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55600000002

第2章 发烧

五岁那年,万紫生了一场病。

那是五月的小满天,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环绕着资中县城的河水,突然大涨。碎石块淹没了,重龙山山上的树木,在雨中显得越发深幽起来。她在迷迷糊糊的睡意中,听见妈妈在对人说,船要是还不走,就不能送去内江市的医院了。

妈妈的声音紧张、焦虑,万紫在病中也能感觉到这一点。她很爱妈妈,只有在妈妈身边,她才会喋喋不休。她拉着妈妈的衣角,指给她见到的任何东西,说:“妈妈,你看。”还仰起胖嘟嘟的小脸,让妈妈亲亲她。

可是妈妈开始紧张了,声音里有了咝咝啦啦的金属声,就好像一根无形的铁丝,在慢慢向她们靠拢过来。

万紫再也睡不踏实了,翻身、手脚抽动,眼皮也扇动起来。妈妈停止了说话,悄悄坐在了她的床边,拉住了她的手。

他们还是去了市医院,妈妈给开渡船的艄公送了两瓶酒。艄公披着件雨衣,摇着船送她们上了路。他一摇一摆的动作,应和着流水湍急的波浪,有着说不出的惆怅。

一夜过后,河水水面宽了许多,雨点落下来,形成密密麻麻小小的圆坑。万紫躺在妈妈的怀里,偶然睁一下眼睛,她能闻到妈妈身上的汗酸味,正仿佛是她的心酸。

市医院也不知道孩子持续的发烧到底是什么原因。他们担心她得了脑膜炎,要抽骨髓做化验。万紫知道妈妈在掉眼泪,一会儿擦自己的,一会儿擦她的,她们的眼泪很快就混合在了一起。

但骨髓结果还没出来,万紫已经退烧了。她瞪着两只溜圆的大眼睛,东张西望,护士医生都觉得她可爱得出奇,听说她退烧了,大家纷纷来摸她的小脸蛋。

“这孩子命真大。”他们对妈妈说,“她是你的福气啊。”

妈妈惊魂未定地看着她,手捂在她的额头上,并不多说什么。她有点害羞,也有点烦躁。回去的路上,她一直伸出两手平抱着万紫,因为医生说孩子刚抽了脊髓,还需要平卧。她的手里,还攥着药瓶。五岁的万紫,已经不轻。妈妈累坏了,走一会儿,就蹲下来,把万紫放在自己的膝盖上,歇一会儿。

市里有一趟公交车,可以通到去资中县城的渡口。妈妈抱着她上了车,却没有人站起来让座。售票员大喊,让妈妈将孩子放下来,妈妈辩解着,声音也越来越大。万紫含着眼泪,无助地望着这一切。后来,一个中年人站了起来,让妈妈坐了下来。

万紫很想坐起来,靠在妈妈的怀里,可妈妈不许。

她吓唬她:“你不怕傻掉吗?不能坐起来的。”

这时,有人在旁边问妈妈:“孩子的爸爸呢,这么吃力的活计,让女人做,造孽哟。”

妈妈将头转了过去,一副充耳不闻的样子。万紫愧疚地望了问话的那个人一眼,她很想替妈妈回答,可是她不敢。她太小了,她不确定自己是否能说得清楚。她只好把两只手绞在一起,自己玩着自己的手指头。

万紫是有爸爸的,只是她很少见到他。他住在县城街道的另一头,有时在街上遇见万紫,他会招手叫她,还给她买两颗水果糖吃。

舅舅来接的她们。他从妈妈手里将万紫接了过去。

“真的不能立起来抱?”他问妈妈,妈妈点点头。她胳膊已经僵硬了,一时间只能那样平举着,放不下去。两个手的手指,攥得太紧,又太用力,此刻乌黑黑的。

万紫躺在舅舅怀里,抬眼望着天空。她小小的心里,说不出的苦涩。而这感觉之前从来也没有过。她突然觉得,妈妈,舅舅,还有周围的一切,都有点陌生了。

好像万紫沉默的样子让妈妈终于下了决心。她咽口唾沫,一把拉住舅舅,当街站住,她说:“我要去你那里住。我不回家了。我要离婚。”

舅舅吃惊地望着妈妈,妈妈头发凌乱,脸色憔悴,瘦小的身体,说不出的孱弱。舅舅为难地在斟酌,他嗫嚅着说,家里人已经够多,怕住不下。

妈妈说:“不会连累你太久的,我找到活干,就带孩子离开你那。”

“你为什么不能继续住在他那里,反正他也不回家。”

“他一直在赶我们走,我不想再跟他有丝毫的关系了。我要带着万紫走掉,不再和这个男人有任何关系。我不要让万紫知道,她有这样一个老子。”

万紫心里很清楚,妈妈和舅舅,在说爸爸。舅舅望着妈妈,埋怨地说:“当初你硬是要嫁给他,人人都知道他不是个好东西,吃喝嫖赌……”

妈妈叫了一声:“大哥。”

舅舅看了万紫一眼,闭了嘴。

那是1978年,这年的秋天,妈妈和爸爸正式离婚了。

妈妈带着万紫搬到了舅舅家住。舅舅一家住在一个有十几户人家的大院子里,院子当中有一个长满青苔的井。井边又有水龙头,每天早上,很多人挤在这里洗脸刷牙。中午,又一起淘米做饭。

妈妈开始做萝卜丝糕,放在一个可以挂在脖子上的小玻璃箱子里,拿到小学和中学的学校门口去卖。她每天都要很早很早起来,洗萝卜,切萝卜,榨萝卜汁,搅拌糯米粉,上笼屉蒸……她低着头,不敢开灯,一来怕吵醒万紫,二来担心舅母嚷嚷,不许费电。

在黑黑的房间里,她的身体有规律地晃动着,嘴里发出隐忍的用力声。

万紫的童年,也是在这一年结束的。

因为妈妈突然变成了一个陌生人,她就像鼓着气的什么动物,每时每分,都气冲冲的。她不再对她充满耐心,不再抱着她亲吻她,更不会对她俯下身子好言好语地说话了。她卖萝卜丝糕,为了几分钱,跟那些孩子们大声对骂,当街吐口水,有时候追在后面。她脾气暴躁,语气蛮横,仿佛不这样,就没法活下去似的。

她对万紫说:“上学去!你该念书了。书要念不好,就别回来见老子,老子养你不容易,你要记得!”

现在,万紫没有父亲了,母亲就自称老子了。这让她小小的心里充满了恐惧。

比起离婚前,母亲好像完全变成了另一个人。她常常要为一些小事,跳起脚来。

她和舅母吵,和小院里其他的人吵。舅母不许她点灯,不许她和他们一桌吃饭——万紫偶尔还是可以一起吃的,但万紫渐渐意识到,母亲很可怜,她也再不跟舅舅一家人去吃饭了。他们住在舅舅家后屋的一个堆放杂物的小屋里,没有电,是后来拉了根线才有的。但舅母见不得她们开灯,还说这房子如果能租出去,还能落不少钱。

那时已经有一些修皮鞋或弹棉花的浙江人,在外地找活干了。他们很能吃苦,也到处会找房子来租。

万紫和妈妈的晚上,总是早早就上了床。妈妈在房间里垒了一个炉灶,旁边还堆着柴火和煤球,现在房间更挤了,常常下脚的地方也没有。累了一天的母亲,躺在床上,一点力气也没有了。她不想说话。

万紫把涌到嘴边的话,全都吞进了肚子。她不明白出了什么事,为什么妈妈现在都很少看她。

她再也不要求妈妈亲亲她了,小嘴紧紧地闭着,眉头惊恐地皱在一起。

周围的孩子没有人玩的时候,就会拉她一起玩,但一有了别的小朋友,他们就会嫌弃她动作慢,跑不快。他们赶她走的最好办法,就是骂她“没爸爸的孩子”。

万紫一听这话,就气馁了。她眼泪汪汪地,站在角落里,手指攥成一团,不知道该怎么办。

幸好她成绩很好,几乎不用费心思,就总能考到满分。三年级的时候,妈妈已经攒了一点钱。她不仅卖萝卜丝糕,还卖莲子糕、桂花糕。她带万紫换了房子。

她们现在搬到街上去住了,在一幢三层楼上,租了别人的一间空房,房间有大大的窗户,还有走廊,走廊有水房,十几个水龙头。万紫觉得那很阔气,至少比舅舅家阔气多了。

舅舅来看妈妈,妈妈拿出两百块钱来给舅舅,说让他自己留着,别让舅母看见了。舅舅说:“你何苦,让她知道,至少能对你好一点儿。”

妈妈说:“我不需要她对我好,我很快就会离开这里的。”

舅舅和万紫听妈妈这样说,都吓了一跳,尤其是舅舅说:“你要嫁人了?”万紫立刻有窒息之感,她担忧地望着母亲,心里突然充满了无法言说的恐惧。

万紫住的这个小县城,离火车轨道并不算远,前一年,附近曾发生过一次火车偏离轨道,四五节车厢甩在路基上的事故。当时全县人都出动了,她也跟在大人的后面去看。

平时看起来庞大的车厢,这时仿佛玩具一样地随意丢在路边,还有两个竟半摞在一起。人被压在车厢下面,断了腿,无力地呻吟着。她的眼睛,很快就被妈妈用手捂住了,可那个场景,她却再也忘不掉。她竟奇妙地联想到了自己的身世,母亲离婚,就好像这列好好走着的火车突然偏离了轨道。

她被狠狠地甩了出来,躺在地上,求生不得,求死不成。她很害怕妈妈会再婚,虽然那时她才刚刚九岁,她已经懂了什么叫再婚。可是母亲说,“不,我不会再结婚了。我要带万紫离开这里,去大城市生活。”

母亲说这话的表情,是笃定镇静从容的,就好像大城市一直在不远处等待着她似的。

那时的万紫,以为天下最大的城市,就是内江了。她依稀对那里还有印象,有公交车,有商店,楼房也很多。可是第二年,妈妈带她去的,却是成都。

那是1983年。市场经济开始活络起来。在成都这样的地方,小商贩们似乎更为如鱼得水。妈妈仿佛换了一个人。她精神抖擞,野心勃勃,拿出积蓄,开了一间小小的担担面馆——她什么都做,收钱,做面,挑卤。

万紫的性格,随着母亲心情的改变,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学校里,她用功读书,成绩依然名列前茅。一放学,她就立刻飞奔到母亲的面馆,帮她做事。她算账算得很快,几乎从不出错。很快地,收钱这一块,她就挑了起来。这让她又得意,又自豪。

匆忙繁重的过程中,她长大了。她比她的所有同学,都要懂事很多。

万紫的眼神,有一种说不出的成熟。她不屑于同龄孩子玩的那些游戏,听身边的女孩子们为抓骨头而吵嘴,她觉得她们很可笑。在学校里,她得抓紧每一分钟,尽快将作业做完。她从不跟人说自己的家庭情况,也不问任何人他们的情况。她并不享受有成都户籍的那些孩子的待遇,却要交更多的钱。她小小年纪,什么都知道。

生活不易,她想,她必须要努力才行。

两三年后,母亲雇了一个人来帮自己。她也快要考中学了。虽然年纪在班上是最小的,但她的成绩却从来没有出过前三名。这一年,母亲花大价钱,为她买了一个成都户口,为此失去了买下门面继续扩张的大好机会。

四周的店铺越来越多了,做面的人也多了起来。母亲的手艺,显然无法应付下去。她必须请专业的厨师——可这样成本太大了,她开不下去了,她想重新开始做萝卜丝糕卖。

万紫不愿意,尽管她懂事很多,可是还是不愿意母亲重新扛上小担,走街串巷地去卖萝卜丝糕。她哭了好久,每天晚上都要哭,梦里也会哭醒。她仿佛又回到了资中时的生活,妈妈肩上的担子,意味着前景黯淡。

最后听妈妈说,关掉面馆,开个水果铺,她才松了一口气。

但生意依然不好,各种税越来越重。

事实是,当万紫考取成都最好中学的那一年,母亲重新开始了游街做生意的生活。她什么都卖,香烟、报纸、水果、糕点、核桃、瓜子、鲜花;什么地方她都去过,电影院、春熙路口、盐道街小学门口、新华书店的台阶下面,那时还有大片农田的牛沙南路……

万紫咬着嘴唇,心里每天都在替母亲担心,不知道她会不会被人踢翻了担子,人也滚到马路边上去。

妈妈那时对她说得最多的话是,好好读书,考上一个好大学。

直到高考前,妈妈才重新又开始做餐饮。她开了一家小锅盔馆,这不需要很多人手,她自己就能搞定。

万紫长大后,很多次想过母亲那些年的生活:她有没有生过病,有没有为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繁重压力绝望过,她有没有想过要找一个男人——关于后者,她想妈妈是自动放弃了。她已经不怎么拿自己当女人看了。

万紫去上海读的大学,一流的学校。消息传到资中,她舅母都跑到成都来看她了。但是三年之后,她却退学了。

那是因为寒假时,她遇到了一个叫陈先旺的男生。

他开朗欢快幽默大方,很容易给第一次见面的女孩子留下奇好的印象。他中专毕业,在一个小电厂工作。他有一个叔叔,开着一家大公司。于是他也自诩为富家子弟。和上世纪年代初刚有点小钱的很多人一样,万元户,就能让人活得无比的轻松自如,仿佛什么都不在话下,什么困难,对他来说都是小事一桩。这轻松的生活态度,深深地吸引了十七岁的万紫,她从小到大背得满满的焦虑和忧愁,只要在陈先旺跟前,会奇迹般地,全都消失。

只要放假,她每天都跟他在一起。

母亲并不知道这些,她苦尽甘来,心里充满了幸福。她觉得自己没有白白受苦,只要等女儿大学毕业,她就可以跟她一起享福了。

万紫每天早早就跑出家门,她也从不多问。这孩子几乎没有让她多操心过,她相信她,如同相信自己。她还有那么多的活要做,你当锅盔店是好开的吗?

开业的第一年,遇到某些人收保护费,她拒绝了。被砸了店不说,还被人在背后敲了一杠。她的腰从那时就一直在疼。后来她又托人,去请那帮人的老大开恩,把钱补齐交去。

去求人的时候,她哭得很伤心,差点就跪下来,可人家根本看都不看她一眼。

第二年,街道改造,从哪家门口开始挖,这里又有学问。她这次学乖了,一开始就给街道办事处的人送钱,说好话。最后她家门口的店前,留了一条过路的小道。这样早点她可以比别家赚很多。

白吃的,白拿的,这都不算什么了。最难过的是,常常要受人侮辱。那些光棍、无赖、没皮没脸的臭男人,知道她是个单身母亲,总想欺负她。要她去帮做小时工,一分钱不给,还要骚扰她。她要钱,他们提着棍,将她打出门。

可是过两天,喝点烧酒,又跑过来纠缠她。她有次发疯,将一筐锅盔冲男人兜头砸去,她不要命的样子,终于吓住了他们。那些人好久再不来了。

以后,她又卖起了酒酿汤圆,铺面里摆了三张小桌,还请了一个农村来的小女孩,帮她张罗。

尽管每天累个半死,可万紫每天穿得漂漂亮亮地跑出去,她心里还是感到很甜。万紫是她的收获,是长在她枝头上那颗沉甸甸的大苹果。她花费了自己所有的精血,才结出了这么一颗大苹果。她看在眼里,甜在心里。她只希望,万紫能一直这么挂在她的眼前,让她欢喜,让别人眼馋。

谁知道,这么香甜的一颗苹果,竟让陈先旺咔嚓给一口,吃掉了。

1992年春天,在学校里读书的万紫再也包不住怀有身孕这个事实了。

十九岁的她惊慌失措,无力面对所有的一切。她给陈先旺写了无数封信,陈先旺终于说:“那你回来嘛,我们结婚好了。”

她迫不及待地,立刻收拾行李,就回了成都。

给学校没有请假,也没有告诉妈妈。她太害怕了,好像不这样做,第二天孩子就会生在宿舍里一样。

直到三个月后,系里打了一封电报,经资中舅舅那里,转到她妈妈手里时,大家才知道发生了什么。

万紫已经快要生产了。

而且,和陈先旺已经住在了一起。

陈先旺的父母,对送上门来的这个儿媳妇,并没有多少好感。他们给了陈先旺一千块钱,让他自己去解决自己的问题。陈先旺工厂有单身宿舍,可是离市区非常远。万紫只好跟他住到那里去。

一幢六层楼高的简易房屋,一间挨着一间,家家门口都垒着炉灶。很多间房里,还会跑出几岁大的小孩子来。

陈先旺不用再每天坐班车上下班了,可是远离城市,让他特别生气。只要有机会,他就对万紫说,我要去看老娘。

换班的时候,他可以一走一个星期不回来。即便回来,也是和一群人打麻将。

万紫已经开始后悔了。可是她没有办法了。她不知道除了生下这个孩子,还能该怎么办。她每天都觉得睡不醒,好不容易爬起来了,就会去楼下面买菜。她穿着陈先旺的衣服,松垮垮的,旧兮兮的,她已经快要忘记学校时的生活了。她的同学,老师,还有校园里古老的大树。

偶然,一只鸟飞过,尖锐的鸣叫声会让她一愣。仿佛这声音是一块小小的玻璃,在她的心里“咔嚓”地划了一下。

她把手紧紧放在胸口,就像捂住了那滴血的伤口。

妈妈气急败坏地找来了。她怎么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仿佛眼前的一切,都只是一场幻觉。

她不停地对万紫说:“跟我回家,快跟我回家。”

似乎只要回到家里,这一切就都可以消失,就都没有发生过。

因为她这样说:“快把孩子去医院里做掉,再大点,就不行了。然后你回学校去,这里的一切,都不是真的。我已经告诉了学校,你是生病了。我们休学一年,我去找人,托大夫,送钱,他们会给你开证明的。一切都会好的。知道吗?”

万紫自从五岁以后,几乎再也没有见到过母亲这么无助、这么柔弱地跟自己说过话。看来她是真着急了,仿佛天塌了半边,而她非得撑着这口气,否则天就全塌下来了。万紫不敢,她有很多不敢,不敢离开陈先旺,不敢再回到学校,更不敢去医院做手术,还有一个不敢,她怕跟母亲回到家里,她怕母亲责怪她,恨她,骂她。

妈妈扑通一声,就跪在了她的面前。她哭了,哭得撕心裂肺,地动山摇。

万紫也跪下去,跟她一起哭。陈先旺走了进来,不满地赶着围在门口看热闹的人:“滚开滚开,他妈的没见过世面啊。”

他竟把这一对悲痛欲绝的母女叫做“世面”!他一开口就惹恼了万紫的母亲,她跳起来,死死揪住陈先旺的领子,将他顶在墙壁上。她的劲好大,几乎要掐得他出不了气了。她咬牙切齿地骂陈先旺:“混蛋,流氓,恶棍,赔我女儿的大好前程。”

陈先旺伸出手抵挡着,却不敢使大力气。万紫哭着扑上去求妈妈放了陈先旺。

“我会把孩子生下来的。”她说,“我们已经在一起了,你说怎么办。”

万紫的母亲,这个时候,仿佛才第一次看到房间的双人床,还有黄旧旧的蚊帐。

她仔细看着女儿,万紫全身,穿得乱七八糟,头发也乱蓬蓬的。肚子高耸,脸上甚至有了斑点。这再也不是上海一流大学的女大学生了,她的未来,唉,她已经可以看到了。

这突然的看清和明白,给母亲的打击,似乎比听到万紫离开学校跟人同居更令她恐惧和绝望。多少年憋着那鼓气,就是让万紫总觉得她气鼓鼓的那股气,没有了。她整个人一瞬间,就仿佛被刀扎了一下,轰然瘪了。

她问万紫:“你真的不肯听我的话?”

万紫说,是的,妈妈,等我生了孩子,再来看你。万紫已经哭得喘不过气了。

可是母亲说:“不,我再也不要见到你了。从我走出这扇门之后,我们母女俩就是路人。我后悔为你付出这么多,吃了这么多苦。我只希望有一天,你能知道,你都做了些什么。”

三个月后,万紫生下了女儿陈乔茵。

半年后,她被电厂招工,当了一名技术员。她一直也没有再去看过母亲。但是舅舅告诉她,母亲回了资中,用积蓄开了一个烟店。

小生意,勉强糊口。她不跟人交往,几乎谁也不理,更不提女儿。实在有人要问,她就说自己是一个孤老婆子。

万紫手里抱着女儿,心里说不出的剧痛。

这个时候,她已经结了婚。而且也发现陈先旺并不像以前那样,能带给她勇气和快乐。就好像笑话一般,进入婚姻生活后,他之前的那些特质,成了恰恰相反的东西,他的无所事事,吹牛爱玩不管家,带给她的,只有悲哀烦恼和劳累。

她才二十岁,已经做了母亲。她一想起她自己,也是妈妈在她这个年龄生的,就为前途悲观起来。看着怀里小小的女儿,她开始怀念起读书的日子。她后悔了,如果当时,能听母亲的话,也许就好了。

如果她自己不够争气,女儿的未来,就会很惨淡。和当初母亲想的一样,她也想到了改变。

这一年,电厂开始转制,要和另一个大的发电厂合并。她见到了来谈判的两个年轻人,他们都是硕士毕业,在这个小小的工厂引起了一阵骚动。

万紫跟他们在一起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她下定决心,要考研究生。

可是当她把这个想法告诉陈先旺时,却招来陈先旺的一场大笑。他无法想象,一个拖着孩子的女人,大学都没读完,居然要考研究生。

他把这话当笑话拿到麻将桌上去讲,一边码牌一边嘴里叼着烟,眼睛眯起,躲避着烟熏。他的麻友们就说,陈先旺你得管好你的老婆哟,她看来是想要离开你啊。

陈先旺不满地拿下烟,啐口痰,说:“屁,她能飞出我的掌心?”

万紫对他说:“你支持我吧,我能走出去,找到更好的工作,也是帮助你。说不定我们的命运,都会发生改变。”

但陈先旺不觉得目前有什么不好,他在工厂里,还算是个小技工。休息的时候,可以和那些笑起来声音粗嘎嘎的女工们比赛摔跤。大家一个压住一个,体味到另样的快感。

“在这里挺好的,你也别胡思乱想。”

他喜欢游手好闲过日子,有十分力气,绝不使出五分来。

万紫复习了五年,三次考试失败后,她终于被北京的一所高校录取了。

“为什么要考研究生?”拿到录取通知书,她请客时,工友都这么问她。

虽然知道,她这样的选择很好很正确,可是他们还是忍不住要问。因为他们这话背后的潜台词是:“为什么我们不会这么做呢。”

万紫说:“因为读硕士可以公费。”

是的,那时本科已经开始收费了,而且一年比一年高。

这时厂里的情况也已奄奄一息,大量裁人。陈先旺也在名单之列,他领着胖胖的、走起路来像个小鸭子的乔茵,说有什么了不起,回老伙儿(父亲)家去就是。

是哟,他有赚大钱的叔叔,不怕。

万紫去北京上学前,专门去拜托了公婆。他们似乎已经看到这场婚姻的未来,对接手乔茵颇有怨词:“那是你控制不住自己,寻欢寻出来的结果,现在你不管了,就扔给我们了,负责不?”

万紫说,我不负责。我知道的。只要我毕了业,一定将她接到身边。求求你们,先帮我们带这几年。何况先旺也在她身边。

婆婆拿出纸笔:“那你先要写明,永远不许跟先旺离婚。”

万紫二话不说,就签了字。

她特意回了趟资中,母亲却不见她。多年做单身母亲,为谋生而惨烈的挣扎,还有万紫的背叛,让她对周围的人,尤其是亲情彻底失去了信心。她宁可给不相识的叫花子一碗饭,也不肯赊给邻居一分钱。她成了一个小气刻毒、怨气十足、心怀仇恨的老太婆。

她不相信万紫了,对谁她都不再信任了。

万紫研究生毕业后,又保送直接上了博士。博士读完后,她留在了北京,在一家外资技术公司,做业务主管。

这中间,她和陈先旺离了婚。不是她主动要求的,而是陈先旺找了一个年轻女人。他失去工作后,开了个小茶馆,顺便开着个彩票店。他依然是无所事事、万事不愁的老样子。生意那个女人照看着,两人也常打架。

离开成都九年后,万紫将乔茵接到了自己的身边。

这时,乔茵已经长成了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女。她身上那些毛毛刺刺的东西,开始出头了。她觉得谁都对不起她,尤其是母亲。她没有尽到一个做母亲的责任,所以现在她也不配管她。

她从小时候的不知所措,变成了疑惑,等到进入青少年,则成了愤怒。

她喜怒无常,不愿意跟万紫多说一句话。

近两年里,母女俩的交流一直也没有顺畅过。加上万紫工作繁忙,出差出国,都是家常便饭。去年,她突然发现乔茵常常逃学,还和几个孩子在一起,成立了一个摇滚乐团。

她想回家就回家,不回家的时候,万紫一点儿也不知道她去了哪里。

夜深人静,她坐在客厅里等着乔茵开门的声音。她仿佛看到,多年前,她对母亲所做的那一幕,就要发生在她自己的身上了。

同类推荐
  • 卧底中将

    卧底中将

    国民党反情报将军怎样为共产党提供情报?国防部红派司如何发挥至高无上神奇作用?地下党为什么能战斗在敌人心脏游刃有余?百万雄师渡长江第一船怎么能在芜湖登陆?描写史存人物传奇经历智勇双全可歌可泣,解密真实历史前因后果震撼千古惊心动魄。
  • 虚拟自我

    虚拟自我

    中午十一点方睿才从被窝里苏醒,第一件事就是掏出手机刷微博。首页上的热门信息一如既往,明星八卦,社会新闻,各种段子层出不穷。方睿随便扫了几眼,不感兴趣的哗哗哗用指尖划过去了。第一条:“用一句话证明你是吃货”。还用得着证明么,方睿腹诽。下一条:“碧龙地区连降大雨”。这是哪儿来着?划到第三条,上头写着“圆脸比尖脸好看”,然后配了几张大饼脸的图片。方睿一看,居然是个千万粉的大黄V发的,下面的转发和评论都已上万。
  • 杀进中产

    杀进中产

    最近,刘威明的脑袋里使劲磨着一把软刀子。信峰通讯有限公司销售部总经理刘威明,和他的助手阿呆,去看一栋待售的中式庭院。那房子真叫人心动,它所在社区三面环高尔夫球场,绿阴如碧。高尔夫球场又分别是十八洞和十六洞的,一眼望去,视野开阔,心旷神怡。社区内清一色全都是别墅,造型各异的独户小楼,散落在树木摇曳,花草浓郁的大小山坡上;有长河与回廊环绕,小桥与流水相映。刘威明所看的这栋中式庭院,前后还有两个大院子,院墙高筑,比西式别墅私密性明显要好得多。看着看着,阿呆兴奋了,刘威明也激动了。
  • 30年文学典藏小说卷(二)

    30年文学典藏小说卷(二)

    为了纪念《百花洲》创刊三十周年,隆重推出《30年文学典藏》四卷本,众多名家倾力打造,三十年的沉淀,三十年的精粹,凸显出《百花洲》的流变轨迹,也折射出三十年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变迁。这些让人熟知和亲近的文字在当下与历史间建立了一种恒久的联系,对于今天的文学阅读与写作而言,无疑是心灵不可复制的参照。
  • 人间失格

    人间失格

    生而为人的困惑,爱而无能的彷徨。它是文豪太宰治对灵魂的深度剖析,对人性的深刻解读。它是村上春树作品的灵感源泉,日本广为流传的不朽名作。《人间失格》以“我”看到叶藏的三张照片后的感想开头,中间是叶藏的三篇手记,而三篇手记与照片对应,分别介绍了叶藏幼年、青年和壮年时代的经历。作品中太宰治巧妙地将自己的人生与思想,隐藏于主角叶藏的人生遭遇中,藉由叶藏的独白,窥探太宰治的内心世界——“多羞多耻的生涯”。读完它,你会发现自己不是一个人,让你的灵魂松一口气,让你在黑暗中看到阳光。
热门推荐
  • 佛说华手经

    佛说华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总裁,非诚请勿扰(大结局)

    总裁,非诚请勿扰(大结局)

    话说,她遭遇车祸了。车祸就车祸吧,可是该死的……她竟然失忆了,连自己是谁也不知道。据说,她是那个帅得不像话的首席总裁的未婚妻?据说,她曾经是个不安分的女人,做了对不起那位首席总裁的事情,成了千夫所指的对象?据说,他现在还愿意娶她,但是只是为了有个已婚的名分,其余的,她丝毫不能干涉?……好吧,她相信。她忏悔。那么,就战战兢兢地做这个名不副实的总裁夫人。虽然憋屈得很,可是,谁叫自己曾经是那么坏的女人?你说,每天受着自己空白记忆的折磨,是不是很难受?你说,每天对着一张冷冰冰的脸孔,是不是很难熬?你说,每天看着那个帅老公搂着不一样的各路美女,是不是很难堪?没事,她忍。这叫,自作孽,不可活。忽然有一天,她被告知:她和那个帅帅的酷老公,根本是陌生人……
  • 诗意人生:高考古诗词鉴赏(2010-2012)

    诗意人生:高考古诗词鉴赏(2010-2012)

    本书在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过程中,运用了一些独特而对学生有用的鉴赏方法,这也正是这本书的几个亮点:一、在鉴赏高考诗歌时采用“以诗证诗”的方法,即利用甲诗人的A诗印证其B诗,或者用甲诗人的诗印证乙诗人的诗。二、用丰富的诗例对古典诗词的意象和情感进行类型化分析。两位作者在赏析诗歌时,总是先对诗歌中的主要意象和诗人情感进行类型化梳理,比如一个意象通常会表达哪几种情感。三、精美、灵动、诗化般的语言,毫无疑问地成了该书的一抹风景。赏析古典诗词的语言非常精美,似具于丹之风。
  • 身边的共产党人(第四辑)

    身边的共产党人(第四辑)

    党的十八大以来,8000多万共产党人满怀激情凝聚在鲜红的党旗下,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紧跟全面深化改革的铿锵步伐,励精图治,披荆斩棘,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奋斗目标,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为价值追求,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狠抓作风建设、回应群众期盼。兰辉、菊美多吉……一个个平凡而伟大的共产党人用青春和热血践行群众路线,把名字深深烙在了人民群众的心中。
  • 草莽龙蛇传

    草莽龙蛇传

    本书从丁晓开头,逐步叙述朱红灯、上官瑾的故事,而后再以丁晓的故事结尾;从历史背景上补述了朱红灯创立义和团及定下“扶清灭洋”大计的背景;从故事上补充了丁剑鸣同索家的交往的一些事及不谅于武林,从而使得《龙虎斗京华》的故事情节更为完整。丁晓,因其父近豪富而远江湖,自幼少出家门,却在朱红灯与姜凤琼的暗中鼓动下,离家出走,独走江湖。
  • 一品农妇撩郎忙

    一品农妇撩郎忙

    风风火火,撸起袖子就是干。大型种田文,农家女的春天,郎君的诱惑。妖孽穆南邪魅一笑“我是你夫君,夫人这是不想负责?”救了个祸害,看于落烟如何硬撩郎君,恶怼极品。每晚黄金时间,十一点五十分俩章更新
  • 噩梦师的甜蜜初恋

    噩梦师的甜蜜初恋

    (YY版)两个风姿如神的男人相对而坐,窗外是惨白的月光,屋内是颤动的烛火。江湖传言,韩总绯闻女友被拍到衣衫不整出入一二公馆,韩总门口苦等两小时,不嗔不怒,只是回去后把她拖进房间,整晚,哀嚎遍野,闻者痛心。“奸夫”终于坐不住,上门要人。“阿羽呢?”“睡了。”阿泽优雅地翘起二郎腿,“又不是猪,睡那么久,是不是你欺负她?”韩越泽不悦,冷哼,“如果睡了算欺负的话,那就是喽。”阿泽拍案而起,“睡了,睡了,你特么说清楚,到底是睡了,还是睡了?”
  • 红楼之禛玉

    红楼之禛玉

    《雍心锁玉》晴天霹雳一圣旨,黛玉无奈入宫闱,披荆斩棘行路难,问君心思深几许。蓦然回首芳容远,梦熊有兆帝心忧,江山美人孰轻重,天南地北寻芳踪。“十三弟,朕要离宫几日,追妻!”“四哥去吧。”胤祥压抑住笑意。186624845某蝶的读者群,欢迎加入哦!《红楼之禛玉》她,黑道上有名的罂粟冰美人,一次散心不料赶上了八级大地震,跌入山间,本以为此生已了。再醒来却是一个孩童的身躯,记忆袭来,原来这个身体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林黛玉,也罢,就让我给这个柔弱的女子一个崭新的人生。什么?贾琏趁着父亲病重要私自处理林家财产!“林家的人即使死光了,也轮不到包衣奴才来处置主子的财物!何况我林黛玉还活着,你动一下试试!”狠毒的语气陪着阴狠的目光,贾琏一哆嗦。康熙大帝要收我做义女?“有林家小姐这个身份就够了,林黛玉生是林家人,死是林家鬼!想要娶我就要入赘!”一通话下来,一群阿哥傻眼了。贾母来访,“我苦命的敏儿呀!”“我娘确实很苦,因为她在贾府呆了十七年!”黛玉毫不留情的抨击贾母。“做我的福晋,我一生只会有你一个!”胤禛冷着脸说道。“你难道忘了我的话么?要娶我一定要入赘!”黛玉冷着脸,浑身散发着不亚于胤禛的冷气。当经历了重重算计,两个人终于走到了一起,看他们如何笑傲大清,开拓未来。男女主早定,男配女配众多!推荐自己的文《红楼之蝶玉雍祥》《穿越之成为黛玉》推荐姐姐的文《薄爱》《外遇的诱惑》《庶妃》月色阑珊《红楼之慧玉证情》心若芷萱《梦红楼之痴心宠玉》《红楼之禛心锁玉》《红楼之为你钟情》《鸠妃》鹤梦竹影《红楼逸梦潇湘情》
  • 隔代教育:隔代不隔心

    隔代教育:隔代不隔心

    本书从“隔代亲”入手,以案例的方式讲述了隔代教育和亲子教育之间的矛盾及解决办法、祖辈隔代带孙应该从哪几方面入手以及特殊家庭的隔代教育需要注意的问题。
  • 白香词谱

    白香词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