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48200000007

第7章 军事家李鸿章(上)(1)

李鸿章的崛起与淮军的建立

官军的衰败与粮饷的匮乏

江浙两省得失的关系

常胜军的兴起

李鸿章与李秀成

淮军平吴之功

江苏军与金陵军、浙江军的关系

金陵的收复

秦朝末年之乱,天下局势纷杂,各路豪杰并起,但等到项羽确立霸权后,韩信才出现;汉朝末年之乱,天下局势纷杂,各路豪杰并起,但等到曹操确立霸权后,诸葛亮才出现。自古以来杰出的伟人,他们的一举一动、进退升降之间,都仿佛有老天在控制着,必要等到时机成熟以后,才让他们如弓满箭发一样,成就一番事业,似乎没有天助他们,似乎又有天助他们。谢灵运曾说:“各位虽然升天在灵运之前,但成佛必在灵运之后。”我看清朝中兴的诸位大臣,论声名显赫,李鸿章是最晚的;而所成声望之高、主持国政之久,也以李鸿章最为突出。成就事业的机遇满天下,时势造英雄,而李鸿章可以称得上正是时代所造就的骄子。

在咸丰六七年(1856年、1857年)之际,太平天国运动声势的高涨达到了极点。而官兵欺凌外族的举动越来越严重,朝廷在战前的决策变得摇摆不定,各军队的将帅间,相互猜忌倾轧,加上军需不足,国库空虚,户部一筹莫展,只有依靠各省自己所筹集的粮饷和物品,拼拼凑凑,东补西补,才得以缓解一时之急。在这个时候,即使有赤胆忠臣和英雄豪杰,也难以迅速立下大功,这个道理是明摆着的。于是有人提出了万不得已的策略,即雇用欧美军来帮助剿灭太平军。

先是洪秀全、杨秀清在占领南京以后,向四方攻打,民众饱受其苦,全国十八个行省,找不到一块安宁的土地。但历经十年的时间,仍然不能平定洪杨之乱,北京政府的腐败无能,已经完全暴露在人们面前。所以,在这样的形势下,英国的领事人员和在上海的英国富商们,不但不把洪秀全视为兴兵造反的乱贼,还将其视为与欧洲各国倡导民权的革命党人相类似的人物,以文明友善的方式来与之交往,不时还供给他一些武器、弹药和粮草。之后洪秀全骄奢到了极致,太平天国内部自相残杀,内政荒废,一天比一天更严重。欧美列国的有识者,在审视他的举动之后,才知道他所谓的“太平天国”,所谓的“四海皆兄弟”,所谓的“平和博爱”,以及所谓的“平等自由”,都只不过是为了造反而对外打出的幌子,深入其内在实质会发现,他与中国古代历史的上出现的那些流寇,没有任何一点区别。因而果断认定他成不了什么大气候。于是英、法、美等国,全部一改他们的既定方针,都想为北京政府提供兵力,帮助清朝剿灭太平天国的叛乱。正式向清政府提出助剿的想法,实际上已是咸丰十年(1860年)的事了。而俄罗斯也想派遣出一支海军小型舰队,运载若干兵力,沿着长江而上以帮助清政府剿灭太平军,俄罗斯的公使伊格那还通过与恭亲王奕面谈的方式表达了他的想法。

[按语:欧美各国,那时刚刚与中国通商,他们必然不希望中国处于战乱当中。所以当两军相持、战事多年不决的时候,他们必然想要站出来提供一些帮助,以求尽快平定局面。而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已经早就让西方人感到厌恶与心忧,这种情况下,他们对太平天国革命军所寄予的希望便相应增加,也是情理当中的事。对当时的欧美各国来说,帮助清军一方则清军胜,帮助太平军一方则太平军胜,形势微妙,胜败只在一线间。要是洪秀全真的有雄才大略、远见卓识,对内能整顿弊政,对外通晓外交策略,迅速与西方各国签订通商条约,假借各国的力量来平定中原,那么天下大势究竟如何着实难料。可惜无能的他并没有明白领悟,先是在内腐败,然后在外搞砸外交,树立新敌,最终失败并被外国人俘获,这样的命运对他来说不是很正常吗?而李文忠等人的名望和功业,也正是在这时所建立的。]

当时英法联军刚刚攻破北京,咸丰皇帝远在承德,虽然和议已经签订,但是相互猜忌的心理却仍然很重。所以恭亲王奕对于英法等国提出的借兵助剿这件事,不敢一个人做决定,于是一边向身在热河行宫的咸丰帝请示,一边询问江南、江北钦差大臣曾国藩、袁甲三以及江苏巡抚薛焕、浙江巡抚王有龄等人,让他们说说意见和看法。当时极力反对这个主意,认为此举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人,只有江北钦差大臣袁甲三(袁世凯之父) 。江苏巡抚薛焕虽然也认为雇佣欧美的军队不可行,但他还是建议雇佣印度兵,用来防卫上海及附近地区,并提请任命美国军官华尔、白齐文为队长。曾国藩当时回复的奏折,意见也大致与此相似,说中国处在极度困境之下的时候,外国友人好意提出帮助,不应该直接拒绝,所以应当一方面用一番好话来回复他们助剿的热切心理,但在他们出兵的日期上尽量延缓,一方面利用外国的军官,从而起到剿灭反贼的实际效果。于是朝廷依照这些建议,谢绝了外国出兵助剿的提议,而命曾国藩聘请外国军官来训练新兵。这其实就是“常胜军”的起点,而李鸿章的功勋和名望初起,与这件事有很大的关系。

华尔,美国纽约人,毕业于美国陆军学校,担任将官时因为犯了轻微罪行而离开美国,潜逃藏匿在上海,咸丰十年(1860年)的时候,洪秀全的军队进攻、蹂躏了江苏,苏州、常州相继陷落。上海候补道杨坊,认为华尔是个性情沉毅、富有才干的人,便将其推荐给布政使吴煦。吴煦向美国领事馆提出申请,赦免了他过往的罪行,让他招募十几个愿意从军的西方人,又加上几百名中国志愿者,让他带兵训练这些人,以保卫苏州、上海那一带。之后,这支部队多次与太平军交战,常常能够以少胜多,所向披靡,所以清军、太平军都称他这支部队为“常胜军”。常胜军的建立,实际上是在李鸿章还没有到上海之前。

现在要讲述李鸿章所立下的战功,那就得要先来说说李鸿章立下战功所在地的概况与形势。

江苏、浙江两个省,历来是中国缴纳赋税的核心省份,甚至可以说没有江浙两省则没有天下。所以要说必争的兵家战略要地,没有哪里能比得过武汉的,要说必争粮饷财源地,则没有哪里比得过苏州、杭州的,对军事策略稍有了解的人都懂得这个道理。洪秀全由于看到最近各地的清政府官兵的士气极为高涨,不再像之前那样可以不放在眼中,加上安庆也被清政府的官兵所收复(咸丰十一年辛酉八月被曾国荃所收复),南京越来越陷入孤立无援的地步,于是派遣将领李秀成、李世贤等分兵侵扰江浙一带,以便牵制政府官兵的军力。李秀成的军队极具锋芒,很快萧山、绍兴、宁波、诸暨、杭州等地接连被他攻陷,浙江巡抚王有龄战死。江苏的各地城市也基本上都被李秀成的军队侵入或攻陷,避难的民众都涌到了上海。

安庆收复以后,湘军声望变得越来越高。当时的中央朝廷重臣和地方封疆大吏,与曾国藩有不和的,不是死了就是被撤职,因而征剿太平军的重任就完全落到了曾国藩一个人身上。皇上多次下诏敦促曾国藩,让他带兵东进,收复苏州、常州、杭州等陷落在太平军手中的郡县,五天之内就连续下四道圣旨,口气非常严厉。曾国藩于是便上奏推荐左宗棠前往浙江主管军事事务。此后不久,江苏绅士钱鼎等人就在十月份乘坐轮船沿江而上到达安庆,拜见曾国藩,苦苦哀求他派遣部队前往江苏支援,说吴中地区有三大可乘之机,将难以守住太久:一是当地团练,二是洋枪和火轮船,三是埋伏在其中的内应;还有三座城池,虽然仍未陷落,但是也将难以守住太久:一是镇江,二是湖州,三是上海。曾国藩见他们言辞恳切,心生怜悯。当时军队粮饷不足,兵力也不足,左宗棠的楚军也没有可抽出的兵力,于是曾国藩就与李鸿章商议,准备来年二月出兵支援江苏。

咸丰十一年(1861年)十一月,朝廷下旨,向曾国藩咨询支援江苏部队的统帅人选,曾国藩推荐了李鸿章,并且向朝廷请求酌情调拨几千兵力,赶往长江下游,以帮助支援剿敌。于是李鸿章回到庐州老家,在那里招募“淮勇”,等到了安庆以后,曾国藩为他确立了营规军纪。武器军械的配备,报酬粮饷的数量,全都照搬“湘勇”的章程,也用楚军的营规军纪来对他们加以训练。

之前,淮南多次被太平军、捻军所进攻和侵犯,当地民众深受困扰。只有合肥县的志士张树声、张树珊兄弟和周盛波、周盛传兄弟及潘鼎新、刘铭传等人,自咸丰初年开始就训练民团来保卫家乡,构筑堡垒来防备流寇入侵,所以安徽全省几乎都遭受了战乱和侵扰,只有合肥能够保全自己的土地。李鸿章最开始招募淮军的时候,就是在乡里的这些旧团练武装组织的基础之上加以严格训练,“二张”、“二周”、潘、刘等人全都追随了他。有个叫程学启的安徽人,之前是曾国荃的部下,官职做到参将,此人智勇绝伦、出类拔萃,曾国藩特意将他挑选出来,让其跟随李鸿章,后来的战役中,此人勇猛善战,闻名一时。此外,在淮军最初建立的时候,曾国藩不仅调拨了几个营的兵力作补充,还特意从湘军将领当中挑选出了一名优秀将领作为淮军统帅,成为李鸿章的部下,并接受李鸿章的指挥,这人就是郭松林。这样,淮军的著名将领,算起来就有程学启、郭松林、刘铭传、潘鼎新、“二张”(张树声、张树珊)、“二周”(周盛波、周盛传)了。

同治元年(1862年)二月,淮军正式成立,共有八千人。准备临江而下,从太平军的营垒附近冲过去,从而支援镇江,但还没有最终决定。二月二十八日,上海的官僚、士绅等筹集了白银十八万两,雇用了七艘轮船,开赴安庆迎接淮军,于是才决定将军队分三批载到上海。三月三十日,李鸿章的淮军全部抵达上海,随后圣旨下来,让李鸿章暂时代理江苏巡抚一职,让薛焕为通商大臣,专门负责处理外交事务( 薛焕,原江苏巡抚)。

在这个时候,常胜军的军制尚没有完备。华尔以一位外国籍将领的身份,统率五百人,守备松江。同治元年正月,太平军率上万人进犯松江,将华尔的部队里里外外围了十圈,华尔率军奋力一战,顺利突出重围。等到李鸿章到达上海的时候,华尔被划归李鸿章所指挥,又招募了更多强壮勇猛的中国人加入军队,让华尔加以训练,而且他属下士兵的待遇,比湘军、淮军等都要好。从此以后,常胜军在平定太平军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开始得到了更大的发挥。

松江府,位于江苏和浙江两省交界的地方,是当地武官提督的驻扎所在地,是江苏省的交通要道。太平军围攻得非常厉害,于是李鸿章让常胜军和英国、法国守军合兵在一起(当时有若干的英国、法国守备军,专门驻扎在上海,防卫英国和法国租界),攻打松江府南边的金山卫和奉贤县,淮军程学启、刘铭传、郭松林、潘鼎新等将领,攻打松江东南边的南汇县。太平军殊死拼杀,英法两国军队招架不住后撤退,于是嘉定县又陷落。太平军欲乘胜进逼上海,而程学启在其进军途中主动进攻,大败太平军。南汇县的敌军将领吴建瀛、刘玉林等人开城投降。此时,川沙厅(在吴淞口南岸)太平军上万人又来进犯,刘铭传率军坚守南汇,大败太平军,紧接着又收复了川沙厅。然而太平军的势头仍然强劲不已,又派出一支部队包围松江青浦,派出另一支部队驻扎在广福塘桥,集中主力在泗滨,对新桥虎视眈眈。五月,程学启率领孤军驻扎在新桥,抵挡太平军大军的进攻,连续数天被包围,情况十分紧急。李鸿章闻讯后,亲自带领军队前往救援,但和太平军在徐家汇相遇,经过激烈厮杀,拼尽全力之后击溃了太平军。程学启在军营当中看见李鸿章的帅旗后,立即出营配合李鸿章军队夹击敌人,终于取得大捷,歼灭太平军三千多人,俘虏四百多人,投降的则有一千多人。驻扎在松江府郊区的太平军听说自己军队战败的消息后,都受到极大震动,于是慌忙带领部队向北逃跑,新桥之围才得以解开,上海戒严的形势也才得到好转。

淮军部队刚到上海的时候,西方人看到他们的穿戴非常破旧,私底下都取笑他们。李鸿章不慌不忙对其身边的人说:军队的强弱,难道是由军服的好坏决定的?等到你们见到我属下大将的水平以后,自然就会有定论了。等到欧美人见到淮军将领的勇敢,军纪的严明,没有一个不改变态度、肃然起敬的,而在淮军管理下的常胜军,也开始很顺从地服从于李鸿章的指挥。

同类推荐
  • 纵横世界政坛的领袖人物

    纵横世界政坛的领袖人物

    照亮人间的提灯女神,俄罗斯的“守护神”,从死囚到总统,巴勒斯坦解放事业的斗士,女人统治世界,人民的王妃……这些在世界政坛上叱咤风云的人物,你了解多少?
  • 进化论创始人:达尔文(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进化论创始人:达尔文(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特斯拉自传

    特斯拉自传

    本书是尼古拉·特斯拉唯一一部亲笔撰写的自传,在书中,他亲述了其1000多项伟大发明的过程与心路,客观而深刻地展示了自己传奇的一生,并揭开了爱迪生将其视为最大劲敌背后的真相。全书以其少年生活为开头,又以其对世界和平的期望而收尾,体现了一位发明家、科学家的历史责任感:他的一切努力和发明都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维护世界和平。
  • 我作为社会弃儿的一生:拉里·弗林特自传

    我作为社会弃儿的一生:拉里·弗林特自传

    本书是他对自己沸沸扬扬的一生的真实回顾坦率地记录了他的奋斗历程、官司内幕以及被土流社会所不齿的无奈。根据本书拍成的电影《人民反对拉里·弗林特》(又译《人民正确》在美国轰动一时再次成为大众争论的热点。
  • 管仲:他为霸业而生

    管仲:他为霸业而生

    他曾是一个失败的商人、一个胆怯的士兵,一个渎职官员,最终却成为匡助齐国称霸诸侯的一代名相。他就是管仲,第一位彪炳春秋的改革家。本书以详细的史料,流畅的笔触,讲述了春秋名相管仲传奇的一生。他凭借自己的大智大勇,把齐国一步步推向霸主之位。他是中国历史上治国安邦、富国强兵第一人。同时也展现出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幽微曲折、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
热门推荐
  • 偷盗妖神

    偷盗妖神

    一个东偷西盗的盗贼,因潜入国库而跳崖穿越到一少年身上,偶得偷神宝藏传承,错饮大鹏血,从而踏上修行一途,偷遍各界,在异世不断前进成就一代妖神。
  • 圣经的故事

    圣经的故事

    《圣经》是人类历史上一部独一无二的书。它由不同时代的人用不同的语言写成,却极其贯通;它遭到无数的怀疑甚至诋毁,但最终它作为圣经经典的位置却丝毫没有动摇;它不是单纯的文学书、哲学书或历史书,但它是很多文学作品的源泉,哲学家不断地引用和讨论,它对犹太古史的详尽记载也远远超过其他民族的古史书。《圣经》是人类的伟大遗产。
  • 重生之战神降临

    重生之战神降临

    如果重来一世,我定要将这天踩在脚下,将这地崩裂成天空,叫那满地的怪物化为糜粉,让那漫天的诸神烟消云散,我是王毅,我重生在末世降临之前……
  • 彼岸花开为君倾

    彼岸花开为君倾

    ??此文已出版,出版名为《彼岸花开为君倾》她是盗墓界的精英,一朝穿越竟在阴森恐怖的古墓,九死一生醒来竟被当做候爷的小妾,她可不是柔弱女!任你搓扁捏圆!,我的穿越我做主,我照样在这里混的风生水起,逍遥自在!<br/>那个候爷,你不是我的菜,哪里凉快哪里待着去。你就算把小三拍成黄瓜我也懒得看你一眼!<br/>那个惊采绝艳的王爷,想要娶我?做梦吧!我要前世今生两笔账和你一起算!<br/>??
  • 宽心的人生才坦然 舍得的人生才快乐

    宽心的人生才坦然 舍得的人生才快乐

    有人说,身安不如心安,屋宽不如心宽,宁可清贫自乐,不可浊富多忧。这实际上是人生存的一种境界。“屋宽不如心宽”,是做人处事的心态。对于任何事情,要摆正心态,不要太斤斤计较,要学会“宽心”和“舍得”,让自己永远处于平和乐观的生存状态。
  • Hi女王

    Hi女王

    落下的花瓣,有些印入她们的鞋中;有些落在她们的身上,随身体舞动着飘走;有些浮在小池里,被鱼儿衔入水中。看!还有一片飘进了舞房,陶醉在那婀娜摇曳的舞姿中。她们是谁?一群青春靓丽的文静的·····no,那是一群疯狂的Queen舞房,食堂,宿舍。她们每天都在上演三点一线。但,看似平凡的大学生活真的就是平凡的吗?三个女人一台戏,那······四个呢?五个呢?甚至更多。故事从这里开始······
  • 农门女婿不好当

    农门女婿不好当

    快病死的村姑要嫁人了,对方还是个身强体壮的猎户,大家都在猜她能不能活过新婚夜。穿越到贫穷落后的小山村,一日三餐不济她认了,可她新的身体还是入土半截的短命鬼?更离奇的是都快死了还有人娶?本着好奇她嫁了,就想看看赔掉老婆本、棺材本的倒霉蛋到底是谁?瘦成皮包骨的身子被他抱着,她好想问一句,“夫君,咯手不?”
  • 妖颜媚世

    妖颜媚世

    此文玄幻+言情+三界+妖色+美男+天马行空的想象并且幽默搞笑诸多,不落俗套,喜欢的就收藏吧~—————————————————————————她,林怡倾,天生媚骨,妖艳容貌,性子由于家人的宠溺而单纯了些,更加显得惹人怜爱。不过,好不容易在毕业之后谈场恋爱,却偏偏是个失败的恋情,那男人有了未婚妻,却还对她纠缠不清。她,林怡倾,对待感情从不拖泥带水,分手也绝不回头,怎会再次留恋?却偏偏被人骂成‘狐狸精’、‘小贱人’,这怎能让她不气!在她昏迷前的一刻,她所想的只是:若有来世,千万不要给她一副妖艳容貌!再次醒来,一切都发生了变化,什么?你说她是妖精!做妖也是个快乐的妖!不过化为人身的时候,为什么会是这副模样!老天!你忒地不公!——————————————————————————他说:“姐姐,我们要永远在一起,你可不要食言啊。”他说:“既然你说了相配,就不要再把我丢下了。”他说:“人常言,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那我只要你就够了。”他说:“你欠我的人情,可莫要忘了还。”他说:“即使是百花齐放,也没有一朵能够让我停留。”他说:“小东西,既然沾染上了我,你还想要逃吗?”男配众多,在文中将会为大家一一呈现~——————————————————————————此文你可以看到不同的妖精,还有人界,仙界的美男此文你可以领略玄幻的奥妙,修仙,论道此文你可以看到上古凶兽,神兽,各式各样的妖物层出不穷——————————————————————————★★★★★★★★★★★★★★★★★喜欢这本书的可以加群哦群一:35636912(不时有空位,可试着加加看)群二:40513217(空余)验证码用书中任一你喜欢的人物名称,例如“璎珞”“琅缳”...当然也可以输入动物的名称,默...★★★★★★★★★★★★★★★★★推荐自己的文同穿系列之一《偷欢盗爱》:同穿系列之二《夫君难选》:新坑:《妖夫》:
  • 倚天屠龙记(第二卷)(纯文字新修版)

    倚天屠龙记(第二卷)(纯文字新修版)

    《倚天屠龙记》以元朝末年为历史背景,叙述了明教教主、武当弟子张无忌率领明教教众和江湖豪杰反抗元朝暴政的故事。不祥的屠龙刀使主人公少年张无忌幼失怙恃,身中玄冥毒掌,历尽江湖险恶、种种磨难,最终却造就他一身的绝世武功和慈悲心怀。他是统驭万千教众和武林豪杰的盟主,为救世人于水火可以慷慨赴死;他是优柔寡断的多情少年,面对深爱他的赵敏、周芷若和蛛儿,始终无法做出感情抉择。
  • 戴明贤集(第二卷):茶味行役

    戴明贤集(第二卷):茶味行役

    本书为《戴明贤集》第二卷,记录了作者这一生亲历的诸多人和事,是作者从少年到老年的“行状”。作者自认其人生道路平淡,虽有苦有乐,但在大动荡的时代背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政治运动、改革开放)中,不过是一点微不足道的‘茶杯风波’”。在耄耋之年回首人生之路,认为其像茶之味——微涩、稍苦、回甘;又因文中所记多属行旅见闻,故以“茶味行役”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