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63300000007

第7章 上学校,刻苦攻读(1)

党和国家的关怀,老师的教诲,母亲的支持,加上自己的勤奋,顺利地走完了吴市小学、江津一中、北京航空学院(北航)的漫漫求学之路。青少年时期的学校教育使我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逐渐懂得多读书、读好书才能改变自己的人生,才能报效祖国,并有了航空报国的决心。

江津吴市小学

人生就是不断地在做着各种或复杂或简单的单项选择题,或许一念之间的一个抉择就将成为命运的转折。1951年,对于不满11岁的我来说,在面临人生中一个重要的分岔口时,一个看似不经意的选择让我走上了另一条人生道路。

小村庄的清匪反霸运动刚刚结束,全村人恢复了以往平静的生活。一天,驻在我们村子里的那位山东军人照常来到我家吃派饭。说到吃派饭,这是从革命战争时期的老红军、老八路那里继承下来的光荣传统,为了能和群众打成一片、深入群众、了解民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激发民众阶级觉悟,就采取了吃派饭这一方式。饭后,部队会拿出相应的钱、粮之类补偿给老百姓。

一天,我正盘腿坐在地上,一只手托着腮帮子,一手拿着一本破旧的《增广贤文》,正摇头晃脑地读着:“有田不耕仓廪虚,有书不读子孙愚。仓廪虚兮岁月乏,子孙愚兮礼义疏……”这时,王同志轻轻走到我身旁,拍了拍我还很瘦削的肩膀。我这才猛一抬头,从书海中回过神来。见是解放军叔叔来了,马上从地上弹了起来,先让叔叔坐下,然后帮着母亲端饭、上菜。吃饭时,解放军跟母亲拉起了家常。“你这小孩应该读过几年书吧?”他问道。母亲笑着答道:“也就是断断续续地上过三年私塾。”他看了看我,又说:“我看这小孩挺聪明的,对读书也很有兴趣,你可以送他去上学嘛。多学点知识,将来可以为建设祖国做贡献,你看我们的国家刚迎来解放,很多事业百废待兴,目前最缺的就是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才啊!”母亲笑了笑,没有答话。解放军同志又转过来问我:“小鬼,喜不喜欢读书啊?”我听到“读书”两个字,眼睛里都放出光来了,使劲地点了点头,又抬头看看母亲的表情,想征得她的同意。母亲这才轻轻地叹了口气,慢慢说道:“解放了,分了田,又分了地,我原来是打算让梦林好好种庄稼的,小锄头都打好了。今天听了您这样一说,真还是个理。我虽然没有文化,但我还是明白读书肯定是有好处的,我这个当妈的不能让咱家梦林也当一辈子没文化的农民啊。”正是这一次普普通通的聊天改变了我的人生。1951年春天,解放军叔叔亲自把我送到了吴市乡中心小学上学。

吴市乡中心小学成立于1932年,是当时吴市寺唯一的一所完小。学校紧挨着一座大庙,并且一些校舍就是寺庙里的房间。学校背后有一个大土坡,土坡上是一片墓地,当年许多土匪恶霸就是在那里被“敲了砂罐”。入学前经过一个简单的考试之后,我就被分进了当时学校最高的五年级,从五年级的下学期开始了我的小学学习生活。

刚进入学校,我觉得一切都是那么新鲜。“对知识的渴求是人类的自然意向,任何头脑健全的人都会为获取知识而不惜一切。”塞·约翰逊的这句话正好诠释了我那个时候追求知识的热情。私塾的教育虽然不系统,但儒家传统思想重视教育、重视读书的观点对年幼的我还是起到了某种潜移默化的作用。课堂上的每一秒钟,我都不容许自己轻易错过。放学回家,除了帮忙做家务之外,剩下时间依旧不肯离开书本半步。

当时的小学由于正处于解放后的恢复阶段,学生的年龄大小不一,我在20多个人的班上算是年纪较小的,我清楚地知道自己以前在私塾学的东西与现在所学的是大不一样的。对于很多自己不懂的问题,便总是缠着老师刨根问底,有时候连老师也被问得无语。当然我是幸运的,在小学遇到了两位很好的老师,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两位老师都来自城里,适逢打土豪和肃反运动开展得轰轰烈烈,怕因此受到牵连,选择到乡下暂避。他们为了生计,便在乡里的小学继续老本行。一位是教语文的张老师,一位是教数学的吴老师,这两位老师无论是从知识水平还是教学经验来说,都比当地的教师要高出一筹,这让刚开始接触正规教育的我受益匪浅,尤其是对我学习兴趣的培养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据说张老师是城里师范学校的教导主任,这所师范学校本身就培养出了许多优秀的教师,张老师的水平自然不在话下了。他的板书非常好,那粉笔到他的手里仿佛如同王羲之手中的毛笔,虽然说不上笔走龙蛇,但却也行云流水,字字刚健有力而又清新飘逸。整块黑板望去,给人的感觉是仿佛置身于精致的书法展览当中。张老师读起课文来也很有特点,字正腔圆,抑扬顿挫。再加上他肚子里装着许许多多永远都摆不完的小故事,即便是《老残游记》里的王小玉可能也要甘拜下风。那时的我觉得每次语文课都获得了醍醐灌顶般的享受,在体味到语文的奥妙与乐趣的同时又学到了不少知识。

张老师治学严谨的态度也让我至今难忘。一次,张老师让我抄写一张校办墙报,写毛笔字可是那时学生的基本功,学校也非常重视这方面的教学。我在私塾时就曾学习过写大小毛笔字,自信水平不差,于是马上提笔写了起来。哪知道刚写到一半,便被张老师叫住,“你这字是怎么写的啊?你看这一点,还有这一撇,都写得不像话嘛!”然后二话不说,当众多同学的面,把写了一半的墙报狠狠地撕了,叫我重写。我眼眶顿时红了,眼泪在眼眶里直滚,我一直是个好强的孩子,心里满肚子不服气,你说我写不好,我就偏要证明我是能写好的。结果第二次的发奋之作贴在了学校的宣传栏里,并得到了张老师在全班的表扬。这件事情之后,我对待学习更加一丝不苟,决不容马虎二字。

教数学的吴老师是个矮个子,圆滚滚的身子加上一张烧饼似的圆脸,配上一副圆圆的小眼镜,整个一副和蔼可亲的模样。吴老师上起课来能把那些枯燥的数字公式变得生动起来,这是我觉得最神奇的地方。其实细细一想,神奇也是因为吴老师的教学方法很有一套。比如让我们一看就厌烦的相遇问题,吴老师总是把题目中一些地名改成“吴市”、“江津”之类,还调侃地说:“小明步行是每小时6公里,小马骑的是一头大肥猪,每小时只有3公里”,这时同学们便笑成一片,整堂数学课气氛活跃而轻松,教学的效果可谓事半功倍。

吴老师自己还专门收编了一本习题集,厚厚的一大本全是小学数学中的典型例题,内容甚多,五花八门。这些例题让同学们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变得透彻明白。这是教科书里找不到的,是别的老师所没有的,是别的高小生难以学到的。吴老师还有自己的绝招,在黑板上画圆从来不借助任何工具,而画出来的圆与他身上天生的圆相映成趣。吴老师的教学让我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以后的学习有着不小的影响。

两位好老师的精心教导,不仅让我在学习方法上学到许多,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谆谆教诲激发了我的学习兴趣,而兴趣为学习增添了无尽的动力,我从来不把学习看作是一种负担,而始终是自觉投入,并从中得到一种享受,这为我以后的学习无疑有着莫大的帮助。如此一来我的学习成绩自然不断进步,很快成为了班上的尖子生,并当选为学生会学习部长。

除了学习之外,小学里也很注重培养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那时我还积极地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义务劳动。劳动的内容主要是帮助农民干各种农活,比如拔稻田里的杂草、稗子,捉烟叶上的害虫。只要一有这些活动我总是抢着去干,从不缺席和偷懒。

从小热衷于社会活动,这大概是热爱共产党和新社会的缘故吧。那时正是抗美援朝时期,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空前高涨,纷纷自发地捐款捐物响应“保和平,卫祖国”的号召。许多青年更是踊跃报名参军,我的家乡就涌现出了不少奔赴朝鲜的志愿军战士。志愿军开赴前线之前,乡里乡亲都会敲锣打鼓地举行文艺演出为战士们壮行,那场面好不热闹,那正是:“吴市热血好儿郎,意气风发披戎装。不惧美帝野心狼,保家卫国谱新章”。吴市小学也动员学生们出节目,让学生们能够得到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我得到通知后,马上就组织了七八个同学,排出了一个小话剧,在乡里的大戏台子上演出,赢得了台下观众的满堂彩。

解放了,老百姓踊跃上公粮。我和几个小伙伴编了一首儿歌,到送公粮的大路旁,打起莲花板,当起拉拉队来:“解放了,喜洋洋,老百姓,上公粮。担接担,筐接筐,为国家,心儿爽。若不是,共产党,哪有这,盛世象,伯伯们,辛苦了,小学生向你们道声好。”

上小学时我特别喜欢球类运动,由于年纪小、个子矮,我只能参加小皮球队,而篮球就只有看的份儿。尽管如此,我还是热衷于篮球,每逢比赛,必到球场加油助威。记得大概是六年级时的一个周末吧,班上几个年龄、个子比较大的篮球队同学来找我,希望我带领几个人到邻乡去打比赛。由于我是班干部,又爱好篮球,自然就成了此次行动组织者的最佳人选。我一听有比赛可看,并且还承蒙大家看得起,充当组织者,自然十分得意,一拍即合,当即同意了。倒是享受了一场精彩的篮球比赛,不过刚回到学校就受到了严厉批评。因为此次比赛是我们几个私下决定的,是瞒着学校、老师悄悄进行的,而且是代表吴市小学,严重违反了校规,是无组织、无纪律的表现。这对我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教训,让我认识到了组织纪律的重要性。作为学校的一员,就应该严格按照校规办事,不能仅凭个人喜好、一时冲动,任意妄为。

学校里的生活充满了愉快的回忆,而对于我来说,此时的家庭生活给我留下的印象更是难以磨灭。我家离学校大概有三里地,在今天看来似乎并不算远,但这路却是不大好走。路上有条大沟,中间有个名叫观音堂的土坡,还要过条小河,再加之一遇上下雨就泥泞不堪的乡间小路,让每次上学放学都成了一种考验。我当时有母亲做的布鞋,但是遇到下雨天我还是舍不得穿着布鞋去上学,经常就是光着脚板在湿滑的泥地上行进。到了寒冬腊月,情况就变得更加恶劣,雨雪过后,路面会结上一层薄薄的冰,在上面走着脚底冰冷刺骨,还随时都有摔跟头的可能。有时有老乡挑了煤炭渣撒到路上,这样一来路虽然不滑了,但光脚走在那棱角分明的煤渣上,脚板刺痛的滋味更不好受。于是我想出一个法子,出门之前从邻居王家稻草堆里扯出一把来搓成绳子,绑在脚上,算是自制的简陋草鞋,一为御寒,二可防滑,三来不怕煤渣扎脚,不过这样一双“多功能运动鞋”经常走到半路便已回归到它最原始的形态了,好在这时候双脚已经麻木,对于冰冷、刺痛已然没了反应,然后继续走完剩下的路。

那时候我的身体一直不好,从小就得上了严重的哮喘病。发病时,这段路对我来说简直是寸步难行。途中的观音堂是个较高的小土坡,去学校是下坡,回家则是上坡,很难翻得过来,这样一来如果中午回家吃午饭,下午就不能按时上学了。那时能上学不容易,我不愿缺席学校里的任何一节课。为了不影响正常的学习,中午便有时在学校搭伙,有时靠母亲给的一两分钱买个饼垫垫肚子,还有的时候就在街上的大伯公家吃饭。大伯公家是卖猪肉的,偶尔会用猪脑、心肺之类炖一些汤,对于我来说,这不仅是难得的美味佳肴,也为体弱多病的我提供了必要的营养,因此我一直对大伯公一家心存感激。

中午吃完饭离上学还有一段时间,这时候的我也不闲着。每天上学我都会背上一个小背篼,到了午休时这东西便有了用武之地———装兔草。在学校的西边有一大片水田,田坎边上长有很多兔子喜欢吃的青草。每天中午都要来这里打上满满一背篼兔草,到晚上放学便背回去喂家里养的兔子。我很喜欢一大群兔子围在脚下,一双双可爱的红眼睛满怀期待地盯着我,那三瓣豁嘴动个不停,仿佛催促着赶紧给它们“开饭”。而这些兔子吃起来更是全然不顾自己平日讨人喜爱的模样,一大篼草眨眼功夫就会被这些小家伙以风卷残云之势扫荡一空。看着兔子食欲如此之好,我这个“大厨”当然也很高兴,觉得自己中午的一点点辛苦是值得的。因为卖兔子所得的钱对于我们家来说也是笔不小的收入,交学费、买盐巴等开支都得有赖于它,所以我那时从没吃过一次兔肉,也不会不懂事地向母亲嚷嚷着要吃肉,因为我希望每只兔子都能卖个好价钱,这样家里的生活才会稍微好过一点。

毕业前的六一,学校特地组织了一系列比赛来检验学生们的学习成果,有演讲比赛、劳动比赛,还有写大字比赛。我积极报名参加了各种的比赛,而且收获颇丰,劳动与演讲比赛都拿了第一名,而大字比赛也拿了个第二名。开颁奖大会时,学校请来了所有学生家长参加。当我多次站在台上领奖的时候,台下母亲的眼神充满着自豪与期盼。

就这样,只读了三个学期的我带着班主任刘禄培老师“品学兼优”的评语结束了自己的小学学业。虽然小学的学习相对短暂,但无疑是我求学道路的一个良好开端,我至今仍然谨记着吴市中心小学的校训:“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我的一生始终都践行这八个大字,不曾违背。

同类推荐
  • 飞机的故事(征服太空之路丛书)

    飞机的故事(征服太空之路丛书)

    《飞机的故事》是征服太空之路丛书之一,由刘芳编著。《飞机的故事》图文并茂,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向你展开一幅幅美丽的太空画面,让你在学到有关太空知识的同时也能领略到独特的太空美,相信定会使你受益匪浅。现在就开始这次意义远的太空之旅吧。
  • 地球是烫的:低碳是人类的必然选择

    地球是烫的:低碳是人类的必然选择

    本书分上、下两篇,共12章。其中,上篇讲述了低碳概念的成因及高碳对未来人类影响,包括“后天也许不是一个传说”“生活在碳基社会”“我们的生活环境”“不得不做的选择”“开疆拓源勇往直前”“低碳城市”。下篇介绍了低碳与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联系,并介绍如何才能更经济地走向低碳、走向绿色健康生活的方式,包括 “低碳生活我做主”“消费低碳”“低碳起居”“交通低碳”“办公低碳”“低碳旅游”。全书事例清楚、条理清晰,方法简便易行、经济实惠。
  • 向宇宙进发

    向宇宙进发

    《向宇宙进发:载人航天新探索》从人类航天事业发展50年,尤其是近10年的发展出发,回顾了航天发展的过去,载人航天的发展历程,人类认识宇宙、探索宇宙的发展路线。从能源的发展和利用、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展望了人类载人航天发展的路线。
  • 拖拉机汽车底盘构造与维护

    拖拉机汽车底盘构造与维护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以及教育部等六部委《关实施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的通知》精神,宁夏农业学校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我校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及专业教师按照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院校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的要求,编写了本书,以供我校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实训使用。
  • 密码之谜

    密码之谜

    挖掘了人类社会、地球乃至宇宙所包含的难解谜题首次披露了大干世界中神秘的、充满悬疑色彩的谜团背后鲜为人知的内幕。百万字的传奇读本精选了有关国宝、密码、海盗、大谋杀,诡异事件、离奇事件的未解经典内容选配了数千幅珍贵图片,带给读者一场视觉饕餮盛宴。
热门推荐
  • Mansfield Park

    Mansfield Park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此致,爱情

    此致,爱情

    一桩军婚外加一位高深莫测的中校先生,随之而来的,是一场跨越婚姻的攻坚战;2012特别珍藏军旅文;一部教你降服冷酷兵哥哥的驯夫宝典;最甜蜜温馨的情感励志喜剧情。有人说,婚姻就是一座围城。若真是如此,那嫁给一个军人,就是给这座围城多筑了一道墙。梁和生命中最晦暗的时候,顾淮宁走进她的生命。顾淮宁,职业军人,持重沉稳,拥有简单的爱情观和婚姻观。婚后,两人别别扭扭地相处,自认为相处和谐,却都有隐藏很深的秘密。
  • 大学生成功三部曲

    大学生成功三部曲

    杨金翰老师给学生讲课,作为校方负责人,我却静静地品读着杨老师。他的课“为什么能磁石般的吸引着学生?”八个多小时的演讲,学生们精力集中,气氛热烈,台上台下,水乳交融,没有感到疲倦的,没有交头接耳的。我不想评论他的讲课方法,只想说其中一段我的感受。他演讲间歇,主持人或学生可以说几分钟的感言,我乘兴讲了以下的话:同学们!在诸多的“美好”中,我们选择了“成功”;在向着“成功”的迈进中,我们选择了学习(学习可以改变思维、改变行为、改变习惯);但是,最好的“选择”,是我们选择了一位善于引路的好老师。而一个成功者,常常有一位或几位老师是自己心中的偶像,行为的航标灯。
  • 画春风

    画春风

    李惜以为,重生一世,必能避开不幸,过上幸福的生活。事实给了她一个大巴掌:面对强大的敌人,所有谋划都是空,重生的李惜再次成了孤家寡人。有人告诉她:“大道三千,殊途同归。”大道的尽头是什么,李惜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她只知道“灵石是万能的,没有灵石更是万万不能的。”她不是奔波在赚灵石的路上,就是正在赚灵石......另有最新完结文《鉴宝娘子》。等更期间可移步!
  • 我们聊一聊:15位名人给大学生的34封私人信件

    我们聊一聊:15位名人给大学生的34封私人信件

    物质生活充裕的80、90后一代正面对现实的残酷,象牙塔里的大学生们已经体会到内心的焦虑。严峻的就业形势、难以承受的生活成本,让他们陷入了就业还是考研,出国还是工作的困惑中;书本里的铅字无法立即变成活生生的社会经验,曾经的理想猛烈地撞击着未来的路。《我们聊一聊:15位名人给大学生的34封私人信件》由蓝狮子编著,从几百封大学生的来信中,挑选中相对有代表性的困惑和焦虑,同时邀请15位成功人士一对一地回复,或犀利或和蔼,或清晰或睿智,共同分享他们的人生经验,以及对青年们的无限期待。
  • 赠言赠诗篇(名人佳作)

    赠言赠诗篇(名人佳作)

    “只是在审美状态中,我们才觉得我们像是脱开了时间,我们的人性纯洁地、完整地表现了出来,仿佛它还没有由于外在力的影响而受到任何损害。”出自于本书。书中还有更多的名人佳作,等你来领略。
  • 重生之望妻成瘾

    重生之望妻成瘾

    本文女王、培养男主从弱到强,讲述的是孤院长大的沈辉与女总裁商明美之间的爱恨情仇沈辉从小就知道生活艰辛,孤儿院教会他什么是世态炎凉,没有用的孩子可能连吃饱都是奢求;跟了陈三使他明白,什么方式不重要,达到目的才最重要的;而与老头在一起的日子,他又单纯了很多,他最知道人情冷暖,却又不懂人情世故;不同的人与环境给了他不同的思考,他懵懂中知道有些是对的,有些是不对的,但究竟要怎样判定,他又糊涂,这是19岁的沈辉对看不到未来的担忧与无助。
  • 抗战之我的系统有点秀

    抗战之我的系统有点秀

    【免费新书】眼睛一睁,苦逼青年发现穿越到了1937年的雨花台,还发现系统加身了。啊啊,系统有点狠,非用鬼子的血开光不可!尼玛,系统有点坑,偶尔大姨妈!哈哈,系统有点逗,居然戏弄我!卧槽,系统还有点躁,老是凶我!嘻嘻,当然系统也有点爱,经常给我惊喜。叮叮叮叮!请宿主杀一名鬼子军官激活战神系统。……
  • 众神初临

    众神初临

    当世界发生改变,人类逐渐失去对世界的主导,丧尸、怪兽、精灵在这世界上一一出现,人类也被赋予对抗的能力,世界分化逐渐的清晰。也许这是创世主的游戏,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个人类或者生物以神的姿态俯视万物,战争也随之众神的出现而化为句号。但穆天知道,众神的出现,只是代表着另一场大战的开始,而他,一直在为下一场大战准备着。
  • 道咸同光四朝奏议选辑

    道咸同光四朝奏议选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