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55600000007

第7章 曾经

和在给母亲邮件中安详自在的语气不同,张单的童年,为这事,却纠结过很长一段时间。正像人们常说的,每一颗平和的心,都是从暴风骤雨中走过。谁能想到,张单小小年纪,曾上演过怎样一出惊险的千里寻母记。

母亲是张单近两岁时离开他的。但他记忆中并不是什么都没有留下,否则他不会一直惦记着来自母体的温暖、甜蜜和安全感,就好像他一直是知道被母亲抱在怀里的感觉是什么样的,却并不来自歌曲、电视或是看到。他坚信他对母亲是有印象的,她的声音,她的体味,她每次抱起他时,他内心的舒展。最奇怪的是,他觉得自己甚至记得母亲穿过一件红色的裙子,这记忆,折磨着他,常常在他不注意的时候,溜进他的小脑袋里。

从幼儿园开始,他就常见到其他孩子缠在母亲的怀里,领在母亲的手里,身体可以像棉花糖一样,扭了又扭。那些孩子,有时候是无意识地撒娇,有时候却是仅仅为了在张单的面前表演。就像手里举着冰淇淋,要在另一个馋得流口水的孩子面前,舔得响一样。张单目不转睛地看着那一幕——他没有妈妈,这是从他记事起,就是尽人皆知。

图画课,老师发下纸笔,让大家画爸爸妈妈和我。张单手一哆嗦,笔就掉到了地上。他长时间地不肯将笔拣起来。老师终于发现了,说:“张单,你就画爷爷奶奶好吗?”

她甚至不鼓励他画爸,好像知道爸这个人很怪。爸是跟别人家的爸爸也不大一样,这一点张单很小就感觉到了。他是那么的少话,走起路来,眼睛定定地盯住前方。老师一定是觉得爸奇怪了,才不鼓励他画他的。

张单最后画了一只青蛙。

有孩子凑在他的桌边,故意逗他:“这是你的爸爸,还是妈妈呀?老师不是让画爸爸妈妈吗?你干吗画青蛙?”

孩子之间的挑衅,往往是很残忍的。他们不看到眼泪,绝不善罢甘休。立刻有孩子扑上来,要撕张单的画,张单站在凳子上,将画举得高高的。

等上了小学,一年级,下午开班会,老师说孩子们上来讲讲自己的事情吧,说什么都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去哪里玩过,或是吃过什么好吃的。无论什么,都可以。

张单觉得自己足够大了。从幼儿园起,他一直逃避的妈妈问题,现在也许可以有力量面对了。他心跳如鼓,两只小手绞在一起,他心里在作激烈的思想斗争。一方面,他很想跟大家讲讲自己的妈妈,他想象着,只要他告诉了大家,他的妈妈是什么人,以后就不会再有同学来为这个事情欺负他了。但另一方面,他实在不知道从哪里开始讲起。

终于轮到他了。他大步走向讲台,第一次面对台下那么多好奇的眼睛,他努力让自己沉着一些。后来他的老师说,小小年龄的他,眼睛里突然多出了和年龄不相符的老成。他在压抑着自己的情感,但也在酝酿新的发现。

那是他第一次开口讲母亲。他说,妈妈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他,现在她在国外,很远很远,但她一直牵挂着他,总有一天,她会回来找他,并且告诉他,她一直都很想他。

张单发现,其他孩子看他的表情,和幼儿园时,他逃避这个问题时的表情是不同的,他们虽然都不说话,但空气中有着出人意料的宽容和同情。

果真,也许是他的态度赢得了孩子们的尊重。在这个班里,再也没有出现过对着他不停地炫耀母爱的孩子,也没有人会拿这个事来说一些伤他的话。反而个别颇有点母性的小女孩,会对张单表现出特别的关怀来。她们给他带零食,遇到中秋端午这样的节日,还会给他带月饼粽子之类的食物。

可张单对母亲的想念却如洪水泛滥,再也止不住了。随着他渐渐长大,十一二岁,身体和心灵的变化,自我意识的出现,对世界极度渴望的探究之情,让他一想起母亲,想起自己的身世,就会说不出的痛苦,他会半夜落泪,藏在被子里,小声地、不停地发出妈妈这个简单的音节来。

妈妈,妈妈,妈妈,妈妈……

他热泪长流,痛苦万分,小小的身躯,简直无法承受思母之痛。他比任何时候都要想见到母亲,他弄不明白,为什么偏偏他会碰上这么奇怪的事情?

那一年,爷爷去世了,奶奶得了重病,整日躺在床上。家里有种说不出的压抑和悲伤,父亲已经很久没有去上班了,大家都在说下岗的事。

张单渐渐把母亲当做了拯救这一切的“大兵”。他天真地想,只要他能找到母亲,把她带回这个家来,一切就都会OK的。

这突然的想法,让张单的内心充满了希望。他再也不用天天沉浸在思念母亲的悲伤和无奈中了。他大可以跳将起来,攀上飞驰的火车,向着命定的路线,去找妈妈。

妈妈在国外,昆明长大的张单,无师自通地想到了去缅甸。他知道的出国的路线,只有缅甸。那里就是国外,只要他到了缅甸,自然会有办法找到妈妈的。

一个有地点、有目标的想法,让张单激动不已。走吧,走吧,翻过大山,越过大河,他就能够找到妈妈的。

那是平常暑假里的一天,一大早,空气就很闷。家里人谁也没有注意到张单什么时候出了门,他口袋里装着翻烂了的云南地图。口袋里只有十几块钱,是平时攒的,还有出门前偷偷从奶奶口袋里拿的。他提了一个小塑料袋,里面装着一个装满水的矿泉水瓶子。走到路口,他买了三个馒头,一起放在塑料袋里。

他一直走到了货运站附近。

他没有钱坐火车,在他的想象里,只要去找到一个开长途货车的司机,就能带他到保山,或是景洪。

货运车站的车,非常多,个个都庞大无比。最糟糕的是,司机的座舱都很高,看不见他们的人,他就很难跟人搭上话。张单心里是有恐惧的,那样的场景,那样的气氛,那样不顾人死活,仿佛只有轰鸣的大车的世界,让他感到胆怯了。十几二十几个大轮胎,让每个车都仿佛有好几吨重,苫布下遮着水果、百货,箱子,应有尽有。他瘦小的身子,在货场的空地走着,没有一个人看他一眼。

他找了个有阴凉的空地,蹲了下来。他仔细观察着周围的那些人,司机,调度,还有货主们,每个人都没有好声气的样子,仿佛肚里憋了多大的火。终于,一个五十多岁,鬓角斑白的老师傅,落在了张单的眼里。

他有一个助手,是个非常搞笑的年轻人。不知道为什么,这一对搭档,立刻给了张单一种信心。他们的车牌是保山的,这就让他更想入非非了。他认定这师徒二人是比较好说话的主,而且心思不坏。

他悄悄溜到了车的后面,他们那一车,正在往上装密封好的纸箱。几个民工,踩着搭起来的木条,颤颤巍巍地走到车厢里面。张单想钻进车厢里,找个空地藏起来,但这个打算显然很不容易,这些个人,盯得紧着呢。最糟糕的是,他们已经注意到了他。他没辙了,只能讨好地帮着民工们搭把手。他做出很想帮忙的样子来,帮着抬了几个箱子后,终于那个年轻人走了过来:“小孩儿,你在做什么?哪里能干这个,走开走开。”

张单并不停手,他巴结地说:“我不要钱我不要钱。”

“那你在这儿瞎起哄,下来下来。”年轻人站在下面,冲大车厢里的张单招手:“想干什么?”

“我想去保山,你们一路带上我行不行?”

年轻人奇怪又警觉地:“要干吗?去保山做什么,贩毒?”

张单拍自己的衣服,让他看他什么也没有:“我家在那里,我是来昆明玩的,现在想要回去,没有钱了。”

他说得似乎很有道理,而且那张清秀的小脸,没有理由不让人疼爱。年轻人走到一边,去跟老师傅说了两句话,老司机走了过来。他问张单:“家住保山哪条街啊?”

张单说什么?他立刻就傻眼了。

老司机看了年轻人一眼,仿佛在说:你看你还是不够老练吧,我只一句,就识破了真相。

张单说:“带上我。”

他除了这句话,再不知道说什么了。虽然他年龄不大,但能感觉到大人言辞背后的所有意思。他的眼泪滴了下来,他再一次说:“带我去保山吧,求你们了。”

老司机摇头。张单脱口而出:“我只是要去找我妈。”

他的眼泪,喷涌而出,怎么刹也刹不住了。他哭成了一个泪人,小肩膀抽搭着,身子也站不直了。他哭呀哭呀哭呀哭呀,泣不成声。一时间,好几个人围了过来,仿佛司机怎么欺负他了,他们要看个究竟。

“好吧好吧。”老师傅终于说话了,“带上你。但你不许捣蛋,也不许说谎,知道吗?那里乱,什么人都有,我们路上都小心翼翼,出了事,谁也不会管到你的,知道吗?”

张单擦着眼泪,赶紧点头答应。

九点多,车就开了。出了城,走上高速,就一路向保山驰去。张单人小,坐在最边上,小年轻和老师傅一路说着话,有时候也会问他,妈妈在保山做什么,这是他们最爱问的。

张单哪里见过这阵势,他一点一点,开始组织谎言。他也不知道,妈妈好几年前就离开他和爸爸了。有人说在保山见到过她。

司机越听越没谱,那你爸爸在昆明做什么呢?

于是一点又一点地,张单的话,又被套了出来。爸爸在哪个工厂,下岗了。师傅会眼前一亮地说:“哟,那你爸爸叫什么啊,我说不定认识呢。我在那里还干过几年的临时工。李万里,还是杨不二?”

张单老实交代:“他叫张阿标。”

这名字好啊,两个人同时笑起来,很好记,很好记。

张单下意识地想到,他们是在套他的话,他们还是不相信他。他生气了,头转向窗外,一动不动。

十一个小时后,才到了保山。天已经黑透了。大街小巷,果真有一种和昆明不同的气息。师傅们问他下一步去哪里。他有点呆滞,没有想到会是这样。肚子饿空了,又口渴。他装作无所谓的样子,跟他们告别,道谢。

然后,怀着满满的恐惧,他去了汽车站。他想他只能在那样的地方过夜了,否则还能怎样?

等天亮后,他再想办法,他看过地图,知道泸水县和中缅边境挨得很近。到时候再看,能否找到去那里的车。

那是2005年,边境附近,除了贩毒赌石猖獗,地下博彩也很泛滥。流浪在城中,张单能感受到一种奇怪的气息。这让他说不出的恐惧,一天中他问过多次,这次没有在昆明那么幸运,没有人肯带他去边境,也没有人愿意让他搭乘免费班车。他混迹在一群又一群的乘客当中,却总是会被眼尖的司乘人员揪出来。

在汽车站附近,一个挑着担子卖番石榴的老太太看见了他。她拉住他,给他手里塞了一个水果,然后说,去找点小工做,赚到路费,再走。

小工?张单这时已经开始头脑发昏了,想象中就能见到的母亲,也开始离他越来越远了。如果妈妈知道他是如此渴望着见她一面,她为什么不站在他的面前,告诉他,她也一直想着他呢?

他饿得头昏脑涨,偶尔能看见一些面露不善的人,瞪着眼睛在打量着他。三十个小时后,他在车站附近的小饭馆里找到了一个打扫后院的活,泔水味臭气熏天,大澡盆里扔着碗筷,烂菜叶漂浮在一层油花上面。他干了四个小时后,才被允许吃了顿饭。

工钱一天一算,老板娘看出他是离家逃跑的少年,目光中说不出的诡秘和幸灾乐祸,一天五块钱,管吃管住,就行了!

第四天,饭馆里一个跑堂的叫住他,“你是不是从昆明跑出来的?”

他点点头。

跑堂的说:“门口那男的,是你什么人?”

他慌张地冲出饭馆的门,豁然看见爸胸前举着个牌子,上面是他的相片,旁边有寻儿几个字。他站在当街中央,什么话也不说,可能站得时间已经很长了,连围观的人都没有了。

“爸,爸。”张单哭着跑过去,抱住张阿标。张阿标被撞得站不稳,趔趄了两步。张单见到父亲,又羞又惭,却不知道该怎么解释。好在张阿标一贯的性格,并不多问,甚至连自己怎么找到这里的也不解释。只是问张单:“现在跟我回家?”

仿佛倒需要张单点头同意似的。

父子俩走之前,张单要求吃顿饭。张阿标带他去家面馆,中间张单去撒尿,回来见父亲慌乱地站在大街上四处打量,这才意识到自己这趟出逃,让爸有多担心。

但张阿标什么也不说,他甚至连儿子这段时间怎么过的也不问。两人坐上回昆明的大巴,他把儿子放在靠窗的位置,半天才说出一句话:“看看外面的风景,我一路过来,很好看。”

后面的细节,是张单自己回到家里从奶奶那里慢慢补充起来。拉他到保山的那对司机,回去后可能越想越不对头,终于两天后给张阿标的厂里打了个电话。那时家里已经找张单找得要疯掉了。

奶奶问张单,为什么要去保山?

张单说:“想出门去看看。”

他没有说是想去找妈妈。这个秘密,从此一直藏在他的心里。

给母亲发去邮件的第二天傍晚,张单去网吧看邮箱,他心情很是激动。

实际上,这种种不安和期盼,已经伴随了他一整天。虽然爸什么都没有说,可是他知道,他其实也是有所期盼的。昨天晚上,回到家里,他发现信已变了样子,不再摊在桌上,而是重新叠好,又塞回了信封。

还没到网吧,迎面过来邻居苟二哥,是个大学毕业生,现在在电脑城里卖电脑。手里捏着一块煎饼,边走边吃,看样子一定是才下班。张单灵机一动,跟在苟二哥后面,去他那里上网了。

邮箱却空空如也。什么也没有。见张单失落的表情,苟二哥问他:“女朋友啊?”

张单摇头,心里突然涌上无法言说的悲伤和愤怒。他不知道该怎么面对这个事实,就好像一个好东西,送到了手里,还没焐热,就被人横空拿走了。他知道自己应该安下心来,再耐心等待,毕竟妈妈的信,都写来快一年了。这中间,谁又知道,她还曾写过多少信?他有什么不能等的呢?

可是回家的路上,他还是找了个没人的角落,放声大哭了起来。他嘴里念叨着“妈妈”这两个字,充满说不出的委屈和伤心,还有莫名的恐惧和担心。他突然想,妈妈不会已经死了吧,不会生了重病,或是出了车祸,突然离开了人世吧?否则,她为什么不理他呢?

既然把这个邮箱写在了信纸上,她一定就会日日夜夜地,惦记着她的儿子会有一天发来邮件给她啊。

第二天上午,刚起床,他又一次忍不住了。去敲苟二哥的门,苟二哥要到快中午才去上班,这阵正在呼呼大睡,穿着掉垮垮的内裤来开门,见他一脸着急,问也不问,手一指,让他自己去电脑那里,张单手忙脚乱地进了邮箱。一封未读邮件,豁然显现在眼前。

真是美国来的,却全都是英文,好长一封,他慌里慌张地往下看,看到最后的署名是妈妈,才大松了一口气。他去摇苟二哥,让他起来帮他翻译个信。苟二哥不耐烦:“我要能翻译英文,还卖电脑干什么?”

懒散地趴到电脑前,等听张单说这是他妈妈来的信后,不由吃了一惊。大家都知道张单没有母亲,无形中已经将他认做了孤儿。这可是天大的大事啊,竟原来,他的妈妈活着,而且,还给他来了信!

苟二哥英文也不很好,还要借助金山词霸。张单一定要拿纸拿笔,一句一句翻译下来,因为还要给爸拿去看。苟二哥说:“单儿,我的儿。”张单瞪起眼睛:“我的儿?”

苟二哥说:“我的崽~”

张单讨厌苟二哥这态度,觉得他亵渎了母亲的信。苟二哥见他火了,便正襟危坐,重新开始:“都已经对你们能否回信不抱希望,没有想到,却突然接到儿子的来信。单,你已经这么大了,可以写出如此美好的信来(英文就是这样,词汇量少,很多形容词集于一身。苟二哥作注解)。我谢谢你,你和爸爸一切都还好吗,身体好吗,学习好吗,要是能发一张相片给我就更好了。我的电脑里没有中文设置,我很快就会装上,到时候就可以给你写中文信了。我发一张我们一家人的相片给你,希望你能对我有一个新的认识(太公事公办了,哪里像母亲给儿子的信。苟二哥发表评论)。”

附件打开,相片一点点出现,先是一个男人的头,头发颜色很淡,张单第一反应,继父怎么白了头,等脸出来,才发现竟是一个老外!这让他立刻心慌意乱起来,仿佛母亲很快也会变成一个外国娘儿们。他那种紧张、激动,还有一点害怕的心情无法形容,相片终于全都出来了。但奇怪的是,他第一眼被吸引住的,却是那两个小女孩子,混血,一个十岁左右,一个更小,谈不上多么漂亮,但那自由自在的快乐劲,让他心里说不出的痛。

他想到的是,她们有父有母,当然如沐春风,妈妈把她的爱,包括张单的这一份,都给了她们吧。

再看妈,他陡然生出陌生的感觉。比起没看到相片,仿佛更陌生了似的。她和家里那张仅有的相片并不很像。简直可以说,完全成了另外一个人。她仿佛变得高大了很多,那种高大,又是气质上的变化。因为毕竟,她是坐着的,怎么会知道身高呢。她穿着低胸的紧身T恤,牛仔裤,头发很长,竟是长长的直发。她和父亲应该是同龄,可她看起来年轻多了,比张单其他同学的母亲也要年轻很多。她大大的眼睛,肤色白皙,笑得非常灿烂,一点看不出还有一个十几年没有见面的孩子。

苟二哥眼睛直直地。他倒是一直在看张单的妈妈:“你妈挺漂亮的,难怪能找个老外。”

张单不爱听这话,这一刻他心情古怪,什么话都不爱听。他问苟二哥:“相片能打出来吗,我想给我爸看。”

苟二哥还想逗他,见他眼圈红红的,赶紧点头,把打印机打开。

张单把信和相片带回家,爸却出去推销,还没回来。他自己泡了冷饭来吃,趴在桌上,又给母亲写信。

写一会儿,看一会儿相片,眼睛总是忍不住往那两个女孩身上溜,他在她们身上找着自己没有的东西。找得很仔细,每找一次,心里就涌出说不出的滋味。

他知道自己这样做不对,和前几年跑出去找母亲一样,都是失去理智的做法。可是从苟二哥那里出来,他忍不住地,就是想掉眼泪。

“妈妈”他写下这两个字,停了一停。他和别的孩子最大的不同,就是他心情再颠簸、情绪再坏,也能忍下去。

收到邮件和相片,非常高兴。我打印出相片来,也准备拿给爸看,还找邻家哥哥,把邮件全都翻译成了中文。我也一起拿回家,给爸看。

两个妹妹很漂亮,也很快乐,她们都已经上小学了吗?不知道学习紧张不紧张?

我这两天有点盼着你的来信,可真的看见了,却还是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从小到大,因为妈妈不在身边,我觉得日子有些难过,但好在和爸在一起,也没什么。

他不知道再写点什么了,说自己什么都好?还有,要不要告诉她,自己一直都很想她?

“看相片,你过得很幸福。有一个美满的家庭,还有可爱的女儿。这都是你努力争取来的,我和爸都会祝福你。我不怪你。”写到这里,张单终于知道自己想说的是些什么了:“虽然这么多年,也非常想念你。但我知道,你和爸的婚姻有点阴差阳错,爸是个很好的人,但他对女人来说,也许太沉闷太刻板了,而且你有自己更高的追求。这个事情,家里人从来也没有怪过你,连爷爷奶奶都没有说过你的半个不字。”

真的吗?

不,当然不是。至少,奶奶是说过一些的。虽然她也会说,爸配不上妈,但她却不满意母亲扔下张单,一走这么多年。

可她每次说这话,木讷的爸总是会特别快地反应过来,反驳她说:“幸好留下了单儿给我,否则我怎么办。”

张单从这个角度讲,心里还是有所感谢的:“谢谢妈妈这么多年依然惦记着我。爸对我也很好,所以虽然在单亲家庭,我还是能感觉到爱。别的不说,至少考试不好,能少一个人批评我,对吗?”

他口气里带上一点调侃:“我家隔壁,有个报刊亭,那里有个电话,如果你打来,阿婆会叫我们。但电话旧了,信号不很好,估计国际长途就更难听到了。你不用急着打电话,等约好时间,我和爸一起等你。”

张阿标晚上回来,张单给他看相片,又问他:“你要不要给妈妈说些什么,我一起发邮件,写给她?”

张阿标举着相片,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半天不说一句话,完了指着其中一个小姑娘:“是谁?”

张单哭笑不得,说:“她的另一个女儿。”

张阿标说:“太胖了,不大好看。”

“爸,你要给妈妈说什么吗?”

他想了半天,最后摇头。

张单去发信,又遇到苟二哥,他叫住他:“以后来我这里吧,随时都可以。”

张单站住:“要是我和爸买台电脑,可以发邮件的,最便宜能有多少?”

妈妈再一封邮件来,果真换了中文。再想想苟二哥的翻译并没有什么错误。她果真这样开头:“单儿,我的儿子,我的心肝宝贝。”

张单这些天变得多愁善感,连同学都发现了。他说话声音变温柔了,举止动作,说不出的安恬。上电影欣赏课,落泪不说,过后还久久不能平静,写起了声情并茂的读后感。好哥们儿嘀咕他,是不是早恋啦。

他心里说不出的感动,不知道该怎么发泄。每天都去苟二哥家里看邮件,还学会了用苟二哥的手机给自己拍照,然后再发给妈妈。妈妈的来信充满了惊喜,她一口一个乖儿子,说自己这段时间因为找到儿子,多年的痛苦得到释怀,心里非常充实。

几天后,她问他,想不想来美国生活一段时间,出国来这里读大学?但是前提条件是,外语要学好。因为要考托福,分数足够,才可以被录取。

“我出钱,暑假时,你去北京专门的出国培训学校读书吧。多做一些训练,就会有收获的。现在时间还早,等高二时,你再考试。”

张单看到这样的话,心里一紧。真的吗?

他所在的学校,每年都会有一两个出国去读大学的学生,在他心里,那一直是遥不可及的一件事情,可是按妈妈的说法,只要外语学好,并不算难。

“而且,你有很多特长和优势,一定能考取美国一流的好大学的。”

他不知道该怎么对爸爸说这事,爸养他这么久,真的就舍得再送给妈妈?但他还是说了。过了好几天,爸突然说:“我给你报了周末的外语补习班,你去上课吧。”

张单外语基础不是很好,他没想到爸一直关注着这事。

“到假期,你再去北京。”他这么说,然后站起身,那意思是:这事就这么定了。

同类推荐
  • 北京的达利和十二宫图

    北京的达利和十二宫图

    二十年后我来到北京,已是一个很冷的日子。北京的风吹在脸上,立刻感到麻木。街道两旁的落叶被吹得满地翻飞,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冬日正午,这些金黄的树叶在街上跑动,我和6站在公交车站牌下说话,树叶不断从我们的脚边漂浮过去。我浑身冰冷,忍不住想打哆嗦,6脸上则是红扑扑的。这一瞬间我想起了从前那个刚满二十岁的小姑娘,她有着婴儿般的脸蛋儿,任何时候看上去,都让人感觉到润泽和鲜活的印象。6在北京已经定居多年,有了自己的家,我和她大概有二十年没见过面了,因为我从没来过北京。我对这座大都市没有任何印象。
  • 我的早更女友

    我的早更女友

    七年前,戚嘉和男朋友刘翀正值毕业季,临行前对即将开始的双城之恋并不乐观。戚嘉决定以婚嫁的方式给男友吃颗定心丸。于是在毕业典礼上身穿白纱,而刘翀却拒绝了她,两人从此分离。七年后,戚嘉接到刘翀发来的结婚请柬,觉得照片上的新娘面容、神情都像极了自己,精神崩溃,自杀未遂。戚嘉在闺蜜和好友的怂恿下决定抢婚,却又一次失败了。回来后,戚嘉变得易怒健忘,衰老加速,28岁的她被医生诊断患有“更年期综合征”。讳疾忌医的戚嘉拒绝治疗,生活危险重重,身体危机四伏。而袁晓鸥一直在旁边默默陪伴,两人渐渐靠近……
  • 沙海1:荒沙诡影

    沙海1:荒沙诡影

    一组离奇照片让吴邪决定深入沙漠,派出探查的伙计却精神失常离奇失踪。寻找下发现失踪的伙计在少年黎簇的背上刻下了诡异的图案。吴邪执意邀请黎簇一同前往沙漠腹地古潼京。一行人在沙漠中竟被传说中会移动的海子带到了荒无人烟的白沙区,发现那片区域就是他们要寻找的死亡禁地,同时也是一个机密工程的遗址。卡车围住的海子,白沙下游走的神秘生物,在吴邪、王盟、黎簇陷入绝境之时,黑眼镜突然现身。他能否解救吴邪?解雨臣给了黎簇怎样的信息?闷油瓶留下的线索会是关键吗?这一切黎簇又会如何面对?
  • 美人千千泪西楼(轻文库绘梦古风系列9)

    美人千千泪西楼(轻文库绘梦古风系列9)

    初见时她不过是个城里招摇撞骗的小女童,而他已是邪溪谷威名三界的传令使。为夺一支上古神箫,他应聘管家混进府中。为拿下这艰难任务他机关算尽,小心翼翼……谁知这主人竟是个疯傻呆笨的花痴小主,竟然还纯情至极将他视作贴心闺蜜…… 是谁说智商这东西不会被拉低?不然他英明一世,怎会舍身犯险不惜与大boss闹翻也要挺她到底?拦钦差,闯皇宫,入寒冰,弑魔王……一念之间,他的命都可给她。然而他不知,她注定是他此生里救得最错的一个人……
  • 锈锄头

    锈锄头

    李忠民是一个从农村进入城市并扎根城市的成功人士,一天回家时意外遇到小偷,并被小偷控制。为了解困,他竭尽所能对小偷展示善意,回忆自己在农村生活的点点滴滴,以此获得小偷的共鸣和好感,最后在小偷完全放松警惕的时候,他果断出手,用一把锈锄头打死了小偷。
热门推荐
  • 快穿反派:邪魅男神,别撩我

    快穿反派:邪魅男神,别撩我

    【不定期更文,但是不弃文。并且全文免费】【1V1】相思死了,但是她的死法令她特别不能接受----睡死!为了复活,无奈绑定逗比系统290。当伪高冷遇上真怂包,于是日常对话如下:290:【宿主,请放下那个女主。】相思:不要,我讨厌她!290:【放下吧宿主!】相思:不!小心我找他帮我……290:【…那您尽兴吧!290力挺您!】原本只想做日常刷任务,可没想到惹上男主大人,男主,您的官配在那面!男主:如果爱你是一种病,那么我已经病入膏肓。
  • 新闻传播学的学术想象与教育反思

    新闻传播学的学术想象与教育反思

    如何建构新闻传播学科?如何推动新闻传播教育?本书分为理解新闻传播学、作为志业的新闻传播教育二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哲学、历史、文化、社会、政治、心理等多角度建立新闻传播学的想象力,并通过学术对话验证了某些学术想象;第二部分围绕全面实现新闻教育的综台性、学木性和人文性展开探讨,既有对新闻传播教育的台理性的深思,也有对教学改革、读书与研究方法的分享。
  • 镇神志

    镇神志

    故事的因埋在遥远的神话时代:没能诞生的祖神,可以弑神的武器,封闭的九天,失衡的灵气……看似没有关联一切,渐渐造成了神灵与天道的对抗之势,漫长的时光流逝,遥远的因结出了果,将古荒州的命运带到分岔路口,当苏暖恍然发觉时,自己已被卷入命运的洪流,不可抗拒也无从选择地一步步踏上了最终神灵与天道的战场。
  • 你身后有星光璀璨

    你身后有星光璀璨

    “怎么会?战帝怎么会解散?FLC怎么会隐退?”“就是啊!FLC那么厉害,怎么会放弃所有……
  • 总裁大叔:甜妻上线请签收

    总裁大叔:甜妻上线请签收

    高小米,其貌不扬却有一副侠骨柔肠。为了成全好友双宿双飞,不惜李代桃僵代其去相亲。熟料,相亲糗事一箩筐,惹来各路男人竞折腰。男人一曰:我老婆,女的,活的就行。男人二言:我爹说了,只要我结婚,就是娶回个男人都可以。男人三可怜巴巴:如果你愿意,把我娶了吧。女人无语望天
  • 盘山朗空顺禅师语录

    盘山朗空顺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Cause to Fear (An Avery Black Mystery—Book 4)

    Cause to Fear (An Avery Black Mystery—Book 4)

    "A dynamic story line that grips from the first chapter and doesn't let go."--Midwest Book Review, Diane Donovan (regarding Once Gone)From #1 bestselling author Blake Pierce comes a new masterpiece of psychological suspense: CAUSE TO FEAR (An Avery Black Mystery—Book 4).When a body turns up floating beneath the frozen Charles River, the Boston Police summons its most brilliant and controversial homicide detective—Avery Black—to close the case. It doesn't take Avery long, however, to realize that this is no isolated murder: it is the work of a serial killer.Other bodies begin to turn up, all of them sharing one thing in common: all are trapped in ice. Is it all a coincidence—or the signature of a particularly deranged killer?
  • 阳光城幸福协奏曲

    阳光城幸福协奏曲

    东方市城郊新建的阳光城,是一个涵盖多个城区旧域改造动迁房与经适房的保障房大型居住社区,在短短几年里,迅速迁聚来了上万住户,数万原本生活条件不咋地、文明意识参差不一的老百姓,再加上不同省市前来国际都市打拼的租住人口,农村旧习俗、老里弄的生活习惯、地域差别的生活差异,让阳光城社工队伍面临着艰难而多样化的挑战。而公建配套相对滞后造成的资源短缺,更是让阳光城被居民们称作“被城市抛弃的孤岛”,嫌弃中却又亟待着各项服务的跟进。新老相融的社区工作者队伍里,来了奉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为先、偏偏住进了经适房的企业转型员工,加入了随军来到都市、从没接触过社区服务的热辣军嫂,还有对于以前退休阿姨们才担任的“小巷总理”岗位,他们与他们的家人各有各有的烦愁,要怎么奏响一支职业成功曲呢?……闯风披雨的老一辈基层党组织负责人们,要跟着党中央“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大旗,和着现代音乐去“唱好民戏”,一边操心大居百姓“衣食住行喜怒哀乐”,一边还要顾着把那群“毛躁小家伙们”推到服务群众的基层工作前沿去,更要想着怎么调动凝聚社会各界的力量,来一起跟着老百姓的需求,去奏响一支和谐共融曲……
  • 我愿意这样想起你

    我愿意这样想起你

    文艺暖男新鲜旧情人,睽违三年后最新力作。一部让你“感怀旧时光,寻找新开始”的暖心之作。一部道出你心声的青春纯爱集:用整段青春去爱你,是我做过的最奢侈的事。谁的青春不值得回味?你是否也曾在一个寂寂深夜打着手电躲在被子里抹眼泪?30个纯美故事,让你动情动容,让你感慨:很庆幸,在美的年华,我们可以拥有同一段回忆。那时年少,有人说你不懂爱,可是你还是去爱了。不为别的,只为给今天的你留下这段微微疼痛却刻骨铭心的回忆。
  • √2整容术

    √2整容术

    火焰首先是从一个窗口喷吐出来的,随着一夜未停息的山风顺势腾跃而起。没多一会儿,其他窗口也冒出了火舌,瞬时连成一片,顷刻吞没了整个建筑。“着火了,着火了……”一阵上气不接下气的叫喊声,惊醒了天刚蒙蒙亮的山村。当人们从睡梦中跑出来时,“冰雪之家”旅店已在一片火海之中。“赶快……救火,救火……”村主任朝跑来的人们声嘶力竭拼命地呼喊道,“快,操家伙……端水,扬雪……”所有人在慌乱中就近找来工具,有的去接水,有的铲起地上的积雪撒向火中。“赶紧给县消防队和镇里打电话,叫他们快来救火!”村主任一边交代,一边奋力扑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