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65200000001

第1章 报告篇(1)

吴大观:航空人的精神丰碑

中航工业党组成员、副总经理谭瑞松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叫谭瑞松,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党组副书记、副总经理。

吴大观同志是我国航空发动机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他为我国航空发动机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1916年,吴老出生于江苏镇江,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航空系,1944年被选送到美国研修航空发动机。1947年回国后,受聘于北京大学工学院做讲师。1948年,报国无门的吴老在党的召唤下参加了革命,1949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初期,他任重工业部航空筹备组组长,领导并参与了新中国航空工业的创建工作。从1957年负责组建我国航空发动机研制基地开始,在一线厂所奋斗了25年。1982年任航空工业部科技委常委,2004年离休。

吴老的一生,信念坚定、对党忠诚。他一生相信党、拥护党、热爱党,对共产主义事业充满信心,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顺境逆境,始终对党忠贞不渝,即使在“文革”中含冤受屈也从未动摇。他一生坚持学习党的理论,加强党性修养,撰写心得笔记,定期汇报思想,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他留下的56本学习笔记,字字刚劲饱满,篇篇厚重沉实,充满了对党的无限忠诚、无限热爱和无限信任。他在迎接解放的日子里写道:“历史已经证明,只有共产党才能洗雪国耻,才能救中国。”当他走出“牛棚”,有人质疑他的遭遇有悖于他回国的初衷时,他写道:“当年放弃国外优越的条件回到祖国,这是我的荣耀,投奔共产党,是我一生中最正确的选择!”当航空工业发展遇到低潮时,他写道:“我坚信,只有共产党才能振兴中国的航空工业!”

离开一线后,他仍不放松学习。即使90岁高龄,他依然坚持每天收看《新闻联播》,关心时事政治;坚持阅读《人民日报》、《求是》杂志等报刊,努力掌握党的理论和政策,关心航空工业的发展和进步。去年12月12日,92岁高龄的吴老向组织递交了最后一份数千字的思想汇报,详细阐述了他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思考。

为了表达对党的热爱,吴老连续46年交纳大额党费,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他一生交纳大额党费超过20万元。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个普通人的月工资只有二三十元。作为国家二级专家,吴老的工资标准是273元。他十分不安,认为党给予他的太多,他为党做得太少,他多次打报告要求降低工资,一直未获批准。从1963年起,他自己决定每月多交100元党费,当时的100元是个大数字,支部其他同志的党费加起来也远不及他一人交得多。1972年,组织上补发了他因“文革”遭受迫害而停发的6000多元工资,他一次就拿出4000元交了党费。即使后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他早已不属于高收入阶层了,但他依然如故。而且从1994年起,每年又多交纳党费四五千元,从未间断。临终前他又郑重立下遗嘱,将俭朴积攒下的10万元交纳了最后一次党费。

他为什么几十年坚持交纳大额党费?在他给组织的思想汇报中,我们找到了答案:建国初期国家一穷二白,自己的工资高,理应多交党费;改革开放前,是为了支持航空工业建设,满足国防急需;改革开放后,国家还有许多贫困人口,也应该多交党费;进入新世纪,国家长足发展,但仍然底子薄、科技落后,作为党员,还要继续艰苦奋斗……

他月月多交党费,是因为心中时刻有党;他年年多交党费,是因为胸中常怀祖国。他多交纳的何止是党费啊!这是一个大孝之子对母亲的珍爱,是一个拳拳赤子对祖国的真情!

吴老的一生,献身航空、报国有成。航空发动机是一种在高空、高温、高压、高速、非稳态等苛刻环境下长时间工作并生成动能的机械装置,是人类历史上技术最复杂、科技含量最高的工程系统之一。航空工业被誉为工业领域的“皇冠”,而航空发动机则被公认为是“皇冠上的明珠”,它是一个国家工业实力和科技水平的象征,是大国地位的重要标志。

为了祖国的强大,他一生与航空发动机相伴相随,航空发动机构成了他生命的全部,甚至胜过了他的生命。

他的青年时代,正值国难当头,日本侵略者的飞机屠杀了我们无数的同胞,他深深地感到,没有强大的航空工业,国家就要落后挨打,于是他愤然改学航空专业,做出了航空报国的人生选择。大学毕业后,他义无反顾来到大山深处的航空发动机厂工作。抗战后期,他冒死飞越“驼峰航线”出国研修,学成后迅即回到苦难深重的祖国,践行他航空报国的理想。

新中国成立后,吴老把他对党最真切、最朴实的感情融入到祖国的航空事业中,把毕生的精力、心血和才华,都奉献给了他钟爱的航空发动机。

1957年,国家决定自主研制航空发动机,吴老主动请缨举家迁离北京,转战东北、西北、西南等地,投身到了航空发动机研制的第一线。那时的共和国还非常贫弱,吴老率领他的团队在残垣断壁处立块研究所的牌子就搞设计,在野兔出没处搭建个简易厂房就搞试制,在异常艰苦的情况下,他主持了共和国早期几乎所有航空发动机型号的研制,开创和奠定了这一事业的基础。

在他精力鼎盛之时,“文革”的迫害使他左眼完全失明,但在他的感受中,“文革”对他最大的打击不是屈辱,不是伤痛,而是停止了他的科研工作;恢复工作后,他从来没有为自己鸣过冤、叫过屈,却时常为延误了航空事业而痛心疾首,从此他办公室的灯熄得更晚了,放大镜的倍数更大了,腰背也更驼了……

退居二线后,他每天仍照常上班,收集资料、分析研究、著书立说、建言献策。在他的概念中,从来没有一线二线之分,甚至他在感叹时间的珍贵时,为了不留遗憾,更加痴迷地投入到他立志奉献终身的事业中,66岁后还发表专业论文60多篇……

他几十年如一日忘我工作,平均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在他的同事眼里,紧张的工作是他最大的幸福,攻关的胜利是他最大的快乐,研制出高性能的航空发动机是他最大的心愿。

为了钟爱的事业,他几乎穷尽一生,他在寂寞中开拓,在坚韧中前行,创造了新中国航空发动机事业的多个“第一”:

他组建了新中国第一支航空发动机专业研究队伍;

他创建了新中国第一个航空发动机研究所;

他领导建设了新中国第一个航空发动机产业基地、第一个试验基地;

他主持研制的发动机,把新中国第一型国产歼教机送上了蓝天;

他主持试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型涡轮喷气发动机、第一型涡轮风扇发动机;

他主持编写了我国第一部航空发动机研制国家军用标准……

他的贡献还在于,由于他和他那一代人的坚持和操守,才开辟了中国航空工业今天崭新的局面,才拥有了今天这样一支以航空报国为己任的产业大军,才拥有了从建国之初的“一张白纸”到现在门类齐全、专业配套、具有创新能力的民族航空工业,实现了在赶超西方列强的拼搏中,从“望尘莫及”到“望其项背”的历史跨越。

他的贡献还在于,他为新中国的航空发动机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规划了高远的未来,根植了报国的信念,铸就了强国的灵魂——他是当之无愧的“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

燃尽生命为报国,铁血丹心铸航空。

今天,我们欣喜地看到,装备了强劲“中国心”的战鹰,正雄视于祖国的蓝天白云之上;强大的军队,已经为共和国铸就了空中钢铁长城;四十万航空人,正秉承吴老的报国志向,阔步奋进在建设航空工业强国的伟大征程中。我们有信心、有能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伟大时代的贡献!

谢谢大家!

深切怀念我永远的导师——吴大观

中航工业科技委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大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叫刘大响,是中航工业科技委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

自1962年以来,我与吴老相处了近半个世纪,他的崇高思想和道德风范令人敬仰,是我终生学习的楷模,我今天能够为国家的航空发动机事业做出一点贡献,能够成长为一名院士,与吴老长期以来对我的关怀、指导和培养是分不开的。他是我一生中最敬仰、最亲近、最知心的导师!他的谆谆教诲和革命精神影响着我的整个人生,永远指引着我不断前进。

1962年,我从北京航空学院分配到沈阳606所工作。当时吴老担任技术副所长,他代表所领导和我谈话,安排我到总体室工作。谈话中,当他得知我患有严重的胃病,不得不中断研究生的学习时,就十分关切地对我说:“你一定要多注意身体,千万不要把身体搞垮了,航空发动机事业将来还要靠你们这一代年轻人挑重担呢。如果有可能,争取安排你出去疗养一下。”

后来,所里果真安排我到大连小平岛军队疗养院疗养。经过1个多月的休息和治疗,困扰我多年的严重胃病得到了根治。在那个年代,三年自然灾害刚刚过去,对于一个参加工作还不到一年的年轻人来说,出去“疗养”可是享受了“破格”的待遇。仅仅是第一次见面,吴老就记住了我这位普普通通的年轻人,并给予我莫大的关心。我心潮澎湃,仿佛遇到了自己的亲人。虽然近半个世纪过去了,但对那次谈话我至今记忆犹新。从那时起,吴老就永久地进驻了我的心田,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吴老对青年一代技术人员的关爱。其实,吴老关心的何止是我一个人呢?

记得在606所建所初期,当时正是国家困难时期,粮食都是定量发放,少得可怜,副食供应严重不足。许多科技人员营养不良,发生浮肿。吴老对科研人员的生活十分牵挂。他和其他领导一起积极想办法,从黑龙江的部队搞了些黄豆,以补充大家的营养。因为这件事,很多同志称技术干部为“黄豆干部”。还有一次,所党委为了表达对科研人员的关心,专门搞了一个“尖子宴会”。吴老亲自点了32名技术骨干,用猪肉炖土豆等简单的四个菜来犒劳大家。这要是在现在,根本就算不了什么,但在那个物质极度贫乏的年代,却是一个了不起的举动,让广大科技人员深切地感受到所领导对大家的关心。自那以后,不管条件如何艰苦,不管遇到多大困难,我们这些技术人员总是豪情满怀,信心百倍地投入到航空发动机事业的研制中。

吴老关心和培养了许许多多的年轻人,他把育才举贤、培养人才作为自己应尽的职责,一生提携后人,桃李天下。他潜心研究国外发动机前沿技术资料,亲自翻译和编辑,提供给研发人员学习参考。他经常亲自为技术人员教授英语和业务知识。他关心科研人员的生活,时常用自己的工资帮助生活困难的同志。吴老一生,为我国航空发动机事业培养了一大批领军人物,许多人已成为发动机厂所的技术领导和学科带头人,有的已成长为“院士”。他对同志的关爱、对年轻人的提携、处处为航空发动机事业的未来着想,让我由衷敬佩,一直教育和激励着我也要像他那样关心和支持航空发动机事业的“后来人”。

1965年初,根据上级领导的指示,所里决定派一个四人小组到空军某师“蹲点”,帮助歼7飞机改装,由我担任组长。当时我还不到28岁,参加工作才刚满3年。得知所里的这个决定后,我坐卧不安,感到压力很大,担心完成不好任务。正在我顾虑重重时,吴老主动找到我说:“大响啊,这次所里派你带队去部队,是一次很好的学习和锻炼机会,这次任务很重,但所里相信你们能干好。你们要虚心向部队同志学习,多了解他们对发动机的改进建议,有什么困难可以随时找我。”吴老的热情鼓励打消了我的顾虑,增强了我完成任务的信心。

在部队7个月的工作中,每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我就想到了吴老的鼓励,每当我们遇到问题时,我就想到了吴老的嘱托。在“蹲点”期间,我们与部队指战员一起摸爬滚打,并写出13份调研报告,全面汇报了我们的学习心得和部队对涡喷7发动机的改进建议。吴老看了这些调研报告后非常高兴,他夸奖我们说:“这次任务完成得很好,看来,这7个月的苦你们没有白吃。”并叫机关安排我在全所大会上作报告。于是,在1500多人参加的大会上,我作了有生以来的第一个报告。在部队锻炼的这7个月,培养了我敢于面对困难、勇于在实践中学习的良好作风,成为我几十年科研生涯中很重要的一段人生经历。

同类推荐
  • 谁来为教育买单

    谁来为教育买单

    在古代中国,千千万万的知识分子相信,这是改变自身和家族命运的不二法门。殿试试卷一页。在经历了1000多年的考试之后,中国人真的养成了“考试情结”?改革开放之后恢复高考,现在的教育制度深受科举的影响,从而扼杀了教育的内在精神,教育的目的本来是培养健康的、全面发展的个体,但现在教育的精神都被异化,人人都变成考试人。我们似乎看到这样的身影,清朝状元翁同龢秉烛夜读,吴敬梓笔下的范进在嘶声呐喊……
  • 走向承认:浙江省城市农民工公民权发展的社会学研究

    走向承认:浙江省城市农民工公民权发展的社会学研究

    本书是浙江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地方政府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2007年度重点课题“浙江省城市农民工权利发展状况研究——从国家、市场和公民权的关系看”的最终成果。全书共分7个章节,主要对 的基础知识作了介绍,具体内容包括浙江省农民工的社会权利、加入工会抑或成立自组织——关于农民工组织化途径的思考、塑造志愿行动的公共空间——一个农民工草根志愿组织的实践逻辑、浙江省农民工的政治权利——以选举权和工会入会权为例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中国文学发展概论

    中国文学发展概论

    本书主要从中国古代文学发展概论、中国近代文学发展概论和中国现代文学发展概论来总结中国文学发展。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传媒赢利模式

    传媒赢利模式

    本书的核心是建立传媒产业竞争的模式理论,在总结当今传媒主流商业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渠道产品模式”。该模式以实践为基础,因此这一模式的提出不仅在理论上有所创新,对传媒实践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谁说8090不靠谱

    谁说8090不靠谱

    他们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独生代群体,这注定了他们与以往的任何一代都不同。不管你是否愿意承认,他们都已经长大,并将在未来的几十年中成为中国社会的中流砥柱。作为80后、90后独生一代,你如何处世?作为父母,如何调教80后、90后的孩子?
热门推荐
  • S形模具

    S形模具

    天气稍微好些,我就在车子铺门口干活。门外搭着凉棚,苫在顶上的芦苇被雨腐蚀了一部分,又被风吹去了一部分,比去年稀疏多了,透过来斑斑驳驳的太阳光,像洗褪色的老棉衣透着亲切的陈旧感,我就喜欢这样的干活环境。新住在隔壁的残腿男人,比我大不了几岁,至多三十出头,他总是默默蹲在凉棚一角,不言不语一动不动地看我修自行车。他带来的那个外形酷似他的残疾孩子,傻愣愣地蹲在他们家门口瞅着公路上的车辆行人,一大晌也不见动一次,明摆着是个傻子。如果太阳大些,他会拉来一张软垫,坐下后提起裤管,揭秘似的把那两条麻杆腿露出来。
  • 亲爱的拟音师男友

    亲爱的拟音师男友

    乐天派的女狱警逐渐治愈有述情障碍的男拟音师。他是看起来除了声音和吃,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什么都无所谓的天才拟音师,述情障碍症患者——丧男人张司泊。她是给死囚写遗书的狱警,喜怒哀乐形于色,永远活色生香,情感充沛的跆拳道高手——小林黛玉陈一舟。可是有一天,当情感表达障碍的他对陈一舟说:“若逢新雪初霁,满月当空,下面平铺着皓影,上面流转着亮银,而你带笑地向我步来,月色与雪色之间,你是第三种绝色”时,陈一舟的心瞬间就被他努力学习的精神暖化了。
  • 书证

    书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女鬼升级系统:拥抱冷面BOSS

    女鬼升级系统:拥抱冷面BOSS

    女鬼白若婉成功激活了一个系统,从此变身白富美,走向鬼生巅峰……当然,以上纯属想象,事实上是得到了一些鸡肋技能,从此走向了拥抱男神的漫漫长路。某男:天太热,来点冷风。白若婉:可以吹空调。某男:费电。白若婉对着某BOSS用了一晚上的阴风阵阵技能,第二天白若婉终于成功的让BOSS同志……感冒了。某男:负责吧。白若婉:怎么负责?某男:给我生个孩子。白若婉:对不起,没有这项服务……
  • 心灵花雨:通信集

    心灵花雨:通信集

    本书收录了9篇通信稿,包括:《一石激起千层浪——有对话引起的震荡》、《青春是一个斜坡——与大学生们的通信》和《学海无涯苦勤是岸》等。
  • 面门

    面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明枭

    明枭

    现代人余风睡梦中穿越到古代,发现自己身处风雨飘摇的大明朝晚期,自己也成了山东一个穷困潦倒的秀才。他如何在即将来临的乱世中,拥有自己安身立命的本钱,如何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成为时代的风云儿,且看笔者为你娓娓道来...
  • 柴门

    柴门

    本书为散文集。本书以一个酒泉人写酒泉事,有大西北的苍凉往事,如哭灵、打柴、闹社火,也有北方独具一格的乡趣,如抢媳妇、乡骂、酒令,自然也有中国文化侵染下各地均有的农家人、农家事,如二月踏青、端午划船等。作者笔法苍劲,将大半生对故乡的复杂情感诉诸文字,从一个酒泉本土作家的视角展现了酒泉的乡间往事。
  •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从饱受争议的情色小说到现代文学经典!本书是英国小说史上最有争议的作品之一,曾被禁长达30余年。1960年在英国,出版者企鹅公司甚至遭到起诉,由此引发了轰动出版界的企鹅审判,大文豪E. M. 福斯特和理查德霍嘉特还曾为之出庭作证。法庭判处该书“无罪”后,才在英国广泛出版,从此高踞畅销书排行榜并常销至今。本书讲的是,唐妮嫁给了贵族地主查泰莱为妻,但不久他便在战争中负伤,腰部以下终身瘫痪。在老家中,二人的生活虽无忧无虑,但却死气沉沉。庄园里的猎场守猎人重新燃起唐妮的爱情之火及对生活的渴望,她经常悄悄来到他的小屋幽会,尽情享受原始的、充满激情的性生活。唐妮怀孕了,为掩人耳目到威尼斯度假。这时守猎人尚未离婚的妻子突然回来,暴露了他们之间的私情。巨大的社会差距迫使唐妮为生下孩子先下嫁他人,只能让守猎人默默地等待孩子的降生。
  • 双龙夺日

    双龙夺日

    皇上驾崩,太子年幼,皇伯怀有野心,一手遮天,太子宫一场大火,烧出双龙夺日般酣然剧景,从而讲述了一个被王权撕扯下的虐情爱情故事,将帝王的无奈面具一层层剥解给你看,男主:“相比别人夺走朕至亲人的命,朕情愿亲手结束他们!”王权之下一个女人能拥有被爱也等于迎抱着死亡,女主:“这一生那颗满是狰狞破溃的心,就让我为你舔舐~”这一世我们情丝垄断了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