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48800000006

第6章 理论篇(5)

由于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既可以用来表达集合概念,也可以用来表达普遍概念,因此容易产生混淆概念的错误。这种情况相当多,并不是个别的。有的人利用这种情况进行错误的推理,而缺乏逻辑修养的人往往不能发现其错误所在。比如,哈佛大学名誉学员、科学家本杰明·富兰克林曾说过:“时间就是金钱。”由此推理,你占用了我的一分钟时间,你就应该为此向我付出一定的金钱补偿。富兰克林所说的“时间”是集合概念,而我们的每一分钟时间则是普遍概念,这个推理把两个概念混为一谈,是不能成立的。事实上,有些人大多数时间里都在做无意义的事情,根本无法转化为财富。

最后,要说明一点,上文多处把集合概念和普遍概念并提,只是为了便于从避免混淆概念的角度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并不意味着它们是对称的。事实上,正如本文开头所指出的,集合概念是与非集合概念对称的,而普遍概念则是和单独概念对称的。

哈佛大学有位学生问他的老师:“我时常梦到自己已经当上教授了。老师,我要怎样做才能使梦想变成现实?”老师回答说:“少睡觉。”请问,老师与学生的对话是不是所问非所答?老师是否患了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

提示:少睡觉有两层含义,不仅意味着少做梦,还暗示这位学生要多学习。

LESSON 3

恰当判断:一语成就聪明人

判断是对客观事物情况的断定,是用肯定或否定的形式反映周围现实的一种思维形式。事物的情况多种多样,因此判断也是多种多样的。根据判断中是否含有模态词(可能、必然等)把判断分为模态判断和非模态判断;根据判断中是否包含其他判断,将其分类为简单判断和复合判断。简单判断又可分为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复合判断又可分为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假言判断等。下面的学习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各种判断。

看似肯定的否定,大有内涵

世界著名绘画大师毕加索毕生反对侵略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入侵法国后,一些德国官兵经常出入巴黎的毕加索艺术馆。有一次,在艺术馆的出口,毕加索发给每个德国军人一幅他的名画《格尔尼卡》的复制品,这幅画描绘了西班牙城市格尔尼卡遭德军飞机轰炸后的惨状。一个德国盖世太保头目指着画问毕加索:“这是您的杰作吗?”

毕加索严厉地说:“不,这是你们的杰作!”毕加索这句话,表达了他对德国***强烈的愤恨和谴责。盖世太保问的是画,毕加索回答的却是画面上的事实。话虽简短,但显得十分有力。

毕加索的回答,从语言表达上看,是一个否定词和一个感叹句;从逻辑上分析,包含一个否定判断和一个肯定判断。所谓判断,就是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人们的思维活动不能仅限于形成概念,还必须把概念联结起来构成判断,才能反映出事物之间的各种联系,对事物的情况作出各种陈述。判断有两个特征:一是有所断定,即肯定或否定;二是必有真假,一个判断或者是真的,或者是假的。如果判断中所判定的情况与事实相符,就是真判断;如果判断中断定的情况与事实不符,就是假判断。例如说“哈佛大学在美国”、“比尔·克林顿曾就读于哈佛大学”,前一个判断与事实相符,是真判断;后一个判断与事实不符,是假判断。真判断对人类的认识有重要价值,任何一门科学的理论都是由一系列真判断构成。

判断语言形式是有明确断定的语句。判断和语句的关系有以下几点:

1.判断要通过语句来表达,但不是所有语句都表达判断。按照句子的四种类型分别来看:

陈述句是表达判断的,如“他是一个篮球运动员”、“大西洋不是世界最大的洋”等。因为陈述句都是对主语有所陈述的句子,无论是肯定的陈述,还是否定的陈述,都表达判断。

感叹句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句中表达了明确的断定,如“这花真美啊!”、“反恐怖战争一定会取得胜利!”都表达了明确的断定,所以是表达判断的句子;另一种感叹句中没有明确断定,如“好!”、“先生!”等独词句,都没有明确的断定,不表达判断。

祈使句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句中表达了明确的断定,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此路不通”等,表达了明确的断定;另一种是句中没有明确断定,如“请把门关上”、“请您原谅”等,句中表达的某种请求,只是说话人的一种愿望,对方是否把门关上,对方是否能够原谅,都是无法确定的,因此不表达判断。

疑问句不表达判断。如“什么是逻辑学?”“这本书是谁写的?”“你花了多少钱?”等疑问句,都是有疑而问,不表达判断。但是,反问句却不同,如“难道我说的不对吗?”实际是加重语气表达“我说的对”;“你这不是欺负人吗?”实际上是加重语气表达“你就是在欺负人”,这类反问句都是无疑而问,实际是强调表达正面的意思。因此,反问句都有明确的断定,是表达判断的语句。

在实际语言交流中,一个表达判断的语句,往往在一定的语境条件下有所省略,如毕加索回答盖世太保头目的问话时,开始只说了一个“不”字,实际所表达的是“这不是我的杰作”,给对方以否定的回答,这里毕加索是有意把对方所指的“杰作”改变为画中所表现的事实,然后加以否定,接着就表达了一个非常明确的肯定——“这是你们的杰作”,表达了画家对***暴行的谴责。

2.同一判断可以表达为不同的语句。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间,同一判断表达为不同的语言;二是同一语言中,同一判断可表达为不同的句型。如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可以表达为没有物体不是运动的,还可以表达为难道有不运动的物体吗?

3.同一语句也可以表达不同的判断。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由词的多义性造成。例如,在五角大楼的门外,一边站着一个警察。可以理解成两边各站着一个警察,也可以理解成只有一边站着一个警察,而另一边没有。另一种情况是由于语言层次不同造成两种断定。例如,我们一块儿去看望了患病的老师的父亲。这句话可以有两种不同层次的理解:一是“患病的老师”,一是患病的“老师的父亲”,因此全局包含了两种断定。必须指出,同一语句表达不同判断,实际是包含歧义的句子,在语言表达中,应该避免判断歧义,办法是避免使用多义的词或词组,或者明确语言环境。

一天凌晨3:30分,大侦探福尔摩斯接到警局电话,称发生一起命案,要他先去现场查勘。福尔摩斯立刻出了门,由于外面寒风凛冽,还有厚厚的积雪,30分钟后他才到达现场。命案发生在一户人家,穿着单薄睡衣的女主人向他描述说:“我叫爱丽斯,我和丈夫夜里11点多便休息了,可是当我3:20分醒来时,却发现丈夫已经停止呼吸,我意识到,他已经被人杀死。”

福尔摩斯问:“那你后来干了什么?”

“我立即打电话报警,那时我还看见卧室的窗户大开着。”她用手指着那扇还开着的窗户,猛烈的寒风吹得她连打了几个喷嚏。爱丽斯一边去关窗户,一边说:“凶手一定是从窗户进来,然后又从窗户出去的。你现在是不是应该验尸了?”

福尔摩斯摇了摇头说:“等一会法医来了再验尸吧!不过在他们到达这里之前,你或许乐意把真相告诉我!”福尔摩斯为什么要这样说,他的根据是什么?

提示:爱丽斯声称凶手是从窗户进来的,那么窗户打开至少超过30分钟,她却一直穿着单薄的睡衣,显然与常理不符。

不同的说法,不同的境遇

有一天,皇帝梦见一个人把他的牙都拔光了。皇帝问周围的大臣,谁能解这个梦。丞相解释道:“这个梦预示着陛下全家将比陛下先死。”皇帝听后大怒,要对丞相处以极刑。这时正赶上阿凡提进宫,皇帝就让阿凡提解梦。阿凡提说:“陛下将比您所有的家属长寿。”皇帝听后非常高兴,立刻赠给阿凡提一件棉袍。

这段故事中,阿凡提和丞相都只说了一句话,说法虽然不同,但实际表达的意思却完全一致。结果是丞相要被处死,阿凡提却得到了一件棉袍。从逻辑上分析,这两句话都是表达了关系判断,只是阿凡提巧妙地用另一个关系判断代替了丞相使用的关系判断。

所谓关系判断,就是断定事物与事物之间关系的判断。例如,“一分钟等于六十秒”、“6大于4”、“我认识你”等,都属于关系判断。

关系判断由三部分组成:

1.关系项,即承担一定关系的对象,如上例中的“一分钟”、“六十秒”;“6”、“4”;“我”、“你”等。关系项可以是两个,也可以是三个或三个以上,如,美国在太平洋与大西洋之间,其中包含“美国”、“太平洋”、“大西洋”三个关系项。在两项关系中,前边的叫关系前项,后边的叫关系后项。在多项关系中,按次序分别叫做第一关系项、第二关系项、第三关系项。

2.关系,即存在于关系项之间的某种联系,由关系词来表示。如上例中的“等于”、“大于”、“认识”等都是关系词,表示着某种关系。

3.关系量项,即表示关系项数量的概念,也分为单称、特称、全称。单称、全称皆可省略,特称不能省略,如“有些同学比我高”,其中“同学”、“我”是关系项,“……比……高”是关系词,“有些”是关系量项。

以a、b表示关系项,以R表示关系,关系判断的公式为:a R b 或R(a、b)。凡是两项的关系判断,都可以用这个公式表示。

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是很复杂的,因而构成关系判断的种类也是很多的。首先应当了解“关系”的性质,然后才能根据其关系性质,形成真的关系判断,进而构成正确的关系推理。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性质有多种多样,我们这里主要介绍两种常见的关系性质——对称性和传递性。

1.关系的对称性。分为三种:对称关系、反对称关系、非对称关系。

对称关系中,a与b有R关系,b与a也有R关系,则R为对称关系。如“汤姆与迪克是同学”,“汤姆”与“迪克”有“同学”关系,同时“迪克”与“汤姆”也有“同学”关系,则“……与……是同学” 这个关系词所表示的关系为对称关系。表示对称关系的词还有“等于”、“相同”、“相似”、“同盟”、“邻居”等。

反对称关系中,a与b有R关系,但b与a没有R关系,则R为反对称关系。如“哈佛大学橄榄球队打败斯坦福大学橄榄球队”,其中“哈佛大学橄榄球队”对“斯坦福大学橄榄球队”有“打败”关系,而“斯坦福大学橄榄球队”对“哈佛大学橄榄球队”没有“打败”关系。则“打败”这个关系词所表示的关系为反对称关系。表示反对称关系的词还有“大于”、“小于”、“在前”、“在后”、“输”、“赢”等。开头讲到阿凡提给皇帝解梦的故事,阿凡提正是利用了关系判断“陛下全家将比陛下先死”中“……比……先死”的反对称关系,推出“陛下将比您所有的家属长寿”。

非对称关系中,a与b有R关系,b与a可以有R关系也可以没有,则R为非对称关系。如“我相信你”,“我”对“你”有“相信”关系,“你”对“我”可能“相信”,也可能“不相信”,则“相信”这个关系词所表示的关系为“非对称关系”。表示非对称关系的关系词还有“认识”、“喜欢”等。

2.关系的传递性。分为三种:传递关系、反传递关系、非传递关系。

传递关系中,a与b有R关系,b与c有R关系,a与c也有R关系,则R为传递关系。如“汤姆比迪克大,迪克比哈利大,则汤姆比哈利大”,其中“……比……大”这个关系词则具有传递性。具有传递关系的词还有“大于”、“小于”、“在前”、“在后”、“相等”等。

反传递关系中,a与b有R关系,b与c有R关系,而a与c没有R关系,则R为反传递关系。如“汤姆比迪克大1岁,迪克比哈利大1岁,则汤姆不比哈利大1岁”。其中“……比……大1岁”这个关系词具有反传递性。另外类似“……是……的父亲”、“……比……便宜1元”等,都是具有反传递关系的词。

非传递关系中,a与b有R关系,b与c有R关系,a与c可能有R关系也可能没有,则R为非传递关系。如“我认识你,你认识他,则我未必认识他”。其中“认识”这个关系词则有非传递性。具有非传递关系的词还有“信任”、“批评”、“关心”等。

当爱因斯坦还是一个“无名小卒”的时候,有一次他在大街上遇到一个朋友。见爱因斯坦衣着破旧,朋友便问道:“你怎么穿得这么寒酸?”爱因斯坦笑了笑,回答说:“反正这里也没有人认识我。”

几年后,爱因斯坦因创立“相对论”学说而变成举世瞩目的“大人物”。一天,在纽约街头,他又碰到了这位朋友。朋友看见爱因斯坦,惊奇地问道:“你怎么还穿得这么寒酸?”爱因斯坦毫不在意地说道:“反正这里的人都认识我!”请问,爱因斯坦在不同时期说的两句话能否调换位置。

提示:如果互换位置,那么想要表达的意思就大相径庭了。

听出一句话的两层含义

同类推荐
  • 王国维:一个人的书房

    王国维:一个人的书房

    王国维是中国著名历史学家、语言文字学家、新学术开拓者、连接中西美学的大家。他在文学、美学、史学、哲学、古文字、考古学等领域成就卓著。他博学强识,并世所稀,品行峻洁,如芳兰贞石,令人久敬不衰。《王国维:一个人的书房》收录的就是他的自述文、交游文、散记,以及为各类古籍和甲骨考据著述写的序跋等作品。
  • 城邦与灵魂:费拉里《理想国》论集(人文与社会译丛)

    城邦与灵魂:费拉里《理想国》论集(人文与社会译丛)

    《城邦与灵魂》追寻着一条柏拉图留下的明显线索,即在城邦结构与灵魂结构之间的比较,重新反思了《理想国》的核心主题,以及上述线索的本质和目的。同时,作者还提出了一种不同的方式来理解柏拉图在城邦与灵魂之间进行的比较如何运作,要点何在;并将城邦与灵魂之间的比较置于两个更大的背景之中:一个是古代的修辞理论,另一个是当时的思想竞争,特别是柏拉图与伊索克拉底之间的竞争。作者以其令人钦佩的洞察力与见识,通过挑战利奥·施特劳斯、伯纳德·威廉斯、乔纳森·李尔关于柏拉图的著作,向读者们揭示了城邦与灵魂的关系,以及僭主政治与哲学家的选择。
  • 和南怀瑾一起读《老子》

    和南怀瑾一起读《老子》

    老子之道,高深精微,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正所谓一百个人读《老子》,便会有一百种不同的感悟,因为每个人都在著述中寻找着自己的人生痕迹,无论是《老子》的原文,还是南怀瑾先生的解读,细细品味,语有回甘,掩卷而思,幡然有悟。本书作者在南怀瑾先生解读《老子》的基础上,融会儒佛之道,结合自己独特的人生感悟进行拓展,在博大精深的道家学说中领悟处世智慧,解决现代人心灵空虚、灵魂无所归依的困惑,为我们开辟了一块心灵栖息地。
  • 民国老课本:人生哲学

    民国老课本:人生哲学

    《民国老课本:人生哲学》主要内容包括:浪漫派——道家、理想派——柏拉图、虚无派——叔本华、快乐派——杨朱、功利派——墨家、亚力士多德、新儒家、黑格尔等十三章,每一章都详细的介绍了有关哲学和与人生的区别与联系。
  • 韩非子全鉴

    韩非子全鉴

    《韩非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韩非的著作,共有文章五十五篇,其文章风格严峻峭刻,干脆犀利,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为法家集大成之作品。该书就其主体来看,是一部政论性巨著,它重点阐述了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其目的是为专制君主提供积极的主张,达到了先秦法家理论的最高峰。时至今日,《韩非子》对于我们了解中国的社会政治、思想文化仍有较强的借鉴意义。本书甄选了《韩非子》最精彩的篇章,对原典作了精准的注释和翻译,便于您更好地品读国学精粹,感知先贤智慧。
热门推荐
  • 最美不过遇见你

    最美不过遇见你

    温暖觉得这个世界都疯了!三十万彩礼背后,藏着一个惊天秘密。她被闺蜜暗算,还好这个世界上还有他爱她宠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Paul and Virginia

    Paul and Virgini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名人传记丛书:丰臣秀吉

    名人传记丛书:丰臣秀吉

    名人传记丛书——丰臣秀吉——日式“刘邦”发家史:“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海贼之厌世之歌

    海贼之厌世之歌

    一颗恶魔果实,一身用血与汗换来的体术,一身用牵挂与疯狂换来的霸气。王,乃是最贪婪、最高傲、最易怒之人;王的身后,留下的不是美好,而是尸骨成山。心中所想,心中所念,在所不惜;一生的执念,愿抛弃一切,不折手段!其实,这只是一个可怜人为了执念,而变成神经病的故事。世人皆可抛,唯亲人不离不弃!---------PS:已完结《妖尾之金金果实》《海贼之爆炸艺术》《海贼之银狐大将》请大家多多关照。新书:从海贼开始猎杀主角
  • 朱元璋是怎么炼成的

    朱元璋是怎么炼成的

    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扫灭群雄,收复失去四百年的幽云十六州,天下一统!其赫赫文治武功,不输唐宗宋祖,其人便是朱元璋!且看朱元璋是怎么炼成的?
  • 迁就

    迁就

    当爱情面临冗长的生活,当平平淡淡不再是一句话的事情,当感情失去张扬冲动的多巴胺,我们又该如何?可是,爱情却有着另外一面,平淡是真,迁就与包容是最好的良方。这就是一个迷茫的小女人和一个闷瓜专一男的甜蜜故事。
  • 五行论

    五行论

    今天下尚未一统,总分金木水火土,旁支侧系千百万,问苍茫沉浮谁主!
  • 冥中事

    冥中事

    本文无女主,双男主。内容是悬疑冒险、挖坟捉鬼、虐心复仇。莫家长孙莫来因为一封奇怪的遗书与几个志同道合的伙伴踏上了寻找浮生城的诡异旅程。浮生城里那些光怪陆离的故事,亦真亦假的是鬼怪还是人心?
  • 大圣师父吃醋了

    大圣师父吃醋了

    西游世界中,浑浊的天空人类惶恐着,疫情蝗灾地震…… 灾难毫无预兆的来了…… 五色灵石何时会补齐现实与虚数空间的虫洞?金蝉儿与孙悟空师徒二人,在时代伟人姜子牙,嬴政,韩信,诸葛亮,李白五人中周旋,爱恨情仇的故事里,孙悟空面具脱落,竟是……魔兽大军来袭,金蝉儿故意高声道:“师父!他们希望什么?”齐天大圣沉默良久淡淡道:“愿你眼里再无哀伤!” 猛然惊醒的金蝉儿,脑海中的记忆纷至沓来,曾经五个并肩作战的朋友,原来都是他。 前世,大圣他不甘守护这世间,这一世…… (甜宠1v1)
  • 天上掉下个金贤花

    天上掉下个金贤花

    他长得真不是一般的帅,金色的短发,棱角分明的俊脸,精致的锁骨,好像动漫里面的人物啊,不过搞笑的是,他竟然把歪歪遗失的裤子穿反了,还毫不留情的把她的上衣撕成条子,遮住了整个胸膛。他那双寒霜般的眸子递出探询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