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先来听一个人们早已耳熟能详但却很有必要再听一遍的故事:
战国时期有一位住在边境的老人,他养了许多马。一天,马群中忽然有一匹马走失了。邻居们听到这件事,都来安慰他。没想到老人却对前来劝慰他的人笑着说:“丢了一匹马没什么,没准还会带来福气。”
邻居们听了老人的话,心里觉得好笑。马丢了,明明是件坏事,他却认为也许是件好事,显然是自我安慰而已。可是没过几天,老人的话却得到了验证。丢失的马不仅自己回来了,还带回了一匹骏马。
邻居们向老人道贺说:“还是您老有远见,马不仅没有丢,还带回一匹好马,真是福气呀!”
可是,老人反而没有一点高兴的样子,他忧虑地说:“白白得了一匹好马,不一定是什么福气,也许会惹出什么麻烦来。”
邻居们不以为然,以为他故作姿态,明明心里高兴,嘴里却不说出来。
老人有个独生儿子,非常喜欢骑马。他发现被自家的马带回来的那匹马顾盼生姿,身长蹄大,嘶鸣嘹亮,很是喜欢,于是便每天都骑着出游,得意洋洋。
一天,他高兴得有些过火,打马飞奔,一个趔趄从马背上跌了下来,把腿摔断了。邻居们听说后,纷纷登门慰问。老人却说:“没什么,腿摔断了却保住了性命,或许是福气呢。”众人觉得他又在胡言乱语,摔断了腿怎么算得上是福气呢?
可不久,老人的话又一次得到了验证。匈奴兵大举入侵,年轻人都被强征入伍,唯独老人的儿子因为伤病,逃过了当兵的噩运。后来,入伍的青年大都战死在沙场,老人的儿子因未入伍而保住了性命,和家人开心地生活在一起。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就是上述故事告诉人们的一个哲理。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数千年前古代的哲人就深刻地揭示了得与失、福与祸之间的辩证关系。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得与失,福与祸,可以互为因果,相互转化。
人生在世,时时会有得有失。得与失从来都是相伴而生的。正如一位哲人所言:得到了名利,就失去了普通人的自由;得到了财富,就失去了淡泊的欢愉;得到了事业的成功,就失去了生活的闲趣。同样,失去了利益,还有亲情的拥抱;失去了成功,还有再来的机会;失去了权利,还有人性的淳朴。
无论我们得到了什么或是失去了什么,都绝不会是像数字加减那么简单和肤浅。以智慧去感悟和理解,则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当一扇窗对我们关闭的同时,必定会有另一扇门向我们打开;当别人从我们身边拿去了什么之时,一定会给予我们另外的什么。人生的过程就是得与失的互变互换的过程,有所得必有所失,什么都不想失去,那就什么也不会得到。
总结我们的人生,得失的加与减,时常会给人带来种种智慧的测评和命运的考验。其中最难权衡的是利益的舍得、弃取与亏盈;最难选择的是人生中的曲折与直行、奉献与回报、拿起与放下、有为与不为。一旦当我们计算有误,人生就会因此而发生不利的倾斜。因为错误的计算会导致错误的心态,错误的心态会带来错误的选择,错误的选择会造成烦恼、不幸、失利、受挫等种种错误的结果。
今天的人生成功者,之所以事业出类拔萃,生活幸福快乐,是因为他们能以冷静的头脑去准确地权衡得失,以坦然的心态去接受得失,以理智的思考去正确地选择得失。因为他们在得失的加减运算中,找到了最聪明的也是最精确的答案。
本书想要告诉广大读者的是,把握得与失的辩证关系,就能悟透人生成败的必然因果。书中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得与失对人生的不同影响,深刻而简明地介绍了如何正确面对得与失的考验,如何聪明地应对得与失的结果,让读者在析情明理中感悟人生的真谛,把握命运的机遇,从而创造完美的人生。
快乐平安、吉祥如意是人生最大的祈求,以充满智慧的人生加减艺术享受生活,得失皆可看淡,名利皆可抛弃,这样你就会在自然和谐中拥抱生命的春天,得到你真正想要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