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朗宁手枪为美国枪械设计师勃朗宁设计。这款枪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它的设计思想一直影响着美国等国家后来枪械的设计。该枪采用枪管短后坐式自动方式,枪管偏移式闭锁机构。勃朗宁大威力手枪口径为9毫米,枪长196毫米,枪重0.9千克,初速335米/秒,采用13发弹匣。之所以叫它为大威力手枪,是因为弹匣容量大,而且可以将手枪装在手枪盒上使用,这时射程可增加到130米。勃朗宁9毫米大威力手枪已诞生70年了,至今许多国家还在继续使用。
美国勃朗宁手枪
世界上制造勃朗宁手枪最大的两家公司,一是美国的柯尔特火器制造公司,一是比利时国家兵工厂。柯尔特公司的产品主要源于1897年美国专利580924号。
其中有M1900、M1902、M1905、M1907、M1909、M1903、M1911、M1911A1等主要型号,前两种的口径为9.65毫米;比利时国家兵工厂的产品主要类型有M1899/1900、M1903、M1910、M1910/1922、M1935等,其中前4种源于1897年美国专利580926号。M1935为美国柯尔特公司M1911的改造。口径为9毫米,有固定表尺型和可调表尺型两种,此枪常称为勃朗宁9毫米大威力手枪。柯尔特公司和FN工厂制造的勃朗宁手枪广泛仿造这一勃朗宁手枪供军用,苏联的托卡列夫1930年式手枪,法国的MAS1935A手枪,瑞士的P210手枪,比利时的M1935大威力手枪等,都是勃朗宁手枪的仿制改型。
美国9毫米勃朗宁大威力手枪
9毫米勃朗宁大威力手枪有固定表尺型和可调表尺型两种,使用9毫米帕拉贝鲁姆手枪弹。全枪重0.94千克,枪长196毫米,用13发弹匣装弹。单手发射有效射程45米左右,只能单发射击,设有手动保险、扳机——弹匣保险和不到位保险,弹尽时有空仓持机装置将套筒停在后方。该枪有3种型号;1型、2型和3型。1型于1925年由勃朗宁设计,1935年在比利时投产。2型是1型的一种变形手枪。
1987~1988年FN公司全面检查了大威力手枪的设计并安装了一条生产新设计产品的计算机控制生产线,这种新产品被称为3型。新中国成立前,中国曾经仿造此枪。由于该枪容弹13发,膛内可存1米,因此能连续发射14发弹,俗称“十四连手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占领比利时,该枪改由加拿大生产,一些中国人称其为“加拿大手枪”。目前,该枪仍是世界上广泛使用的手枪之一。隐身手枪隐身手枪又称间谍手枪,是一种以日常用品形状伪装外形的手枪,其主要特征是口径小,重量轻,响声微弱,是能随身携带而不易被察用的一种射击工具,主要有钢笔手枪、手套手枪、手杖手枪、提包手枪、雨伞手枪、烟盒手枪和打火机手枪等。
1978年9月,在英国伦敦发生了一起引人注目的暗杀事件。受害人格奥尔基马科夫以前是保加利亚文化官员,后来在英国广播公司工作。一天,他穿过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时,突然感到右腿好象被什么尖东西刺了一下。他回头一看,一名男子拿着一把黑伞慌慌张张地逃走了。
回到办公室后,他感到很不舒服,就被立即送到医院诊治。4天以后马科夫竟在医院死去。
原来,这是一起令人震惊的暗杀事件。凶手利用英国人出门常带的雨伞作为凶器,伪装得很巧妙,使人难以防备。所以,当时在英国和西欧都为此事所震动,人心惶恐,舆论哗然。
据调查和验尸分析,凶手是用毒伞枪射出一种剧毒弹丸来致人死命的。当时从死者身上找到了这种特制的金属弹珠。
以铂铱合金制成的弹珠,直径很小,约为2毫米。在弹珠上有两个凹槽,专门盛装毒性极大的蓖麻毒药。整个弹珠外面用蜡密封。毒弹是由藏在伞内的发射装置射出的。
这种毒伞枪的结构并不复杂,它是以气体的压力将弹珠推出的。发射时,扣动板机,击锤被释放,并在弹簧力作用下撞击气瓶,气体以其突然增大的压力将毒弹从枪管中射出。
间谍枪一般多伪装成日常生活用具,有的还装有消音器等。
例如,一种伪装成公文箱的间谍枪,是在扁平的普通公文箱中装置着一支枪管较短的来复枪,并带有消声筒。箱子的提手环就是击发控制机构。它通过一个传动杆与击发装置相连接。在箱子前面的皮革上开有小孔,子弹从这里射出。
烟盒、打火机也常是间谍枪的“藏身之处”。另外,还有用烟斗、钢笔、钥匙、铅笔、甚至腰带扣等伪装起来的间谍枪,五花八门,式样繁多。
除了随身携带的间谍枪以外,还有一种固定在一定位置上的自卫枪。伊朗前国王从美国订购的轿车,在驾驶员旁边的座位底下,安装了一支霰弹枪,枪口向上。如果坐在这个座椅上的人威胁驾驶员,司机按动电钮,就能立即击发。
现代科学技术也被用于间谍武器上。例如,美国曾查获过一种称为“特死枪”的电子武器。
这种枪的外壳用塑胶制成,便于手持射击。它里面藏有一根长约4米的绝缘导线,其一端通过插头与电源相接,另一端装有两个金属小倒钩。当开枪射击时,枪内的电容器放电系统就放出5万伏特的可变电流,将倒钩喷射出来。若这种倒钩附着在人身上,就会使人的心脏剧烈跳动而失去战斗力。