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65200000003

第3章 报告篇(3)

航空发动机是飞机的动力装置,被喻为飞机的“心脏”,它要在高温状态下,连续长时间空中工作,它要以最轻的体重产生最大的推力,以获得最大的载重,它必须有重复使用1万小时的可靠寿命,任何一个细小的故障都可能导致机毁人亡。航空要发展,动力要先行。世界上能够独立研制导弹、核武器的国家有20多个,但是能够独立研制航空发动机的只有美、俄、英、法、中5个国家。早在30多年前,周总理就把航空发动机出现的技术质量问题比喻为飞机得了“心脏病”。吴老深刻地认识到:中国航空工业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关键在于研制出先进的发动机,根治飞机的“心脏病”。他在一个日记本的扉页上郑重地写下了这么一句话:“什么时候拿出我们的产品来献给党?”这是吴老对航空发动机事业成功的深深渴望,这个坚定的信念伴随他一生一世!

1961年8月,吴老作为航空发动机专家,任606所副所长,挑起了研究所技术工作的大梁。吴老审时度势,提出了我国航空发动机科研体制建设的思路,就是建立独立自主的设计研究体系,建成设计、试验和试制“三位一体”的研究所。

新建的研究所就像一张白纸,房无一间,地无一垅。办公室借用410厂的装配厂房,没有办公桌就用图板代替,没有椅子就借用食堂的长凳。100多人的队伍,大多数没见过航空发动机,更谈不上开展研制,但他们心中充满了高昂的斗志和旺盛的工作热情。吴老带领这支年轻的科研队伍,学习专业知识,开展“技术练兵”,摸透发动机技术,努力增加技术储备。

试验研究是发动机研制的关键。吴老常说,发动机是设计出来的,但更是试验出来的……当时,他向上级提议:研究所必须建设相当规模的试验基地。国家批准后,吴老日夜为试验基地建设操劳,一面抓试验设备的设计工作;一面抓基础工程建设,边设计、边施工。经过三年多的艰苦努力,建起了试验器、试车台、气源站、变电站等基础设施。1965年,我国第一个航空发动机试验基地终于建成了!

现在,每当我们这些与吴老在一起生活战斗过的老同志谈论起当年建所的经历,都深感吴老的远见卓识。

航空工业建立初期,吴老心里始终有一个愿望:一定要为新中国研制出我们自己的喷气发动机!

万事开头难,到底怎样设计发动机?他苦苦思索,决定第一台喷气发动机从教练机起步。1957年3月,喷发1A发动机开始研制,调人手、找资料、建设备……众多难题,错综复杂,最重要的是发动机研制必须进行零部件和整机试验。为了设计制造试验设备,便于测试技术人员学习电子技术,吴老把他从美国带回的6个真空管长短波收音机拿出来,供他们拆装练习。他带领试制人员亲自动手制作试验器,解决了发动机的火焰筒和涡轮叶栅两项最关键的试验。经过吴老和广大科研人员200多个日日夜夜的奋战,发动机于当年研制成功。

1958年7月26日,配装了喷发1A发动机的歼教1飞机试飞成功。新生的“中国心”开始了跳动!8月5日,时任军委副主席的叶剑英元帅、空军刘亚楼司令员亲临沈阳出席了万人庆功大会。1958年9月,装有喷发1A的两架歼教1飞机到北京做了精彩的飞行表演。

一年后,“红旗”2发动机配装高空高速歼击机“东风”107开车成功,向国庆1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

吴老和他的战友们勇于开拓,艰难前行,在我国的航空发动机事业研制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吴老曾说:“发动机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发动机研制要上水平、上台阶,必须要坚持自主创新!”吴老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空心气冷涡轮叶片是国际尖端技术,它保证发动机涡轮叶片在熔点以上温度还能可靠工作。谁要掌握了它,谁就掌握了研制先进发动机的“金钥匙”。当时国外刚刚开始应用这种叶片,而我们没有任何经验和基础。吴老和中航工业621所的老专家荣科下定了决心,要在研制的涡喷7甲发动机上采用这一新技术。在协调会上,两位老专家互相激将。吴老说,“设计难点很多,但我还是怕加工不出来!”荣科激动地说:“如果你设计出来了,我们造不出来,就把我荣科的头挂在你们所的门口!”吴老爽朗地笑了,拍案而起回应道:“如果我们设计不出来的话,就把我吴大观的头挂在你们所的门口!”关键时刻两位专家的坚定决心,使我们这些年轻的科研人员热血沸腾,我们就是这样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难关,仅用了一年多时间,在1966年4月,装上空心气冷涡轮叶片的涡喷7甲发动机进行了台架试车,当时,全体参试人员既兴奋又紧张,试车现场鸦雀无声,静得大家都能听到彼此的呼吸。随着开车令下,发动机发出隆隆的轰鸣声,起动成功了!发动机的性能一次达到设计指标!现场一片欢腾!吴老就是这样带领我们不断向世界航空发动机的技术高峰攀登!

经过18年的研制,涡喷7甲发动机实现设计定型,它的研制成功是我国发动机从仿制到改进改型的成功跨越。涡喷7甲发动机同歼8飞机一起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不仅大量装备我国空军,还出口到国外,扬我军威,壮我国威,成为我国航空发动机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涡扇6发动机是吴老一生中主持研制的一个重要型号。1964年,当世界上第一台加力式涡扇发动机刚刚开始研制的时候,他就带领科研人员追踪这项世界航空发动机先进技术。吴老下定决心,要干就要干最先进的。但我们的经验不足!技术储备不多!国内的材料、工艺水平不高!

吴老常常要求我们这些设计员:“大家一定要多计算、多分析比较,认真论证,选一个既先进又能落实的方案。”在方案论证过程中,性能参数需要大量的计算,当时我们还没有电子计算机,全靠拉计算尺、手摇计算机,工作量非常大,几个星期才完成一个方案的计算。在论证的关键时刻,吴老主持召开所技术委员会会议,在30多种方案中选择确定了一种方案。为确保研制方案满足部队的实战需求,吴老派出两个调研组赴空军部队调研,及时对方案进行调整,确立了最佳设计方案。

“文革”开始,吴老被迫中断了他心爱的航空发动机研制。他被“解放”出来后,没来得及为自己的身体疗伤,就立即投入到涡扇6发动机的试验工作之中。由于那时供电不足,而我们的试验用电量又非常大,为了避开白天用电高峰,吴老和我们这些年轻人一样,常常在深夜冒着零下20多摄氏度的严寒,到距离市区近30千米的试验基地做试验,虽然坐在敞篷卡车里,呵气成霜,但吴老却始终面带欣慰的笑容。

涡扇6发动机的研制为日后我国“昆仑”、“太行”发动机的研制提供了充足的人才和技术储备,积累了丰富的研制经验。

晚年的吴老,仍然不改他对航空发动机的痴情。1983年,国家在论证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三代作战飞机时,围绕是引进国外发动机,还是自行研制的问题,当时意见分歧很大,不少人极力主张引进国外成熟的发动机。在这决定“太行”发动机前途命运的关键时刻,吴老大声疾呼:“我们一定要走出一条中国自主研制航空发动机的道路。否则,就会永远受制于人,战机就会永远没有中国心!”以吴老为首的九位专家联名上书邓小平同志,引起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太行”发动机得以立项。他的高瞻远瞩,为新型航空发动机确定了研制的发展方向。1993年,“太行”发动机研制的一项重要试验一次性达标,吴老在北京听到消息后,激动地说:“这是最好听、最好听的消息呀!我兴奋得一夜都没睡着。这证明我们有这个能力,‘太行’发动机大有希望!”

“太行”发动机经过18年的磨砺,终成大器。2006年初,我到北京出差看望吴老,把“太行”发动机研制成功的消息告诉了他。吴老激动得老泪纵横,他久久地握着我的手说,我们终于有自己的第三代发动机了……

几十年来,在吴老的带领下,我国建立了日趋完善的研制体系,培养了一支过硬的科研人才队伍;先后组织了喷发1A、“红旗”2、涡喷7甲、涡扇5、涡扇6发动机的研制及斯贝发动机的专利生产,编制了发动机通用规范,吴老用一生在中国航空发动机史上,书写了昨天、赢得了今天、奠定了明天。航空事业薪火相传,吴老精神光泽后人。让我们沿着吴老的光辉足迹继续前行,不断夺取我国航空发动机研制事业的新胜利!

谢谢大家!

比蓝天更辽阔的是赤诚的“中国心”

新华社高级记者张严平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是新华社记者张严平。

今年6月,接到采访航空发动机专家吴大观的任务时,我心里很犯怵,这些年来我写过不少典型人物,如王顺友、杨业功、张云泉、王瑛等,他们的事迹都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看得见,摸得着。而眼前这个典型,先不说连航空航天我都分不清,光是“发动机”这三个字就让人感觉枯燥而遥远。我担心自己根本无力走进这个人物的世界。然而,没有想到,仅仅半个月的采访,百年人生,苍海桑田,我的心灵获得了一次难以忘怀的洗礼与升华。

至今还记得最初的那一片茫然与问号:航空发动机意味着什么?它很难吗?“吴大观”这个陌生的名字之上,既没有什么夺人眼球的奖项,也没有骄人的光环,连时下人人仰慕的院士都不是,最高领导职务仅是个副局级。他的价值在哪里?他的伟大又在哪里?

追寻那曾经的生命足迹,是找到答案的唯一途径。我们从北京出发,奔往吴大观投身新中国航空发动机事业的起点——沈阳。这里有新中国第一家航空发动机设计研究所,有新中国第一家航空发动机制造厂。

难以想象,这片明亮的办公室、高大的厂房、美如花园般的工作区,50多年前竟是一片渺无人烟到处跑着野兔子的荒草地。从一位位白发苍苍的老前辈那里我们得知,吴大观一代航空发动机的先驱者们,就是从这片荒草地起步,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奋斗,他们所开启的航空发动机事业对中国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那是站在没有路的荒野中,那是面对没有灯火的黑暗。

采访中,我们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搞航空发动机太难了”。航空发动机被誉为航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一代发动机常常需要一代人的付出。美国最先进的第四代F-22飞机的发动机,从研制到使用经历了30多年,投入60多亿美元。世界上极少数掌握航空发动机技术的国家历来严格封锁这项技术的转移。在美国国防部十大保密行业技术中,航空发动机排第二位。

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一代发动机决定了一代飞机。没有强劲的“心脏”,就没有强劲的飞机;没有强劲的飞机,就没有强大的人民军队;没有强大的人民军队,就没有强大的国防;没有强大的国防,国家就会遭受侵略,就要挨打。“航空救国”——这曾是中国人民的百年梦想。他,就是为这个梦想而生的人。为中国的战鹰装上一颗“中国心”,这个目标就像穿越一个世纪的火焰,燃烧了吴大观全部的生命。

那是一个个披荆斩棘的足迹。

没有可以借鉴的资料,解放军打下的几架U-2飞机残骸成了他们的宝贝;没有先进的计算工具,一部手摇计算机承担了几万、几十万组数据的计算;寒冬酷暑里的一次次试车,办公室每个夜晚亮到黎明的灯光……在吴大观当年一本笔记本的扉页上,写着一句他日思夜想的话:“什么时候拿出我们的产品来献给党?”他不止一次地立下誓言:“不研制出我们自己的发动机,死不瞑目!”

成功了!他们终于成功了!第一台,第二台,第三台,第四台,第五台……中国的航空发动机横空出世。

何等喜悦!然而,吴大观一代先驱者们在成功中体验得更多的是悲壮。

由于种种原因,所有这些发动机在当时都没有实现定型装备部队,并且相继下马。一台发动机带走的是一代人的青春,一代人的心血。无论怎样原因的下马,都像宇宙黑洞一样不知吞噬了多少曾经灿烂的光芒。

悲壮深深烙在吴大观的心里。然而,他的伟大正是在这远离鲜花、掌声、聚光灯的悲壮中寂寞而坚韧地前行。因为,他心中的梦想之火永不熄灭。

那一天,当我们在中国的飞机城陕西阎良,看到一架架装载着“中国心”的中国战鹰,仰天长啸,直冲蓝天,心中生起无限自豪。一位航空后辈说了这样一句话:“如果没有吴大观等老一代航空人坚韧不拔地探索奋斗,中国的航空事业或许至今还在黑暗中摸索。而事实是,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能够自主研制航空发动机的仅有的5大常任理事国之一;我们自己的发动机装备的战鹰,已经翱翔守卫在祖国的万里长空!”

这就是吴大观的价值。

他没有亲手收获果实,他用一辈子种下一棵参天大树;他没有亲手捧得鲜花,他用一辈子披荆斩棘、点火拓荒;他没有骄人的光环,他用一辈子托举起一代后来者的臂膀。在中国航空发动机艰难而悲壮的起飞线上,正是因为有了吴大观和一代先驱们的力挺千钧、勇往直前,中国航空发动机事业才能在穿越黑暗、迷雾、险滩之后,站到世界的平台。

采访吴大观就像开掘一座富矿,我们获得的越多,就充满了更多的探寻的渴望。他流过泪吗?他什么时候会开怀大笑?他有没有过迷茫?他心中永远坚守的是什么?……

同类推荐
  • 语文知识小丛书:修辞常识例话

    语文知识小丛书:修辞常识例话

    以国家正式颁布的语言文字规范为依据,对常见的语文现象进行明晰透彻的辨析。从字、词、句、段、文,循序渐进、深入浅出地讲析,包含了语文常识的方方面面。是各行各业不同年龄、不同层次读者的好帮手。
  • 行政公文写作技巧、模板与范例

    行政公文写作技巧、模板与范例

    公文写作速成手册。指点迷津,提供标准的格式、现成的思路、规范的词语。现查现用,快速写成权威、规范、正确的公文。
  • 传播力+的风口:融媒体时代的党报转型

    传播力+的风口:融媒体时代的党报转型

    该书是当前我国传统媒体转型与融合发展生动实践的一个缩影,所选的案例基本上是近几年体现转型与融合发展实践的代表性案例。全书八篇,聚焦新闻生产、新媒体平台、全媒体采编、媒体融合、传播效果及其测定、传统媒体融合转型的成功案例解析等问题。在对“总书记赞的12位优秀党员”的特别策划、“东方之星”救援报道带来的过亿、湖北随州二中校长演讲刷屏朋友圈、微博直播市委书记讲话等一批在业内引发广泛关注的典型案例行全面解析的同时,作者还对网络时代媒体融合背景下传统报业的转型行了探析。
  • 美国种族简史

    美国种族简史

    罗永浩倾力推荐!为什么今天还要回顾一个国家的种族历史,反思各种族在同一片土地上的生存状况,即使在建国已有两百多年的美国,在种族已经实现了“平等”的今天。人是社会性的动物,追求集体感和身份认同是自然的选择,在种族繁多的美国,因为融合、改变带来的矛盾冲突尤其突出。一个少数族裔融入的过程伴随着各种痛楚,常不为外人道,而在美国,德国人、日本人、法国人、华人、西班牙人、波多黎各人走过的成为“美国人”的道路也各有辛酸。也许,你认为自己了解种族的问题,理解文化震撼,但读完本书,或许你会发现对种族的误解还深深存在,急待改变。
  •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本书主要讲解了广播电视媒介的发展史和发展规律、声画运用的基本原理、新闻和文艺节目、产品的市场营销、传播伦理等内容,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了解广播电视媒介的路径,帮助读者拥有一个较为坚实的媒介背景知识基础。本书是作者结合多年从事“广播电视概论”课程教学的经验撰写而成,是一本非常适合新闻专业、广播电视专业使用的教材。
热门推荐
  • 有种你就爱上我

    有种你就爱上我

    “我什么时候能见到你呢?”“想见我,就要陪我玩一个游戏。”“什么游戏?”“爱情游戏,看我们谁先爱上谁,谁便输了。”“输了之后呢?”“没有之后了,输了游戏便结束了,你听过游戏结束之后要怎样吗?”“好吧,我陪你玩。”
  • 首席大人扯个证

    首席大人扯个证

    某小人:“妈妈,您是怎么追上爸爸的?”某女啃着西瓜,美滋滋的对宝贝伸出三根手指,“重抓三点!”“三点?”“第一点,要坚持。”“第二点呢?”“第二点就比较关键了——得不要脸。”某小人:“……”“狗皮膏药一样糊上了就不能放开。”某小人一头黑线……“第三点呢?”正得意洋洋的某女没有注意到这个声音已经换成一道意味不明的磁性男声。……PS:一个偶尔精明却一贯迟钝的女人和一个狡诈腹黑的霸道男人恋爱养可爱小宝宝的故事。
  • 希叟绍昙禅师语录

    希叟绍昙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环溪诗话

    环溪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新欢翻译官:婚离进行娶

    新欢翻译官:婚离进行娶

    [正文结束,番外待续]她是拥有家族集团继承权的千金小姐,为了与心爱的人结婚放弃了集团继承权,但却在婚礼前才知道与她结婚的人竟然是为了她的家产才与她定下婚约,在得知她已经失去继承权后露出了真实面目,为了缓解庞大的经济压力不得不将当初自己一人独立买下的婚房出租,没想到来与她合租的竟然是暗恋她很久的曾经的大学学长,现在的中央领导随行翻译团里最年轻首席翻译官!当渣男遇到翻译官,前任遇到现任……经历了骗婚之后,穆思云总算与暗恋自己七年的巫马清非共谐连理,只是随之而来的却是豪门婚姻背后种种意外,并且那突然出现的神秘男人与她纠缠不清,誓要将她收入囊中……(第二卷将与第一卷完全不同哦,如果喜欢第二卷这类文章的读者可以直接从第二卷开始阅读!)
  • 中国佛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中国佛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儒、释、道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构成要素。长期以来,三教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演变,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文化心态、民族性格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可以这样说,不了解中国儒、释、道三教的精神旨趣,就不能深透地了解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哲理内涵,就不能了解中国人丰富玄奥的内心世界,更不能了解中华民族历劫不灭、坚韧不拔的文化生命和精神动源。中国文化自古是一个多元精神和合体。儒、释、道三教文化在这一和合体中各居于独特的地位,从不同侧面发挥着自身的社会功能,相互冲突,又相兼相容,共同建构着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和
  • 欲望 (#5 龙人日志)

    欲望 (#5 龙人日志)

    在《欲望》(龙人日志#5)里,凯特琳潘恩醒来,发现她再次前穿越到从前。这一次,她来到了18世纪的巴黎,一个很富裕的时代,当时有国王和皇后——但也有大革命。和她的真爱,迦勒,在一起,他们俩终于过上了从未有过的安静而浪漫的时光。他们一起在如诗般的巴黎市生活,参观了最浪漫的地点,他们的爱情已经越来越深刻。凯特琳决定放弃寻找她的父亲,这样,她就可以享受这个时间和地点,与迦勒一起生活。迦勒把她带到他的中世纪城堡,城堡靠近海洋,凯特琳此刻比曾经梦想过的更幸福。但他们的神仙眷侣般的时间是注定不能永远持续下去的,发生了一些事件,迫使他们两个人分开。凯特琳再次发现自己和艾登与家族联合起来,与波利和新的朋友,她再次集中注意力于她的训练,她的使命。她被介绍到凡尔赛宫的奢华世界,看到了超出了她曾经梦想的服装和富裕。永不落幕的节日,派对和音乐会,凡尔赛宫有自己的世界。她愉快地与她的兄弟山姆团聚了,他也穿越回去,也会梦到他们的父亲了。但这一切却没有得起来这么好。凯尔也跟着穿越了过来——这一次,他的邪恶搭档,谢尔盖——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坚定了要杀死凯特琳的决心。而山姆和波利爱得如火如荼,他们中毒一般的爱情也许会威胁摧毁周围的一切。凯特琳成为一个真正的和坚强的战士,她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于找到她的父亲,以及神秘的盾牌。高潮切动感十足的结局,把凯特琳带到了巴黎中世纪最重要的位置,寻找线索。但是,如果想要幸存下来,会要求她做梦也没想到的技能。而于迦勒的团聚则要求她做出最难的抉择——以及牺牲——她的生命。“《欲望》是一个很好的平衡。它所有其它书籍的完美后续。文字扣人心弦,我真的很在意发生了什么事。历史人物的引进是相当有趣的,这本书留下了很多值得思考的东西。”--The Romance Reviews《欲望》是龙人日志第五期(前面有《转变》,《爱》,《背叛》和《命中注定》),但它也可当做一本独立的小说。大约70000字。
  • 女人不生病的生活方式

    女人不生病的生活方式

    我们改变不了外部的环境,但可以改变自己,根据我们身体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以不变应万变,按自己身体的实际状况去选择该吃的食物,去选择有利的生活方式。这样,才能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依然保持着科学的生活方式,才能健康地生存下来。如何做到保护自己,不让自己被疾病缠绕,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看看吧。
  • 最强位面成神

    最强位面成神

    新书发布《最强万界大穿越》望大家有票票的投个票票,青铜拜谢,下面有直通车。如果你能够穿梭位面你会干什么?林浩得到了一个能够穿梭位面的神器,从而走向人生巅峰,成为了超越一切的存在,只是苦了那些被林浩给祸祸的面目全非的位面!林浩说“只要是让我不爽的我就是要改!”QQ群:654849209
  • 星空下的人族

    星空下的人族

    未来的人类组成了新的人类联邦,对决诸天万界。让诸天万界见识一下量产的力量。横推诸天万界,是我人类联邦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