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78500000007

第7章 弃暗投明(3)

朱德指挥部队以白刃战打退了敌人的一次次进攻,终于守住阵地。在反击战中,他采用“侧攻”战术,以一个营从正面用猛烈的炮火牵制敌人,将大部分兵力迂回到敌军侧面进行攻击,敌军遭到出其不意的打击,伤亡惨重,不得不丢弃了阵地。

朱德先是率部在主战场棉花坡一带山地同敌人进行了20个昼夜的争夺战,后又参加二次攻打泸州的战役。他的部队作战英勇顽强,常常以少胜多,出奇制胜。在激战中,朱德每天只能睡上四五个小时,他与士兵们同餐共宿,并肩作战。“滇南壮士集云溪,听铁马声中,三渠洪水开天地;翼北胸襟环纳带,看朱坪阵上,万里烽烟动古今。”朱德曾以这幅对联记颂着这场鏖战。

这时,身处战场的朱德得悉妻子萧菊芳已经怀孕。也许是想念丈夫,也许是钟情于丈夫的家乡,朱德出征后,萧菊芳毅然坐轿子来到泸州,在泸州租了一所小小的住宅。战事缠身的朱德,只有在战斗间隙前来探望。

就在护国军取得节节胜利之际,深居北平中南海的袁世凯已落到众叛亲离的境地。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袁世凯被迫于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6月6日,袁世凯于忧愤中一命归天。消息不胫而走。

朱德从护国军总司令部得到这一佳音后,立即召集部属开会,极其兴奋地告诉大家:“兄弟们,好消息。大局已定了。……袁世凯被一副‘二陈汤’呜呼了!”

大家听到袁世凯死了,当然高兴。可啥子“二陈汤”?还没弄清是哪家郎中的药。朱德看出了大家是有点疑惑不解,他不紧不慢地解释:“这‘二陈汤’,本是中药里的一剂汤头方。我们讲的‘二陈汤’,是指四川督军陈宧、陕西督军陈树藩和湖南督军汤芗铭,一个紧跟着一个宣布独立了。袁世凯眼看着大势已去,一气而西去!”朱德的幽默引起一阵掌声。

第二天,黎元洪宣誓继任中华民国大总统。当时,盘踞在泸州的北洋军惊魂失魄,朱德立刻挥师渡过长江,占领了北洋军的泸州要塞。朱德部入城时,“泸州人民又是放爆竹,又是挂旗,又是欢呼,又是高唱,盛情欢迎”。护国战争宣告结束。朱德后来曾说:“打大仗,我还是从那时学出来的。我这个团长,指挥三四个团、一条战线,还是可以的。”

这年7月,蔡锷赴成都就任四川督军兼省长。8月因喉疾恶化,告假赴日本治疗。途经泸州时,蔡锷停留数日,期间常常把秘书和参谋长叫到床边,研究重建四川的规划。

几天里,朱德伴守在蔡锷的病床前,悉心照料着他所敬佩的恩师。尽管他知道蔡锷已患膏肓痼疾,性命难保。但是,他还是企望能通过他的照料,使蔡锷的病情好转。他们之间说话不多,但朱德却把对蔡锷的尊崇和爱戴倾注在细致入微的照料之中。

8月下旬,蔡锷准备赴上海,再东渡日本治病。码头上,朱德握着蔡锷的手,依依难舍。蔡锷声音嘶哑地说:“此次东瀛,费时又费钱,是否能够痊愈,难以逆料。古人说,武将不惜死,我能够看到护国战争的胜利,也算满足了。”当载着蔡锷的江轮缓缓驶离泸州码头时,朱德久久伫立在码头上,他的心情异常的沉重……

11月间,一个噩耗从东瀛传来。蔡锷终于一病不起,在日本福冈大学医院病逝,时年34岁。

“勋业震寰区,痛者番向沧海招魂,满地魑魅迹踪,收拾河山谁与问?精灵随日明,倘此去杳幽冥宋案,全民心情盼释,分清功罪太难言。”得知蔡锷病逝,朱德禁不住失声痛哭,悲哀之际,写下了这幅挽联以寄托对蔡公的思念,并长时间地陷入悲痛之中。

这时期陷入悲痛的朱德,几乎忘却了妻子。不幸的是,妻子染上了类似赤病的奇怪的热病,病魔无情地夺走了萧菊芳的生命。这使得朱德更是悲痛欲绝……

3.出国求学

1919年5月4日,在古都北平爆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群众运动,革命浪潮迅速席卷全国,各界民众同仇敌忾,共同奏起一曲浩气长存的时代壮歌。

是年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在巴黎近郊的凡尔赛宫召开了战后和平会议。会上,中国代表最初提出的取消列强某些特权的七项希望条件及废除“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的要求均被无理否决,最后和会竟将原德国在山东攫取的一切权益转由日本接管。

消息传入国内,激起全国人民的强烈抗议。5月4日下午,北大等十几所学校3000余名学生聚集天安门广场,喊出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等口号。

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群起响应,正义凛然、不畏强暴的爱国斗争从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在泸州,各校学生也积极行动起义,举行罢课、游行、集会,抗议日本帝国主义无视中国主权的罪恶行径。学生们的这一爱国行动,很快影响到工、商各界,一场抵制日货的运动在泸州轰轰烈烈地展开。

五四运动的浪潮席卷中华大地,也激励着朱德。作为一个中国人,强烈的爱国意识驱使他在这蓬勃兴起的浪潮中去寻求拯救中华民族的出路。

1920年1月初的一天,泸县中学的校长找到朱德,请他给学生们作一次讲演。朱德为学生们的爱国热情所感动,爽快地答应了这一要求。

第二天上午,朱德如约来到泸县中学。因校方已于前一天挂牌通知了全校学生,于是礼堂里早已挤满了人。有的人没有座位,就站在通道上聆听着朱旅长的演讲:“……抵制日货,固然是爱国之举。但是,仅仅是抵制还不是根本的办法,还要提倡国货。依本人之见,办法有两个——一是合股开办国货贩卖所,销售我们自己的东西;一是开办自己的工厂,生产我们自己的东西。如果能够普及国货,日货自然就可以抵制了!”

朱德的演讲博得同学们的阵阵掌声。大家一致赞同朱旅长的爱国倡议,并称赞朱德热心公益事业,提倡平民政策,不愧是军界的出色人物。

随着五四运动的爆发,大量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的书刊开始涌入泸州。朱德和孙炳文常常在一起学习、讨论各种问题。他开始把目光集中到寻求新的革命道路上。同时,朱德的内心是复杂的,既有对未来的向往,又有对现实的失望,既在为改造中国社会进行艰难的探索,又为找不到真正的出路而感到彷徨,他深深地陷入了苦闷之中。

8月初,朱德向好友孙炳文倾诉了自己心中的苦闷,孙炳文向朱德表示,他打算“去北平追随五四运动的领袖”。他告诉朱德,他的妻子任锐和***是北洋法政学校的同学,辛亥革命时,他们在导师白雅雨的引导下,加入了“京津同盟会”,进行反清活动。朱德也表示尽早摆脱目前这种令人窒息的环境。他们经过长时间的讨论,决定在走上新的革命道路之前,应当先到外国去学习,研究外国的政治思想和制度。经过几天的彻夜长谈,最终他们约定,孙炳文先行北平,朱德则在料理完军中事务后,即到北平与孙炳文会合。

10月,各路川军为了驱逐滇军出川,齐集川南,向滇军发起猛烈攻击。这时滇军第二军赵又新部的参谋长杨森突然反水。形势急转直下,滇军一再败退,最后不得不放弃川南,退入贵州。唐继尧企图依仗滇军实力控制四川的美梦完全破灭。11月,滇军撤回云南,朱德率部驻扎在滇北昭通地区。

滇军回到云南后,顾品珍等积极策划“倒唐”,朱德表示赞同。1921年2月6日,朱德等将领联名致电唐继尧,逼迫唐继尧离开云南。唐继尧一见大势已去,立即于2月7日离开昆明,不久即去了越南。2月8日,朱德率部进入昆明。

“倒唐”的目标既已实现,朱德向滇军总司令顾品珍提出辞呈,要求辞去军职、离开云南的请求。他的同事们和朋友们纷纷登门相劝,希望他能够留下来,共同整治云南。最后,朱德答应暂时留在昆明并被任命为云南陆军宪兵司令部司令官。不久,又兼任云南省催收铁路局借款处专员及复查锡务公司账项委员长。任职期间,他尽忠职守,彻底清理官僚和奸商拖欠铁路局的借款,惩治贪官污吏,为新政权的建设努力工作。

然而,云南的现实越来越使朱德感到失望,对新政权是否能够挽救战乱纷争的国家产生了怀疑。更使他感到不快的是,心胸狭窄的顾品珍掌权后,容不得别人对他有丝毫不恭的表示,即使是学生们暑假组织演出队,宣传新思潮的活动,也被他横加禁止。这促使他下决心离开云南。他找到金陵女子大学毕业的、当时在昆明育贤女子中学教书的教师许岫岚,向她学习英语,开始为将来出国做准备。许岫岚在晚年回忆说:“我当时是育贤女校英语教师兼教钢琴,学校在禹门寺内。我们的邻居李日垓(哲学家艾思奇的父亲)是蔡锷护国时期的秘书长,曾是我丈夫李沛阶的老师,经李日垓的介绍与朱总认识,并为他教了一年多英语。他家住在小梅园巷,离禹门寺不到半里地。他每天从住处来育贤女校,由我在课余时间教他,读的课本是初级英语,他学习刻苦,进步很快。”

1922年元旦刚过,朱德即接到新的委任,他被任命为云南省警务处处长兼省会警察厅厅长。2月16日,朱德还兼任云南省禁烟局会办。

这年春的一天,他接到继父朱世连在昆明病逝的噩耗时泪流满面……

朱德的伯父朱世连是个治家严谨、心地善良而有独到见解的农民,平时少言寡语。他身为长子,但无子嗣,他并没有如世俗人那样,以此为理由休妻,他仍然对妻子刘氏十分好,为了解决子嗣问题,于是在胞弟朱世林家的男孩中选一个,结果选中了老三。朱德在家中是处于上有哥姐,下有弟弟,“在大家庭中处于不上不下的地位,所以我不只是被压迫人民的孩子,就是在家里也是受到压抑的,既打杂帮助哥哥,又像个褓姆照顾底下的弟弟们”,朱德后来在延安向来访的史沫特莱这样忆及的。细心的伯父观察到:老三是聪明、爱劳动、爱学习、体贴长辈的人。他选中了老三后,对他十分好,爱他如同爱亲儿子一样。养母刘氏,甚是喜欢孩子,养母与生母关系亲如姐妹。

1922年3月云南的政局出现了再次动荡。孙中山先生命令滇军出兵讨伐北洋军阀,顾品珍将滇军调往宜良集中准备出发,云南边境一带出现空虚。而一直图谋称霸西南的“云南小皇帝”唐继尧觉得时机已到,秘密潜回云南,纠集旧部并收买土匪武装,从蒙自发兵向昆明进攻。顾品珍率部仓促应战,由于判断失误,战略上处于被动,在小河口竹园战役中被土匪武装吴学显所属之黄诚伯部击毙。顾部的杨希闵、范石生、蒋光亮等率其主力一部败退广西。

唐继尧一回到昆明,就下令四处搜捕忠于孙中山拥护北伐的滇军将领。3月27日,对朱德发出通缉令,一定要捉拿朱德,以报他被驱逐了云南的一箭之仇。

滇军代理总司令金汉鼎从未见过这种惨败的局面,一筹莫展。他找到朱德商量,朱德再三为他打气。他们共同商定,先离开云南退到缅甸,再从长计议。行前,朱德将昆明水晶宫小梅园巷3号的居所房产及藏书赠与讲武堂的同学李云鹄,并嘱托李帮助照管他的家眷。

当年,朱德买下这房宅时,题名“洁园”。新中国成立后,云南省政府对“洁园”进行修缮后,拨给园通小学作附设幼儿园。对此,朱德十分高兴。这个幼儿园后来更名为昆明市第六幼儿园。“奇花独立树枝头,玉骨冰肌眼底收。且盼和平共处日,愿将菊酒解前仇。”这是朱德1955年11月到昆明市第六幼儿园看望教师和儿童时题写的《洁园赏菊》诗。

星夜,朱德和金汉鼎、刘云峰、唐淮源等带着一队人马,打算经楚雄、大理出境去缅甸。他们刚到安宁休息,没料想到罗佩金带着40多人的卫队和20多匹驮马也赶到了。患难中故旧相见,格外高兴。

突然,传来了驻楚雄的滇军司令华封歌倒向唐继尧的消息。这无疑对他们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朱德说:“去缅甸是不可能了。看来只能北上了,这也是逼上梁山。”

罗佩金却认为往北去,一路险山恶水,盗匪出没,凶多吉少,就是能到了四川,那也是去送死。现在四川掌权的新军阀,是同滇军不共戴天的刘湘和杨森,此路是死路一条。并说:“华封歌是我的学生又是我的部下,看在我的面子上,他放大家一马,让出条路来,叫大家过去的。”

朱德笑了笑:“华封歌是个见钱眼开的人,他会把最后一个朋友出卖给唐继尧来换起高官厚禄的。你别做梦了!”朱德建议立即调头北上,渡过金沙江,沿着旧的马道穿过西康,到四川后就可顺江而下,去上海转广州,投奔孙中山先生。

各说各的理,意见很难统一。朱德最后非常感慨地说:“人各有志。事到如今,只好分道扬镳了。但愿我们后会有期,能在云南这块土地上再次相见!”

于是,两人分手了,朱德一行日夜兼程,风餐露宿,疲于奔命。当罗佩金到达楚雄时,华封歌知道了朱德和金汉鼎等北上的路线后,为了向唐继尧求功邀赏,立即派出一营骑兵穷追不舍,并张贴榜文重金悬赏捉拿朱德、金汉鼎等人。

同类推荐
  • 中外历史英雄之谜

    中外历史英雄之谜

    无论从道德文章,还是文韬武略各方面看,英雄都是旷世奇才。他们知识渊博,论天下形势如同掌中观文;他们腹藏玄机,帷幄之中可决胜千里之外。
  • 一位知识分子的完美人生:陈从周研究

    一位知识分子的完美人生:陈从周研究

    陈从周先生是中国近代以来有一无二的园林艺术大师,他在20世纪学术思想的谱系中,以深厚的学养和丰富的艺术造诣,在鲜有人间津的学科领域独树一帜。作者以《说园》作为全书的论述中心,方法则是“以陈解陈”,即用陈从周自己的论述,来介绍和阐释陈从周的园林理念和园林思想。九、十两章关于造园美学的申论,是对陈氏园林艺术学的总而括之和提而炼之,并且补入了实践的内容,让我们看到了陈氏学说的实践精神和批判精神。课题作者通过十一至十七章的系列讨论,昭示出园林作为一门综合艺术,陈从周先生所以成为世无异词的世界级的园林艺术大师,其所必具的诸种理由和诸种条件,课题作者都一一作了回答。
  • 草根宰相诸葛亮

    草根宰相诸葛亮

    绚烂如繁花,闪耀似群星,但英雄总有归去之时,千古风流,终化尘土。不过,他们曾经那么轰轰烈烈地活过:大丈夫生于乱世,当提三尺剑立不世功——这足以感动我们,也足以慰藉英雄壮志未酬的雄心。
  • 编辑部九题

    编辑部九题

    1991年,我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介绍人是汪老和焦主席。忠义表弟说,表哥你已经是中国的作家了,应该换换笔了。我说换啥笔,他说该使用电脑了。我笑了,他原来说的是电脑。在忠义的说服下,我动心了。他说我先请你跟表嫂看看我的电脑去。我们就去了。以前我没见过,电脑原来就像是电视机似的,在桌子上摆着。他打开后,先在视屏上打出一句话:表哥表嫂你们好!看后,我不由得拍着手说,真好真好!他又打出一句话说:表哥表嫂,换笔吧。
  • 安琪拉的灰烬

    安琪拉的灰烬

    美国作家弗兰克·迈考特的自传体小说。作者生动再现了自己在位于爱尔兰利默里克的贫民窟中度过的童年和青少年时光,记叙了迈考特一家人的艰难岁月——父亲是个酒鬼,没有正式工作,让全家只能靠救济金过活,并在弗兰克十岁时抛弃了他们;母亲竭尽所能地养育几个幼小的孩子,甚至不得不去乞讨;弟妹们一个个出生,在饥饿与死亡的阴影中挣扎,最后七个孩子中只有四个活了下来。在苦难面前,小弗兰克没有放弃心中的希望,他努力生活,最终攒够了去美国寻梦的路费,踏上了新的征程。
热门推荐
  • 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

    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凤舞倾城:特工王妃很嚣张

    凤舞倾城:特工王妃很嚣张

    王爷?王妃?什么状况?!难道是在拍戏?古装?穿越就算了,是可忍,孰不可忍!老虎不发飙,你当我是小母猫?闹你个鸡犬不宁,闹你个天翻地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夜与远星

    夜与远星

    新星历3781年,卡尔凡纳帝国在和欧德林帝国的战争中惨败,为了帝国的未来,森莫文格斯皇室年轻的王子和公主必须面对他们此生最痛恨的事情——政治联姻。而一直将对方视为敌人的两大帝国,最终不得不在一个共同的威胁面前联手合作,他们对战的究竟是什么样的存在?
  • 拿破仑:伟大的军事家

    拿破仑:伟大的军事家

    《图说世界名人:拿破仑(伟大的军事家)》讲述了,拿破仑·波拿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执政、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出生在法国科西嘉岛,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天才。他多次击败保王党的反扑和反法同盟的入侵,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他颁布的《民法典》更是成为后世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蓝本。他执政期间多次对外扩张,形成了庞大的帝国体系,创造了一系列军事奇迹。
  • 混世兵王在都市

    混世兵王在都市

    一代兵王回归都市,无敌身手狂踩恶少,翱翔九天,纵横都市。一个传说的人物。
  • 美男危险诱爱:情遇腹黑神秘邪少

    美男危险诱爱:情遇腹黑神秘邪少

    "五年前,她带他逃离魔窟,被一位神秘温柔的帅哥所救。二男一女亲如家人,谁知五年后爆出一切都是惊天阴谋?他与他,都渴求她的身心。但无论她选择哪个,都会害死另一个?!爱,即是抛弃;救人,即是杀人,她该如何抉择?"--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复仇皇后之凤回朝

    复仇皇后之凤回朝

    “那些仇人,我会一个个解决,将你们送去陪葬!”低沉清冷的声音传来,一位男子,站在皇宫高殿,俯瞰一切,他是冷傲清高俊美如斯的翩翩公子。可他竟是女人。她本是娇生惯养的白二小姐,一场变故,颠覆一生。她为了复仇却要亲手杀死救过她,且深爱着她的郡王。他一步步朝她走来,她举起弓箭双手颤抖,他没有躲开:“我永远不会放弃你,因为,我的心还未停止跳动。”他倒在她的怀里鲜血涌出:“我爱的人,她叫白洛曦。”而她深爱的那个男人,却不过是利用她。“白洛曦,你的爱,是全天下最可怜的东西!拿你的命来做赌注,我会轰轰烈烈地陪你斗到底!”他嗜血般狂笑,声音变得冰冷,仿若推她入地狱。她,微笑着走进那个冰冷庄严的地方——皇宫。一个斗字,倾其所有……若是知道会是这样的结局,宁愿当初不要相识。若爱情是毒药,那么除了彼此作为解药,便再也无药可解……
  • 暮拾朝颜

    暮拾朝颜

    既做则不悔,将悔则早弃。一本容含种种爱情故事的书,悲欢离合是爱情的常态,爱情没有结局,只有过去及未来,对于这种扑朔迷离的情感,每个人的态度都不一样,诸葛梨,苏久瞳,连楚儿……她们对待爱情的态度各有不同,但她们的结局却又不知是同还是异,让我们一起翻阅此书,一同探讨她们的爱情故事吧!
  • 天津卫双烈女案

    天津卫双烈女案

    公元1916年3月,直隶省天津卫发生了一桩轰动津门的惨案:南皮县张氏族人张春姑、张立姑,二位烈女,为反抗直隶省高等审判厅的无理判决,以死抗争,被逼殉节。消息传出,津门哗然,知情者无不为之动容!在津的南皮张氏族人,认为这是张氏家族的奇耻大辱,遂联络天津的各界名绅,出面报打不平。在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下,省高等审判厅不得不推翻原判,发拘票辑拿肇事凶手,为双烈女出殡建祠,以示抚恤昭雪。演出了中国现代史上绝无仅有的官为民“赔情”的闹剧。
  • 规矩和爱

    规矩和爱

    不依规矩不成方圆,这句中国的老话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现代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所验证。所谓做规矩就是设定界限遵循规矩,即使在崇尚个人自由的美国,无论是科学的杂志还是通俗的育儿必读都强调要给孩子从小设定界限,甚至呼吁做规矩要从婴儿出生就开始。其中的道理很简单,那便是规矩是迟早要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