口逃到沛县避难。吕公在当地也算是个名门望族,家里颇为殷实。来到沛县,受到县官的热烈欢迎。

吕公为了在这地方站稳脚跟,就请沛县的亲朋好友、显贵之人吃饭喝酒。县令把这个消息一公布,慕名而来的客人蜂拥而至,人数太多,根本坐不下。县令让萧何拿主意。萧何是个很有头脑的人,他将坐位分为好几等,其中有贵宾席,也有“经济舱”。凡是送礼超过一千钱的都可以进贵宾席入座,其余人都在外厅等待吕公接见。

刘邦不过一个小亭长,余钱不多,论资历也只能排在外厅等候。不过,一向喜欢开玩笑的刘邦却径直走进内厅,喊道:“贺金万钱。”

然后,大大方方地在贵宾席落座,要求拜见吕公。吕公听到有人出手这么大方,很是惊讶,走到刘邦跟前,只见此人玩世不恭,然而却仪表堂堂。古人都喜欢相面术,就像现代人喜欢问星座一样。

一旁的萧何看到,知道刘邦这玩笑开得有点过了,忙出来解围,他惭愧地对吕公说:“刘季这个人喜欢说大话,吕公你不要跟他一般见识。”

吕公笑道:“没关系,没关系……”

吕公不但不计较,反而将刘邦引到自己的身边。刘邦也不客气,在当地的显贵要人面前和吕公谈笑风生,一点都不拘谨。其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可见一斑。

吕公也是个有点神秘兮兮的人,他仿佛看出刘邦将来有一天可以大富大贵,在宴席上屡次用眼神暗示刘邦散席后留下来。刘邦是个机灵人,一点就通。

散席后,吕公领着刘邦进入后堂,将他引见给夫人和女儿吕雉。吕雉在乡野间也算是个婀娜的美女吧,但刘邦看到她并未眼前一亮,可见长得并不是特别出彩的那种,再说,刘邦是情色场中的老手。

吕公让女儿退下,对刘邦说:“我年轻时懂一点相术,现在活了这一大把年纪,看人更准了。小兄弟啊,不是我抬举你,你是我看过的面相中福气最大的,你千万不要自暴自弃啊!”

一个不认识的人突然说这话,谁都会觉得莫名其妙,刘邦也是如此,不过他很镇定。

吕公见他不说话,又说:“刚才那个啊,就是我的女儿,如果你不嫌弃的话,我愿意将她许配给你,将来她跟着你肯定大富大贵了。”

刘邦一个穷小子,碰到一个貌美的富家女,哪有不答应的道理,这真是天上掉馅饼。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

刘邦走后,吕夫人生气地对吕公说:“老头子,你吃错药了,上次县令要娶我们的女儿你都不答应,还因此得罪了他。你说我们女儿将来会嫁一个大贵人,现在这个刘季一文不名,你怎么糊里糊涂把女儿嫁给他呢?”

吕公甩手道:“妇道人家懂什么,这人将来了不得。”

就这样,刘邦终于结婚了,吕雉那时还不是黄脸婆,两人也还恩爱。出嫁后,吕雉只得跟刘邦过农家生活,算是个还不错的家庭主妇。一年后,生下一男一女。

同类推荐
  • 黄骅将军

    黄骅将军

    巍巍沂蒙,逶迤八百余里,覆压鲁中、鲁南大地。沂山、蒙山、北大山、芦山、孟良崮等名山大岭,山高坡陡,崖险岭峻,层峦叠嶂,丛山连绵,到处悬崖峭壁,巨石嶙峋,古木参天。山中飞瀑流泉,涧深溪清。
  • 香江鸿儒:饶宗颐传

    香江鸿儒:饶宗颐传

    本书为"大家丛书"之一。饶宗颐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文学家、经学家、教育家和书画家,是集学术、艺术于一身的大学者,又是杰出的翻译家。饶宗颐和季羡林齐名,学界称"南饶北季"。本书记载了他的人生经历和杰出成就。
  • 周恩来的青少年时代

    周恩来的青少年时代

    康之国编著的《周恩来的青少年时代》内容介绍:1911年(农历辛亥年)是清廷的多事之秋,这个腐败、专制、卖国的政权正一步一步走向倾覆。这年的6月,四川爆发了反对清政府把铁路专利权出卖给洋人的“保路运动”。为镇压这次运动,清政府命令端方自湖北领兵进入四川,但他怎么也想不到,时隔不久,武昌却爆发了革命党人发动的起义。说起来。清政府对武汉的控制不可谓不严,因为武汉是当时中国仅次于上海的第二大城市。也是革命党人活动的重点地区。但清政府没有想到的是,革命党人在新式陆军中正大量地做着革命工作,新军中正酝酿着反清的武装起义。
  • 80后中国

    80后中国

    范冰冰、文章、李宇春、韩寒、郭敬明、嘻哈包袱铺……80后代表人物,各有活法,他们的体温与灵魂,是这个时代的历史与影像。80后,是中国未来的力量、智慧与担当。80后的活力就是中国的活力,80后的生活态度就是决定着中国未来的走向。活的真实,活的自在,活的有尊严,是80后集体的梦想。
  • 青少年走近伟人丛书·传记故事·恩格斯

    青少年走近伟人丛书·传记故事·恩格斯

    恩格斯,共产主义学说的创立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是卡尔·马克思的挚友,被誉为“第二提琴手”。恩格斯在少年时代起就博闻强识,成为一个有崇高理想的人。他积极投身于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并与马克思一起创立了无产阶级革命理论,领导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恩格斯对一个多世纪以来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和共产主义运动做出了杰出贡献。
热门推荐
  • 重生之逆天魔巫

    重生之逆天魔巫

    大婚之日,她被未婚夫和至亲挚友背叛,全族被灭。于是,她誓下血咒,以灵魂为祭。百年后。她重生为庶女,被折磨至死之际,灵魂觉醒,开启了漫漫复仇翻身之路。----说她是废物?她带着前世的灵法教做人。说她走后门?她就找整个大陆最硬的靠山做后盾。说她是魔女?好吧,她就一路腹黑到底!
  • 重生农家好日子

    重生农家好日子

    新书:《少年他有点傲娇》,简介:少年他很傲娇,少年他很上进,少年他很深情,少年他心怀祖国和人民。…………………………………………………………………………重生回来,吃什么都不吃亏,上辈子吃的亏统统都找补回来。好日子,小日子,幸福的日子过起来。
  • 红枪白马女政委赵一曼

    红枪白马女政委赵一曼

    本书以翔实的史料,记载了抗日英雄赵一曼辉煌的一生。她在少年时期,就在姐夫的引导下,从四川省走向了革命道路,后又到苏联学习。最后牺牲在东北抗联的林海雪原,面对着日本帝国主义的屠刀,她坚贞不屈,决不投降。为中华民族树立了一座与日月争辉的丰碑。本书为“中国孩子的好榜样丛书之一”。
  • 玲珑撰录

    玲珑撰录

    被遗落在云皇大陆的水离陌拥有神秘黑暗力量的幽冥宸一曲萧声搅弄风云的南宫胤从相知,背叛,到理解,相守,一同踏上凤羽大陆寻求迷惑。片段一:“轻羽,她是他们南竺国的轻羽公主,我呢,她又是我的谁,难道我南宫肆只配生活在黑暗里,干一些杀人越货的勾当?不,轻羽是我的,她说过,她会在黑暗里陪我陪我走向光明,不,不,她骗我,她走了,她不要我了,没有人要阿肆了,轻羽不要阿肆了,都不要了。”片段二:“你以为将自己藏起来就看不到我们了?你错了,你藏起来看不到我们,我们却将你看的一丝不漏,这就是你作为父亲所谓的颜面吗?”片段三:“阿陌,倘若那天我没有去,你没有来,是不是你就不属于我了”,“阿宸,南宫胤他一直都知道,不知道的是我们而已。”片段四:“幽冥宸,这是真的吗?呵,原来是我想多了,你原来一直都在利用我,那些所谓的一直在我身边保护我,守着我,都是骗我的,骗我的,我还把小羲弄丢了,他什么也不懂,我不在,他吃什么?住在哪,我都不知道,不知道。”片段五:“阿陌,对不起,我从未想过要让你做什么,我也不知道事情会到这样,阿陌,从沙漠初遇,我便知道,此生我是赎债的,当日那一曲萧音,是祝福,只是没想到,适得其反。”片段六:“阿陌,想好了,今夜过去,你便是我的人,”“你怎么变得啰嗦了。”“没想到阿陌竟比我这夫君还要急,那为夫可就不客气了。”砰,一声响,“幽冥宸,你想饿死我是不是,谁想要这个,快拿吃的来,我饿了。”“娘子确定不要?”“还是要吧!”片段七:“黑暗之王来临,魔皇登位,梟战天下”“幽冥宸,你去征战去,那我呢?”“本尊的女人,自是随吾看尽世间繁华”。“南宫胤会吹箫又怎样,本尊依旧是胜者。”砰,一根玉萧擦着幽冥宸的脑袋飞去,“幽冥宸,你不吹会掉块肉吗?”
  • 一剑平天下

    一剑平天下

    武林大会惊群豪!力斗黑剑统江湖!福建军中鬼剑出!南海平倭救民生!人在江南!看谭漠一剑神威!
  • 穿越之重掌家族

    穿越之重掌家族

    月舒儿,一醉之后,穿越成为尚书千金。古代的美男有好几个钟情于她,家族的矛盾,集中在她的身上。朝中争嫡,阴谋纷乱……边境狼烟四起……这些都要月舒儿这个穿越者来摆平,而且她还要小心翼翼,不能让历史歪楼(这个好难)。试试吧!如果做不到!你来打我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湘西秘史

    湘西秘史

    一部大湘西百科全书式的小说,一把开启湘西神秘之门的钥匙,一幅描绘湘西世事百态的画卷,一曲吟唱湘西不了乡愁的哀歌。清末,湘西昔日最繁华的水码头浦阳镇正走着下坡路,浦阳镇西帮三十六家商号的两个主要商家张家和刘家也在逐渐走向衰落。张家的公子张复礼和刘家的千金刘金莲定下了娃娃亲,但张复礼逢场作戏的出轨惹怒了刘金莲,从此开始了两人之间的恩怨情仇……小说以此为主线,抒写了清代末叶浦阳镇近半个世纪的生活图景,由此而衍生出的枝叶藤蔓,更是几乎涵盖了这一时期湘西社会生活的所有层面,把百年前一个神秘而真实的湘西展现在你的面前。纷繁世事,千头万绪,奇风异俗,色彩纷呈……
  • 北洋新军阀

    北洋新军阀

    开局就给一块岛屿,一帮农民,四面八方不是建奴就是海,还有个磨刀霍霍的袁蛮子,就问你你怎么活下去。毛珏:“造船!”
  • 尸骨无存

    尸骨无存

    开发商李山和情人黄芸车祸坠崖。李山死后其父为求风水,收买殡葬办主任,买尸代焚并将其土葬。然而下葬当晚,其尸又被偷挖去卖,下落不明。李山准备投胎时被告知,须找到尸体,否则只能一辈子当孤魂野鬼。李山偶遇买来代其入炉焚化的尸体的魂魄——阿龙,原来两人生前有过一段交集。李山曾因救助失学儿童而拒绝援助重病的阿龙,后阿龙病亡,因停放在同一太平间,阿龙成为李山尸体替代,并由此得到李山家人的赔偿。两个魂魄结识,阿龙为了报答李山对家人的赔偿救助,决定帮他一起寻找尸体,后李山改变主意,不想再投胎,要留在地府改变黑暗的世界。作品以荒诞的笔法,由灵魂回望现实世界,讲述积善行德因果报应的故事。作品为第三届海峡两岸原创网络文学大赛入围作品。
  • 吕著中国通史(全集)

    吕著中国通史(全集)

    《吕著中国通史》以传统国史为据分上下两编,分门别类地、有系统地叙述了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文化学术的发展情况、政治历史的变革。在叙述理乱兴亡的过程中,夹叙典章制度、个人点评,倾注了吕思勉先生一生的真知灼见,能够给读者提供中国历代社会经济、政治制度以及学术文化等方面的历史知识,是最权威、最经典、最完整的中国通史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